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五章-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标准化课件.ppt

    • 资源ID:3946740       资源大小:8.91MB        全文页数:1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章-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标准化课件.ppt

    2023/3/28,1,第五章 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标准化,第一节 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标准化的意义第二节 农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执行第三节 WTO与标准化,返 回,2023/3/28,2,第一节 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标准化的意义,一、农业的发展历程二、农业标准化,返 回,2023/3/28,3,一、农业的发展历程,2023/3/28,4,农业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革命的原因:(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200余万年历史。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开始的。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之所以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2023/3/28,5,第一: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开端。第二: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逐步替代采集和狩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家养族的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我们所看到的它们,的确不是适应动物或植物自身的利益,而是适应人的使用或爱好”。,2023/3/28,6,第三: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关键步骤。最早的农业无论是起源于种植业、养殖业、或两者兼有,尽管其技术粗放简陋,但随技术的进步和收获物的增多,它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社会文化,确曾起过一种爆发性的影响。,2023/3/28,7,原始农业时代的特征 1、石器农具的应用;2、动植物驯化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粗放种植与养殖;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原始农业的产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狩猎。,2023/3/28,8,农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和工具上的重大突破和革命,都将农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23/3/28,9,(二)传统农业,即经验农业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农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2023/3/28,10,传统农业的特征1、金属质农具和木质农具的应用;2、精耕细作和养殖技术;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其他自然力如风力、水力。,2023/3/28,11,(三)近代农业,即工业化农业时代 工业:十八世纪英国成功设计了种子条播机、脱谷机、收割机、饲料配制机;十九世纪内燃拖拉机的产生使畜力牵引为机械动力所替代,德国的齐得勒制成DDT;二十世纪合成氨、尿素、六六六、对硫磷等,化肥、农药工业长足发展。生物学:十九世纪德国学者施来登、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英国学者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德国学者李比希创立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和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建立了遗传理论,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发展了土壤学科。,2023/3/28,12,在细胞学、进化论、遗传学、植物营养学的基础上,近代农业有三次大突破:第一次:20世纪30年代美国双交玉米种的推广,由原来的亩产100kg增加到350kg;第二次: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选育的矮杆、高产、抗病、耐肥、抗倒伏、广适应的小麦品种,亩产由原来的50kg增加到250kg,并由此掀起一场“绿色革命”;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矮杆、早熟、高产新品系IR-8,一季稻亩产可达600650kg。,2023/3/28,13,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良种产量潜力 化肥增产措施 农药病虫草害防治稳产措施 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此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2023/3/28,14,近代农业的特征 1、机电工具和无机能源的大量应用;2、动植物育种和科学的种植与养殖;3、投入增加,化学品广泛应用,技术密集;4、产业分化,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结构。,2023/3/28,15,但是,化学品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的过度消耗,困扰着社会,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2023/3/28,16,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农产品 1、要成为商品即,标准、均一、规模;2、要多品种,多品牌,多规格,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需求;3、要品质优、成本低、价格低。这就要求农业要走标准、集约、高效的道路。,2023/3/28,17,20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两个重大科学事件,1.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重组技术2.计算机-信息技术,2023/3/28,18,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2023/3/28,19,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有哪些特征呢?,2023/3/28,20,(四)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1.现代农业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在现代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2023/3/28,21,2.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第二、现代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而运用的农业;第三、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和信息技术所武装的农业;第四、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食品等多元化产品制造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23/3/28,22,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的根本的特征:就是有没有一套严格而科学的标准。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2023/3/28,23,总之,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所必需,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利用资源,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23/3/28,24,二、农业标准化,2023/3/28,25,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称为标准。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实际上,标准就是要求,是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一)标准,2023/3/28,26,(二)标准化的意义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所必需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品牌农业,创名牌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返 回,2023/3/28,27,第二节 农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执行,一、标准的分类二、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三、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四、标准化五、农业标准化的内容,返 回,2023/3/28,28,(一)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有效范围分为不同的级别。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六级。我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2023/3/28,29,国家标准 是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ISO/IEC指南2)。主要国家标准代号 我国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2023/3/28,30,行业标准 我国行业标准是指我国全国性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正式公布的部分行业代号,2023/3/28,31,地方标准 我国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标准代码: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2023/3/28,32,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代号: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加以规定。例如:Q/。,2023/3/28,33,2、根据法律约束性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2023/3/28,34,强制性范围: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规定:1、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2、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3、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4、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5、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2023/3/28,35,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对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采用。,2023/3/28,36,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而制定的标准。主要是事物的技术性内容。工作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针对具体岗位而规定人员和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对各种过程的定量定性要求以及活动程序和考核评价要求等。,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3、根据标准的性质分,2023/3/28,37,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标准。按其对象可分为 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组织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等。,2023/3/28,38,4、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安全标准 卫生标准 环境保护标准,2023/3/28,39,基础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称为基础标准。按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概念和符号标准;精度和互换性标准;实现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结构要素标准;产品质量保证和安全、卫生标准;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标准;量和单位。,2023/3/28,40,产品标准 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等。方法标准 以试验、检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方法为对象制定的标准。例如:试验方法、检查方法、分析方法、测定方法、抽样方法、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生产方法、操作方法及包装、运输方法等。,2023/3/28,41,安全标准 为保护人和物安全制定的标准。性质:一般均为强制性标准,由国家通过法律或法令形式规定强制执行。种类:专门的安全标准;在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中列出有关安全的要求和指标。内容:劳动安全标准、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标准、电气安全标准和消费品安全标准等。,2023/3/28,42,卫生标准 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噪声、振动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他事项制定的标准,称为环境保护标准。,2023/3/28,43,四种分类方法组合图,强制性标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推荐性标准,对象与作用,标准性质,适用范围,法律约束性,2023/3/28,44,(二)标准的代号和编号 1、国家标准代号和编号,2023/3/28,45,2行业标准的代号和编号,例如:NY/T 449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玉米种子纯度盐溶蛋白电泳鉴定方法,2023/3/28,46,3、指导性技术文件,4、国家实物标准(样品),47,2023/3/28,5、地方标准代号与编号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与编号,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与编号,例如 山东地方标准 DB37/T 2731999 玉米自交系及单交种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电泳鉴定方法,48,2023/3/28,6企业标准代号,企业标准一经制订颁布,即对整个企业具有约束性,是企业法规文件,没有强制性企业标准和推荐性企业标准之分。,2023/3/28,49,1、国际标准 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中收录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三)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2023/3/28,50,其它未列入KWIC Index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某些标准也被国际公认,与农业有关的主要有下列国际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国际羊毛局(IWS)等。,2023/3/28,51,2、国外先进标准 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其他国际上先进的标准。(1)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标准 主要是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CEE)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委员会(CENELEC)欧洲广播联盟(EBU)亚洲电子数据交换理事会(ASEB)亚洲、大洋洲开放系统互联研讨会(AOW)。,2023/3/28,52,(2)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 美国(ANSI)、德国(DIN)、英国(BS)、日本(JIS)和(JAS)、法国(NF)、俄罗斯(TOCTP)、瑞典(SIS)、瑞士(SNV)、意大利(UNI)等。(3)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英国劳氏船级社船舶入级规范(LR)等。(4)国际公认的先进企业标准 美国BOEING公司、IBM公司、芬兰NOKIA公司、瑞士钟表公司等企业标准。,2023/3/28,53,3、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采标:是指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经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转化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按我国标准审批程序审批发布,并组织实施和对实施进行监督。ISO/IEC现有国际标准15000项,我国国家标准已采用了近7000项。我国国家标准中已有40%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023/3/28,54,(2)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和方法 按ISO的建议分为:A 等同采用 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文本结构和措词上相同或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允许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符号IDT(identical)。B 修改采用 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允许存在技术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符号MOD(modified)。,2023/3/28,55,(3)标准中标识采标程度方法示例:GB(ISO:,IDT)GB/T(ISO:,MOD)GB/T(IEC:,MOD),2023/3/28,56,(四)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简单地说,农业标准化就是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的全过程。,2023/3/28,57,农业标准化的目的:是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制定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以生产出优质、标准、高产的农产品,实现农民增收。同时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23/3/28,58,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际上农业标准化包括三个体系即,1、农业标准体系;2、农业质量监测体系;3、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2023/3/28,59,三体系的关系:标准体系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质量监测体系是保障,它为有效监督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产品评价认证体系的作用是评价农产品状况、监督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实施农产品品牌名牌战略。三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作用,缺一不可。,2023/3/28,60,农业标准化的核心 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扩展,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化和基地的标准化。同时,标准的实施与推广还必须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和农产品评价和认证体系。,2023/3/28,61,标准化的作用,1、规范作用 标准是作为“共同规则”,产品符合标准就合格,否则就不合格;技术也是如此。2、先导作用 对科技人员,通过标准载体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生产者,通过标准知道怎样做好;对于经营者,依据标准了解质量;对于消费者,通过标准了解产品或服务满足要求的可能性。,2023/3/28,62,3、评价作用 标准是一种规则。打击制假制劣者;解决贸易纠纷,稳定社会秩序。4、保护作用 体现在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强化对某种特定对象(安全、卫生、环境)的规定,保 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2023/3/28,63,5、沟通作用 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确保产品的互换性;保障人及动植物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利益方面达成共识与沟通。,2023/3/28,64,(五)农业标准化的内容,2023/3/28,65,种植业标准化林业标准化畜牧业标准化水产业标准化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生态建设标准化农业信息标准化,农业标准化的内容,2023/3/28,66,种植业标准化 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种植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主要内容 种子标准化 基础 生产技术标准化 保证 产品的标准化 核心,2023/3/28,67,种子标准化 是对优良品种的种子,包括果实、种苗、种薯、菌种砧木、接穗等所有的繁殖材料,实行标准化管理。,品种标准;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种子检验方法标准;种子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种子标准,2023/3/28,68,生产技术规程作用 利于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内容 经济技术指标、种子、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定植)防预低温冻害、诊断(形态与营养)田间管理 收获贮藏。,2023/3/28,69,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种植业产品质量标准作用 是对种植业产品质量性能所作的技术规定。是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是产品质量分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主要依据。指标 品质、外观形态、加工技术和安全卫生。,2023/3/28,70,(一)标准项目计划的确立(二)标准的起草调查研究,掌握资料;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编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制备相应的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四)标准草案的审查(五)标准草案的批报(六)标准的审批和发布,农产品技术标准制定的程序,返 回,2023/3/28,71,第三节 WTO与标准化,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机构组建由来二、WTO与中国标准化三、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23/3/28,72,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机构组建由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2001年4月10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2001年10月1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2023/3/28,73,二、WTO与中国标准化,标准化工作概况中国入世,带来的影响中国入世,在标准化方面的承诺标准化工作未来走向证券业标准化工作重点,2023/3/28,74,(一)标准化工作概况,内部组织机构职能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标准化方面的统计数字标准化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023/3/28,75,内部组织机构,编制 85人;主任 1人;副主任 4人;6个部门 办公室、计划信息部、国际标准部、农轻地方部、工交部、高新技术部,2023/3/28,76,职能,质检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具体职能如下: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参与起草修订;方针、政策拟定;管理规章的拟定,相关制度的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编制。,2023/3/28,77,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发布;统一管理制修订国家标准的经费和标准研究、标准化专项经费;管理和指导标准化科技工作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代表国家参加ISO、IEC和其他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负责组织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2023/3/28,78,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标准体制: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标准性质:强制和推荐管理体制:统一管理、分工负责,2023/3/28,79,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续1,中央(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部门:行业标准;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地方: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备案;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管理依托机构,2023/3/28,80,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续2,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直属标委会;委托部门管理的标委会专业标准化研究所国际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国家和地方标准化研究机构,技术支撑机构,2023/3/28,81,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续3,国家标准制定程序:九个阶段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国家标准生命周期,2023/3/28,82,统计数字,标准数量:国家标准 19744项;行业标准 31900项;地方标准 11660项;企业标准 87万项;,2023/3/28,83,国家标准的结构,按标准性质分类,2023/3/28,84,国家标准的结构,按标准用途分类,2023/3/28,85,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SC),TC 260多个(其中直属TC 30多个)SC 420个委员 27200人管理机构研究机构检测机构学术团体企业,2023/3/28,8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转化,19744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有8621项,采标率43.7%等同等效采用 24%非等效采用 20%国际标准转化ISO 13025项中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有4341项,转化率33.3%IEC 4885项中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有1818项,转化率37.2%,2023/3/28,87,标准制定周期,5年中4939项国标计划执行情况1年内完成 126项 2.6%2 年内完成 555项 11.2%3年内完成 1668项 33.8%4年内完成 898项 18.2%5年内完成 529项 10.7%5年内未完成 1163项 23.5%,2023/3/28,88,标准化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47个法律、法规和规章法律 1个、法规 1个、规章 45个标准化法标准化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2023/3/28,89,(二)入世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十四大(1992)、加入WTO(2001)改革的新动力、发展的新机遇、经济的新活力对政府管理经济、贸易的体制、职能、方式有巨大深刻的影响机遇挑战并存,利害并存,2023/3/28,90,入世对标准化工作的影响,按照WTO要求,全面重新调整标准化工作观念法律法规及规章的修改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工作程序,2023/3/28,91,(三)标准化方面的承诺,两个相关的协定:议定书 第一部分 总则 第13条 技术性贸易壁垒13.1 中国应在正式刊物上公布作为技术法规、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依据的所有正式还是非正式的标准。13.2 中国应在加入时起,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符合TBT协定。13.4(a)自加入时起,中国应保证对进口产品和国产品适用相同的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2023/3/28,92,议定书 附件1A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知给TBT委员会)(a)加入后不迟于4个月内,中国将通知接受标准良好行为规范;(b)定期审议政府标准化机构现有的标准,使其与相关国际标准协调一致;(c)对现有的自愿性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进行修订,使之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d)在根据TBT协定的要求,包括其第15.2款及所提及的出版物中进行通知时,以及在对现有措施进行修订时,中国对“技术法规”和“标准”两个术语的使用将遵照TBT协定中的含义;,2023/3/28,93,(e)每5年对技术法规审议一次,以保证其按照TBT协定2.4款的规定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按照TBT协定15.2款通知内容的一部分,提交描述将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基础的政策;(f)要对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的百分比在5年内增长10%的进程提出报告。另外,在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书中,也有多处涉及到一些工作组成员担心中国在标准化方面是否能按TBT协定的附件3制定、批准和实施标准良好行为规范执行,我国代表在谈判中作了相应承诺。,2023/3/28,94,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实施协定(WTO/SPS)包括两方面:危险性评估;适当的卫生和卫生保护水平。主要原则:协调一致、共同采用国际标准原则。相互承认等同性原则。在危险性评估(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当保护水平。确认疫病(疫情)的区域化原则。透明度原则。,(三)标准化方面的承诺,2023/3/28,95,面对WTO,标准化如何应对?,2023/3/28,96,指导思想适应市场、服务企业、加强管理、国际接轨管理体制政事分开、科学高效、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标准体制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运行机制面向市场、反应快速工作模式企业为主、广泛参与、开放式工作,2023/3/28,97,标准制定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Openness(开放)Balance(均衡)Transparence(透明)Consensus(协商一致),2023/3/28,9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能,确保标准制定的程序公开和透明;确保相关利益方公平参与,各方利益兼顾,协商一致确保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和优化;确保标准的实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益。,2023/3/28,99,改革的几个方面,制(修)订国家标准的计划管理强制性国家标准TC/SC管理(ISO的技术工作是通过技术委员会(简称TC)来进行的。根据工作需要,每个技术委员会可以设若干分委员会(SC)新标准出版物,2023/3/28,10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8 银行、证券及相关金融服务SC2 安全管理和一般银行业务分技术委员会SC4 证券及相关金融券分技术委员会SC6 小额金融服务分技术委员会,2023/3/28,101,SC2 5个WGs,WG4 银行业务信息安全准则工作组WG5 保护文档工作组WG6 金融机构IT安全架构工作组WG8 证书管理工作组WG10 生物测定工作组,2023/3/28,102,SC4 5个WGs,WG4 证书编码和光扫描工作组WG6 金融证券分类工作组WG8 商业实体鉴别工作组WG9 行业分类基准工作组WG10 ISO 15022 标准中的XML集成工作组,2023/3/28,103,SC6 4个WGs,WG1 金融交易卡源信息-信息交换规范工作组WG ISO 8583登记和维护管理工作组WG6 小额银行业务安全工作组WG9 信息识别规范工作组,2023/3/28,104,证券标准化,数据接口;数据管理;数据交换;信息系统安全;证券业务技术规范;网上委托、电话委托及其他客户委托;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行业信息分类标准;国际FIX协议(业内、业间的互联标准);银证转账数据交换标准;,2023/3/28,105,如何做好?,成立相应的证券方面的标准化组织;定期组织一些标准化方面的活动;积极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借鉴国际,制定中国证券方面的标准和规范,2023/3/28,106,三、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23/3/28,107,(一)存在问题1、标准的类型和数量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标准数量严重不足,国家正式发布的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的产品不到200个,有近80的上市产品没有标准,特别是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安全限量标准,更是严重缺乏。,2023/3/28,108,在采用标准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少已制定的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多,产后标准和系列标准少。农产品质量标准少,在国际上销售的农产品达1000多个,有标准的仅200多个。缺少与果蔬质量相协调配套的包装、贮藏、运输、卫生检验等方面的技术标准。,2023/3/28,109,2、标准不配套、不统一,全国实施统一标志认证产品目录难以扩大,一个产品多重标准,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2023/3/28,110,3标准的内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的指标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农产品老标准中缺乏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指标,如农药种类和残留有毒金属和硝酸盐的含量,保鲜剂的种类和含量等。有的标准编写缺少规范,我国水果标准中质量一般分成三个等级,但各标准中的叫法却不一致。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低。,2023/3/28,111,4标准的制订和复审工作有待于加强标准的制定所需时间长,从计划下达到标准审批、发布,有的需要3年。标准标龄多在5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78年(如种子检验规程已发布10年)远远超过了我国标准化管理条例规定的35年的复审期限,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2023/3/28,112,5农业监测手段亟待完善和提高 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测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2023/3/28,113,6农业标准化知识需要全面普及 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缺乏深入了解,农业标准的实施还没有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今天,提高农民的农业标准化知识水平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2023/3/28,114,7、标准研究工作滞后,致使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难以提高。,2023/3/28,115,(二)对 策,1制订农业标准化规划,加快制订和修订农业标准“十五”期间,已制、修订了种子、种苗、种禽、农产品等级、无公害农产品、饲料安全卫生、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方面的标准。到2010年,使我国农业标准体系做到:基本满足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基本满足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基本满足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2023/3/28,116,2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完善机构,配备人员与设备,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稳步推进,发挥农业质检部门的职能,搞好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监测,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确保食品安全。,2023/3/28,117,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中国农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采用国内外一致的标准。否则,难有立足之地。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状况不断发生变化,标准时常修改或制订新标准。因此,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调查研究国际市场上产品的供求状况,类型、规格等。准确跟踪国际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动向,以适应多变的国际市场对产品标准化的要求。,2023/3/28,118,4提高全民农业标准化意识,开展农业标准化教育培训工作 为顺利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自上而下的成立由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的领导机构。既负责督促制定农业标准,又督导农业标准实施计划的贯彻落实。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普及教育工作,使贯彻执行农业标准成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自觉行动。以促进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2023/3/28,119,5、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1)基地环境(土壤、水、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生产专业化,种植区域化,集中连片,形成规模;(3)种植作物有标准可依,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4)基地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及服务体系比较健全;(5)在运作模式上,积极探索,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促进基地生产、管理、经营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基地化,基地的标准化。,返 回,2023/3/28,120,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有哪些基本特征?2.面对WTO,标准化如何应对?3.试述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试述WTO协议中涉及标准化的协议及其基本原则。,返 回,2023/3/28,121,第六章 HACCP认证,第一节 HACCP概述第二节 HACCP计划的发展历史第三节 HACCP体系的审核复习思考题,返 回,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农产品技术标准及标准化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