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谈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86898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浅谈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听评课在广大中小学十分普遍,有计划的组织参加校内公开课、校外公开课等是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一种常规化的方式,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近十年来对于听课、评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听课评课的方法、策略,听课评课的目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听课评课在校本教研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且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较少涉及教学研究。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听课评课必须从教学经验出发,满足于教师改善教学,而不是把课堂当研究场域,通过研究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听课评课即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更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捷径。关键词:听评课;存在问题;对策Abstract:Listen to evaluat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widespread,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public class in campus, off-campus courses is one of the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such as routine way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ut in listening to evaluation still ex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ttitudes,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so on many problems, serious impact on and listen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actual effect, it must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masses of teachers and thinking,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Keywords: Listen to evaluation;There is a problem; countermeasures在公开课中,教师们深入授课教师的课堂,观摩授课教师的教学或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意见。在校本教研中,听课评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当前听课评课现状与问题、方法与策略、目的与意义等热点方面,进行总结与评析,为听课、评课研究理清思路。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听课是听课教师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的观摩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评课是课后授课教师和评课教师对照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评课活动还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校本研训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就能确保基础课程改革步入正常、健康的轨道。科学正确的评课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反之不科学的评课就会降低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目前在评课这一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听课是进行评课的前提和依据,评课是听课之后的下一个必然的教研活动环节,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研活动,缺一不可。在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听课评课已经成为中学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笔者结合实践,认为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笔者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一、听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误区特级教师徐世贵老师认为:“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的发挥应有的功能。”然而,在现实的听评课中,却存在着不少弊端,没有发挥听评课的应有功效。下面,我从被听课者与听评课者两方面来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一)听课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1.1有些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听课过程中敷衍了事同一个教研组的教师,一般都在同一个办公室或相邻办公室里办公,彼此之间都特别了解,因此,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教师觉得授课教师还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意,听课教师也就不怎么认真地观摩授课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还有些教师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符合他自己的个性,对听课教师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听课过程中也就敷衍了事,不认真听、不认真记录、不认真参与了。 1.2有些老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务处规定的任务听课为完成教务科规定的听课时数,个别教师只是带着凳子听课,甚至有人在听课时睡觉,或只听课而不作任何评价,或只评课上得好,不谈不足和建议,听课目的不明确,对听课重视不够。更为严重的是听1节写2节课,或不听课而要求讲课者为其签已听课之名。1.3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在听课记录上记的不合理或者不完善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观摩,从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到每个教学环节,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着实该记录的东西特别多。但在实际的听课过程中,据笔者观察,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记录上只记了授课教师的部分板书,更有甚者,在听课记录上几乎什么也没记。像这样的听课记录怎么能作为课后进行评课的依据。 1.4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只观摩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轻视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这些听课教师从授课教师的语言、板书、教态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细节都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但就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变化、思维活动等情况重视不多或者忽视了。在任意一节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学生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核心。而我们大多数听课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只关注了授课教师,却遗忘了学生。1.5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在听课记录上记的不合理或者不完善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观摩,从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到每个教学环节,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着实该记录的东西特别多。但在实际的听课过程中,据笔者观察,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记录上只记了授课教师的部分板书,更有甚者,在听课记录上几乎什么也没记。像这样的听课记录怎么能作为课后进行评课的依据。1.6有些听课老师做一些不尊重讲课者的行为上课后3-5分钟时间内,个别教师才推门进来听课,或衣冠不整,形象不佳,甚至有人饮酒后听课,或手机响个不停,或打盹,或和下面的师生闲谈或谈论讲课者的不足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1.7有些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如果授课教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听课就很认真;如果授课教师的课讲得不精彩,自己也就不认真听、不认真记录了其实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可能有许多预想不到的情况,授课教师课讲得不精彩,听课教师也应该认真地观摩,并从中找出授课教师的课讲得不精彩的地方和原因,并记录下来。一节成功的课,学生学习可能非常有效,授课教师也更加有信心,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节失败的课,与一节成功的课同样有价值。通过这节失败的课,听课教师应该帮助授课教师找出并分析这节课失败的原因,也许,有些原因就是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帮助授课教师认识到不足之处,正是授课教师可以取得很大提高的地方。因此,即使是一节失败的课,授课教师讲得很不精彩,听课教师也应该认真地记、认真地分析,课后帮助授课教师分析、更正、提高,这也是听课评课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地方。(二)讲课老师存在的一些问题2.1恐惧性反应个别教师平时工作不认真,随意性强,凭感觉、凭经验,教学随其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上到哪”、“上到哪儿就哪儿,停到哪儿就哪儿”。你来听课我就言及“这节课是阅读课,自习课或背诵课,没啥听头”,或言及没准备而搪塞。2.2漠视性反应个别教师对领导、内行的否定性评价,提出的意见、建议熟视无睹,或淡然处之。教学仍然我行我素,顺其自然,教学绩效很少改观。2.3表现性反应据调查,73%的教师认为有人听课时应尽力讲好课,表现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个别讲课者在有人听课时想尽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表现自己的教学技艺、学识水平,出现讲多、讲泛、讲深、讲精等现象,但听课者*尤其是学生,却坠入云山雾海,昏头涨脑。 2.4功利性反应教研组之间评比或教学优质课评比前,出现无序竞争,互相封锁信息,或持保守态度,唯恐其教学方法和技艺被别人学去,甚至对其它教研组的教师评价评分偏低,尤其学校之间评比时更容易见到这种不良行为。2.5焦虑性反应个别年轻教师初次上讲台,讲课效果不理想,又遭到听课者的严厉批评或贬斥,遇到听课就紧张不安,严重焦虑,往往拒绝听课。(三)听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目前在听课观念上存在着种种错误倾向:3.1为挑毛病而听课一谈到听课,好多老师的思想中都存在着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为挑讲课教师的毛病而听课,甚至以挑毛病作为听课的终极目的并贯穿始终。以挑不出毛病或挑出的毛病不够多为无水平而感到羞耻。其实不然,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如此听课至少失去了一半的意义。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什么?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而“挑”毛病其目的既是在帮助主讲教师,更应该是自醒,要求我们从其不足之处进行有益地学习。如果专为挑毛病而听课,我们不但不能从“毛病”中吸收到营养,更会对主讲教师的闪光之处视而不见,以至完全失却了听课的意义。3.2以专家的身份而听课听课的目的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大多数教师还远没有达到专家的水平。所以,我们没必要,也绝不可以“专家”自居。并且,这种“专家”意识会拉远与我们与授课教师之间的距离,容易使我们的听课目的偏离,以至把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东西当作“权威”强加给他人,从而失却了听课交流的意义。那我们应该是以什么角色进入听课呢?我想,我们听课教师应身兼三种角色进行听课:第一种身份是“学生”,以学生的身份去深入感受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判断一堂公开课好与劣的最基本、也是最准确有效的途径;第二种身份是“教师”,以教师的身份、思想去评判一节公开课的得与失,从正、反两个方面吸收营养,实现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目的;第三,可以以“专家”的身份进行分析,目的是尽量发现授课教师的不足,起到一种帮助与指点的作用。这样,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3.3有的老师对“上好课”认识上有偏差例如认为公开课就应热闹,学生活动越多越好,课件做的越花哨越好,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一节课下来,学生光知道看热闹了,对所学知识点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忽视了学生起码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我认为这是在歪曲新课改精神。3.4为评课而听课听课之后,必然要评课。因而对于一堂公开课,会出现为评课而听课的现象,并且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既有听课目的误区的因素,也有听课身份定位不准的原因。“为听课而听课”会令我们的听课活动停留于一种较肤浅的层面上,从而忽视了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也令我们的学习与交流大打折扣。所以,作为一名听课老师,应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深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即以学生、教师、专家三重身份,充分去体验、分析、“考查”其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令我们的听课真正深刻而有效。3.5为完成任务而听课在我参加的一些听课活动中,发现不少老师的听课只停留在“听”与“评”的阶段,并不能做到用心地去分析与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听完评完后,便结束了,不能再深入一步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结果令我们的听课收效甚微。二、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误区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评课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如下。(一)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很多老师评课时敷衍了事,只说好,不说坏,怕伤和气于是说的多半是浅显问题,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教态自然等,不愿触及到教学深层次的专业性问题。很多时候评课场面冷清,难以形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这一方面与评课者的老好人思想有关,另一方面与评课者的理论素养低,教学经验不足,对整个教学、课程把握不能做到居高临下的分析有密切的关系。1.2有些老师在评课活动中,只唱赞歌,不谈问题,或者避重就轻,不谈主要问题,只说次要问题听课和评课是教研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研活动,只听课,不评课,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只有在评课的过程中,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共同探讨,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针对授课教师的课,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精彩之处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更巧妙地处理等等。这样,授课教师会有更大的收获,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很精彩,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以后应该坚持;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后应该改进和提高,同时,也获得好多建议。同样听课教师在进行评课的过程中也获益不少。从授课教师那里直接可以获得经验,例如,授课教师的这个教法用的不错,那个设问提的很好等,自己在以后都可以尝试应用。而且,可以设想,以后如果自己讲这节课的内容时应该怎样讲。因此,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可以促进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共同发展。本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评课,不要碍于情面,只唱赞歌,不谈问题,或者避重就轻,不谈主要问题,只说次要问题。进行评课,所有人身份平等,实事求是,真诚的进行评课,既指出亮点,又指出不足,真正促进大家一起进步。有的老师评课时喜欢显露自己,说些生、冷的话,让上课的老师心里不痛快,听评课的人也反感。这可能与平时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没有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关。1.3重视听课而草率评课听而不闻多,评的少。如有些领导课听了不少,但是没有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议,自己也没有及时同教师交换意见。如果有些该评的课而不评,一方面执教者心里没底;另一方面评课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讲者和听者都没有对公开课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一个很好地提升途径。1.4有些教师在评课活动中,提出了问题,却没有分析问题,更没有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设性意见这些教师在授课教师的课堂上,并不是没有认真地听、认真记录,只是他们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分析问题,仅仅是在评课的时候把所有的问题指出来,然后把它扔给了授课教师。评课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分析问题,更要就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努力方向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1.5有些教师在评课活动中,评课观念落后,评课标准落后这些教师中不乏一些老教师、兼任课的学校领导,其中有教师使用数字评课,导课、学生阅读、讲课、结课等各用了多少时间,课堂上教师提了多少个问题,有多少个学生主动发言等。客观地说,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内容,空洞地说数据并不是科学态度,甚至可能会对一些教师产生误导。1.6平淡肤浅,敷衍了事听了一节课后,看不出什么问题,笔记上没写出什么,只是笼统地认为“这节课教得不错”,或者说“这堂课教得很差”。有的评课者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多半是枝节问题,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教态,拿教鞭的姿势,图表悬挂的高低,等等。听课后的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经常是发言只有三五人,评议只有三言两语,评课冷冷清清。1.7面面俱到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需要有所侧重。即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但实践中有些评课面面俱到,因而泛泛而谈,难以突破重点。1.8评“新”弃“旧”眼下冠以“新方法”“新结构”“新课型”的课多起来了,对人们的确有些吸引力。而对传统的东西,似乎就是“落后”“过时”的同义语。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地方就门庭若市,评课时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显然这也是不妥当的。(二)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2.1评课观念上存在的误区:2.11课堂提问人次越多越好在评课过程中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提问的人次越多越好,甚至有人以提问的人次多少作为衡量学生活动的重要尺度。因而讲课人想方设法、刻意追求提问的人次,全然不顾提问的恰当时机、适时内容,而将提问流于形式。甚至有的教者挖空心思,频繁提问,“无问处也生问”,牵强附会,根本不给学生思考、学习的机会和空间。2.12教学手段越复杂越好有的评课人认为在课堂中运用的现代媒体越先进、手段越复杂、形式越丰富、教学效果越好。选择何种媒体、手段、形式应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实际、教师素质而定,不可盲目攀比,“一刀切”。2.13教师讲得越少越好有的评课人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时间越少,学生自学时间越长,其评价效果越好,甚至有的还为此做出了硬性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多少分钟,等等。2.14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率越高越好有的评课认为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率越高越能表明本节课的成功,学生学得越好。提问对象避差(生)就优(生)。2.2评课心理上存在的误区: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与误区主根表现在以下方面:2.21趋中心理误区所谓趋中心理就是评课者对执教者既不愿给优者太高的评价也不愿给劣者太低的评价有意缩小差距,向中间状态集中,求得心理平衡。这种心理误区的产生可能是由这样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中庸思想、平均主义;老好人,不想得罪人;嫉妒,怕别人超出自己,有意识压制别人;评课水平差,看不出问题,采取不说好,不说坏的模糊策略。2.22求全心理误区求全责备是评课中又一心理误区。有些评课者在评课前往往带头某种理想化的课堂模式来评课。自觉不自觉地提出了期待要求。显而易见,这种“高标准”“严要求”自然而然会降低对课堂的评价。2.23从众心理误区从众是指个体因素来自于群体或个人的某种压力而引起自己行为、观点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的产生可能由两个因素,一是在评课中,多数人对课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意见,而某个人虽有个人不同看法,但“随了大流”。二是在评课中由于某些专家或领导的专断,迫使某评课者“服从”了别人的意见。2.24成见心理误区成见心理就是评课者带头先前对执教者的某些看法和印象来评课。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听课者过去由于曾听过执教者的课,或者从哪个方面了解到执教者过去的有关情况,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因而总是带着这种旧框子(成见)来看当前的课,评价教师,显然这是不能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水平的。三、 听评课问题的对策思考鉴于听评课的目的与作用以及目前的现状,谈谈我自己的几点认识。(一) 关于讲课者3.11讲课者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善待每一位听课者要善于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要善待功利、荣辱、成败;要面对现实,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正确应对挫折失败,善于从众多评价中针砭时弊,汲取教训,积累经验,把握成功的教学方法。3.12 讲课者要谦虚学习不要自己上了一节公开课,就骄傲自满。要相信“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一个老师的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上公开课是为了我们的教学水平的自我提高。需要改善之初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不断的改进。所以要谦虚向他人学习。3.13讲课者要乐于接受其他老师指出你的不足并在以后改善“老师是人不是神”,我们既有教得好的地方,也有某些地方有所欠缺之处。我们要想自己有所提高就要虚心接受他人指出你的不足并改正。(二)(三)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关于听课者3.21听课者必须以正常心态,有的放矢,要有准备、针对性地去听课既要听一般课,也要听公开课、观摩课,既要听特级教师的课,也要听高级级师、新教师的课。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更进一步完善听课评课等教学管理制度,深化教学督导功能,改善教学环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只有准备的足够充分了,我们才能抓住讲课者的教学水平达到哪一个程度。3.22听课者必须及时评价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对讲课者给予积极肯定性评价,使之受鼓励,进一步挖掘自身教育教学潜能。否则会挫败一个人的锐气和积极性,产生挫折和焦虑性情绪,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教育实践证明,正确、及时、针对性评价比错误、不及时、不符实际的评价效果要好,激励性评价比消极批评或否定性评价效果好。3.23听课者必须把听课活动看作岗位培训的有效途径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选择性地对全校教师的多次听课,从听课中吸收和借鉴他人教学改革成果和有益经验,使自己在讲课中少走弯路,少走岔道,厚积薄发,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境界。3.24听课者要处理好与讲课者的关系听课者应对熟悉任何进入课堂。听课者应抱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适当地给教师讲一下为什么听他们课的有关情况,或与教师说说家常话,转移和减轻教师的紧张和抵触情绪,尽最大可能迅速取得被听课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进入课堂后,听课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教师上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尽量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面貌呈现。3.25听课者必须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无论是听何种类型的课,在听课前都应确立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听课者也必须明确这些目的和要求,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真实的听课信息,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四)评课应遵循哪些原则?一般的,我觉得在评课中,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4.1实话实说原则实话实说对于听评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它是执教者与其他与会者学习借鉴的一个机会。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这里面可能会出现话重的情况,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4.2因人而异原则因执教者情况各异,课堂教学的形式的不同,评价侧重点不同,评课也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于一些骨干教师要把要求拔高,抓住个性特点,挖掘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4.3激励性原则评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执教者(特别是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直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4.4突出重点原则评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抓住重点部分详尽地谈,理论联系实际,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4.5“心理零距离”原则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去评课。让别人特别是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4.6艺术性原则评课也要讲究艺术,要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且要注意评议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把课评足,少议论人。听课者必须及时评价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对讲课者给予积极肯定性评价,使之受鼓励。进一步挖掘自身教育教学潜能,否则会挫败一个人的锐气和积极性,产生挫折和焦虑性情绪。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效果。教育实践证明:正确、及时、针对性评价比错误、不及时、不符合实际的评价效果要好;激励性评价比消极批评或否定性评价效果好。总之,听一堂好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评一堂好课,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只有会听、会评,才能得到这种享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并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与学生的合作、与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跨学科教师的相互交流,以求知者的身份,投身到新课程改革的“互学习、争提高”的学潮中去,在听课学习、评课学习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以精湛的教学技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还应当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发现优点、弥补不足,结合自己的实践,取长补短、不断进取。参考文献1 周勇,赵宪语.说课 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4-872 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 陈玉琨.教育评价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 李林,褚广喜加强听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1221245林高明带着“思想”观课J教育科学论坛,2008(11):5455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