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017283       资源大小:3.88M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毕业论文.doc

    10126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论 文 题 目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研 究 生: 薛 娟 指导教师: 李 小 平 专 业: 音 乐 学 研究方向: 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学 号: 30812019 学 院: 艺术学院 2011 年 4 月 18日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摘 要艺术歌曲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声乐体裁,风格雅致,意境深远;歌词多选用著名诗人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形式特点和美学规范、较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成为声乐艺术中一朵独特的奇葩。内蒙古地区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一个部分,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产生了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内蒙古艺术歌曲尚未得到清晰的梳理和科学的界定。许多业内人士,包括大部分作曲家和声乐教师,对于内蒙古艺术歌曲也没有准确的认识和定位,以为只要将艺术水平较高并普遍流行的创作歌曲配以钢琴伴奏就是艺术歌曲;有人甚至提出经典民歌就应该是艺术歌曲。显然,上述认识不但不符合中外艺术歌曲的历史事实,更不利于这一声乐体裁的发展。本文拟在已有艺术歌曲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本土民族作曲家与音乐学家的专访,对内蒙古艺术歌曲作品进行搜集,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结合音乐人类学等方面的资料,力求对内蒙古艺术歌曲进行准确而又详实的梳理与探究,并以此呼吁和推动更多的作曲家能够关注并能写出真正高水准的艺术歌曲,旨在发扬与传播本土的民族声乐创作和教学,繁荣内蒙古声乐创作,提高其层次和品味。关键词:内蒙古地区;艺术歌曲;发展概况; 创作特征THE INNER MONGOLIAN NATIVE PLACE ART SONG SEARCHES ANALYAESABSTRACTThe art song produc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is the multi-musical part music literature style which is unified by vocal music and the piano.The style is refined, magnificent in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lyrics select the well-known poet's poetry, has the unique form characteristic and esthetics standard, high technicality and artistry. Because its lyrics melody accompanies three high fusions, causes it to become unique rare and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vocal music art. Inner Mongolian area art song takes China art song a part, also has its own development vein and characteristic, and has produced some outstanding art song. But, so far, Inner Mongolia art song not yet obtained clear combing with the science limits. Many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the majority of composers and the vocal music teacher, also do not have an accurate localization regarding Inner Mongolia art song, they thought that so long as is high the artistic level and the generally prevail the creation song matches by the piano accompaniment is the art song; Some people even proposed that the classical folk song should be the art song . Obviously, not only窗体底端窗体顶端does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not conform to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art song actu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ven does not fav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vocal music work form. This article plans, in above the art song fundamental research foundation, through carries on the interview to this national native place's composer and music scientist, carries on the collection to the native place art song work, the utilization ethomusicology method, aspect and so on union music anthropology material, makes every effort to carry on accurate and detailed combing to Inner Mongolia art song with inquired into, and appeals by this and impels more composers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can write the truely high standard the art song, is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with disseminates the native place national vocal music creation and the teaching, and it gradually  make a connection with national and the world . KEYWORDS : Inner Mongolia region; Art songs; Development situation; Creative features 目 录引 言1一、选题意义1二、选题研究现状2三、选题缘由2四、研究方法3一、中国艺术歌曲及其艺术特征41.1 中国艺术歌曲的体裁定位41.1.1 艺术歌曲在音乐辞典中的定义41.1.2 不同时期对艺术歌曲概念的不同定位51.2 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71.2.1 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81.2.2 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8二、内蒙古艺术歌曲及创作概况112.1 关于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形态定位和作品梳理112.1.1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体裁定位112.1.2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作品梳理142.2 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182.2.1歌词的创作特征182.2.2音乐的创作特征23三、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作品与演唱分析273.1 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曲家及作品273.1.1杜兆植及其作品273.1.2 好必斯及其作品323.1.3李世相及其作品363.1.4崔逢春及其作品393.1.5阿拉腾奥勒及其作品413.1.6铁英及其作品453.2 内蒙古艺术歌曲演唱分析与处理473.2.1艺术歌曲一度创作的分析473.2.2艺术歌曲二度创作的处理493.3 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传播状况523.3.1、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传播状况5233.2内蒙古艺术歌曲传播受限的原因533.3.3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前景展望54结 语55参考文献56致 谢59引 言一、选题意义艺术歌曲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声乐体裁,风格雅致,意境深远;歌词多选用著名诗人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形式特点和美学规范、较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由于其歌词、旋律、伴奏三者高度融合的艺术美,使其成为声乐艺术中一朵独特的奇葩。20世纪初,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传入中国。一些作曲家们在借鉴和运用德奥艺术歌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传统音乐,创作出了许多既有自己民族特色又有现代作曲技法的艺术歌曲,开拓了我国近代新音乐创作的又一领域。艺术歌曲在中国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中,经过几代作曲家的不断探索和艺术实践,收获了许多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风格多样,又符合时代精神风貌的艺术歌曲,为今后创作积累经验的同时,形成了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20世纪二十年代,萧友梅将德语“kunstlied” (kunst艺术之意,lied歌曲之意)翻译为“艺术歌曲”,从此,中国开始使用艺术歌曲一词。中国艺术歌曲最早取材于中国古代诗词,采用钢琴伴奏的独唱形式,力求借鉴西乐创立新乐,体现出一种弘扬自己母语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复兴民族音乐文化的夙愿,有别于其他所有的歌曲体裁形式。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意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这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们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这种中西音乐文化的合璧,专业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的结合,构成了从二十世纪初叶以来近百年间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色彩斑斓的艺术长廊。内蒙古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一个部分,有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创作特征。建国后,内蒙古的音乐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创作蒙古族风格作品的作曲家,如莫尔吉夫、辛沪光、永儒布、阿拉腾奥勒、图力古尔、那日松、罗庆等,问世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歌曲中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晨曲、敖包相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器乐作品中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交响组曲故乡、额尔古纳河之歌、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马头琴曲万马奔腾、四胡曲牧马青年、笛子曲牧民新歌等;影视音乐如草原儿女、祖国啊!母亲、草原英雄小姐妹战地黄花蒙根花等,都是传诵至今的名曲佳作。面对如此丰富的音乐作品,艺术歌曲这一隽永精致、雅俗共赏的音乐品种,在内蒙古地区是什么样的发展情况?应该如何认识和界定内蒙古艺术歌曲?怎样做才能既保持艺术歌曲应有的美学特征和专业水准,又能够结合我们民族自身的音乐文化特征,与时俱进、不断出新呢?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我们又该怎样去演唱好作品呢?这是需要人们认真思考与探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笔者选题的意义所在。二、选题研究现状近年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外艺术歌曲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如体裁界定,美学研究、历史回顾、创作研究、钢琴伴奏、演唱教学及其他等等方面,已经研究的十分详尽,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歌曲创作却很少被涉及。内蒙古作为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其自身音乐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民族特点,艺术歌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音乐体裁。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内蒙古艺术歌曲尚未得到清晰的梳理和科学的界定。许多业内人士,包括大部分作曲家和声乐教师,对于内蒙古艺术歌曲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为只要将艺术水平较高并普遍流行的创作歌曲配以钢琴伴奏就是艺术歌曲;有人甚至提出经典民歌就应该是艺术歌曲。显然,上述认识不够科学和严谨。目前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人还非常的少,笔者搜集到有关内蒙古艺术歌曲研究的文章只有一篇硕士论文融合与变迁:内蒙古地区艺术歌曲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周欣),这篇文章对于内蒙古艺术歌曲的研究是以内蒙古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的状况为切入点的,主要对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审美意识和传播状况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这一课题的相关文献少之又少,因而给本文提供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同时因为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发展仅仅处于初期,使笔者研究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态界定为切入点,进而尝试为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形态做一个界定,阐述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发展概况,并对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和演唱处理。三、选题缘由笔者将内蒙古地区艺术歌曲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如下:1、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形式特征和美学规范的音乐体裁,是一种高雅的音乐文化,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文学性、音乐性与时代性,使它成为声乐体裁中的奇葩。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精神领域的追求不再只满足于目前流行的大众音乐,而将视野更多的放宽至高层次的音乐文化,艺术歌曲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2、内蒙古这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笔者从小受这一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深深的喜欢和热爱这片土地和这些音乐,因此笔者将研究艺术歌曲的视角放在了内蒙古地区。3、近年来,内蒙古作曲家创作的歌曲多为广大群众喜欢的草原歌曲,通俗歌曲,合唱歌曲,影视歌曲等等,而忽视了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由于艺术歌曲本身诗化的意蕴和典雅的品格,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不利于传播,少部分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也不被重视。4、笔者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来说,演唱了一些中外的艺术歌曲,体验到相比咏叹调选段而言,艺术歌曲旋律更为流畅,结构更加精致,感情尤为细腻,因而也更符合笔者个人的审美情趣。因此,研究内蒙古艺术歌曲,源于笔者内心对内蒙古音乐和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喜爱。四、研究方法(1)历史法与文献法:通过馆藏书刊、网络电子书刊、出版作品集等获取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给艺术歌曲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梳理。(2)采访调查法:通过采访内蒙古地区著名作曲家,了解其艺术歌曲的作品及其风格。 (3)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听赏和演唱实践来把握艺术歌曲的风格和演唱特点。一、中国艺术歌曲及其艺术特征艺术歌曲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至今这种声乐体裁在中国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作曲家的实践和探索,在这片独具魅力的音乐领域中,不断的结出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精神的艺术硕果。但是随着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什么是艺术歌曲?内蒙古广为传播的创作歌曲中,有哪些属于艺术歌曲?其界定标准和艺术特征是什么?在民族声乐教学和当今民族文化建设中,艺术歌曲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人们似乎有些困惑。许多音乐界的学者们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些艺术歌曲研讨会上,就中国当下艺术歌曲的定位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本文提倡在遵循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的前提下,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集思广益,加强内蒙古艺术歌曲的分析研究,科学定位,认清价值,捋清脉络,找出其艺术特征、创作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开辟繁荣内蒙古艺术歌曲的新局面!1.1 中国艺术歌曲的体裁定位1.1.1 艺术歌曲在音乐辞典中的定义音乐百科词典对艺术歌曲的定义是:“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常供音乐会演唱用。”1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对艺术歌曲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艺术歌曲是指附有伴奏的独唱歌曲。” 2音乐由来事典对艺术歌曲的定义是:“在欧洲18-19世纪时,所有抒情歌曲都称艺术歌曲,其最大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的思想情感,音乐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相当比重。” 3综上所述,艺术歌曲是一种音乐与诗歌、旋律与伴奏高度融合的独唱声乐体裁,其格调典雅,结构精致,意境深远;歌词多选用著名诗人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形式特点和美学规范。艺术歌曲融文学性和音乐性于一体,要求作曲家和演奏者有丰厚的内涵与修养,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较复杂高超的技术技巧。艺术歌曲在中国兴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留洋的作曲家开始借鉴西洋的作曲技法创作具有中国韵味的艺术歌曲,并逐渐开始流传发展。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也在不断的提高发展,并日益丰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格特征。1.1.2 不同时期对艺术歌曲概念的不同定位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必须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和受众基础,由于源于欧洲的艺术歌曲在中国尚缺少这样的根基;也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于这一特定的歌曲体裁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关注,致使从事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廖若寒星,同其它歌曲相比较,作品量自然不多,高质量的艺术歌曲更少,因而艺术歌曲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十分缓慢,人们对艺术歌曲认识和界定,也较为模糊,以为除歌剧咏叹调之外的凡艺术质量较高的歌曲,包括民歌、合唱歌曲、抒情歌曲、影视歌曲、流行歌曲、都可纳入艺术歌曲的范畴,都可叫做艺术歌曲,从而混淆了艺术歌曲与其它歌曲的不同概念,由此,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便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历史是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中国艺术歌曲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丰富和提高的审美需求,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着。1982年六月,第一届“华夏之声音乐会”顺利举办。这次音乐会以“中国古诗词歌曲”为题,许多著名的歌唱家不仅演唱了“五四”以来和建国后的艺术歌曲,而且还推出了许多为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再度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表1.1音乐会以中国古诗词为歌词的作品一览表作曲家作品姜白石杏花天影淡黄柳鬲溪梅令以及道情渔翁、小阳关三叠、竹枝词等黎英海唐诗三首:春晓枫桥夜泊登黄鹤楼金湘声乐套曲子夜四时歌(魏乐府诗)叶小纲送友人(唐李白诗)王迪钗头凤(宋陆游、唐婉词)邵光琛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宋辛弃疾词)1988年,由中国音乐学院发起,文化部教育司、中央电视台、中国音协和中国、中央、上海三所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与创作比赛”,目的是使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比重和演唱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次比赛演唱曲目的范围经组委会研究后扩大至中国古代歌曲(如胡茄十八拍阳关三叠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秦王破阵乐)、经过严格筛选的一些抒情歌曲和聂耳、冼星海的部分歌曲(如:冼星海的黄河怨、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艺术歌曲的范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使艺术性很高的中国古代歌曲和一些独唱抒情歌曲,以及聂耳、冼星海创作的部分歌曲也划在其范围内。1999年4月2001年8月,国家提出提倡高雅艺术的指示精神,为此文化部主办、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承办了以“艺术歌曲”为题的系列音乐会。这次音乐会将艺术歌曲的范围做了很大程度的宽泛化将所有优美抒情、艺术性较高、歌词内容健康、能用美声方法演唱、并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甚至包括群众歌曲、影视插曲、少儿歌曲、合唱歌曲、流行歌曲等等纳入艺术歌曲范畴,伴奏也不仅仅是钢琴。由此开始,艺术歌曲的范畴及其界定更加模糊不清,成为音乐界争论和探讨的的焦点,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哪个范畴界定观点使学术界一致认同。2007年5月,在西北民族大学发起并邀联中国音乐家协会、甘肃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一起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上,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许多专家学者对艺术歌曲体裁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同主张的理论和辩论,均言之有物、可圈可点。现将笔者赞同的观点罗列如下:陆在易先生在会议上此提出了如下观点:“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是什么呢?从它的历史来看,起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第二.歌词都是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第三,往往是为指定的声部(如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男低音等而写作的。第四,伴奏部分(主要是钢琴,有时加1-2件乐器助奏,亦可用乐队,但写法应精致)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相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曲家在写作时往往对这二者同时进行构思。”4 彭根发先生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定位提出了狭义艺术歌曲与广义艺术歌曲这一概念。“狭义的艺术歌曲即西欧传统艺术歌曲,定义是:艺术歌曲是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广义的艺术歌曲的定义为:由作曲家创作的,歌诗、旋律、人声、伴奏融为一体的,立体化的独唱歌曲。它的技法考究,意蕴丰富,结构精致,格调典雅,伴奏具有重要的独立地位。5罗艺峰对于艺术歌曲的界定赞成陆在易先生的观点,即“雅文化”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核心指向,并指出中国艺术歌曲应该有这些要素:“1.室内乐性质明显;2.趣味高雅而内在;3.是创作而非民歌;4.形式精致而规模不大;5.演唱声音修炼而有控制;6.诗性的境界,深刻的情感;7.个人的表现和美学追求。”6 赵景华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界定阐述为:“中国艺术歌曲应该在德奥艺术歌曲人工雕琢、经人加工的严格称谓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民风给予较宽泛的描述;作曲家采用名诗词或较高文学性的句读作为歌词,精心谱写精致而生动的伴奏音乐,力争使旋律优美典雅、富有诗韵及意境,音乐形象准确而鲜明,词、曲、伴奏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7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艺术歌曲的定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部分专家学者对于艺术歌曲的界定都是在谨遵艺术歌曲的特质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而谈的,越来越符合声乐艺术的发展规律,这是可喜的,将更有利于艺术歌曲的发展。1.2 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艺术歌曲作为一种以情感和想象为主要特征的声乐体裁,具有诗词的文学性、声乐旋律的抒情性和钢琴伴奏的渲染性,是音乐与诗词高度融合的一种声乐艺术。诗音乐化,音乐诗化是艺术歌曲最显著的审美特征,有别于其他所有的歌曲体裁形式。艺术歌曲创作要求构思的独创性,形式技巧的完美性,富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一首好的艺术歌曲取决于作曲家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想象,深厚的诗歌情趣和驾驭体裁形式的艺术功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可以使诗与乐完美地融合。1.2.1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国画中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一说,在艺术歌曲上,也有“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的赞语,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对艺术歌曲美学品质的最恰当的概括或者说是准则了。随着艺术歌曲概念的日益清晰,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歌曲的特征也更加明确了。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我国的艺术歌曲是较为丰富并各有特色的。从创作技法上看,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既有植根于民族民间的,又有中西结合融为一炉的。从演唱方法看,既有美声的,又有民族的。从题材内容看,有取材于古诗词的,也有选定现代诗词的;有抒发民族爱国情感的,也有抒发个人爱情的。但是无论是狭义的艺术歌曲,还是广义的艺术歌曲,都应该具有以下共同的形式特征:1、歌词要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较强的音乐性; 2、声乐旋律要与歌词有机的结合。艺术歌曲的旋律写作力求表达歌词的诗情画意,音乐与诗情融为一体,既是“音乐的诗”,又是“诗的音乐”,突出诗意的表现; 3、声乐旋律与钢琴伴奏织体的相互融合。要有与歌唱声部同处重要地位并且很考究的钢琴伴奏织体,也可以使用其他乐器,或者小型的管弦乐队,渲染气氛、烘托形象、抒发情感、描绘意境。 4、为指定声部(即男、女、高、低音声部)而作。演唱演奏上要求细致内敛,以最大限度地、真实的揭示出诗歌与音乐创作的意境作为追求目标。1.2.2 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至今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许多作曲家汲取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不断的实践创作,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特征。(一)鲜明民族特色的旋律美旋律的创作是歌曲创作的关键和灵魂。尽管很多作曲家系统的掌握了西洋作曲技法,但是在创作艺术歌曲的时候,大部分作曲家仍然会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将中国的五声调式与西洋的作曲技法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旋律风格。比如罗忠榕的涉江采芙蓉,作曲家采用具有五声音阶特点的十二音主题,以十二音序列创作技法,写出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主题,描绘了诗中所创造的意境。再如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中,将中国风格的旋律与欧洲浪漫派和印象派音乐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加强色彩和民族情感的表达。在艺术歌曲这块园地里,民歌就是肥沃的土壤,所以有一部分中国艺术歌曲直接根据民歌改编或配伴奏,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此外,部分艺术歌曲还取材于中国戏曲、民间音乐的音调,明确和丰富了旋律的风格特征。如在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多次反复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旋律,刚好和京剧西皮快三眼过门的核心音调相符合。再如金湘的子夜四时歌,第一乐段以昆曲吟唱风格的旋律起板,很贴切地表现了诗词所刻画的意境。这些戏曲、民间音乐音调的运用,既丰富了旋律的性格特征,又使歌曲保持着与中国音乐的种种联系。因此,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歌曲旋律,深情动听,感人至深,表现的深刻而内在,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二)高度文学性的歌诗美欧洲艺术歌曲的兴起与其各个国家诗歌的兴起有着必然的联系,有了诗歌创作的繁荣,才引发了作曲家们创作的灵感与激情。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诗文化,有着大量优秀经典的诗词,作曲家们自然将选词放在了上面,由此出现了一批为古典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人为毛泽东的诗词谱曲,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雪。五四运动后,随着白话文的出现,作曲家们也为出现的新诗谱曲,如玫瑰三愿叫我如何不想他等。因此好的歌诗首先体现在其诗化的凝练美。凝练精粹的语言本身就是最富于美感,字字句句都体现着诗情画意,表达着对语言美的追求。其次是形象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艺术歌曲重要的美学特征。最后就是深刻的抒情美。情思是一切艺术作品在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现,它不仅激起作曲家的创作激情,还使更多的演唱演奏者注入情的灵魂,展现丰富多彩的歌曲魅力。(三)旋律、歌词、伴奏的融合美艺术歌曲是人声与器乐、文学与音乐的珠联璧合,词、曲都具有字句精美、格调高雅、形象生动的特点。音乐旋律与诗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极具艺术性。钢琴伴奏与歌唱旋律的融合体现在歌词的内容对意境的刻画和气氛的渲染,对旋律的补充和深化。充分增加其歌唱性,形象生动,体现着与旋律的融合美。歌词与旋律的融合一般都极尽的表现出歌曲的内涵情绪。作曲家首先是对歌词有了共鸣,才会产生创作动机,其灵感的来源正是歌词的深刻内涵。因此,只有曲作家和词作家保持了一致的感悟,才会体现出文学和音乐的结合美;旋律才会准确而细腻的描绘歌词的深刻蕴意,呈现出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感觉统一的诗情画意。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融合美,既构成了艺术歌曲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艺术性,亦成为了所有艺术歌曲应该必备的鲜明美学特征。二、内蒙古艺术歌曲及其创作概况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各民族音乐在其自身传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并产生融合现象,正因如此,才形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绚丽斑斓的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内蒙古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一个分支,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本文以内蒙古的艺术歌曲发展和界定为切入点,对内蒙古的艺术歌曲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详尽的分析。希望以此促进内蒙古艺术歌曲创作和全面发展,为建构中国艺术歌曲的恢弘大厦,尽一份“增砖添瓦”之力。2.1 关于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体裁定位和作品梳理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5月1日成立于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六十余年来,内蒙古音乐文化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许多的蒙古族及其它民族的传统音乐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其中以长调、马头琴、呼麦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被列入世界级、国家和自治区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成为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笔者坚信,在这片无比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沃土上生成的内蒙古艺术歌曲,必将以“根深叶茂”的风采屹立于祖国乃至世界乐坛。本节将力求清晰梳理艺术歌曲在内蒙古的产生、发展概况,并对其体裁进行准确界定,总结出其艺术特色。2.1.1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体裁定位纵观内蒙古民族音乐发展史不难发现,各民族传统音乐均非常丰富,但是新音乐的的创作是何时开始,艺术歌曲作为新音乐的一种形式,其发展状况又是如何呢?我们不妨从内蒙古新音乐的创作道路中管窥艺术歌曲的发展状况。(一)内蒙古新音乐创作的发展道路内蒙古这一地区的音乐创作主要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及其他各民族共同努力而发展起来的。从总体上来看,其发展呈现了以蒙古族的音乐为主体其他各民族各放异彩的画面。虽然从人口数量来说,内蒙古蒙古族的人口并不是占最多,但是,蒙古族却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遗产,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的优秀代表文化。但是,蒙古族现代新音乐的创作活动却起步较晚。1、起步阶段(19461949)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三年期间,是内蒙古新音乐创作的准备阶段。1946年4月1日内蒙古文工团(歌舞团)成立,这是一个以蒙古族青年为主体,由蒙、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数十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他们相互学习,彼此交流,形成一片多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对于蒙古族音乐舞蹈艺术日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发展阶段(19491966)这一时期蒙古族音乐创作,从体裁形式方面来说,以歌曲舞曲为主,并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使其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潮阶段。由此,内蒙古的音乐创作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由于新中国成立刚刚成立,一切处于“百废待兴”而又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内蒙古的歌曲大部分是以歌颂颂祖国和共产党、歌颂人民新生活和民族团结为题材内容的多种体裁形式音乐创作,而艺术歌曲创作未及与时发展。其中,美丽其格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这一时期最为成功并最有代表性的抒情歌曲。由于其使用了民歌素材,歌曲音调及其形式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和符合民族欣赏情趣,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欢迎,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艺术感染力,在全国范围广为流行,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这首具有优美旋律的歌曲,后来由马思聪配上精致的钢琴伴奏,被列入到中国艺术歌曲之中。3、停滞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全中国的音乐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内蒙古的音乐艺术事业自然难逃此劫。“四人帮”将内蒙古文艺界说成是“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民族分裂主义”,使许多蒙古族和其他各民族的音乐家受到无端的迫害。因此这一时期,内蒙古的歌曲音乐创作受到严重的遏制,停留在建国初期的发展状态,并留下许多创伤。因此艺术歌曲这一体裁在这一时期当然不可能出现。4、繁荣阶段(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内蒙古的音乐无论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还是音乐理论等方面,均如同全国歌坛一样,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在老一辈音乐家带动下,新一代音乐人才也不断涌现,并成为新时期民族音乐的主力军。因此,在歌曲创作方面这一时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问世。如:著名作曲家阿拉腾奥勒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之后又入选中国艺术歌曲)、请喝一碗马奶酒、沙漠的春天、科尔沁婚礼组歌,图里古尔的富饶美丽的内蒙古、歌唱共产党、彩虹,恩克巴雅尔的无伴奏合唱欢腾的那达慕、陶爱格、八骏赞(均获国际大奖)等等,这些优秀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促进和带动了内蒙古歌曲创作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多种音乐文化的冲击碰撞,内蒙古音乐形态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歌曲是其中发展最快的音乐形式,抒情歌曲、通俗歌曲,新形势下各种形式的无伴奏合唱等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可谓欣欣向荣,硕果累累。然而,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在建国后内蒙古音乐的发展史中,不乏经典的优秀歌曲创作,其中艺术歌曲却很少见。在中国艺术歌曲已经产生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内蒙古的作曲家们尽管对其关注不够,但不可能不涉猎这一领域。那么,广为流传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大量抒情歌曲,有哪些可以列入艺术歌曲范畴呢?而这些极少数的艺术歌曲因其生成于内蒙古这片独特的土壤中,又会具有哪些民族特色呢?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二)体裁界定从中国艺术歌曲选、中国优秀艺术歌曲集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内蒙古优秀经典的歌曲,如:嘎达梅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草原恋、小路等等。将这些歌曲作为艺术歌曲而编入中国艺术歌曲选中,可以看出这本艺术歌曲集对艺术歌曲概念的界定符合在1999年4月一2001年8月举办的以“艺术歌曲”为题的系列音乐会上对艺术歌曲的范畴的扩展,即“所有用美声方法演唱、内容健康、抒清、优美、艺术性较高、而又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内蒙古艺术歌曲的界定,还是要符合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而上述两本歌曲集的界定,实在是对艺术歌曲体裁的混淆和过于宽泛,有些歌曲作为艺术歌曲显然有些牵强,如:敖包相会、小路等,歌词还不够精美,不符合高水准的文学性要求,伴奏也不够讲究,不能够对旋律起到形象意境的渲染刻画作用等等。总之,还不能完全的符合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美学规范要求。因此笔者对内蒙古的艺术歌曲给予尝试性的界定,旨在清晰严格的梳理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作品,规范这一声乐体裁。2.1.2内蒙古艺术歌曲的作品梳理纵观内蒙古近几十年来的音乐创作,其中还是有一些作曲家进行艺术歌曲创作的,笔者通过翻阅资料以及采访很多学者专家,本着艺术歌曲必不可少的美学特征和形式规范,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和定位有了清晰的标准,即:歌词要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较强的音乐性;声乐旋律要与歌词、钢琴伴奏织体相互融合;伴奏织体要与歌唱声部同处重要地位;为指定声部(即男、女、高、低音声部)而作。基于这样的界定标准,笔者进而对已发表的艺术歌曲选和非艺术歌曲选中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