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919.A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与休闲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30330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919.A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与休闲毕业论文.doc

    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与休闲The tourism and leis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of Hangzhou摘要:民国时期的杭州,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的加剧,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生活除了原本所含有的劳作意义之外,逐渐向娱乐与享受这一层面转变。于是,各式休闲与娱乐方式日益增加。本文从资源条件、政府作用及交通方面论述了民国时期杭州旅游业的兴起和建设并对当时的旅游发展作了梳理。Abstract: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of Hangzhou,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mmer cialization increased, 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leisure time, the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had been some changes in life,Living apart from the work contained in the original sense, gradually changed to the level of entertainment.Thus, all kinds of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is growing. This article made a comb from the resourc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transport dissert the ri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 Hangzhou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time.关键词:民国; 杭州; 旅游; 娱乐; 休闲Keyword: Republic of China; Hangzhou; Tourism; Entertainment; Leisure旅游和休闲在现代化的今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闲暇时间有了充足的费用,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旅游休闲。人们也往往喜欢去那些环境优美,有着地方特色的地方旅游,同时对休闲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杭州更是旅游与休闲的天堂,是人们争相向往的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其实杭州的旅游和休闲的历史已经是非常悠久了,在民国时期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一、民国时期杭州旅游业的兴起杭州在民国时期就已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究其原因,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民国时期政府的规划,城市交通的便捷等都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环境优越。从气候条件看,杭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丰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人们四季游玩。从自然环境看,市区群山环绕,江河纵横,绿树成荫,风景秀美。西湖风景区位于城市中心,以其国内独有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驰名海内外。无论是气候特征,还是自然条件、环境质量,杭州都具有极大的休闲旅游优势。旅游休闲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看,杭州拥有西湖、千岛湖、富春江、新安江的山水,古运河的文化,钱塘江的大潮,构成了丰富的观光、休闲资源。从人文资源看,杭州是七大古都之一,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从休闲设施看,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陆路、水路交通畅达,公园广场、动中心齐全,体育场馆、健身场点不断兴起,影视剧院、博物馆、文化馆也涌现出来,茶楼、酒吧、宾馆、饭店林立。丰富的休闲资源、健全的休闲场所和休闲设施都为民国时期杭州在丰富的城市休闲打造了有利条件。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外,与民国时期政府的规划是分不开的。具有年轻化、专业化特点的杭州市政府将杭州的长远规划定位于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并确立了以市政建设为工作重点的城市建设方针。市政府依据城市特色,确定杭州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 使杭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城市特色因城市政府的决策引导和政策扶持而日益显现,并以西湖风景区开发为重点带动市政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从而使杭州城市个性和功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城市的特色显著增强。杭州市政府早在组建之初,就提出发展城市的八项措施,其中有疏浚西湖、改进旅游景区两项,由此可见市政府对发展杭州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市长周象贤曾明确指出:“欲繁荣杭市,首当整理西湖,吸引游客,同时须注重生产建设,发展农工商业,增进富庶,使市民得安居乐业。”这种城市特色及功能优势至今还影响着杭州的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交通的便捷与否是决定杭州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杭州市政府在市区道路交通建设上,着重突出街道的近代化改造及配套设施的完善。1927-1936年间,市政府总计修理道路面积129.28万平方米,新筑道路面积34.33万平方米,原有碎石路加浇柏油15.24万平方米。杭州市十年来修理道路面积统计表、杭州市十年来新路面积统计表,均载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式柏油路占新修筑道路总面积的26.61%,显示出城市政府在道路建设上的超前意识。杭州市区的人行道建设“在以前统由市民自行建筑,种类形式以及路面坡度无一相同”,市政府为求美观整齐,统一由工务局建造,而向路旁业主收取费用。十年来,市政府共计建造水泥路面人行道9.61万平方米。为美化市容,净化空气,市政府相当重视街道绿化工作,十年间共种植行道树17827株,林荫大道的出现为杭州风景增色不少。游客到杭州后都感到“杭市的道路宽阔,道旁树木整齐,为国内其他各大都市所不及。” 唐季清:杭州市之前瞻与后望,道路月刊第51卷第2号市内公共汽车事业随着街道状况的改善也有长足发展。“汽车行之开设,如雨后春笋,专营出租小包车,同时复有运货汽车行之设立,营业渐形发达,截至现在为止,计有汽车行二十四家,营业汽车八十七辆,运货汽车三十九辆。”陈曾植:十年来之工务,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193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75辑。台湾:文海出版社。转引自赵可:民国时期城市政府行为与杭州旅游城市特色的显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市区公交线路的营运里程共达60.96公里,使市区与风景区形成了固定的公交线路,双层客车、游览客车、市区客车、普通客车等不同档次车辆的投入使用,满足了各种消费层次游客和市民的选择需要。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古都杭州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二、民国时期杭州旅游发展的概况杭州地处两浙的中心,内有风景如画的西子湖,外临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民国时期,随着政局的相对稳定,商业的持续繁荣,交通及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杭州的旅游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完成旅游城市的转型杭州自古就有“天堂”之称,旅游自古发达,从来都是文人骚客、行商坐贾的云集之地。宋室南渡后,西湖就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区。诗人林升曾描述了当年西湖的繁华景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元明时,杭州兴起了传统的西湖香市,届时有大量香客从四面八方涌入杭城,进香求神,贩货购物。至清代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主要有吴山香市、天竺香市、昭庆香市和岳坟香市。其中以昭庆香市为最盛,每逢香市,妇女填集如云,杭州的绸缎、龙井茶叶、张小泉剪刀、舒莲记扇子、孔凤春香粉等手工艺精品,均是外地游客来杭必购之物。为了更好地方便游客游览西湖及附近风景名胜,继明代田汝成著有西湖游览志后,清乾隆年间,杭州人翟灏、翟瀚兄弟合著了湖山便览。书中西湖景点增加到1016处,光绪年间重刊,是为杭州最早的导游书籍。清末至民国时期,杭州相继建成了沪杭甬铁路和浙赣铁路,又陆续修筑了杭州至上海、南京、宁波、金华、安徽等地的公路,开设了钱塘江、大运河的轮船公司。市区开辟了马路,有了公共汽车、电报、电话,兴建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近代化的交通、通讯设施的修建,促进了杭州商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杭州的旅游业也有了一个飞跃。 北伐胜利后至抗日战争前,社会相对稳定,经贸旅游活动蓬勃发展。为将杭州发展成为旅游城市,市政府加大了西湖风景区的建设力度。当时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西湖的种种设施管理,都与市政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把杭州市当着一个游览市,西湖的景色,当然要靠市政当局来设计号召不可了。” 唐季清:杭州市之前瞻与后望,道路月刊第51卷第2号。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增辟湖区公园、修缮名胜古迹、完成西湖周边造林计划、疏浚湖区、禁止营葬等。西湖风景区的名胜古迹众多,对这些历史悠久的名胜进行修缮保护是杭州市工程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市工务局遵循“在可能范围内,大致以保留原有形式的原则,以求率真”的修缮方针,修理或改建了花港观鱼、平湖秋月。放鹤亭、双峰插云、巢居阁、先烈寺、苏小小墓、岳庙、曲院荷风、冯小青墓、镇海楼、梅花碑、六和塔、保俶塔、武松墓、湖心亭、三潭印月等著名古迹。杭州市“营葬坟墓,向无地域之限制,故一出城区,触目者尽属累累墓冢,耗失土地,损坏风景,莫甚于此。”陈曾植:十年来之工务,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1937。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75辑。台湾:文海出版社。转引自赵可:民国时期城市政府行为与杭州旅游城市特色的显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特别是在“西湖环湖一带,坟墓累累,除少数有保存的价值外,大半为私人所有。” 唐季青:杭州市之前瞻与后望,道路月刊第51卷第2号。转引自赵可:民国时期城市政府行为与杭州旅游城市特色的显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对杭州市容尤其是西湖风景区的形象影响极大。1929年4月,杭州市政府为整顿西湖风景,保护旅游资源,在西湖名胜景点150米以内禁止营葬。这一强制性措施使西湖风景区沿线的市容风貌有明显改观。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有力推动下,杭州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来杭的游人,“远近偕来,四时不绝”,除传统的香客外,上海、南京等地的游客日益增多,欧美、日本的国际旅游者也日趋频繁。1930年至1936年,外国人来杭人数累计达32,845人。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载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第7页。浙江省政府为了奖励实业,振兴文化,在1929年举办了西湖博览会。历时128天,参观人数总计达1761人次,大大刺激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期间,莅临杭城的国内代表团达1000余个,还有美、英、日、印度支那、印尼等国的数百个代表团。这是民国时期杭州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盛会,也是杭州最繁忙的旅游活动。(二)、景色内容的丰富和旅游线路的增加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当时已有5条游览线路:孤山路,有景点15处;南山路,有景点50余处;北山路,有景点200余处;吴山路,有景点50余处;浙江路(今江干一带),有景点15处。清代旅游线路扩展至云栖一带,游览景点增加到1000余处。民元以后,旅游资源日益丰富,西湖景点和文物古迹不断增多。西湖周围先后新建了湖滨公园、中山公园、哈同花园、西湖大礼堂、浙江忠烈祠、辛亥革命纪念馆、秋瑾墓、灵隐寺大悲阁等,并整修了翠微亭、岳王庙、黄龙洞、钱王祠、保俶塔、西泠印社、俞楼等。经过不断的整治,西湖得以大放光彩,声誉益隆,逐渐成为杭州的城市名片。从1912年至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3次来杭,对西湖的美大加赞赏,誉之为“国宝”。他说:“西湖之风景为世界所无,妙在大小适中。若瑞士之湖嫌其过大,令人望洋兴叹;日本之芦潮刚又嫌其过小;令人一览无余。惟西湖则无此病,诚为国宝,当益加以人工之整理,使世界之游客咸来赏其真价。”这大大促进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西湖的湖山景色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除了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外,又新增了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浙江秋涛、北关夜市、冷泉猿啸、葛岭朝暾、孤山霁雪等钱塘八景和湖光春社、玉带晴虹、吴山大观、梅林归鹤、湖心平眺、宝石凤林、玉泉鱼跃、天竺香市、黄龙积翠、云栖梵径等二十四景。另外西湖春夏秋冬四时景物也是别有一番味道,春天可在孤山月下看梅、虎跑泉试新茶、登双高峰望桑麦登,夏天最宜在飞来峰避暑、压堤桥夜宿、湖心亭采莼等,秋季人们喜欢在西泠桥畔醉红树、宝石山下看塔灯、满觉陇雨赏桂花等,冬季的杭州最惬意的要数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齐、山居听人说书、除夕登吴山看盆景等。 干人俊:民国杭州新志稿卷二十五,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影印本。杭州的旅游范围也从西湖逐步向郊区风景名胜扩展,包括塘栖长桥、富阳鹳山、临安天目山、白龙潭、桐坞等,形成了短长途交错的旅游线路网。按步游、舆游、舟游和骑马游的不同交通工具,可分为一日游、三日游、五日游、八日游,到十日游、十五日游等,“惟个人之经济、精神、时间不尽相同,须按个人状况而定游览之路线及日数”。当时步游与舟游相结合最受游客欢迎,而且一般都选择两日游,具体行程安排大致如下:第一日自涌金门出发,进小南胡,在高庄午餐,绕丁家山经宋庄去金沙堤,由西泠桥洞而入里西湖,出断桥至钱塘门登岸;第二日自新市场出发,直达三潭印月,转湖心亭,折而谒岳庙,进午餐后,由岳庙出自湖滨,折向左步行,经秋墓、苏墓,过西泠桥,环绕孤山一周,命舟在放鹤亭下相候,及登舟中流击桨,在葛岭孤山之间,可试“空谷回声”之胜,然后至钱塘门登岸。杭州西湖游览指南,第111112页。(三)、名目繁多的游船和观潮车队西湖游船既是一种交通工具,又是一种特殊的游览工具,还是湖面上一道浮动的风景线,正所谓,“游西湖者必雇游艇,方可放手中游,纵情山水”石克士:新杭州导游,第119页,杭州新新印刷公司,1934。民国时期,杭州旅游业发展迅速,西湖游船的数量、种类日益增多,“湖中各式游船者,不下数百只”,主要有水月楼、龙头、明玉、十样锦、百花、兰言舫、罗船、乌龙、梅槎、四不象、小划船、渡船、画舫、蓬船、汽船、灯船、秋千船、云舫、看工船等。据1931年杭州市经济调查记载,当时西湖共有大小游船622只,游舫593只,从业人员约千余人。游船大多聚集在湖滨公园、公共运动场及沿湖各埠,“每当夕阳西下时,湖内舟子咸聚岸边兜揽生意”。当时的游艇,大者由画舫、蓬船两种,陈设尚雅,行动较慢。蓬船由大号、二号、三号之别。其次由划子,分有蓬无蓬两种,无蓬划子廉价,游客多乐乘之。 杭州市志,第212页此外,杭州还出现了专为观潮而设置的车队。早在1916年,沪杭公路上就出现了观潮车队,不过当时游客还不是很多,“沿江支搭临时草棚,设备极简”。 蒋维乔:八堡观潮记,载旅行杂志第5卷第10期。30年代以后,随着杭绍路、杭长路、杭平路、杭宣路、杭余路、杭瓶路等陆续开通,旅游车队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1930年杭州共有客运汽车114辆,为上海、南京等地游客来杭游览和组织本地游客至富春江、莫干山、超山等地观光提供了极大便利。1931年10月,中旅联合其他旅行社组织了一支规模颇大的旅游车队赴海宁观潮,返城时“游客汽车衔接不下百辆”。中旅在沈慕达任总经理时,曾花巨资购买汽车,组建的旅游车队拥有大小包车20余辆。 徐珂:西湖游览指南,第1页,商务印书馆,1926。当时车队还供旅客租赁,收费标准为每小时3元,每日20元。 白云居士:游杭快览,第76页,浙江正楷书局,1936。(四)、丰富多彩的旅游纪念品杭州的手工业向来比较发达,一直是东南手工业的中心之一。著名的手工精品“五杭”杭纺、杭线、杭粉、杭烟、杭剪,蜚声海内外。民国成立以后,举国上下“振兴实业”的热潮对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列强忙于争霸,对华商品输入锐减,给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杭州传统手工业抓住这一时机,热衷引进国外的技术与设备,积极改革手传统生产方式,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创出并保持了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西湖织锦、天竺筷、边福茂鞋子、孔凤春化妆品、李德顺厨刀、王老娘木梳等一批经久不衰的传统特色产品。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张小泉近记剪刀、舒莲记折扇、沈碧云的刺绣梅屏等7个产品获特等奖,徐凤樵雨伞、边福茂的缎鞋、孔凤春的莲花霜等12个产品获优等奖,王星记的竹刻、升昌的皮鞋皮件等16个产品获一等奖。这些特色的传统产品成为人们来杭后必会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的发展。三、民国时期杭州休闲娱乐的发展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的同时,杭州的休闲娱乐也是发展迅猛。在体育、博戏、香烛业、旅馆业等许多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一)体育与博戏1民间体育“吴儿弄潮,越女擅剑”这一古代民谚,说明杭州以武术、水上运动为主体的传统体育流传广泛,历史悠久。杭州有“潮甲天下”的钱塘江,有水碧滩险的富春江,还有西湖及众多的河流、湖泊,历来民间水上运动颇具特色。主要的有弄潮,犹如今之冲浪运动;江湖囚渡,俗称“耍水”、“嬉水”、“扎猛子”。 民国23年(1934年)8月,杭州业余游泳爱好者组织长风游泳会和长风游泳队,与上海中青年游泳队一起,发起横渡钱塘江赛;龙舟赛,民国时,端午日杭城东河有竞渡,从艮山门水门来者,游人坐船敲锣打鼓,名曰“游短景儿”。余杭蒋村、萧山城厢镇东门每年端午举行龙舟赛会,至今不衰;武术是我国练武健身的运动。1928年初,国民政府令改武术为“国术”,并在年4月成立“中央国术馆”,要求各地也各自建立国术馆。杭州市于1929年7月成立“浙江省国术馆”, 省长张静江为馆长,以推动全民习武强身。1929年5月3日,浙江省务委员会会议决定,于该年10月在杭州举办一场全国性的“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 当时许多人特别是武术界人士对“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的名称大惑不解,宣传的是“比武打擂台”,名称为何用“国术游艺”?为此,省内外一些武术团体和名人建议改称“国术比武大会”或“国术运动大会”。但是官方鉴于武术界门派多,性子直,听说比武打擂台,都想为本门争第一,担心闹出人命,故名称不改。对这次大会,民间通常俗称“全国武术擂台赛”。由浙江省国术馆承办筹备事宜。消息一宣布,全国各地武术界人士纷纷挑选高手好汉准备应会。10月11日,国术游艺会于西湖博览会闭幕的次日即隆重开幕。来自全国10省、4个特别市的各路武林高手395人到杭。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观看者成群结队涌入杭城,市区各旅馆客满。此外,清至民国,养身气功多在杭州的武林人士、僧道及军政界失意人士中流传。2、竞技体育项目的出现和普及20世纪初,竞技体育由欧洲传入我国,后经上海、宁波等沿海城市传入杭州,大部分项目主要在学校开展。主要有:田径,在民国5年 (1916年)举行的全省中等学校第一次联合运动会上,田径项目有:赛跑(自 400码至2000码)、远距离赛跑(10里至20里)、替换赛跑、障碍赛跑、障碍竞走、掷铁球、持竿跳高、跳高、跳远等;游泳,民国26年(1937年)5月省第五届运动会上,杭州男队获得游泳4个项目的冠军,女子两项游泳冠军也为杭州钱清明所得;体操,民国元年(1912年),浙江体育学校开办,为培养体操课师资,编辑出版各个体操演习教程、普遍连续体操讲义等教学用书。此后,体操在杭州的中小学中逐渐开展。安定中学在操场上设置单杠、木马。30年代始,一些中学将器械操列入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徒手操成为中小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排球,杭州排球运动首起于20世纪20年代,在之江大学、蕙兰中学、弘道中学等教会学校及浙江体专相继开展。当时杭州还流行过低网排球;足球,辛亥革命前后,足球运动开始在杭州出现。先在之江大学、蕙兰中学等教会学校中由外籍人士教授,沪杭铁路修建后,在铁路职工中传授。20年代初,铁路上海车站组织足球队来杭州比赛,观者数千人。民国14年(1925年)前后,足球运动已在杭州大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成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乒乓球,20世纪20年代乒乓球运动从上海传入杭州。初时仅限于少数外籍职员与教会人员,在杭州基督教青年会和蕙兰中学各有一张球桌。20年代后期,一些中学逐步开展,很快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民国20年(1931年),安定中学有39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也经常开展乒乓球运动,人员主要是学生和青年工人、学徒、店员。篮球,篮球源自美国,1901年传入我国北平、上海、天津等地。清末传入杭城。民国10年以后,篮球由表演转向竞赛。中等学校及青年会相继建立球场,为杭城的篮球运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之江大学、蕙兰中学等学校都在校内建起篮球场。有的学校还将篮球列入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射击,清末,学堂设兵操课,除队列操外,还有射击练习。因子弹奇缺,一般只是瞄准练习。30年代初,在黄龙洞附近成立浙江省杭州市骑射会,训练项目除骑马外主要是射击。、民间博戏为了消遣,为了让生活更多一点乐趣,民国时期的杭州在原有的体统方式基础上,或继承或开发出了一些逗闷的乐子。杭城妇女自古喜爱秋千,儿童喜爱踢毽、跳绳等。踢毽有里外廉、拖枪、耸、空肚、佛顶珠、剪刀、拐子等多种花式。据民国24至26年间(19351937年)省教育厅视察周伯平编写的浙江民间体育游戏记载,流行于杭州市的体育游戏有:击鼓传花、龙门夺魁、游西湖十景、叠罗汉、造牌坊、雷戏、打陀螺、滚铁环、老鹰抓小鸡、盲人骑瞎马、障碍跑、周游列国、深山觅宝、二龙抢珠、八仙过海、寻躲哥、蛇蜕皮、跳马、锁担竞走、担水竞走、竖蜻蜓、童子拜观音、打虎跳、打翼子、跳田鸡、翻筋斗、攀竹木、抢四方、打秋千、造房子、三足竞走、跳绳、踢毽等。民国时期,杭州民众教育馆曾举办过两次踢毽表演,有单人单脚计数踢、双脚计数踢、双脚交换踢、串联花式踢等几十种踢法。、社会体育的发展民国时期,杭州职工体育、伤残人体育都获得发展。杭州职工体育开展较早的是一些与外国接触较多的单位,如铁路局、盐务管理局、海关、银行、教会学校等。最初开展的项目主要有网球、足球、篮球等。民国时期,省市民众教育馆、基督教青年会曾组织各行业职工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比赛,但这类活动主要在高级职员阶层中开展,大多数工人因困于生计无力问津。1949年以前,吴山南麓的私立吴山聋哑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棋类、跳绳、踢毽子等活动。(二)渐成气候的休闲业雏形旅游和休闲是永远分不开的,休闲业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国时期的香烛业、餐饮业、旅馆业等方面的一系列发展使得杭州的休闲业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雏形,推动了整个杭州的发展。1.香烛业“杭州人居处、饮食,无一不尚迷信”,再加上香客“四时不绝”,所以杭州的香烛业一直较为发达。30年代,杭州市的香烛业共有128家,总资本46720元,从业人员425人, 此处统计数据包括了炮仗业,具体请见杭州市经济调查(下),第412页。其中以绍兴人最多。民国时期杭州的洋烛业起步较晚,只有美亨、胜月两家,规模都不大。据1931年统计,两家总资本为10800元,雇工仅有15人。杭州市经济调查(下),第134页。而众多虔诚的香客使土烛的生产一直较为繁荣,同时选料更趋精细,工艺也更为成熟。当时制造土烛最重要的原料有柏子油、白蜡、红粉、蓬梗、灯草等,其中柏子油产于本省及安徽、湖北等地,每担值洋20余元;白蜡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每担值洋100余元;红粉全为进口,以红粉代替柏子油煮色去渣,土烛更为美观,成本也更低;蓬梗产于台州,灯草产于苏州,用灯草缠绕蓬梗为烛心,烛心又细又坚固。此外,经营土烛者为了吸引顾客,还在烛身周围缠上于潜产的桃花纸,并在烛面涂以字画,称为泥金;喜庆用烛一般要载烛身外刻花装饰;若是寺庙朝拜之用巨烛,则外裹多层锦料纸,以防风省蜡。用锡箔制成元宝、银锭来祭祀祖先、求神拜佛,开创于唐,极盛于清。民元以后,社会提倡科学、破除迷信之风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锡箔业的发展,但由于“相沿甚久,余根尤在,势力不减”,锡箔业还是重要的家庭手工业。1931年,杭城锡箔业还有430家,从业人员34700余人,资本418000元,全年营业收入达850余万元。杭州市经济调查(下),第158页。锡箔销路除本省外,大多用轮船或火车运往上海、江苏等地。2.餐饮业(1)茶楼杭州素有“茶叶之都”的美誉,是多种名茶的产地,又是茶圣陆羽著茶经住过的地方。早在唐代,杭州径山寺内就有“斗茶会”“茶宴”等活动,日本僧人在寺中学禅回去在日本开创了佛教临济宗,也把这里的茶仪活动传回去发展成了“茶道”。所以杭州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了。在民国时期,杭州的茶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最能体现市民生活的茶馆在这一期间也是有所发展。民国时期的杭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茶馆的身影。茶馆在民国时期杭州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茶馆不仅仅是喝茶,茶馆与市民的生活密切,举凡休憩品茗、联络感情、房屋交易、说媒息讼、同业聚会等等,都离不开茶馆。民国时期,杭州茶楼鳞次栉比,最为著名的为湖滨一公园对面五开间三层的西园茶楼,它最吸引人之处在于二楼阳台座位,凭栏一眺,“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胜观尽收眼底,抱湖诸山,岗岚起伏,历历可数,尤其是细雨濛濛之际,六桥烟柳,隐约可寻,实在是赏鉴雨西湖的绝胜之处,“每当夕阳西下,红男绿女,往来不绝”。茶楼座位亦由硬板凳易为软藤椅,整洁而舒适。该茶楼的另一大特色是茶点精致可口,随唤随到。其中最脍人口的是猪油细沙大包,应时蟹黄虾仁大包、五香茶干,特制的松子糖、花生糖、山核桃糖,外裹金黄色饴糖以玫瑰、桂花缀之,十分诱人。西园茶楼在当时是一著名的文化沙龙,骚人墨客、电影明星、作家剧人,都喜欢集于西园,田汉在西园阳台上写过名优之死;胡适、徐志摩、沈从文在此商谈过创刊新月的编务;叶圣陶在此写过倪焕之中的若干片段;影星胡蝶、阮玲玉等也常在此品茗叙旧、赏湖光山色。另外,延龄路上的湖山喜雨台,内设榻椅,可在喝茶时静静细谈,又有棋桌弹子房,可以进行弈棋打弹等娱乐活动;位于仁和路的雅园、一乐天,内设雅座,一般为商贾谈生意之理想去处;吴山路的龙泉茶楼,则是水木工头聚会之所;三廊庙的观海楼,临江而建,可远望大海,近观怒潇,每至观潮时节,须提前数天预定方可有座。30年代初期,丰乐桥的悦来阁茶店也较有名,楼下的常客是帮会中人,红眉绿眼,黑语连串。他们占的座位叫“码头桌儿”,这是他们聚会的一个固定场地。楼上是雅座,东向近河的一侧,但见百舸争流,客、货云集,一派繁忙景象。丰乐桥正处古杭州钱(塘)、仁(和)两县交界处,可谓“信息之所闻、目之所触,无不有新鲜之感”,三教九流皆穿梭往来,五个铜板一壶茶,可从上午吃起到打烊。除茶楼外,西湖各景点大多兼售香茗,如中山公园、西泠印社、玉泉、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孤山、虎跑等,“一般不用茶壶,每人一碗,无一定价目,随意赏给,但最低限度,每碗小洋一角,若有茶食糖果敬客者,至少赏洋一元”。杭州市指南,第245页。据1931年统计,杭州有大小茶馆555家,从业人员1273人,资本总额114910元,当年营业额662855元。21世纪开始杭州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以更好地展示杭州特色和精致品质。茶都的打造必将成为杭城最重要的休闲舞台,茶文化必将为杭城提升休闲品位植入坚实的文化基因。(2)酒馆早在两晋时期,余杭就有著名的裴氏阿姥酒问世,唐宋时杭州的酿酒业已很发达。北宋苏东坡奏议集卷六奏开杭州西湖状记载:“天下酒官之盛,未有杭州之盛也,岁得二十余万缗”。民国时,杭州酒馆林立,酒风行盛。据1931年的调查,杭州有大小酒馆617家,总资本22.2万余元,营业额达151.7万余元。杭州酒馆主要出售绍酒和烧酒,此外还有高粱酒、白兰地、葡萄酒及啤酒,但因“本地人不惯饮用,又以其价格太昂”,销量远不如绍酒和烧酒。绍酒产自绍兴,品种有花雕、远年、竹叶青、状元红等,均装坛出售,一般大坛重50斤,小坛重一二十斤,绍酒馆以恒豫、章东明、陈正和、朱恒昇等为著名。烧酒有苏烧、绍烧之分,绍烧酒质较佳,价格也较贵。产自泰兴的苏烧因其价格实惠而销量甚大,根据掺水程度又可分为五色烧、八色烧、十色烧等,烧酒观以合顺、元顺祥、公生昌等为著名。杭州酒馆论知名度,当推延龄路之碧梧轩为首,文人雅士往往趋之若骛。解放前,杭州的酒市场已被苏、绍酒商占领,据1946年浙江工商年鉴记载:绍兴酒业在杭已有近200家,都由绍籍人经营。酒多运自绍兴之东浦、阮社、柯桥等,坛分京庄、放样、行使、加大等,酒分花雕、孝贞、陈年、加饭、善酿等。烧酒除苏烧、绍烧外,还有杭人酿制的土烧,“每月运销数量极巨,营业亦佳”。(3)饮食店杭州的吃,自古有名,“五花八门,不逊于沪上,无怪乎上海人一车一车地挤到杭州来”。杭州通览,第2页。据1931年统计,杭州菜馆共有80家,总资本达21.2万元,全年营业额为109.7万元,从业人员1143人。杭州市经济调查(下),第292页。另有各类小饭店258家,以绍帮势力最大,占166家,总资本6.7万元,年营业额为57余万元。杭州市经济调查(下),第294页。民国时,自杭州火车站和新市场开辟以后,市场日趋繁荣,有人不断增多,饮食业也有很大发展。民国20年(1931年),创设杭州协顺兴西餐馆。30年代西餐馆一度兴起,较大的由劳伦斯、王朵云、天真、中央西餐社及大西利菜馆等。民国20年杭州市区由菜馆80家,饭店258家,面店383家。 杭州市志(第二卷),第204页其中著名的有楼外楼、杏花村、天外天等,都在风景区。城内著名饭店有王饭儿(即王润兴)、德胜馆、天香楼等。在湖滨的聚丰园、宴宾楼和城站的小有天等三大京都菜帮,仍保持原有特色。有名的素食店,有灵隐寺、天竺寺、净慈寺的素斋,湖滨的素香斋、素春斋、素馨斋和功德林素食部等。有名的清真饮食店,有老魏记等。3.旅馆业杭州的客寓旅舍在唐代就相当发展。南宋建都后,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大街小巷旅馆密集。元代时,仍有不少客寓旅舍,鄂多立克游录记载:“杭州城,这个天堂之城,他是世界最美的城市那里有很多客栈,每栈设十或十二间房屋。”明清时,旅舍大都设在望仙桥、闹市口一带,设施都很简陋。清宣统元年(1909年),沪杭铁路通车,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业兴旺起来。民国2年(1913年),湖滨的旗营改为新市场,成为购物游湖的集散地,西湖周围相继建成开业的有新新饭店、西湖旅馆、湖滨旅馆、西湖饭店、新泰旅馆等,都是西式建筑,设备较完善,主要招来达官商贾、名士。西湖附近的旅馆有的备有游船、游艇、汽车、包车、轿舆等,供游客租用。30年代初期,杭州旅馆已有168家,从业人员1528人,资本总额达621870元,营业总额达838750元。每年营业以3月至8月间最旺,而以新市场各旅馆生意最红火,次则为城站一带。当时,杭城大小旅馆可分为数种:特等的建筑壮丽,设备亦佳,里面附设餐厅、礼堂、弹子室、理发室、洗澡间等;稍次为甲等、乙等旅馆,虽不富丽,但规模相当大,设备亦清洁完善,适于普通旅客居住。 王兰仲:小说的杭州西湖指南,第14页,1929。作为杭城高档旅馆代表的新新旅馆建于1922年,为六层洋楼建筑,内设会议厅、藏书间、弹子房、舞厅、听书馆等,食宿、娱乐、卫生设施较为完善,历来是各界名流下榻之处,何应钦、胡适、郁达夫、梅兰芳、周信芳等均曾入住。另一豪华旅馆蝶来饭店在西泠桥畔凤林寺旁,为鸳鸯蝴蝶派作家陈蝶仙之子陈小蝶于1930年开办,其款式在当时堪称一流。对于当时杭州旅馆的收费情况,时人王兰仲曾有记载,“市区旅馆的价目当然不及城站,及至新市场发达,城站各旅馆的价目又赶不及新市场了;倘就一年四季而论,自然春季里定价最贵,秋季里稍微好些,夏天又次之,冬季取价,只有春天的一折和两折”。4.娱乐业宋室南渡后,杭州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衣灌集会,商贾云集”,杭州的娱乐业也达到了极盛。据武林旧事记载,杭城有瓦子23处,勾栏13处,日夜演出杂剧、说书、杂技、影戏、傀儡等,深受市民的喜爱。民国早期,杭州最著名的娱乐场所为大世界游艺场和新新娱乐场。新市场的大世界游艺场规模、设备可比上海大世界,建筑堂皇伟大,布置曲折精致,游艺高尚名贵,座价舒适低廉,内设平剧场、电影场、杭剧场、话剧场、绍剧场、合锦戏、共和厅群芳会唱、爱新社女子苏摊及戏法杂技等。新新娱乐场主要上演平剧及露天电影,来往两处皆可乘坐永华公司经营的公共汽车。浙江大舞台的平剧表演人气最旺,日夜两场,门票从一角一分到六角二分不等,场内茶水每壶一角,每到晚间,剧场内“繁丝肉竹,喧嚣聒耳,国事兴亡浑不管,满城争说叫天儿”。杭城第一家电影院是城站旅馆屋顶的楼外楼露天电影场,当时国产影片初创不久,都是无声影片。1925年,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也开办露天电影场,影片以美国出品为主,开杭州上映外国影片之先河。30年代,杭州影戏院、城站大戏院、大世界游艺场、西湖共舞台、浙江大舞台、西湖大礼堂等皆仿照上海电影院式样,在室内装置放映设备,所有放映机、幕布、灯光、布帘、座椅、通风设备、安全设备等都较为完善,并开始放映有声电影,主要有胡蝶、阮玲玉等主演的新式影片及少许外国影片。抗战期间,杭州电影业一度衰落。战后,大批上海电影商来杭开辟市场,带动了杭州电影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国际、西湖大戏院两大老字号外,还有大光明大戏院、东南日报社礼堂、联华、江北、美琪电影院、金城大戏院、太平洋大戏院、大华电影院、金门大戏院等。这一时期,新式歌场、舞舞场很兴盛,歌场往往集合一批青年女子在场,由顾客随便指名点唱,歌女有时也伴舞助兴,杭城较著名的歌场有西湖歌场、金国歌场、望湖楼歌场等,舞场有中美咖啡馆舞场、久隆舞场、凤凰舞场、中国酒家舞场、西湖酒家舞场、西园歌舞场等。四、结语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现有的城市格局肯定要重新构建,无论是重量级的大城市,还是数以百计的中小城市,都面临着怎样调整自身的定位、自谋发展的问题,传统的小而全的“山寨经济”形式以及“躲进小楼城一统”的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都必将为世道所抛弃。因此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向国际化、专门化方向发展是今后我国城市的生存之道。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没有理念的城市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反之,城市的个性越突出,理念越鲜明,影响的区域就越广,升值的潜力也就越大。而要成为21世纪“世界休闲之都”,杭州已把自己定位在休闲上面。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使杭州拥有显著的综合优势。各个时代的休闲娱乐的发展都为杭州奠定了坚强的基础。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和休闲的探讨也必将为杭州旅游和休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历史借鉴。参考文献1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J。2 唐季清:杭州市之前瞻与后望,道路月刊J第51卷第2号。3 陈曾植:十年来之工务G,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4 干人俊:民国杭州新志稿M卷二十五。5 杭州西湖游览指南M。6 石克士:新杭州导游M,杭州新新印刷公司,1934。7 杭州市志G。8 蒋维乔:八堡观潮记M。9 徐珂:西湖游览指南M,商务印书馆,1926。10 白云居士:游杭快览M,浙江正楷书局,1936。11 杭州市经济调查G。12 王兰仲:小说的杭州西湖指南M,1929。13 新闻报N,1934年10月10日。

    注意事项

    本文(2919.A民国时期杭州的旅游与休闲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