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doc】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doc

    • 资源ID:3996706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oc】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doc

    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杨明辉(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公室,云南临沧677000)【摘要文化传播学派的先驱F拉策尔认为:"一切的民族连同自然民族都有其历史性,有必要研究他们的遭遇,这些遭遇大部分是迁徙的结果.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其相互影响程度,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在此,拟就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的原因,历史条件及迁入的主要形式进行论述.【关键词】明清;云南;人口迁入【中图分类号lK297.4【文献标识码】Adoi:l0.3969/j.issn.1674-9340.2010.04.008【文章编号】1674-9340(2010)04049-05云南本无汉族.司马迁称此地为西南夷地区.常璩说:"南中(云南等地)在昔盖夷,越之地"【l】蹦,夷和越都是与汉族相对而言的少数民族.楚人庄蹁王滇'为云南人口增添了新的因素,但楚人亦被视为蛮夷.汉武帝征服了云南地区,"募豪民田南夷"f2P1263,这是进人云南的首批汉族移民.此后陆续有汉族迁入.但由于移人的汉族在数量上毕竟不多,尚不足以汉化夷,而只能变服从俗.所以,三国两晋时期的云南地区仍是夷汉合流,鬼教风行,遑耶纵横,耆老议论.隋唐曾对云南进行有效经营,扩大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南诏与唐朝间互有攻守,数以万计的汉族军民或被俘,或被虏,进入云南.然而他们同样也只可自称"本皆华人"3P29.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云南,移人云南的人口包括蒙古族,回族,契丹人及汉族官兵.但汉族大量移人云南,是从明朝开始的.一,明清时期云南人口迁入的原因及历史条件1274年,云南正式成为中原王朝的一个行省,这是云南政治制度上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据此,元朝在云南建立起了比较巩固的统治,所以,在元朝中央政权灭亡后,元朝在云南的统治又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公元1368年,元顺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逃回了蒙古草原,蒙古贵族在中国内地的统治崩溃,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在明初朱元璋就非常注意人口问题,并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国人口大迁徙.这时的移民既有边疆向内地的人口迁移,也有内地向边疆的人口迁移.云南就是内地向边疆移民的重点地区.这一系列大规模的人1:3迁移看来朱元璋是蓄谋已久.朱元璋吸取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他决心把唐宋时最难统治的西南夷全盘汉化,以巩固西南边疆的统治.同时,明代云南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移民的条件.首先,进行全国人12I普查,掌握人1:3数量.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动用其军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人口普查,公布全国有户一千零六十五万四千余,口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余,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数字,因为当时明朝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极其强大,特别是朱元璋为清查户El所采取的手段是大军点户,使得户El清查比较彻底.当时全国计有收入日期:20100826作者简介:杨明辉(1981一),男,白族,云南临沧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一50一保山学院2010第4期士兵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一人(按洪武十四年全国有59873305口计算,平均每四十九人中就有一名士兵)329."大军点户"的结果使得人口统计就比较接近实际,并为明王朝后来编造黄册奠定了基础.因此,一般认为,明朝初期的人口统计是比较可靠的.其次,交通状况改善.明以前,云南与中原和邻省有着广泛联系,元朝时云南正式成为行省,为方便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元朝在云南的各交通干线上设立了站赤,驿传交通网四通八达,交通条件大为改观,当时云南已成为我国西南交通的终点,又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起点.便捷的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云南的开发环境,既有利于人力,财力,物力的引进,也有利于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所以,明朝时期的云南移民条件已经比较成熟.明末清初,由于连年的战乱,使云南地区的经济凋敝,人口减少.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再出现过像明初那样大规模的汉人集中地人迁云南的活动,但是,因生计原因迁入云南的汉族人也为数不少.二,明清时期云南人口迁入的主要形式(一)军士留戍明代,从中原内地对云南进行的军事移民,在各类移民中规模最大,波澜壮阔,构成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主流.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发兵征滇开始,明初云南大移民的序幕就拉开了.从这时到洪武末年结束(公元1381年公元1398年),是明初对云南进行大规模的军事移民最重要的时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洪武十四年九月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1年一公元1385年1初,即三十万征南大军中的一部分随沐英镇守和初设卫所而形成的军事移民;第二阶段,从洪武十九年至洪武末年(公元1386年一公元1398年),明朝为平定云南各地反抗和初征麓川,充实云南人口而形成的又一次大规模调兵和"屯戍听征"的军事移民.据陆韧教授考证:两个阶段合计在明代被迁入云南的官军有28万左右,加上家属估计有80万人左右.这个结论按理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明初定制:"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笛洪武十五年二月,朱元璋以云南平定,"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明代实行军籍制,卫所军士,子孙均入军户,世袭为兵,不得更动;而"军士应起解者皆佥妻",军士屯戍妻室必须同行,"如原籍未有妻室,听就彼完娶,有妻在籍者,着令原籍亲属送去完娶"026;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即命令把屯驻云南大理等地军士的家属送往云南,其后又有多次类似诏令.因此统计进入云南的军队的数字,还必须把家属计算在内,才是明军进入云南的实际人数.另外还有驻守在驿,堡,铺,哨汉族移民人数.明王朝在云南各府,州,县的交通要道上设立驿,堡,铺,哨.在明代进人云南的大量汉族移民中,很大一部分沿交通道路分布6p56,特别是在驿,堡,铺,哨世守定居,构成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一个重要定居方式.因此统计人滇汉族人数还包括这类移民.清朝时,屯兵戍守仍在继续,朝廷不断调遣军队人滇,但已发生变化.清代实行绿营兵制,设镇,协,营于各处驻防,有事调遣,事毕返回;另于一些要地设汛塘关哨隘卡,以千总,把总领兵驻守,分布广泛.云南边疆防务历来多受重视,特别是"三藩之乱"平定及改土归流后,各地设置汛塘关哨隘卡不少,如道光时腾越厅设19关,3隘,l2汛,5l塘,永北直隶厅有3关,14哨,26汛,100塘.绿营兵均为汉人,于远地招募而来,年衰退役后多于驻防之地安家立业m.据有关统计,仅汛塘制度鼎盛时的道光时期,云南即设汛308个,塘1810个,关卡159个,驻有绿营兵19988名;而清代前后由外省进入云南的绿营兵大概为67000余人,按乾隆时云南经济中心区的户均人口数4.84人及半数携带家口入滇计算,达197000余人.凡设汛塘关哨之处,多成居民聚落.这些人定居长住后,往往与原籍互通声息,导引家乡亲朋相率而来.另外,在咸丰,同治时镇压云南回族起义中,清廷多次从省外征调军队及团练营勇入滇,事平后多数返回原地,有的却被就地遣散,令其"归农归厂,自谋生理".无力回乡者,自然成为了外来移民中的一部分.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二)行政安置与自发流移明代实行"移民就宽乡"政策.云南地区开发较晚,地广人稀,针对云南存在"兵多民少,粮饷不给"的情况,平定以后即由官府组织大规模移民,以彻底改变云南现状势所必然.这可以说是"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山西填河南"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移民.洪武年间以多种方式从江南各地向云南移民.据谢肇涮的滇略载:"高皇帝(朱元璋)既定滇中,尽徙江左良家闾右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咸尽室以行."清师范滇系?事略说"十七年(1384年)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当时的移民人口大都来自"江左","江南","苏松嘉杭"和"江宁"等地,实为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特别是苏松嘉杭及江宁喃京)等地人口稠密的"狭乡",是明代主要的移民输出地.从人V1种类来说,迁移到云南的一是农民,即"苏松嘉杭一带土着"和"江左良家"二是贫苦百姓,即"间左"三是"富户","大姓"被强制性的迁移,如今滇南的万姓者,相传其祖即当时南京富户万宝山,全族被移徙于此912-13从土地较少,人口稠密的"狭乡"向平定不久,人口稀少的云南移徙的人口,是明初典型的行政安置性质的移民,故这些官府组织的移徙完全符合明初移民政策.明末清初,连年战乱,使西南地区经济凋敝,人口减少,许多地方田土荒芜,清统治者实行了募民垦荒政策.顺治十八年,云贵总督赵廷臣奏:滇黔田土荒芜,当应开垦.将有主荒田令本主开垦,无主荒田招民垦种.俱三年起科,该州县给以印票,永为己业."户部议复从之.云贵总督高其悼在奏疏中也说:移民至少数民族地区垦荒,"可以充实地方,可以移易倮习".因此,朝廷对迁至西南等地的农民,实行减税和贷给种子,耕牛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边疆的移民活动和垦荒耕种.在一些地区,官府还招募移民到山区或僻地垦荒,如雍正二年,云贵总督高其倬招民开垦怒江上游沿江数百里旷土,为滇西北怒江上游地区大规模垦殖之始.对移民开垦的土地,朝廷允许定为永业,垦田以后数年的收成,先冲抵先前所借的路费,耕牛和种子,还清以后朝廷再征田赋.官府又教垦荒的移民先垦熟水田,续垦生水田后再垦旱田的便利方法.曹树基在中国移民史中说,嘉庆二十五年,丽江,腾越,永昌和顺宁四府有人口是98.5万人,设其中30%为移民,也应该有移民30多万人.仅嘉庆,道光间,迁入云南山区的省内外农业移民至少达130万.其他尚有多种原因零散移居云南者.如因寇乱流寓者,一旦中原内地有乱,就有避乱者流寓云南,如宣威,"建文,永历两代,均有从亡之臣流落于斯".康熙年间,蒙化府有一类人称客籍,皆各省流寓之后及乱后寄籍于蒙者,而豫章(注:江西南昌)巴蜀之人居多,澄江府吴正兴,江南宜兴人,流寇乱,流寓新兴州".特别是明末清初,中原大乱,民不聊生,云南相对安定,被视为乐土,大量的内地人口在这一时期流落云南,寄籍定居.虽然自发零散的移民没有集中典型的资料记载,而且来源复杂,类型众多,进人云南的时间参差不齐,流布分散,无法作出接近事实的估算和统计,但这类人口在明代的汉族移民中绝非少量.(三)谪迁流放谪迁,主要限于仕宦;流放,又称充军,则包括了所有不同阶层之人.明代的充军分"终身","永远"两种.终身者,充军之人单独至戍所,身死而止;永远者,"罚及子孙"【loP9,举家迁徙,世代不得返回故里.明初定制,南人犯罪发遣北方,北人犯罪发遣南方【Ilt256,P四.明时的云南被称瘴疠蛮荒之地,中原人视为畏途,继元代之后,成为官府安置贬谪官吏和罪犯充军的重要地区.明初重典治国,律令严峻,"充军之例为独重".明朝有关充军的法律细密,官吏百姓稍有犯科,即以充军罪论处.在大力惩治贪脏枉法者的明朝初年,凡贪污120贯钱者,就可以治充军之罪.明初法律中有关百姓,士人的充军律令多达46条;以后明朝充军律令日益繁密,到明后期的嘉靖,万历年间,充军条例已经发展到230条.在这样严密的法律下,明朝被判服充军的人数成千上万,不计其数.故有的地方充军人口"县以千数,数传之后,以万计矣"【21325朱元璋治军极严,军士稍有不慎犯禁,即被谪戍边.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命令"天下卫所,凡逃军既获者,谪戍云南".二十一年,令每年冬月分批至京阅试的各地卫所军士,首次不过关并经再次补试仍不合格者,"军移戍云南,官谪从征".这无疑把大批官兵推向了谪戍云南的前沿.洪武二十年,下诏云南镇一51一52一保山学院2010第4期守总兵官沐英,凡因罪削职谪戍云南属卫的将校,愿往金齿分守城邑营垒而能立功者,可复旧职.沐英按册籍统计上报,自都督以b指挥,卫镇抚直至听征小校,得690人.明制,充军者编入卫所军伍,依照卫所军制进行管理.明代卫所军士世守一地,世代定居,这些军官虽复官职,但仍有可能留在云南卫所,难返故里.对于普通百姓,朱元璋也动用严刑竣法,诸葛元声在滇史卷十中说:"余入滇,见卫军每伍(古代军队五人为伍)半是同乡,盖族大丁多易于勾摄,归取军装出入有半,所以民亦忘其远戍,及询所犯,不过秋粮违限,造鱼鳞图册违式此类而己."平民百姓偶有过失即被遣戍,这在移民队伍中相当普遍.富民往往也是朝廷打击或迁移控制的对象,他们稍有不慎,就将受到充军谪戍的处罚.特别是洪武年间,朝廷大力实施"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的政策,"时(云南)各府设卫所,然屯伍空虚,上欲实之,故巨族富民一有过犯,即按法遣戍云南.是年供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九月,吴兴民沈万三亦预焉".此外,平民犯盗者,也常处谪戍云南之罚.明中叶以后,律令繁密,又增加了发配烟瘴地面充军的处罚.当时规定边境军民私出外境,钓豹捕鹿,砍木掘鼠,交通夷人者,俱调烟瘴地面充军,违者发南方烟瘴卫所充军Il4w/86.云南很多卫所处于烟瘴地区,如此一来,发遣充军云南者不知何其多也.云南成为明代最重要的充军人口接收地之一.清代的罪人放逐,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及北方二个区域,而云南作为传统的贬谪之所,仍在继续安置流犯.如雍正时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以谋反罪被处死,其子年15以上者"着发广西,云南极边烟瘴之地充军"乾隆初规定,满洲汉人犯发遣之罪及其它犯有强盗免死减等遣犯无妻室子女者,改发云,贵等烟瘴地方充军.同以前一样,这些充军人犯也成为了外地移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商人流寓明清两代,不少外地客商进入云南,而以江西(江右),浙江,湖广,闽,粤等地为主,其中又以江西最多,时有"滇云地广人稀,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之说.从云南腹地各府州县至边境"三宣六慰"地区,都可见到这些外省籍商人的活动踪迹;甚至有的从最初仅限于经商,居于城市,到后来竞深入偏远民族地区,落籍下住,成为当地居民.如天启滇志?官师志?流寓载鹤庆府剑川人车文琮,原籍江西临川,因"父业商,寓籍剑川,生文琮".另外,云南为产盐地之一,明代于全国设立管理盐务机构,其中盐课提举司七,云南占其四,分布于安宁,姚安,楚雄,云龙各地.在"开中法"的实行中,许多外地商人往来贸易,有的即在盐井附近逐渐定居.明清云南矿业的开发,为吸引内地商入迁的又一途径.明代,云南的矿冶有了发展.到了清代,云南的矿冶活动进入了兴旺发达的时期.康熙二十一年,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稳定社会,云贵总督蔡毓荣疏言"矿铜宜开","听民开采而官收其税","利不专于官而与民共之"建议开放云南矿禁,以滇省之财供滇省之需,得到朝廷批准.冯趁滇考?珍贡说:"银矿约有二十三所,皆置厂,委官以征其课.又铜矿十九所,铅矿四所"【.民间私开的所在多有,官府严禁而不能止.这方面,也大量吸引了汉族移民,清代云南矿冶兴旺吸引大批内地汉人人滇开矿,仅从嘉庆十一年官方在册39处矿厂看来,若每厂有3000移民,则清代云南的汉族移民不少于l0万人,加上家庭子女,决不少于50万人【.综上所述,云南汉族人口在元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大规模迁移和长期自发的零散移民,历经二百七十余年的发展,到明末已经成为数百万人口的群体,他们分布之广,人口之众,是明代云南任何一个当地少数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汉族已经成为明代云南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则是不争的事实.清代,为攻占云南和平定吴三桂叛乱,派遣了大批汉,满军队入滇,以后为镇压土司反叛和各民族起义,又陆续派兵进入云南.因此在明清时期,中原的大批汉族(包括军队和民众),源源不断地进入云南,他们世代在云南定居,到清朝中期的乾隆时,汉族已远远超过少数民族人口的总和而成为云南主体民族,到公元1830年(道光十年)已增至6553108人,已占全省总人口的81.9%,更是云南的主体民族了,汉族主要居住在靠内的坝区,集中府,州,县,厅治的附近,而少数民族(除白,傣,回,纳西等族外)均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大批移民进入云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汉族移民与云南各民族共同开发云南,建设云南,为云南社会的不断发展,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参考文献:1】刘琳.华阳国志?南中志【M】.成都:巴蜀书杜,1984.2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3】王士贞.算山堂别集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1.4蒋旭.蒙化府志【M】.清康熙37年(1698)刻本,卷1风俗.【5张廷玉.明史卷九十-MJ.北京:中华书局,1986.6张统.云南机务抄黄【M】.宣统楚雄县)卷二地理.7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清史论丛第五辑.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J】.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8】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9江应梁.明代外地移民进人云南考【J.北京:民族研究,2003(2).10】陆韧.变迁与交融一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1】明实录北京史料.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一四七,卷一四八.12】(清)张廷玉.明史【M】.刑法志卷九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13】(清)张廷玉.明史M】.刑法志卷九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14】(清)张廷玉.明史【M】.选举制二卷七十一.jE京:中华书局,1986.【15】刘锦藻.清朝文献通考M】.户口一卷十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MigrationofPeopleofMinginYunnaninPeriodandQingYangminghui(LincangTeachers'College,lineang,Yunnan,677000)Abstract:Thispaperisintendedtopresentanaccountofthereasons,historicconditionsandchiefmeansofpeoplemigrationinYunnaninperiodofMingandQing.Keywords:MingandQingPeriod;Yunnan;peoplemigration一53

    注意事项

    本文(【doc】浅析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入.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