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毕业论文设计.doc

    • 资源ID:3986609       资源大小:79.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毕业论文设计.doc

    毕 业 论 文题 目 浅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英文题目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t market摘 要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旅游业正迅速发展,而拥有一定消费能力,具有旅游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正因其对旅游产品心理需求的同一性而慢慢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旅游市场。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的一个群体,已成为旅游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消费行为,并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利用和开发策略作了一些尝试性建议。本论文探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特性及其拓展,有助于分析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 旅游市场; 市场拓展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has certain consumption ability, the conscious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is becaus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demand of tourism product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unity with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tourism market. As the most active ideological and accept new things ability is strong, and tourism and leisure time higher aesthetic level and a huge potential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teams should not be ignore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ourism market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the paper re-interpreted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s and proposed the marking strategy。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t; Tourism market; Market expans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言1第1章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消费行为分析21.1 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21.2 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分析31.3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4第2章 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瓶颈分析62.1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识上的误区62.2 涉足大学生旅游的企业主要为中小旅游企业62.3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社会环境不够完善7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72.5 旅行社的推广方式少、产品单一、价格接受度小8第3章 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策略93.1政府引导93.2 开拓重点93.3机动灵活103.4薄利多销123.5诚信为本13结论14参考文献15引言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旅游业正迅速发展,而大学生旅游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的一个群体,已成为旅游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然而,由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特点,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使其旅游消费行为呈现出与其它消费群体截然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其消费特点,从而更好的有效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第1章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消费行为分析1.1 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动机是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观因素,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旅游动机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动因,同时也是旅游的目的和驱动力。大学生旅游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求知心理。学习需求的增加,使大学生更加渴望去认识新地区和新文化。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发展,大学生的信息水平逐渐提高,他们也希望多与人分享,渴望展开人际间的交流。在一次对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大学等九江高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有64.5%以上的被调查者回答外出旅游是为了开阔视野。可见,一批知识型学生旅游者为了探寻艺术的真谛、物种的奥秘以及人类的生存,不惜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大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第二,好奇心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不“无奈”。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课余生活被挤压得毫无色彩可言,尤其是对那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生活无异于心灵禁锢。进入大学后,“出去开开眼界”自然成了合理要求。第三,放松心理。目前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基本上还处在愉悦身心、休闲放松的生理需求阶段,而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繁忙的学习事务、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就业形式,使大学生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疲惫,精神上长期得不到松懈。为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态,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不失为“缓解心灵压力”的良药。第四,时髦心理。生活是一台戏,人们不满足仅仅作为观众,而希望登上舞台展示一番。旅游正是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之外表现自己,提供了一座“大舞台”。人们可以摆脱日常的束缚而充分地表现自我,同时更可领略到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繁”的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五,访友心理。高中毕业后同学各奔东西,天涯海角,但那单纯而挚真的友谊让人念念不忘。于是,到异地老同学那里去玩玩,趁机游山玩水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再加上吃、住有人管,何乐而不为。1.2 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分析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未完全独立的群体,其旅游消费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经济水平。根据大学生个人经济水平的高低,把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成以下几个层次:少数没有经济来源(即全部生活费用依赖家庭供给)的大学生三年或四年的旅游活动只会集中在所在的城市周边或相邻的省市;大部分大学生通过课外兼职或获取奖学金而有部分积蓄,他们的旅游目的地会扩展到若干全国知名城市;极少数会通过创业的前提进入“小康”的大学生会将出国旅游作为个人的首选。经济状况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影响至关重要,受这些有限的经济来源的影响,大学生被归于低消费群体,出游时常常讲究经济、实惠、方便,对饮食、住宿和交通工具的档次等都要求不高。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大学生选择在出游时首先考虑的是旅行社收费标准,如有足够的钱,才会把旅游列入消费计划。第二,群体影响。因为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与家庭一贯的生活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相对于其他消费者来说,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十分微弱,取而代之的群体影响反而是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消费推荐,这些推荐包括目的地的选择、消费时间和消费方式等。第三,时间影响。与其他旅游者相比,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时间约束性更为明显,这是由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决定的。对于经济水平一般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平时受课程的约束,大部分的时间他们要留在学校内完成学业,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时间又往往被课程、实习或课外兼职所占据,所以他们实际可自由支配时间几乎很少。而经济宽裕的大学生不必为生活费用担心,他们的假期出游基本不受时间限制。第四,目的地的知名度。目的地的知名度对大学生旅游决策的影响仅次于价格、时间因素之后。据相关调查可知,大学生们喜欢的旅游项目主要为两类:一类是挑战自然、新、奇、异等可以参与其中的旅游项目;另一类是学习知识、增长见闻、满足好奇的项目。大学生作为知识密集的群体,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积淀、资源优势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通常高于经济因素。由于经济因素制约暂时无法到所向往的著名景区旅游时,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下次出游而不会寻找其他低价景区作为临时替代品。1.3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1.3.1 大学生旅游消费来源分析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有三个主要来源:家庭供给、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家庭供给是大多数在校生主要的消费来源,家庭供给又可以分为按月供给和按学年供给。按月供给的资金比较分散,数额也会比较小,这样就无法进行消费较高的长线旅游,但是按月供给的稳定性会带动大学生的城市周末游。同时这部分资金可以积少成多,为假期的出游准备更好的条件,而按学年获取生活费的大学生旅游的旺季常常是在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旅游时间和目的地按月获取生活费的大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勤工俭学的收入往往比较零散,用于日常消费较多,而这部分的收入也是假期旅游消费的重要来源之一。1.3.2 大学生旅游消费结构分析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学生们对旅游中的住宿、饮食等要求不高,主要以经济实惠为主。大学生外出旅游消费主要是用于交通和门票,据统计,这部分支出占消费总额的53.6%,这是由大学生的低消费性决定的,其次才是购物。大学生购买的旅游商品主要是追求知名度和特色,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购买的目的是收藏和纪念;在吃、住方面讲究经济节俭的原则,这部分支出在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总之,大学生抱着放松和学习的目的,他们向往和渴求旅游,对旅游充满热情。对旅游的要求是:吃、住要经济实惠,玩要刺激和尽兴。1.3.3 大学生消费潜力分析目前,旅游社对大学生旅游市场重视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消费低,利润空间小。实际上,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有其特定的消费观念。比如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没有顾忌,能够形成消费的群体性和持续性,因而大学生旅游市场在空间、时间和地域上都会有着很大的潜力。 带动性。空间带动性是指旅游消费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带动作用在空间范围的扩大。有了初次的旅游经历后的大学生通常情况下会向身边的朋友宣传、介绍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情况和游览感受,从而无形中就拉动了其他同学的消费,就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旅游消费市场。 时间的延伸性。时间的延伸性是指旅游消费的继续和发展。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时间的延伸性主要表现在旅游消费的继承和传承上。由于老乡会、社团及其他组织成员的推荐作用,新生刚踏进大学校门就会获得一些旅游景观的信息,尤其是当地的景区,所以特定旅游景点的消费并没有随着老生离校而终止;而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离校后会逐渐成为社会精英,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收入会使他们一直是最稳定的旅游者。 地域的拓展性。地域的拓展性是指旅游消费在距离上的扩大。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不会局限在单一的某个旅游目的地,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和积蓄的增加会促使他们不断寻找新的旅游目的。第2章 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瓶颈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人数也逐年增长,旅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却发展缓慢,市场规模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识上的误区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表现主要是认识上出现的误区。即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重视不够,宣传促销不足。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一个低消费群体,国际青年组织联盟(FIYTO)秘书长彼得·德让将这一现象称为“低收益”。相关职能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大学生旅游市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专家认为,基于现阶段旅游业的状况,做学生旅游生意只能且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旅游管理部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不够,多数情况下,旅游消费统计资料缺乏,不够准确。出于安全问题和健康问题的考虑,学校对学生旅游往往采取保守的态度,不主张学生出游,这一方面压抑了学生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使旅游企业不能放手大胆地去做学生旅游市场。学生旅游市场没有得到重视和鼓励,缺乏一个宽松的发育环境,使学生旅游市场陷入发展的不良循环。国外一些研究报告表明,旅游业界对大学生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的估计严重不足,严重阻碍了旅游部门为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做出努力。另外,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对大学生出游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出游具有很大的盲目性。2.2 涉足大学生旅游的企业主要为中小旅游企业目前涉足大学生旅游的绝大部分是中小旅游企业(常被称为微型企业)。据国际青年旅游组织联盟的资料显示,在其6400多个成员当中,微型企业所占的比例高达8。这些微型企业可支配的资金有限,资源匮乏,无法说服政府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而实力雄厚的大型旅游企业却对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屑一顾,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在我们的了解中有九成的受访者不会选择旅行社组团出游,这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所致,另一方面在于旅游行业推出的产品和大学生旅游需求脱节。旅游市场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滞后,服务设施不齐全,如青年旅馆之类的经济型饭店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网络协调系统。2.3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社会环境不够完善目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社会环境缺乏诚信、安全、健康等。旅游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一次出游活动必然要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必然存在。诚信问题、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等都是学校、家长和大学生自身非常关切的问题。在我们身边只有少数的同学会选择旅行社组团出游,大多数的同学不按现有的常规旅游路线出游,他们出游安全系数就会大大地低于旅行社组团出游。如2004年十一黄金周160余名大学生被困峨眉山事件。据四川媒体报道,160余名大学生在成都参加自称是“四川国际旅行社”组织的“大学生之旅”活动。10月3日,当这些大学生分两批到达峨眉山金顶和清音阁后,导游不见了踪迹,已联系好的宾馆饭店也否认接到过预订。此次事件导致上百名大学生被困峨眉山,没有食宿,也没有车辆接送他们下山,后来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救援下,上当学生才顺利返回成都。所以,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社会风气、治安状况、野外救助系统、安全警报系统等环节都是阻碍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在大学生旅游消费中,大学生自身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三方面。大学生经济上不能自立,生活费用来源于监护人,消费能力有限,为了省钱,他们宁可风餐露宿,也不会大量购物。经济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外出旅游。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80年代初并且独生子女占多数。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独立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部分大学生不敢单独外出旅游,也不愿参加团体外出探险探奇活动,然而实际上,他们也是真正需要这种锻炼的群体。2.5 旅行社的推广方式少、产品单一、价格接受度小 目前,旅行社产品的推销方式主要采用报纸、人员推广等形式,由于大学生在学校中主动买报的人很少,浏览新闻、信息等主要采用因特网、广播、人际传播等形式,而旅行社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途径,只是采用简单的电话咨询和报纸宣传,很难满足大学生的要求。当前我国旅行社产品在设计上大多数是景点和交通的简单组合,共性的东西较多,加之长期形成的以观光类旅游产品为主,产品缺乏特色。旅行社向大学生推出的旅游路线没有体现出大学生的特色。因此,导致了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仍处于停滞阶段。而旅行社的价格一般以团体包价为主,行程大多是旅行社设计的常规线路,价格为一个总的价格,灵活性较差,直观上让学生很难接受。第3章 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策略虽然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同时也存在着瓶颈。所以,旅游企业应根据其特征,结合现有和潜在的旅游基础设施,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合理的拓展,采取“政府引导、开拓重点、机动灵活、薄利多销、诚信为本”的拓展思路 。3.1政府引导首先,大学生旅游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旅游可使大学生增长知识、增进人际交往、接触和了解社会,是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政府部门要为学生出游提供优惠措施,如交通部门应放开政策,对学生假期旅游实行全面打折优惠,而不仅仅将优惠局限在学校和家庭所在地之间和每年四次的使用权上。其次,对于开展大学生旅游项目的旅行社,有关部门应从社会效益出发,给予税收、线路安排方面的优惠和照顾,激发旅行社对学生旅游市场的兴趣, 培育一批专营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企业。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发挥“公众服务员”职能,密切与旅游企业及各类院校的联系。通过政府引导和舆论导向,努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3.2 开拓重点第一,重点开拓最具拓展潜力的市场。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拓展的时候,也应开拓重点旅游市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学生旅游市场中最具拓展潜力的重点市场有三个:一是大学生的春秋游市场。在我国高校中,每年春秋季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旅游已形成一种传统,其中又以低年级班级最为活跃,组织集体旅游的可能性和频率性较高;二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这里就包括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和独立性较强、可自创收入的大学生,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旅游动机,出游条件较为成熟,且旅游消费也较大;三是高年级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更成熟,行为更独立,旅游倾向更强烈。第二,积极开发适合大学生旅游的产品与线路。我们注意到自助游是广大年轻人所喜爱的旅游方式,这符合他们交友、游览及自得其乐的需要,同时采取这一灵活性组团方式也适应了大学生崇尚自由、喜欢挑战的个性。开展主题游推出大学各校游,针对毕业生开展企业游,以帮助他们更快的了解更多的高校及掌握更多的企业实地考察机会。发展全游团,作为大学生,其消费能力毕竟有限,而且旅游过程中更重视观光、求知,并不喜欢甚至反感旅游中安排的购物,因此,可尝试推出全游团,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游览,取消购物安排。在旅游线路上多推出自然风景游,探险猎奇游,求知访友游等,少推出不适合大学生团体的宗教信仰游与都市购物游等,根据大学生的时间特点,平时可多推出中短线旅游,五一、十一和寒暑假适当推出长线团。在旅游途中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例如可开展生产外旅游必需品的租赁业务及旅游咨询,为大学生团体代购学生票等单项旅游服务。第三,提高导游素质, 适当引入兼职高校学生导游。大学生旅游团体具有知识水平较高,思维较敏锐的特点,因此要求带领他们出游的导游员具备更高的知识层次与专业基础,在旅游时更注重景点和解说的知识性、科学性、灵活性、新颖性及新奇性。可以启用一些学生兼职导游,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共同的学生身份既可增加导游的亲和力使之与游客进行更好的沟通,也更容易进行市场调查,吸引周围的同学、老师关注本公司,进一步发展客源。3.3机动灵活3.3.1机动灵活的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时要机动灵活。一是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机动灵活。吃、住、行、游、娱、购项目分别列示,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形成短、中、长线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甚至零包价旅游;二是旅游方式多样化。针对大学生不同的需求,设计多种可选择的旅游方式,如远足、自行车、轮船、火车等,也可将它们进行组合;三是组团要机动灵活。大学生出游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游者,尤其是女生。旅游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推行自组旅游团。3.3.2采取多种旅游促销方式大学生从众心理显著,信息传递快旅游企业在旅游促销中,可利用这一特点,采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销方式,从而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与高校社团合作。当前,各高校内社团组织十分活跃,在许多高校,热爱旅游的学生还专门成立了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可以定期走进学校开展宣传活动,也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专项旅游,使旅游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可以开展关于建筑式样的参观、植物花卉的欣赏、园林景观的赏析、文物古迹的鉴赏、各种工厂企业的参观考察及各种工艺流程的参观等,这样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市场形象的确立都是有利的。是产品宣传多元化。采用宣传单、报纸、海报等宣传形式,在大学校园学生出入频繁的场所(如学校门口、食堂、网吧等地) 进行促销,利用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的特点,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另外, 还可以与大学校园周边的店铺合作, 进行捆绑式销售。捆绑式销售是一种很常用的销售方法。旅行社可以在校园周边地区联系一些信誉度好的店铺进行合作, 如购买某一旅游产品之后可以领到一些打折卡之类的物品,而在某一店铺购物可以凭借购物卡进行打折旅游等等。培养学生直销点。现在的大学生时尚独立,自主能力强,能够积极走向社会寻求打工兼职的机会, 以此来锻炼自己。旅游企业可聘用他们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固定的旅游促销人员,利用其信息广、朋友多的优势, 长期宣传、销售旅游产品,达到深入扎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网络平台来进行宣传与营销。互联风、电视、报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三大重要途径,因此,要使大学生快速、全面的接触旅游企业就应通过这些媒介进行传播,像点击率相当高的中国旅游网、江西旅游网及销量比较大的中国旅游报等,都可以被旅游企业所利用。在旅游网上开发出一个组团的信息,立即会有很多大学生很有兴趣的跟帖。所以,旅游企业应在大学生较关注的网站如学校的网站或贴吧内设立旅游专栏,供大学生浏览和查阅有关旅游信息。通过大众媒介一方面, 旅游企业可通过电视媒体作宣传与促销;另一方面,大学生会有喜欢的电视媒体与一些主持人,开展一些与此相关联的旅游活动, 因此,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将对开拓就九江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重要作用。3.3.3推出有特色的广告策略目前,多数大学生对旅游业和旅游产品了解很少,旅游企业可抓住时机做些广告。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采取搞专题讲座的形式,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及一些制图、动画软件将旅游的线路、景点等活动内容制作成全方位和立体的形、声、色并茂的动画记录片或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并将具体的销售、服务内容介绍给大家。其次,与学校联合宣传。旅游企业可以与学校联合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像“XX”杯演讲大赛、书法比赛、歌咏大赛等,既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又可以使其产品深人人心。旅游公司可以采取奖励旅游的形式在大学里搞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3.4薄利多销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它的市场特点,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实现规模拓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一,合理定价旅游产品。因经济条件有限,大学生对价格比较敏感,大学生出游人数随价格变动弹性较大,产品价格过高是制约大学生出游的重要原因。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出游,形成规模市场。所以旅游市场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 第二,明码实价。明码实价能令消费者感到诚实可信,增强大学生的出游信心。如果设置多种折扣,只会增加他们对旅游企业利润的怀疑,促使他们放弃通过旅游企业来安排旅游行程的可能。 第三,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制定不同的价格。旅游景区有热、温、冷景区之分,旅游时间有旺、淡季之分。旅游企业应根据出游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如在冬季降低各大景点的旅游价格, 在夏季合理调整滑雪场等冷景区的旅游价格,这样既可利用淡季和温、冷景区的优惠价格吸引大学生,又可充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调节旅游企业的经济收益结构。 第四,根据可选择的旅游项目分别标价。这样既可降低旅游产品的直观价格, 又可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选择旅游项目,使其从心理上更能关注旅游产品。 第五,采用面对面的销售方式。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市场,它十分集中,特征趋同性较强。旅游企业选择销售渠道时,可以避开一些销售的中间环节,采取直接面对面的销售方式,这样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3.5诚信为本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塑造和坚持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形成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独特文化特征,推动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出游顾虑较多,同时对事物的怀疑心较重。所以,旅游企业要培育和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必须以诚信为本,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经历,树立诚实可信的企业形象。结论大学生是一个特定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群体,同时也是一个极富增长潜力的市场,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重要地位。对此,旅游企业应从长远计议,关注这个市场,充分意识到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就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服务的特色化来形成大学生旅游动机的驱动因素,刺激潜在的旅游需求,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引导健康的旅游消费模式,培育成一个有规模、有潜力且稳定增长的客源市场,培育未来的忠诚客户,实现这一特定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霍力.杜文广大.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 .商业研究,1997(3).2朱蔚琦.如何做大做强大学生旅游市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0).3翁少翔,袁漾.武汉大学旅行社“高校游”产品及市场策略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14.4龚伟.高校旅游的拓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3):104109.5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292294.6魏小安.旅游热点问题实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04-107.7张庆祥.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拓展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2).8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8995,971079陈永发.旅行社经营管理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818510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6-170,88-89.11保继刚.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2.12赵幼芳.试论我国国内旅游的青少年学生市场J.旅游学刊.1996.41517.13祝兴平.苏谦.学生旅游:与科技、人文“亲密接触”J.旅游管理,2001.62730.14王鑫.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难度有多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 107109.15郭峦.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3): 6971. 16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商业研究,1997(3):1115 .17孙惠春.现代人旅游动机的心理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8Salih Kusluvan, Zeynep Kusluvan.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undergraduate tourism students towards working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urkey.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21,Issue 3,June 2000, Pages 251269.19Neil Carr. 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26,Issue 5,October 2005. Pages 797-806.20Conrad Lashley, Paul Barron 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students: Observa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and cross-cultura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Volume 25, Issue 4, December 2006, Pages 552-569.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毕业论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