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24308.doc

    • 资源ID:3927887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24308.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刘备的性格弱点与他的悲剧人生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目 录一、刘备的悲剧人生1二、刘备的悲剧人生源于其性格上的弱点2(一)刘备的军事悲剧是由其性格上的假仁假义与骄傲造成的21.刘备的假仁假义,为其夺取荆州埋下祸根22.刘备的骄傲,促使夷陵之战的惨淡收场3(二)刘备的人才悲剧是由其性格上的虚伪造成的41.刘备的虚伪,使庞统自杀阵前42.刘备的虚伪,使刘巴忧惧而终5(三)刘备的家庭悲剧是由其性格上的阴险、狠毒造成的61.刘备的狠毒,促使养子刘封死于自己之手62.刘备的阴险,葬送孙夫人一生的婚姻幸福7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 10论刘备的性格弱点与他的悲剧人生石承进(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2班)摘 要: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然而,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君王,其性格极其复杂。这位仁君在性格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弱点,如“虚伪”,“狠毒”、“骄傲”以及“贪欲安逸”等,这些性格上的弱点决定他的必然的悲剧命运,因为,人物性格和历史事件是互相制约的,它是决定人事业成败的内在因素。本文结合三国演义、三国志等文献资料具体分析刘备所存在的性格弱点及其悲剧性的人生。以祈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刘备这一形象,从而加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关键词: 刘备;人物性格;悲剧人生Liu Bei's weakness of character and his tragic lifeShi-Chengjin(Class2,Grade2008,Major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ure ,department ofHumanities)Abstract: Liu Bei is the Zhongshan Jing Han descendant of Wang Liusheng, the founding emperor of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He is modest,so, be broad-minded toward others,ambitious, use,with benevolence as praised the world,is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famous politician. However,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of Liu Bei as a king, his character is very complex. The kind man in character still has many weaknesses,such as“hypocrisy”,“cruel”,“pride”and“greed” . and so on, the weakness of character determines his inevitable tragic fate,because,the characters and historical events are restricted each other, it was decided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cause of human intrinsic factor.This combination of“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n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literatur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Liu Bei the weakness of character and tragic life.In order to make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Liu Bei this image, so a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Key words: Liu Bei;character;tragedy of life前 言刘备,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他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作者的热心过度,一意的追求“高大全”,反而使得刘备的形象变得单纯和虚无飘渺,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仿佛文学上的扁平人物形象,其所作所为也尽显得虚伪,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形象本身产生怀疑。历史上的刘备并非完人,性格上也存在一些弱点,这些弱点促使其军事、人才、家庭悲剧的发生。一、刘备人生的悲剧 刘备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从更大层次上讲是时代的悲剧。赵文慧刘备的性格分析J淄博师专学报,2009年第一期:52-56个人悲剧,即抛开其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谈及家庭。刘备携民过江,逃离曹操的追杀的过程中,为自保抛弃妻子,颇具汉高祖之风;为其亲子刘禅的利益,把自己有功勋的养子刘封斩杀;为得到东吴孙权的帮助,与其妹结为连理,葬送妙龄少女孙夫人一生的幸福。由上述史例中,作为普通家庭中的一员,刘备的不称职,造就了家庭悲剧的发生。时代悲剧,从两个方面谈及。人才悲剧,雒城一战中,三国顶级军师庞统死于乱箭之中;建安二十四年,蜀中第一武将关羽被东吴孙权斩杀;奇才刘巴入蜀为官后,郁郁寡欢,与章武二年(222年)逝世,时年三十九岁。军师悲剧,刘备夺取荆州后,东吴自始自终都对荆州虎视眈眈;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举兵发动对东吴的复仇之战,在夷陵一役中,被东吴年轻的将领陆逊一把火烧光其军队,败走白帝城并死于其地。刘备上述的时代悲剧是与其个人原因分布开的。本文着重从刘备的性格弱点去分析,是怎样对以上史实造成悲剧的二、刘备的悲剧人生源于其性格上的弱点(一)刘备的军事悲剧是由其性格上的假仁假义与骄傲造成的1.刘备的假仁假义,为其夺取荆州埋下祸根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名士,汉室宗亲,荆州牧,汉末群雄之一。刘备在北方多次失利后,转投南方的刘表。刘表膝下有两个儿子。起初,大儿子刘琦因其相貌与其父亲有相似之处,而得到刘表的宠爱,但后来小儿子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侄女为妻,后妻蔡氏经常向刘表进献刘琦的谗言,刘表自此开始喜欢刘琮而厌恶刘琦,并想立刘琮为后。刘琮得到南郡、竟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蔡瑁及刘表部将张允等人的支持。之后,刘琦被调到江夏任太守,于是刘表的部将普遍认为他要立刘琮为荆州之后,自此两兄弟相互仇恨。王位继承早在周代就有了嫡长子制,即继承王位的人必须是嫡妻所生的长子,不论他贤能于否,假如嫡妻无儿子,可由庶妻中最高贵的儿子担当,此不论庶妻儿子的年龄大小。刘表也知道这是废长立幼,不符合礼法。刘表在临终前,也没有明确表示继承人的问题。在史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记载,魏书日:表病笃,讬国於备,顾谓曰:“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从以上对话中可以看出,刘表托孤于刘备,是想让他保住荆州,担心外戚蔡氏专权,保其子嗣延续,不要让两兄弟互相争斗,但刘备拒绝了。回来后,刘备的部下劝刘备应答应刘表的托孤。刘备说:“刘表待我恩重如山,今天听从他的话,别人会以为我(刘备)薄情寡义,我不忍心。公元208年,刘表病死。之后,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支持下,登上荆州之主的座位。刘备军途经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乘机夺取襄阳,则可夺取荆州,刘备说他不忍心。刘备真的不忍心夺取荆州么?我看未必。据史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即诸葛亮在隆中时就曾对刘备分析“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粮食,用壶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可见,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的必占之地。曹操南下夺取荆州,刘琮降曹。刘备不得以与孙权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并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周瑜指挥。据史料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记载,“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 这段话意为:刘备很有才干,他置身死地,向东吴告急,从而得到东吴的帮助,没有见到周瑜的水军后还犹豫不定,从而给自己留下后手。这里的“后手”,并非仅仅是为了自保而联合东吴对抗曹操,更主要是为了得到荆州而为自己留下后手。这从后来刘备借荆州可知。 当初,刘表拱手把荆州送给刘备,碍于自己“仁君”的名声,刘备坚决不要,让孙权和曹操有了可乘之机,失去夺取荆州的最佳时机。最后,孙权得到了荆州。刘备使计,从孙权手中得到荆州。为后来孙权夺取荆州埋下祸根。这不得不说是刘备的假仁假义造成了自己军事上的悲剧。2.刘备的骄傲,使其夷陵之战的惨淡收场刘备的另一个悲剧源于自己性格上的骄傲自大,而饮恨沙场。关羽被东吴孙权斩杀,据史料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二记载,“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先主刘备愤恨东吴孙权杀关羽,将要讨伐东吴)。章武二年(222年),刘备水陆大军齐征东吴,一路势如破竹,令吴军闻风丧胆。先后攻破巫县、秭归。章武二年二月,蜀军途经夷陵,被吴军大将陆逊所挡。从此,蜀吴两军进入长达四个月的相持阶段。六月,正值酷夏,天气十分炎热。刘备将水陆军分散成营驻扎在深山里,等待时机进攻。陆逊见时机成熟,命吴全军反击,令每名士兵皆执火把杀向蜀军,见敌营就放火。火随风势很快就把蜀营烧成一片火海。刘备大军全军覆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 纵观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有三。第一,不符合政局的发展。巴蜀、东吴的国力弱于曹魏。曹丕称帝,实为汉贼。刘备身为皇叔,理应先联合东吴共同讨伐强敌曹魏,再征东吴。诸葛亮、赵云曾劝刘备不能伐吴。据史料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记载,赵云谏日:“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先主(刘备)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第二,战术失败。刘备大军深入敌营,没有援军。在酷夏进入山区密林中分散驻扎连营,为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提供契机。第三,恃胜而骄。也是此次战役决定刘备必败的关键。自章武元年(222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3年)二月,蜀军一路高歌,先后占领巫县、秭归。打败甘宁、周泰、韩当等吴国大将,并斩杀甘宁。一系列的战果使刘备骄傲轻敌。三国演义八十三回中曾写到,当刘备连营七百里,探知东吴大都督为陆逊。部下马良曾上谏刘备,“陆逊之才,不压周郎(周瑜),未可轻敌。”刘备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刘备军事上的战术传到魏国,曹丕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呼!”正是军事上初期的胜利,而导致刘备恃胜而骄,并且身边并无知名宿将(据三国志记载参加此次东征的将领有吴班、冯习、张南、胡王沙摩柯等在史书上并没有传记, 可见这些将领都不是名将)刘备焉能不败。刘备这次军事上的悲剧,使蜀汉王朝由盛转衰,再无兵力出征。(二)刘备的人才悲剧是由其性格上的虚伪造成的1.刘备的虚伪,使庞统自杀阵前庞统,字士元,为三国时期顶级的谋臣。当时著名的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微曾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也曾说,庞统的才能胜我十倍。在赤壁一战中,孙刘联军之所以以少胜多,反败为胜。关键是火攻术的运用,火攻术之所以成功,核心又是庞统向曹操进献连环计。曹操的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木板。为周瑜火烧曹营提供了前提。可见庞统的才能突出。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一起抵御汉中张鲁。公元212年,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庞统向其进献夺取西川的三条建议:上计为昼夜兼道径袭成都;中计主公以假称回荆州为名,离开之时,蜀中名将杨怀、高沛必来送行,于送行处,可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夺取成都;下计为退还白帝城,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刘备采纳了中计。公元214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死于乱箭中。三国演义六十三回,在围攻雒城之前诸葛亮曾写信给刘备,信中“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而庞统暗思,这是诸葛亮怕自己取得西川,抢了功劳。他对刘备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自己两大谋臣意见的分歧,使得刘备左右为难,下不了决心。第二天,刘备还以昨晚,“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劝庞统固守涪关,他担心诸葛亮的信应验。这次庞统直言不讳地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我们从小说三国演义以及正史三国志中,都没有描写庞统会太乙数。而这次他说自己会太乙数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事实上,像庞统这种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超级谋士如果不想自杀,一般人是放不到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谋士也难。诸葛亮也曾说,庞统的才能胜我十倍。他只是不想跟诸葛亮这种小人争功,从而对刘备失去信心。刘备太虚伪了,既然夺取西川选择自己作为军师,为什么还要选择远在荆州坐镇的诸葛亮。他的忠心急转直下不想再为刘备卖力,选择了自杀林榕杰庞统考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5282.刘备的虚伪,使刘巴忧惧而终刘巴,字子初,三国时期著名的谋臣。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记载,诸葛亮曾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备的评价是,“子初才智绝人”。他死后葬于岳阳,把岳阳改为“巴陵”(这里的巴陵就是今天的岳阳),可见其才华名声是冠绝古今。刘备攻取益州后,军用物资不足,刘备非常担忧。刘巴说,“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这句话的意思为,这很简单啊,主公只要派官吏铸造价值一百的铜板在川内通行,并且平抑物价,并派官员管理市场贸易。刘备采纳建议后,“数月之间,府库充实”。比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整整早了一千七百年,不能不说是一位奇才。陈相源巴陵名称由来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8期:30-32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记载,刘巴首先投在刘表之下,后又在曹操帐下为官。赤壁之战后,曹操派刘巴南下招抚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巴到了江南后,刘备早已攻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巴不得以返回许都。在临行前,他曾给诸葛亮一封信,信中的大意为:我只想在曹操帐下为官,誓死不做刘备的谋臣。诸葛亮当即追上刘巴,劝他为刘备所用。刘巴婉言拒绝。从此,刘备怀恨在心。之后几经辗转,投奔于益州牧刘璋。刘备攻取益州时,对他的官兵下了一条命令,即“其有其害巴者,诛其三族。”之后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西曹掾负责官员的任用),重用刘巴。刘巴也很感激刘备的宅心仁厚,帮刘备解决军用物资不足的困扰。如若不然,必向徐庶一样,闭口不理刘备。张飞也非常欣赏刘巴的才华,拜访刘巴,并在他家里留宿。但是刘巴出身名门,看不起张飞这个武人,整晚都不和张飞说一句话。弄得张飞很生气。刘备知道后,也大为震怒。他说:“我想得到天下,才任用你为官,你刘巴却来捣乱,我知道你的心还在曹营那里,是不会帮我称霸天下的。”话中露出杀机。觉得语失,但话已说出口,又不能改变,只得又说:“字初你才智绝人,也只有我刘备敢用你,换了别人,你是得不到重用的。”诸葛亮也适时缓和刘备与刘巴之间的矛盾,称“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备做了顺水人情,绕了刘巴。从此,刘备再也不信任刘巴。此事传到东吴孙权,“如果刘巴为了讨好刘备,交他不愿交的朋友,那还能称为高士吗?”。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欲称帝。朝中文武官员皆来道贺,但刘巴、雍茂、费诗却来阻止刘备登上帝位。刘巴认为曹丕称帝必将失去人心,而主公在巴蜀,他们会回来投靠大王,光复汉室,如果主公也称帝了,他们会失望的。结果,益州别部司马费诗被降职,雍茂被刘备找了一个借口杀了,而刘备原谅了刘巴。雍茂的死,使刘巴明悟。起初自己并无投刘备之心,是在形势所迫的前提下做了刘备的谋臣。与刘备相处的这段时间,使他对我的猜疑心越来越重。我在刘备眼里并未受到重视,更不说重用了。刘备没有杀我,是因为我为三国名士,碍于我的名气而没有向我下杀手,要不然可能早就斩了我。从此,刘巴“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疑,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即,规规矩矩的为刘备办事,除了写公文,再无用处。既然刘备选择了刘巴,为什么那么多的猜疑?刘巴诚恳的为刘备做事,是一个清官。据史料记载“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在忧惧中,刘巴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与第二年,即章武二年刘备称帝第二年死去,时年三十九岁。(三)刘备的家庭悲剧是由其是由其性格上的阴险、狠毒造成的1.刘备的狠毒,促使养子刘封死于自己的手下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后。刘备自荆州依附刘表后。此时,刘备膝下无子,便认刘封为养子,不久之后甘夫人又为刘备生了刘禅(阿斗)。自刘封跟从刘备后,跟随诸葛亮、张飞等人进取西川。每次战役,总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封率军从汉中沔水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并成功占领上庸郡。由副军中郎将升为副军将军。关羽被围困在樊城、襄阳时,曾寻求刘封和孟达的相助。这里是关羽请求刘封相助,并不是相救。不是罗贯中在小说中的叙述,关云长(关羽)败走麦城,派廖化向上庸求救。关羽兵败后,刘备自此嫉恨刘封与孟达。在此之前,刘封原先抢过孟达的仪仗乐队,孟达就怀恨在先,现在关羽战败,孟达怕受牵连,率本部人马投降与曹操。孟达降曹后,曹操随即派孟达与夏侯尚和徐晃一起袭击刘封。孟达写信劝刘封投降,现在你的处境很危险,大祸就要降临了,应尽早远离刘备。刘封并没有听从。之后上庸太守反叛刘封,不得以他退走成都。到了成都后,据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记载刘备责备他“侵陵达,又不救羽”(逼走孟达,不救关羽),诸葛亮惧怕刘封刚猛的性格,忧虑刘备死后没有人压住他。劝刘备杀了他,刘备从之。刘封死前曾大叹“恨不用孟子度(孟达)之言!”(我(刘封)悔恨当初没有听从孟达的话)。造成刘封的悲剧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关羽是与刘备结义的异性兄弟,比亲兄弟还亲。关羽被困樊城、襄阳时,刘封没有出兵相助,致使关羽兵败身死。当然关羽的死确实与刘封有关系,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刘备对此深以为恨,但只是责备,并没有想要他的命。毕竟刘封也是自己的半个儿子,跟随自己多年,也没有想置于他为死地。第二,刘封是养子不是嫡长子。王位继承实行嫡长子制。刘封是刘备的第一个养子,之后才有嫡长子刘禅(阿斗),论资格两位都可以继承王位。但按传统观念,刘禅继承王位,更为名正言顺。如果刘封是一个平庸且性格温和的人,是不会威胁刘禅的。但刘封却是一个有武艺,气力过人,并立有战功的武将,锋芒过剩。最让刘备忌讳的是刘封的性格刚猛。从他抢占孟达的仪仗乐队,又知其人心胸狭隘。刘备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他的王位,但不杀刘封以他的为人早晚会发生祸乱。正如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孟达降曹后,写给刘封的降书“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祸乱的开始,没有不是从废除和确立继承王位的人选中产生的。)作为刘备最为倚重的大臣诸葛亮也知道其中的厉害。极力规劝刘备杀刘封。关羽的死只不过是刘备杀刘封的借口。刘备挥泪斩杀刘封,不仅是刘封的悲剧,也是刘备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2.刘备的阴险,葬送孙夫人一生的婚姻幸福孙夫人,即孙尚香。这是由戏曲文学作品中得知。正史三国志以及小说三国演义并无明确记载孙夫人的姓名,我们暂且称其为孙尚香。孙尚香和刘备于赤壁之战的第二年(209年)结婚。结婚的目的是共同对抗北方的曹操,为一桩政治联姻。据小说三国演义描写年过半百的刘备与正值妙龄的孙尚香结婚后十分恩爱。孙尚香自幼喜欢舞刀弄枪,个性刚猛如男子。刘备步入洞房见孙尚香的侍女皆佩刀枪,十分害怕。孙尚香见了后立即命令侍女撤去兵器。此后,刘备与孙尚香天天饮酒作了,乐不思蜀,好不快活。孙尚香还成功帮助刘备逃回荆州自己也跟随与她。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第四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邀请率军进入益州,之后东吴派人接孙尚香回东吴,并带刘禅与他同归。此事让诸葛亮知道后,立即派赵云“勒并断江留太子”(强行从孙尚香手中夺回刘禅)。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并没有给孙夫人名号,后主刘禅也没有给她封号,蜀中官员称孙尚香为孙夫人。由蜀汉王朝没有接回孙尚香并且没有给她名号,及在史书中的记载,刘备每次进入孙尚香的房间都是担惊受怕。可知他们的婚姻并不美满幸福。孙尚香充当孙权与刘备的政治牺牲品。孙尚香回东吴带刘禅就是东吴的授意,目的是要刘备归还荆州。孙尚香回东吴后,正史野史均无孙尚香再嫁的只字片语记载。王炎平刘备与孙夫人关系考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9期:29-33孙尚香回到东吴后,生活必将过得很凄苦。造成孙尚香的命运悲剧是孙权与刘备造成的,同时也是两位政治家的家庭悲剧。结 语 刘备出身高贵,但家境贫寒。他志存高远、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一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人士,虽几经挫折,但却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成就一番霸业。从一个卖草鞋到开国皇帝的转变,其人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但同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也要看到他的缺点。正是基于他性格上的弱点,给他浓墨重彩的人生,造成一大败笔,是促使其军事、人才、家庭悲剧发生的根源。鲁迅先生曾对三国演义的人物评价是:“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罗贯中把刘备塑造成道德信义的化身,为后世理想明君的典范。品读三国演义似乎极尽刘备虚伪之能事,让人不得不对文本产生怀疑。三国志对刘备的评价是:“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准确的概括其人为一枭雄,并非英雄。作为枭雄性格上自然存在缺陷,我们也不难理解其悲剧发生的根源。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绝不能只看优点,不看缺点。参考文献1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1986(第一版)2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3 林榕杰庞统考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5284 陈相源巴陵名称由来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8期:30-325 王炎平刘备与孙夫人关系考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9期:29-336 赵文慧刘备的性格分析J淄博师专学报,2009年第一期:52-567孙宝成草船借箭新解J教育科学论坛,1996年第07期8刘华 周维学蜀汉首次北伐 魏延、诸葛亮进兵路线新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2月 第九卷 第一期9徐志斌诸葛亮北伐的争议及其才能的质疑J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03期10别延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主要特征J承德师专学报,1982年1期  11朱靖华关于塑造正面人物与写缺点问题失街亭学习札记,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3期 致 谢我的毕业论文基本完成,这意味着我在凯里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够这样美丽的校园之中度过,能够接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实在是荣幸之极。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我的进步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与各位老师、同学、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论文的写作时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再次,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陆跃升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他都费尽心血。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感谢。如果没有陆跃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就无法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同时,感谢所有的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福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感谢一直陪伴我四年的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作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息。致谢人:石承进2012年4月18日

    注意事项

    本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24308.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