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doc

    • 资源ID:3927790       资源大小:7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doc

    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杨乃乔【论文摘要】本文承用西方哲学本体论和本体这两个术语,使其转型到比较文学学科原理的建构中,在追寻一个相对完整体系的意义上来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 这必然构成我们对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比较文学研究不同于国别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定义下,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比较视域的英文书写是“comparative perspective”,其秉有“透视”这一深层的内在涵义,当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进行跨越研究时,就是以自己学贯中西与学贯古今的学术修养对双方进行内在的透视,最终在汇通及体系化中寻求两者之间的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得以展开的学理性和职业性所在。【关 键 词】本体论、基点、比较视域、汇通性、体系化【作者简介】杨乃乔,男,生于北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地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系,邮编:100037。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Commi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Naiqiao Yang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wo terms-being and ontology of western philosophy-to construc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 kind of discipline. “What is the ontolog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question and its answer will systematically form the commi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ontolog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s surely the being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th hi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encyclopedical knowledge the outstanding comparatists finally determine the relations of literary communications, aesthetic values and interdiscipline between two kinds of nation literature or between litera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at is the reason and profess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Key words: ontology, basic poin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usion, systematizationAuthor: Yangnaiqiao Ph.D, male, professor, tutor of doctor, the 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Add: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P.R.China. P.C.:100037.一不同于台湾高校的学科建制,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在大陆高校展开教学与研究的学科,在建制上是被设置于中国语言文学方向下的。由于比较文学是从西方学界泊来的一门学科,再加上比较文学往往从学科字面所给出的意义极为容易引起初入比较文学领域者和其它专业学者的误读,比较文学及其研究在大陆学界总是在诸种争议与误解中艰难地拓展。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或世界文学研究都可以从自身研究所存在的时间与空间来为自己划定一个学科的边界,从而免去学科研究边界的争议性,而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边界划定一直成为比较文学在学科身份上如何证明自己的难题。回答比较文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回答比较文学学科本质的定位问题,及回答比较文学的主体定位不同于国别文学客体定位的问题,都是我们在走进这个研究空间时所必须设问与回答的问题。比较文学是对中外文学、中外诗学与中外文化的汇通性研究,并且这种汇通性研究主要取决于研究主体的研究眼光视域不同于国别文学研究者,所以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应该从研究客体来完成,而应该从研究主体来展开我们的思考。钱锺书在评价吴宓时曾给出过对后来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定位有着深刻启示的表述:“我这一代的中国青年学生从他那里受益良多。他最先强调文学的延续,倡导欲包括我国旧文学于其视野之内的比较文学研究。15年前,中国的实际批评家中只有他一人具备对欧洲文学史的对照(synoptical)的常识。”钱锺书美胡志德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吴宓1917年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名声显赫的白壁德(Babbit Trving)教授,他有着很好的国学与西学的双重功底,所以钱锺书认为“我国旧文学”不仅在他的研究视野之中,并且又具备“对欧洲文学史的对照的常识”,言下之意,吴宓秉有一种“我国旧文学”与欧洲文学史汇通一体的研究视野,并且这种国学与西学汇通一体的比较视野恰恰就是吴宓展开比较文学研究,使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在汉语语境下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点。我们曾在北京大学出版的比较文学概论中提出“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研究主体汇通东西的比较视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视野”的英文为“perspective”,在比较文学研究的空间中,我们也把其翻译为“视域”,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们主张使用“视域”这个概念替代它的同义词“视野”。 集结于学衡派周围的学者绝大多数是留洋学成回来在国内名校任教的大学教授,他们学贯中西、学贯古今。较之于新文化运动及其倡导者胡适所不同的是,学衡派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守护与阐释是以白壁德和穆尔(Paul E.More)的美国新人文主义为透镜的,一如吴宓所言:“(我的)本体思想及讲学宗旨,遵依美国白壁德教授及穆尔先生之新人文主义”,回忆吴宓先生黄世坦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本体思想与讲学宗旨”是指吴宓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也是他本人的一种研究视域,这种研究视域即钱锺书对吴宓的评价“其视野之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在这里,钱锺书的评价与吴宓的自述涉及了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定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比较视域与学科本体论的问题。 比较文学研究不同于国别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定义下,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 那么,什么是比较文学的本体论?又怎样理解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对这两个设问的回答,我们必须首先设问什么是“本体论”和“本体”,以此展开我们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 汉语学术界把英文术语“ontology”翻译为本体论,这汇通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创生的本体论思考。在说文解字注中,许慎对“本”的解释是“木下曰本”,说文解字注汉许慎着,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经韵楼藏版,第248页。“本”的原初意义是“根”。广雅疏证·释诂言:“本,始也”,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本”已经被释义为一个抽象名词了。“根”与“始”在本体论的思考上与万物开始的“基点”、“本源”、“终极”与“本体”有着共同的意义。张岱年在讨论“中国本根论的基本倾向时”对“体”有一个释义:“所谓体,即永存常在者。体亦称本体,本体谓本来而恒常者。”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按:关于“体”的解释在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中有几种不同的释义,我们仅取其准确解释本体论思想的意义为说明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所用。王阳明在传习录下一文中言:“至善者,心之本体”,王阳明全集明王阳明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上册,第97页。把“至善”解释为“心”的本源。在西方哲学那里,“ontology”这个术语最早源出于希腊文“logos”和“ont”,“logos”相当于“theory”(理论),“ont”相当于“being”(存在)。在古希腊巴门尼德时代,智者们就开始提出有关本体论的问题;到了17世纪,“本体论”这个术语开始在西方哲学界使用,其拉丁文是“ontologia”,德文是“ontologie”。这个术语在汉语学术界的历史上曾被翻译为万有论、是论、存在论与本体论。在汉语学术界,“本体”有两个英译术语“substance”与“noumenon”, “substance”作为“最终基质”曾在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一书中明确使用,在词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文“ousia”,“ousia”是“einai”的名词形式,其意义相当于英文的“being”(存在),“being”是在本体论意义上设问的原初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那里“ousia”的用法比较模糊,其既可以指称“具体的存在”,也可以指称“一般的存在”。“ousia”最早的拉丁译文是“essentia”,有“本性”、“本质”与“本体”的内涵,相当于“一般的存在”,而后世有些学者把“ousia”理解为拉丁文的“substantia”,有“实体”与“具体的存在”的内涵,相当于英文的“substance”。直到公元4世纪,“essentia”与“substantia”一直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随着后来哲人对万物存在的终极猜想的精致化,他们开始注意到对这两个词的界分,中世纪第一哲人教父圣·奥古斯丁认为只有“essentia”在词义上才可以指称处于永恒不变状态的神。在中世纪经院哲学这里,神是指称创生万物的基点本源终极存在,也就是本体,相当于东方中国老庄哲学的“道”。 按:圣·奥古斯丁的“神”(God)与老庄哲学的“道”(Tao)同属本体论层面上的终极范畴,但“神”有位格“person”,而“道”没有位格。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把东西方本体范畴、本体论做一次简明的汇通性参照,主要是为讨论比较文学的本体论问题做背景铺垫。因此我们只把本体论基本问题介绍清楚,而不对其进行展开、深入的论述。我们所使用另外一个英文本体术语“noumenon”,其基本内涵源自于“essentia”,在词源上可以追溯到希腊文“noein”,“noein”的内涵指涉“被思想的事物”(the thing thought),在康德看来是纯粹理性所指涉的终极;“noumenon”这个术语的使用在康德及其以后的哲学那里固定下来,意指万物恒定不变的基点、本源,即探究终极“Being”(“存在”或“是”)的问题。贾诗勒(Morman L. Geisler)在宗教哲学一书认为,关于本体论论证最早缘起于安瑟伦:“奥古斯丁修道会的僧侣坎特伯雷主教安瑟伦,就是这论证的始创者,虽然本体论一名并非由他所起,而是由发现它里面有本体论谬误的康德所起。”宗教哲学贾诗勒着、吴宗文译,香港种子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ontology”是指关于研究“being”的一门学问,确切地说,本体论是指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万物创生的基点本源原初存在(primary being)的学问。 按:在本体论的特定语境下,“primary being”即被翻译为“本体”。我们在这里简述本体论与本体的学理性,主要是为讨论比较文学研究所安身立命的基点而做背景介绍,无意于展开关于本体论哲学的讨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对“本体”的追问有着一个真切而简单的表述:“简言之,对于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设问的难题什么是存在(What is being),即什么是本体(What is primary being),一些人认为本体是一,另一些人认为不只是一,一些人认为是数的极限,而其它人认为不是数的极限。”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Aristotle, Metaphysics,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p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2,p.131.)。也就是说,本体就是万物都从它而来且最终回到它的那个基点,这个基点也可以被指称为本源、终极,它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数的逻辑上是倒溯已尽的“一”。礼记·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正义,见于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版,下册,第1673页。当我们把东西方哲学本体论思想汇通起来进行双向透视时,我们发现东西方哲人对万物创生的原始底层本体的追问是共同的,这是人类在理性中所呈现出来的共性。 在康德看来,本体论的设定为人类理性获得自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简而言之,东西方每一位智者都可以在本体论的思考上设定一个具有最高、最普遍逻辑规定性的本体范畴,并且把这个范畴规定为自己的思想所安身立命的基点,并在这个基点上建构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奎因所言的本体论的相对性。西方哲人在本体论上为万物所设定的本体范畴可以有不同的命名,如巴门尼德的“Being”(存在)、柏拉图的“Idea”(理念)、普罗提诺的“太一”(The One)、圣·奥古期丁的“上帝”(God)、康德的“物自体”(The Thing In Itself)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Absolute Idea),在东方哲人这里也是如此,如唐君毅所言:“在中国哲学上与本体相当之字,如道,如太极,如玄,如理”, 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唐君毅着,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48页。并且东西方哲人所建构的本体论体系也可以是不同的或是庞杂晦涩的,然而关于本体与本体论成立的原因则是简单的、惟一的:即设问万物是在怎样的基点本体上产生出来的?或万物产生的本源本体是什么?本体论的设问与回答都是为万物、为哲人的精神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基点。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把“ontology”翻译为本体论,在东西方语言的互释中的确是汇通了东西方哲学的共同终极关怀意识,如熊十力所言:“哲学思想,本不可以有限界言,然而本体论究是阐明万化根源,是一切智智(一切智中最上之智,复为一切智之所从出,故云一切智智),与科学但为各部门的知识者,自不可同日语。则谓哲学建本立极,只是本体论,要不为过。夫哲学所穷究的,即是本体。”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熊十力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8页。 在20世纪的东西方文学批评中,许多学者往往把本体论与本体这两个概念从对万物本源的设问与回答那里借用过来,从哲学转型到文学批评话语的层面上来使用,从而对一种理论或一个学科进行相对完整体系意义上的终极设问与回答,如艺术的本体是什么?这样就构成了艺术本体论。同样,我们借用本体论和本体这两个术语,使其转型到比较文学学科原理的建构中,在追寻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意义上来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以此成立比较文学本体论。奎因在讨论本体论的相对性(ontological relativity)时认为,在反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拒斥中,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终极存在,但是根据本体论的终极存在理论,人们可以设定一个相对的理论空间,以一种相对的理论对本体论进行承诺,这就是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比较文学研究在相对的理论空间中建构比较文学本体论,这也必然构成了我们对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多年来,比较文学界对“比较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解与定义为什么总是处在模糊的设问与无边的回答中,关键问题就是没有统一于一个恰切的视点,没有在根本的意义上来界定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概念。我们无法忽视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上个世纪一百年来比较文学研究的成果是相当丰富的,而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理论的建设是非常贫困的。我们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进行本体论的承诺,设问“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或者设问“比较文学是什么?”就是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展开研究时寻找其所安身立命的基点。一言以蔽之,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比较视域。二比较文学研究在学术视域上具有多元的开放性,但我们不认为开放性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惟一特征,其实开放性也逐渐成为当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其它学科所拥有的一般特征了,只是研究主体是否情愿承认自己从事的是比较文学研究而已。比较文学秉有的多元研究视域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渗透已经成为势不可阻的学术现象,所以也不在于研究主体自己的承认与否。不要说当下如此,上个世纪20年代吴宓摇着学衡派大旗护守国粹时,还是写出了红楼梦新谈这类多元视域的比较文学研究佳作,王国维更是如此。但是超越一定的学理限度偏执地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多元性与开放性,这势必导致比较文学的研究以及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会成为没有边际的、涣散的学科。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得以安身立命的本体,研究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四个跨越)构成了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研究主体的研究视域比较视域是以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三种关系)作为研究客体的。“三种关系”之所以可以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这完全取决于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如果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其视域内部没有把“四个跨越”作为基本内涵,那么研究客体的“三种关系”也就不可能成立。所以,不同于民族文学研究和国别文学研究的是,比较文学研究在学科成立的意义上非常强调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即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中。我们说国别文学作为学科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而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其学理意义即在于此。 按:关于“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的讨论见于比较文学概论的第三节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证,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74页。本论文所持部分观点曾在此书中有初浅陈述,现在这里做进一步深化调整。 比较视域的英文书写是“comparative perspective”,这个概念在西方有关比较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的读本中经常被强调。在这里首先让我们对“视域”做一次语言上的释义。在英语语境下,“perspective”这个概念是在“透视法”、“透视图”、“远景”、“视野”、“视角”、“观点”、“看法”、“观察”、“展望”、“眼力”等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意义链上使其意义出场的;在使用这个术语时,我们必须要能够从汉语书写的“视域”这个术语中,提取英语“perspective”所含有的关键意义“透视”及其相关的意义链。实际上,当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进行跨越研究时,就是以自己的学术思考对双方进行内在的透视,以寻找两者之间的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所以“视域”已经超越了它在日常用语中的一般意义,在比较文学这里是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我们把它总称为“视域”。当比较文学研究者操用这样一种视域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进行透视时,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比较;规范地说,在学理上这就是比较文学于学科意识上所强调的比较。在比较文学的学科术语中,“比较”是一个具有相当学理性的术语,其最容易被误读,如果我们仅从日常用语的层面上对其进行浅表的理解,很容易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 语言是负载意义的符号系统,还是让我们从对词语的释义来推动学理的思考。 在古汉语中,“比”有两种基本意义涉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构。先让我们来分析“比”的第一种基本意义。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言:“比,密也。”说文解字注汉许慎着,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经韵楼藏版,第386页。“比”在“密”的层面意义是“亲近”的意思。宋本玉篇·比部言:“比,近也,亲也。”宋本玉海南朝梁顾野王着,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影印张氏泽存堂本,第512页。论语·里仁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注疏,见于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版,下册,第2471页。邢昺疏:“比,亲也。”论语注疏,见于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版,下册,第2471页。“比”又从“亲近”引申为“合”、“亲合”,礼记·射义:“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礼记正记,见于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版,下册,第1687页。陆德明释文:“比,同亲合也。”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宋刻本,第860页。“比”再从“亲合”引申为“和”、“和协”,宋本广韵·脂韵言:“比,和也”,宋本广韵宋陈彭年着,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张氏泽存堂本,第32页。管子·五辅载:“为人弟者,比顺以敬”,管子,见于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第104页。房玄龄注:“比,和。” 管子,见于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第104页。“比”再从“和协”引申为“同”、“齐同”,字汇·比部言:“比,齐也”,字汇明梅膺祚着,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荀子·不苟:“山渊平,天地比”,荀子,见于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第291页。杨倞注:“比,谓齐等也。”荀子,见于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第291页。“比”再从“齐同”引申为“并列”,宋本广韵·脂韵言:“比,并也。”宋本广韵宋陈彭年着,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影印张氏泽存堂本,第32页。“比”再从“并列”引申为“相连接”,汉书·诸侯王表:“诸侯比境,周市(币)三垂,外接胡、越”,前汉书,见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武英殿本,第1册,第401页。颜师古注:“比谓相接次也。”前汉书,见于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武英殿本,第1册,第401页。在语言释义上,“比”在“密”的原初意义上引申为“亲近”、“亲合”、“和协”、“齐同”、“并列”与“相连接”,这样一条意义链正契合比较视域对两种民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关系进行透视所获取的内在意义。早在1921年法国学者巴尔登斯伯格(Fernand Baldensperger)就申明:“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法巴尔登斯伯格着,见于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编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按:该文是巴尔登斯伯格在比较文学评论的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比较文学研究就是要求研究主体的视域把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汇通,在透视中追寻双方结构体系中的内在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就是双方之间的内在共同关系,这种共同关系可以是事实材料关系、审美价值关系或学科交叉关系。关于这种共同性,我们也可以换用另外一个术语来指称:“共通性”。其实,这种内在的共同关系就如同“比”在“密”的原初意义上所引申的“亲近”、“亲合”、“和协”、“齐同”、“并列”与“相连接”;两种民族文学的关系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正是在“比”的视域下透视出他们之间内在的“亲近”、“亲合”、“和协”、“齐同”、“并列”与“相连接”,他们是共通的。 叶维廉主张比较文学研究应该在汇通中把东西方两种文化美学传统进行互照、互对、互比与互识,以印证双方共同的美学基础(common aesthetic grounds),叶维廉所说的“互照、互对、互比与互识”还是指称源自于比较视域的内在透视。这实际上就是以比较视域在双向的透视中寻求中西文化内在的“亲近”、“亲合”、“和协”、“齐同”、“并列”与“相连接”的共同规律。如上所言,我们也可以把“共同规律”替换为另外一个术语来表答:“共通规律”。的确,从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史的历程来看,无论是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俄苏学派,还是中国学派,那些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范本均是在这样的比较视域中以纯正的、内在的、汇通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获得学术界的尊重。用陈寅恪的话来说,就是“文通”,用钱锺书的话来说,就是“打通”。当然比较文学不仅在于求其同,也在于存其异,如钱锺书所言:“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contrastive literature)。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张隆溪着,见于读书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0期,第137页。其实,比较文学首先是在异质文化背景下展开研究的,如果各民族文学之间本身就没有文化差异,比较文学也不可能成立,也不可能在双向的透视中寻求中西异质文化内在的共通规律。 让我们来分析“比”的第二种基本意义。“比”在古汉语中的第二种基本意义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较”。朱子语类卷十九言:“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朱子语类宋 朱熹撰,宋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册,第441页。这里“比”的第二种基本意义就是我们在日常用语中所操用的“比较”。让我们来看视一下关于“比较”的现代汉语释义。现代汉语词典:“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学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7页。汉语大词典:“比较”是“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年版,第5册,第268页。这两部词典关于“比较”的释义与宋代朱熹使用的“比较”在意义上完全是一致的。人们在这个层面上对“比”与“比较”的理解、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是最为普泛的,一些学者往往从这一字面上提取意义来理解比较文学,最终导致对比较文学产生望文生义的误读,认为比较文学就是把两种文学现象拿过来进行对比,如朱熹所言:“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将两段比较”,然后指出表面上的“孰得孰失,孰是孰非”、“辨别异同或高下”或“辨别高下、异同”,结果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综上所述,“比较”这个术语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场域中有其专业意义,我们不能从日常用语的角度对其进行望文生义的误读。“比较”在第一种基本意义上所引申出的意义链契合于“视域”的内在透视,“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对两个民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透视,这种透视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汇通性比较,因此在比较文学的专业语境下“比较”与“视域”在同义互训的基础上整合为“比较视域”,从而构成比较文学研究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赛义德在帝国与现世阐释的结合(“Connecting Empire to Secular Interpretation”)一文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比较文学就在于获取一种超越自己民族的视域“perspective”:“毕竟比较文学的建立和早期目的是获取一种超越自己民族的视域(perspective),以此去看视整体的某些部分而不是由自己的文化、文学与历史所提供的具有防御性的那一点碎片。” 美爱德华·W.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1993, p.43.)。其实,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赛义德的后殖民批评理论,更应该注意赛义德的学科身份是比较文学教授,因此我们可以从他的论述中见出,“视域”就是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所以,比较视域作为本体是一位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学养。 如果我们要为比较视域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个民族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主体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三由于一些学者把“比较”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来误读,以至无法对比较文学的学理获取正确的把握,又缺少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本体视域比较视域,所以多少年来比较文学界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东西方学术界共同存在的现象。1951年,法国学者伽列在基亚(Marius-François Guyard)所著比较文学一书的初版序言中声明:“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问题并不在于将高乃依与拉辛、伏尔泰与鲁索等人的旧辞藻之间的平行现象简单地搬到外国文学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大喜欢不厌其烦地探讨丁尼生与缪塞、狄更斯与都德等等之间有什么相似与相异之处。”比较文学初版序言法伽列着,见于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43页。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学贯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性学者,1919年在美国时也曾由吴宓引见于白璧德教授,他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一文中也就这种“文学比较”的穿凿附会现象提出过自己真知灼见的看法:“呜呼!文通,文通,何其不通如是耶?西晋之世,僧徒有竺法雅者,取内典外书以相拟配,名曰:格义,实为赤县神州附会中西学说之初祖,即以今日中国文学系之中外文学比较一类之课程言,亦只能就白乐天等在中国及日本之文学上,或佛教故事在印度及中国文学上之影响演变等问题,互相比较研究,方符合比较文学之真谛。盖此称比较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否则古今中外,人天龙鬼,无一不可取以相与比较。荷马可比屈原,孔子可比哥德,穿凿附会,怪诞百出,莫可追诘,更无谓研究可言矣。”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陈寅恪着,见于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着,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0页。伽列反对以高乃依比拉辛,拒绝以伏尔泰比鲁索;陈寅恪拒绝以荷马比屈原,反对以孔子比哥德,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比较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学界崛起以来,为什么多次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那么,较之于比较文学,文学比较又有怎样的学术误区呢?其实进一步阐明文学比较的学术误区对学术界把握比较文学的学理规范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台湾学者周英雄曾举例就文学比较把表面的“皮毛”进行“比较”谈出自己的看法:“二刻拍案与李尔王的情节有许多相像之处:主要都是描写一父三女之间的冲突,父亲把家产转手给女儿,但却换得无所终老的下场。基本上探讨的那是两代之间恩怨,父慈而子不孝,以及所引起的最终报应。如果我们把这种皮毛的比较当做是一种比较文学研究,那这种比较就非常肤浅而且无意义;因为光就父亲与三个女儿之间的关系,作饾饤的排比,成果显然将是浅陋而无法深入的,因此我们应该就这表面的共同点,进一步将两个主题,放进各别不同的文化系统,再就这两个不同的符号后所代表的文化系统加以比较,以观察两者有何异同之处,甚至进而窥测广义的文学社会意义。”懵教官与李尔王台周英雄着,见于中国比较文学论集温儒敏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5186页。 如上述所言,文学比较一定是从“比”的第二种基本意义即日常用语的“比较”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因此往往从表面上把一眼看上去似乎相同的文学现象进行硬性的罗列与模拟。在此我们再举出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第一,把中国古代诗人李贺(790816)与英国近代诗人济慈(17951821)进行硬性的模拟。从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影响研究来要求,李贺与济慈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因为李贺与济慈的生卒年代相去甚远,还没有任何实证材料在迹象上说明西方后逝的济慈拜读过东方前逝的李贺的作品,因此在诗歌创作及审美风格上济慈并未接受过李贺的影响,法国学派追寻的事实材料关系在这里无法成立。那么,对于这种没有直接影响与接受关系的东西方两位诗人的模拟,文学比较者往往是从表面上寻找双方的类似性进行拼贴,李贺病逝时年仅27岁,济慈病逝时年仅25岁,由于英年早逝是东西方两位诗人最大的类同点,因此两位诗人在短暂的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的浪漫主义色彩,即成为文学比较者抓住不放的类似原则。第二,对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与曹禺戏剧雷雨中的繁漪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表面上同异的硬性比较。这种表面上类同的硬性比较理由在于,因为安娜与繁漪同是女性,她们俩各自都有一个富硕且有着相当社会地位的家庭,但她们又都有一个给她们支撑脸面但又极度缺憾爱情的丈夫;她们都有冲破这个家庭追寻爱情自由的欲望,并且她们都大胆地冲出了家庭的阴影找到了自己的情人,但最终又都被自己所钟爱的情人抛弃。如上所言,法国学派追寻的事实材料关系在这里也无法成立,因为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实证材料在迹象上说明曹禺在塑造繁漪这个人物形象时直接受托尔斯泰笔下安娜的影响。文学比较不仅可以罗列两种民族文学作品之间表面上的类似性,还可以从表面上罗列安娜与繁漪这两个女性人物之间及其背景的差异性。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一位上层社会的官僚,繁漪的丈夫周甫园是一位封建色彩浓厚的资本家;卡列宁的冷漠是伪善的冷漠,周甫园的冷漠是残酷的冷漠;安娜要冲出的是一个贵族家庭,繁漪要冲出的是一个封建专制家庭;安娜是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资产阶级贵族女性,繁漪是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封建阶级富家女性;安娜的形象美丽,她总是以一种迷人心魄的眼光凝视着第三者,繁漪的形象苦涩,她总是以一种病态般的忧郁伺机叩问第三者的心灵。甚至,我们还可以把两位第三者渥伦斯基与周萍进行表面上同异性的罗列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学比较在“X加Y”的模式中寻找双方表面的同异点,安娜是“X”,繁漪是“Y”。在这里,关于安娜与繁漪的文学比较,从表面上看不仅跨越了民族中国文学与俄罗斯文学,并且也跨越的学科小说与戏剧,但由于这种文学比较没有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仅是对两种文学现象进行表面上同异的罗列,所以这样的“比较”缺少内在的汇通与整合,只能够被定义为两种不文学现象之间表面类同的“比附”。因此跨民族与跨学科不是衡量比较文学能否成立的唯一标准。第三,把中国古代诗学与西方古代诗学进行表面上的横向硬性比较。比较诗学是当下比较文学中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是,如果缺憾规范的比较视域,比较诗学也就会被降解为诗学比较。比如把东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切断,进行断代的、表面的横向硬性比附,把德谟克利特与墨子的表面现象进行横向的同异比附,把两汉文论与古罗马文论进行表面的、横向的同异比附,把中国两汉经学与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历史切断进行表面的、横向的同异比附。法国学

    注意事项

    本文(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