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对于”句的句式义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19176       资源大小:6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于”句的句式义毕业论文.doc

    中文摘要“对于”是一个很常见的介词。本文从语法和语义上对“对于”的一系列实例进行研究,论述了有关“对于”的一些功能。并且重点从句式语法的角度来审视“对于”句的句式义,从配价语法的角度论述了“对于的”的修饰限定功能。本文首先概述了前人的研究状况,然后针对学术界对“对于”的分析一般着重于其语法上的引导受事的功能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力图更全面的介绍“对于”的功能,提出“对于”除了引导一些受事的宾语之外,其介绍的成分还可以是谓语的对象,是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判断有关的非受事的人或事物。本文的主要章节论述了“对于”句的句式义,文章从认知语法的观点出发,承认句子的组成成分对句式整体意义有巨大贡献的同时,更重视句子的整体意义。文章认为句式意义大于组成它的词语意义的总和,试图利用句子的句式义对句子的组成进行解释。本文按照谓语动词的特点抽象出句子的句式义,认为“对于”句的句式义含有相对静态的语义特征,同时也强调了这一句式义对谓语动词的限制性。在其后的部分根据配价理论对“对于的”所能修饰的成分进行了考察,从动词配价和名词配价两个角度对“对于的”能修饰的成分进行了分类,多方面的解释和分析了有关这一介词的现象。关键词:“对于”句 句式义 相对静态特征 “对于的”ABSTRACT“Duiyu” is a familiar preposition. After the study of a series of instances about “duiyu”,the paper dissertates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duiyu”. The emphases of this paper is to survey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the“duiyu”construc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 terms, and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duiyude”.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t gives some analysis to the function of “duiyu”. Traditional opinion says that the direct object of “duiyu” is a patient of predicat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former researchers, this paper figure out that “duiyu” also can be used to introduce somebody or something connected with predicate,which is not a patient. In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the “duiyu” construction.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a sentence than one part of the “duiyu”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the “duiyu” construction implicates a comparative static state, then it restricts the verbs of the whole sentence. Besides this part, the paper classifies the verb and noun confined by “duiyude” according to Chinese Valence Grammar. The paper aims to illustrate the function and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 “duiyu”.KEY WORDS:The “duiyu”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eaning, Comparative static state, “Duiyude”目 录1 “对于”研究概述11.1 引言11.2 研究综述31.2.1 传统方法对“对于”的研究31.2.2 “对于”引导受事说法评析41.2.2.1 从语义角度的研究述评41.2.2.2 从语法角度的研究述评91.2.3 对“对于”和“关于”的比较生发的语义考虑101.2.4 对“对于”研究的其他方面112 “对于”句的句式义122.1 有关句式义的观点122.2 “对于”句的句式义142.2.1 分析“对于”句的句式义142.2.1.1 从“对于”句中的动词来考察句式义142.2.1.2 “对于”句的句式义表相对静态特征192.2.2 对“对于”句的表现形式的研究202.2.2.1 对“对于”句的两种基本句型介绍202.2.2.2 对“对于”句两种基本句型的比较及其结论222.2.2.3 研究中的例外242.3 “对于”句的句式与“对于来说”句的句式比较253 “对于的”修饰限定功能研究263.1 “对于的”所能修饰的名词273.2 “对于的”所能修饰的动词303.3 补充“对于”和“对”的区别35结 语37参考文献381 “对于”研究概述1.1 引言介词从位置上来说是前置词,主要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与其共同组成“介宾词组”,做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对象、比较对象、排除、范围、根据等。 杨润陆, 周一民编. 现代汉语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47.介词本身起介绍作用,表示词语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对于”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介词,“对于”一词在和“于”相关的词语中,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在现代汉语中也属于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本文主要是遵循语法研究形式与意义结合的规律,考虑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试图通过研究“对于”和与“对于”共现的成分,从“对于”的语法功能和形式角度作一系列分析,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对于”的基本用法,以期对现代汉语介词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点滴性的贡献。首先,我们从传统语法研究的角度看一下“对于”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含有“对于”的句子在传统语法研究中,经常和主谓宾句进行比较和互相转换,因为人们从意义角度考虑认为介词“对于”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引导受事。我们从大量实际例句出发,也是主要利用意义来进行分析考察,发现“对于”的功能不仅仅是引导受事那么简单,而是有广泛的功能,那么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的功能,以及含有介词“对于”的句子(下面我们都把这种句子称为“对于”句)的特点,从而科学掌握“对于”这一介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其次,探讨“对于”出现的句式的条件,“对于”句的句式义。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从句式义的角度来考察“对于”句的特征。研究句式义更看重从整体上对一个句子进行把握。 张伯江. 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 语言研究, 2001(1).从整体意义这一角度上来说“对于”句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这个语义特征正是我们要找到的。通过对一系列语料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句的句式义含有相对静态特征,即句中的动作常表示对“对于”引出的介词宾语的一种相对静态的描述,句子整体多体现出性质状态类的特征。之后我们又分析了“对于”句常见的两种句型,从句式语义角度分析其同异之处。第三,我们从配价语法的角度对“对于的”作定语的用法进行探讨,初步解决“对于的”能修饰哪些名词和动词以及“对于”的宾语和所修饰的名词或者动词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通过这些可以探讨“对于的”格式产生歧义的条件,以便于我们进一步掌握介词“对于”的用法。本文所选语料大多出自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还有一些是网络上经常使用的句子。1.2 研究综述1.2.1 传统方法对“对于”的研究“对于”作为一个介词,功能丰富复杂,使用广泛灵活,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中一直都不会少了这个词。以往许多语法论著都涉及这个问题,有的也展开细致的分析,对“对于”把受事提前的功能更是详细说明,其他研究还有从话语功能角度、与主宾句转换角度进行的。这些研究虽然详略不同、看法有别,但是就研究方法而言却是一脉相承的。下面是现代汉语八百词里关于“对于”功能用法的一段文字,从中反映的研究方法比较有代表性: 吕叔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158.这里主要是从“对于”所接成分的类别来进行描写。其他研究还有从虚词所接成分简单还是复杂这个角度来说,由“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做状语时,一般要求中心语是个复杂形式,与其形成对比的是由“对”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就没有这种要求。例如用“对”时,我们可以说“对他要好好帮助”“对他能不能批评”,也可以说“对他帮助”“对他批评”;可是用“对于”时,我们可以说“对于他我们要好好帮助”“对于他能不能批评”,但是不能说“对于他帮助”“对于他批评”。这也是虚词用法研究的一个方面。从位置上来说,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与“对于”引导的成分同现时,“对于”这个介词结构只能在它们的前面出现。比如“我们对于这个问题会妥善解决的”、“他们对于这件事都有意见”。“对于”引导的介词结构在主语前后都可以,只是有意义上的不同。 陆俭明, 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01.我们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有两大缺陷:(1)缺乏严密的推导分析,凭主观理解罗列结论。(2)注重“对于”的功能的分类描写,忽视其功能分化的前提条件。由于上述缺陷所致,传统的对“对于”的分析,一方面不够严谨、科学;另一方面人为地割裂了“对于”与其所介宾语之外的其他主要句法成分之间固有的语义联系。1.2.2 “对于”引导受事说法评析1.2.2.1 从语义角度的研究述评对“对于”用法的研究,人们主要是把兴趣放在了其所介宾语是不是受事上,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对于”在使用中有一项比较明显的功能,即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搭配后跟谓语发生关系,表示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或与它相关联的事物。最早研究“对于”的学者们也往往注意到这点,因此常得出“对于”引导受事等说法。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丁声树先生也指出“对于”后面的宾语,有时候在意义上是动词的受事。 丁声树.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105.这类例子有:上面的例子中,例(1)“新制度”在意义上是“接受”的受事。例(2) “看轻”的受事也是介词“对于”的宾语“头发”。例(3) “车”在意义上是“爱惜”的受事。例(4)“老的思想”是“对于”的后接成分,在意义上是“碰”的受事。例(5)中,“宝滟的世界”是动词“妒忌”的受事成分,例(6)动词“恨”的受事是“他的母亲”,也就是介词“对于”的宾语。例(7)动词“提倡”的受事是“对于”的宾语“加速”。例(8)中动词“表示怀疑”的受事就是“优胜劣汰的系统的优越性”。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形式上,介词“对于”的宾语可以移到句子的谓语动词后充当句子的宾语;意义上,“对于”的宾语是句子谓语动词的受事成分。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对于”的实例都是这种类型的,因为 “对于”的这种用法的存在确实很普遍,所以有些人就会认为,“对于”的语法作用就是引进动词的受事,而对“对于”其他的功能或忽略了事,或语焉不详。事实上我们研究发现有很多“对于”的引导成分不是受事的情况,所以是不能用引导“受事”对“对于”的功能一言以蔽之的。在实际语料的考察分析中我们发现了“对于”所介宾语不是动词受事的例子占有很大比例。I介词“对于”引导对象。介词“对于”引导的成分语义上来说可以是谓语成分所指的对象。我们用的以上我们之所以列举大量的例子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地说明介词“对于”引导的成分不是用“受事”这一概念就可以轻易的概括得了的。仔细考察大部分“对于”句的事实用例,我们可以说,“对于”除了引导一些受事的介词宾语之外,其介绍的宾语还可以是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判断有关而非受事的人或事物,其中包括对象、与事和处所等。其实,上面这些关系我们也都可以用“范围”来概括,所谓“范围”,就是指“对于”能指示某个言语单位表达的语义内容适用的范围。这个范围通常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某个言语单位表达的内容只是相对于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来说是真实的,否则不一定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对于”所介的宾语不一定是谓语的受事成分。1.2.2.2 从语法角度的研究述评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知道,“对于”所介的成分为受事是从语义上来说的。从语法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一点说成“对于”介绍动作支配的事物。那么,我们也知道,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对于”还可以介绍与动作、状态或判断有关的事物,也可以介绍动作的发出者。前者的例子比如:“对于广州的年宵花市,我常常有这种感受。(秦牧)”这里“对于”介绍的就是与动作“感觉”有关的对象“广州的年宵花市”。后者的例子有:“对于我们党和每一个党员同志,即使到了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延安精神还是要保持。(柳青)”此句中“对于”介绍动作“保持”的发出者“我们党和每一个党员同志”。如果单纯的说“对于”的功能只是引出受事、表示强调等等,确实是不对的。因为“对于”所介宾语大多数意义上是动词的受事,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很多人还探讨了“对于”句和主谓宾句的转换条件。傅雨贤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对于”句与“主谓宾”句的转换及其条件的文章,文章立论的根据就是介词“对于”常常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为一种介词结构,跟谓语发生关系,表示谓语动作支配的对象或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然后把可以由“对于”句转为“主谓宾”句的句子根据动词的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把能够由“主谓宾”句直接转为“对于”句的句子根据其谓语动词的特点进行分类,抽象出谓语动词的特点。 傅雨贤. “对于”句与“主谓宾”句的转换及其条件J. 中山大学学报, 1981(4).这样就事论事虽然不能说是没有用处,因为至少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材料,让我们可以充分观察“对于”这一介词使用的现象。但是毕竟没有上升到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也就谈不上什么规律,至于一些句子内部出现了不能转换的问题时就只好归结为“句子结构的内部矛盾关系所决定的”这样的理由。单纯的现象归纳不是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我们要的是对现象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解释。1.2.3 对“对于”和“关于”的比较生发的语义考虑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对“对于”的语义分析在某些文章中有所涉及,但是大都谈得较为粗略。有人曾经把“关于”和“对于”的区别从三个平面理论角度分析过。 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105.在实际语用中,“关于”和“对于”具有某些相同的语义特征和功能。比如二者可以组成介词词组放在句首。做状语时,“关于”只能用在主语前,又可用在主语后,谓语前。但当二者做定语时,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一般观点认为,“对于”主要表明动作行为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有强烈的选择意向,有排他性。而“关于”及其后接成分指出与中心词相关的方面,不强调施事者。从语义指向角度来分析,这种情况下,“关于”和“对于”虽然都是做定语,但是“关于”联系的是体词性成分,“对于”联系的是谓词性成分。如: “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则指向谓词性成分“团结、争取”。虽然“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语义上可以理解为“团结、争取”的宾语,但是句式的变换应该只是前后话题或表达重心有所不同,变换后要和原句的语义一致,并且都能成立,只能变换为“我们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团结、争取”,而(1)中可以说“我们以后再讨论关于明年的计划”。1.2.4 对“对于”研究的其他方面从以前的研究来看,对“对于的”作定语的情况按照配价语法的观点分析得比较详细,通过配价的观点来考察“对于的”所修饰的中心语的条件,论述缜密。至于含有“对于”句式整体的意义的研究,“对于”在句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点则不曾有人问津。 参 考 文 献1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7:108-130.2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156-158.3侯学超.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71-175.4王自强.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60-62.5袁毓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48-98.6孟琮.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113-115.7陆俭明,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8杨润陆,周一民编. 现代汉语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7-248.9C.J.菲尔墨. “格”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8-65.10戴维·克里斯特尔. 现代语言学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致 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在我学习的五年时间内,*老师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工作中都给予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系主任*老师为我们创造的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注意事项

    本文(“对于”句的句式义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