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42541.doc

    • 资源ID:3942132       资源大小:252.5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42541.doc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导游员的职业环境每况愈下,已经开始阻碍我国导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其中,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尤为突出,该问题危害导游员的身心健康,使导游员的人际冲突增加,严重阻碍了旅游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探讨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出了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探讨构建了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模型,分析验证了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提出了从导游员自身的个体干预和旅行社的组织应对策略二个方面出发解决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建议。本文的结论对于其他关注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也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关键词:职业倦怠;导游员;影响因素;对策AbstractThe tour guide occupation environment goes from bad to worse, which have begun to hinder China's tourist industry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is one, tour guide occupation burnout problem i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the problem of tour guide '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hich guides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creases, seriously hindered the tourism enterprises good development, therefore, study tour guide occupation burnout problems is very necessary.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y, puts forward the tour guide occupation burnout factors,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the tour guide occupation burnout factors model, analysis to verify the tour guide occupation burnout factors model. Finally, from the guide of their own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and travel agency's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n two aspects to solve the tour guide occupation burnout sugges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for other related occupation burnout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also has a reference and draw lessons from a meaning.Keywords: occupation burnout; tour guide; factors; countermeasur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3研究内容21.4研究方法22文献综述42.1导游员职业倦怠相关概念界定42.1.1职业倦怠的定义42.1.2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定义42.2 职业倦怠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52.2.1资源保存理论(COR)52.2.2性格-工作匹配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52.3职业倦怠测量方法52.3.1 MBI量表52.3.2 哥本哈根工作倦怠问卷(CBI)62.3.3 BM量表62.4导游员职业倦怠相关研究62.4.1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感研究62.4.2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52.4.3 导游员职业倦怠产生根源研究52.5小结63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73.1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73.2模型构建93.3假设提出94 实证研究114.1问卷设计、发放和研究114.2 样本统计数据描述114.2.1样本构成情况114.3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因子分析134.4相关性分析164.5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回归分析174.6小结184.6.1 结论184.6.2 模型修正195 对策与建议215.1 导游员自身的个体干预215.1.1心里干预策略,自我调节215.1.2寻找正确的排压手段215.1.3 调节原有的工作模式215.2旅行社的组织应对策略225.2.1加强培训,提高导游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225.2.2设定合理的薪酬体制225.2.3 设立导游员带团储备金225.2.4 组织各种轻松愉快的活动226 不足与展望236.1研究的不足236.2研究的展望23参考文献24附录26致谢291绪论1.1研究背景旅游业是世界第一大产业,引领着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在我国,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而导游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整个旅游业的灵魂。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导游员的职业环境每况愈下,已经开始阻碍我国导游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导游行业的现状是:(1)导游离职率高,大部分的导游员的从业时间短,流动性较大;(2)职业认同感低,导游员社会地位、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3)整体年轻化;(4)工作十分幸苦。杨柏芳(2007)在职业倦怠研究评述中说到,“就以现代的旅游企业而言,导游员的服务态度决定了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导游员的工作态度、心理情绪、服务理念影响了服务质量,但是越来越多的导游员面临着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困扰,进而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导游员职业倦怠有着巨大的危害:(1)危害导游员的身心健康,使得他们的人际冲突增加;(2)会诱发其他的导游产生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3)影响导游员的工作绩效;(4)影响到导游员个人的发展前途;(5)破坏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的声誉、形象。如果旅游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没有高度重视,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必将影响导游行业,进而影响整个旅游业的良好发展。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各种因素,包括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生理条件因素、家庭支持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和心理压力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来验证这些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最后提出消解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对策。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提出了更为细致的分类,有借鉴的意义。本文提出的从导游员自身的干预和旅行社的组织应对策略二个方面提出的建议,有利于预防和消除导游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使导游员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旅游行业的良好发展。1.3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导游员职业怠倦感产生由来,影响因素分析和对应措施。以旅行社现在职的,有一定工龄的导游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再加上专业杂志和论文的研究资料,而且通过对中外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和比较,可以为文章的撰写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最后再通过掌握的理论和调研数据的结果分析,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论文的写作。本论文的具体研究框架为:第一章,引言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阐述相关概念、研究理论,测量方法和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因素相关文献资料;第三章,提出本论文的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简单模型,提出假设;第四章,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进而验证模型、修改模型;第五章,根据模型,提出消除预防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建议;第六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归纳论文不足1.4研究方法本文旨在对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故而,文章的研究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了以下内容的研究: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提出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归纳和比较分析,论文从七个因素进行解析,最终提出六大影响因素模型。其次,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文章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进行问卷发放,收集有导游员职业倦怠的有关数据,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修正。再次,针对研究结论中得出的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对消除导游员职业倦怠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保持导游员的身心健康进而保证导游业的健康发展。2文献综述2.1导游员职业倦怠相关概念界定2.1.1职业倦怠的定义职业倦怠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1974)首先提出倦怠(burnout)这一新概念,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与方式,因而无法获得预期的美好所产生的疲劳与耗竭的一种状态。Cheeriness(1980)在Freudenberger之后对职业倦怠提出了新的观点,Cheeriness认为职业倦怠是一个解脱过程,是由职业应激源造成的。社会心理学家马勒诗(Maslach)(2001)对职业倦怠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职业倦怠是由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玩世不恭这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王一敏(2006)则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不适应职场的状态反映,是由个体因为职业环境某一、或若干紧张压力因素,以及自身素质方面因素等造成的。Cheeriness(1980)的组织学观点认为职业倦怠的形成需要经历3个阶段:(1)因为工作原因产生工作压力;(2)出现精神紧张、情绪不安等状况;(3)以冷漠等态度对待服务对象。Farber(1991)的批判性综合观点。Farber提出了导致个体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是无效感。2.1.2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定义国内外对与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定义比较少,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导游员职业倦怠定义是由冯耕耘(2005)年提出的,他认为导游员职业倦怠是一种机能失调现象,指导游员由于长期持续的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挫败感。此外还有陆官虎(2008)提出的导游员职业倦怠定义,他认为导游员职业倦怠是一种反映,也是一种状态,即导游员在不能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反应,是导游员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产生,最终表现在情绪、态度和行为上的一种衰竭状态。本论文采用陆官虎提出的导游员职业倦怠定义。2.2 职业倦怠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自从职业倦怠概念被提出以来,各种有关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也被相继提出。2.2.1资源保存理论(COR)资源保存理论是由Hob foil(1989)提出是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影响了工作倦怠。他认为个体拥有的资源在工作时可以激励个体,会帮助其处理各种急难问题。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格资源。其中人格资源是指自我效能感、乐观感、自尊感、心里幸福感等感觉。所以根据资源保存理论,让员工获取足够多的资源可以有效的预防职业倦怠问题。2.2.2性格-工作匹配理论(Personality-Job Fit Theory)John Holland(1959)最早提出了性格-工作匹配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的性格与职业有着密切关系。John Holland认为当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其工作特性高度一致时,就会降低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John Holland指出有六种性格特质分别与六类职业相互配合,分别为社交型、企业型、常规型、现实型、研究型和艺术型。如今许多企业要求填写应征表格、进行人格测验等,其实就是利用了该理论来寻找合适的人选匹配工作岗位。此外还有Harrison(1980)提出的社会胜任模型(Social Competence Model),Synergist(1982)提出的努力回报模型。2.3职业倦怠测量方法20世纪80年代,职业倦怠的概念逐渐明晰,研究者开始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定量研究,并将编制的量表广泛应用于社会服务行业,如社会工作者、教师、护士等等。关于职业倦怠的测评量表主要有三类。2.3.1 MBI量表杨程甲,许明智(2011)的研究表明,在已发表的有关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中,90%以上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采用MBI作为测量工具。因此MBI的系列问卷,包括MBI-ES(MBI-Educator Survey)、MBI-GS(MBI-General Survey)和MBI-SS(MBI-Human Service Survey)已经成为国外影响最大、应用最多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MBI包括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低等三个分量表,含22个项目。2.3.2 哥本哈根工作倦怠问卷(CBI) 哥本哈根工作倦怠问卷(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 CBI)是Kristiansen 在批判MBI的基础上编制的。该量表由三个分量表组成,即与工作相关的工作倦怠(7个项目)、与服务对象相关的工作倦怠(6个项目)以及个体的工作倦怠(6个项目)。Kristiansen(2005) 的CBI的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分量表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度和良好的效度。2.3.3 BM量表 BM量表(Burnout Measure,BM)是根据是Pines的厌倦量表(Tedium Measure)编制的倦怠量表,适用于各种工作领域的。该量表由三个成分构成,包括生理耗竭、情绪耗竭和精神耗竭,各成分均包含7个项目。在对不同职业群体及非职业群体施测后发现,该量表具有一定的效度,经过测量证明BM和MBI的情感耗竭分量表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与抑郁、工作应激等量表有显著的区分度。除了以上三类主要的测量方法,还有OLBI工作倦怠量表,S-MBM量表。2.4导游员职业倦怠相关研究2.4.1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感研究王彦(2010)在论文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感研究以郑汴洛地区为中心中主要分析了以下这些内容:(1)探讨人口变量因素对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2)探讨人口变量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3)探讨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之关系,对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及各层面与职业倦怠感整体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导游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水品越高,职业倦怠感程度也越缓和。最后王彦表示增强导游员的自信心,缓解导游员职业倦怠,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4.2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工作满意度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正向和愉快的情绪。秦明、蒋奖、于迎军(2004)探讨了影响导游职业倦怠的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建议。在研究中,他们把导游员职业倦怠分为3个维度,即情绪疲惫、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他们的研究表明,情绪疲惫和去人性化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重大的影响,且对工作满意度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即较高的倦怠水平与较低的工作满意度有关。2.4.3 导游员职业倦怠产生根源研究郑赤建、李建达、喻彩霞(2009)认为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具体包括工作特征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组织因素。工作特征因素指导游员的超负荷情绪劳动、超负荷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大。导游员是一个需要控制自我情绪的职业,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而且工作环境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个体因素包括二个方面:人口统计变量、人格特征。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报告(2007)表明,我国导游员的整体现状是女性居多,有70%的导游员年龄是在30岁以下的,大多数的学历是在中专以下。其中大多数的导游情绪自控能不强,不善于沟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社会组织因素包括社会评价、组织支持和管理体制。导游员的社会生存状况令人担忧:1)导游员的社会评价普遍偏低;2)薪酬制度也不完善;3)在处理游客纠纷时,得不到旅行社的利益上的保障;4)导游行业自身存在激烈的竞争性,导游之间缺少相互支持。2.5小结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伤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关注,而针对导游员职业倦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包括性格-工作匹配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胜任模型、努力回报模型。职业倦怠测量方法有MBI量表、BM量表、S-MBM量表、OLBI量表和哥本哈根工作倦怠问卷。现在国内对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因素分类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把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为工作特征因素、个体因素和社会组织因素。但总体而言,国内的导游员职业倦怠研究还只是处在初步研究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在前有的影响因素的分类上做个更为细致的分类。3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3.1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现有的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把影响因素分为工作特征因素、个体因素、社会组织因素三个部分来研究。为了有效的研究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本文将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七个部分:(1)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1)人身安全压力导游员需要亲自带领游客前往景点,但有很多景点是极具危险性,例如九寨沟,几乎每年都有许多导游员牺牲,所以,很多导游员面临着高危的人身安全压力。2)不规律的饮食压力导游员的饮食极为不规律。导游员的就餐时间短,且不规律,会对导游员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导游员长期带团在外,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2)生理条件因素1)工作持续时间长春节,5.1节,国庆节,7、8月份学生放假均是旅游的旺季,一旦到了旺季,导游员都将面临“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导游员的带团工作持续一般多比较长,短着几天,长着十几天。有时候,导游员刚带完一次团,另一个团就需要马上交接。2)体力消耗大导游员在导游服务中的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导游员不仅要带领客人浏览景点,顶风冒雨游玩,此外还要负责安排客人食宿。导游员每日的工作量也很大,经常需要长时间的讲解,而且有些导游员终日哑着嗓子。很多导游员都反映体力消耗太大,每日的工作量太大。3)常年奔波在外工作性质决定了导游员必须常年奔波在外,越是节假日,导游员越忙,越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在这样的长期的高流动性环境中,他们力不从心,身心疲惫。(3)家庭支持因素导游员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期带团在外,在家的时间短,容易引发导游员的父母妻儿的抱怨。同时,朋友、亲戚也会逐渐疏远。这些都会困扰导游员生活,并促使导游员产生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4)人际关系因素导游是一个人际交往频率很高、以控制自我情绪为特征的职业。王春梅,向前(2006)的心理研究表明,强迫或伪装的表情会对职业倦怠有直接影响作用。而在导游服务中,导游员恰恰需要长期的强颜欢笑面对客人,这必然导致其职业倦怠;其次,在旅游旺季或者人多的旅游景点无法及时安排食宿时,导游员一方面要做好游客的解释工作,还要代表游客同旅游景点、饭店进行交涉、协调好同其他旅游工作人员的关系。(5)社会支持因素社会支持的缺乏首先是源于人们对导游职业体验认识的偏差。姚嫒,马耀峰(2004)描述到“由于当今社会对导游员职业形象的偏见,众多的报道多数都是有关回扣、小费以及服务质量低下的负面报道;使得很多导游员觉得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同时,由于导游员彼此之间的竞争性很强,使得导游员彼此之间缺乏应有的关注、关爱。(6)经济支持因素目前国内导游员的收入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旅行社发放的基本工资,一般每月大约在800-1000元不等;2)出团补贴和景点门票差价;3)小费和回扣,外国旅游者一般会给小费,但大多数国内游客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有些导游员在旅行社不仅拿不到基本工资,甚至还要向旅行社缴纳一定的“上团费”(或叫“人头费”)。此外导游员在带团过程经常会面临各种突发的经济状况,在这种急难情况的时候,旅行社经常是让导游员先垫付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导游员的经济负担。(7)心理压力因素1)王春梅,向前(2006)的导游心理学研究证明,过高的心理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个体在情绪、行动、语言以及身体方面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2)情感抑郁。很多导游员不懂得如何释放情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情感抑郁。3)为了缓解各种心理压力,很多导游员会采取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方式,这些不正确的排压手段只会进一步增加导游员的心理压力。本文将通过研究这7个影响因素,构建相关模型来研究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并最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3.2模型构建通过以上对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因素的模型。导游员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因素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生理条件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家庭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图3.1 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理论研究模型3.3假设提出关于职业倦怠形成机制有很多的相关理论,本文将根据上一节建立的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简单模型提出相关假设,从而进一步分析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H1, 假设导游员的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H2,假设导游员的生理压力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H3,假设导游员的家庭支持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H4, 假设导游员的人际关系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H5,假设导游员的社会支持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H6,假设导游员的经济支持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H7,假设导游员的心理压力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4 实证研究4.1问卷设计、发放和研究本章在前几个部分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调研样本、实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和录入数据等一系列步骤,从而获取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量化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本次调研从3月下旬开始,在塞班论坛上、天涯论坛,还有导游群里发布调查问卷,共收到91份问卷,其中80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7.9%。4.2 样本统计数据描述4.2.1样本构成情况通过对回收的问卷分析,对导游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业年数、工作时间、月收入、外界对导游的评价感知,以及对导游员倦怠的了解情况做一个描述性分析。(见表4.1)表4.1 样本构成情况(N=80)项目人数百分比性别男2430%女5670%年龄18岁以下0018岁-25岁3341.3%26岁-35岁2733.8%36岁以上2025%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1721.3%高中、中专或高职2733.8%专科2733.8%本科911.3%本科以上00从事导游业时间一年以内1823.8%一年至三年2430%三年至五年2632.5%五年至十年1113.8%十年以上11.3%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45%8-10小时2632.5%10-12小时3543.8%12小时以上1518.8%月收入1500 元以内78.8%1501元2500 元2025%2501元3500 元3746.3%3501元-5000元1012.5%5001元-6000元56.3%6001元以上11.3%对外界导游评价感知负面评价较多,影响很坏6581.3%正面报道较多,影响较好22.5%不好也不坏,就一般 1113.8%不清楚22.5%面临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有7391.3%没有78.8%从表4.1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1)就性别而言,男女比例悬殊,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为30%,女性占70%,数据显示这次受访者有七成是女性;(2)年龄多在18岁-25岁和26岁-35之间,分别占了41.3%和33.8%,这是因为导游是一个非常依赖青春活力的职业;(3)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直接看出本次受访者中学历层次偏低,其中大多数是高中、中专或高职学历和专科,均占了33.8%,而本科以上更是一个也没有,这是因为国内导游员的入门门槛比较低;(4)从从事导游业时间来看,受访者绝大数是在一年至三年和三年至十年,分别占了30%和32.5%,这是因为导游员职业的离职率比较高,很少有导游员把导游作为一个终身职业来看待;(5)大多数导游员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8-10小时的占了32.5%,11-12小时的占了43.8%,12小时以上的占了18.8%,这是因为导游员的工作持续时间通常多比较长;(6)从月收入来看,人数分布在2501元-3500元,占了46.3%,也有很多导游员的月收入在1501元-2500元,占了总数的25%,现在导游员的工资基本处在中下流水平;(7)有81.3%的导游员感觉外界对导游员的负面评价较多,现在媒体对导游员的评价也是负面报道居多;(8)在此次的受访者中,有82.5%的导游员觉得自己正面临或面临过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这说明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在导游员之间蔓延开来。上述特征表明,样本的结构与导游员这一群体特征比较吻合,可以较好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同时,91.3%的导游员觉得自己正面临或者面临过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这说明很有必要对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4.3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把变量的维数降低以便于描述、理解和分析的方法,用于考察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或者提取少量的主要变量来读取数据的主要信息。其适用条件是变量间必须具有相关性。首先通过KMO值统计量检验。表4.2 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KMO值样适当性检验. 701Bartlett球体检验近似方卡分布338.962自由度136显著性概念.000结果显示:KMO值为0.7010.5,说明可以做因子分析。Sig值为0.0000.01,说明显著性及其显著,适宜做因子分析。为了找到众多影响因素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查看了总方差分解表。(见表4.3)表4.3 总方差分解表成份未旋转的特征值特征值大于1者旋转后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合计方差%累积方差%合计方差%累积方差%合计方差%累积方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9002.1601.5181.3581.1511.013.833.794.719.670.579.556.494.390.342.272.25022.94112.7068.9297.9906.7705.9574.9024.6694.2303.9393.4083.2742.9072.2932.0131.6001.47022.94135.64744.57652.57659.33765.29370.19574.86579.09583.03486.44289.71692.62394.91696.93098.530100.0003.9002.1601.5181.3581.1511.01322.94112.7068.9297.9906.7705.95722.94135.64744.57652.56759.33765.2932.8322.2181.8081.4211.4121.40816.66113.04910.6378.3588.3088.28016.66129.71040.34748.70557.01365.293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表4.3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未旋转的特征值、特征值大于1者和旋转后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从上表中共提取6个公共因子,这6个公共因子被提取和旋转后,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是不变的,即旋转后与未旋转时的6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是相等的。方差的累积贡献率都为65.293%,说明这6个公共因子涵盖原有指标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而且各指标变量因子负荷比较高(>0.5),说明了各成分中的原始指标具有较为显著相关性。表4.4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解释变量因子123456A1人身安全压力B2体力消耗A2饮食不规律压力B1工作持续时间B3常年奔波在外F1经济收入F3急难情况经济支持F2“上团费”等经济压力G3排压手段G1心理压力G2情感抑郁C1父母妻儿支持C2家庭其他成员支持D2协调他人关系D1欢颜面对客人E2社会的支持E1组织支持.819.784.752.673.557.808.723.515.771.699.636.849.566.838.805.818.524提取方法:主成份。 旋转法: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旋转在7次迭代后收敛。通过因子分析,透过旋转后的因素成分矩阵,可以看到原模型中的 17个题项被归为6个主成分,本文将这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环境因素、家庭支持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分析结果与之前有差异,主要为:原模型中的工作环境压力因素和生理压力因素被合并为一个影响因素。根据结果显示,下面对每个公共因子进行分析:(1)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包括A1、A2、B1、B2、B3这五个题项。这五个题项具体为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工作持续时间、体力消耗、常年奔波在外。这些题项反映出导游员带团期间的工作环境特征,所以属于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2)家庭支持因素。包括C1、C2这二个题项。这二个题项具体为父母妻儿支持,兄弟姐妹等家庭其他成员支持。这些题项都是反映导游员家庭支持情况,所以属于家庭支持因素。(3)心理压力因素。包括G1、G2、G3这三个题项。这三个题项具体为心里压力、情感抑郁、排压手段,这些题项都是反映导游员心理压力情况,所以属于心理压力因素。(4)人际关系因素。包括D1、D2这二个题项。这二个题项具体为对客人要强颜欢笑,协调与他人关系,这二个题项都是反映导游员面临的人际关系压力情况,固属于人际关系因素。(5)社会支持因素。包括E1、E2这二个题项。这二个题项具体为组织支持、社会的支持,这二个题项都反映了导游员得到的社会支持情况,所以属于社会支持因素。(6)经济支持因素。包括F1、F2、F3这三个题项。这三个题项具体为经济收入、“上团费”等经济压力、急难情况时的经济支持,这三个题项都是反映导游员的经济支持情况,所以属于经济支持因素。4.4相关性分析为了更好的探讨和验证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了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7.O对各自变量(即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家庭支持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社会支持压力、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和因变量(导游员职业倦怠)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各影响因素与导游员职业倦怠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结果如表4.5所示:表4.5 导游员职业倦怠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导游员职业倦怠Person相关性.238*-.261-.243*-.167.322*-.017*显著性(双侧).034.019.030.139.004.881N808080808080注:*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高危的工作特征因素、经济支持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和心理压力因素的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34,0.019, 0.03和0.004,均小于0.05,故他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另外,家庭支持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与重导游员职业倦怠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所以他们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4.5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回归分析通过前面的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只有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这4个因素与导游员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导游员职业倦怠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将运用回归分析法来证明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所谓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称回归方程式)。表4.6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B标准误差Beta1(常量)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1.088.068-.074.069.092.028.028.028.028.028.238-.261.243.32239.4862.438-2.6782.4973.303.000.017.009.015.001a. 因变量: 导游员职业倦怠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对导游员职业倦怠显著性均小于0.05,表明这四个因子影响导游员职业倦怠的作用。对导游员职业倦怠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中,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经济支持因素、心理压力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这四个对导游员有显著性影响的非标转化系数分别是0.017、0.009、0.015、0.001。另外常数项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根据上述分析,得出导游员职业倦怠的回归方程为:导游员职业倦怠=0.068x高危的工作环境因素-0.074x经济支持因素+0.069x心理压力因素+0.092x人际关系因素+1.08

    注意事项

    本文(导游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42541.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