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其对策.doc

    • 资源ID:3972791       资源大小:7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其对策.doc

    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1.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22.中国连锁超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22.1门店数量少,规模普遍不大42.2组织管理结构不健全52.3物流配送体系相对滞后62.4资金普遍短缺62.5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72.6商品价格偏高,超市的经营优势难以发挥73.促进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几点建议83.1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83.2实现连锁超市的规模化经营93.3注重连锁超市的一体化发展103.4加强信息化建设103.5重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103.6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软、硬件设施的开发利用123.7扩大规模,实现经营规模化133.8连锁商业内部管理机制刻不容缓14参考文献14摘 要:当前,连锁超市已经逐步成为中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在迅速的发展经营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应通过政府扶持实现规模化、一体化经营,加强信息化管理、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及加快人才培养,以促进中国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关键词:连锁超市 经营现状 经营对策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其对策连锁超市采用“ 顾客 自我服务、一次购齐” 的销售方式,以经营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中低档商品为主,以“ 高周转率、低利润率和物美价廉” 销售为经营方针,通常情况下以规模取胜,并且重视企业 自身品牌。 其实质是专业化采购与分散化销售相结合,统一 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是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促进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对其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1.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日益发生着变化。效率高、规模化、购物环境舒适的超级市场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连锁超市在中国出现已10多年的历史,从1994年发展至今,中国连锁超市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0%左右,并迅速向大中城市蔓延,新增店铺数量也在直线猛增。在商务部公布的2006上半年连锁企业 的名单中,连锁超市仍占据主导地位。在2005年前30强连锁企业中,超市( 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 的销售额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5.2%,店铺数增长了17.6%。这些数据表明连锁超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零售业的主流业态,为中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连锁超市采用“顾客自我服务、一次购齐”的销售方式,以经营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中低档商品为主,以“高周转率、低利润率和物美价廉”销售为经营方针,通常情况下以规模取胜,并且重视企业自身品牌。其实质是专业化采购与分散化销售相结合,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是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促进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对其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2.中国连锁超市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中国连锁超市业发展迅速,但与国际上连锁巨头相比,中国的连锁超市尚处在成长阶段,企业普遍规范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难以实现规模效益,没有建立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的物流配送体系,缺少资金和人才,等等,所以中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在发展和运作上与国外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连锁经营数量增长快,地区分布广,业态结构多,以直营连锁为主,所有制形式多元化。199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家连锁超市东莞美佳超市的第一家门店开业,到1997年上半年连锁企业已达1000家,店铺14000个,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达50亿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连锁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高于其他地区,数量占总数的50%。在业态结构上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着重发展便利店、超级市场等其他业态专业店、仓储式商店。在连锁形式上以直营连锁为主,较为成熟企业将把特许经营作为主要发展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国有流通企业成为连锁经营的主体,集体、私营、股份制、外资等其他资产主体的连锁企业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促进规模较大、效益好的企业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60家连锁企业利用国家技术改造资金进行连锁化改造,赋予19家连锁企业进出口权,几年来工商银行向连锁企业累计发放各类贷款60亿元。在发展连锁经营的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如上海华联、联华超市公司、北京伍富,东莞美佳超市等,它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开拓,对全国连锁经营的发展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零售业传统业态及销售方式的突破,一些以连续经营、自选售货为特征的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但在我国商界,对这些零售业态存在许多模糊认识,甚至将它们混为一谈,导致实际操作中的许多误区,成为制约我国超市发展的首要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是超市与便民店业态之间的混淆。超市与便民店的销售形式是类似的,两者都采取开架陈列、自我服务、一次结算的方式,但经营定位却有很大的差异,超市是满足顾客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店,而便民店则是满足顾客即刻需求的商店。两者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区别:(1)目标顾客不同。 超市以居民区消费者为主,以家庭为主要销售单位,而便民店则以追求生活质量、习惯于夜生活、生活节奏快的人为主,以年轻人和儿童为主要销售单位。便民店的目标顾客,其消费需求一般具有即时性、应急性的特点,即购物通常处于非计划状态。所以,顾客可能每月去一次百货商店,每周去一次超级市场,而随时都可能去便民店。(2)店铺选址策略不同。 超市以居民区为主,便民店除了可选择在居民区外,还可选择闹市区、车船码头、公路两旁等交通要道设店,以便于顾客随时购物。(3)商品经营品种不同。超市是满足顾客日常生活所需的“一次性购足”的商店。国外超市商品品种至少达5000种以上,有的“巨型超市”能达到15000余种。 上海市规定超市品种不少于3000种。超市的主力商品是生鲜食品,经营比重占商品结构的50%左右。便民店经营的商品主要以在超市高比例销售的、消费者日常消耗率较高的商品为主,具有即时消费性、应急性、少容量性的特点。品种一般在1000种左右,以快餐、饮料为主力商品,几乎不经营生鲜食品。在食品包装上为方便顾客即饮即食,大多采用小包装。(4)服务时间、内容不同。一般超市的营业时间在1216 小时之间,便民店则在16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全天候,全年无休息日连续营业。另外,便民店在服务内容上较超市更丰富。超市通常在店后或配送中心设有加工场,来分割、整理、包装生鲜食品,而店内则是纯粹的买卖形式。便民店可利用店内饮料机、食品制作设备提供简单的现场食品加工服务,从而更便利于顾客消费。(5)价格策略不同。 便民店由于较超市向顾客提供了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其商品售价要高于超市的1020%,利润率要高于23%,所以,便民店并非“低档店”或“平价超市”,也并非卖“细、小、零、杂”如针头线脑一类商品的杂货铺。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超市定位一开始就必须规范,在经营范围、经营品种、销售价格、服务观念、目标市场及经营策略诸方面都应有其特定的内涵,不能认为只要是开架销售就冠其以“超市”的招牌,只有业态界定清晰,市场定位才能准确,超市也会兴旺发达。2.1门店数量少,规模普遍不大连锁超市数量少、规模小是中国连锁超市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受资金、体制、经验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多数连锁超市企业连锁数量少,规模普遍不大。规模化是商业企业实现效益的基本条件。按照国际经验,大型跨国连锁商业集团均拥有众多的连锁店面,而且许多发达国家对连锁企业的最低开店规模作出 明确规定。中国绝大多数超市的门店规模和数量没有达到国际上公认的连锁企业盈利点,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近60%的企业零售额仅占连锁企业的20% ,不仅规模小 ,而且只有“ 店” 不见“ 网” ,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根本无规模可言,阻碍了中国连锁经营优势的发展。原有行业管理体制没有解除,制约连锁经营跨地区、跨部门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大多数连锁公司规模是旧行政管理体制下原有店铺规模的翻版。连锁企业难以跨区发展,范围受原有行业限制,部门分割造成“家家都有连锁店,个个都不大”的畸形现象。一个部门管一个行业的体制没有改变。诸如粮食部门管粮店、副食部门管副食店、百货部门管百货店、供销社管理果品店,每个部门在相应商业区或居民区都设有网点。从整个发展水平看,连锁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平均每家连锁企业拥有店数量仅14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占连锁企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连锁企业规模效益还未充分体现。2.2组织管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前提条件,只有对门店实行统一的采购,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模,才能体现连锁经营的优势。而有的超市不能做到统一进货、配送中心作用难以发挥、仓储设施比较落后,各分店经营商品的种类 、品牌也不能达到统一,还有很大数量的连锁超市除了店名、标识统一以外,名为连锁实为各开各的店,采用的仍是食杂店式的经营管理方式,这对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新的行业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规范水平低、经营方式混乱、布局过于集中,连锁效益大打折扣。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比重不高,特别是老企业改造的连锁业,统一采购、配送比重只有40%,大多数连锁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配送中心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经营方式混乱,导致连锁定位趋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不能发挥标准化、专业化的优势,使分散的连锁店难以实现应有的规模效益。连锁商店产权不明晰,企业未形成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规模与效益发生分离。由于企业产权不明晰,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有的企业宁作鸡头,不作凤尾,担心失去独立地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一方面,盲目启动使连锁店铺运行进入非科学化误区:如北京在同一地区建立的“万德万”超市惨淡经营,开店越多,规模越大,赔钱越多。另一方面,迅速扩张,造成众多效益欠佳店铺。往往由于资金不足,网点开发慢,加上必需的交通运输、仓储等条件以及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滞后,抑制了连锁经营功能的发挥。2.3物流配送体系相对滞后只有有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够保证公司以最低的进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中国大部分连锁经营企业没有真正建立与其经营相适应、保证其高效运转的配送中心,即使部分企业已建立了配送中心,但由于受物流规模的限制,企业组织配送商品的能力明显不足,配送品种不全,配送效率依然很低。与此同时,由于区域利益的分割,有些商品的跨区域配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中间环节增多,不仅不能实现企业成本最优,而且还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一般为80%- 90%,而中国只有30%-40%。2.4资金普遍短缺其一,资金严重不足。国有商业连锁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很低,一般不到流动资金的10%,资产负债率超过80%。多数连锁店因资金困难限制了门店数量的发展。其二,场地无法解决。据调查,目前连锁企业经营毛利中,房租部分一般达到40%,这对以经营微利商品为主的超级市场、便利店实在难以承受。其三,税收问题。我国现有的连锁商店,绝大部分为同一资本下直营连锁形式,不论门店开在哪,所得税都按规定由总部统一交纳,这种收税方法不利于连锁店向其它行政区发展。其四,商品失窃率高。消费者中有一部分素质差顺手牵羊,由于管理不严,造成商品失窃率居高不下。其五,经营环节、经营行为不规范,产品不规范,商品条形码普及率较低,标价不规范。据上海市1996 年职工物价监督总站抽检中,有25%的超市、便民店存在商品缺标、漏标、错标现象,有32家店铺竟无一个填写齐全的明码标签。其六,我国商业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较差,也是限制我国连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超市是一个微利行业,要保证其正常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沃尔玛在福州一家超市的注册资金就达1500万美元。在中国开一家300平方米的超市,至少也需要200-300万元。中国连锁超市在初期注入的资金大多比较少,由于利润较少,中途一些股东又抽走资金 ,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一些上市公司,上市时由于规模小,融资能力有限,在后期发展中,又由于盈利能力弱,缺乏扩股再融资的能力,不得不高负债经营。当前,中国的连锁超市只有通过扩张才能发展,但在发展中,一个连锁超市从无到有直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需要连锁总部进行大量的前期投人。可以设想,多开设一个连锁超市分店就意味着更多资金的投人。时下因为资金短缺使连锁超市难以快速布置网点并形成规模经营的事例并不鲜见,受资金限制,企业常会处于不发展没有规模效益而欲发展又缺乏资金的两难境地。2.5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现代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连锁超市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中国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者主要是从以前的副食、百货商场转调来的,大部分缺乏现代化的技术管理能力同时,由于现在连锁超市发展速度比较快,辐射的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必须建立信息化的系统管理,这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国连锁超市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培训,许多超市员工服务水平较低,各分店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个连锁组织的发展。 2.6商品价格偏高,超市的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超市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间风靡西方各国,并久盛不衰的“秘诀”之一,在于它靠低廉的商品价格取胜。而我国超市中商品价格普遍偏高使许多消费者对超市存有误解,认为它属于高档化的购物场所,非工薪阶层所能涉足,从而难以接纳这种新兴、方便的购物方式。相反,低价销售能实现超市的大批量经营,并加快周转速度,从而使超市形成“低价化大众化连锁化大量化低成本高效益”的良性循环,而这一切均是建立在低价基础上的。目前国外超市虽然因开发了一些高毛利产品而使盈利率有所上升,但其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超市属于低毛利的业态。美国典型的超市10美元的销售额构成是:7.8 美元为厂商、批发商的成本与利润;2.2美元为超市的成本和利益,其中2.02 美元为超市的成本,只有0.18美元为超市的利润,其销售利润率为1.8 %。可见,廉价销售是超市主要的经营特色。3.促进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促进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中国连锁超市业应从加强规模经营、品牌战略、信息化管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人才培育以及与政府的协作等方面寻求解决对策。3.1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国家对已建立的内资连锁超市企业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连锁超市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域发展。对资产质量好、经营机制规范、成本低效益好的连锁经营企业要鼓励其上市发展。在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目标选择上,应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分阶段推进的路子。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发展形式上,要采取国家扶持引导与企业自我发展相结合,推进连锁发展。扶持政策集中在七个方面:其一,应制定超级连锁商店跨地区发展的法规,及早出台商业连锁经营标准及管理条例,扫清地区、部门封锁的障碍;其二,工商行政管理方面,要制定连锁超市公司领导部门到工商登记的政策,促进连锁型超级市场的发展;其三,税收管理方面,应制定适合连锁超市一个法人单位统一纳税的制度,尤其是对所得税的征收和分配要制定统一政策;其四,投资方面,主要集中在一些超级市场发展较快的地区,兴建对全社会开放的中央配送中心,可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有利于保证商品在流通中质量的可靠性。其五,支持现有的连锁总店继续发展新的分店,对建立新的连锁总店提高统一配送率,对于统一配送率仍低于50%的连锁店,不再给予扶持;其六,对于租用、收购、兼并其他单位的闲置厂房、仓库用于发展连锁商业的在资金、物业产权变更、税收方面应给予支持;其七,重点支持一、二家销售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连锁公司或连锁集团,通过多种形式,聚集资本,使其成为连锁商业中的骨干企业。3.2实现连锁超市的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的连锁超市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因此也缺乏竞争力。扩大超市连锁的规模,不仅涉及到超市公司的效益问题,而且也涉及到超市经营的生存发展问题,为此,首先要解决超市连锁企业扩大规模的动力问题。要有积累、扩大和发展的源泉,这就需要将超市经营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按照公司法加快公司化改造,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使企业发展有一个可靠的源泉。其次,要解决体制问题,打破行业、部门、地区的分割,实行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超市连锁,扩大其规模。再次,充分利用兼并等优惠政策,兼并劣势企业作为加盟店,也可以通过互相兼并,强强联合经营,小公司加盟大公司,大公司发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连锁等途径,促进超市集约化,使超市公司的绝对数减少而每家超市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的市区联手、行业联合、优势互补的新思路大手笔,实施了异地超市加盟合作,开了上海超市资产重组之先河。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超市利用兼并和加盟的方式壮大规模,并通过政府培养一批有相当实力的大型连锁超市集团,不仅是中国商业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也是以雄厚实力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提。同外资连锁企业相比,中国内资连锁企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发展中国的连锁企业必须实施集团化、规模化战略,有重点地扶持、发展一批大型的、有实力的连锁超市和连锁集团。发展大型连锁超市发展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联合、购并和跨地区合作是中国连锁超市扩大规模的方向,这种合作还包括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合作。在跨区域发展中要以发达地区的连锁企业为主,在稳步推进的同时,采取全国布点、以点带面进而实现规模化。同时在发展规模化连锁经营中,中国的零售企业应坚持以盈利带动增长的原则,避免盲目扩大规模。还可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及特许连锁等方式,尽快提高连锁超市业的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经营和效益。一方面,可以通过资金纽带的联结,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直营连锁公司;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力通过商品、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联结方式,发展特许连锁网络。3.3注重连锁超市的一体化发展通过一体化战略能够获得与上游企业合作或竞争中的优势。零售企业虽然是连锁最早的实践者,但其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制造商和批发商对连锁方式的产生、存续与发展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零售商。所以,连锁经营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从一开始就以供应链上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作为自身存在的基础。因此,连锁经营的一体化就可以降低连锁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更大地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3.4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管理建设中,普及POS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 ,采用POS可以代替大量的手工劳动,不仅缩短了顾客结账的时间,也便于利用计算机跟踪商品从进货到库存、配货、送货、上架、售出的全过程,及时掌握商品销售和运行信息,加快商品流转速度。 3.5重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是连锁制度赖以产生效应的核心。随着“ 三流分立” 的不断演进和物流职能地位的提升 ,建立一个结构合理、高效运行的物流系统 ,已经不再只是个别零售连锁业的要求,而是中国零售业乃至整个流通业的共同任务。在发达国家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的背后,都有一套强大的物流系统作支撑。有了这个系统,就能够满足连锁经营企业迅速、灵活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而中国真正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屈指可数。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弥补连锁企业这方面的不足。同时,物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巨大,为集中有限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政府也需要制定统一的长远规划。实施商品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从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化。组建配送中心,有条件可自建配送中心。对实力雄厚、集散能力强、信誉良好的批发企业可改造成连锁商店的总部。从单一的储运向全方位、多功能,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转变。转轨期连锁店规范化是指统一店名、统一店貌、统一采购、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培训、统一广告、统一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核算(指直营连锁)、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统一管理。强化规范经营要抓好“三个建设”。体系建设。连锁企业是以总部为核心,采购配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店铺营运系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等几个大系统协调运作的有机整体。制度建设。建立连锁店管理制度体系,关系到每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的各个环节,制度手册是企业营销经验的结晶和宝贵的无形资产。当连锁店快速扩张时,制度手册化是连锁店发展的必然结果。队伍建设。应该使培养和引进并举,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纳有用之才,加强人才培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上岗培训与轮岗培训相结合。建立连锁教育培训机构,使之成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摇篮。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建立为多个企业服务的共同配送中心,逐步实现商品配送共同化。共同配送中心,即商品配送共同化,它是指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同参与,由一家配送中心承担他们的配送作业。共同配送的实质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企业联合,其目的在于相互调剂使用各自的仓储运输设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送设施的使用效率,对于中小型超市公司尤为有效。由于这种多个超市公司合作共同建立的配送中心,资金需求较大,需要多个企业的合作参与,即把各家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共同的物流系统,因此,共同配送中心运营时,连锁各方必须处理好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商品配送共同化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三种:(1)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即由批发商、零售商、连锁公司共同组建的配送中心向同一地区众多的超市门店进行共同配送。(2)厂商联合的配送中心。 即在厂家与批发商或供应商与连锁总店之间进行共同配送。一是将不同厂家和不同批发商按区域进行共同配送,每个批发商只负责特定区域的商品配送,在这些区域除配送自己经营的批发商品外,还负责在这一区域配送其他批发商的商品,在其他区域,别的批发商同时也为他提供同样服务。二是众多厂商都将要配送给各连锁店的商品先配送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为各门店进行共同配送。(3)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 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指独立核算的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这类配送中心可以是由专业的物流公司建立的,也可以是大型超市公司独资兴建或控股的物流子公司兴建的。这类公司不仅承担物流作业,而且往往也兼有采购和批发职能,实际上是一种配销中心。3.6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软、硬件设施的开发利用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连锁超市的特点和运作模式与其他形式企业不同,其要求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连锁经营知识,特别是管理人员。在人才培养上,政府应加强连锁超市的相关学术研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建设,在企业方面尊重人才,明确人才在经营中的重要性。作为连锁超市企业 ,要善于利用大专院校设置的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相关专业,可以通过“ 送出去,请进来” 等多种形式,引进高素质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或者与院校联合办学,定期培训在职人员 ,加强对连锁企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此外,还应加快电子计算机、收款机及条形码等硬件设施的利用,不断提高商品管理、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技术含量,加强计算机技术在管理经营中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超市由于其连锁经营机制的运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管理手段是必须的,但问题是连续超市公司怎样按照业务的发展需要适时地、阶段性地引入电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近年来各地的实践经验,可考虑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配送中心商品配送制单管理,这对超市公司门店已达到一定规模,一般在15个以上,如这时不对制单进行电脑管理,制单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将影响商品的配送速度的质量;第二阶段,配送中心制单电脑管理与配送中心仓库电脑管理进行联网,以保证仓库商品的单品管理和进入仓库的商品立即进入可配状态;第三阶段,超市公司各门店POS系统的推出,对商场的商品进行销售时点的管理,并与配送中心的制单与仓库的电脑联网,对各门店实行无要货计划配货;第四阶段,超市公司全系统电脑管理推出并进行联网,从而最终实现超市管理的电脑化。电脑管理分阶段引入既有利于投资的回报率,又不致于电脑管理手段超前运用而产生使用不足和能力放空的现象。目前我国一些超市公司在初创时期就一步到位地引入系统的电脑管理是得不偿失的。如 POS系统已引入,但商品条码率较低,自编自贴条码却使成本上升;又如连锁超市商品流转各环节还很生疏,就希望依靠电脑来进行管理则欲速不达;最后由于连锁超市规模未形成,电脑作为一种技术资源就无法为规模的多门店所共享,从而也使成本上升,结果是超市一开始就背上沉重的投资包袱。 3.7扩大规模,实现经营规模化中国发展连锁商业的整体思路: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和欠发达地区推进;其梯度推进方向是沿海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省会城市;发展超级市场以连锁制为轴心,以企业品牌、产品开发和科学的管理标准为两轮,推动连锁超市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经营管理上力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逐步走向国际化;发展连锁超市以广谱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以中央采购制和配送中心开发第二利润源(销售利润)和第三利润源(物流利润),以直接的市场信息向加工制造业渗透开发第一利润源(生产利润);拓展超市连锁公司的批发功能,使超市连锁形成规模,使之成为中国零售业向现代化发展中的领头羊。不断增加经营品种,合理调整经营结构,更多地吸引并满足传统杂货店、菜市场及食品店的顾客要求。如前所述,由于受经营规模的限制,许多超市放弃或消极对待生鲜食品、蔬菜和大副食品的经营,这就等于把超市的“菜篮子”功能扔掉了,难以满足一个社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需要,从而导致缺乏长久发展的动力。在日本的超市中,生鲜食品是支撑超市经营的最主要的大类品种(其销售额占到超市营业额的5075%),也是吸引消费者经常光顾的主要品种,而且这些生鲜食品都是由各超市店铺内自行加工整理包装的,因而占用面积较大。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尽管100300平方米规模的超市经济效益最佳,收效最快,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尤其是从日本超市发展的经验来看(日本超市在发展初期,多为中型店铺,面积在150500平方米之间,现已逐步被淘汰,一般都在2000平方米左右),是缺乏前途的竞争力的。随着商品品种的增加和大量“菜篮子”商品进超市,我国超市的网点规模也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避免重走弯路,起点应有500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可选择8001000平方米为佳。目前,北京市规定超市的检验标准是经营品种不少于3000种,经营生鲜食品及熟肉制品的面积不少于30%,经营蔬菜每天则在20个品种以上。上海市也将超市经营紧密地与菜篮子相结合,走在了全国发展超市的前列。上海市规定50%的超市(营业面积大多在500 平方米以上)必须经营生鲜食品,并相应地给予了优惠政策以示鼓励,蔬菜经营比重达25%以上的超市可享受市场的优惠政策。3.8连锁商业内部管理机制刻不容缓中国连锁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企业自身机制问题,生存和发展活力没有解决,跨区延伸、规模扩张不可能成功。鼓励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对现有的连锁企业抓大放小。放小是用收购、租赁、合资、合作等方法,抓大是进行股份制改造,淡化其行业和地域特征,可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经营资源的优化和重组,推动连销企业战略调整和改组。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分割,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重组流通网络,使连锁决策纳入科学化轨道。每开一店铺,都要进行严谨的投资回报率分析,都要选择与初级阶段相吻合的经营方式,而不是行政首脑一人说了算,这是规模与效益一致化的重要基础。总之,中国连锁超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零售业的主流业态和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对外贸易的桥梁,在中国的流通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经营的今天,一定要重视企业实体操作的规范化、快速化、高效化和科学化建设,使其低成本运行,从而使中国连锁超市业取得应有的市场效益,促使其向着健康、充满活力的方向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 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2006年上半年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2 张志勇违锁超市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 3 杨涛,杨路明 对中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体系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 ,(28) 4 郜春莲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5)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及其对策.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