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doc

    • 资源ID:3996830       资源大小:4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doc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可附页)(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有三个:名师,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共同体。 “名师”: 通常指在教育教学领域, 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他们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超的实践能力, 并且拥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名师工作室”: 目前的名师工作室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以某一名师为核心组建起来的。这类工作室往往由某一名师的名字及其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特色来命名。通过研究、保护、传播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或思想, 用名师的品德、能力、个性品格和风格等去带动工作室的其他教师,促进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这类工作室中, 根据核心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不同, 又可以分为侧重研究名师、侧重名师带队伍与侧重辐射服务等类型。侧重研究名师的, 往往是为了研究、提炼出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而组成的研究团队。这一团队中, 除了研究人员外, 也应包括一线教师, 他们在学习、研究名师中获得自我发展。侧重名师带队伍的, 往往是名师带领其他教师形成学习团队, 在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中, 或在观察分析团队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或在名师引领团队共同学习中, 促进专业发展。侧重辐射服务的, 往往是名师和工作室成员组成不同层次的团队, 以深入到更多地区为教师们上公开课、作讲座、互动交流等, 发挥辐射服务作用。在服务的同时, 工作室成员无疑在师德、能力等方面也将获得发展。第二类是骨干教师团队组成的“研修工作室”。这类工作室不是以某一名师为核心组成的, 而是因研究主题凝聚在一起。简单地说, 在这些工作室中, 骨干教师基于工作实践选择共同感兴趣的研究专题, 形成研究共同体, 经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 最终形成工作室的集体成果和骨干教师富有个性的成果。同时, 这些成果在实践中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 并且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扬州市在2007年组建的 “名师工作室” 就采取了这一模式。以“形成具有一定教学领导力的教学研究型骨干教师团队”为主题, 通过“研修工作室” 营造共同研究和学习的环境, 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研究、资源集结、提炼经验、教学改革实验等活动, 提高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的研究能力, 提炼他们的教学经验及教学特色, 使其由“教学型” 教师向“教学研究型” 教师转变, 并提高骨干教师团队的教学领导力,使他们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然,也兼有培养名师,示范辐射等功能。“教师发展共同体”:概括地讲,是指具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或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具有不同发展意向的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其间的专家、学者,所组成的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研究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的生命彼此感应,思想彼此碰撞,教、学、研合一,都在不同的起点上实现多样的、最大的发展可能。来自教师内心的变革动力、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是这个团体最核心的要素。其组织形式有“校内共同体”、“校际共同体”、“区域共同体”。 扬州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扬州市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就都是“区域共同体”的代表,两个工作室成员目前来自市内近20所学校,其中有12位省特级教师,6位市特级教师担任工作室指导教师,47位志趣相投的骨干教师是工作室的工作教师。工作室兼具正式组织(教育局发文)与非正式组织(工作室成员由领衔教师确定)的双重特点。这些“教师发展共同体”在促进成员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区域内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通过研修培训等形式, “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名师工作室无疑是促进和造就名师的重要方式。名师工作室这一教师研修方式在国外还没有见此报道,但在国内已经得到推广, 但其组织形式是“零星”的,多数是以名师个人名义命名的,没有发挥团队的效能,扬州市的名师工作室是以学科为组织单位,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优势。工作室组建四年多来,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没有认真去总结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还没有引起理论和实践界足够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较少。 “教师发展共同体”常见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团体,类似于教研组。它更多的体现了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组织、活动特点。本课题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跨越边界(学科界限、学校界限)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接受习得、探究发现、体验分享”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目前类似于这样的组织有“名师沙龙”、“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协作共同体”、“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等。这些组织形成的成果,对于我们这项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研究的价值第一,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能更快、更广泛的促进教师成长,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孕育优秀教师。第二,提炼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思想,形成名师及其所带团队的“品牌”。有利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进而带动区域内整体教师素质的提升,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三, 在工作室中形成的各类成果,将有力地促进课程和教学改革, 有效促进教研和培训的深入。这有利于促进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第四, 这项研究将使工作室真正成为滋养一方教育“水土”。工作室所营造的学习、合作、交流氛围, 教师团队的精神面貌和事业追求,为当地教育教学提供的服务, 将改善教师的成长环境, 为当地教育教学的改进作出重大贡献。(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研究目标 (1)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构建工作室成员教师发展共同体,形成具有一定教学领导力的教学研究型骨干教师团队。营造共同研究和学习的环境, 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研究、资源集结、提炼经验、教学改革实验等活动, 提高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的研究能力, 提炼他们的教学经验及教学特色, 使其由“教学型” 教师向“教学研究型” 教师转变, 并提高骨干教师团队的教学领导力,使他们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还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推进区域化教育的均衡发展。(3)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学科间教师发展共同体,组建不同学段、不同省市或相近学科(如分文理学科)的名师工作室组群,让相同或相近学科工作室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共谋发展。(4)针对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弊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5)使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名师展示的舞台、骨干培养的基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和教育改革的论坛。2.研究内容 (1)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研究要点: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意义;工作室成员构成;培养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周期内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示范辐射等。(扬州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扬州市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都于2007年4月成立,与市教育局签订了协议书, 2010年4月完成了第一个工作周期。工作室目前的运转情况可详见:扬州教育局名师工作室网站)(2)关于“教师发展共同体”研究研究要点:有关“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综述;“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现实意义、价值取向和策略途径。(3)“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建设原则与要求;“教师发展共同体”组织的不同层次和类型;“教师发展共同体”活动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影响“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因素与对策。(4)“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个案研究研究要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组织个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活动个案;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个案。3.研究重点 (1)“名师引领”这个核心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全过程,如何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是研究的难点,也是研究的重点。 (2)名师工作室是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如何构建工作室共同愿景;“和而不同”研究的氛围、合理的规划和运行机制,使名师工作室成为辐射集团,在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的同时提升各成员的个人业务能力是研究的重点。 (3)通过哪些途径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是研究的难点。(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思路 由扬州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扬州市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牵头,依托市教育局的力量,先在工作室内组织一批指导教师和工作教师组建课题组,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工作室,带动区域内教师的共同发展,并将成果经验辐射到其它省市的名师工作室。研究过程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构建工作室成员教师发展共同体本部分的主旨是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吸引有潜质的教师进入工作室,组建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提高高层次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数量。(1). 导师指导,专家引领名师工作室中名师和学员是一种“导师制”的关系,导师不是手把手地去教,而是有针对性地去导,学员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答案”和“技巧”,更多的是“思想”,是看问题的角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方法, 专家精心指导,启发学员思考,挖掘学员潜力,全面提高学员的认识水平、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工作室应该根据各成员的实际情况,明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可以一人一向,也可以多人一向,对相同或相近发展方向的成员进行集约培养,有的成员具备课堂“表演”天赋,应该促其向课堂教学技能技巧方向发展,有的成员擅长理性分析,就应该促其向科研领域引导,有的成员积淀深厚,素养全面,应该鼓励其向名师方向进军,坚持走共性培养和差异辅导相结合的道路。(2) 聚焦课堂,研磨教法由名师执教示范,学员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工作室活动聚焦课堂,集体共勉,将教师的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创造性激发出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共享知识、经验、智慧中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常足的发展。(3)课题研究,反思实践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鼓励名师工作室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以课题推动教师发展,以科研提升教师素养,以研究来形成教师特色,通过在课题中反思、实践,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变。(4)学术讲座,专题研讨 名师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学术报告, 让学员了解最新的教研动向和最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普通学员和特级教师面对面交流;鼓励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论坛活动,就学科教学中的热点与敏感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工作室活动中向同行报告。学员在学术研讨时, 各有特色,想法各异,在不同问题领域的交流与碰撞中,可以启迪了彼此的思维与想法,使参与的每个人都在研究与交流中提高。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源,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对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是集约化、实效化的,但这还不是最终目标。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还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推进区域化教育的均衡发展。(1)研训一体,实现教师自主成长要以点带面,增大辐射范围,需要形成工作室成员带动所在学校学科教师乃至本地区学科教师的培训网络体系。培训中一方面要把指导教师准确自我定位并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和追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注重开发教师个性化课程,内容与形式应灵活多样,突出参与式、案例式、情境式、菜单式等专题培训内容与形式,以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依托“名师工作室”、以课题为载体,研训一体,搭建学习共同体,就能够实现使不同层次教师在合作交互中,敞开心扉,交流思想,积聚智慧, 在相互影响中获得有效地教育和发展,最终实现专业化自主成长。(2)送教下乡,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名师工作室定期安排一定数量面向区域内教师的指导性工作,担负起引领和带动作用。工作室并不局限于几个相对比较好的学校或者是城区学校进行活动,而是把研究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以工作室为一个点,以成员所在的学校拉出一条线,以此覆盖一个面,把工作室的成果辐射到了全市各个学校,积极送教下乡,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3)网络辐射,搭建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工作室建立专门网站,在网站上介绍各种教育教学信息和研究动态,上传活动报道、项目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在网上开展学术沙龙、建立名师工作室博客、专业的聊天室等等,使更多的教师们在网上就能分享他们的成果和优秀的教育资源,放大培训的效益。如可以名师录制自己的课堂或课堂的一个片段,供青年教师学习,青年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录像上传到网上,接受名师的指点,与名师共同探讨。 这样不仅能够便于教师观察课堂事件,也便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习的过程。基于这样围绕自己教学课堂的“共同事件”的学习吸引了教师,辅导者与学习者便组成了一个实践共同体,进一步共享知识、资源和信念。以名师工作室为媒介,构建学科间教师发展共同体本研究的主旨是组建不同学段、不同省市或相近学科(如分文理学科)的名师工作室组群,让相同或相近学科工作室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共谋发展。跨学科听课是一种构建学科间教师发展共同体有效的途径,跨学科听课是打破只是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的习惯,实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相对具有“跨边界”的性质,往往超越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的限制,是一个边界比较模糊的开放系统,所以有条件通过赏析精品课程和开展校际交流、学科间交流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工作室可以把赏析精品课程称为“与专家面对面”,通过导师与成员的交流讨论,从不同侧面领略精品课的精妙之处,从细节中挖掘教育智慧,积极探索如何在各自教学实践中渗透。本课题主要由扬州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扬州市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共同承担,两个工作室应在统一部署下,定期展开学术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实现数据共享、经验共享、专家共享,构建成学科间教师发展共同体,并且积极将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名师工作室推荐、介绍。另外加强与其他省市名师工作室的联系和交流,互学经验,互通有无,为跨省市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积累经验。3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采用活动观察、记录分析以及对话交流、深度访谈等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方法研究。(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1)通过“教师发展共同体”激发教师内在的变革动力、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精神是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整体发展、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2)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提升骨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新途径。(3)名师工作室应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进行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辐射范围、拓宽辐射宽度的系统性研究。2.可能的创新之处(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名师工作室建设成目标定位明确、具有共同愿景、成员的发展意识强烈的发展共同体。(2)本课题研究目标之一是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探索构造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机制,形成青年教师成长的训练策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 。(3)不同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共同参与课题,形成“跨越边界”(跨区域、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相对于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型。(4)通过构建工作室成员发展共同体增强名师的辐射能量;通过构建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扩大名师的辐射范围;通过构建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增强名师辐射的厚度。以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位核心,多维度、立体化、系统化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这也应该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限5项)“教师发展共同体”可能性、适切性研究研究报告20115-2011.9“教师发展共同体”现实性、过程性研究研究报告201112-2013.12教师发展过程中教师自我发展个案研究案例集201112-2013.12影响“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因素与对策研究报告201112-2013.12“教师发展共同体”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集201112-2014.6最终成果(限3项)“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201112-2013.12“教师发展共同体”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集201112-2014.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报告201112-2014.6(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1、本课题组由扬州市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扬州市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组成,多人主持过“十一五”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2、主要负责人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多次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发表过论文200多篇,主编或参编的论著有十几部,另一位主要负责人老师是扬州市特级教师,多次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或参编的论著多部,两位主持人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两个名师工作室都有一定的活动经费,对本课题的研究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财力上的保障。【参考文献】1 刘学伟.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混合式培训模式研究. 教育导刊,2011(3上):61-632 戴觅觅.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教师共同体. 新课程,2011(2):4-53 孙世杰. 名师工作室生存状态分析及问题对策建议. 天津教育,2011(3): 39-40 4 殷赪宇.浅论名教师工作室对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江苏教育研究, 2011(9): 30-325 陈燕, 王磊, 俞佩芳.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名师工作室活动介绍. 生物学教学,2010 (12):15-166 吴举宏. 我是如何领衔名师工作室的. 中小学管理,2007(4):22-237 薛小明,刘庆厚. 教师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职业教育研究, 2008 (2):55-568 全力. 名师工作室环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当代教育科学,2009(13):31-349 贾晶晶.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际研修模式探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注意事项

    本文(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