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毕业论文设计.doc

    • 资源ID:3988106       资源大小:257.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毕业论文设计.doc

    毕 业 论 文(设计)题 目: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学 院:管理学院学生姓名: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目 录摘 要1Abstract.1前 言2一、政府执行力的内涵及重要性分析2二、政府执行力缺失的表现4(一)执行发生偏差8(二)执行主体建设滞后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执行质量低下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构建完善的执行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充分发掘执行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执行主体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确保信息资源通畅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8附录1:外文文献原文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译文错误!未定义书签。后记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应采用自动插入法,目录形式如上,宋体、小四、1.5倍行距)注意:去掉参考文献的中括号。无页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 杨振帅 (浙江海洋学院 管理学院 浙江舟山 316004)摘 要配送中心是物流网络中的重要固定节点,特别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直接影响到有效客户响应,及商品的流通速度和物流总成本的控制。本文选择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作为探讨对象,首先介绍了配送中心的定义、类型、功能和作用,接着简单分析了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以及配送中心规划流程与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对配送中心选址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得出本文结论是配送中心运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到物流系统的效率,有效整合配送能力,从而满足顾客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我国配送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配送中心;影响因素;规划流程与原则;选址模型Study 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Allocation Plan Yang Zhenshuai (Management Schoo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04, China)AbstractImplementati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is the important fixed network node, and 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the site and the planning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 and the circulation speed of commodities and the control of the total cost of logistics. This article chooses the site and the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center as a discussed target, fir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center's definition, type, function and role, and then simply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the loc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planning proces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Lastly to have deeper exploration to the model. This conclusion is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integrating distribution ability effectively,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customer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compete,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Distribution center; Influencing factor;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planning; Location model前 言在物流系统中, 配送中心、仓库、销售点等设施地点的选择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其中配送中心的位置显得更加重要。配送中心是货物从制造厂商至零售商之间的中间贮存据点, 是集中和分散物资, 促进货物迅速流转的仓库。因此, 配送中心的位置相当重要, 合理选址可以有效节省费用, 促进生产和消费量中流量的协调与配合, 保证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在选址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和严密的探究下进行,由此也充分突出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能更好的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节省物流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一、物流配送中心相关理论概述(一)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 物流配送中心也称为物流中心、流通中心、集配中心,它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效率化,专门从事商业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义,在现行的经济背景下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各国对其定义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在此我们也给出一个能被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准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分货、拣货、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具体地说,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1. 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2. 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 我国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即使有物流配送中心的商业企业,其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效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高。3. 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物流配送企业的规模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各环节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4. 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可见信息化水平不高。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及影响因素(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设计原则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对规划设计原则的把握,遵循规划设计原则,保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适应性原则 配送中心的选址和规划应与国家、省、市的经济发展整体方针、政策相适应,与我国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2. 协调性原则 协调发展是配送中心选址和规划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在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时,应考虑物流网络大系统,使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3. 经济性原则 配送中心的选址和规划应考虑建设费用及物流费用。在配送中心发展过程中,有关选址和规划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及物流费用两部分。选址时应统筹规划物流配送中心这两部分费用以总费用最低作为配送中心选址的经济性原则。4. 战略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和规划应具备战略眼光,统筹兼顾局部与全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做到局部要服从全局,近期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日后发展的可能。(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主要考虑的是宏观因素,由于不同行业的设施设备性质与特点不一样,因此在物流配送中选址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物流设施的性质与特点。一般情况下,在把握好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上,配送中心选址规划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目标市场及供应商的分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土地条件、社会环境与政策因素等几种。1. 目标市场客户及供应商分布选址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目标市场所服务的客户的地理位置分布,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其设施的地理位置一定要和客户接近,并且是越近越好。要考虑该去对对产品的需求状况,消费水平与产品及服务水平相适应。这样,缩短配送中心与客户的距离,能更好的提高反应速度,及时高效的应对市场需求,减少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总成本。另外,在选址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原材料、燃料、动力、水资源等条件。对于供应型配送中心而言,还应考虑供应商的分布,因为物流的商品全部是由供应商提供,越靠近供应商越能更好的将安全库存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库存压力降低总成本。2. 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物流成本及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于否将直接影响车辆运输能否正常快速进行,因此必须考虑本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及未来交通的发展状况。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首先保障所选场址的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可选择性,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的配送中心,其大量的业务及种类繁多的业务必然会接触到多种运输方式,所以配送中心选址和规划对于其运输条件要求甚高,优越的交通条件对于选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自然环境条件自然条件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也是要必须考虑的,实现了解当地的自然不环境有助于降低配送中心建构的风险。例如地理构造及起伏度、地展,河川等自然因素,在配送中心的选址及建造上都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因为在配送中心的建造上还要修建库房及道路,配备机械化设备等等,这些都需要配送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尽量选择在面较坚硬、空气干燥的地方。自然条件中气候因素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影响因素,在配送中心选址规划前应详细了解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如降雨量、湿度、台风、地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因素都应考虑在内。空气的湿润度及盐分对商品的储存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对湿度及盐分都非常敏感的服饰和电子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尽可能降低其以后的安全隐患风险。4. 土地条件综合土地与地形的限制和土地价格的考量,对于土地的使用必须遵照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开发规划的限制。配送中心的场址时应尽量选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充分考虑配送中心的规划内容及实际需求情况,用地的形状、大小应尽量做到与配送中心的弹性发展相适应。另外还要考虑用地的大小与土地价格,在充分考虑现有土地价格与未来增值情况下,配合未来可能扩充的需求可能,决定最合适的用地面积。还有土地的征用、拆迁、平整等费用也应该考虑在内,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并保证其经济与社会效益。5. 社会环境与政策因素 社会环境和政策因素也是物流选址评估和总体规划的重点之一,不同的社会环境有时对选址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国外建设实施时更应该注意的当地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在物流也蓬勃发展的今天,政府政策的支持,更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有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土地提供、减税、土地开发、道路建设计划、地区产业计划等。另外还有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物流经营者的运营成本。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条件为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除了上影响因素述外,另外道路、邮电通信、动力、燃料管线等基础设施对建立物流设施投资多寡影响也很大。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流程物流配送中心设施场址选择是物流设施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的重要内容。物流设施场址的选择决定物流网络构成,他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物流能力而且还影响着企业实际物流营运效率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物流战略规划决策,其决策不但直接影响到日后配送中心自身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而且影响到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物流配送中心的场址选择与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网点布局决策也是物流系统的长期规划项目之一,建设场址一旦选定则很难再改变,因此通常需要在要全面考虑众多影响因素后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网点布局决策程序。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社会物流组织的一个重要节点,其运作模式的重要作用不是单纯的从事具体商品生产的储存与配送,而是将社会生产与服务资源重新汇集,再进行分类、配送等集约化活动,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整体经济运作效率,使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有效地降低。 在充分考虑水平资源分布、供求状况以及运输和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及不同区位选择所带来的整个物流运作系统成本的差异下,如何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场址的选择,使得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成本最低,客户服务满意度最好,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网点布局决策的中心问题。一般来讲,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网点布局应本着低成本、高服务、经济效益辐射性强以及社会综合效益高为主要目标,其选址网点布局规划决策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程序,是一个逐步缩小区域范围、优化具体场址的筛选过程。1. 筹划准备阶段在对大量的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对物流系统现状的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条件, 对选址目标提出要求,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原则并提出选址所需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生产规模、运输条件、需要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对所需资料数据的科学分析来明确选址科学性及重要性。 2. 地区选择及整体规划阶段主要为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如向有关部门征询选址意见,调查可选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气象、运输、环境等条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初步意见。 并在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方针及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上,确定配送中心的定位。物流配送中心在场址选择时,首先要对配送对象的地点和数量,配送中心的位置和规模、配送商品的类型、库存标准、配送中心作业内容等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审慎评估, 明确配送系统的所需条件。在此基础上大致提出备选的地址,了解其各项因素对后续最优方案的确定。因此要确定好合适备选地址,这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程序。决定选址任务提出选址要求场址区域选择预选区域方案方案评价区域方案确定具体地点选择预选地点方案方案评价决定地点位置区域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地点影响因素准备阶段重心法选址阶段因此分析法选址阶段否满意意否满意方案优化优化图1: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网点布置基本程序图 3. 具体地点的选择阶段在对提出的几个备选地址进行深入调查、勘测和历史资料的科学分析后,进一步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场址,详细考察若干个具体地点。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演算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我们主要采用重心法与因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化分析)采用各种计算机仿真方法或系统评价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并从中确定一个最佳物流配送中心场址。4. 方案优化由于在重心法定量分析中主要考察对选址产生影响的运输费用等经济性因素,在该定量模型直接得出的结果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场址确定时,往往会产生在经济上最为可取但实际上无法实现的的选址地点,因为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过程中不仅有经济性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因而在选址过程中要统筹考虑经济因素与非经济性因素,如气候变化、市场竞争、人文环境、人力资源等。为了得到最佳的配送中心的场址,我们运用因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并考量评价结果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根据它们的影响程对各项影响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数学演算,科学的确定最终同时也是最优的选址。四、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方法原理在规划设计物流配送中心场址时,我们会遇到多种方法,比如混合整数规划法、重心法、启发法、分级评分法、积点法、因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时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其弊端。在此我们将运用重心法和因次分析法逐步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进行合理化的最优化确定。(一)重心法选址的基本原理重心法是将物流系统的资源点与需求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资源点与需求点分别看成物体的重量,将物体的重心作为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通过计算得出最佳选址地点。其具体理论过程如下。如图所示,设在计划区域内有n个用户(C1Cn)、一个配送中心(P0)和每个需求点的需求量wi,每个用户的需求量和所在位置的坐标已给出,求配送中心的规模和最佳区域位置。 图2: 配送中心与客户的坐标 yC2(w2,x2,y2) x0C4(w4,x4,y4) C1(w1,x1,y1)C3(w3,x3,y3)P0(x0,y0)Cn(wn,xn,yn)xy图中C1 Cn旁括号内的变量分别表示需求量、横坐标、纵坐标, P0旁括号内的变量分别表示横坐标、纵坐标。设配送中心到各需求点或资源点的运费率为ci,费用为Ti,则有 T ciwidi (1-1)式中di为配送中心到各客户的距离,可写成以下形式: (1-2) 设配送中心到各客户的运输费用总和为T,则 (1-3) 为了使总费用T 最小,分别对x0,y0求偏导数,使其等于零,则: (1-4) (1-5) 由以上两式解得: (1-6) (1-7)由上述两式可解得配送中心最佳位置坐标为: (1-8) ((1-9) 由于上述两式子中含有di ,而di中仍然含有未知数x0和y0 。因此无法直接求出最佳位置。要想求出上述最佳位置,需要从确定初始值开始,一直求出T在最小为止,期间需要多次迭代计算。 迭代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配送中心的初始地址(x00,y00); 2、利用式(1-3),计算(x00,y00)相对应的总运输费用F0; 3、将(x00,y00)分别代入式(1-2)、(1-8)和(1-9)中,计算出配送中心的改进位置(x01,y01); 4、利用式(13)计算出与(x01,y01)相对应的总运输费用T1; 5、将T1与T0进行比较,若T1 F0 ,则返回步骤(3)的计算,将(x01,y01)分别代入式(2-2)、(2-8)和(1-9)中,如此反复进行(3)(5)的迭代计算,直至Tk Tk-1 ,求出(x0k-1,y0k-1)这一最优解为止。通过上述理论计算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重心法在选址中的优缺点。优点:计算原理简单,搜集数据比较容易并且易于理解。在不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分析评估的情况下,重心法在单一选址规划定位上使用起来比较简便易行。 缺点:该方法多是在过多假设的情况下使用,而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比如运费等。 它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得出的结果很可能是不可行的。其次,在模型中将距离用坐标来表示,这样就把运输费用看成了两点间直线距离的函数,这显然与实际不符。为了进一步逼近实际需要和克服重心法在配送中心选址应用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我们将运用因此分析法做进一步的研究,并最终得出最佳选址。(二)因次分析法选址的基本原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考虑的不止地理位置这一单一因素,经常要考虑诸多成本因素,还有许多的非成本因素,而这些元素往往很难用金钱等成本来衡量,此时就很难决定最终选址的确定。为了更客观更合理的确定区位的选择,我们就需要用因次分析法来决定更合理的位置选择。这是一种将各候选方案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同时加权并加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施步骤如下:1. 研究要考虑的各种因素,从中确定必要的因素有哪些。若某一选址不能满足一项必要因素时,应将其删除。而确定必要因素的目的是将不适宜的选址排除在外。2. 将各种必要因素分为客观因素(成本因素)和主观因素(非成本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是定量的,主观因素是定性的。同时要决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所占比重,用以反映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设X=主观因素的比重值,1-X=客观因素的比重值,0X1。如X接近1,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更重要,反之亦然。X值通常由选址的具体情况或通过征询专家意见来决定。3. 确定客观量度值。对每一可行选址可以找到一个客观量度值OMi,此值大小受选址的各项成本的影响。 (2-1)式中:i项选址方案总成本Ci为各项成本Cij之和,即(2-2)式中:Ci第i选址方案的总成本;Ciji选址方案的第j项成本;OMi第i选址方案的客观量度值;M客观因素数目;N选址方案数目。 若将各选址方案的亮度值相加,总和必等于1,即 4确定主观评比值。各主观因素因为是定性的没有量化值作为比较,所以用强迫选择法作为衡量各选址优劣的比较。强迫选择法是将每一选址方案和其他选址方案分别做出成对的比较。令较佳的比重值为1,较差的比重值则为0。根据各选址方案所得到的比重与总比重的比值来计算该选址的主观评比值Sik。用公式表示为:(2-3)式中: Sik第i选址方案对K因素的主观评比值; Wik第i选址方案K因素占的比重。k因素的总比重值主观评价值为一量化的比较值。此时则可以用数值来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此值的变化区间为(01),数值愈接近1说明此选址方案越优越。5确定主观量度值。主观因素不止一个且各主观因素间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所以对各主观因素配上一个重要性指数Ik。Ik的分配方法可用步骤(4)中所述的强迫选择法来确定,然后再以每因素的主观评比值与该因素的重要性指数Ik相乘,分别计算每一选址方案的主观量度值SMi。可用下式表示:(24) 式中Ik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 Siki选址方案对于A因素的主观评比值; M主观因素的数目。(2-5)6. 确定位置量度值。位置量度值LMi为选址方案的整体评估值,其计算式为LMi=X×SMi+(1-X) ×OMi式中:X主观比重值;(1-X)客观比重值;SMii选址的主观量度值;OMii选址的客观量度值。位置量度值最大者为最佳选择方案。五、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实例模型(一)重心法选址规划实例模型应用某一著名连锁超市是一家具有多年历史的精品店面,在一地区拥有多家连锁超市零售点,随着此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以更好的应对竞争,公司经研究决定在该地区单独建立一个超市配送中心。经统计研究得到各超市以下具体情况,各超市地理坐标和商品需求量如表1。表1:六个超市的需求量与地理数据表零售点Di货物需求量(wi)(吨)运输费率(ci) (元/吨·公里)坐标(xi,yi) (公里)120520 302255358031554028440550655305284663555560第一步,根据各超市需求货物的重量,求出各超市所构成图形的重心,设重心的坐标(x0,y0)可以利用公式由上式计算可得物流配送中心位置坐标的初始值P0为(40,55),按照公式(1-2)计算出配送中心到各超市的距离见表2。按照公式(1-3)计算出初始位置为P0时的总费用T0为16200元。 表2:初始物流配送中心位置P0到各超市的直线距离距离P0-D1P0-D2P0-D3P0-D4P0-D5P0-D6距离di322527141516将上述表格中的数值分别代入式(1-8),式(1-9)计算出第一次迭代的位置。 同理,按照P1(42,57)计算出物流配送中心到各超市直线距离di得运输总费用T1=15192 元,由于T1=15192T0=16200,由此可知运输费用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应返回式(1-2)、式(1-8)、式(1-9)中,计算出进一步改进后的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坐标P2,总费用为T2,T1T2。因此P1(42,57)已是最优解,P1(42,57)点为所选物流配送中心P最合理的位置。(二)因次分析法选址实例模型应用上述一超市再用重心法粗略确定选址后,有邀请了部分专家对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候选场址A、B、C三处,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建设成本和维护费用亦有区别,各场址每年的费用如表3所示。此外,为最终确定场址,专家们还考虑了一些重要的非成本因素,比如当地的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和周围的人文环境等对于气候变化适宜度而言,A必B好,C最好;就竞争力来说,C地最强,A、B两地向平至于人力资源和人文环境,B地最优,其次为C地、A地。假设各主管因素的重要性指数d、e、f依此为0.6、0.3和0.1,此时我们用因次分析法来进一步评定最佳场址在何处。表3:各候选场址每年费用成本 成本因素 选址成本成本/万元ABC工资260240258运输费用180200195租金758595其他费用181025Ci533535573注:为计算方便运输费用进行了同步扩大根据上述表格所给出的数值,首先计算出A、B、C三处的位置量度值,然后在进行比较。由上述所给的原理计算如下:1计算出客观量度值OMi 同理可得:OMB=0.3404 OMC=0.31792计算出主观评比值Sik,根据三个不同的主观因素,A、B、C三处的主观评比值Sik如下表所示:(a)气候环境(CAB)表4:两两相比场址CBA比重SiaA0110.33B0000C1120.67总比重值:3(b)市场竞争力比较(CA=B)表5:两两相比场址CBA比重SibA0000B0000C1121总比值:2(c)人力资源与人文环境(BCA)表6:两两相比场址CBA比重SicA0000B1120.67C0110.33总比重值:3 根据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Ik和各选址位置的主观评比值Sik,可以计算出每一个可行位置的主观量度值SMi。然后将各主观因素作评比总结,各候选场址评比值如表7所示。表7:各候选场址评比值Sik因素kABC重要性IkaSia0010.6bSib0.3300.670.3cSic00.670.330.1由上述表格计算可得:SMA=0×0.6+0.33×0.3+0×0.1=0.099 SMB=0×0.6+0×0.3+0.67×0.1=0.067 SMC=1×0.6+0,.67×0.3+0.33×0.1=0.834(3)、计算位置量度值。通过实际情况勘察和专家研究后给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者的比重相等即同等重要,所以给定的主观因素比重值x=0.5。由公式 LMi=X×SMi+(1-X) ×OMi解之得 LMA=0.5×0.099+0.5×0.3417=0.22035 LMB=0.5×0.067+0.5×0.3404=0.2037 LMC=0.5×0.834+0.5×0.3179=0.57595由上式的计算结果很显然的得知LMi越大者越优越,C场址所得位置量度值在三个候选地址中最高,故C是最佳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地点。六、结束语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设计规划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配送中心的服务功能也在逐步的延伸,现代的物流配送中心已经不是单纯的储存与配送,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整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也尤为重要,它需要考虑各方面生产的影响,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最佳的选址能使配送中心高效运作,进而有效地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影响选址的因素及规划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的详细描述,主要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在主要考虑经济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重心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场址进行了初步的备选确定,后又在统筹兼顾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因次分析法确定最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1 参考文献1马世华.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722许胜余.物流配送中心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0-62 3李万秋.物流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0-1324孟烈钢.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155-1675 GEARY S, DISNEY S M, TOWILL D R1On bullwhip in supply chains Historical review , present practice and expect ed future impact J 1 Int1 J1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 101: 2- 1815 STERMAN J1Modeling managerial behavior: misperceptions of feedback in a dynamic decision making experiment J 1Management Science,1989, 35 ( 3) : 321- 3916 DEJONCKHEERE J, DISNEY S M, LAMBRECHT M R, TOWILL D R1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enrichment on 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 A control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J 1European Journal of Research, 2004, 153: 727- 75017 DEJONCKHEERE J, DISNEY S M, LAMBRECHT M R, TOWILL D R1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of forecasting induced bullwhip in supply chain J 1 Int1 J1Product ion Economics, 2002, 78: 133- 14418 丁浩,李电生. 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研究J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4 ,21 (1) :30-389 杨波. 多品种随即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 . 中国管理科学,2003 ,11 (2) :12-2310 谭凌,高峻峻,王迎军.基于库存成本优化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4 ,19 (1) :24-4211 孙会君,高自友. 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J . 中国公路学报,2003 ,16 (2) ::14-2612 王战权

    注意事项

    本文(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毕业论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