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高等院校债务膨胀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33901       资源大小:15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高等院校债务膨胀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

    中国高等院校债务膨胀问题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负债运营已经成为我国许多高校主要的运营模式。而负债运营在促进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目前许多高校进入还贷高峰期,部分高校出现“还贷难”问题,甚至出现债务膨胀问题。高校债务膨胀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并不适用破产制度,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其债务膨胀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本文首先概述高校资金来源及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校负债运营状况、负债膨胀原因及风险,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高校债务膨胀问题的对策。全文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和研究,把科学的、实际可行的方法应用到高校财务工作中,目的是对我国高校债务膨胀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高等院校、资金来源、债务膨胀、风险The Research on the Liability Inflation Problem of Chinese Higher Institutions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 getting more serious,the fact that some higher institutions run on liabilities is very prevailing. At the same time, some troubles are show to them. At present, many universities have been entering a peak season to repay their loans, and parts of them feel difficult to pay off, even some higher institutions loan has been expanded seriously.- The liabilities have been a key factor that will stop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fact, as government-sponsored institutions, bankruptcy laws dont apply to these universities. However, if some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dont be put into practice, there will be a vicious circle, which is what we cant accept.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firstly, the resource and use of these capitals; secondly, the reason of these liabilities and risks; thirdly, the basic methods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s. I will discuss and analysis the practical status of the liabilities financing problems of higher institutions, stick to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oncrete analysis of concrete conditions, and put th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methods into theKey words: Higher Institutions;Capital Resource;Liability Inflation;Risk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高校资金来源及应用情况概述11.1高校资金来源情况11.1.1国家拨款11.1.2学校自筹21.2高校资金应用情况41.2.1事业支出41.2.2经营支出41.2.3自筹基建支出51.2.4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2高校负债运营状况、债务膨胀原因及风险52.1高校负债运营状况52.2高校债务膨胀的原因72.2.1扩招政策72.2.2高校评估制度72.2.3 市场经济环境的推动82.2.4信贷政策松动82.2.5管理问题82.2.6负债融资决策问题92.3高校债务膨胀产生的风险92.3.1内部风险92.3.2外部风险93解决高校债务膨胀问题的对策103.1控制招生规模103.2调整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标准103.3 加大政府投入103.4 实现科学化管理113.5 建立投融资民主决策机制113.6 加强信贷监管11致 谢12参考文献1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校扩招规模逐年扩大。然而,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由于国家财政教育经费紧张,相当一部分高校经费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因此,负债筹资成为时下高校解决经费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开始凸现出来。比如,目前许多高校进入还贷高峰期,部分高校已出现“还贷难”问题,甚至出现债务膨胀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某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社会美誉度受到影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校债务膨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1高校资金来源及应用情况概述资金来源及应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收入和支出。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收支平衡是其财务运行最安全,最健康的理想模式。但是由于时间差等问题,可能会出现收支不平衡情况。1.1高校资金来源情况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我们可以按经费来源的主体将高校资金划分为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两部分。有关资料显示,“八五”期间,部属高校的国家拨款收入和学校自筹收人分别占高校经费总收入的46.90%和53.10%。这就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已由过去计划经济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转变,形成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1.1.1国家拨款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最稳定的资金来源,它对稳定、发展高等教育,保证教育单位的正常运行十分必要。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需要联系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去考虑。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经由政府单一拨款,转变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阶段。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格局近年来不会改变。图表-01 2003年至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年份全国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20036208.2713.29%3850.6210.29%20047242.6016.66%4465.8615.98%20058418.8416.24%5161.0815.57%20069815.3116.59%6348.3623.00%200712148.0723.778280.2130.431.1.2学校自筹除了国家财政拨款,高校其他的收入来源全部属于学校自筹,但是各高校实际情况又各不相同,所以学校自筹又分为很多途径,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途径:(1)学费、住宿费及其他教学服务收费 学费,住宿费收入是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1997年全国高校普遍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大学生缴费上学的观念已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学费还不高,仅形成对学校财力的一个补充。例如,2007年北京市全市高校平均学费标准4200-5500元学年,其中北京大学:5300元/年、也有4900元/年,住宿费有750元、1020元不等;中国政法大学:学费6000元/年(英语、德语)、5000元/年(普遍),住宿费650元、900元不等;中国人民大学:6000元/年(外语类专业)、10000元/年(艺术类)、5000元/年(普遍),住宿费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政策而定;北京邮电大学:5000元/年(普遍)、55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40000元/年(国际学院的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住宿费不同标准费用不同。事实上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使中国政府推行不得已成本分担机制,收取学费作为教育经费的弥补。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资助的重点曾“多极化”发展,国家在安全、环境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增量投入能力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中国大学“大跃进”式的扩招,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政府财政难以继续全面支持。(2)贷款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捐(集)资办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这些文件明确了“利用银行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贷款打开了政策“缺口”。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始负债运行,很多高等院校都成为银行的“债务人”,一些大学负债达10多亿元。有调研发现,由于财政拨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有限,银行信贷成为近年来高校及重点中学基本建设的重要融资途径。据业内人士估计,银行贷款占到学校基建总投资的80以上。(3)校办产业、金融投资校办产业是高校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面向市场进行的有益尝试,是为高校筹集资金,增强学校“造血”功能,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分流人员的载体和媒介。校办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例如,清华大学控股公司现在已经拥有经资产123亿,10多年来已累计上缴国家税收50多亿元,而同期国家给清华的学科建设经费则是30多亿元。另外,有充足资金的高校也可以将多余的资金用来购买国债、股票基金、或者利用银行存款获得利息收入,例如通知存款。(4)科研经费、科研成果、校企联合高校的科研活动收入主要是通过承担国家基础研究和各部委课题而取得的,同时还可从与企事业单位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应用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话动中取得。高校有科技优势,企事业发展需要技术,这种供求关系为高校提供了较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为办好高等教育注入了活力。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资料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在18%左右,尚有大批的科技成果亟待转化。如果政府能主动地组织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联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权威性和服务职能,适当拨出款项作为科研发展基金,协助企业做好小试,中试直至转化过程,产,学,研相结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企业最担心的因转化失败而耗费资金的顾虑,激发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除高校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外,对合理开发配置自然和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现有设备,人力,加快企业改造,资产重组,提高企业技术含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或独立创办科技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创办科技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有些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5)社会捐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来自内地、港澳台、国外的社会捐赠活动也逐渐增多。社会捐赠已在高校建设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补充作用,将带来我国高校筹资新格局。很多知名人士和慈善家,如邵逸夫、曹光彪、查济民、汤永谦等,一些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如宝洁公司、联想集团、南都集团等,以及海外一些基金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都在国内高校设立各种基金,支持高校建设发展、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1988年安徽大学率先成立校董事会,成为我国高校较早的社会捐赠管理机构。目前,我国近2000所高校中,约有140多所先后成立了董事会,其中,有30多所属于私立大学,另一部分高校成立发展委员会,大部分的高校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或校友基金会。我国一些高校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目前较知名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包括在美国成立的海外教育基金会)、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成立了基金会,南京大学则成立了发展委员会。1.2高校资金应用情况高等学校支出是指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建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等。研究高校债务资金融通问题,必须要弄清楚高校资金的流向及资产配置问题。1.2.1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即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和业务招待费。事业支出按其用途划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务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物价的不断上涨,我国高校的事业支出连年增加。例如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工作总结:2006年学校事业支出1.6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7.2%,其中教育事业支出1.5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71%。2006年学校人员经费支出7827.2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8.96%,占全年教育事业支出的48.61%,其他各项支出比照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增加。1.2.2经营支出经营支出,即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此项支出因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而金额差别很大,所以暂时还没有权威的具体统计数据。1.2.3自筹基建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即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发生的支出。近年来,高校的进一步扩招使得各高校不断扩大校区,增建宿舍楼、教学楼,投入的资金也连年增加,而且数额巨大。截至到2005年全国部分大学城投资额:图表-02大学城投资额(亿元)廊坊东方大学城50宁波市高教园区32南京江宁大学城40南京仙林大学城50广州大学城120合计2921.2.4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2高校负债运营状况、债务膨胀原因及风险有关专家提醒,我国高等院校依靠银行贷款掀起的基本建设投资热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2.1高校负债运营状况对于中国高校负债总额,目前尚缺乏已公开披露的权威统计,不过肯定的是:负债总额急速膨胀。中国社科院2006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前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1500亿-2000亿元之间;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2007年8月14日在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指出: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个别高校由于债务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行;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如图所示:图表-0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所完成的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4.4亿元,自2002年起年均增幅达到76,而这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元,校均收入达到8.64亿元,也就是说现有的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这部分高校收入的51%,且这一趋势还在逐渐扩大。 图表-042000年6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组建为新吉林大学。2004年8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也加入吉林大学。合并后的吉林大学需要大笔资金维持运转。2000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为吉林大学提供了15亿元人民币贷款;2001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又与吉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五年内向吉林大学提供20亿元人民币信贷综合授信;2003年5月,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为吉林大学提供15年期共19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年利率为6.12%。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校内网贴出一则通知,宣布学校负债30亿元,同时指出学校从2005年起就步入了付息高峰期,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亿元至1.7亿元。由此可见,其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2.2高校债务膨胀的原因 高校债务膨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例如贷款政策的松动,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自身管理等问题。2.2.1扩招政策扩招政策是高校负债的直接诱因。1999年,我国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29万人,11年间增长了4.82倍。如图所示:图表-05 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韩表示:“高校扩招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央所做的重大决策。1998年到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23%,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800万,规模居世界第一。”由此,扩建新校区以满足办学需要成为必然,也就是说,高校必须要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大办学规模。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校负债运动由此开始。2.2.2高校评估制度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教育资源增长却显得相对缓慢,生均教育资源相对下降。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制定高等院校设置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方案等,对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如校园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生比等进行了硬性规定。这些文件的颁布并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自觉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但也把大部分高等院校逼上了更新设备,扩建新校区的道路,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2.2.3 市场经济环境的推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包括负债运营在内的市场经济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越来越被我国企业界所遵从。负债运营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多好处,如财务杠杆效益等。而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也开始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所以,上述负债经营模式及观念,也越来越得到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认同,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作为事业单位的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运行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始注重经济效益,接受并开始尝试采用负债运营这种模式。2.2.4信贷政策松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发展。”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捐(集)资办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这些文件明确了“利用银行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贷款打开了政策“缺口”。高校的快速发展及其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银行竞相争取的优质客源,高校与银行的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高度互补,使银校合作普遍展开,高校的债务由此产生。 另外,高校银行贷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阶段,暂时还没有成型的评估和监管体系,基本上属于粗放式的贷款。2.2.5管理问题(1)人员超编。有记者在上海一所部属院校的职工构成表上看到,该大学拥有专任教师1525人,科研机构人员210人,教辅人员426人,行政人员607人,工勤人员40人,校办工厂职工420人,其他附设机构人员737人,编外人员78人。经计算,行政人员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28%(15%为正常范围),专任教师占职工总数比例不到38%。高校人员超编造成我国高校沉重的财务负担。(2)设备浪费、重复建设。我国高校设备利用率特别低,设备购置浪费“惊人”。上海某重点高校的一位教授透露,学校花了约400万元购置了一台高精尖设备,然而,就在设备搬回学校时,发现存放新设备处,竟有一台同等型号、档次略低的设备在一旁尚未来得及开封。他还透露,某高校购置一台5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价值上千万元,而一年使用还不到十次。这些高新设备,连一般教授都使用不上,更不用说学生使用了。另外,重复建设问题也很严重,例如实验室和机房等的建设,应该遵循合理而高效利用的原则,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此方面做的还不够,资源的重复浪费很严重。(3)投入产出、风险控制、品牌经营等现代科学管理理念淡薄,导致我国高校投资融资不利,财务风险越来越大。2.2.6负债融资决策问题某些公办学校贷款决策的非民主化,使得高校的银行贷款缺乏论证,责任人缺位,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雪球”越滚越大。另外,高校社会化等体制问题也迫使高校不断追加债务资金。2.3高校债务膨胀产生的风险2.3.1内部风险办学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日常经费,只有保证这些经费的充足,才能正常办学。而经费的短缺,财务的压力,使得某些高校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开始少发工资、少发奖金,这直接造成了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也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2.3.2外部风险某些高校自曝巨额债务以来,我国高校的负债问题便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自此,许多高校的负债情况纷纷被曝光,并在全社会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名誉。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承载的社会使命是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合格的人才,其资金来源应以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主,过度负债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甚至会影响到高校存在的本来意义。3解决高校债务膨胀问题的对策高校债务膨胀的原因是复杂的,综合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3.1控制招生规模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与大规模扩招是有关系的,所以应适当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控制招生规模并不是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才需求规模仍在进一步扩大,老百姓上大学的愿望仍呈上升趋势,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将继续增长。鉴于此,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招生规模,应该体现的是稳定的规模、理性化的规模,讲究质量的规模,而不是情绪化或潮流化的规模,更不应是失控的规模。根据当前高校实际情况,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有利于集中必要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高校债务膨胀问题,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这种认识已经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决策者和专家中间达成共识。3.2调整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标准由于我国教育部正在实施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标准相对单一,所以在客观上促进了一些高校的盲目发展行为。因此,建议教育部对这一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区别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制定分类指导、分层次评估的指标体系,引导高校走效率和质量协调发展的道路,避免单纯的规模扩张带来的巨额负债等问题。3.3 加大政府投入前文已述,高校作为承担培养人才重任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应该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2007年,民盟中央调研组的一份调研报告称:从教育整体投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虽然有所增长,但始终未能达到4%(其中高等教育经费应占GDP的1%)的要求,教育经费增长没有达到教育法提出的要求;财政预算内经费虽总量增加,但生均经费逐年下降,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是:2005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比2000年下降26%。另外,报告还说,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近5倍,财政预算增加却不到2倍;按教育部门规定的办学条件估算,学生增加近5倍,财政需增加5800亿,但是实际投入不足2000亿。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加大政府投入势在必行。3.4 实现科学化管理高校应该努力在财务管理、资源配置、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只有建立健全严密的控制系统,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有效畅通的运行机制,才能从内部杜绝一些违法违纪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损失浪费等问题。例如,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的科学管理方法,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保持我国高校持续健康地发展。3.5 建立投融资民主决策机制对于高校的投融资等重大事项,应实行民主决策制,即对新校区扩建、场馆兴建、银行贷款等重大事项,成立专门的负责小组,对该事项的投入产出、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目的是将风险降低到最小,保障高校持续健康的运行。另外,高校问责制有利于强化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领导干部恪尽职守,勤政廉政,防止和减少过错,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节约办学资金。3.6 加强信贷监管想要解决高校负债膨胀的问题,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加强对高校信贷的监管力度。首先,要控制高校贷款的总额。国家应该对高校贷款的额度进行限制,同时尽快制定对非教育设施和老校区资产用于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以规范银行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其次,商业银行要改变和提高对高校贷款的认识,不能再进行粗放式的贷款发放与管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贷款都一定是优质贷款,一所高校的所有贷款同样也未必永远是优质贷款。另外,学校原本就不是企业,缺乏贷款运作与管理的经验,作为贷款方,商业银行理应更加注重贷款的质量管理,不能简单地、粗放地把贷款一放了之,不履行正常的贷款风险防范程序。所以,对于高校贷款,商业银行要更加注重风险评估管理,避免不负责任的乱放贷款。 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在源头上控制住高校贷款总额,使其不至于膨胀恶化。致 谢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对这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和熟悉的校园充满了感情。而现在,论文完成了,也要毕业了,想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却不知从何说起。我知道,毕业论文乃至学业的顺利完成,并不仅仅因为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直无私的支持着我的父母,悉心教导过我的老师和关心帮助过我的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养育了我,这其中的艰辛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他们无私的爱赋予我力量,让我始终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一切。感谢老师。我的论文从选题、构思到写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得到了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老师工作很忙,却非常重视我的论文写作,经常连续指导我几个小时,在此,我要对老师说,能成为您的学生,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生的宽容和关怀,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您总是非常耐心的给予教导;在学习之外,您也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给予诚恳的建议和指导,在您的身上,学生真正明白了良师益友的含义。您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态度,认真的、热情的、向上的态度,这将影响我的一生。感谢大学四年来教导过我的老师们,他们教会我的知识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四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因为有了可爱的你们,我的大学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衷心的祝福你们前程似锦。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大学,你教会了我太多太多,虽然你也很年轻,但一起成长的经历,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参考文献1 李金娥,钱梦勇.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资金来源分析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1998,(6)25-26.2 戚务念,杨艳春,吴泽俊. 高校债务危机:缘起与化解EB/OL. 科学网,2008-9-28.3 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财贸经济,2003 (1) 58.4 王东芳. 高职院校社会捐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 (9) 5-65 俞昕. 高校“巨舰”的债务迷航EB/OL. 腾讯教育双周刊,2007-5-10.6 李定清.高等学校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探析J.商业时代,2006(32).7 冯锦慧. 高校负债筹资风险及防范研究EB/OL.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3-138Milton Friedman. The Role of Governmentin Education .New Jersey: Trustees of Rutgers College, 1955, :36-38 .9Geva-May. Higher education and attainment of policy goals: Interpretations for efficiency .Higher Education, 2001, (no.3) .10F.Kaiseretal. Public Expenditure o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Jo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td, 1992, :57 .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高等院校债务膨胀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