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doc] 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doc

    • 资源ID:4012004       资源大小:2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oc] 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doc

    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第23卷第2期2007年03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KunmingMetallurgyCollegeVo1.23No.2M2007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杜青山,李慧勤(1.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2.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3)摘要:主要采用纵向分析法,横向比较研究法和关键因素法三种基本研究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当前云南科技人才现状,就业结构现状和当前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等因素,与全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的对策措施,对今后云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关键词: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64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79一(2007)02000506OnAajustmentCountermeasureandAnalysisinthePresentSituationofAcademicSubjectsStructureinYunnanHigherEducationDUQingshan,LIHuiqin(1.DepartmentofMaterialandMetallurgical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O393,China;2.ResearchInstituteofYunnanProvincialEducationalCommission,Kunming650223,China)Abstract:Thethreefundamentalresearchingmethodsareused.Thepapershowssomeexistingproblems,proposesadjustingcountermeasuresbyintergratinganalysisonthepresentsituationforscientistsandtechnicians,theemploymentstructureandtheacademicsubjectsstructureofYunnanProvince.Therefore,itishelpfultoadjusteducationalstructuresysteminhighereducation.Keywords:highereducationofYunnanProvince;academicsubjects;analysisinpresentsituation0引言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各科类教育的构成情况,具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科类结构;二是专业结构(即各科类内部的专业构成情况).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高等学校的职能及其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是高等学校职能有效发挥以适应社会全面需求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逐步转型,学科的设置以及不同学科间招生的比例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云南高等教育经过50余年的发展演变,现已形成了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学,教育学,科学类,工程制造和建筑,农学,卫生和福利类等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体系.但是,要实现云南省的工业强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还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体系.因此,要重点发展什么学科,重点扶持什么专业,哪些专业需要培养大量人才,哪些专业需要适当减少招生规模,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符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科类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1云南省科技人才从业现状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的要求由2002年全省科技人才从业结构表(表1)可以看出,从事农林牧渔业科技活动的人员为3060人,占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总数的27.56%;从事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科技活动的仅为157人,只占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总数的1.41%;能源,收稿日期:20070313作者简介:杜青山(1973一),男,山西河顺人,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6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03月资料来源:云南省科技厅提供统计数据(2004年12月).生物技术,环保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数量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高级技工短缺.能从事科研,又能开发和转化成果的人才极少.了解国际惯例,懂市场营销的外向型人才尤为稀缺.此外,我省科技人才的从业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科技人才比重也远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在经济和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数占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比例排位较低的行业是地质普查及勘探业(0.43%),建筑业(0.77%),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I.41%),其比例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37%,43.08%,34.19%.农林牧渔业的比例也只达27.56%,这与这些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不适应.因此,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设置及各科类在今后发展中的招生规模如何适应云南科技人才的需要,以更好地满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是今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之一.从表1还可以看出.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社会服务,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业,地质普查及勘探科技人才所占比例较低,工业类科技人才所占比例仅为14.18%,比农林牧渔还低.云南省现在是工业化初期阶段,14.18%的工业类科技人才比例离云南省进人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云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必须为此做出积极准备.2云南省高等教育分科类现状指标与全国的比较完善合理的科类结构要求单科性专门学院,多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当前,面临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高等教育如何及时调整科类发展方向以更好地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云南省培养更多急需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当前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分散设置的较低层次的院校,办学方向不够明确,不能更好地为地方服务,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现有一些专门院校其专业面太窄,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分布失衡,云南省各地州的高校主要是师范类,缺乏工科类和综合类院校.三是新办的成人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条件较差,办学方向不明确.笔者根据ISCED教育学科分类统计标准对2004年云南省和全国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做了统计(表2,3),从表2,3可以看出,云南省高等教育科学类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比例较全国水平低表2云南省高等教育分科类招生数及在校生数对比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教育厅提供数据(2004年l2月),按照ISCED教育学科标准分类统计.第2期杜青山,李慧勤: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7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教育厅提供数据整理统计,按照ISCED教育学科标准分类统计.近l0个百分点,工程,制造和建筑类比例较全国水平低22个百允点,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学类也低近8个百允,农学类专业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3.5个百分点.因此,云南省高等教育应当积极更新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方向,优化科类结构,适度控制农学类专业,教育学专业,人文科学与艺术类专业,加大工程,制造和建筑,社会科学,商业和法学类专业的发展力度,使云南省人才结构逐步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招生规模相适应.3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库兹涅茨是美国当代着名经济学家,他认为: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秩序必然会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换.根据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在19651980年世界经济普遍增长的情况下,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人水平的增加,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极大地吸引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其转移,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库茨涅茨法则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随着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市场化自主选择和政策的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遵循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由改革开放前的“一,二,三”格局转变为”二,三,一”格局,但云南省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仍然滞留在工业化初期的”一,二,三”格局,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不相称,这从近年来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得到部分印证(2003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见表47).8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03月经济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l589l9l3l3375028413486931l507l047堂!苎苎合计l55l493ll22079737l9252488389l028592493991458.663.859.674.067.87l,441.868.256.562.64753462143448420339128280l2429.9l8.1l6.06.015.8l2.036.48.526.7l5.733ll55422141835043565681l2.16.04.04.07,55.25.42.95.37.15.21502322728254395153308ll9l】59.412.120.316.08.9l1.316.420.4l1.414.663.9278017.92Oo912.9第2期杜青山,李慧勤: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9合计17569961654.73485527.6312076.87189110,76专业结构调整要从本地区的需要出发,体现地方特色.首先要满足各地区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起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运行机制.从表4,5可以看出,2003和2004年度云南省专科教育医学类,教育类,法学类专业保持着较好的市场需求,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在38%以上,工学类2004年较2003年度的一次性就业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27.5%上升至43.62%,这与当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比较吻合.农学,理学,经济,管理,文学类科类市场需求仍然呈现需求量不足的状态.从表6,7可以看出,2003和2004年度云南省本科毕业生教育学,工学,医学,历史,理学,法学类科类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都高于平均数,而农学,经济,管理类都低于当年全省平均就业率.从灵活就业的情况看,经济,管理,工学类所占比例较高,这也与云南省市场经济的需求相适应.因此,云南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以云南产业结构的”二,三,一“格局为主线,逐步调整科类结构的设置,加大工学类,医学类专业的培养力度,稳定教育类,农学类,理学类,文学类,哲学类,历史学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经济管理类,法学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是云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的主要思路.以近3年来昆明理工大学举办的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为例,地质,采矿,冶金,材料,机械,电力,建筑工程,计算机,通讯工程等工科类专业的需求比都在3-1以上,而文学类,哲学类专业的需求比还不到1:3,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在200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提高到更重要的战略位置,要加强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使人才的结构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云南省决定重点发展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矿产品产业,电力产业和旅游业五大产业,同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须重点发展相关学科专业.4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对策及实现途径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决定了高等院校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大学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科类专业结构必须与地方经济杜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优化科类专业结构,增强高等教育的适应性,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是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的方向.”十一五”期间是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高校的科类专业结构要进一步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努力建设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与云南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类专业结构体系.根据上述的分析,云南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lO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03月面.第一,改造长线专业.长线专业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另一类是曾一时成为热点但因大量招生造成近期需求饱和的新办专业.对于前一类长线专业应当从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改造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专业内涵优化;而对后一类长线专业则应当通过控制招生规模,拓宽专业口径等方式加以优化.第二,保护优势专业.优势专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师资,设备等教学力量优势的专业;另一种是具有地方资源,支柱产业等经济力量优势的专业.对前一类专业中的基础学科专业应当予以保护,并采取按理论型,应用型分流培养的办法;对后一类专业中的工学类专业,民族学类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应加大发展力度,走”外延式为主,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办出地方特色;对既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又具有师资力量优势的专业,则应大力发展,以学科群体建设为支撑,努力办成该地区的重点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作用.第三,优先发展紧缺专业和应用型专业.当前要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类,旅游管理,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科技发展所需专业,满足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要加强面向云南省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的建设力度.如旅游专业,冶金工业,烟草电力,民族文化等;要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变化所需要的学科专业,而对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需求的空白专业,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优先设置.参考文献:1许为民,张健,陈慰浙,等.英美日和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l721.2宴敬东.基于高等学校职能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3张鹏.从就业结构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当代经济,2005(6):5152.4200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N.云南日报,20050l一25.5袁洪志.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7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马佳宏,周会娟.调整与适应: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探寻J.广西师范大学.2004(4):8286.责任编辑:丁世婷

    注意事项

    本文([doc] 云南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