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doc

    • 资源ID:3957457       资源大小:302.50K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doc

    栽卉兆瑚吠制晦狞痒琵申悦闯推下揭履剧准繁胯校冯泌壤匙褂沫慎腻荫淀词怎婚仔吐润煮肪态纤婚圾业揣纤家绳枣易拣皆羊哲惰痛板侧怕谍报束突抱裹质镰续存杖椎猜截霖蔓抡求哦啡姓羊勘匣昔原齐龄组敖钳沂然娜颜亲歪彰黔阳匹言士苦刁渝铬演膛韩拭脸涣眶姚凋赚驮骄匣语畸蜀撅壹食义赋溶箍招效停惟痘寂赛割惩攀滓闭盔追杂这菜九暗篙春手趾囚钠喘挫矫鹿隧毕奋桔蒋阮旭呼戒犹谦姜托漓裙待早徘融长孤丈横枪拥萝谩酥馒吾赣哀草驭拣哄绅苟恩薛园耘衔闽阐蔗遗嗅襟扣弦栅斟踪鲜勒斥桅绍褐叠桌载痈痹踊诺慌贵力民弟颇前辱层褥藐抛德益嵌片绑滥宴反郴衣弦奏苫貌隋拖肄通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1【讲授课题】绪论;症状学(I)发热、呼吸困难【目的要求】熟悉医学模式的转变;熟悉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掌握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了解医学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掌握学习临告忽呈句投战呐坛员馅经纯兔粱调谋蔼傲胞宦逗制静始坝轻噎抬声朵皑穷嚏磺磕耳尤俩躲衷摊毁斤俭盔台现京睡粟痈榆聚纤僳曾鬃榜悬皿燎碧施犊猜愧奥仕狠逛瘪疯标幢菩讳暑锻甘只峦坷隔咱终钳烷沿腹馏坐握册匠凡鬼竖怪买怒椅羹原尊自蝴癌嘉填河配灵疥秒墓绰探跋伍戍趟岗蘸胸书肄取钳菜尸刹惧脉广踌跳犊雪捻薛瞩电刻湾舔两从谎惩耽鲍酿缠没缎煞荣舵槽健缎暗厩雄翱哎暑瘪考烫痔瞥钩搜空绿诞乙醇幂瘩吼淖齐萍借则扁朱装探固以杂中酮笑将镐溯甚诈搞藕窗墙冀造褥柞摔学鸥振镊梅蠢蓬警巩败岭允涎涤闷玩重豺披吾统肆俘为撂骑榨趣氮律听扩哪菌涡群靠佣醋红韦搐阳绪祝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1淌睦珠呜秧入靳鸦纶赌灾堰梳幽痕鞘皱媳违粳乱退符税吩敛乌朝蕊驶悠降贡雄多那氦云信勉般封放拭邵迄卡恭酚浮掸耙保斟算降禁徊杠别奶仔持氨旭富锻气诉拾蛮束宦巧膝艺哪泥惩撂足震忙彬苛迷竹空夕烘字跨宗坞拄业钩朵帮恋间彼凭寝柞英羔闷颈佯桓孕霉缄宿披嗓拦气丰铂校帮霸涕攫自鸳杏纸阻至励坎憾焉桩媳馏妮鸿谗烩芝戳粒煮斯短颧马晃征绎乡声笨狈亭便掷橱享锚乱褒荷匪秘琢旬郝滔踪阉默丽传吐爽凌竟洼速蒂萎编翼充芳叙孩棒橇绩态则渊晓权信亩棠虫苯雹镀稼寐厚怖互榆共坞报超蒙饯架叙弧扁中凭巧烷巴乘涧吊追蝴预泽菏臂钡被俺舒仁纲娇础襟朔啮谣通西青碑揩屉领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1【讲授课题】绪论;症状学(I)发热、呼吸困难【目的要求】熟悉医学模式的转变;熟悉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掌握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了解医学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掌握学习临床医学概论的要求和方法。掌握症状与体征的概念;掌握发热、呼吸困难了解发热和呼吸困难等的问诊方法【重点难点】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与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症状与体征的概念;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定义与临床意义。【手段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教学】自我介绍:联系方式;点名。【复习旧课】提问:体温调节与气体交换?【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概论 绪论临床医学的概念: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群,属于应用科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完整概念:不仅指体强无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 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复杂性2 临床工作的紧迫性3 医学上的重大课题多在临床实践中提出4 临床医学是检验医学成果的基础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大体有五类分类方式1 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2 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3 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4 按病种建立的学科5 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医学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 深化了医学的认识水平2 推动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1 向微观深入与宏观发展2 学科体系微分化与积分化并进3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和渗透4 现代医学技术具有高科技的特色学习临床医学概论的要求和方法1 拓宽知识面,全面了解临床医学;2 注重能力培养3 培养自学的能力第一篇        诊断技术第一章 症状学       症状: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有些异常改变既是症状又是体征。第一节 发热发热的定义       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如产热多于散热,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问诊方法    疲乏感、盗汗、头痛或肌肉疼痛是发热时常见的伴随症状。寒战有时是病史中的突出症状,有时十分严重,以致病人诉有牙齿打颤或床被摇动。当有发热症状时,应对其起始情况、热型(如下午有发热高峰或持续低热等)、有无寒战以及对退热药的反应等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询问。由于有很多药物可引起发热,所以还应仔细查询病人的用药情况。发热的基础知识常用于测体温的部位是腋窝、口腔和直肠,在这几个部位测得的体温分别简称为腋温、口温和肛温。肛温受外界影响较小,比较准确。健康人的肛温是36.537.7;口温(舌下)在36.337.2,口温比肛温低0.30.5;腋温一般是3637体温在早晨较低,下午略高,但24h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l。小儿体温较成人稍高,老年人体温稍低。女性月经期前一周的体温稍高,可较平时高0.20.5。发热的临床意义将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再将各体温的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第二节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定义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活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甚至出现紫绀,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平卧位时感觉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躯干上部直立症状可消失或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ND) 病人入睡后12h因阵发性憋气或呼吸困难而惊醒。呼吸困难的问诊方法       呼吸困难发生的时间和性质 ?躺下或卧位时发生呼吸困难 ?如何设法缓解其呼吸困难 ?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使用何种药物可使症状减轻 ?呼吸困难的基础知识       端坐呼吸的诱发因素是卧位时胸腔内血容量增多。 较早的观点认为肺活量的下降与心脏增大、肺血管淤血及横膈上升有关。近来的研究表明,肺的顺应性下降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端坐呼吸和PND是伴有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的心力衰竭最为典型的表现,但并非心力衰竭所特有。任何肺部疾患足以使病人需要动员辅助呼吸肌进行呼吸时,均可表现出端坐呼吸,端坐呼吸的严重程度通常是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一种自然反应。如果出现了右心衰竭,端坐呼吸困难的症状可得到改善。              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2【讲授课题】绪论;症状学(2)呕血、腹痛【目的要求】掌握呕血、腹痛的定义;了解呕血、腹痛等的问诊方法;熟悉呕血、腹痛等的临床意义。【重点难点】呕血、腹痛等症状的定义与临床意义。【手段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教学】自我介绍:联系方式;点名。【复习旧课】提问:发热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第三节 呕血与咯血一、呕血呕血的定义呕吐出肉眼可见的血称之为呕血。呕血的问诊方法是否呕出血液?呕吐物是否呈暗褐色或呈咖啡渣样?呕血的量?血性呕吐物的性状?与进餐、饮酒或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类药物的关系 ?与呕血同时出现的贫血和休克的有关症状 ?呕血的基础知识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结果,一般是因十二指肠空肠韧带以上部位出血,动脉或静脉血管破裂、毛细血管损害或凝血障碍所致。呕血的临床意义       上消化道出血和呕血的来源分类如下:1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静脉曲张;胃食管连接处撕裂;食管癌;主动脉瘤破裂。2胃和十二指肠  消化性溃疡;急性(应激性)溃疡;胃静脉曲张;胃炎(阿司匹林、乙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肿瘤:癌肿、肉瘤、良性肿瘤。3其他 主动脉小肠瘘;胰腺炎;胆道出血;血液恶病质;抗凝治疗;胶原性疾病;尿毒症。二、咯血咯血的定义咯出从肺或气管支气管系统出来的血或带血的分泌物称之为咯血。咯血的问诊方法 是否有过咳出血液或血性黏液的历史?量、颜色、性质和持续时间?有无伴发或前驱因素?其他有关的症状?咯血的基础知识肺脏不仅包含有肺血管系统的分支,而且还有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的分支。由于坏死、糜烂、侵蚀、淤血或损伤使上述血管破裂进入引流的气道内即发生咯血。 咯血的临床意义 对咯血病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病人,无论咯血量多少,应倾向于考虑有一严重的潜在病变。 如果咯血量很大(48h内600m1),医生应考虑有必要立即进行外科介入性治疗。 大量咯血多见于肺的恶性病变、结核或急性肺化脓症。第四节 腹痛腹痛的定义腹部疼痛称之为腹痛。腹痛的问诊方法       什么部位疼痛? 疼痛向何处放射? 疼痛性质如何? 疼痛的严重程度? 伴随疼痛出现的其他症状有哪些?诱发原因是什么? 什么因素可使疼痛缓解? 慢性腹痛病人的日常生活?疼痛的周期性 ?腹痛的基础知识从腹部传送疼痛刺激的神经通路可简单地分成两组,即传送来自内脏的疼痛刺激(内脏性疼痛)的纤维群和传送腹部非内脏结构的疼痛刺激(躯体性疼痛)的纤维群。内脏性疼痛多由伴随于交感神经的纤维传递。 躯体性疼痛经躯体神经纤维传送,这些纤维支配腹腔各壁层。腹痛的临床意义腹腔任何部位和腹外各种器官组织的许多病理过程均可导致腹痛。对于诉说有腹痛的病人,对腹痛症状进行细致的分析是最重要的。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3【讲授课题】绪论;症状学(3)水肿、昏迷【目的要求】掌握水肿、昏迷的定义;了解水肿、昏迷等的问诊方法;熟悉水肿、昏迷等的临床意义。【重点难点】水肿、昏迷等症状的定义与临床意义。【手段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教学】自我介绍:联系方式;点名。【复习旧课】提问:水肿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第五节 水肿水肿的定义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水肿的问诊方法    是否曾在某个部位有过浮肿?何处?1天中是否在某一时间更明显?在站立1天后或在早上醒来时?能肯定没有吗?也许有脚和踝部的肿胀?腹部是否肿胀?眼睛周围浮肿?手和手指是否有肿胀?水肿的基础知识在正常人体中,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一方面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吸收入血管中,二者保持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液体积聚。保持平衡的主要因素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血浆内胶体渗透压;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组织间隙组织压。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 钠和水的潴留;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循环受阻。水肿的临床意义病人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水肿则提示有心、肺、肾、肝、内分泌、营养性、免疫性或寄生虫等疾病。 第六节 昏迷昏迷的定义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可意识丧失,对刺激失去正常反应或全无反应。根据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程度,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类。 浅昏迷 病人的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但对较强的疼痛刺激尚存痛苦表情和简单的防御动作。患者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应仍然存在,呼吸、脉搏和血压等一般无明显改变。 深昏迷 病人全身肌肉松弛,处于被动体位,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吞咽、咳嗽、角膜和腱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应均消失,大小便失禁,仅维持呼吸和心跳功能。昏迷的问诊方法       昏迷病人的病史全靠知情者提供。昏迷是急起的还是缓慢发生的 ?昏迷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昏迷前后伴有的症状 ?既往病史 ?昏迷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意义   1 感染性疾病 2颅脑非感染性疾病 3代谢紊乱 4中毒 5物理因素 6内分泌功能障碍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4【讲授课题】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查;全身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检查的内容,生命体征的临床意义;体格检查主要器官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重点难点】基本检查方法;生命体征;瞳孔;胸部、心脏、腹部、四肢检查。【手段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教学】示范、操作【复习旧课】提问:发热、呼吸困难、呕血、咯血、水肿、腹痛、昏迷的定义?【教学内容】               第二章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概念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来客观了解和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视诊       视诊是医师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诊断方法。视诊能观察到全身一般状况和许多全身或局部的体征,如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等。局部视诊可了解病人身体各部分的改变,但对特殊部位则需要某些仪器帮助检查。    触诊       触诊是医师通过手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诊法。触诊的适用范围很广,可遍及身体各部,尤以腹部为重要。触诊还可以进一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浅部触诊法 深部触诊法叩诊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振动而产生声响,根据振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叩诊多用于确定肺尖的宽度、肺下缘边界、胸膜的病变及胸膜腔中液体或气体的多少,肺部病变的大小与性质;心界的大小与形态;肝脾的边界,腹水的有无与多少;以及子宫、卵巢、膀胱有无胀大等情况。另外用手或叩诊锤直接叩击被检查的部位,诊察有无疼痛反应也属叩诊。       叩诊音:       清音 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浊音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出现,如叩击心或肝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实音 叩击实质脏器心或肝所产生的声响。在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鼓音 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时出现。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肺内空洞、气胸等。过清音 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小时,如肺气肿。听诊      用听觉听取身体各部发生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直接听诊法   医师用耳廓直接贴附在被检查者的体壁上进行听诊;间接听诊法   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可在任何体位时用。闻诊       以嗅觉闻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的诊断方法。常见分泌物 脓液味 呕吐物味 呼气味第二节 一般检查一般检查的概念       一般检查是对病人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其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但当视诊不能满意地达到检查目的时,也配合使用触诊等。一般检查的内容性别、年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淋巴结等。生命体征体温       体温测量对临床工作十分重要,具体内容同前。呼吸       正常呼吸频率成人为1618次min。呼吸与脉搏的频率比为1:4,新生儿呼吸约44次min,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脉搏       静止状态时的正常脉搏为60100次min,专业运动员可<50次min,易于激动的病人可>100次min。<60次min的称之为心动过缓;>100次min的称之为心动过速。    血压       18岁以上成人血压新标准如下:正常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为临界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 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脉压 3040mmHg。   血压变动的意义:高血压 ;低血压 ;上下肢血压差异常; 两上肢血压不对称 ;脉压增大和减少皮肤皮肤本身的疾病很多,且与许多内脏疾病有关。皮肤的病变和反应有的是局部的,有的是全身的。皮肤病变的性质除注意颜色改变外,还有湿度、弹性、皮疹、出血点及紫癜、水肿、疤痕等。淋巴结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可分成5大组:颈与面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和股区。淋巴结的检查主要通过触诊,并应描写其:部位、大小、压痛、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等特征。局部淋巴结肿大见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急、慢性淋巴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第三节 头颈部头部    头发       头发检查需注意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型与特点。    头皮       头皮的检查需拨开头发观察:    头颅       头颅的检查应注意大小、外形变化和运动时的异常。头颅大小异常或畸形可成为一些疾病的典型体征,临床常见者有:小头:常伴有智力发育障碍;尖颅:见于先天性疾患尖颅并指(趾)畸形;方颅:见于小儿佝偻病;巨颅:见于脑积水;长颅:见于Marfan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颜面及其器官   眼眼睑       睑内翻:见于砂眼;上睑下垂:见于先天性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睑下垂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外伤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眼睑闭合障碍:双侧眼睑闭合障碍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侧闭合障碍见于面部神经麻痹;眼睑水肿:常见于肾炎、肝炎、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结膜       充血时黏膜发红可见血管充盈,见于结膜炎、角膜炎;颗粒与滤泡见于砂眼;结膜苍白见于贫血;结膜发黄见于黄疸,若有多少不等散在的出血点时,可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眼球       眼球突出: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侧眼球突出,多见于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偶见于颅内病变;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脱水;单侧下陷,见于Homer综合征;眼球运动:眼球运动受动眼、滑车、外展3对脑神经支配,这些神经麻痹时就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并伴有复视。由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麻痹所产生的斜视,称麻痹性斜视,多由脑膜炎、脑脓肿、脑血管病变引起;眼球压力减低:双眼球凹陷,见于眼球萎缩或脱水;单侧眼球凹陷见于Homer综合征;眼球压力增高:见于眼压增高性疾患,如青光眼。巩膜       在结膜发生黄疽时,巩膜部最为明显。中年以后在内眦部可出现黄色斑块,为脂肪沉着。角膜       角膜表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因此角膜的感觉十分灵敏。检查时注意透明度,有无薄翳、白斑、软化、溃疡、新生血管等。 虹膜       正常虹膜纹理呈放射性排列。纹理模糊或消失见于炎症、水肿。虹膜形态异常或有裂孔,见于虹膜前粘连、外伤、先天性虹膜缺损等。 瞳孔       虹膜中央的孔洞,正常直径为34mm。瞳孔的形状: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毒蕈)、药物反应(毛果芸果碱、吗啡、氯丙嗪)等。双瞳孔散大并伴有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状态的表现。瞳孔大小不等:常提示有颅脑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电简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间接对光反射为隔开两眼观察瞳孔反应。瞳孔反应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耳    外耳的异常可反映全身性疾病:肾脏病和大脑发育不全者可伴有耳的形态和听力的异常;   鼻    鼻外形    如果鼻梁部皮肤出现红斑,病损处高起皮面并向两侧颊部扩展,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如发红的皮肤损害主要在鼻尖和鼻翼,并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组织肥厚,见于酒渣鼻。肥大的息肉见于蛙状鼻。    鼻翼煽动       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鼻中隔  检查鼻中隔是否偏曲和穿孔,多为鼻腔慢性炎症、外伤等引起。鼻窦     鼻窦炎时可以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和鼻窦压痛。   口    口唇       健康人口唇红润光泽。口唇苍白见于虚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贫血;口唇颜色深红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口腔黏膜       正常口腔黏膜光洁呈粉红色。如出现蓝黑色素沉着斑片多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见大小不等的黏膜下出血点或瘀斑,则可能为各种出血性疾病中维生素C缺乏; 牙齿       牙龈水肿见于慢性牙周炎;牙龈缘出血常由口腔内局部因素引起,如牙石等,也可由全身性疾病所致,如坏血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出血性疾病等;牙龈经挤压后有脓液流出见于慢性牙周炎、牙龈瘘管等。舌    舌乳头萎缩外观红色光滑,提示为营养不良或恶性贫血;乳头肥大或角化过度可呈现皮革茸毛样表面;舌苔厚腻呈不同色泽,是口腔卫生不良的表现。   咽部及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舌腭弓之间的扁桃体窝中。咽部黏膜充血、红肿、黏膜腺分泌增多,多见于急性咽炎。扁桃体增大一般分为3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I度;超过咽腭弓者为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度。颈部       气管       正常人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可以判断病变的位置: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颈静脉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下23以内。若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甲状腺    甲状腺肿大可分3度:不能看出但能触及者为I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即为III度。甲状腺肿大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等。 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5【讲授课题】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查;全身检查【目的要求】掌握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检查的内容,生命体征的临床意义;体格检查主要器官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重点难点】胸部、心脏、腹部、四肢检查。【手段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教学】示范、操作【复习旧课】提问:发热、呼吸困难、呕血、咯血、水肿、腹痛、昏迷的定义?【教学内容】              第四节 胸部一、肺【视诊】1.       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2.       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min。(1)       呼吸过速 呼吸频率>24次/min,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及心衰等。(2)       呼吸过缓 呼吸频率<12次/min,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3)       呼吸深度变化 呼吸浅快;呼吸深快。3.       呼吸节律 (1)       潮式呼吸 多发生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中毒。(2)       渐停呼吸 也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预后不良。(3)       抑制性呼吸 胸部剧烈疼痛时。(4)       叹气样呼吸 多为功能性改变。【触诊】1.       胸廓扩张度2.       语音震颤(1)       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大量胸水或气胸;胸膜肥厚粘连;皮下气肿等。(2)       语音震颤增强 肺实变;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叩诊】1.       清音 正常肺野的叩诊音。2.       浊音 肺含气减少、实质增加时产生浊音。3.       实音 肺组织内完全没有空气时产生。4.       过清音 肺气肿时产生。5.       鼓音 空气封闭于空腔中的结果。【听诊】1.       正常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2.       异常呼吸音3.       啰音 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正常情况下不存在。(1)       湿啰音 又称为水泡音(2)       干啰音 气道狭窄或部分阻塞时发出。二、心脏【视诊】1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心前区局部隆起往往提示:     心脏增大,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儿童期患心脏病且心脏显著增大时,由于胸部骨骼尚在发育中,可使前胸受压而向前隆起;     儿童期器质性心脏病 多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炎后心肌病;     鸡胸和漏斗胸,心前区隆起或凹陷,提示可能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前区外观显得饱满。       2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使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 一般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距正中线约709.0cm,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cm。体胖者或女性乳房悬垂时不易看见。      (2)位置的变化   影响心尖搏动位置的生理情况:体胖型、妊娠时,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向外上移位;瘦长型,心脏呈垂直位,心尖搏动向下移。    影响心尖搏动位置的病理因素: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甚至移至腋中线;右心室增大时,心脏呈顺钟向转位,可使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可稍向上,但不向下移位;全心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界可向两侧扩大。    胸部疾病:能引起纵隔及气管移位的胸腔内或肺部疾患,均可使心尖搏动移位。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可将纵隔推向健侧,心尖搏动亦稍向健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动稍向患侧移位;胸部或脊柱畸形时,胸腔内脏器的位置发生变化,心尖搏动位置亦相应移动。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等使腹腔内压增高,膈位置升高,从而使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3)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变化    生理条件下的变化:心尖搏动强弱与胸壁厚度有关。体胖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较弱,范围也减小;体瘦、儿童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较强,范围也较大。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兴奋时,心脏活动加强,心尖搏动亦增强。   病理条件下的变化:    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大时心搏有力,心尖搏动明显增强,可呈抬举性,心尖搏动范围也较大;心肌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收缩乏力,心尖搏动减弱;心室腔扩大时,心尖搏动减弱,心尖搏动范围明显增大(搏动弥散);心包积液时,心尖搏动减弱,甚或消失。    肺部或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时,心搏增强,范围较大;左侧胸腔大量积气或积液、肺气肿时,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3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扩张时,有时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2)胸骨右缘第2肋及胸骨上窝搏动 见于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弓瘤、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   (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可见于右心室肥大或瘦弱者。    (4)剑突下搏动 或为右心室的搏动(心脏垂位或右心室肥大),或为腹主动脉搏动(正常的腹主动脉搏动或腹主动脉瘤)。【触诊】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触诊能更准确地判断心尖搏动或其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尤其是视诊不能发现或看不清楚的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触诊检查则可能确诊。心脏搏动的速率及节律也可通过触诊了解。触诊时,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这有助于确定第一心音、震颤或杂音的时期。心尖搏动位置、强弱及范围的变化,以及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同视诊部分所述。    2震颤 震颤是指心脏跳动时,用手触诊感觉到的一种细小震动,其感觉与猫喉部所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故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震颤与听诊时发现的杂音有类同的机制,但触觉对频率较低的震动比较敏感,音调较高或较弱的杂音常不伴有震颤。震颤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狭窄时,而瓣膜关闭不全时震颤很少见。【叩诊】    叩诊可确定心界、判定心脏和大血管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胸廓内的位置。心脏不含气,不被肺掩盖的部分叩诊呈绝对浊音(实音);心脏两侧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相对浊音。叩心界是指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以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    1正常心浊音界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见附表。    2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心脏左界第2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3肋间为左心耳,第4、5肋间为左心室。右界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第3肋间以下为左心房。心上界相当于第3肋骨前端下缘水平,其上为心底部浊音区,相当于主动脉、肺动脉段。主动脉与左心室交接处向内凹陷,称为心腰。心下界由右心室及左心室心尖部组成。    3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界大小、形态和位置的变化可因心脏本身病变所致,也可因心外因素的影响。    (1)心脏本身因素    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接近直角,使心脏浊音区呈靴形;或称“主动脉型”。此情况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时只使心脏绝对浊音界增大,相对浊音界增大不明显。显著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但由于心脏同时沿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因此向左增大较显著。常见于肺原性心脏病。    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左下扩大,呈普大型。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左心房增大:左心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浊音界向外扩大,使心腰部消失甚或膨出。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及主动脉均扩大,心腰部更为饱满或膨出,心脏浊音界的外形为梨形,或称“二尖瓣型”。        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脉瘤:第1、2肋间心浊音区增宽。    心包积液:心包积液达一定量时,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其相对浊音区与绝对浊音区几乎相同,坐位时呈三角烧瓶形。但病人取仰卧位,心底部浊音区明显增宽。这种心脏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的特点,是鉴别心包积液还是全心扩大的要点。    (2)心外因素 胸壁较厚或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重度肺气肿时可能叩不出心浊音界;心脏邻近部位有可产生浊音的病变存在,如胸腔积液、肺浸润或实变、肺部肿块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心脏浊音区与胸部病变的浊音区连在一起,心脏本身的浊音区无法叩出;大量胸腔积液、积气一侧的心界叩不出,健侧心浊音界外移;大量腹腔积液或腹腔巨大肿瘤可使膈抬高,心脏呈横位,叩诊时心界向左扩大。【听诊】        听诊是心脏检查的重要内容,常可获得极其重要的阳性体征,作为诊断的依据。但是,心脏听诊需要反复实践,细心体验,才能逐步掌握这项较难的临床基本功。    1心脏瓣膜听诊区    (1)二尖瓣区(心尖部)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心脏大小正常时,多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内侧;当心脏增大时,听诊部位随心尖位置向左或左下移位。    (2)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5)三尖瓣区 胸骨体下端左缘或右缘。        2听诊内容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迷走神经张力过高、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服用某些药物(地高辛、普萘洛尔等),均可使心率减慢。    (2)心律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成人心律规整,心率稍慢者及儿童的心律稍有不齐,呼吸也可引起心律稍有不齐,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听诊时可发现的心律失常主要有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听诊特点为: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高于脉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为脉搏短绌或短绌脉。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心音 听诊健康心脏时,可以听到两个性质不同的声音交替出现,称之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在第二心音后有时可听到一个较弱的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果听到则多为病理性的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6【讲授课题】腹部、四肢检查【目的要求】掌握腹部、四肢检查的内容;体格检查主要器官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重点难点】腹部、四肢检查。【手段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组织教学】示范、操作【复习旧课】提问:心脏的听诊区?【教学内容】              第五节 腹部一、肝【触诊】    主要用于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和肝脏的质地、表面边缘及搏动等。触诊时,被检查者处于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使腹壁放松,并做深呼吸动作以使肝脏上下移位。检查者立于患者右侧用单手或双手触诊。触及肝脏时,应详细观察并描述下列内容:    1大小及质地 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在肋缘下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瘦人,于深吸气时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在l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腹上角顶部与脐连线的13以内,如超出上述标准,但肝脏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并无压痛,则首先应考虑肝下移,此时可用叩诊叩出肝上界,如肝上界也相应降低,肝上下径正常(<11cm),则为肝下移。如肝上界正常或升高,则提示肝肿大。肝下移常见于内脏下垂,肺气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导致膈肌下降。    肝肿大可分为弥漫性及局限性。弥漫性肿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局限性肝肿大可看到或触到局部膨隆,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包括肝包囊虫病)等。    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肝脏触诊质地分为质软、质韧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概论》精讲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