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文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 资源ID:4013158       资源大小:232.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文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原行政班级:_学号:_ 分方向班级:_序号: _ 姓名:_指导教师:_定稿日期: 2015年 7 月 3 日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供应紧张的现实以及原油价格的高起,伴随着全球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呼声不断的高涨和科技的进步,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辅助以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生物能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车型不断涌现出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收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厂商的重视,以日本、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积极角逐于这片新领域,力争获得掌控未来汽车产业的先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被赋予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展开,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其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然后对我国日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进行剖析,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最后给予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对策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 the new energy hybrid synergy vehicle emerges out, gain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supplies and crude oil prices keeping the high level, with the glob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voices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hybrid synergy cars, complementary with pure electric cars mainly, new energy vehicl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manufactures attention. In Japan, Europe and America,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China, an a representativ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is piece for positive new areas, strive to gain control over the future of the auto industry of opportunities, in this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s as endowed with great realistic meaning.Revolves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ts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our countr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at are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 the final to give th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 health quickly.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1引言12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其综述12.1新能源的概念12.2新能源汽车产生的背景12.3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基础2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3.1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的发展现状3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存在的问题43.2.1研发与生产的问题43.2.2相关标准体系缺乏53.2.3产业链尚不完善53.2.4销量低54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64.1政府产业政策布局建议64.1.1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发展方向64.1.2合理利用税收、补贴等政策机遇产业扶持64.1.3拓宽融资渠道以实现产、学、研等资源整合64.2技术研发体系布局建议74.2.1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汽车品质的提高74.2.2依靠掌握和提高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降低汽车价格74.2.3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企业生产率74.2.4企业应鼓励技术创新并建立人才储备库74.3其他建议85结论8参考文献81 引言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量的能源消耗也随之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能源供求和环境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制约瓶颈。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新需求、新技术的产生,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将节能、低碳、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其振兴经济、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抢占世界经济的重要突破领域。而我国也随后加入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的步伐。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上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在部分领域也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产业政策制定方面起步也比较晚,近年来在中央政府主导下,我国制定了以法律法规、指导政策、研发和应用体系为主,配合财政税收和其他措施共同形成产业政策格局。因此,总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既有潜力又有制约,既有相关政策扶持又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的困难。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的发展,本文对新能源汽车诞生的重要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的建议进行了研究。2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其综述2.1新能源的概念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增程式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2.2新能源汽车产生的背景人们往往觉得石油危机的影响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然而事实是石油危机会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前三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出现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这三次石油危机都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仍旧紧张,多个石油生产国已经满负荷开采,OPEC也不得不启动石油库存。面对这种石油危机的困境,汽车作为全球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在提高人们出行效率、促进物资流通的同时,庞大的汽车数量对石油的需求量十分惊人,使这种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传统汽车能源的大量消耗已经成为了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汽车驱动能源的转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世界各国寻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除了石油危机,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另一要因就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像慢性病毒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然后放出大量CO2进入大气造成的。气温升高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承上升趋势。如果CO2排放量不加以控制,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者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其中有代表性的城市包括:纽约、上海、悉尼和东京2。再是大气污染导致臭氧层空洞,其阻挡太阳能紫外线的能力被削弱,使得地表生物受紫外线照射的强度空前上升,能直接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严重影响地表生物的生存2。传统内燃机汽车其主动驱动能源来自汽油,其燃烧排放物除氮、氧和燃烧产物、水争取为无害成分,其他都为有害物质。一种清洁的、使用绿色能源的汽车,成了减轻以上两种重要污染的重要解决方法。新能源汽车是在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下,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中诞生的。2.3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基础传统内燃机汽车,以化石能源为燃料,发动机为驱动, 1886年诞生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20世纪30年代实现量产。燃料来源为石油,处于技术成熟期。平均最高时速180km/h左右,平均百公里油耗7L,平均加油时间1min。混合动力汽车,拥有电动机和发动机两个动力系统。1997年,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推向日本市场,2007年全球累计销售突破100万辆。其燃料来源是石油和电力,处于技术成熟期初期,尚有待完善。平均最高时速180km/h左右,平均百公里油耗5L较传统低,平均节油30%。纯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推动纯电动汽车的研制,2002年,能源危机进一步推动其研究发展。燃料来源为电力,在技术成长期,在动力系统尚有技术瓶颈。平均最高时速120km/h左右,平均续航里程150km,平均百公里油耗22kwh,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充电。天然气燃料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油提供动力驱动。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天然气汽车总的保有量约650万辆。其燃料来源为天然气,燃烧更充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处于技术成熟期。生物燃料汽车,用燃料和乙醇或生物柴油用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并且迅速运用到车用燃料。其燃料来源为粮食或非粮食农作物、动植物油脂,处于技术成熟期。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氢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来进行动力驱动。196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诞生,只有一只处于研究阶段,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绝大多数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处于投入期和实验期。其燃料来源为电力加氢燃料3。表 21各技术轨道汽车优缺点比较项目技术轨道技术优势技术瓶颈缺点传统内燃机汽车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能量密度高、动力性强-依赖化石燃料,高排放,噪音高混合动力汽车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低噪音-成本高,比同类传统车型成本增加30%-40%纯电动汽车无污染。低噪音、能量效率高、结构简单续驶里程、充电站建设成本比同类传统车型成本高40%-50%,续驶里程短,电池寿命短天然气燃料汽车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燃料利用率高、成本低、易维修加气站建设尚未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生物燃料汽车燃料资源丰富、环境污染较低、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燃料来源无法保证充足的燃料供应氢燃料汽车零排放、高能效、动力性好、低噪音技术应用难度较大、成本高目前其基础配套设施贫乏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的发展现状2001年9月30日,由科技部召开了“十五”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可行性研究论证会,电动汽车专项将正式启动。2004年12月17日,科技部召开了关于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座谈会,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武汉4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2006年2月7日,“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国家验收,12月成立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家组,重点落实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集成和协调工作。2007年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负责召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截止这次会议结束,全国相关会议共制定了电动汽车的标准达32项。2008奥运期间,科技部和北京市组织一汽、东风、长安等团队结合背景公交,圆满完成了奥运电动汽车赛时示范运行。2010年,相关政府部门称未来十年内财政将投入1000亿资金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1年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我国计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要达到500万辆4。在政府积极的政策引导下,虽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远不及欧美日地区,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总得承上升趋势。图 31 2011-2014我国新能源销量走势变化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朝着良好的局面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3.2.1研发与生产的问题首先,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政府依然是主体,尚未形成规范的研发体系,缺乏对汽车厂商的引导。虽然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联合个科研院所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但是由于在研发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与规划,使得政府的研发投入并未能带动市场投资,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缺乏资金支持。再是核心技术的缺乏。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起步较早,但仍基本停留在样车制造的程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体系,包括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电池系统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仍未取的实质性的图片。关键零部件难以实现自给,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也难以形成规模,给产业化带来巨大阻力。生产规划也是混乱的阻碍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更多的都是不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汽车厂商从国外购进核心部件,在车间“拼装”,便冠以“新能源汽车”已获得政府的补助和支持。这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会对像新能源汽车投入巨大心血的厂商产生不良影响。3.2.2相关标准体系缺乏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标准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关键,标准先行是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与保证商业化运行安全的前提。虽然几乎每年,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国家质检总局都会发布类似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等方面。但是目前国内并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已出台的标准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零部件标准(电池寿命等)等。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无序发展,将来在修正时将花费更大的成本。此外,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尤其是零部件标准,也使得关键零部件难以实现产业化,无法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及后续的维修与保养5。3.2.3产业链尚不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不仅仅需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它需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以保障其发展的高效性与持续性。需要上游行业(如车用电池)和下游配套基础设施(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加氢站等)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提供保障。然而,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尚未形成完成产业链,在尚有零部件供应、下游维修保障与基础设施方面都存在问题。3.2.4销量低前面图 32 “ 2011-2014我国新能源销量走势变化”可看出,我国新能源销售总量承上升趋势,但是2014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22897辆,原目标2015年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还是遥不可及。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没有更深的理解,并不了解其对环保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二是新能源汽车较同型普通汽车价格更贵。三是国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够。4 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4.1政府产业政策布局建议4.1.1 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发展方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出台推迟了一年。此规划最终不仅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而且确定了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发展路线,这是促进新产业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重要决定。此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混合动力打靶技术成熟,但是乘用车无主流产品,若想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过于浮躁地大跃进,而应脚踏实地把基本功练好。4.1.2 合理利用税收、补贴等政策机遇产业扶持从国外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最有效的就是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前者是给予其技术领域财政倾斜,后者是真对系能源汽车消费者减免车辆购置税及消费税等,通过增加购车减税试点、发放购车补贴等措施降低消费者购置成本过高的屏障,推动消费者购买热情。日本作新能源汽车冠军,其对消费者实施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看下表6:表41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补贴政策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换购补贴2009年4月10日以后,消费者在更换使用了13年以上的旧车时,购置一辆混合动力车平均可以得到25万日元的补贴。政府购车补贴所有政府机关必须全部使用“低公害车”。对地方团体或企业法人购置“低公害车”,也有相应的现金补助,最高可以达到同等级普通汽车价格差额的1/2或者车辆价格的1/2.对混合动力车补贴在日本国内,丰田普锐斯的售价在200万日元至300万日元之间,日本政府给予消费者20万日元的补贴。私人购车补贴在日本,私人购买电动车,政府不住电动车与燃油车价格差额的一般,平均约78万日元,地方政府也相应追加补贴。给予消费者购车补贴,会大大激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这样,中国也会慢慢发展成新能源汽车大国。4.1.3 拓宽融资渠道以实现产、学、研等资源整合我国政府虽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本,但是由于地级政府执行不力,没能合理整合资源,导致了产业发展停滞不前。面对这一现状,政府应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形成稳定持续的投资规模,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政府、企业、专门研发机构共同合作,实现产学研三方联盟,集中现有产业资源,实现共同技术攻关,而不再是研发投入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在融资渠道方面,可以选择适合的金融手段,健全风险投资机制,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建立信呢光源汽车产业基金,吸引国外投资,实现海外上市;打造产业银行,将汽车销售贷款融资和金融债券融资等方式加以整合;灵活运用贷款政策,比单穿的调整税率和猴子都有作用,且负面效应小,形成资金链的良性循环。4.2技术研发体系布局建议4.2.1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汽车品质的提高美国之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领取领先,其政府的资金投入是主要原因。我国技术瓶颈突破难,就是由于人才和资金的短缺。所以,政府应该合理掌握有效的科研投入比例,做到张弛有度;也可以发动财团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包括资金、产业急促、智力、技术平台等方面的集成能力,实现产业联盟。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保证汽车品质。4.2.2依靠掌握和提高汽车生产的核心技术降低汽车价格日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是传统汽车的一倍左右,高昂的价格是严重阻碍消费者购买欲的原因。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方面受制于人,一些关机技术需要从国外进口,如果我国能尽快攻克动力电池、材料、动力驱动等技术难关,实现技术的自主供给,并以独有的核心技术制约他国发展,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又一巨大迈进,降低汽车价格也指日可待。4.2.3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企业生产率新能源汽车要实现零部件和整车同步发展,两者应同时开发,规模化生产,一方面有利于将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对促进和协调企业运行也有帮助。气液联动合作,形成金币的网状组织,建立各企业间的网状凉席,有利于共同应对外部市场情况和技术改革的瞬息万变,众志成城,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不必要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季安色,规模越大,每个领域的单独额外浪费越小。4.2.4企业应鼓励技术创新并建立人才储备库技术创新是每一个产业都需要提升的能力,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只有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应对其他国家的挑战,拥有自有技术和知识产权,不仅能避免因为技术受制于人带来的窘境,更能硬的其他国家对我国产业的尊重。在人才储备方面,不仅要培养新能源动力工程师、车辆检测分析师、汽车研发设计工程师等稀缺性技术人才,还应培养高端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完善开发,管理人才实现市场推广和运作,双管齐下,推动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7。4.3其他建议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和有关企业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改善,还有良好的产业链条,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充电站、加氢站、汽车服务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才能给予消费者必要的保障。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也是销售的重中之重。日本将新能源汽车的优越性、必要性等材料以教科室的形式印发给在读学生和民众,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进行教育。而我国,大家听说过系能源汽车,但人之非常浅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媒体和公益组织的正面力量,合理引导,强势宣传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使这一感念深入人心,这一才会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 结论不管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亦或者是中国工业发展的角度,赶超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与美日欧的差距,也是中国走工业强国道路的必经之路。国家该做的,就是整合秩序,定好目标,提供支持;企业该做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做有效的研发,杜绝“拼装”,打造国民品牌汽车;而我们该做的,用自己所所知,宣传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学好专业知识,有朝一日机会降临,将所学知识运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也不枉大学所学。希望我的文章能唤起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分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历史人物,增加潜在的消费人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后提供一点微薄之力。参考文献1黎永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能源资源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2科苑.全球加速变暖十大事实.J.人与自然,2009,21:58-59.3王相勤.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对策.J.能源技术科技,2011,23(03):1-10.4曾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J.上海汽车,2009,8.5张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05):85-86.6陈柳钦.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及其政策支持J.汽车与配件,2011,35(08).7王连峰.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机遇期J.中国统计,2012,(4):50-51.宁波工程学院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论文题目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评阅成绩评定内容满分评分1、论文的意义和难度102、论文内容的正确性203、论文结构的逻辑性104、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205、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6、论文的格式规范107、论文的创新10小计100评定等级(五级制)评阅老师签名:2015年 7 月 4 日

    注意事项

    本文(论文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