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与运行课件.pptx

    • 资源ID:3922211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与运行课件.pptx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与运行,1,(一)院前急救体系的定义,2,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由急救通信、急救运输和急救医 疗三要素组成。其作用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对急危重 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和监护,缩短无 治疗期,最大限度的减少死亡率和伤 残率。实施院前急救功能的部门组合即为体系,3,急救中心与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关系,平时:日常急救突发事件时:紧急医疗救援特点:平战结合状态,常态和非常态,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属公共卫生范畴,4,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5,医疗救治体系,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医疗救治专业队伍,师资、应急人员,急救机构,传染病院,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20急救中心,6,(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7,院前急救体系(网络)组成,市级急救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市区网络单位(急救站)县(区)级急救分中心(120急救指挥分中心),县区网络单位(县区急救站)乡镇卫生院(乡镇急救站、点)构成纵横衔接的三级院前急救体系(网络),8,院前急救网络示意图(树枝状),9,院前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作用,组成纵横衔接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重要意义:最快速的分流批量伤病患者,使其得到及时 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 伤残率,最大程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率。,10,急救网络建设的指标,急救半径8公里 急救反应时间15分钟回车率3%,11,2003年以来我省各市、州依据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 治体系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方案建设院前急救网络(紧急医疗救 援网络),并根据要求设置各级急 救站。,12,市级急救中心,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20指挥中心),13,市级120指挥中心,市级急救站,县120急救分中心,县级急救站,乡镇急救站,120 急救指挥示意图,14,市级急救中心的主要功能,(1)承担全市日常急救医疗的指 挥、调度工作。开展急危重病人 的现场抢救、转运医院和途中监 护工作;,15,(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城市灾难 事故发生时,是政府、卫生行政主管 部门的医疗救援指挥中心;(3)负责对全市急救医疗分中心的业 务指导和管理,,16,(4)与公安110、119、122等全 面联合,形成社会应急联动系 统,构成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17,(5)承担对专业人员院前急救技术 培训,同时开展对公众进行急救知 识的普及宣传。开展急救医学的科研及学术交 流等。,18,城区急救网络,以120指挥中心牵头,依据急救 半径,由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组成 院前急救网络,依托其急诊科建立 院前急救站。,19,县级急救网络农村急救网络,重要意义:“完善农村急救体系,全面提升急救服务水平”统筹城乡医疗服务,保证急救医疗服务的 公益性,落实医改总体要求。,20,建设目标,逐步改变农村急救机构业务用房短 缺、急救车辆不足等状况,初步构建 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农村急救网 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农 村居民急救服务需求。,21,建设内容和标准,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县级急救机构建设业务用房:急救机构业务用房建设以200 平方米为基数,服务人口每增加10万人 增加75平方米:急救车:为100万及以下人口的县(市)配备2辆急救车,100万人口以上配备3 辆急救车。,22,目前,我省大多数县依托当地 综合实力较强的县级综合性医院,建立120急救中心(紧急救援中心),部分县组建了独立的120指挥 中心。,23,县级急救中心的基本要求,与市急救中心和区域内急救站建立通讯、信息网络联系装备急救车和车载急救、通讯设备与本地急救站共同组成 院前急救网络有专业化的急救队伍(医、护、司、担)负责本地重点区域、交通要道、乡镇村急救站的设置,24,县级急救中心的职能,负责本区域内日常急救服务保障,对区域 内急救资源实施统一指挥调度,承担急危 重病员的现场抢救、转运和途中监护、组 织院内急救。承担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援 任务和救援医疗物资的储备;,25,负责对辖区内院前急救网络进行业务指导和 考核;承担开展急救医学培训、科研和学术交流活 动,对公众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与公安、消防等联合,形成本地区社会应急 联动系统,26,乡(镇)急救站建设,27,建制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卫生院 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急救站,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重要旅游地区、交通要道等,依托就近乡(镇)、村医 疗机构设置急救站(点)。,28,乡镇急救站的职能,接受本县急救指挥分中心的指挥、调度负责本地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院 内救治向上级医疗机构转送重症病员,29,(三)院前急救的三要素,急救医疗急救通信急救运输,30,院前急救医疗的主要任务,1、诊断和检伤分类(简单检伤快速治疗原则)2、现场紧急处理,针对主要疾病和危害 生命的原因,采取快速、准确、有效急救处理。按轻重缓急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转运。3、搬运转送,认真交接伤患。,31,4、按照“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原则进 行院前急救,以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诊断为 主;采取维持生命体征,不使病情恶化的主 要急救措施;合理搬运严密观察转送途中的 病情变化;杜绝转运是院前急救结束的意 识,为院内救治创造条件。,32,120通信指挥平台建设要,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应 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卫生事 件的需要,加强院前急救和紧急医 疗救援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院 前急救体系的信息现代化建设也非 常重要。,33,InterN et(D D N/F.R/A D S L/C D M A 1x),直 属 分 站 终 端,郊 区 县 1 2 0(二 级 平 台)指 挥 中 心,乡 镇 卫 生 院 终 端,县 级 网 络 医 院 终 端,城 区 网 络 医 院 终 端,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农村急救体系 2011 年建设项 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卫生厅局:为完善农村急救体系,全面提升急救服务水平,根据医 改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卫 生部抓紧研究编制农村急救体系 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中 央将安排资金启动试点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在中央和 地方共同努力下,逐步改变农村急救机构业务 用房短缺、急 救车 辆 不足等状况,初步构建功能完善、反应 迅速的农村急救网络,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农村居 民急救服务需求.二、项目编制要求(一)各地要在分析研究农村急救机构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急救服务需求,综合考虑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研究,35,的,予以优先安排.(二)建设项目要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土地、地方 资金志实,已取得环保、节能批复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已 完成.五、项目编报的有关要求l、建设项目编报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总投资、地方投资来源及数额、项目建设条 件落实情况等.请按照本通知附表的要求逐项填写.2、编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要实事求是地提供项目叮 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环保批复、地方投资落实承诺等相关文 件,申报文件的附录请严格按附件提供的样式格式制作.请各地按上述要求抓紧开展工作,于 5 月 31 日前将申 报又仲、附表等书由材料连同电子文档项目报送回家发展改举委、卫生部.衔接方案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附件:,一。一一年五月十六日,36,表 2、县(市)急救调度中心主要设备配置参考品目,注:带*号的是基本配置。,37,表 1、急救车车载设备配置参考品目,38,急救运输急救车的要求:,1、起动快、速度快、越野性能较好,能 及时到达现场。2、行驶平稳,以便于行进间的抢救操作 和减少震动引起病员的痛苦。3、医疗舱与驾驶舱隔离,有观测窗,有 较大的使用空间便于抢救和放置抢救设备。,39,4、密闭性能好,配有空调,有两套通 风设施,有良好的救治环境。5、有明显的急救和地区标识,配有警 报器,使交警和群众能识别,给予交通上 的方便。6、配有常规抢救设备和药械和通讯设 施、设备。,40,急救车车载药械、设备的配置重点:,能源要求体积和重量要求作用时间要求质量要求,41,救护车通讯要求:,方便、快捷、灵敏、有效,42,43,思考题:,1.院前急救体系的定义是什么,它有那些重要作用?2.县级急救中心建设有什么基本 要求?有什么职能?3.院前急救车应具有哪些功能?,44,(四)急救站建设标准,45,一、城区急救站建设标准,城区指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城区。(一)职能与任务1.在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市急救中心 和县急救分中心规划建设急救站,急救站服从市 急救中心及急救分中心的统一指挥与行业管理。2.负责本区域内公众的院前急救服务。3.承担本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现场救治、转送和途中监护。4.组织本区域医疗急救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 自救、互救能力。,46,(二)设置与人员标准,1.急救站由依托医院和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共同 管理,医院急诊科负责人担任站长并负责站内全 面工作。站长应掌握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 的组织管理能力,了解国内外急救动态;急救工 作量大的急救站应设副站长由急诊专业技术人员 担任,负责急救医疗业务工作。站领导应接受岗 前培训后方可上岗。急救中心及急救分中心应定 期派人员到各急救站进行业务指导。2.急救站配备2台以上救护车辆。,47,3.人员配备:急救站人员合理配备,设质控组长1名(由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担任),每车急救单 元设:医生1名、护士1名、驾驶员1名,有条件可 配担架员1名。医务人员标准:护士为中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2年 以上;医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3年以上。医生、护士均需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注册。驾驶人员标准:3-5年以上驾龄,对本地交通熟悉,经过急救技能普及培训合格人员。4.通讯网络:设有线通讯终端,急救信息与急救中 心、急救分中心调度室联网,接受指令,完成记 录并维护急救信息和网络数据,设有无线通讯台,保证通讯畅通。,48,(三)管理标准,1.制度管理:严格遵守急救中心、急救分中 心和所在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 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岗前教育培训制度和 标准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计划管理:制定急救站年度计划及月计划,并做好执行计划的协调、组织、管理,接受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对急救站的检 查、考核与考评。3.监督管理:健全站内、外监督制度,定期 对工作与急救服务质量进行分析。,49,4.信息管理:有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信息 必须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并及时分析、反馈与利用。信息应为全程信息管理,并做好信息维护工作,包括接收调度单、急救、车辆、器械、药品、收入等各方面。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 信息。5.纪律管理:院前急救单元由随车医生担任 组长,其它人员必须服从组长指挥。接到 调度出车指令后按规定出车,急救站内布 局合理,整洁有序。,50,6.设备管理:健全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更新制 度,所有站内和车载急救设备应建立详细技术档 案记录,保证各种设备性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使用率。车载急救设备只能用于院前急 救。急救车装备标准:配备车载急救便携设备:心脏 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及气道管理设备、心电图机、吸引器(吸痰)、血糖仪、10L氧气瓶、铲式担架(或负压担架)、楼梯及软式担架。7.建筑要求:房间、车位布局合理。急救站门前要 有统一标志。设有:待命室、男女值班室、办公 室、生活间(卫生间)、药、械库房。房屋使用 总面积80。要有宽敞的停车场地,至少3-5 个停车位,平均每个车位面积20m2,保证车 辆出入通道畅通。,51,8.车辆管理:急救车辆由急救站统一管理,严禁挪 作它用。车辆要有详细技术档案记录,如公里数、油耗、保养次数、交通事故次数、配件更换记 录、按规定公里进行二级保养,保养后的救护车 要达到交通管理部门标准。出车前做好“三检”工 作,车辆故障现场抢修成功率60%。9.安全管理:重视急救安全,制定措施加以防范,及时发现和纠正差错事故苗头。健全安全保卫制 度、措施及实施记录,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严格执行毒麻药管理制度。,52,(四)业务与技能标准,1.严格执行急救医疗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实施院前急救质 量标准。2.建立站内质量管理考核小组,负责落实、检查、监督各项 质量管理标准的实施。3.坚持五个必须做到:(1)必须做到携带急救药品器械到患者身旁,立即救治。(2)必须做到按院前急救的标准救治、转运患者。(3)必须做到与院内急诊值班人员当面交接患者病情及抢 救过程(含用药剂量)。(4)必须做到信息先报,现场救治病人的病情提前通过专 线通报要送达医院。(5)必须做到服从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和指挥。,53,4.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急救站有现场救援、组织 协调现场应急资源的职责,有及时将急救信息上 报急救中心及分中心的职责,并有提出现场急救 资源需求建议的职责。同时将信息通报送达医院 做好接收伤病员准备。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车辆及 急救箱落实专人每天消毒一次。6.急救站医护人员应具有以下能力:现场协调能力;基本技术能力(心肺脑复苏技术、创伤急救五 大技术、急危重症抢救)和途中监护转送等。,54,(五)职业道德标准,加强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拒绝商业贿赂,树立 廉洁行医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 职业道德;树立院前急救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 难的职业责任感,为伤病员提供文明、优质、高 效、快捷的急救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防止 院前急救医疗事故的发生。,55,(六)质量控制标准,急救半径90%;患者满意率85%;完成指令任务 100%;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现场心肺复苏成 功率1%;甲级病历合格率90%;设备完好率95%;急救车辆完好率80%;三年内无重大责任交通事故。,56,二、乡镇急救站建设标准,乡镇急救站指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依托乡镇卫生院建立 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一)职能与任务1.在区(市)县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区(市)县卫生行 政部门和急救分中心规划建设急救站,急救站服从属地卫 生行政部门行政管理、市急救中心及急救分中心的统一指 挥与行业管理。2.负责本区域内公众的院前急救服务。3.承担本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现场救治、转送和途 中监护。4.组织本区域医疗急救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自救、互 救能力。,57,(二)设置与人员标准,1.乡镇急救站由属地卫生局、急救分中心和依托卫 生院共同管理,卫生院急诊室负责人担任站长并 负责站内全面工作。站长应掌握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负责急救医疗业务 工作。急诊科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属地卫生局及急救分中心应定期派人员到各乡镇急救站进行业务指导。2.急救站配备1台以上救护车辆。,58,3.人员配备:急救站人员合理配备,每车急救单元 设:医生1名、护士1名、驾驶员1名,有条件可 配担架员1名。医务人员标准:护士为中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2 年以上;医生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3年以 上。医生、护士均需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注册。驾驶人员标准:3-5年以上驾龄,对属地及全市交 通熟悉,经过急救技能普及培训合格人员。4.通讯网络:设有线通讯终端,急救信息与属地急 救分中心调度室联网,接受指令,完成记录并维 护急救信息和网络数据,设有无线通讯台,保证 通讯畅通。,59,(三)管理标准,1.制度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岗前教育培训制度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计划管理:制定急救站年度计划及月计划,并做好执行计划的协调、组织、管理,接受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急救分 中心对急救站的检查、考核与考评。3.监督管理:健全站内、外监督制度,定期对工作与急救服 务质量进行分析。4.信息管理:有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必须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并及时分析、反馈与利用。信息应为全程信 息管理,并做好信息维护工作,包括接收调度单、急救、车辆、器械、药品、收入等各方面。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 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信息。5.纪律管理:院前急救单元由随车医生担任组长,其它人员 必须服从组长指挥。接到调度出车指令后按规定出车,急 救站内布局合理,整洁有序。,60,6.设备管理:健全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更新制度,所有 站内和车载急救设备应建立详细技术档案记录,保证各种 设备性能随时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使用率。车载急救 设备只能用于院前急救。急救车装备标准:呼吸器、心电图机、除颤仪、氧气瓶、急 诊箱、担架等必要的急救设备。7.建筑要求:乡镇急救站可与急诊室共用业务用房。房间、车位布局合理。急救站门前要有统一标志。保证车辆出入 通道畅通。8.车辆管理:严禁急救车私用,车辆要有详细技术档案记录,如公里数、油耗、保养次数、交通事故次数、配件更换 记录、按规定公里进行二级保养,保养后的救护车要达到 交通管理部门标准。出车前做好“三检”工作,车辆故障现 场抢修成功率60%。9.安全管理:重视急救安全,制定措施加以防范,及时发现 和纠正差错事故苗头。健全安全保卫制度、措施及实施记 录,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严格执行毒麻药管理制度。,61,(四)业务与技能标准,1.严格执行急救医疗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实施院前急救质 量标准。2.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标准。3.坚持五个必须做到:(1)必须做到携带急救药品器械到患者身旁,立即救治。(2)必须做到按院前急救的标准救治、转运患者。(3)必须做到与院内急诊值班人员当面交接患者病情及抢 救过程(含用药剂量)。(4)必须做到信息先报,现场救治病人的病情提前通过专 线通报要送达医院。(5)必须做到服从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和指挥。,62,4.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时上报信息,服从现场 救援指挥调度,做好转运伤员准备。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车辆及 急救箱落实专人每天消毒一次。6.急救站医护人员应具有以下技术能力: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致命性心电 图识别、以及复苏药物应用,技术考核合格率 100%。掌握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考核合格 率100%。掌握各种休克的抢救、昏迷的抢救、溺水、触电、中暑的抢救、各种中毒的抢救、各种传染病的转 运、烧伤的抢救、开放性气胸的抢救。,63,(五)职业道德标准,加强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 设,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拒绝商业贿 赂,树立廉洁行医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 伤病员服务的职业道德;树立院前急救为政 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职业责任感,为伤病 员提供文明、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医疗 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防止院前急救医疗事故的发生。,64,(六)质量控制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乡镇卫生院急救站(点)原则执行:急救半径90%;患者满意率85%;完成指令任务100%;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现场心肺复苏成功 率1%;甲级病历合格率90%;设备完好率95%;急救车辆完好率80%;三年内无重大 责任交通事故。,65,(五)院前急救运作模式,66,一、国际模式,当前国际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院前急救模式:英-美 模式和法-德模式。前者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 快把伤病员安全转运到院内再进行有效治疗,是“将 病人带到医院”;后者强调医疗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 场,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然后再转运到院内继 续治疗,是“将医院带给现场的病人”。两种模式谁更科学合理,谁更有效经济,目前没有大 规模比较做出定论,但最关键是符合国情。,67,院前急救模式不同点比较,英美模式法德模式,理念 急救人员数,把患者送到医院 一般为2人,把医院带到患者身边 至少3人有 危重伤病员 大多超过半小时 不限于对症较多 规格较高,是否有医师参与无,病种选择 现场时间短 治疗原则 药物数量种类 器械配置,所有伤病员 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对症少 标准标准,68,二、国内模式多种模式,1.院前型模式院前急救中心(站)不设病房,设立若干分 站,专门从事院前急救。此形式优点是急救速度快,医疗、通 信、运输设备容易更新提高,缺点是随车医护的医疗水平不易 提高,人员“出口”困难。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山西、陕 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东北大部分城市 采用这种模式。2.单纯指挥型模式急救指挥中心不设病房,不配备救护车 和医务人员,只负责120指挥调度。此形式优点是政府节省投 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院前院内急救能较好的结合。缺点是 医院急诊科的急救设备、通信、运输设备不易更新提高,指挥 中心的权威性不强。广州市、成都市、珠海市、深圳市、汕头 市等采用这种模式。,69,3.独立型模式急救中心除了有病房和门急诊外,还设立院前 急救部,担任本地的院前急救,伤病员现场急救后一般接到 本急救中心继续治疗。急救中心还设立若干分站。此形式优 点是随车医护的医疗水平容易提高,院前院内急救能较好的 结合,医疗、通信、运输也容易更新提高,缺点是组建时投 入较大,转送伤病员到其他医院容易发生矛盾。沈阳市采用 这种模式。4.依托型模式急救中心为医院的一部分,名为急诊科或院前急 救部,除完成医院的急诊医疗外,还承担本地120电话指挥 调度,承担本地院前急救任务。此形式优点是随车医护的医 疗水平容易提高,院前院内急救能较好的结合,医疗、通信、运输设备也容易更新提高,缺点是建立时投入较多,不能完 全承担本地所有院前急救,转送伤病员到其他医院容易发生 矛盾。重庆、海南等省市采用这种模式。,70,5.消防型或联动型院前急救由消防局指挥管理,由经过培训的消防人员承担院前急救;或者院前 急救指挥由公安部门承担,出诊由医院急诊科执 行。此种模式优点为:反应快,综合发挥各类救 援优势,减少人员浪费,达到资源共享。缺点:属于社会公益型模式,不向社会收取费用,长期 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急救人员的急救能力有 限,后者管理不属同个上级部门,易出现扯皮。香港、澳门、苏州采用这种模式。,71,三、院前急救的发展方向及管理,1、缩短平均呼救到达现场时间,缩短平均反应 时间。反应时间指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受呼救电话 至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所耗时间。是反映急救速 度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当地院前急救 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2、增加急救人次占急诊人次百分比。发达国家 院前急救人数很高,占急诊人次百分比也较高。我国的院前急救人次只占急诊人次的2,急救人 次的增加不仅与急救系统的通信手段、车辆质 量,急救人员的素质有关,还与当地的社会经济 状况密切相关。,72,3、减少回车率。回车指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受呼 救电话后无车可派而回绝病家。回车数占呼救总 数的百分比为回车率,是衡量院前急救系统效能 的指标之一。回车率反映满足呼救的程度,回车 率高说明供不应求,较易引发医疗纠纷。4、提高心跳骤停现场复苏成功率。心跳骤停的 依据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表现室颤、电机械分离或直线。现场复苏 成功依据为恢复自主循环。现场复苏成功人数占 急救的心跳骤停人数百分比为现场复苏成功率,是反映院前急救系统医疗水平的主要客观指标之 一。发达国家复苏成功率在923,我国现阶 段很低约2。影响因素: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 程度、反应时间、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救护车 及装备。,73,5、提高突发灾难事件应急能力。突发灾害事件 发生时能否快速投入是衡量急救中心应急能力的 尺度。急救系统应参与每次较大突发或灾害事件 的急救,组织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及时分流转运伤 病员。6、提高回访满意率。医疗要“以人为本”,急救 也不能例外。伤病员或病家对急救服务是否满意 应该成为衡量急救水平的标准之一。调查应该绝 对随机不能有选择性,调查还应该真实反映病家 的想法,设计的表格要简明,分满意、一般和不 满意。影响因素主要是急救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 业道德.,74,四、如何改善院前急救运作管理和加快发展,我国院前急救经过30年来的改革实践,已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全国发展不平衡,有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院 前急救事业的继续发展。(一)加快急救立法急救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工程,有很强的社会协作性,尤其在灾难救援 时,社会的有序性被冲击,以社会协作为基础的 救援工作必需有法定的功能、秩序保证,应尽快 制定并早日实施“急救法”。,75,(二)加快“社会大急救”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1.制定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要把建立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急救网络纳入本区域卫生发展规划 中。形成快速反应的急救体系,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与应急水平。2.加强危重病人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制定和执行危重病人病情预报制度,建成院前院内紧密一体化联系的医学急救体 系,使急救绿色通道高效、通畅。,76,3.加强社会保障系统各部分的联动、协作,充分利用110、119、122和军队等现有的通信、装备、人员、信息、权威等资源,尤其在灾害 或突发性事故中能使各部分紧密联系,及时发挥 快速、便捷、高效、专业的关键作用。4.解决全面建设的资金来源和高效利用问题 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与社会融资相结合、公共事务运作与社会大急救网络基金运作相结合的全面 建设多元化方向与道路。,77,(三)加强院前急救培训和科研工作院前急救不单纯是急救医疗、护理,还涉及到 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高新科技、人 文与自然环境等许多领域,因此,要对医务人员 和管理人员给予不断的再教育、再学习,定期培 训或进修;对驾驶员要象发达国家学习,进行急救员或救 护士的培训;要建立不同形式的院前急救信息网 络,开展急救医学和管理的规划分析和课题研 究;有条件的医科大学应建立急救医学博士生、硕士生点、本科教育和EMSS相关学术高地与应 用科学基地,培养各类学科带头人和公共事务综 合管理人才。,78,还要通过电视、电台、报刊、培训班、网 络媒体等,向公民广泛宣传自救互救知识,以提高公民自救互救总体水平和防灾减 灾意识与能力;社会安全保障系统是现代 国际社会中“国防”的一部分,是继“911事 件”、“SARS”、“特大地震”灾害后各国应 更加抓紧建立与完善的国家要务之一。,79,(四)加强院前急救系统区域性协作,开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 大,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不平衡,急救规范、医 疗规范、装备标准及院前急救服务标准不统一,加大行业之间的协作,发挥优势互补,同时要做 调研为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建设性方案,开展信息 交流,追踪发展趋势,进行国际国内的急救医学 学术交流和急救管理学术交流,不断改进我国院 前急救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我国院前急救管理 和服务水准。,80,(六)院前急救的指挥调度,81,一、调度学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专业,院前急救以“120”电话为媒介为全社会提供急 救医疗服务和紧急医疗救援,院前急救的发展催 生了指挥调度专业,使包含了多学科知识和技术 的指挥调度专业在不断地充实、规范。指挥调度 在院前急救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赋予了 它“龙头、大脑、中枢”的美称,也赋予了它重大 的责任。,82,急救调度学是对院前急救实施指挥调度与 管理的一门科学,它集急救医学、通信学、计算机学、指挥学、公共关系学、交通学、医学管理学等诸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又是一门边缘学科,是急救医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83,二指挥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地位,院前急救的实体是由指挥调度、现场 救治和运输三大部分组成。院前急救的实 施必须以呼救为前提,涉及从接受呼救信 息到组织现场抢救,从转运分流到进入医 院获得进一步治疗的全过程。接受呼救信 息的是指挥调度人员,发出抢救指令的是 指挥调度人员,管理院前急救过程的是指 挥调度人员,因此,指挥调度是院前急救 中不可缺少的.,84,“120”指挥中心负责接受本地呼救电话,统一指挥调度本地急救资源,集呼救中心、指挥中心、通信中心和信息中心于一体,为城市提供日常院前急救医疗和紧急医疗 救援服务,从而实现政府服务于民众的宗 旨和急救医学服务于民众的目标。因而,“120”与“110”一样,是一个责任重大的城 市级的指挥中心,是城市的生命线之一。,85,三指挥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职责,“120”指挥中心不仅仅是急救中心的调 度科,同时是政府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信 息平台、指挥平台、通信平台和管理平 台,具有独特的职责。,86,(一)常态下的“120”指挥中心职责,1.受理公众呼救,记录呼救信息,指导初步抢救。2.调度急救资源,发送派车指令,就近就急为主。3.监督急救过程,汇集救治信息,联系收治医院。4.协助行业管理,参与网络规划,协助站点建设。5.保障通信可靠,维护系统稳定,辅助指挥调度。6.严格质量管理,强化培训教学,建设一流团队。,87,急救指挥示意图(扁平状),88,(二)非常态下的120指挥中心职责,1.受理应急呼救,判定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2.调度急救资源,监测事态发展,指导初步抢救。3.提供心理咨询,汇集现场信息,提供决策方案。4.协助预案实施,监控救援过程,评估救援效果。5.保障通信可靠,维护系统稳定,辅助指挥调度。6.参与社会联动,合理组织分流,畅通绿色通道。,89,(三)调度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调度工作并不是纯医学的业务,但其独特的作用使院前急 救工作迅速、全面、有效地开展并取得预想的结果。1.使各级领导能及时、全面掌握本地区急、危重症和灾害事故信息。2.有效地指挥调度能够明显缩短“呼救响应间期”。3.可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现有急救力量的效益,提高应急能力。4.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5.为急救网点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6.减轻急、危重症和灾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社会 的稳定和发展。7.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健康水准。8.具有院前急救的龙头作用,是院前急救管理的基础。,90,(四)院前急救对指挥调度工作的要求,1.及时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响应间期越短越 好,指挥调度工作靠“耳听、脑思、口说、手 动”。2.准确指挥调度人员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判断 病情,国外规范化、标准化的调度格式软件适用 于非医疗专业的调度人员,很容易掌握,但与真 正意义上的医学调度相距甚远。有经验的指挥调 度医生的电话判断符合率是较高的,如何在电话 中询问,而达到又省时又准确,是很不容易的。,91,3.合理要缩短抢救距离,缩短呼救响应 间期,就要合理地指挥调度。“抢救距离”是反映派车是否合理的一个主要指标,这 当然是以一个完善的急救网络结构和一定 量的(合适的)值班人员、车辆为基础的。,4.灵活为减少“回车率”,根据地理环 境及布点建站的情况,实施以城市中心放 射状向外派车,缩短呼救响应间期。灵活 运用调度原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是“调度艺术”,是调度人员高层次 能力的显示,高水平发挥的体现。,92,(五)调度工作的原则,基于我国的急救水平、急救资源、市民的急救意 识和经济能力,确定以下调度工作原则:,1.有求必应,“120”电话是生命线,有求必应的,“必”是无条件的,因为每一次急救服务首先从这 里开始。当然应该对每一个呼救或求助电话都要“应”,不漏掉一个呼救,不耽误一个电话,而在 调度时有求必应的“应”又是有条件的。2.就近就急就能力急、危重症和突发灾害事故只 占院前急救总任务量的1015,但对生命的 影响最大,这是院前急救的工作重点,因此在掌 握调度分寸上非常重要。,93,3.灾害事故全力以赴现代化导致了人口密 集,突发性灾害事故往往造成大批人员伤 亡,并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此,抢险 救灾是急救中心的首要任务,掌握灾情、组织力量、当好参谋是处理灾害事故的主 要原则。,94,4.危重病人负责到底急、危重症患者的伤 病情非常复杂,变化莫测,危险与希望并 存,成功地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是急救中 心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最早“接触”急危 重患者的是指挥调度人员,最终了解他们 转归的也是指挥调度人员。在受理呼救的 过程中就应尽量给予指导,使病人在急救 人员到达前尽可能得到基本生命支持。在 救治过程中指挥调度人员负责院前和院内 医疗救治的无缝隙衔接。,95,.一般病人尽量照顾部分病人转院需要救 护车,少数行动不便病人回家也需要救护 车,这部分需求占任务量的10左右。.电话咨询排忧解难通过电话向急救中心 进行急救医疗咨询是对急救中心寄予希望 和信任,是院前急救工作的延伸,反映了 市民的急救意识在不断扩展和提高。,96,四.院前急救的指挥系统,(一)指挥系统的作用 院前急救必须在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基础上 实施,指挥调度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常态下:城市“120”指挥中心受理当地电话 呼救、统一指挥调度当地急救资源、监控 院前急救全过程、掌握当地医疗救治信息、为公众提供咨询指导、为突发急症或受到 意外伤害的人员提供快速、优质、人性化 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治和安全运送服务。,97,非常态下:政府赋予“120”指挥中心为“紧急 医疗救援中心”,参与政府统一的紧急医疗 救援行动,为院前急救提供快速、有力的 组织指挥,因此,指挥机构的职能定位决 定了指挥系统的功能,指挥系统的功能决 定了指挥系统的构成。,98,99,

    注意事项

    本文(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与运行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