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ppt课件.ppt

    • 资源ID:4009363       资源大小:4.12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ppt课件.ppt

    第6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了解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及应用范围,学习目标,1,2,3,第一节 多层及高层结构体系,一、框架体系,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如图6-1所示。,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将承重结构和围护、分隔构件完全分开,墙只起围护、分隔作用。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划分方便,易于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构件更标准化,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整体性。因此,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多层工业厂房及多、高层办公楼、医院、旅馆、教学楼、住宅等。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属于柔性结构,故随着房屋层数的增加,水平荷载会逐渐增大,框架结构就会因侧移过大而不能满足要求,或形成宽梁宽柱而不经济。,图6-1 框架结构,第一节 多层及高层结构体系,二、剪力墙结构体系,利用建筑物的墙体作为竖向承重和抵抗侧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如图6-2所示。剪力墙实际就是固结在基础上的钢筋混凝土墙片,既承担竖向荷载,又承担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故称作剪力墙。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结构楼盖内不设梁,楼板直接支承在墙上,墙体既是承重构件,又起围护、分隔作用。,图6-2 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横墙多,侧向刚度大,整体性好,对承受水平力有利。无凸出墙面的梁柱,整齐美观,特别适合居住建筑,并可使用大模板、隧道模、桌模、滑升模板等先进施工方法,利于缩短工期,节省人力。但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房间划分受到较大限制,因而一般用于住宅、旅馆等开间要求较小的建筑,适用高度为1550层。,第一节 多层及高层结构体系,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了弥补框架结构随房屋层数增加,水平荷载迅速增大而抗侧移刚度不足的缺点,可在框架结构中增设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形成框架和剪力墙结合在一起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如图6-3所示。剪力墙可以是单片墙体,也可以是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组成的封闭式井筒。,图6-3 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侧向刚度比框架结构大,大部分水平力由剪力墙承担,而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受,因而用于高层房屋比框架结构更为经济合理。同时由于它只在部分位置上有剪力墙,保持了框架结构易于分隔空间、立面易于变化等优点,此外,这种体系的抗震性能也较好。所以,框架-剪力结构体系在多层及高层办公楼、旅馆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适用高度为1525层,一般不应超过30层。,第一节 多层及高层结构体系,四、筒体结构体系,以筒体为主要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体系。它是在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筒体是由若干片剪力墙或密柱框架围合而成的封闭井筒式结构(或框筒)。根据开孔的多少,筒体有实腹筒和空腹筒之分,如图6-4所示。根据所受水平力及房屋高度的不同,筒体体系可以布置成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成束筒结构等形式,如图6-5所示。,(a)实腹筒(b)空腹筒图6-4 筒体,(a)框架核心筒(b)筒中筒(c)成束筒图6-5 筒体结构的分类,第二节 框架结构,一、框架结构的形式,(1)全现浇式框架,全现浇式框架的全部构件都在现场浇筑而成。它的优点是结构整体性及抗震性好,平面布置比较灵活,预埋件少,节省钢材等。缺点是需耗用大量模板,现场湿作业多,工期长,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施工很困难。对功能复杂,使用要求高,抗震性要求较高的多、高层框架,应采用全现浇框架。,半现浇式框架是将房屋结构中的梁、板和柱部分现浇,部分预制装配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梁、柱现浇,板预制;另一种是柱现浇,梁、板预制。它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整体性较全装配式好,由于楼板预制,又比全现浇式节约模板,省去了现场支模的麻烦。半现浇框架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框架形式之一。,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板、梁、柱全部预制,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在,再在构件连接处局部现浇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它兼有现浇整体式和装配式框架的一些优点,节约模板和缩短工期,节省了预埋铁件,节点用钢量减少,保证了节点的刚度,结构整体性较好。缺点是增加了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施工相对复杂。,(2)半现浇框架,(3)装配式框架,(4)装配整体式框架,框架结构的类型,装配式框架是将板、梁、柱全部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就位,对预埋件焊接而成的框架形式。它的优点是节约模板、施工进度快,可以做到构件的标准化和定型化,构件质量有保证。缺点是预埋件多,总用钢量大,框架整体性差,施工时须要大型运输及吊装运输及吊装机械,在地震区不应采用。,第二节 框架结构,一、框架结构的形式,2框架结构布置,在框架结构体系中,主要承受楼面和屋面荷载的梁称为框架梁,而另一方向的梁称为连系梁。楼盖的荷载可传递到总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上,其中框架梁和柱组成主要承重框架,连系梁和柱组成非主要承重框架。若采用双向板,则纵、横框架都是承重框架。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以下三种:,(1)横向布置方案,主要承重框架由横向主梁(框架梁)与柱构成,楼板沿纵向布置,支承在主梁上,而纵向连系梁则将横向框架连成一空间结构体系。采用这种布置方案有利于增大房屋的横向刚度以抵抗横向的水平作用,由于纵梁尺寸小利于房间的采光和通风。其缺点是主梁尺寸较大使房屋的净高受限。,(2)竖向布置方案,主要承重框架由纵向主梁(框架梁)与柱构成,楼板沿横向布置,支承在纵向主梁上,而横向连系梁则将纵向框架连成一空间结构体系。采用该方案时,房间布置灵活,采光和通风好,有利于提高房屋净高,其缺点是横向刚度较差,故只适用于层数较少的房屋。,(3)纵横向混合布置方案,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都布置有承重框架。采用这个方案时,使纵、横两个方向都获得较大的刚度,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目前地震区的多层框架房屋及要求双向承重的工业厂房常采用该方案。,第二节 框架结构,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1框架结构承受的荷载,框架结构承受的荷载包括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竖向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及楼(屋)面活荷载,一般为分布荷载,有时有集中荷载;水平荷载为风荷载,沿建筑物高度按均匀分布荷载考虑,并将其折算成作用于楼层节点位置的水平集中力;地震作用主要是水平地震作用,在要求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上时需考虑。对一般房屋结构而言,只需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而在要求抗震设防烈度8度以上的大跨结构、高耸结构中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第二节 框架结构,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2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框架结构是由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组成的一个空间结构体系。设计中为简化起见,常忽略结构的空间联系,将纵向、横向框架分别按平面框架进行分析和计算,如图6-7(a)所示,他们分别承受纵向和横向水平荷载,分别承受阴影范围内的水平荷载,如图6-7(b)所示。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是通过梁、柱轴线来确定的。其中梁、柱等各杆件均用轴线表示,杆件之间的连接用节点表示,杆件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除装配式框架外,一般可将梁、柱节点看成刚性节点,认为柱固结于基础顶面,所以框架结构多为高次超静定结构,如图6-7(c),(d)所示。,(a)纵向和横向框架(b)框架计算单元;,(c)横向框架(d)纵向框架图6-7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第二节 框架结构,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3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6-8(a)所示为多层框架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通过力学计算,得出的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如图6-8(b),(c),(d)所示。图6-8(b)为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a)计算简图(b)弯矩图(c)剪力图(d)轴力图图6-8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1)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第二节 框架结构,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3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6-9(a)所示为多层框架在水平集中力作用下的计算简图。通过力学计算,得出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如图6-9(b),(c),(d)所示。图6-9(b)为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的弯矩图。,(a)计算简图(b)弯矩图(c)剪力图(d)轴力图图6-9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第二节 框架结构,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3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框架结构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安全可靠,需根据框架的内力进行框架梁、柱的配筋计算以及加强节点的连接构造。控制截面就是杆件中需要按其内力进行设计计的截面,内力组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出各构件在控制截面处对截面配筋起控制作用的最不利内力,以作为梁、柱配筋的依据。对于某一控制截面,最不利合力组合可能有多种。,(3)控制截面及内力组合,框架梁。梁的内力主要是弯矩M和剪力V。,框架柱。框架柱的内力主要是弯矩M和轴力N。,1,2,第二节 框架结构,三、现浇框架抗震构造要求,1框架抗震设计一般概念,震害调查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震害主要发生在梁端、柱端和梁柱节点处。一般来说,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框架梁由于梁端处的弯矩、剪力均较大,并且使反复受力,故破坏常发生在梁端。梁端可能会由于纵筋配筋不足、钢筋端部锚固不好、箍筋配置不足等原因而引起破坏。框架柱由于柱两端弯矩大,破坏一般发生在柱的两端,多发生于柱顶。柱端破坏可能会由于柱内纵筋不足、箍筋稀少,对混凝土的约束差而引起破坏。角柱由于双向手弯、受剪,加上扭转作用,故震害比中柱和边柱严重。柱高小于4倍柱截面高度的短柱,由于刚度大,吸收地震力大,易发生剪切破坏。嵌固于框架中的砌体填充墙由于受剪承载力低、与框架缺乏有效的连接,易发生墙面斜裂缝,并沿柱周边开裂。填充墙震害呈现“下重上轻”的现象。,(1)震害及其分析,第二节 框架结构,三、现浇框架抗震构造要求,1框架抗震设计一般概念,为了体现在不同烈度下不同结构类型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有不同的抗震要求,抗震规范根据房屋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将框架结构划分为四个抗震等级,其中一级抗震要求最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如表6-1所示。,(2)抗震等级,表6-1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第二节 框架结构,三、现浇框架抗震构造要求,2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1)一般构造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和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其他各类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钢筋种类。框架梁、柱中的受力钢筋应选用HRB400级,也可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应 选用性能指标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钢筋锚固。纵向受力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的取用:一、二级抗震等级 laE=1.15la 三级抗震等级 laE=1.05la 四级抗震等级 laE=1.0la式中 la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规范要求取用。钢筋的接头。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钢筋接头不应设置在梁端 和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当柱每边主筋多于4根时,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面上搭接。箍筋。箍筋须做成封闭式,端部设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 直径)。箍筋应与纵向钢筋紧贴。当设置附加拉结钢筋时,拉结钢筋必须同时钩住箍筋和纵筋。,1,2,3,4,5,第二节 框架结构,三、现浇框架抗震构造要求,2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2)框架梁抗震构造要求,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00 mm,截面高宽比不应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 度之比不应小于4。梁的纵向钢筋。梁的纵向钢筋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配筋量的比值,一级框架不应小于0.5,二、三级框架不应小于0.3。梁的顶面和底面至少应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一、二级框架不应少于2B14,且分别不应少 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框架不应少于2B1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筋直径,不应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梁的箍筋。梁端箍筋应加密。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和构造要求应按书中表6-2选用。当梁端纵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 mm。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抗震等级一般不应大于200 mm和20 d(其中d 为较大的箍筋直径),二、三级不应大于250 mm和20 d,四级不应大于300 mm。,1,2,3,第二节 框架结构,三、现浇框架抗震构造要求,2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3)框架柱的抗震构造要求,柱中纵向钢筋应对称配置;当截面尺寸大于400 mm时,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m;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书中表6-3的规定,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柱的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一级且剪跨比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大于1.2%;边柱、角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产生拉力时,柱内纵筋截面面积应相应增加25%。,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 mm,剪跨比应大于2,截面的长边和短边之比不应大于3。,框架柱中箍筋一般采用复合箍。柱子的上、下端箍筋应加密。一、二级抗震的框架角柱、框支柱和剪跨比2的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另外,底层柱在距离柱底不小于1/3柱净高范围内应按加密区的要求配置箍筋。,第二节 框架结构,三、现浇框架抗震构造要求,2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4)框架节点构造,框架节点内应设箍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与柱加密区相同。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应在节点区截断,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框架梁、柱中钢筋在节点的配筋构造参照非抗震设防要求的现浇框架,但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满足相应的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一、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剪力墙结构中的墙体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水平荷载,其中承受平行于墙面的水平荷载是墙体的主要作用。剪力墙平面内的刚度很大,而平面外的刚度很小,为了保证剪力墙的侧向稳定,各层楼盖对它的支撑作用很重要。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体的工作状态如同一根底部嵌固于基础顶面的直立悬臂深梁,墙体的长度相当于深梁的截面高度,墙体的厚度相当于深梁的截面宽度,墙体属于压、弯、剪符合受力状态。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还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根据墙体的开洞大小和截面应力的分布特点,剪力墙可划分为整截面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和壁式框架四类,不同类型的剪力墙具有不同的受力状态和特点。,图6-10 剪力墙的类型,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二、剪力墙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在整截面剪力墙中,墙肢处于受压、受弯和受剪状态;而开洞剪力墙的墙肢大多处于受压、受弯和受剪状态。在墙肢中,其弯矩和剪力均在基底部位达最大值,因此基底截面是剪力墙设计的控制截面。墙肢的配筋计算与偏心受力柱类似,但由于剪力墙截面高度大,在墙肢内除在端部正应力较大部位集中配置竖向钢筋外,还应在剪力墙腹板中设置分布钢筋。截面端部的竖向钢筋与竖向分布钢筋共同抵抗压弯作用;水平分布钢筋承担剪力作用;竖向分布钢筋与水平分布钢筋形成网状,还可以抵抗墙面混凝土的收缩及温度应力。,1,墙肢,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承受弯矩、剪力、轴力的共同作用,属于受弯构件。连梁由正截面承载计算纵向受力钢筋(上、下配筋),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箍筋用量。由于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跨高比都比较小,因而连梁容易出现斜裂缝,也容易出现剪切破坏。连梁通常采用对称配筋。,2,连梁,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三、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结构措施,1材料,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且不应超过C60;带有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5。墙中分布钢筋和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其他钢筋可以用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2剪力墙的最小厚度,为保证墙体出平面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40 mm,且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5。,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三、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结构措施,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边缘应力较大的部位,采用竖向钢筋和箍筋组成边缘构件,以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界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边缘构件又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当边缘的正应力较高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其约束范围大、箍筋较多、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强;当边缘的压应力较小时采用构造边缘内构件,其箍筋数量和约束范围都小于约束边缘构件,对混凝土的约束程度较弱。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非抗震设计时应按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3剪力墙的配筋构造要求,(1)剪力墙边缘构件,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三、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结构措施,抗震规范规定,在抗震剪力墙墙肢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3剪力墙的配筋构造要求,(1)剪力墙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部位。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 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一、二级 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 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形式可以是暗柱(矩形端)、端柱和翼墙,如图6-11所示。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部位。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 震等级的剪力墙墙肢端部,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如图6-12所示。,(a)暗柱(b)翼墙,(c)端柱(d)转角墙图6-11 约束边缘构件形式,(a)暗柱(b)转角墙(c)翼墙(d)端柱图6-12 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1,2,3,3,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三、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结构措施,墙肢端部纵向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墙肢端部边缘构件内应集中配置直径较大的竖向受力 钢筋,端部竖筋应位于由箍筋或水平分布钢筋和拉筋约束的边缘构件(暗柱)内,与墙内 的竖向分布钢筋共同承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剪力墙中的分布钢筋。剪力墙墙身应配置水平方向和竖向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配筋方 式有单排及多排钢筋。分布钢筋的锚固。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5 d(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 径)。当墙厚度较小时,也可采用在墙端附近搭接的做法,。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 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 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 d后截断。分布钢筋的连接构造。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llE不应小于1.2laE。同排水平分 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 距不用小于500 mm。,3剪力墙的配筋构造要求,(2)剪力墙的配筋要求,1,2,3,4,第三节 剪力墙结构,三、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结构措施,4连梁的配筋构造,剪力墙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两端应伸入墙内,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且均不应小于600 mm。位于墙端部洞口的连梁顶面、底面纵筋伸入墙端部长度不满足laE时,应伸至墙端部后分别向上下弯折15 d,且弯前长度不应小于0.4laE。,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抗震设计时箍筋的构造应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采用。在顶层连梁中,配箍范围应一致延续到洞口以外连梁纵向钢筋的整个锚固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间距应与该连梁跨箍筋直径、间距相同。,在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 mm的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跨内的箍筋直径相同。,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 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 mm,间距不应大于200 mm。,第四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变形的特点是其层间相对水平位移越到上部越小,如图6-15(a)所示;而剪力墙的变形特点是其层间相对水平位置越上部越大,如图6-15(b)所示。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者变形相互协调,使结构的层间变形趋于均匀,如图6-15(c)所示。总之,框架-剪力墙结构使剪力墙的下部变形加大而上部变形减小,使框架下部变形减小而上部变形加大,如图6-15(d)所示。由于框架和剪力墙之间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上的剪力沿高度也在不断调整。由于剪力墙的刚度比框架大得多,因此剪力墙负担了大部分剪力(约70%90%),框架只负担小部分剪力,使得框架上部和下部各层柱所受的剪力趋于均匀而受力更合理。,(a)框架变形(b)剪力墙变形(c)框架-剪力墙变形(d)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图6-15 框架-剪力墙结构变形特性,1,2,第四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造,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承担着绝大部分剪力,因此构造上应加强,除应满足一般框架和剪力墙的有关构造要求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和连梁的设计构造,还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60 mm,且不应小于楼层净高的1/20;底部加强部 位的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200 mm,且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1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直径不应小于8 mm,间距不应大于300 mm,并应至少双排布置。各排分布钢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 6 mm,间距不应大于600 mm。剪力墙周边应设置梁(或暗梁)和端柱围成边框。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bW(bW为剪力墙的宽度),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3bW;柱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bW,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截面宽度。边框 梁或暗梁的上、下纵向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箍筋不应少于A6200。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全部锚入边框柱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剪力墙端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配置在边框柱截面内。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框柱的箍筋应沿全高加 密;当带边框剪力墙上的洞口紧邻边框柱时,边框柱的箍筋应沿全高加密。,1,2,3,4,5,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