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doc

    • 资源ID:4013437       资源大小:14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doc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 目: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 姓 名: 陈碧霄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旅游管理62班 学 号: 2226223 指导教师: 院玲玲 职称: 讲师 2009年6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陈碧霄指导教师 院玲玲摘要:入境旅游是指其他国家居民进入本国国境以内所进行的旅行活动,是国际旅游事业中与出境旅游相对应的那部分旅游。而入境旅游业是一个国家(地区)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是衡量该国家(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研究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通过阅读关于入境旅游的文献资料,本文从我国入境旅游现状、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等部分,对入境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关键词: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f Inbound Tourism Market of China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hen Bixiao Tutor Yuan LinglingAbstract:Tourism refers to residents of other countries within their borders by entering the travel activities, 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outbound tourism in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ourism. Inbound tourism is the entry of a country (region) to earn foreign exchange and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resolving the employment, the tourism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country (reg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o, there is very necessary and meaningful of inbound tourism market research of China. By reading the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quo of inbound tourism of China, the impact factors of inbound tourism, the behavior of inbound tourist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part of inbound tourism to introduce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Key words: inbound tourism;impact factor;behavior of inbound tourists;research method引言 入境旅游是指其他国家居民进入本国国境以内所进行的旅行活动,是国际旅游事业中与出境旅游相对应的那部分旅游。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国际旅游事业是政府出于外交的需要,为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进行的一种国家间人员的交往活动。其中,入境旅游占据着主要地位。1入境旅游人数以及旅游外汇收人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旅游经济活动成果的主要指标。旅游外汇总收入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反映该国或地区旅游创汇能力的一项综合指标。2而就我国来说,旅游业归属于服务贸易协定,是创汇成本较低的产业,在服务贸易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2001年,我国的旅游创汇已占非贸易创汇的2/3,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创汇的主力。3且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1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可以直观地看到入境旅游为我国带来的好处。而且Choong-Ki Lee等4也提到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旅游消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活动、 外汇收入来源、 解决就业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是国际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国际旅游不再只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而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从“接待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参与到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之中。所以研究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是十分必要的。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之一。(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全球动荡、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我国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为入境旅游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世界反恐斗争中,我国积极与有关国家合作,赢得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尊重,也使我国成为国际的“安全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按入世承诺,我国旅游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允许外商投资的旅行社进入我国市场,可以经营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逐步允许外资旅行社在合资旅行社中控股和建立独资旅行社。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旅游业发展,也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促销方面的财政投入,提高了我国旅游市场的质量和声誉。5入境旅游在国际贸易中相当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自1978年对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总体呈爬升趋势。且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我国旅游出口贸易总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呈上升趋势。6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太过乐观,国家旅游局08年10月的统计数字显示,08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98.28亿美元,同比下降3.26%。1至9月,入境旅游人数为9729.74万人次,同比下降0.37%。其中外国人1835.27万人次,下降3.53%。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入境旅游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金融危机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失业,使很多原本收入还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失去了收入,旅游作为一种正常品,具有正的收入弹性,而且是富有弹性。当人们的收入降低时对旅游的需求就会减少。另外,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裁员时就会使人们对未来的经济缺乏信心,从而就会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一个悲观的预期。当预期收入会减少时人们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而旅游作为一种奢侈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会减少也就变成了必然。7 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入境旅游的现状认识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大部分的学者都只看到了国际经济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而没有全面的发掘潜在的影响因素。(二)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特点徐正林8认为我国入境市场有五个主要特点。首先,我国入境市场的客流和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的快速性和持续性,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1978年到2002年的入境旅游的入境客流量和旅游外汇收人二十多年一直处于较快速度的增长;其次,入境旅游持续增长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为启动超速增长阶段;(1982-1989)为稳步高速增长阶段;(1989-1994)为恢复快速增长阶段;(1994-2002)为持续平缓增长阶段。但是,我国入境旅游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又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再次,入境旅游发展的具有脆弱性,入境旅游的脆弱性是指其对外部干扰因素比较敏感的特点;第四,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集中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洲际构成相对集中。另一方面,入境旅游人数地区构成相对集中;最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具有不平衡性,这一点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旅游外汇收入项目构成上的不平衡,长途交通及邮电通信和商品销售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另一方面是国内区域构成上的不平衡。沿海地区相对内陆地区的外汇收入较高。 韩东林9则认为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特征有三点。第一,中国入境旅游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这点与前面徐正林所述基本相同,阶段的划分也与徐正林划分的相同;第二,中国入境旅游具有脆弱性。旅游业由于自身行业特点决定了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入境旅游的发展与外界各种复杂因素的关联更紧密。任何突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都会对入境旅游造成致命打击;第三,中国入境旅游具有高速成长性。正如前所述,中国入境旅游虽然经历了一些外在不利因素的冲击,但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韩东林与徐正林的观点基本相同,但徐正林的观点更为全面且其对于分类所进行的研究更为全面,进行了多方的考量。且近几年的文献中,所提到的入境的旅游市场的现状都与徐正林8所归纳的内容相似。而黄河10提出了不同于以上两人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入境旅游特点有三:地缘的因素决定了中国的主要客源来自亚洲和一些周边国家, 内地的主要客源来自香港和澳门。这是中国入境旅游客源结构的基本格局;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和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正在世界上产生越来越强的影响力, 这是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的这一目标的最基本的背景;中国发展入境旅游市场采用的是国家营销体制, 在对内整合资源, 对外整体推介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这是中国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武器。可以看出,韩东林与徐正林比较偏重数据的研究与总结,而黄河则从定性的角度看待入境市场的特点。且从较多地文献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入境旅游的特点的研究也多从定量的角度入手,定性角度的文献较少。二、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的论文很多,比如李颖12归纳总结出影响入境旅游的主要有国内、国际两个因素,其中主要的是国内自身的因素。国内自身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国内政策和国内政治格局)、经济因素和卫生环境因素等,国际因素主要是国际政治格局;刘长生13研究认为影响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因素是入境游客在中国旅游的成本,旅游客源国本身的经济条件,与中国相竞争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价格水平等。(一)国内因素 Choong-Ki Lee等人4曾指出,进行价格与汇率的变动关系的研究对于研究入境旅游支出的决定因素是有意义的。刘洁颖14也指出,汇率对于国际旅游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达到730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服务贸易收人3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服务贸易支出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收支逆差39亿美元,同比减少33%,为近五年来的首次减少。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中规模最大的三个项目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项合计占收支总值的近五分之四。国际旅游是我国服务贸易收人的主要来源,当期收人为142.2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占服务贸易总收人的比重为41.2%。以国际旅游为代表的服务贸易之所以出现这种剧烈波动的发展形势,汇率扮演了重要角色。汇率的升降对我国的入境旅游业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当然这是单从我国出发的,我国相对于国外的汇率变化而言的。李凌鸥15指出,通常我国对入境游客报价,都是以人民币为基础,如果人民币对其所在国的汇率下跌,在我国国内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来中国旅游的价格将随之下降,境外旅游者所花费的纯旅游外汇支出也将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旅游人数的增加一定会带来旅游目的国外汇收人的增加。相反,当人民币升值时,以人民币为基础的旅游对外报价将随之提高,境外旅游者所花费的纯旅游外汇支出将相应增加,入境旅游人数有可能减少,旅游目的国的外汇收人也将减少。这种因汇率变动而影响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到入境旅游人数和目的国旅游外汇收人的状况,从理论上是可以解释通的,但在实际研究中,在关注汇率变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汇率变动的幅度,因为汇率变动的幅度直接影响对外旅游价格变动的幅度。刘红侠等5指出影响俄罗斯游客来华的因素,其中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因素,中国旅行社给与俄罗斯旅行社的报价会影响俄罗斯游客的入境人数。且凌强11也指出我国旅行社为获取回扣强行让外国旅游者购物,价格上实行内外有别的差异对待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我国入境市场吸引回头客十分的不利。李凌鸥15也认为,我国的旅游价格体系存在价格无序性且缺乏透明度。她也曾提到如果游客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国,除了考虑目的国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设施条件的完善之外,旅游价格也是影响其做出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在以上两点都间接或直接的反映了一点,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对入境旅游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之“ 入世效应” 、“ 奥运效应” 、“ 世博会效应” 的不断强化,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将进一步发展, 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商务客人。10马爱葵等人16也提到,地区经济的实力对地区的入境旅游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知道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是有余暇时间以及一定数量的可支配资金,那么旅游者的经济状况就直接影响了他们旅游决策,而同时我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如果经济状况不佳,也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吸引旅游者的注意,那么入境旅游就无法形成规模,那么其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王彩红等人17也提出了入境旅游业与国内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入境旅游业。 经济的发展使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可以刺激国内旅游消费,促进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政策导向,将影响这个国家入境旅游业的发展。18李颖12指出,我国的政治因素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黄河10认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 中国政通人和的态势更加明显, 安定的政治环境给我国发展入境旅游提供了基本的保证。而且他认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为旅游发展开阔了新视野。我们知道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是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兴起的,在此之前,我国的政策不允许发展国际旅游。各国对于出入境管理的政策也对国际旅游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好的例子就是北朝鲜,北朝鲜严格限制出入境旅游,入境旅游者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没收手机等各种通讯设备。当然,政局的稳定与否也影响着国际旅游市场,只有政局稳定的国家才有精力和能力发展旅游业,才能保证旅游者的安全。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学者们对影响入境旅游发展的国内因素还有很多探讨。娄世娣19、凌强11、朱华3、刘红侠等5等认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形象好,旅游资源品位高,服务水平高,接待能力强以及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纽带将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客源国的游客到目的地国来旅游;娄世娣19、贾茹等20、凌强11等认为,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娄世娣19、贾茹等20、刘红侠等5认为,宣传力度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朱华3、马爱葵等16认为,旅游资源条件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目前对我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的探讨可以说比较全面,但是对各因素的分类还比较混乱,就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这两点来说,学者们对其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划分的标准很多。因此,急需对影响因素的分类建立一套科学的、便于量化的标准。(二)国际因素黄河10认为影响我国未来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宏观因素是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万红莲21认为,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国外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国际安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安全是影响旅游环境是否合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旅游的生命线。突发事件能够增加旅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造成对生命的威胁。由于旅游的本质是人的流动,而出门在外的安全系数要小于在家的安全系数,预期安全受到威胁,一个人将降低活动频率或停止活动,所以预期安全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影响较大。张晓鸣等22也提到,在经历了“9.11”后,美国出现经济衰退,可能导致美国人出境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人的出境旅游行为。Belinda Atkins、Joseph K S Chew、Daniel Gschwind、Alan Parker23也谈到了“9.11事件”及巴厘岛爆炸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是世界范围内的,特别是对相关产业如酒店业、航空业的影响最大。国际因素对于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涉及,但是就如何弱化国际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三、入境旅游者行为陈健昌等24认为,旅游者的行为不仅限于旅游者在环境中从事的观光活动(空间行为),它还包括旅游者进行空间行为之前的决策过程(即决策行为)。梁雪松等25以丝绸之路的入境旅游者为例,提出了丝绸之路入境游客旅游决策的范式是按照“旅游欲望旅游信息收集资讯(互联网成为重要方面)旅游时间确定旅游目的地国选定咨询旅行社预定动身旅游”的旅游范式进行。并且认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宣传促销构成了旅游决策的刺激要素,是旅游成行的先导因素。不断、持续地旅游刺激是游客产生旅游欲望,进行旅游决策的前提。这就与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之一宣传力度这一点不谋而合。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旅游决策除了受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旅游欲望、人口统计因素、旅游经验、目的地距离、旅游花费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外,影响旅游决策的可控因素还包括:旅游地形象、旅游产品品牌、经济发展水平、商务发展需求、旅行社及旅游服务质量等。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入境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的可控因素,也就是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而马耀峰26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旅华外国游客的旅游决策可控因素和旅游消费偏好行为。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入境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因素除了可控因素外,也有入境旅游者的消费偏好,那是我们不可控的因素。梁雪松等25认为,旅游偏好的决策实际上是旅游者在众多旅游机会中进行最优选择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而且他们还提到了旅游偏好是比旅游动机更直接地体现或影响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并反映着以前旅游的经验和信息。而且旅游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工作性质等因素也都与旅游偏好与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健昌等24同时谈到,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行和游玩的过程。但他们认为旅游空间行为是以决策行为为基础,空间行为中的许多特征是有决策行为的原则所决定。并且提出了根据涉及的空间大小可把旅游空间行为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肖星等27以丝绸之路入境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影响入境旅游者空间旅游的归因,认为影响丝绸之路人境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归因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丝绸之路旅游客体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另一类是人境旅游者主体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客源地因素、旅游方式、人口统计特征。并且也谈到了,旅游空间行为的大、中尺度跳跃以及空间分流的现象。梁雪松等25也以丝绸之路入境游客为例,认为丝绸之路入境游客根据旅游地形象导向模式进行旅游路线选择,受旅游宣传促销影响很大,入境流向旅游热点地区集中。 入境旅游者行为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入境后的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是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重要一环。蒋小娟等6认为若要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境旅游者的消费需要,那么提升顾客满意度和我国入境旅游业竞争力,将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白凯等28曾指出,旅游和购物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当旅游者决定出行的时候旅游购物是旅游者考虑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没有旅游购物活动的旅游经历对旅游者来讲是不完全的。在旅游商品的需求动机和特点的研究中,王晓艳29谈到,有学者认为“旅游购物是研究旅游商品的重要基础,旅游购物行为不同于一般的购物,可能有多种购物动机表现,因为往往购物行为在兴奋时和非家庭的旅游氛围中会发生改变”,同时,“旅游购物者倾向于搜寻唯一性产品和纪念品,包括受品牌名字和理念影响的产品,而且旅游商品的包裹大小、价格、属性和商店的位置等外在因素也构成影响”。且王晓艳29提到,偏好已被认为是揭示旅游者在目的地购物行为的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这一观点为游客的旅游商品需求及存在的差异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主要集中于理论型研究,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购物的研究已由理论型向实证型发展。 我国学术界对于入境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以及空间行为研究多为实证型研究,而入境旅游的消费行为的研究多偏向理论研究。相对来说,决策行为以及空间行为的研究更为完善一些,而消费行为研究较少实证分析,特别是针对我国入境旅游者购物偏好的实证研究还未见到。四、入境旅游的研究方法我国入境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现在的成绩,这与我国学者的刻苦研究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发掘我国入境旅游业深层问题,并不断地找寻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 我国学者多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因素,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等问题。孙玉环30利用X2122ARIMA季节调整方法,把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序列具体分解为长期趋势因素、季节变动因素及不规则因素,并对各构成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以期能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变动规律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刘长生、简玉峰12引入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者国别、旅游产品供给能力和旅游平均价格等因素进行计量分析。郭为31利用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绝对距离等,发现这些因素对解释变量具有明确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绝对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张玉娟、赵定涛32提到在国际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研究中, 采用较多的是多元回归方法,但他们认为在旅游经济政策的制定层面更应关注旅游需求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弹性。因此, 他们选择采用双对数线性模型来分析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因为双对数线性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系数有直接的经济含义即弹性。鲁峰2认为,从旅游经济学角度来看,旅游业中入境旅游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政治等大气候的影响以及旅游供给方面的局限。基于这种认识,他分别用一元线性回归、指数曲线、对数曲线和多元线性回归来分析及预测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趋势。任瀚、苗长虹33选取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区位条件、惯性因素和优惠政策五个定量指标,构建了两组定量模型:CSMI和CSMZ,分别对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五个时期进行回归分析。李乃伟等34采用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评价我国大陆国际旅游收入地区差距变动的总体趋势。林硕蕾等35则利用没有专门经济背景的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SARS对2003旅游外汇收人的影响。有定量研究当然也就有定性研究,而入境旅游的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国际因素影响下的入境旅游的发展战略问题,以及入境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等。比如陈福明等36对新机遇期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林婧7所做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的影响研究;李颖11对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刘洁颖13对影响旅游需求的经济因素的分析等。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显得比较少且涉及面相对比较单一。还有学者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王彩红等17在其文章中谈到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波动周期,将中国入境旅游的收入、全球旅游人数、收入及中国GDP的增长率看作因变量,研究其与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的相关性。他们认为在采用回归分析的同时与时政相结合分析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波动周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科学性;张蓓37选择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利用源于19932006年中国旅游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入境旅游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等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和发展趋势。马耀峰26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旅华外国游客的旅游决策可控因素和旅游消费偏好行为。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研究入境旅游市场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的数据容易收集;另一方面是前人所做的研究比较多,容易找到经验和范式。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使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这样更具有科学性、更为客观,但是这样的研究方法仍不完善。五、总结与展望上文从入境旅游现状、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研究进展做了一个概述。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的,但就如何减弱国际因素对于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的研究仍然不足;在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方面,对入境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的研究比较完善,而入境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研究还缺乏实证研究,分析不够深入;在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进行科学探讨时,学者们更倾向于采用定量方法,并开始尝试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上,今后对我国入境旅游的研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继续深入探讨如何弱化国际因素对于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并可以多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对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继续完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参考文献:1 宋俊芳,隆学文.近十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4(3):68-73.2 鲁峰.中国入境旅游发展预测与开发对策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6):65-69.3 朱华.入境旅游: 国际客源市场的规模与影响J. 国际经济合作,2007,(4):29-32.4 Choong-Ki Lee,Turgut Var,Thomas W.Blaine. Determinants of Inbound Tourist Expenditur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3):527-542.5 刘红侠,曹宝瑞.中俄旅游的前景J. 经营与管理,2007,(2):35-36.6 蒋小娟,徐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现状、趋势预测及策略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81-84.7 林婧.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的影响J. 商业环境,2009,(3):101.8 徐正林.我国入境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98-105.9 韩东林.当前中国入境旅游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J. 旅游经济,2004,(11):72-74.10 黄河.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J. 当代经理人,2005,(18):197-198.11 凌强.日本出境旅游现状及我国拓展日本客源市场对策J. 商业研究,2006,(23):169-17112 李颖.影响我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因素分析J. 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6):28.13 刘长生,简玉峰.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4):546114 刘洁颖.影响旅游需求的经济因素分析J. 科技信息,2006,(4):3.15 李凌鸥.试析汇率变化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 旅游学刊,2004,19(5):61-65.16 马爱葵,曹荣林,管蓓蓓.影响中国区域入境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J. 河南科学,2008,26(7):874-877.17 王彩红,孙根年,马耀峰.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波动周期及影响因素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174-179.18 Akira Soshiroda. Inbound Tourism Policies in Japan from 1859 to 2003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4):11001120.19 娄世娣.试析我国入境旅游市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8(3):72-75.20 贾茹,俞金国.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524-540.21 万红莲.SARS与2003年中国入境旅游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73-75.22 张晓鸣,戴光全.恐怖主义活动对目的地国家人境旅游的影响以土耳其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77-85.23 祝明霞,朱静.恐怖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J. 商业时代,2006,(25):96-98.24 陈健昌,保继刚.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研究,1988,7(3):44-51.25 梁雪松,马耀峰.旅游偏好和旅游行为研究以丝绸之路入境游客为例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5):69-74.26 马耀峰,梁旺兵,苏红霞.旅华外国游客旅游消费偏好的实证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6):969927 肖星,李文兵,伍廷基.丝绸之路入境旅游者空间行为浅析与旅游开发建议J. 甘肃社会科学,2002,(2):115-117.28 白凯,马耀峰.旅游者购物偏好行为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例J. 旅游学刊,2007,22(11):52-57.29 王晓艳,李如友.桂林海外游客旅游购物消费发展分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87-90.30 孙玉环.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季节调整实征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1(7):29-33.31 郭为.入境旅游: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3):303432 张玉娟,赵定涛.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5):51-55.33 任瀚,苗长虹.中国入境旅游业时空变异机制的定量分析J. 人文地理,2007,(3):56-59.34 李乃伟,卫海燕,吴成基.中国大陆国际旅游收入地区差异变化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6(2):58-73.35 林硕蕾,王凌冉.灰色系统在经济上的应用定量分析SARS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81-87.36 陈福明,李瑞,赵建.新机遇期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 产业观察,2008,(25):77-78.37 张蓓.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与策略建议J. 经济问题探索,2008,(1):141-144.专业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陈碧霄题目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指导教师意见:论文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