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论农村女儿养老现状.doc

    • 资源ID:3973601       资源大小:47.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论农村女儿养老现状.doc

    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农村人口的9.25%,据预测,到203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17.39%(城镇为13.1%)。农村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农民养老观念的更新,计划政策的推行,直接关系到农村养老问题。因此,农村养老问题能否得到良好解决,不仅仅关系到农村老人的晚年幸福,更关系到家庭和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更快更好的推进。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转型上,过多强调社会保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作用,将老年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只在退休后可享受退休津贴、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拥有一定基础的老人还可以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来安度晚年,因此大多数城镇老年人退休后都可享受响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可以实现老有所养。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实行以土地为保障的家庭养老方式,包括农民自养和子女赡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即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最可靠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然而,农民步入老年之后,劳动能力逐渐丧失,只能依靠之前的收入来支付后续的养老费用,一旦“吃完”,就要依赖子女。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得到认知。然而,现阶段,在传统的农业条件下,仍需要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有儿穷不久,无儿富不长”的观念得以认可。法律规定男女对老人有平等的赡养义务,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父系家族制的中国农村“养儿防老”已达成共识,女儿赡养父母被视为一种额外尽孝。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女儿户老人沦为“空巢老人”,大多是夫妇双方的生活照料,由于年迈以弱,生产经营能力弱,收入较低,另外精神上还要承担“无后”的舆论压力,逐渐成为社会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研究女儿户的养老,不仅要分析农村的整体养老状况,同时也要兼顾其特殊性,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平等与关爱。2009年暑假期间,我与其他几位志愿者参加了全国妇联主办的“关爱女孩”行动调查小组,期间走访了石家庄周边乡村的近百家典型女儿户,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其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做了详细了解和分析。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这也是我确定论文课题的初衷。利用寒假期间,我走访了家乡严务乡的30家女儿户,发现他们面临的困境具有相似性,我希望能通过对他们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适合农村女儿户养老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1 解除养老后顾之忧,更好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自上个世纪60年代出台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家庭子女数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女儿户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养儿防老”的特殊性使女儿户养老面临诸多困境,仅以家庭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女儿户“牺牲”自己为中国计生事业做出了贡献,把自己陷入养老困境时,国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倡导建立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居家的养老模式,保障女儿户老人老有所养,解除女儿户的后顾之忧,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条例。1.2.2 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建设和谐新农村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城镇老人的退休金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以土地收入作为收入来源,农村老人面临经济困境。因此,农村养老应逐渐引入城镇养老机制,通过缴纳养老保险费方式来实现老有所养,同时引入城镇社区照顾方式,提供基本上门服务,利用农村社区互助的潜力,提供无偿或有偿低价的服务,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1.2.3 完善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农村女儿户做为养老的特殊群体,更应引起关注,在物质保障和生活照料方面,提供完善的基本服务,加强救助贫困老年人,建设老年服务设施,扶持老龄产业发展,为中国老龄化高峰做好准备。13 文献综述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国内学者结合国情变化,对中国的养老问题进行了广泛分析和研究。但是目前专门针对农村女儿户养老的文献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农村女儿户养老的对策建议也相对匮乏。关于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刘学侠(2008)1指出,一方面我国农村普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多年来农村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节育政策,造成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伴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家庭养老负担难以为继,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挑战,带来“空巢家庭”和“代际”分化等不良后果,造成人口结构老化,老年农民面临很多困境。关于农村女儿户面临的困境,曲江川(2007)2指出,由于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独女户和双女户大幅度增加,“421”家庭结构逐渐形成,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年轻人赡养意识淡薄,养老变得更加困难。农村女儿户除承受这些困难以外,还面临其他困境,长期以来,“养儿防老”和“男孩偏好”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习惯和传统习俗,也是农村以土地为生的低生产水平的现实需要。女儿户面临更多的舆论压力和思想包袱,他们“牺牲”自己为中国计生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却使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如高昂的医疗费用,生活无人照料,精神空虚等。女儿户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全面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关于农村女儿户养老的基本取向。曲江川认为,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导方式,是指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的网络,即“反哺模式”,家庭养老体现了代际之间经济互惠和双方精神慰藉,得到了法律肯定。家庭的亲情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无法代替的。周惠萍(1996)3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和供给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功能已逐渐弱化。因此,张仕平(2006)4在肯定家庭养老主体地位长期存在的同时,指出应建立新型家庭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即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最终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女儿户采取优先奖励扶助政策,并在其子女学业、就业等方面享受优先优惠。(国办发2004·21号文件)。2 基本概念2.1 农村女儿户农村女儿户是指在农村居住,且以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现存子女为女儿,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女儿外嫁,老年夫妇与其分居生活,夫妇双方照料或老人独居;二是,女儿招婿,共同在女方家生活。2.2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也称为弱者群体,英文中称“Socioal vulnerable groups”。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而导致在权力、金钱、地位等资源分配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一般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是由于年龄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后者是由失业、灾害、种族歧视等原因造成的并且占大多数,5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2.3 差序格局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做了理论性总结和概括,深刻的揭示了中国社会关系的本质,并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个新名词,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以亲属关系为基础,这种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正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家族制度是实行父系家族制度的,特点是:封闭,不流动,经济上自给自足,有一定的排外性。奉行“人情”原则而非“理性”原则。2.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是实现“生有所靠”的最有效方式,体现了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普遍化原则,7包括集体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形式,保障对象包括:无劳动能力、无人抚养、无稳定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3 农村女儿户养老现状调查分析31 调查的背景 严务乡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的一个行政单位,地处山东省和河北省交界处,全乡下设22个行政村,总面积58.9万平方公里。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共计21516人,是庆云县人口最多的乡镇,家庭户数为6394户,其中65岁以上1764人,约占总人口的8.2%。其中女儿户共计375家,本论文重点研究45以上的女儿户家庭,这类家庭共计137家。 本次调查共抽取样本30户,主要采取个案访谈,文献考查的研究方法。目前,本乡以农业生产为主,养老方式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乡政府2001年建成严务乡敬老院,主要用于供养“五保户”老人,共有床位22个,目前已全部住满,且服务管理很不完善。另外,有23家女儿户老人老人长期与女儿同住,这些老人大多丧偶,且生活自理能力差,其中有17家选择招婿,其他多为老年夫妇共同生活或独居。32 农村女儿户养老状况分析3.2.1 农村女儿户老人的经济状况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土地收入,由于粮食收入具有季节性和低收益性的特征,女儿户家庭缺乏足够的男性劳动力投入,因而土地产出较低,中国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障制度使得农村老人必须“活到老,干到老”,既干活到干不动为止,其中很多老年妇女揽一些手工活儿,例如织网、缝毛袜子、勾花等简单的技术活,这些零活都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体力,8微薄的劳动收入依然是大多数老人的的生活来源,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老人的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远高于城镇老人,除自我养老之外,社会支持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的经济困境。山东省对年满55周岁(女)和60周岁(男)的老人定期发放养老补贴,每人每月50元,主要针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老人,这30元在别人眼中算不上什么,但在老年人的手中却发挥重要作用,老人精打细算,将钱花在购买粮油和其他生活用品上,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体现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平等理念,最重要的是,让女儿户老人活的更加有尊严。案例:住在严务街边上的王大娘,今年已经75岁了,当我迈进家门时,宽敞的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异味,柜子、相镜显然已经擦拭过,但上面的污垢由于时间太久儿难以清除,简单陈旧的家具摆设已陪伴王大娘度过了二十多年的独居生活,王大娘有个女儿,二十年前嫁到附近的王皇村,对方家境一般。身材消瘦的王大娘年轻时是干农活的好手,出了忙种地之外,她经常去地里挖野菜,晒干了可以卖钱。女儿出嫁时,她补贴了一部分,剩下的也没有多少积蓄。如今,年迈体弱的王大娘已经不能干农活,由于靠近集市,周边乡亲会来赶集存车,每次几毛钱的微薄收入成了王大娘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对王大娘来说,却很辛苦,机动车进进出出,王大娘腿脚不灵便,所以得格外小心。目前,老人每月固定收入是养老补贴和存车费,共计150元左右。女儿每月会来探望老人一两次,给老人买些食品和生活用品,陪老人吃饭聊天。王大娘生活很节俭,每月支出主要用于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包括食品和医疗费用支出,由于常年服药,王大娘每月支出约90元,剩下的钱王大娘都存了起来,只希望攒够“棺材钱”,只是无人给“披麻戴孝,养老送终”。王大娘的生活主要是个人照料,家庭赡养功能较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也是女儿户面临的最大困境。3.2.2 农村女儿户老人日常生活照料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孝”文化作为重要保证,在几代同堂的大背景下,老年人是一家之主,衣食住行全部由家人承担,拥有良好的生活保障。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推行,人口流动速度加快。核心家庭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的普遍形式,老人与子女分居的现状决定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尤为值得关注。9目前,严务村的的女儿户女儿90%以上女儿都选择外嫁,只有不到8%的家庭选择招婿,俗称招“养老婿”,婚后要承担女方父母的赡养责任,同时法律规定,即使女儿死亡,女婿也要延续对老人的赡养义务。10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弱,出现记忆力衰退,手脚迟钝等现象,其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能力大体一致,农村老人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患有疾病,甚至是身体的残疾。他们肯吃苦,他们的忍耐力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然而客观的身体状况又使得他们需要生活照料,例如洗衣服做饭这样的家务,应该有人来承担,这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适时帮助尤为重要。11当他们的身体出现疾病,需要就医时,陪老人看病也是生活照料的重要内容。父母抚养子女与子女赡养父母的代际交换是维持家庭关系的首要条件,这种就爱家庭的相互依赖也是维系亲情的重要手段,是任何其他群体无法代替的。改革开放以来,倡导婚姻自由,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学习或就业,并且在当地结婚,对于女儿户来说,女儿外嫁时大多数家庭必然要面对的事实,农村留守老人主要依靠自养,夫妇双方照料或独居,中国二元的保障制度使得农村社区照顾一片空白。案例:刚搬进新房不久的杨大叔今年54岁,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自由恋爱,远嫁威海,二女儿今年20岁,在济南上大学,杨大叔是村里的老木匠,平时为村里的新房加工门窗。我去的时候,杨大叔正在院子里打磨木板,宽敞的院子里四间瓦房,屋内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杨大婶正躺在炕上休息,原来这几年,杨婶得了风湿性关节炎,遇上阴雨天无法下地走路,所以不能干重活,48岁的的杨婶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只是担心年老之后生活照顾问题。杨大叔夫妇二人性格开朗,谈到如何养老时,杨大叔说:“我们不反对自由恋爱,孩子大了,老人也不能操太多心,只是希望对方兄弟姊妹多一些,这样双方的养老负担不会太重。”同时,杨叔夫妇希望年老后可以入住养老院,这样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照料,但是由于目前的敬老院条件有限,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因此,目前杨叔夫妇主要是积攒足够的养老金,以便手头宽裕些,在以后养老时有更多的选择。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女儿即使无法日夜陪伴和侍奉老人,但是女儿仍然是老人最重要的依靠和帮助来源。3.2.3 农村女儿户老人的心理状况家庭的亲情对于家庭成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成为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内容,女儿与老人的联系包括回家探望和电话问候,通过与子女的交流互动,老人得以倾诉,情感得到满足,精神得到抚慰。通常,女儿婚后,也会不定期将父母接到家中居住,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女儿出嫁后,老人沦为“空巢老人”,他们的心理和情感相当脆弱,也相对封闭,因此精神上和心理上往往出现危机,包括精神空虚、反应迟钝、孤独抑郁、恐惧感等等,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态来讲,都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12农村老人的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裕,多数老人通过看电视和串门聊天来解闷,这也成为老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天气暖和时,每每看到成群结队的老人扎堆在路边,聊着家长里短,并戏称为“街头等死队”,这种黑色幽默听起来有些沉重。伴随着老人数量增加,年龄增长,这种现象在农村更是随处可见。13农村社区是一个行政单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种特殊性使得邻里关系比较融洽,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适当的帮助。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容易缺乏安全感,因此喜欢生活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这样老人才不会有较多的心理负担,轻松度过晚年。案例:严务乡敬老院始建于2001年,主要是为本乡“五保户”家庭提供基本生活照顾。武大叔夫妇2009年入住,他们膝下有一个女儿,原本有一个儿子,不幸遭遇意外英年早逝,女儿出嫁后,二老住进敬老院。平时,女儿忙于工作,难得来探望几次,一年多的时间,老两口逐渐适应了敬老院的集体生活,这里主要是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由于位置偏僻,安静的环境让老人们能安心养老。武大叔说:“当时,也去女儿家住过,总感觉不像自己家,再说也不能长住,也是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女儿定期会给汇钱,敬老院里都是年龄差不多的老人,所以平时不会有太多的是非,不像跟子女生活,总是要为他们操心,老了就图个心静。”敬老院的生活节奏很慢,老人们平时没有太多的休闲方式,大多是在一起聊天,偶尔一起整理一下后院的菜园来消磨时间。老人生病时,敬老院负责安排就医,并安排人员照顾老人。这种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健康,从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农村女儿户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的收入来源水平低,常常入不敷出,物质生活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又影响到身体健康、家庭关系、精神和心理状态等方方面面,最终影响到老人的生活满意度,这些充分反映了其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上的脆弱性。因此,农村老年人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承受力的脆弱性、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包括女儿户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显然成为我国体制转换时期一个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33 女儿户养老面临的特殊困境及原因3.3.1 家庭养老功能无法持续在农村,绝大多数的老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女儿出嫁后,难以在老人身边进行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老人的生活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法律规定儿子女儿在赡养老人的义务上,责任平等。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儿子如果不孝敬父母,会被唾弃为“不孝子”,女儿如果承担养老责任,则被视为“额外尽孝”。这种现象普遍盛行于农村,并得到普遍认可。费孝通先生将中国农村的社会关系网形容为“差序格局”,它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社会活动靠的是人情维持。中国乡村家庭是实行父系家族制度的,它的主轴是父子关系,人们基本是按照男系血缘来决定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远近亲疏,这种家族的延续性使得“养儿防老”更具合理性。3.3.2 收入来源很少,面临经济困境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于土地,女儿户缺乏对土地的男性劳动力投入,导致土地产出不高,人均年收入较低,“有儿穷不久,无儿富不长”说明了土地与农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抚养子女及家庭投资,随着教育消费的增加,人们意识到读书时改变命运的出路,宁愿家庭受贫,也供子女读书。这时,女儿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父亲,需要负责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具有很低的风险承受能力。3.3.2 承担“绝户”的舆论压力农村讲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尤其是同姓氏的家族都希望能通过多生儿子来扩大和延续门户,这不仅使自己老有所依,同时提高了在村子里的地位。女儿户在村子里被成为“绝户,意指一旦女儿出嫁后,这户家庭将无法再延续,对老年人来说,百年以后,农村传统要风光大葬,需要儿子“陪陵守陵送陵”,这时,女儿户老人只能一切从简,无人给“披麻戴孝,养老送终”。34 严务乡现有的养老方式农村的养老方式已逐渐乡多样化、多渠道发展,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格局,伴随着市场那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寻求一种契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方式,对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到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严务村的养老方式,从养老资源的供给的资源来看,以经济原则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家庭养老,集体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方式。3.4.1 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家庭或家庭成员对上一辈老人提供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安排的养老方式,具体形式包括:在家庭范围内,依靠自己积累的收入供养;配偶供养;子女照料;其他亲属供养,这种养老方式实际上是以个人终生劳动为基础,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供养,互相支持,通过两代人的社会交换来实现“反哺式”养老。中国历史的儒家文化弘扬孝道,家庭式的养老时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同样,家庭养老是严务村女儿户养老的主要方式,80%的老人都是由亲属照料(包括自养)。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家庭养老成本较低,不仅能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料,还能提供细致周到的生活服务。然而这种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现代化改革的冲击,开始瓦解和分化,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两代人的居住偏好。年轻人喜欢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和老人分开过,老人也喜欢自己过,眼不见心不烦,图个心静。14而是子女在外的工作,分居两地。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抑郁等问题。因此,在农村,老人经济实力的弱小和家庭养老功能的衰弱,导致老人老年生活质量下降,决定了养老社会化在农村的形成空间。3.4.2 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又称为“社区养老”,是指农村基层组织对“三无”老人,既无稳定收入来源,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具体分为两种形式:集体供养和分散供养。分散供养是指由村级组织(村委会)负责,林立照顾,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口粮、住所、烧柴等生活必须资料;集体供养是指在敬老院等机构统一养老,严务村2001年成立了乡敬老院,专门用于安置本乡部分具有特殊困难的“五保户”成员,多数为独居老人,但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开支来源于当地乡镇政府拨款,并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安排管理和服务人员,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农村办敬老院集体养老是在人民公社时期的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的集体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农业税等各项税收的削减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的推行,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过去实行的“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和家庭保障为补充”的农村劳动者保障体系瓦解。目前,严务敬老院共有床42个,实际入住院民仅为20人,管理人员只有四位,其中两位曾在本村村委会任职,一方面是由于敬老院银根紧缩,无法供养更多院民的生活开支;另一方面,如果老人入住敬老院,村里人将其视为子女的“不孝行为”。目前敬老院生活内容单调,没有任何的休闲娱乐活动,所谓的棋牌室也是“参观品”集体养老依赖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资金充足,同时其存在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对其度多元化的认知,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农民意识的不全面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总体而言,严务乡敬敬老院仅仅是满足了少数孤寡老人的温饱需求,是一种低层次的生活保障,只能做为农村家庭养老的补充形式。3.4.3 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是国家或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1991年国家颁布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山东地区试运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引入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规则,这种养老方式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经济给予辅助,国家提供政策扶持。农民达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之后,可按照个人账户的积累额领取养老金,它解决的是养老的物质基础保障,但是对于一个生活无法自理或自理能力很差的老人来说,仅仅有钱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全面的社会化养老支持。目前这种养老方式仍处于试点阶段,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水平差异性较大,因此,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模式,建立符合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生存权是最根本的人权。人老之后,逐渐丧失获得生存条件的劳动能力,曾经为社会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老人们该如何度过晚年生活,谁该为老人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养老问题,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需要一套适应农村现状的综合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农村家庭养老为基础,政府“救助养老”,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农村女儿户老人作为农村老人的特殊群体,其面临的困境有其特点,因此应该针对性的实施某些政策优惠措施,例如教育医疗方面的优先支持等。真正全面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解除未来独女户和双女户养老的后顾之忧,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推行奠定扎实基础。4 关于农村女儿户养老的对策和建议41 重视农村女儿户养老问题这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和村委会应当对农村女儿户养老问题由一个正确的认识,伴随着农村老龄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推行,女儿户家庭数量不断上升,尤其是核心家庭比例的上升,使得家庭养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因此,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不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应树立多渠道多方式的养老观念,。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儿子和女儿共同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意识,打破赡养中的性别划分,改变分居不养老的观念,女儿出嫁后也要一如既往的尊重和赡养老人,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为老人提供生活用品和食品等,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42 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这种养老体系应建立在农村发展实际和老年人群体特征上,包括个人自养机制,社会养老机制,集体养老机制,家庭养老机制。4.2.1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这种传统养老方式的作用中国人传统的亲情养老,不论社会如何发展,都无法被取代。尽管社会化养老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薄弱,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了国家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养老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农村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占38.1%,这充分说明子女供养在农村养老中占重要位置。因此,女儿户养老也应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优越性,分居时不应离老人太远,这样方便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招婿养老”,满足老人对家庭亲情的依赖感;如果距离较远,则应定期“常回家看看”,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话时要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例如尊重老年人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利自由,真正让老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4.2.2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让女儿户老人“老有所养”首先,完善农村社会化救济和“五保供养”制度,扩大农村低保的覆盖面。农村低保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社会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差额补助的制度,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措施.这项措施对于解决农村女儿户养老问题意义重大,严务村的女儿户30%享有“农村低保”,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国家和政府部门会前来探望慰问,并派发面粉和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让农村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次,社会养老保险是必然的养老方式,也是未来养老保险的核心和基础,它是以个人为主、补贴为辅的方针,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方面合力,因此,应大力推行农村保险社会化、法制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补充,使农村的养老保险走向法制化正规化道路。这样才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4.2.3 完善养老机构的服务体系我国农村社区服务起步晚、发展慢,仅有的社区服务也存在服务形式单一陈旧的问题,还无法适应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据调查显示,严务村15%的女儿户选择视情况入住养老院,一方面说明女儿户老人有选择机构养老的意识和意愿;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敬老院刚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服务内容单一,且居住环境较为简陋,暂时称不上理想的养老住所。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加强对敬老院的规划措施,明确未来服务发展方向,在满足“五保户”供养的同时,规划更加完善的收费养老院,不断调整和创新管理方式,增添新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老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实现农村养老的可持续发展。43 大力宣传和倡导老人自养,发展个人养老能力女儿户家庭的老人处于被动地位,女儿出嫁后进行分居生活,由于经济和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老年人生活会遇到很多困境。因此,老年人应前做好养老规划。首先,农民在具备劳动能力时应进行经济储蓄,在保证生活开支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把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养老金存起来,也可将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基金。其次,在常年的体力劳动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透支身体,将身体保养好,当身体出现疾病时,要及时就医,以免留下后遗症,为自己做好健康储蓄。15最后,老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处理好与下一代的关系,尽量少为下一代操心,情感隔阂往往是养老中的大敌。44 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赡养老人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两个方面,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但多倾向于城市的老有所乐,对农村的老人则关注较少,原因是由于农村老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尚未完全保障,加上农村老人大都受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质偏低导致老人的文化需求不是很迫切,也正是由于如此,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贫困更应受到关注。16就目前情况而言,结合老年人自身特征,首先要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老人保持愉悦的情绪,子女应多与老人团聚;其次,老人可适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看书等,并适当的做一些家务,平时也可以通过看电视,串门聊天来排解孤独感;最后,村委会可组织老人组建本村老年协会,发挥其作用组织一些简单可行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 结 论合理解决农村女儿户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应对老龄化,而且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推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也是我国福利事业发展有待关注的领域,本文通过对农村女儿户养老现状的分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伴随着家庭核心化和人口流动加速,中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衰弱,女儿户养老面临诸多困境,如养老资金短缺,精神抑郁空虚,生活无人照料,周围舆论压力等,这就需要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合力共同应对,提高对女儿户养老问题的重要性认识,然而,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女儿户实际情况的综合性养老保障体系,让女儿户老人老有所养,生有所靠,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2、一个国家能否妥善地解决养老问题,不仅取决与经济能力的大小和社会财富的多少,更取决于政府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农村养老保险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贫困化的必然方式,目前处于试点摸索阶段,因此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通过政府立法形式确立下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模式。3、关于解决农村女儿户养老的对策,文中已做详细阐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要更好的解决女儿户养老问题,应健全亲子沟通机制,消除亲子之间的代际情感隔阂;制定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法,切实落实优惠政策,给予女儿户政策扶持;加大对相关养老机构的投资力度和管理水平,这些都是将来处理农村女儿户养老工作的重点。致 谢本学士论文是在许照红老师的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亲切和蔼的性格,严谨的工作态度,一直深深的激励着我,作为我的导师,许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我精心指导,在生活中,她像大姐姐一样,经常与我谈心,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和困惑,再次向许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一直给予我的鼓励和信心,教会我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论文即将收尾,从开始下笔到论文顺利完成,我的得到了老师同学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谢谢你们!大学四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马上就要离开这可爱的母校河北科技大学。心中的那份留恋与不舍久久难以释怀,回想大学四年的生活,我只想说“青春无悔”。四年里,美丽的校园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亲可敬的老师教给了我无数待人接物的的道理,热情真诚的同学给了我家人般的快乐与温暖。四年的时间,我逐渐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成为一个敢于自己面对生活的成年人。论文写作修改过程中,许老师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帮助审查和修改我的论文,首先帮助我确定了论文题目,并整理了大纲思路,并及时就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面对面的和我沟通,您辛苦了!四年里,宿舍一直就像一个家,大象、春儿、宏丽、佳佳,和你们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开心,生活中的你们总是那么善良,细心周到。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能和自己的另一半永远幸福。祝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开心快乐,幸福一生!参 考 文 献 1 刘学侠.老年社会工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9722 曲江川. 老年社会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2328,981033 王以才,周惠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北京:国社会出版社,19964 张仕平.我国社区服务的科学定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43465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256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318 7 杨德清,董克用.普惠制养老金.社会保障制度,2008(7)89928 宫学萍.社会关系良好有助于健康.燕赵晚报,2008(5)9 孙颖心.老年心理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565910 王以才,张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2311 百度网.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百度文库12 陈建兰.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中国农村观察2009(4):253213 姚引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人口研究,2006(11),262914 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01)394215 陈可冀.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08),333816 Joel.M.Charon .Social Problems Reading With Four Questions.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Inc.2001,238243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论农村女儿养老现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