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doc

    • 资源ID:4007475       资源大小:392.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doc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 麦克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着陈登义医师译 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 本章提供往后旅程上的一张“地图”;它指点出读者于本书中将踫到的各种景像之精华 以及一些特殊且值得观赏的地方。本章所要介绍的有下列几个主题: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相关的名词与概念、一些主要理论间的核心议题与重大差异以及阐释这些议题所需的活生生个案例证。 一、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Object Relat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比较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为另一个人其感受或驱力的客体(对象)或标的物之重要关系人或事物。弗洛依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及有关早期母子(女)关系的背景脉络时首次使用客体一词。在和“关系”(relations)连在一起使用时,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并且认为过去关系(所留下)的内在残余(inner residues)会形塑个人在目前和其它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 精神分析总是在探究个人的过去到底是如何在影响目前的行为与关系。例如,精神分析寻求的是去探究治疗中所发生的转移关系;也就是说,个案到底是如何把他或她的过去关系转移到目前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里。精神分析也在传统上要去研究关系议题,诸如在伊底帕斯期儿童和父母的关系。 然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某些学者也曾以很特别的方式去关注这个关系以及过去关系究竟是如何结构及形塑其人格。这些作者对关系以及人格的结构与发展所采取的途径是和古典的弗洛依德人格模式不相同。粗略地讲,那些远离古典弗洛依德模式的人这里 我并不是在讲那些弗氏在世时和他分裂开来的人们,诸如卡尔荣格、艾德勒、朗克以及其它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客体关系理论家以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家。这两类理论家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的主流中,但他们却相当大幅度地改变了主流。 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生于维也纳,但移居伦敦。在1930到1940年间,她和苏格兰爱丁堡的费尔邦(W.R.D.Fairbairn)彼此影响理念并出版著作而开始了客体关系理论的不同思潮。温尼可(D.W.Winnicott),一位伦敦的小儿科医师,他在从事小孩的精神医疗工作,出版了一些很个别而独特的、原创性的且和其它精神分析著作不太相关的作品。 玛格丽马勒(Margaret Mahler),出生于匈牙利,在维也纳训练,移民到纽约市,在那里她和儿童的医疗工作从1950到1970年间蕴酿出许多富影响力的论文和书籍著作。在同一期间也是在纽约市工作和写作的艾迪贾克森(Edith Jacobson),则是来自德国。欧托康伯格(Otto Kernberg)另一位维也纳人,在智利接受医学和精神医学的训练,然后到堪萨斯的梅宁格诊疗中心继续其精神医疗方面的工作。他的书籍和论文是以前面所提过的理念为基础而在197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海因兹柯胡(Heinz Kohut),在维也纳出生,拥有无懈可击的精神分析资历,他在支加哥渡过其绝大部分的专业生涯。在1970年他专业生涯的最高颠峰,出版了自体心理学的相关书籍,激起精神分析学界的喧然大波从而改变精神分析的思潮。 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在个人心灵里面的一个残余物(re-sidues)或痕迹(remnant)。这些过去关系的残余物、这些内在客体关系,形成了个人的知觉感受(方式)以及和其它人的关系。个人不只是和一个实际的他者互动,还和一个内在他者互动,(这个内在他者是)一种心理再现(psychic representation),它可以是某个实际人物的一个扭曲版本。 自体心理学家,主要是海因兹柯胡和他的追随者,以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家或那些使用传统弗洛依德模式人们的方式去探讨自体及其结构。自体心理学家探索的是早期关系如何形成自体及自体的结构;他们更强调自体(self)重于自我(ego)或自体再现(selfrepresentations)或本能(instincts)。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充当作“个案研究”来阐释利用这三种理论模式对同一位病人所采取的不同取径(事实上,治疗师进行的治疗工作均大同小异,虽则在概念模式上有很大差异)。我们假设灰姑娘(辛迪丽拉)因为和王子庂间的婚姻问题而来寻求治疗师的协助。传统的弗洛依德学派可能会探究灰姑娘性本能的压抑以及她对父母所有而未解决的伊底帕斯感受。这类治疗师或分析师就会从其自我(ego)与本我(Id)结构间的防卫以及冲突方面来分析灰姑娘的问题。 而一位以客体关系理论观点来进行治疗的治疗师必然注意到灰姑娘所遭受到的是早期因丧母所产生的心理剥夺。可能这样的失落导致灰姑娘习于运用“分裂”这类的心理防卫机制,藉此她把某些女性理想化(譬如她那仙女般的教母)而视其它女性为“全坏”的(all bad)(如她的继妹和继母)。她理想化了王子,虽然只认识他很短的时间。一个建立在这么扭曲的内在自身及他者影像之上的婚姻,一旦她迟早必须要去面对把王子视为具有人性缺点的真实人物时,势必会产生问题。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课题应围绕在灰姑娘自己的内在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人及情境这中间的落差上。 如果是以自体心理学架构来进行治疗工作的治疗师或分析师则会注意到灰姑娘本身在治疗中的经验,当该经验呈现在对治疗师产生的转移关系中时。对该转移关系的分析可能会披露出她那需要强有力且理想化客体的那个匮乏自体(impoverished self)。灰姑娘的寻求该一客体正反应出她的缺乏自我价值感以及她需要被这样的一个理想化客体所肯定的需求,不管是以仙女般的教母形式或是王子或是治疗师的形式呈现。她需要和理想化的王子融合一起以便能希望有正常健康的感觉。由于踫触到她本身内在的空虚与愤怒感觉,灰姑娘要嘛就理想化她的治疗师要嘛就把治疗师当作是她的继母般看待。 这三种不同模式是从不同观点对类似问题做探讨。弗洛依德人格模式所探究的是人格结构,该结构是如何并在一起。人格的各部分(“parts”)或各成份即本我(id)、自我和超我都是些只存在于著作中有关人格的概念,和人们自身的经验是远离的。弗洛依德以本能的用语来看发展,其最影响重大的是发展上的挑战,亦即所谓的恋母情结危机(oedipal crisis)。心理障碍或疾患大部分来自人格各不同部分或不同结构之间的冲突,诸如性本能与自我需求间的冲突上。 比之弗洛依德来讲,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所着重的是更早期的前恋母期(preoedipal)的发展。这些理论对精神疾患或精神病理通常是以发展上的中断(arrest)而非 结构上的冲突来看待。发展上的中断导致人格结构的未完成与未统合。简言之,在这个人的客体关系有了基本破损(damage)或其自体结构有了基本破损。这些观点上的改变使得理论应用到对有病人们的了解与说明上时乃产生理论上不同的一个强调点以及不同的用语。 所有精神分析理论都关注在解说过去如何影响现在以及病人内在世界如何歪曲并影响外在经验。但是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有着不同的着重及强调点乃产生心理治疗的各不同取径。 例如,以一位和许多美丽女人结婚又离婚的著名且老练演员的个案来看。古典弗洛依德模式可能会用一个未解决恋母情结冲突或陷入性本能与自我和超我间冲突的用语来看待这样的个案。 客体关系理论家则会认为该演员内在世界可能充满对养育女性的歪曲、理想化再现,而创造出一个实际上会干扰他和女性间关系的幻想世界。有了这些对自己及女性歪曲性再现,他可能非常感受到被这些暂时理想化女性所照顾的需求与渴望。他投射出他的幻想(phantasies)*认为每位女性都是来满足他未被满足的需求,结果他内在世界和外在现实世界的太太之间所带来痛苦的偏差乃导致失望、多次离婚及新关系的产生。 自体心理学的拥护者则可能强调个案的暴露欲与夸大性,他所寻求的是一个全能客体,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将赋予他其所缺乏的自我价值感。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理论都是强调早期和内在客体(或自体客体*)间的关系。 所有精神分析理论家和治疗者都对人们的内在世界感兴趣;然而,他们对内在世界的说法却不同,以理论取向而强调其不同层面。让我们再看一个对个人内在世界不同理解方式的例子。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的故事即是在呈现红帽(Red Riding Hood)对她祖母的内在经验。观察者或许对祖母所带来的困扰可有一些理由来加以理解,可能是因为女孩迟到的关系,小红帽经验到祖母被无法解释地转化成一只带有威胁性的动物狼。在成人的现实世界中,此种转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小孩子的内在经验世界中,这样的扭曲很可能是因为面临强烈的情绪使然。 不同的精神分析理论模式对小孩行为的解说可能有其稍为不同的观点。古典弗洛依德模式会强调早期、原始激情(passion)的存在。客体关系理论则可能探讨小红帽的自体再现与客体再现。自体心理学所采的取径则又有所不同,它强调的是自体以及可能有关的自恋性暴怒(rage)。所有这些模式都叫做精神分析式,但是客体关系模式及自体模式可以有所不同。整体而言,这些模式或理论探讨的是关系世界,包括过去和现在,以及早期与过去关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心理与社会功能。这些精神分析理论让我们在临床上能了解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是如何能导致处于人与关系的现实世界中生活的种种困境。 二、用语与概念(Terms and Concepts)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使用的是一种特定语言或一套特定用语俾提供结构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探讨及加以运用。下节即讨论并界定其中的某些关键用语。 客体(Object) 客体关系理论中所用的“客体”一词是精神分析书写上的一个技术用语,它指涉的并不是很非关人性的事物(inhuman thing),而比较是指欲望或行动所指向或针对(directed)的某人(soweone)。一个客体意指一与“主体”(subject)相关联的东西。感觉及情感都有其客体;例如我爱我的孩子、我怕蛇、我很气我的邻居等。 人类的驱力都有其客体做对象。饥饿驱力的客体是食物,而性驱力的客体则是某位具性吸引力的人。在本能驱力的背景脉络下,弗洛依德论及婴儿的客体最初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母亲本人,最后才是那些能满足婴儿的其它人或事物。 再现(Representation) “再现”这一词指的是人如何具有(has)或占有(possess)一个客体;也就是说,人在心理上是如何再现某一客体。 所有书写有关客体关系的人一般都会先区分两个世界或两个参考架构:即可观察到客体的外在世界以及对客体具心理再现(mental representation)的那一个内在心理世界。外在世界指的是存在于社会环境即日常生活世界中可观察客体的领域之谓。内在世界指的是主体对该外在世界的心理影像及心理再现;也就是说,主体是如何经验及再现该外在世界(Boesky,1983;Sandler & Rosenblatt,1962)。 一个观察者可以描述一位正在照顾小孩中的母亲,在此情况下该外在客体指的是该“真正”的人,母亲。而“客体关系性”(object relatedness)则是指和这位可观察人物的相涉(involvement)(Meissner,1980)。“内在客体”(internal object)指的是孩童对母亲的心理影像或心理再现。此种内在经验与再现对观察者言是看不到的,且可能不是真实情境的一精确反映,但它的确再现了该孩童(或主体)所经验到和母亲间的关系而且表达出了孩童的内在心理世界。 当学者用了“客体”一词时,他们需要仔细区分他们所指的是否为可观察的外在的人,或内在客体,即某实际可观察的人的心理再现。当然,他们并没有随时随地注意这样的区分,因此当某些作者,譬如Melanie Kline,在使用客体一词但并未特定说明所指的究是一实际的人或某人的内在再现时,就会产生混乱。 精神分析所感兴趣的是种种心理再现的内在世界,因为它(才)是某一主体(人)“到底是如何”呈现和了解世界以及他或她的关系以便让治疗师了解其行为和动机(的关键)。只有当事人能反省并谈论他或她的感受及关系,治疗师才得以获得有关该人内在客体关系的种种资料。 图 1.1试图鸟瞰一个譬如前面所提到著名且世故的演员其内在世界。图中显示该演员所呈现关于他本人以及重要他者即生命中的女人们,还有他的父母等的种种内在再现。这些源自过去所产生的再现可作为情绪的过滤器(emotional filters),它丰富并形塑了当前他对人们的感知以及他和人们间的关系。 自体再现(Self Representation) 除了客体形像或再现外,婴儿内在心理世界的另一面包括它本身所发展出来自体的再现。自体再现即是当小孩和客体或其环境中重要人物建立关系所经验到自体的心智表达(mental expression)。 婴儿在一开始时是无法区分客体与自体;客体似乎是自体的部分或某些面。因之,婴儿是无法区辨母亲的乳房和它们自己的大拇指,后者是嘴巴在意外情况下发现而加以吸吮的。逐渐地,婴儿开始去区辨客体与自体、非自体与自体以及客体再现与自体再现。 客体与自体的心智再现通常本身即依附着情绪能量(emotional energy)。在孩童发展初期,该情绪能量或情感带能(affective charge)是一种愉悦或不愉悦感。造成婴儿不愉悦感的东西被纳入并内化为内在坏客体(inner bad object)。也就是说,它的心智不成熟度只容许婴儿以“对我有好处”(good for me)或“造成我痛苦”(painful for me)的主观言词来体验世界。孩童还无法区分内在坏客体即是外在世界中某位挫败或惊吓到该孩童的人。 如果孩童感受到愉悦时,那么因为那个令人满足的客体以及孩童的需求被满足之故,孩童乃是“好的”。如果孩童有不愉悦感受(由于那令人挫败或“坏”客体所造成之故)时,那么孩童在他或她自己的自体再现中,即是“坏”的,而该孩童的需求很可能没有被满足。 自体再现是在形塑一个人如何和他人及外在世界相互关联。例如:某人白手起家终于致富,但他的自体形象可能没有改变,所以他可能继续穿着邋遢,因为他仍继续视自己为需要省吃俭用不要“浪费”金钱在自己的衣服上。一位客观的观察者会注意到这个人富可敌国,但是观察者只能对那个决定他如何花钱的那个自体来加以猜测其内在(自体)形像。 有些客体关系理论家强调自体再现是多么常和其它的心智过程,诸如投射与各种不同形式的认同与内化作用等相互连结。例如:这可能牵连到在心智上把某个人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其它人身上,然后以该内在扭曲了的知觉感受作基础来对着他人做出行为。例如:一位精神异常的杀人犯,对着逼近他的警察开枪,并大叫:“杀了我吧!杀了我吧!我有罪!”他自己的罪恶感被投射到警察身上,而他要他们以他的罪来惩罚他。另外一位不同的人可能不会用这种方式外化他的攻击感受,而是借着强烈的罪恶感把攻击指向他自己或是以某种自杀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身体上的暴力攻击。 部分客体与完整客体(Part Objects and Whole Objects) 心智世界的形像与再现并非总是完整客体,而有可能是部分客体的再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某一部分诸如一只脚或阳具或乳房,或甚至该主体本身身体部分作为其客体,诸如婴儿所正在吸吮的一个大拇指(Arlow,1980,p.113)。 “部分客体”这个词比较常指的是某客体的再现,是该主体本身主观经验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愉悦或不愉悦的(一个东西)。经验一个客体,不管是该客体满足或挫败了它,都只是具备该客体的一个部分观点,此观点所指的是一种不是什么即是什么(eiheror)的性质。而看待一个客体,所用的是它同时满足及挫败(该主体)的能力,那么就是把该客体视为一个完整客体(whole object)。 一般而言,婴儿最早的再现是属于部分客体。婴儿,由于其感知及情绪上的不成熟性,只能具有很有限的知觉能力,而只能在同一个时刻感知某真实客体的一个特性,诸如养育性的乳房所带来的满足或者是因缺乏乳房所带来的挫败。满足即是“好的”,而挫败则是“坏的”。婴儿在此一早期阶段是无法承担同时两种观念或想法,亦即它的母亲即同时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慢慢地,随着成长与发展,婴儿发展出了把它母亲看作一完整客体既可满足又能挫败它底能力。 结构(Structure) 当孩童很很显地挣扎着要掌控其强烈感受并努力迸出话语来说明为何他或她在哭泣时,观察者可以看到有许多心理功能跟所谓的“自我”(ego)相关而在那里运作。通常自我、本我及超我这些概念就像其它各种不同的心理过程与关联方式般,被认为是“结构”(structures)。结构指的是种种组织良好且稳定的心理过程与心理功能;它们是些概念,不是东西。观察者只能从其行为或内在经验中所呈现的来认识那可能的结构。 至于如何在人格中建构起结构,则每位理论家的解说各有不同。有些理论家强调潜抑的本能与感受(所扮演)的角色。其它理论家则强调内化的过程,例如藉由父母所习用的某种功能被纳入孩童中且加以建构,以致孩童本身如今习用该功能。 自体(Self) “自体”含有比“自我”(ego)一词较不同层次的概念。观察者是无法直接看到自我,因为它是只存在于心理学书籍中的一种抽象概念。但自我是作为心理功能的一个组织者而成其概念的,它可以在下列诸如思考、判断、整合等等功能的呈现中来加以观察。而自体则有很多意义上的用法最宽广的用法指的是完整的主体(whole subject),而和周遭外在客体世界相对照。自体是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经验。自体可以被了解为包括所有心理机能,也包含自我,的一个上层整合(superordinate)的一较宽广的组织。 一些自我心理学家(ego psychologist)会把客体关系看作是由自体的上层组织所进行的重要功能之一,所以客体关系比较不是属于某种心智机构(自我)而比较是所有的总和。客体关系是发生在自体与其客体间,而不是在本我与客体或自我与客体间(Meissner,1980,p.241)。 我们能对自己再现我们自己,纵使实际实现自体再现的内在功能的是自我。因之,自体可以是某一个体的自体再现。此一自体再现类似客体再现,但在抽象层次上则不同于作为人以及经验之所在地(locus of experience)的自体。 分裂(Splitting) “分裂”是包括客体关系理论及自体心理学所强调重视的许多心理机制之一。此机制包括种种的正常发展过程以及防御过程。婴儿利用分裂机制来协助其整理混乱的早期生命经验。在平静的子宫环境之后,婴儿经验到的生命是一个吵杂恼人的、混乱的不连续性,而分裂机制的使用是跟下列发生的过程有关,即让婴儿把尽量多的他或她可应付处理的环境让其进到生命中来,而不要是整个让人难以吞咽消化的经验。因之,早期的分裂指的是不够成熟以致无能力把不兼容的经验合成为一整体。 例如:婴儿有很强烈的矛盾感受(如爱或恨、愉悦或挫败),但以它不成熟的觉察度来讲它一次只能抓住当中某一个感受或想法。结果是某一部分客体的表象,该客体只能具备一特别属性,诸如“令人挫败”;而看起来有点矛盾的“愉悦施予”则被排除于婴儿的觉察之外。只有在婴儿愈来愈成熟的时候,它才能同时整合某一客体或经验它那看起来似乎矛盾相反的面向而成为稳定形像,譬如让人满心愉悦的母亲她的那个令人挫败的面向。要维系这个脆弱的人格结构,婴儿乃利用分裂机制把母亲的好与坏两种面向在婴儿里面所内在产生的冲突感受加以分开。 客体关系理论家们(Object Relations Theorists) 一些精神分析理论著者可能会被松散地并在一起冠以客体关系理论家的名称。他们使用许多精神分析传统的概念与名词但却特别强调客体关系的研究。作为客体关系理论家,他们之间有所不同,但他们却共同享有对关系的看重甚于对内在本能驱力的看重。也就是说,他们对人格形塑的看法上倾向给予环境方面带来的影响力较重于Freud以及其它比较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者。 客体关系理论家和Freud不一致处的中心点是有关人格形成方面内在生物学因素与关系影响力因素两者的相对份量。此种从Freud早期有关客体观念以及早期关系本能层面的转移,意味着客体关系理论家将焦点放在前伊底帕斯期的发展,就如同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这些用语所说明的般。因之,在他们有关人格发展及形成的研究中,客体关系理论家一般会把重点放在环境的影响力上甚于内在影响力。理论家愈是不强调内在的生物因素,也就愈看重个体如何透过家庭中的关系发展其自体以及这个自体接下来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和他人相关联。客体关系理论家在一般性方面是研究关系障碍而对边缘性及类分裂人格则页献出了重大的洞见。 客体关系理论家们,诸如Melanie Kline、W.R.D. Fairbairn、Edith Jacobson、D.W. Winnicott、Margaret Mahler 以及 Otto Kernberg 等人都将在以下各章中逐一介绍。这些理论家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富创见且具影响力的观念大大地帮助了治疗师们了解人类以及人与人间的关系。 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 自体心理学指的是Kohut(Heinz Kohut)及其追随者所做的工作。Kohut对客体关系的理念及Freud的概念作了一些改变。由于他在自恋性人格违常方面所做的工作,使他对自恋(人格)方面所看到客体关系(理论)的某些面向乃有其不同的强调点。他改变了自恋人格有关的古典看法,即以Freud的观点来看认为是正常人所历经的一个阶段,他则认为自恋人格有其自身的各别发展,而它本身的病理形式则需要特别的治疗。 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课题是自体身上有关情绪投资(emotional investment)的本质与种类。Kohut谈论的是情绪投资,而Freud则是欲力(力比多,libido)投资。Freud暗指自恋的人即由于其将欲力投资在自己身上而以一种不健康方式“爱”自己的人无法和他人形成关系而且因为他们无法和治疗师建立关系因而无法加以治疗。Kohut对自恋则有不同了解,他相信自恋的人是可以有关系或有其客体关系的,但这关系是所谓的自恋性客体关系。这意味该人和客体相处是把它当作自体的一部分或该客体对这自体起着一个非常重要、攸关生死的功能。这类扭曲了的关系需要的是一种和精神官能症有所不同的治疗。 “个案”研究(“Case”Study) 再一次简短地提及灰姑娘或可阐明某些关于内在表象与结构、断裂(fragmentation)与分裂(splitting)等概念。或许灰姑娘把她的继母视为需索无度而让人不快的人,是一位相处起来让她感觉处处要提防、闷闷不乐甚至郁郁寡欢的坏女人。另一方面,她则把仙女般的教母视为非常棒的、全然施与且让灰姑娘觉得精神奕奕、充满力量的人。和王子在一起,灰姑娘觉得像个女孩似的,温柔体贴,非常地想和他在一起。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想象上的扩大,就有可能注意到灰姑娘她和人们在一起时行为上和感受上会是如何不同,就好象她内在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次自体(subselves),以一种未整合的方式彼此竞争着。那些和她相处的人可能会发现到她的情绪转变成不自在。她也可能会觉得自己断裂掉了,在不同的情境下成为一个迥然不同的。 她的自体表象给了她一个去感受和思考自己的方式,部分是意识的,部分是潜意识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是密切地连结在一起的,所以在她和她所不喜欢的继母的关系中,灰姑娘会觉得自己糟透了。而在她和一个是属于好客体的人如仙女般的教母的关系中,灰姑娘就觉得自己很好。灰姑娘对自体及他人会觉得是在非常强烈的好与坏两极端上,我们就叫做分裂(splitting)。分裂,是孩童的一种防御而可以持续到成年期,它意味着一种孩童期的创伤而可能已然瓦解掉内在结构。灰姑娘因失掉亲生母亲所带来的创伤可能真的已经造成足够的瓦解而在灰姑娘身上有着整合上的匮乏以致她真的体验到情绪的变幻莫测以及强烈感受。她的感受以及她和人交往的方式,就像是不同的自我状态或不同的次自体,就会被体验为无以名状的情绪变幻莫测以及一种断裂或解体(coming apart)的感觉。相对来看,整合会意味着把不同的次自体凝聚成为一个完整独一无二的人格,对不同的情境有着一致性的回应。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议题在强调各种不同概念模式之间重要的异同。每一个模式对某一个案诸如灰姑娘或者是她的王子丈夫都会采取一种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焦点去加以处理。(第一章待续)三、关键议题 好的理论是前后一致的,而当理论的一部分改变了,就会在整个理论上产生一个波浪效应。这在客体关系理论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家们曾在许多方面和古典Freud理论模式有过角力而纠缠不清的精神分析理论上发生过。当这些理论家们从弗氏的强调本能驱力模式转移到更为强调人际关系和自体模式时他们把不同的强调放在许多重要课题上。我们所要检视的重要课题中包括下列四大项:()客体本性以及弗氏对本能驱力的强调的转移,()精神结构的本性与形成,()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看发展阶段以及()论冲突的不同观点与对治疗所造成的后果。 客体本性与本能(理论)的转移 Freud人格理论的根本基石之一是本能驱力乃人类基本动机的概念。有关驱力的主题即它们是如何被转化和阻断散布在Freud的所有著作中。本能是天生的,而孩童的最早期内在精神状态即是原初自恋状态(state of primary narcissism),此时自我(ego)是力比多本能的客体,并没有任何孩童可投注其精神能量的外在客体。因此,依弗氏理论,人类并没有预先注定的束缚(preordained tie)。驱力先于客体存在,甚至藉由满足与挫败的经验而“创造”了客体,而驱力基本上决定了关系的品质。Freud把客体看成是来满足冲动的。只有在弗氏后期的著作中才绞尽脑汁想说在他的理论中到底要如何置放个体和外在世界的关系。因此,基本上来讲在弗氏的驱力模式中,客体是驱力的创造物,客体关系是驱力的一函数(function)(cf. Greenberg & Mitchell,1983,pp. 42-44)。 客体关系理论家们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在谈论客体,但一般而言,他们都不像弗氏那种光以本能驱力来讨论客体的方式。Kline(1975a,1975b)是第一位修正弗氏模式而更为强调人际环境对人格发展上决定影响力的人。她保留本能驱力的相当主要角色而视婴儿与其客体间的交流互动几乎全部藉幻想(phantasy)的转化或表象所依以为用的驱力而成(Gedo1979,p. 362)。Kline的影响力使得Fairbairn(19341954)从根本上修正了Freud传统而标举出一个“纯粹的”客体关系主张。费氏理论主张人类的主要驱力是对关系的驱力,而不是生物本能的满足。因之,他以人际交流互动而非生物本能来看待人格及其动机。客体关系理论将生物本能为动机的看法转向为以寻求人际关系为动机具有一重要后果影响力。客体关系理论家们把本我的功能分派到自我;也就是说,他们把力比多能量附属到自我上。 Fairbairn从根本上脱离了弗氏的力比多能量模式而在概念上拋掉本我,同时发展出一个统一的、有其自身能量的自我之概念。改变精神能量的本性导致费氏产生重大改变。亦即,他不去区分结构与精神能量。在他的模式中,自我寻求的是和客体间的关系而不只是试图去控制一个不守规距的本我。根据费氏的看法,如果孩童和父母的关系是好的,孩童的自我就是完整的。相反,如果关系是坏的,孩童的自我乃建立起补偿调整性的(compensating)内在客体。这基本上意味着结构与能量都存在于自我之内。 其它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如艾迪Jacobson(1964)及欧托Kernberg(1976),则试图发展能统合客体关系而不牺牲掉本能驱力以说明发展与动机的模式。他们统合性的企图通常会包括改变用语的意义而使用像“客体表象”这样的概念。 Kohut(1971,1977)则把弗氏的将客体与力比多驱力放在一起的看法置于一旁。Kohut的重点不是在两个各别且不同的人之间的客体关系上。Kohut发展出对客体的自恋性投注(narcissistic investment)的概念。自恋性投注是以他们和自体关系的角度来看客体;也就是说,客体被经验为自体的一部分或者是为自体在展演一些自体还无法发挥的功能。在他的晚期著作中,Kohut视本能驱力为续发性的而把重点放在自体及其非常早期和自体客体间的关系上;也就是说,某一客体被视为是全能的,为着自体而执行所有的重要自我价值(crucial self-esteem)方面的功能。 心理结构的本性与形成 结构,是一个隐喻性地使用而可能不是佷正确的概念,它所描述的是人们的心理组织与构成它的各个部分。Freud把这些人格的各面向描述为本我、自我与超我。 观察者是无法直接看到人格的内在组织,因为那是一个假设性的构成,但却也是在那个人身上可以看到的一个稳定型态与一致行为。古典精神分析驱力模式所关照的是驱力的潜抑(repression)如何在自我从本我中浮现时扮演一中心角色。对弗氏而言,自我是不断地在依赖本我的能量(而存在)。 客体关系理论家普偏都挑战传统上弗氏对结构的理解。他们注重外在客体(父母及其它孩童世界中的重要人物)对建立内在精神组织的影响力。人格的组织与建立源自内化作用(internalization),这是个体要把其环境的各种调节性互动与特征转化为其内在的规则与特征的一个精神过程(Schafer,1968,p.9)。客体关系理论家更为重视(作为)处理关系的内化作用甚于处理驱力的潜抑作用(cf. Kline,1983;Sternbach,1983)。 结构形成所包括的是当孩童外在世界某一面向被拋弃而为一外在客体并藉由认同过程进入自我里面,以致成为该童内在世界的一部分底一个过程。这个新的内在机构(agency)担负着那个以前由外在世界中的人们或被拋弃客体所担负执行的(种种)基本功能(Ogden, 1983,p.228)。这样的一个机构以传统的Freud用语来讲就是超我,因为它批判并且威胁了自我就如同父母所占据的位置般。然而,Fairbairn使这同样的机构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并将之称为内在破坏者(internal saboteur)或反力比多自我(antilibidinal ego)。 Kernberg和Fairbairn不同,他寻求的是客体关系与弗氏结构模式的整合。他的折衷看法是把客体关系组群(units)视为自我作为一心理结构时的基本重要建构砖块。这些客体关系组群,自混沌中组合了自我,它们是对客体作反应时的自体形像,每一个形像都有它特定的感觉调调(feeling tone)。 把一客体带进自我意味着在心理内建立一机构;也就是说,人格的某一面内在地担负着一些之前由外在客体所担负的功能。传统精神分析模式是以这种方式来说明超我的形成,而客体关系理论家则用这个作为说明自我形成的一种方式。他们把结构形成理解为内化一“和某一客体的关系”(relationship with an object)的一项过程。这是Kernberg有关客体关系组群概念以及Fairbairn把自我的部分加入客体的基本根据之一例。 Kohut的有关结构的关注点则是一凝聚自体(cohesive self)的形成。这是由他所称“变形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所建立而成的,这个过程是自体逐渐从客体抽回自恋性投注,这些客体原来是为自体担负功能而现在自体已能担负了。自体的这些功能包括现实感、调整自我价值感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早期的作者们所分派给自我的。 以客体关系用语看发展阶段 Freud的发展理论重心是在本能能量于身体地带(bodily zones)上进行性出现上,诸如在口腔、肛门及性器阶段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他而言,伊底帕斯期大约发生在三至五岁间,是一个革新期(period of innovation),即孩童从两人关系(母子或母女)转到三人关系上。对弗氏而言,伊底帕斯危机的理解对客体关系(力比多在客体上的投注)以及精神官能症型态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客体关系理论基本上是发展理论,用以检视伊底帕斯期以前的发展过程与关系。Fairbairn、Mahler、Kline以及Kohut等人都把发展危机设定在较早时期并且用异于Freud的用语。他们认为攸关重大的发展课题是孩童从融合(fusion)及依赖母亲的状态转到更多独立及更多分化(differentiated)的状态(cf. Eagle,1984,p.185)。孩童在这个融合与共生的早期阶段间填满了他的自我价值之“槽”(tank)。此期间有了差错断裂(disruption)就会导致孩童感觉到被淘空及空虚。 客体关系理论把自体的浮现与和客体的关系成熟度之增加连结在一起。看看孩童和母亲的关系及过程,客体关系理论探讨了精神结构形成的时机,特别是自我,以及精神结构和客体间所具有关系的品质。 自体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有能力具备不同性质的关系。这意味着自体,原初是融合而无法和母亲这个客体分化清楚的,当它能分化清楚且和母亲分离开来能经验自己时就会变得更为独立。Mahler(1968)描述了孩童会从共生移到各别分离且为独立个体。和Mahler不同的是, Kohut利用成年人在治疗中所出现的资料去追踪早期自体对自体客体的倚赖。Kohut描述了一个凝聚自体的发展情形以及所可能出现自体在发展上的停滞(arrests)。 Kernberg对这些同样的分化过程则是以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融合乃至逐渐建立起一清楚分化的自体表象方式来描述。 在早期的伊底帕斯前期及伊底帕斯期,孩童的客体关系似乎并不是处在本体与客体之间或自我与客体之间,而是在自体(或其心智表象)与客体(或其在自体内的心智表象)之间。不同的理论家有不同的解说而产生了难以回答的疑问。例如,若感知功能,甚至是对自体的内在感知,是归因于自我,那么怎么会在自我浮现之前会存在有客体表象呢?是否有某些原始自我永远是和本我同时存在呢?自我是比前面所认为的更早浮现出来,比Freud所认为的还要早? Kline断言自我从出生即存在,而她把许多组合的过程,甚至是伊底帕斯课题,都分派到一出生之后的期间。她的两个发展“位置”(positions)都是在一岁以内发生的。Fairbairn则藉由考察那自我和客体的关系之成熟度的增加来解决自我发展上的疑问。 “冲突”及其对治疗所产生的影响 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家对(心理)困扰的看法不同于古典的Freud模式,因而对治疗有重的不同影响。 传统的弗氏模式对心理困扰的理解是视为本能需求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冲突,即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孩童期未予解决的冲突,特别是未完成的伊底帕斯冲突可以在成年期继续无意识地存在及浮现。当自我具防御性地对有威胁性的想法及力比多感觉加以回应时,一种精神官能性的折衷解决办法(neurotic compromise)便出现而以精神官能症状(neurotic symptoms)外显呈现出来。Freud学派的分析师会试图揭开该冲突并寻找该精神官能症状的无意识上的原因。 相反地,客体

    注意事项

    本文(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