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第四章-注意.ppt

    • 资源ID:3916765       资源大小:8.08MB        全文页数:1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第四章-注意.ppt

    2023/3/27,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第四章 注意,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本章框架,引言听觉集中注意:注意的认知理论视觉集中注意跨感觉通道效应视觉搜索分散注意自动化加工,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1引言,注意一般指加工的选择性。William James(1890)对注意作了主动与被动的区分:注意可以是主动且基于自上而下加工的;或者是被动且基于自下而上加工的。区分集中注意(focused attention)和分散注意(注意分配(divided attention)。二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见下图)。,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注意研究的不同方面及相关联系,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集中注意(或者选择性注意)是指同时向被试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而只要求对其中一个做出反应的情况。对集中注意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怎样有效地选择某些输入刺激,而不是另外一些刺激。同时它也可以研究选择过程的性质以及未被注意刺激的加工情况。分散注意是指同时呈现至少两个刺激,且要求注意所有输入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情况。对分散注意的研究可提供关于个体加工局限性方面的有用信息,并有助于理解注意机制以及注意容量。以往关于注意的研究的局限: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外源性的二维刺激,忽视个体的目标与动机状态。,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第二节 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选择发生在认识活动的什么阶段。都承认人加工信息的容量有限,所以一定是有选择性地加工其中一些信息而放弃另一些信息。人们的兴趣就自然集中在“选择”上面。,6,Broadbent(1958)的双耳分听实验,如果向一只耳朵呈现数字496,而另一只耳朵呈现852,那么回忆结果将是496852而不是489562结果提示,绝大多数被试回忆数字时选择先一个耳朵后另一个耳朵的方式,而不是一个数字接一个数字的方式。,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7,Gary等人(1960)的分听任务实验任务,将“Who 6 there”呈现于一侧耳朵,而将“4 goes 1”呈现于另一侧。结果是:被试先报告“who goes there”,然后再报告“4 6 1”被试报告刺激的顺序受到了意义的影响,选择受到呈现刺激意义影响的事实与过滤器理论是不一致的。,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一、注意的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1、代表人物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DE布劳德本特(D.E.Broadbent)发表了知觉和通讯一书,对于注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被行为主义心理学禁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重又回到了心理学中2、过滤器模型图示,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1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过滤器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注意类似于滤波器,它的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筛选,从而防止容量有限的通讯通道超载。这个选择性装置使人能从几个有物理差别的同时性信息中知觉一个信息。这个滤波器是基于感觉特征选择信息的,同时也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由于选择发生在知觉水平上,所以他的观点又叫做早期选择模型,1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1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4、早期选择观点,注意的选择出现很早人们加工到达感觉记忆中的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被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包围着。可人的加工能力有限,所以尽管感觉了这些信息,但不能对它们都作进一步的加工,只有一小部分能受到注意而被进一步加工,大部分很快丧失掉了。由于选择发生在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之前,故而叫做早期选择模型,1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5、实验证据双耳听音实验(或追随程序),在实验时,给被试两只耳朵都输入声音信息。被试戴上一副耳机,每一耳机输入一条声音消息。实验者要求被试只注意听其中一只耳朵得到的消息(这只耳朵被叫作追随耳),并且要把从这只耳朵中听到的消息用嘴复述出来。(1)布劳德本特(D.E.Broadbent)的实验给被试两耳同时呈现一定的刺激,如:,1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5、实验证据双耳听音实验(或追随程序),右耳 左耳 4 6 9 2 3 7呈现速度为每秒钟两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1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5、实验证据双耳听音实验(或追随程序,结果:被试有两种再现方式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受的信息,如 493,627;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如 4,6;9,2;3,7。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正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正确率为20%。如果不规定被试的再现方式,则多数采用第一种方式,16,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彻里(E.C.Cherry)的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耳的项目,但对非追随耳的项目则不能报告出任何东西;甚至当追随耳的刺激从法文改为德文,英文,或拉丁文,被试也觉察不到这种变化,语文材料倒过来放也不知道。不过对非追随耳刺激的物理特征还是能够觉察的(男女声,声音大小变化等)。,17,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1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与某人谈话时,你对周围的人们交谈是不能识别的,但你对偶然传来的你的名字是能觉察和识别的。Moray(1959)发现,将一个刺激重复呈现给非追随耳多达35次,被试不能识别和再现;但是将被试的名字呈现给他的非追随耳,他能够识别请注意,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的制约。新异的刺激,较强的刺激,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等易于通过过滤器,Broadbent则强调人的期待作用。,1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不一致的实验结果,Gray 和 Wedderburn发现(1960),如果在双耳实验中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则有不同的结果左耳:OB 2 TIVE 或者 DEAR 5 JANE右耳:6 JEC 9 3 AUNT 4被试听到:Objective 或 Dear aunt jane即不是以耳朵为单位,而是按意义再现。这表示过滤器允许不止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2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Solso(1979)等认为,这种应用有意义材料的实验极易引起注意迅速转移,不同于一般的实验。Treisman 进行了更严格的实验,呈现材料如下右耳(追随耳):Thes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左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2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被试的再现多为“These is a house on a hill”,而且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来的。这说明,当有意义的材料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不顾实验者的规定而去追随意义,即转向别一只耳朵。这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均能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2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1.内容 由Treisman(1960,1964)提出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某些信息仍然可以得到高级加工,2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已经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如字词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没有衰减的信号可以顺利地激活有关的字词(如追随耳的信号在通过过滤器时没有受到衰减)非追随耳的信号由于受到衰减而强度变弱,常常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但是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则有较低的阈限,可受到激活而被识别2.衰减模型图示:,26,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追随耳,非追随耳,频率强度等物理特征分析,选择性过滤器,意义分析O O O O O O O OO O O O O O O O,自己名字,反应,Treisman的衰减模型,27,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的因素个体因素:有个性的倾向,项目的意义,熟悉的程度,客观因素:有上下文,指示语等(情境因素),2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衰减模型将过滤器模型的“全或无”工作方式改为衰减从而由单通道模型改成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3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两个模型的共同点,第一,这两个模型的根本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通过过滤器调节第二,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在这两个模型中是相同的,都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之间第三,这种过滤器的作用基本相同,即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水平的因此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 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3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三、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1.内容:由 Deutsch 和 Deutsch 于1963年提出他们认为,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3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三、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该理论认为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因而称之为反应选择模型2.反应选择模型图示:,3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三、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3.实验证据:Hardwick(1969)在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刺激,其中包括给右耳或左耳随机呈现特定的靶子词,要求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分别作出反应。结果是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超过50%,达到59-68%,双耳的结果十分接近。Shiffrin(1974)关于辅音的识别的实验,也得到类似结果,3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两类注意模型比较,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一个认为在觉察和识别之间一个认为在识别和反应之间,36,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7,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实验研究,采用双听技术和追随程序即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个特定的词(靶子词),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都分别作出反应,如敲击左侧或右侧的电健,分别记录双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3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实验研究,结果预测:(1)依过滤器模型,追随耳能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非追随耳则听不见并不能作出反应(2)依衰减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均可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但追随耳一方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3)依反应选择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均可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由于双耳都有同样的反应形式,双耳的反应次数将相近,4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实验研究,实际结果:追随耳的反应率为 87%,非追随耳的反应率为 8%有人认为,这种设计使两耳处于不等的地位(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既要复述(追随)又要作出敲健反应,但在非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只要作出一次敲健反应,无疑影响双耳信号的重要性,即显得追随耳的信号更为重要,4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评价:,多数倾向知觉选择模型,但无有力的证据支持;应用多种方法,做到集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的平衡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人所研究的是集中性注意,如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人多应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所研究的是分配性注意,方法的不同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要利用其他感觉通道,特别是同时利用不同的感觉道进行实验,这有利于揭示注意的实质和机制,42,补充:知觉负载理论(perceptual load theory),Lavie(如1995,2000)认为注意选择有时发生在加工早期(如Broadbent,1958所宣称的那样),而有时又发生在加工晚期(如Deutsch和Deutsch,1963所宣称的那样)。根据她提出的知觉负载理论,以下因素决定了注意选择出现在加工的哪一阶段:1.每个人的注意容量(attentional capacity)都是有限的。2.分配到主要任务上的注意容量大小取决于这个任务的知觉负载。3.所有可利用的注意容量总是会被分配到认知加工之中。,43,补充:知觉负载理论(perceptual load theory),根据这些假设,早期注意选择过程发生于知觉负载高的情况之中,而晚期注意选择过程发生于知觉负载低的情况之中。几乎所有验证这个理论的研究都只涉及到视觉注意。,44,实验证据,很多研究支持知觉负载理论。在Lavie(1995)的研究中,被试需要在排成一排的6个位置中检测是否有目标字母(x或z)。在高知觉负载条件下,其它5个位置上显示非目标字母;而在低知觉负载条件下,其它位置上没有字母显示。,45,实验证据,最后,实验者还要呈现一个大的干扰字母刺激。在有些试验序列中,干扰字母是矛盾的(即当目标为z时呈现x或者相反),而在其它试验序列中,干扰字母是中性的。根据这一理论,在低知觉负载条件下干扰刺激的特性会比在高知觉负载条件更影响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识别。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完全与预测相符。,46,图5.3 识别目标刺激的平均时间是干扰刺激种类(中性或者矛盾),及知觉负载(低或高)的函数。,47,评论,优势:1.核心观点“对任务不相关刺激的加工程度是灵活的”很重要,这种加工程度取决于对相关刺激的加工负载这一观点似乎也是合理的。2.它减少了早期研究对确定加工中瓶颈位置过分重视的现象。,48,评论,局限:1.虽然研究者认为它与视觉注意和听觉注意均相关,但我们并不能清楚地证明它适用于听觉注意。2.知觉负载这个概念有些含糊不清,而且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发展出准确测量知觉负载的方法。,4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第三节视觉集中注意(focused visual attention),视觉注意可以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研究者相对全面地研究了三类注意障碍:忽视(neglect)、对消(extinction)和Balint综合征(Balints syndrome;参见Driver,1998的综述)。忽视症常常出现于因卒中导致的右侧顶叶损伤患者中。对消现象常见于忽视症患者身上。由于损伤了在解剖上相邻的大脑区域,因此对消和忽视这两种症状通常会同时发生(Karnath、Himmelbach和Kker,2003)。Balint综合征与左右顶叶后部(posterior parietal lobe)或左右顶枕连合部(parieto-occipital junction)的损伤有关,并表现出各种注意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注视固执(fixed gazing)、对物体的整体注视错位(gross misreaching for objects)和同时性失认(simultanagnosia,指一个时间点只能注意一个刺激的现象)。,5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Corbetta和Shulman的理论该理论确定了与两个注意系统相关的大脑区域。他们区分了一个涉及感觉信息选择和反应的目标驱动或自上而下系统,以及一个对新异或显著的未被注意视觉刺激进行检测的刺激驱动或自下而上系统。Corbetta和Shulman(2002)认为前一个系统由右半球的腹侧额-顶网路组成,而后一个系统则由背侧额-顶网路组成。两个系统之间通常会有交互作用。证据1.Corbetta和Shulman(2002)对目标驱动系统的有关脑成像研究进行的元分析2.2.Corbetta和Shulman(2002)对刺激驱动系统的有关脑成像研究进行的元分析3.两个注意系统通常会交互作用,3.1主要注意系统,5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1.Corbetta和Shulman(2002)对目标驱动系统的有关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如图5.4,对于未出现刺激的预期常常会激活顶内沟后部(posterior intraparietal sulcus,pIPs)、顶上小叶(superior parietal lobule,SPL)、中央后沟(postcentral sulcus,PoCes)、中央前沟(precentral sulcus,PrCes)以及额上沟(superior frontal sulcus,SFs)。,5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图5.4目标驱动注意系统涉及的脑区。根据对预测某刺激时被试反应的多个脑成像研究结果绘制而成。,5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从图5.4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研究显示的大脑激活区域都略有不同。这可能反映了被试在不同研究中所预期内容上的差异。Corbetta和Shulman(2002)总结说,当被试预期除位置外的物体特征时所激活的背侧额叶-顶叶网络与注意位置时的网络是重合的。但是对不同种类高级信息加工的重合程度还不清楚,这需要对更多视觉特征的研究来检验。,5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Corbetta和Shulman(2002)同样对刺激驱动系统的有关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如图5.5)。这类研究中,被试会检测到低频刺激。这个注意网络的大脑区域包括颞顶联合、顶内沟、额叶眼动区(frontal eye field,FEF)以及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Mfg)。虽然各项研究所采用的任务会有所不同,但是不同研究所发现的大脑激活区域(特别是颞顶联合这样的区域)存在实质性的重叠。需要注意的是,在元分析所纳入的所有文章中激活都主要发生在右半球。,图5.5刺激驱动注意系统涉及的脑区。根据对测验低频刺激的被试反应的多个脑成像研究结果绘制而成。,5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Corbetta和Shulman(2002)认为,忽视症患者一般是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受到了损伤。第一,很多忽视症患者都存在有右侧颞顶联合损伤(Vallar和Perani,1987),这个区域是刺激驱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与左半球损伤相比,右半球损伤更容易产生忽视症状,而刺激驱动系统就是位于右半球。第三,忽视症患者可以主动注意左视野刺激,而且在康复过程中可以通过线索帮助来转移注意(参见Corbetta和Shulman,2002)。,56,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两个注意系统的交互作用研究者通常假设,刺激随时间迅速变化(特别是突然出现)会吸引注意,或者刺激的特征和邻近物体明显不同时也会吸引注意。事实上,只有当干扰刺激与目标刺激具有某些相似性时,对干扰刺激的无意或刺激驱动的注意捕获才会发生。正如Pashler、Johnston和Ruthroff(2001,p.637)所总结的,“虽然从局部来看我们不希望干扰刺激能够吸引注意,但是这种现象应该被看成是被试有意注意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换句话说,在理解干扰刺激会吸引注意的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注意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57,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优势1.Corbetta和Shulman(2002)的理论观点是对原有理论的发展和扩充。不同大脑区域分别参与目标驱动和刺激驱动任务的证据进一步加强了目标驱动和刺激驱动注意系统彼此独立的假设。2.忽视症患者的刺激驱动系统存在损伤的观点也被大部分证据所支持。3.很多证据表明两个注意系统通常会共同工作并且相互作用。局限1.Corbetta和Shulman(2002)所假设的两个注意系统可能太过简单化了。2.我们 对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还知之甚少。,评论,5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2选择了什么?,3.2.1基于位置的注意1.视觉集中注意类似于一个聚光灯。视野内一个相对狭小区域内的所有物体都能被清楚地观察到,但那些注视点之外的物体却很难被看清楚。2.Eriksen和 St.James(1986)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关于视觉集中注意的模型变焦透镜模型(zoom-lens mode),注意被指引到视野的给定区域中,但集中注意的范围可随任务的要求而变大或变小。证据:1.类似聚光灯观点:Posner(1980)的研究 两个系统:内源性系统vs.外源性系统2.注意基于位置的观点:OCraven、Downing和Kanwisher(2000)的研究3.变焦透镜模型:(1)LaBerge(1983)的研究,(2)Eriksen和St.James(1986)的研。,5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1.支持类似聚光灯观点的研究Posner(1980)的研究他认为可能存在隐蔽注意(covert attention),即在没有眼动的情况下注视点转移到了另一个位置。在他的研究中,当被试检测到光亮出现时,他们需要尽快作出反应。在光亮呈现之前一瞬间,他向被试呈现一个中心线索(箭头指向左或右侧)或外周线索(短暂闪现一个盒子的轮廓)。这些线索大部分是有效的(即指出目标光亮呈现的位置),但也有些是无效的(即提供关于目标光亮呈现位置的错误信息)。,6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Posner(1980)的关键发现是,有效线索导致被试对光亮出现的反应要比中性线索(如在中央呈现一个十字)的快,而无效线索引起的反应则比中性线索的慢。Posner在中央和外周线索条件下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并且在反应中被试没有眼动。当线索只在少数试验序列中有效时,如果这些线索出现在中央位置,则被试会忽视这些线索,但在外周呈现条件下,这些线索会影响成绩。这些发现促使Posner(1980)区分出两个系统:内源性系统(endogenous system):它受到被试意愿的控制,并且在中央线索呈现时参与活动,类似于Corbetta和Shulman(2002)的目标驱动系统。外源性系统(exogenous system):它负责自动转移注意,且在外周线索呈现时参与活动,类似于Corbetta和Shulman(2002)的刺激驱动系统。,6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支持注意基于位置的观点的研究OCraven、Downing和Kanwisher(2000)的研究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两个不同颜色的椭圆,其中一个位于注视点左侧,一个位于右侧。被试的任务是指出一个给定颜色椭圆的朝向。每一椭圆都镶嵌在一个与任务无关的面孔或者房屋图片上。OCraven、Downing和Kanwisher运用了fMRI技术,与注意基于位置的假设相符,fMRI数据表明对镶嵌在被注意椭圆上刺激的加工要多于对镶嵌在未被注意椭圆上刺激的加工。,6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支持变焦透镜模型的研究(1)LaBerge(1983)的研究他向被试呈现5字母单词。一个要求快速反应的探测刺激偶尔替代所呈现单词或紧接在单词后呈现。这个探测刺激可在单词中5个字母的任一位置出现。其中一种条件要求对5个字母的中间那个字母归类。因此,被试的注意集中在中间那个字母上。另一种条件要求对整个单词归类。可以预期的是,第二种条件下被试的注意范围将更广阔一些。被试对探测刺激的判断速度见图5.6。LaBerge(1983)假设,当探测刺激出现在注意中心范围时比不在此范围的反应速度要更快一些。根据这一假设,注视点可以有一个非常狭小(字母任务)或相当广阔(单词任务)的范围。,6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图5.6探测刺激的平均反应时是探测刺激位置的函数。探测刺激在字母串之后呈现。,6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2)Eriksen和St.James(1986)的研究被试对一个已预先提示位置的目标刺激作出反应。被试成绩会受到视觉干扰刺激的负面影响。然而,当对目标刺激的位置更早一些提示时,干扰的影响区域会变小。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随着时间延长,视觉注意会更加精确地聚焦到目标刺激周围一个较小的区域内。,6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根据变焦透镜模型,分裂注意(split attention;即注意指向两个不相邻的区域)是不可能的。但是,线索在20%的试验序列中是无效的。部分实验设计见图5.7a。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在线索无效时,其中一个数字会出现于两个线索之间。如果注意指向了空间中的一个区域,那么被试对这个数字的识别应该更好。相反,如果注意是可以分裂的,那么被试对这个数字的识别应该会变坏。实际上,被试在这种条件下的成绩比刺激在线索提示的位置时要差很多。这一结果表明分裂注意是可能的(见图5.7b)。,66,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图5.7(a)阴影表示线索提示的位置,“近”和“远”两处属于线索为提示的位置。(b)当线索有效(左/右)和线索无效(近/远)时目标探测的准确度。,67,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评论,优点:视觉注意可以被指向到一个给定的空间位置,符合聚光灯模型和变焦透镜模型的假设。变焦透镜模型预测在集中注意范围内视野的大小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局限:1.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注意可以被分配到两个不相邻的空间区域。2.有证据表明视觉注意还可以指向物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区域。3.变焦透镜模型暗示对非注意区域刺激的加工很少。但是,未被注意到的物体同样可以被十分深入地加工。4.根据这两个模型,被试会简单地忽略聚光灯或变焦透镜之外的区域。然而,Slotnick、Hopfinger、Klein和Sutter(2002)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发现在聚光灯或者变焦透镜周围存在一个注意抑制区域。,6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2.2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视觉注意常常指向物体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这里以OCraven、Downing和Kanwisher(1999)的一项研究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他们向被试呈现两个半透明且重叠的物体(一幅面孔和一座房子),其中一个物体会轻微移动。实验者要求被试要么注意那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要么注意那个静止物体的位置。假设注意是基于位置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被试将会同时注意两个物体。相反,如果注意是基于物体的,那么被试对注意物体会比未注意物体有更全面的加工。,6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2.2基于物体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OCraven等(1999)通过采用fMRI技术测量面孔加工区(梭状面孔区)或房屋加工区(旁海马位置区)的激活水平来检验上述两个相互竞争的假设。结果表明,梭状面孔区在被试注意面孔刺激时比没有注意这种刺激时会有更强的激活,而旁海马位置区在注意房屋刺激时比没有注意这种刺激时会有更强的激活。因此,注意是基于物体的,而不是基于位置的。对忽视症患者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基于物体的注意这种观点。,7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评论,优势:视觉注意可以是基于物体的。最有说服力的几个证据来自从忽视症患者身上发现的一些现象。视知觉的目标就是识别环境中的物体,因此我们一点也不应惊讶视觉注意常常是基于物体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组合过程(如相似律和接近律)在视知觉加工中出现相对较早以帮助把视觉环境区分为图形(中心物体)和背景(参见第2章)。局限:注意同样也可以是基于位置的。因此,基于物体的理论无法对视觉注意给出全面解释。,71,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2.3基于位置和物体的注意,目前所讨论过一些证据都强烈暗示视觉注意既可以是基于位置的也可以是基于物体的。而且,有研究同时发现了基于位置和基于物体的注意,更说明视觉注意可以以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工作。我们这里考虑Egly、Driver和Rafal(1994)所完成的一项研究。他们使用了如图5.8的画面。被试的任务是尽可能迅速地检测一个目标刺激。在刺激出现之前会出现一个线索。这个线索或者是有效的(与目标出现在同一个位置)或者是无效的(与目标出现在不同位置)。一个关键的设计是,在线索无效的条件下,线索可能出现在目标刺激的对侧位置,也可能出现在另一个物体上。结果表明,被试的反应时在线索无效时比有效时要慢。在线索无效的试验序列中,当线索在另一个物体上时被试的反应时会比当线索在同一个物体上时更慢,提示注意至少是部分基于物体的。,72,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图5.8 Egly(1994)等采用的材料示例。第二列的粗线条表示线索;第四和第五列中有填充的方框表示目标刺激。上面一行表示无效线索于目标位于同一物体的情况;下面一行表示无效线索于目标不在同一物体上的情况。,73,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Egly等(1994)也使用同样的画面来检测右或左顶叶损伤的患者。他们获得了两点主要的发现。当线索呈现在脑损伤同侧,而目标呈现在对侧时,右顶叶损伤患者比左顶叶损伤患者对目标刺激的检测反应更慢。另一个主要发现是,只有左顶叶损伤患者在线索和目标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时会发生困难。这提示视觉注意中基于物体的成分是位于左半球的。返回抑制现象(inhibition of return),“即对近期具有较高加工优先性的区域中的信息的知觉优先性会降低的现象”(Samuel和Kat,2003,p.897)。,74,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早期研究表明,返回抑制的加工过程会随着线索和目标时间间隔的变化而变化。Leek、Reppa和Tipper(2003)提出了一个双成分模型,认为基于物体的和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现象都存在。对于返回抑制现象的加工机制,Posner(如Posner和Cohen,1984)认为这种现象是知觉和/或注意加工的抑制引起的。Taylor和Klein(1998)认为返回抑制是运动加工抑制引起的。Prime和Ward(2004)的研究提示返回抑制主要和知觉加工的减弱有关。,75,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评论,视觉注意可以是基于位置的或者基于物体的。有证据表明不同大脑区域分别参与这两种形式的注意。但是,我们对基于位置的注意和基于物体的注意之间的确切关系还不十分清楚,即二者是相互排斥还是同时作用并相互影响。Mozer和Sitton(1998)认为基于物体的注意或者发生比基于位置的注意早,或者与基于位置的注意同时发生。但是,有关证据并不十分充分。返回抑制现象加强了视觉注意可以同时基于位置和基于物体这种观点。,76,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3对未被注意视觉刺激的加工对忽视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未被注意刺激获得了比以前认为的要多的加工。这支持了Lavie(1995,2000)的知觉负载理论。McGlinchey-Berroth等(1993)向忽视症患者左或右视野短暂呈现一个图形,紧接着要求患者判断后续呈现的两个图形中哪一个与第一个图形匹配。当第一个图形呈现于右视野时,忽视症患者成绩要好一些,但当第一个图形呈现于左侧视野时,患者的反应处于随机水平(如图5.9)。后一个发现提示左视野刺激没有得到加工。然而,他们的另一项研究得出了很不相同的结论。,77,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图5.9 在左视野和右视野先呈现一幅图对忽视症患者的匹配成绩和词汇判断成绩的影响。,78,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在这个研究中,忽视症患者需要判断呈现的字符串是否为单词。当字符串前有一个语义相关的目标呈现时,对于回答“是”的所有试验序列来说,判断时间要比之前呈现一个无关目标的更快一些。这一效应的大小并不受目标是否呈现于左还是右视野的影响(见图5.9),表明忽视症患者对左视野的刺激也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语义加工。总之,对忽视和对消症患者以及对正常个体的脑成像研究都显示了被试对未被注意物体也有一定的加工(当然在程度上要比对被注意物体的加工少)。,79,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3.4视觉注意障碍,认知神经心理学家研究了多种视觉注意障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忽视和对消,因此我们从这两种障碍入手。3.4.1忽视和对消忽视(也叫单侧忽视,unilateral neglect)是指当一侧大脑损伤后对损伤对侧空间内的物体缺乏察觉的障碍。忽视和对消都涉及对脑损伤对侧视野内的物体的忽视,及对同侧物体的正常加工。,80,2023年3月27日2时37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证据,有大量证据表明忽视症患者确实对出现于忽视一侧视野的物体也进行了加工。例如,Marshall和Halligan(1988)向忽视症患者呈现两幅印有同一个房子的图片。两张图片唯一的不同是呈现到左视野的房子的一扇窗户中有火焰冒出。患者不能报告两幅图片任何差别,但是指出她更愿意住在右边的房子里。Vuilleumier和Rafal(1999)发现对消刺激仍然可以被一定程度地加工。Smania,Bart

    注意事项

    本文(认知心理学ppt课件第四章-注意.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