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86969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毕业论文.doc

    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及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及其可行性,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试图给出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合理途径。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区域化English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mprove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blems caused the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and further concrete stud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side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our country, attempt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way to reali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目 录摘要···················································2序言···················································21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分析···················52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现实基础·························7 2.1在经济实力方面···············································82.2在金融市场方面···············································92.3人民币在周边流通方面········································102.4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机遇························113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113.1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113.2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我国也会出现“特里芬难题”························113.3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的外汇政策带来了新问题·····························113.4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会面临政治上的压力···························114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的实现途径····························124.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24.2全面建设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体系·····································134.3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134.4借鉴欧元模式整合“一国三币”,实现中国主权范围内的货币统一··················144.5在统一我国货币的同时,早日实现人民币亚洲化···························145.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进程·····························155.1边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155.2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165.3发展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175.4人民币开始成为官方储备货币和境外居民存款货币·························186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186.1实现人民币周边化·····················································186.2逐步开放资本账户·····················································196.2.1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196.2.2培育发达的金融市场·················································196.2.3完善金融监管·······················································196.2.4要求资本账户管制的逐渐放开·········································207结论························································218参考文献····················································229致谢························································23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边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人民币在柬埔寨、缅甸、尼泊尔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全境通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币;俄罗斯远东地区已大量使用人民币;在越南,边贸成交额中有人民币结算的已达90以上;有些国家还正式承认并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走出国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同步的必然之路。1.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分析1.1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分析。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获得的最直接利益就是国际铸币税。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其货币发行特权而取得的货币面额超过其发行和管理成本的金额。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东盟各国和其他非国际货币国家通过使用人民币,必须向我国出口,我国等于无偿获得商品消费。因此,我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更多地输出人民币,获取铸币税收入。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我国的汇率风险。一旦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现实,我国的进出口商、国内对外投资人在经常项目下的资金结算都可通过人民币进行,只要人民币币值稳定,就可以有效避免因汇率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使我国获得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利,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国际金融规则来体现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经济目标,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制度性收益。 另外,通过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可以进行逆差融资。逆差融资是指当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央行可利用发行人民币获得融资,从而支付逆差。逆差融资的好处就是我国不必再为通过紧缩经济,牺牲国内的经济利益来维持外部均衡而伤脑筋,其有效的避免了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在政策选择上的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前提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具备可行性。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合“一国三币”,即大陆、香港和澳门的货币同一性问题。 有数据显示:大陆与香港、澳门的经济往来是日渐增多的。2003年,大陆对香港及大陆对澳门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是2000年的162及183倍。另外,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大陆第三产业不发达,主要靠第一、第二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三地的经济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货币一体化将使产品多样化程度大大提高,这样可以使三地在遭受外部冲击后所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小,甚至相互抵消。 近年来,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迅速增长: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1994年为1434亿美元2003年1月至8月已达4773亿美元。东盟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逐步增加:最低的泰国为3 7,最高的缅甸为151。此外,由于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赢得了东盟各国的信任;同时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资产收益率较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也受到颇多好评。因此,随着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已经确立,区域经济的互补效益明显以及为了更好的抵御风险,加强经济交流的迫切愿望使人民币区域化更加成为可能。由此可知,实行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区域化的可行性。 最后,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相对于同年进口总额(3900亿美元)来说,外汇储备相当充足。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6059亿美元。充足的储备资产可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货币兑换要求,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2、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现实基础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现实基础人民币是否能走上国际货币的道路?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有赞成的也有否定的。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是否现已具备了?我们通过现有的数据来对比以上分析的货币国际化的共性来检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2.1 在经济实力方面 现阶段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实力充分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后盾。 表1:近几年中国GDP总额与增长率 (单位:亿元) 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总额159878183217211923257306300670 占世界比重4.63%5.11%5.70%6.33%7.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库和IMF国际金融年鉴 改革开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 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 年7.23%,GDP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相比与日本在1980年和1990年GDP世界排名第2位,说明我国现阶段总体经济实力与日元国际化时所处的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当。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额为5217亿美元,微超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我国的外汇储备截至2009年6月已达2.12万亿美元,高居世界榜首。8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2 在金融市场方面 根据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特征来看,货币的国际化要求该货币发行国具有较深、较广的金融市场,必须拥有成熟的、在离岸金融中心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中国金融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 1.中国国内债券市场快速成长。截至2008年6月末,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余额为2万亿美元,较2007年末增长18.7%,占全球国内债券市场余额的3.29%,较2007年末上升0.71个百分点,居全球第六位。 2.中国股票市场规模扩大。2008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17788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场市值的5.46%。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统计,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含投资基金,下同)为25867亿美元,成交额排名第七位;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为12417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0.9%,成交额排名第十六位。3.中国期货市场一些品种的交易量全球排名居于前列:200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的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是东京商品交易所的7.9倍;2008年,郑州商品交易所(ZCE)白糖期货的成交量跃居世界第一位;郑州商品交易所在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品种上的发展处于国际领先位置。 4.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的日均成交量相当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2.6%,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五。 5.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创新。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现有条件,不断加快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市场制度创新步伐。 6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推进,“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内地金融机构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累计达100亿元。合格者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不断推进。期货市场参与成员日益国际化。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瑞士银行以及法国兴业银行等五大外资银行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发放的首批外资会员牌照。 2.3 人民币在周边流通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人民币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普遍认可和接受,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成为支付、贮藏的硬通货币。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区域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将促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1)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硬通货。在边境贸易结算以及旅游消费中,人民币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中越边境贸易的90%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已开通人民币的银行结算业务,越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人民币储蓄业务在我国其他边贸地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以及蒙古国等国人民币成为贸易定价和结算货币,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l/3多。一些周边国家为吸引中国游客,对人民币在当地的流通开始采取放任政策,新、马、泰对本国使用人民币采取默认态度,其本国商店大多有人民币的兑换点;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双币卡也使得人民币得以间接流通。 价值贮藏方面,马来西亚于2005年放弃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转而实行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浮动,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之一,菲律宾更是于2006年签署总统令,要求其央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之一。 在港澳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香港地区,人民币在香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并在在香港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在我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 (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起步。我国政府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合作协议,在国内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等举措,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先后与韩国央行、香港金管局、马来西亚央行、白俄罗斯央行、印度尼西亚央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六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通过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在周边的影响,提高了人民币的地位。 在国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开始起步。我国正在积极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中心建设;2008年末,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口企业的风险,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双边贸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更将有利于人民币向国际化方向的推进。 24 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机遇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只有多元 化才能形成制衡的力量,而任何一种垄断,无论其是超主权还是基于主权都最终避免不了信用泛滥的结局。这次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重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可避免。中国是此次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直接决定了人民币可以在危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是应对当前危机和挽救国际市场信心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说,当前的金融危机正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绝好时机。3.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中面临的挑战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同时给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 3.1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当我国货币当局认为当前经济过热,通过提高利率来实行紧缩政策,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国外借款获得本币资金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高利率虽然可以使国际投资者增强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持人民币以获取高额的货币资产收益,增加货币境外持有量和流通量;但是面对较高的利率,国外投资人会减少对本币的借款,增加的货币境外持有量和流通量就会有所抵消。 3.2 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我国也会出现“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提出的,其难题在于:美元承担的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向世界提供清偿力(即美元)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保持充足的国际清偿力,人民币的国际流通量增加,但我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货币国际信用下降;而通过改善逆差或实现顺差,货币国际信用提高,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但由于外国借款者不愿意借入有升值预期的人民币,从而使人民币在国际级经济中的流通量减少,国际清偿力大幅度减少顺差逆差都不利于发展。 3.3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的外汇政策带来了新问题 随着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资本项目逐渐开放,投资性和投机性的国际游资都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我国的货币供给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一定冲击。非预期的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入流出不但会给我国中央银行调控人民币造成一定困难,还会引起人民币汇率浮动;不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从长期看,还会削弱人们对人民币价值稳定的信息,从而不利于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3.4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会面临政治上的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对日元在亚洲的地位产生冲击同时也会影响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益;所以,在人民币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日本和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理”。 4.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背景都不相同,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合理的途径就是基于我国国情,从边际贸易入手启动人民币区域化,在人民币的使用规模扩大和国际地位上升及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后,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4.1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是人民币币值稳定,而币值稳定是以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为支撑。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大力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建立起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只有这样,人民币国际化才能顺利进行。此外,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除了应增强经济实力外,还应坚持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故现阶段仍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水平。 4.2 全面建设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体系。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体系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面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诸多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完善人员激励机制,加强公司治理制度的建设,通过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及进行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业的作用和地位。在完善的金融体系下,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范围的可接受程度;并在资本可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稳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 4.3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将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完善的外汇市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有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清算银行中银香港已从2004年2月25日起,为本地39家参加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的银行提供存款、兑换和汇款清算业务。中银香港还在当日向零售客户推出了人民币业务服务。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标志着两地经济融合更进一步,再加上香港在东南亚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将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4.4 借鉴欧元模式整合“一国三币”,实现中国主权范围内的货币统一。目前,人民币一定程度上已在港澳台流通使用,但是两岸三地所使用的货币不统一始终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一大障碍。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欧元一体化的经验:在政治上就货币合作问题首先达成共识。所以,我们有必要实现人民币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由于两岸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但实际的政治对话不多,我们可以先实现大陆、香港、澳门的货币统一,等到我国的经济实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实现了人民币区域化或亚洲化之后,再考虑台湾问题。 4.5 在统一我国货币的同时,早日实现人民币亚洲化。首先,稳步推进人民币已有的区域化。通过建立合理的双边协议,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放宽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管制,并在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下逐步谋求货币合作。其次,积极推进亚洲的货币合作。在亚洲经济区域内扩大人民币的计价范围和使用程度,提高人民币的地位,积极参与亚洲经济合作,为人民币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创立亚洲货币单位,实现人民币亚洲化。 最终,实现以强势货币支撑我国强势经济的发展战略,通过巩固人民币在亚洲经济区域中的地位,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因此,针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货币当局应采取审慎的强势人民币战略,以提高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为切入点,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人民币币值,完善金融体制建设,统一中国主权范围内的货币,推进我国的金融国际化进程,创造条件早日实现人民币亚洲化,并渐进式的过渡到人民币国际化。5、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进程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进程5.1 边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相邻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越来越大。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于简化交易手续和降低汇率风险的考虑,一些与我国贸易、投资活动频繁,数额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即便人民币尚未完全实现可自由兑换,也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2008年12月以来,我国先后同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逐步谨慎地向国外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总额共计6500亿元人民币。今年7月,我国开始在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五个城市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有400多家企业获得试点资格,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 5.2 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尽管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量已经初具规模并逐年增加,但总的流通量占货币供应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仍然较低。人民币国际化只靠贸易结算和跨境结算是不行的,人民币的使用应主要在金融市场而非产品市场。2007年以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没有以人民币标价发行的债券,而国际金融市场上以美元、欧元计价发行的债券已经超过万亿美元,以日元计价发行的债券也达到了千亿美元左右。如果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可自由交易的资产的话,人民币国际化将无从谈起。国家开发银行于2007年6月27日起在港发售债券总额为50亿元人民币的首只人民币债券,意味着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人民币标价发行的债券出现了零的突破,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而在2005年9月,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获得国务院批准发行“熊猫债券”,成为首批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特别具有重大意义的是,60亿元人民币国债今年9月28日在香港开始认购,这是我国首次在内地以外的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构建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此举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不仅能够为未来中国内地金融机构与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提供定价基准,带动更多的内地金融机构与企业到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以及扩大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规模。此外还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作为一种储备货币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鼓励境外投资者更多地持有人民币资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结算和流通,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5.3 发展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与境内相比,境外存在多种人民币衍生产品,其中,又以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on Deliverable Forwards,简称NDF)的交易最为活跃。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产生境外人民币升值压力以来,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人民币NDF交易日益活跃,日均成交额已超过10亿美元。2006年8月28日,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及日元三种主要货币的期货和期权,首次将人民币衍生品纳入交易所交易,虽然短期内成交尚不活跃,但由于CME在外汇期货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较之原来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发展,无论对境内还是境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市场的发展均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这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又迈进了一步。由于境外人民币NDF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境内远期外汇交易不活跃,人民币NDF汇率已经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风向标。我国应妥善应对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的挑战,牢牢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 5.4 人民币成为官方储备货币和境外居民存款货币。2006年12月1日,菲律宾货币委员会开始接纳人民币为菲中央银行储备货币,这是外国中央银行首次将人民币列为官方储备货币,意味着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开始出现制度性的变迁,人民币向国际化跨出了重要一步。目前,多国拟将人民币列入储备货币,但这并非一蹴而就,预计仍将需要1015年的时间。2004年2月,香港首次推出人民币存款业务,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后存款数额更是突飞猛进。韩国国内银行也于2008年陆续推出人民币存款业务。人民币开始成为官方储备货币和境外居民存款货币虽然目前刚刚起步,但说明人民币的空间已经打开,可以预计随着人民币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将为外国政府和居民所普遍接受。 人民币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其他国家进出口贸易、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影响持续加大。有学者研究表示,到2012年时估计将有价值2万亿美元的贸易流动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将使人民币快速提升为世界三大交易货币单位之一。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全球货币体系严重依赖美元的担忧,也凸显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里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逐步在其汇率体系中考虑人民币因素。2005年4月1日起,欧洲央行已在其每日统计并发布的欧元指导汇率体系中加入了人民币等7种新货币。2005年11月5日,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央行)宣布调整汇率指数,将人民币和港币纳入一篮子货币,而且,人民币的利率变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也愈来愈大,人民币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6、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6.1 实现人民币周边化。近年来,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流通规模,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已有“小美元”之誉。在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韩国等周边经济体,人民币被用作支付货币和结算货币。在我国港澳地区,人民币的可接受度更高,流通领域也非常广。目前,人民银行已经与俄罗斯、越南、蒙古等8个周边国家(地区)的央行签订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明确了双方商业银行可以相互开立代理账户实行本币结算,2008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结算量已经达到了230亿元,基本上实现了准周边化。 目前的形势为人民币彻底实现周边化创造了良机。一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出现逆差,为人民币成为计价工具创造了条件;二是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已开始持有一些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其国内基本可以自由兑换;三是我国目前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可以加快推进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由国际贸易引起的人民币流通量占境内货币供应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仍然较低,而且非周边的其他亚洲经济体基本没有使用人民币结算。 6.2 逐步开放资本账户。人民币要真正实现国际化,就应当在周边化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的完全可兑换。尽管目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还不具备,但长远来看,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稳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国内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的市场化是理顺国内金融市场资金产品价格很重要的条件,汇率的市场化是实现内外均衡的重要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客观上要求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化为基础,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上下浮动。第二,培育发达的金融市场。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效率不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交易、变现、结算、支付、保值、增值等的需求。要进一步建立和规范有广度、有深度的各类二级金融市场,丰富市场工具和产品,加大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第三,完善金融监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不断推进,国际货币职能不断扩展,人民币货币政策、汇率走向等在调节国内经济的同时也会对国际上相关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尤其是货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研究可能产生的政策目标冲突,使人民币在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好地担负起国际货币的义务。第四,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必然要求资本账户管制的逐渐放开,在此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削弱,金融市场遭遇冲击的可能性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点将增多,因此对资本项目的开放要谨慎,不能在相关配套措施都实施之前,贸然全方位开放资本账户。放开的步骤应循序渐进,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流入后流出的顺序放开。 成为区域性流通货币。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巩固前一阶段周边化的成果,以东南亚为跳板,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其他亚洲国家的地位,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力争成为亚太地区的区域结算货币和区域储备货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前后几个阶段并不是简单割裂的,而是相互衔接、相互交叉进行的。 利用此次金融危机,转变中国和东盟各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拉动各自内需,从而将大大提升中国和东盟各国“区域贸易流”的地位,加快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利用清迈倡议货币互换多边化协议,不断加强跨境结算宏观政策调控,持续向东盟乃至全亚洲提供流动性。通过人民币派生业务,壮大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实力,加快区域化布局,谋划全球战略布局。人民币能不能为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关键在于出得去能否回得来,因此应加快完善东盟乃至亚洲国家人民币回流渠道,包括货物贸易出口渠道、服务贸易出口渠道、人民币FDI渠道、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渠道、人民币QFII渠道和人民币现钞回流渠道。 成为国际性流通货币。在这一阶段,人民币应当已经成为区域性流通货币及储备货币,实现了利率、汇率市场化,国内金融市场发达完善,香港这个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欣欣向荣。接下来应与日元合作,构建以人民币和日元为核心的亚洲单一货币区,逐步推动世界货币格局形成“一元多极”的局面。 在上述渐进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要建设一个发达的、能够容纳巨额资金的国债市场。国债品种期限的多样性使其实质上链接了资本和货币两大市场,国债价格对于其他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国债市场的发展对于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核心支柱作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储藏在国外的人民币资产越来越多,必然要求获得收益性这一基本属性,而一个发达的国债市场,能够提供良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是庞大的国外人民币资产最好的储备选择,其功能作用是其他市场所无法比拟的。 结 论总而言之,一只主权货币的崛起,它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这个国家的经济强大和繁荣;它还需要有信心基础,这个国家应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有坚定、清晰的国家意志,这样其他国家的持币者才能怀有信心;它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完善的金融体系,这是一只硬通货的市场基础;成为国际货币储备的道路它不是水到渠成的,它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意志,还要有技巧,需要决策者严谨细致的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美元英镑硬在哪里,正是因为他们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强大,凝聚在一张薄薄的纸币上,这张纸币硬度就可以媲美黄金。 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有益的,因为人类行为任何领域,只有多元化才能形成制衡的力量,而任何一种垄断,无论其是超主权还是基于主权都最终避免不了信用泛滥的结局。这次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重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可避免。全球金融版图的演化也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脚步,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分阶段逐步过渡,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开始越来越清晰。.参考文献:1刘力臻、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探索,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蒋万进,阮健弘,张文红: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中国金融,2006(2)3陈莉: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10(5) 4曹红辉:人民币区域化的新进展及发展态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3) 5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2009年3月 参考网站: 1世界银行:http:/www.worldbank.org/ 2中国人民银行: 3中国商务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数据库:http:/219.235.129.54/cx/index.jsp 5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219.235.129.54/cx/index.jsp; 6 世界银行网,7 数据来源: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