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采煤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安全技术措施.doc

    • 资源ID:3893600       资源大小:120.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采煤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安全技术措施.doc

    H2102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安全技术措施编审人员签字编 制 人 : 2009年 月 日 生产区队 : 2009年 月 日 审 核 人 : 2009年 月 日 生产技术科 : 2009年 月 日 机 电 科 : 2009年 月 日通 风 区: 2009年 月 日煤 质 科 : 2009年 月 日安 监 处 : 2009年 月 日副总工程师 : 2009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 2009年 月 日审 批 意 见1. 初采前7个循环,主要调整工作面状态,循环产量和发热量不作考核,次煤单独提升,地面页岩皮带东口落地。2. 7个循环后到切眼外30m范围调整工作面层位期间,后溜子好煤及溜尾段夹矸小于1m段,作为好煤分流、分运,入-350副巷皮带头主仓,单独提升,风选后上仓皮带中间落地,平均循环产量不低于200吨,考核生检发热量为2800卡/克;其余次煤单独提升,页岩皮带东口落地期间要严格控制拉架漏矸量。3. 切眼外30-50m段,按措施要求组织分运,好煤发热量考核2900卡/克,循环产量320吨,井下入-350副巷皮带头主仓,地面风选后上仓皮带中间落地;其余次煤生检发热量不低于2100卡/克,井下入-350副巷皮带头分流仓,地面风选后,上仓皮带下头落地。4. 切眼外50-80m段,按措施要求组织分运,好煤循环产量350吨,生检发热量3200卡/克,井下入-350副巷皮带头主仓,地面风选后上仓皮带中间落地;其余次煤生检发热量不低于2500卡/克,井下入-350副巷皮带头分流仓,地面风选后,上仓皮带下头落地。5. 切眼外80-138m段,不分流,考核循环产量760吨,生检发热量3450卡/克,地面风选后,上仓皮带中间落地。-袁文杰一、概况H2102工作面即将投入生产,如附图一所示,工作面形成过程中切眼附近揭露夹矸变异区域。为确保开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安全顺利的通过变异区,减小变异区对回采过程中安全、设备及煤质等造成的影响,特编制工作面过变异区安全技术措施如下:1.工作面煤层夹矸变异区概述H2102工作面煤层夹矸变异区是以夹矸厚度大于0.5m为异常起始点,该变异区轴向与工作面成43°夹角。夹矸变异区自切眼向外影响材料巷推进度为13m,运输巷侧推进度为138m,其中,材料巷侧夹矸厚度由1.1m减少到0.5m;运输巷侧夹矸厚度由3.84m减少到0.5m。2.变异区对工作面回采造成的影响分析(1)变异区内工作面底板多为泥岩或含炭泥岩夹矸,该岩层泥质或粉、细砂状结构,较疏松,泥岩具可塑性,遇水泥化膨胀。该层本身不含水,但具有易风化,吸水泥化的特点。回采过程中的生产用水和顶板淋水极易造成底板泥化,并对支架和溜子的前移、顶板维护,特别是对运输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2)工作面煤2直接顶为含油泥岩,该岩层为结构致密,块状结构,上部具水平层理,下部层理不发育,局部夹软泥夹层,其强度低,易破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维护困难。(3)工作面通过变异区过程中,采出大量的含炭泥岩夹矸,严重影响煤质。(4)工作面通过变异区过程中,含炭泥岩夹矸造成设备磨损加剧、负荷增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5)工作面过变异区期间,顶板的冒落裂隙带可能波及到煤1油2裂隙水,对工作面的回采产生一定的影响。二、准备工作1材料的准备(1)准备足量的板梁及背板,用于顶板维护;(2)准备规格为1.5或2.0寸的废旧铁管或小圆木制作的穿楔子100根;2工作面过变异区期间,加强对工作面支架各立柱、千斤顶及安全阀情况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支架工作状态良好。3加强工作面各声光信号的检查、维修,并确保语音通讯系统及相关闭锁装置灵活可靠。4工作面备用1-2台水泵,一旦工作面出水,要及时设泵排水。同时加强对两巷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确保两巷排水系统畅通。三、回采方法为减小夹矸变异区对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组织及煤质等造成的影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用根据夹矸厚度的不同,分别调节机采层位的方法。即,夹矸厚度大于1.5m范围,工作面顶板沿煤2上分层顶板回采;夹矸厚度小于1.0m段,工作面底板沿煤2底板回采;夹矸由1.0m增加到1.5m段,由工作面底板沿煤2底板回采,过渡到工作面顶板沿煤2顶板回采,过渡段的长度为20-30架,该段溜子坡度控制在100以内;工作面两端头底板沿两巷底板回采,各用15-20架的长度采用顺接的方法与面内的回采层位顺接好。根据夹矸厚度变化情况,将煤层夹矸变异区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采层位调整段(切眼外0-20m),第二阶段为严重影响段(切眼外20-50m),第三阶段为过渡段消失段(切眼外50-80m),第四阶段为变异区正常回采段(切眼外80-138m),分别采用不同的回采方法进行。具体如下(一)第一阶段 初采层位调整段(材料巷0-30m段,影响推进度30m)1阶段概况该阶段溜尾段夹矸厚度为1.1m,向溜头方向夹矸逐渐增加到3.84m,溜头20#架处完全位于夹矸变异区内。2.回采方法材料巷侧随工作面推进,煤层夹矸厚度逐渐由1.1m减少到0.5m,溜尾逐渐进行卧底,使工作面夹矸厚度小于1.0m范围沿煤2底板进行回采,夹矸厚度大于1.5m范围沿煤2顶板进行回采,夹矸厚度由1.0增大到1.5m范围由沿煤层底板过渡到沿顶板回采。3.层位调整工作面未推出切眼前暂不进行层位调整,推出切眼后,按以下要求进行调整:(1)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层位调整目前工作面顶板大部分沿上部好煤的底板回采,其中,溜尾段夹矸厚度为1.1m,120#架处底煤0.4m,20#架处面前为全矸,顶煤厚2.0m。层位调整方法:120#架处进行卧底,每刀卧底3-5cm,工作面推进10刀后,夹矸小于1.0m范围沿煤2底板回采,20#架处每循环起底8-10cm,起底量2.0m,工作面推进25刀后,沿煤2顶板以下0-0.3m层位进行回采。以附图三为例,划分为5段,第阶段120#架到溜尾,与材料巷底板顺好;第阶段120-90#架,沿煤2底板回采,采高控制在3.0m±0.1,第阶段90-60#架阶段,沿煤2底板回采过渡到沿煤2顶板回采,采高由3.0m过渡到2.6m;第阶段60-15#架,沿煤2顶板回采,采高控制在2.6m±0.1;第阶段15#到溜头,与运输巷底板顺好,采高控制在2.8m±0.1。(2)沿工作面方向层位调整因夹矸变异区与工作面两巷呈43度夹角,因此工作面每推进一刀(0.8m),工作面正常段即向工作面溜头延伸0.85m,同时夹矸变异区对运输巷侧的影响范围减小0.85m。因此,工作面卧底调整层位过程中,卧底范围每刀需向溜头方向延伸0.85m,即过渡段向溜头方向平移0.85m。(二)第二阶段 严重影响段(材料巷30-50m段,影响推进度20m)1阶段概况该阶段位于变异区内夹矸较厚区域,夹矸以上的煤层厚度为1.8-2.15m。工作面内厚度1.0m的夹矸由116#架逐渐移至91#架。2.回采方法沿初采层位调整后的层位回采,过渡段逐渐向溜头移动,每刀移动0.85m。3.层位调整80#架到溜尾沿煤2底板回采,采高由2.8m调整到3.0m,同时90#架到溜尾进行放顶煤工作;过渡段由90#-60#架过渡到80#-50#架,采高由3.0m过渡到2.6m;50-15#架沿煤2顶板回采,采高控制在2.6m±0.1;15#到溜头,与运输巷底板顺好,采高控制在2.8m±0.1。(三)第三阶段 过渡段消失阶段(材料巷50-80m,影响推进度30m)1.阶段概述该阶段材料巷侧不受夹矸变异影响,运输巷侧夹矸厚度由2.0m逐渐减小到1.5m。工作面内厚度1.0m的夹矸从90#架逐渐移动到31#架处。2.回采方法该段夹矸厚度小于1.0m时开始进行放顶煤工作;在夹矸厚度为1.5m范围,工作面开始卧底,使之过渡到沿底板回采;溜头段夹矸厚度大于1.5m段,不放顶煤。3.层位调整随着工作面50-20#架处煤层中的夹矸厚度变薄到1.5m时开始卧底,将50#-20#架回采层位从工作面沿煤2顶板以下0-0.2m回采,过渡到夹矸厚度达到1.0m,沿煤2底板回采,同时,采高由2.6m调整到3.0m;20#到溜尾段夹矸厚度为1.5-1.0m段,为层位顺接过渡段, 采高由3.0逐渐过渡到2.8m。该阶段结束后工作面夹矸厚度均小于1.0m,故工作面20#架到溜尾回采层位全部恢复到沿煤2底板进行回采。 (四)第四阶段 变异区内正常回采段(材料巷80-138m,影响推进度58m)1.阶段概述该阶段仅溜头侧受夹矸变异区的影响,厚度由1.0m逐渐过渡到正常。夹矸变异区对工作面回采基本无影响。2.回采方法工作面回采时沿煤2底板进行,15#架向溜头与运输巷底板顺好,120#架向溜尾与材料巷底板顺好。全部进行放顶煤工作,采放高度为4.03m。3.层位调整工作面全部沿正常回采层位回采,机采高度控制在3.0m±0.1。四、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时,工作面沿煤层顶板回采,但受煤2直接顶为含油泥岩,该岩层为泥质结构,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受构造应力影响闭合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以及变异区内可能有未解释出的断层,均不利于工作面的顶板维护,因此,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顶板破碎难以维护时,工作面可留有0.2-0.3m顶煤回采,同时采用以下措施,加强工作面顶板维护。1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机组前滚筒割过后,及时伸出前插板及护帮板对面前顶板及煤壁进行维护。2 当前插板及护帮板无法对顶板及煤壁进行有效支护时,采用拉超前架的方法加强面前顶板的维护。3 工作面顶板及煤壁破碎范围较大时或面前顶板掉顶或片帮较深时,采用在支架前梁上方或架间垂直于煤壁挑木板梁或钢,并用板梁、背板进行背顶的方法加强面前顶板维护;架间挑支木板梁或钢棚时,采用单体支柱配合施工,钢或木板梁下不少于一梁二柱。4 现场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层位和采高,确保过机高度,受起、卧底的影响,可能对工作面正常生产造成影响时,暂时将工作面采高控制在不低于2.8m。5 工作面过变异区过程中,顶板破碎难以维护时,工作面回采层位可调整到沿煤层顶板以下0.2-0.3m回采,不放顶煤。6 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时,为加强两端头的维护,两巷钢棚可暂不回撤。五、工作面设备管理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期间,为防止工作面破夹矸对机组、溜子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同时,减少架后漏矸对煤质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护及操作:1 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沿煤层顶板回采范围,架后漏矸影响煤质时,可减少后部溜子的运转时间,并将架后漏矸同面前次煤一同进行分流。2 因夹矸的比重较大,且对设备的磨损较重,因此,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期间,机组司机要控制好牵引速度及煤流,防止负荷过大对溜子及转载机造成影响。3 检修班要加强对机刀、机刀套及机刀座的检查,并及时对磨损严重的机刀及机刀套进行更换,防止机刀座磨损严重对后期的生产及机组的运转造成影响。4 发现支架出现跑、冒、漏液时,要及时处理,生产班确实无法处理时,要及时关掉截止阀,并向下班人员交待清楚,同时检修班要加强支架的检修力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六、工作面防治水管理因泥岩、炭质泥岩具有极易风化、泥化的特点,对系统运输及工作面顶、底板维护影响极大。因此,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期间,要严格控制好工作面生产水及老空出水,以防止造成系统堵塞及出现支架钻底的现象,加强防治水措施如下:1 加强排水系统管理,对两巷排水系统进行排查、并进行清挖,同时派专人负责排水工作,保证排水管路畅通。2 加强工作面顶板维护,防止工作面漏顶并波及煤1油2裂隙水,造成工作面顶板淋水。3 加强工作面支架各部位管路及安全阀的检查,班中出现漏窜液时及时进行处理。4 由于工作面为仰采工作面,且运输巷标高比材料巷标高高,因此工作面内出水时及时在出水点下方打设水泵窝并设泵,每班安排专人进行排水。5 两巷各出水点及时挖设泵窝、设泵,并派专人对两巷及工作面进行排水。6 为减轻炭质泥岩遇水泥化对运输系统的影响,工作面支架喷雾及转载点喷雾在过煤层夹矸变异区段可临时停止使用,但必须确保设施完好,降尘采用运输巷的防尘水幕。7 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期间,机组司机可适当对机组的喷雾进行控制,以减轻生产用水对夹矸的泥化。8 工作面一旦出水、淋水,并造成底板泥化时,泥化的粘泥要全部装袋、扎口进行外运,严禁混入系统中对运输系统及煤质造成影响。9 工作面底板泥化,出现支架钻底时,必须在支架下垫好木板梁,以防止支架钻底。七、工作面煤质管理H2102工作面过变异区回采时留0-0.3m的顶煤,第一阶段为初采层位调整段(切眼外0-30m),第二阶段为严重影响段(切眼外30-50m),第三阶段为过渡段消失段(切眼外50-80m),第四阶段为变异区正常回采段(切眼外80-138m),按以上四段分析如下:(一) 变异区的可采煤样1H2102材料巷4月30日可采煤样(切眼外122m)分 类厚 度水分灰分发热量上层煤22.125.815.104294上部炭质0.1012.665.331642煤20.7022.225.983908中部炭质0.1911.075.66903煤21.1521.529.633674矸子综合0.3811.5572.101157综 合4.2423.0624.7338282.H2102材料巷09年5月17日可采煤样(切眼外13m)分类厚度水分灰分发热量上层煤21.85217.24.184003炭质泥岩0.107.987.950中部煤20.582326.993783炭质泥岩0.416.254.202043煤20.6823.821.64013矸子综合0.5022.0392.31634综 合3.6121.329.2336013.H2102运输巷09年4月30日可采煤样(切眼外119m)分类厚度水分灰分发热量上层煤21.7526.913.514339炭质泥岩0.3613.573.611012煤20.2424.927.333606炭质泥岩0.4011.677.89726煤20.8026.512.794422炭质泥岩0.1826.512.79306煤21.2025.620.024004矸子综合0.9415.263.78755综 合4.9124.1925.2434464.H2102运输巷09年5月17日可采煤样(切眼外61m)分类厚度水分灰分发热量上层煤22.2024.522.854003泥岩1.146.391.550炭质泥岩0.3613.268.171297夹矸0.7010.179.27625煤20.5024.122.873907炭质泥岩0.1614.862.121769煤21.2024.823.353862矸子综合2.369.0682.35503综 合6.2618.745.382413(二) 循环产量及煤质发热量1. 第一阶段 初采层位调整段(切眼外0-30m)0-6m 工作面未推出切眼,因此只采不放,采高控制在2.8m±0.1,全部按次煤进行分流。循环产量:206.3*2.8*0.8*1.27*100%=587(吨/循环)。6-30m:工作面推进6m后,溜尾仍有1m厚的夹矸,顶煤厚度1.7m,溜尾段开始进行放顶煤工作,工作面100#架到溜尾按好煤进行分流,同时15#架到溜头段顶煤厚度平均为1.4m,也进行放顶煤工作。随工作面推进溜尾段采高由2.8m逐渐调整到3.0m,工作面溜尾推进到30m点时(附图三所示),工作面90#架到溜尾沿煤2底板回采,采高3.0m±0.1,溜尾段顶煤厚度1.3m;90#-60#架由沿煤2底板过渡到沿煤2顶板回采,采高由2.8m过渡到2.6m;60#-15#架沿煤2顶板回采,采高2.6m±0.1;15#架向溜头与运输巷底板顺接好,采高控制在2.7m±0.1。循环产量为:(15*1.5*2.7+55*1.5*2.6+30*1.5*2.7)*0.8*1.27+38*1.5*3.0*0.8*1.27*100%+38*1.5*(1.7+1.3)/2*0.8*1.27*60%+15*1.5*0.8*(1.9+0.8)/2*1.27*60%=647(吨/循环)循环好煤量:38*1.5*3.0*0.8*1.27*100%+38*1.5*(1.7+1.3)/2*0.8*1.27*60%+15*1.5*0.8*(1.9+0.8)/2*1.27*60%=174+52+18=244吨/循环发热量:溜尾到100#架段,机割夹矸0.8m,采高2.8m,发热量为:(4013*2.0+0*0.8)/2.8*90%=2579卡/克过渡段机割夹矸1.7m,采高2.7m,发热量为:(4013*1.0+0*1.7)/2.7+(4003*1.0+0*1.7)/2.7/2*90%=1336卡/克溜头沿顶板回采段,机割夹矸0.7m,采高2.6m,发热量为:(4003*1.9+0*0.7)/2.6*90%=2632卡/克溜头15#-1#架机割夹矸1.7m,采高2.7m,发热量为:(4003*1.0+0*1.7)/2.7*90%=1334卡/克考虑工作面夹矸不均匀,因此工作面生检按可采的90%计算,生检煤样发热量为:(2579*10+1336*30+2632*45+1334*15)/100=2043卡/克。溜尾到100#架段,好煤发热量为:(2579*174+52*3783+18*3907*90%)/244*90%=2614卡/克2. 第二阶段 严重影响段(切眼外30-50m)工作面溜尾推进到50m点时(附图四所示),工作面90#架到溜尾沿煤2底板回采,并开始进行放顶煤工作,采放高度为4.03m,机采高度为3.0m;过渡段由90#-60#架移动到80#-50#架,采高由3.0m过渡到2.6m,80#架到溜尾机采高度控制在3.0m±0.1,按好煤分流;50#-15#架沿煤2顶板回采,采高2.6m±0.1;15#架向溜头与运输巷底板顺接好,采高控制在2.7m±0.1。循环好煤量:(138-80)*1.5*3.0*0.8*1.27*100%+(138-80)*1.5*1.03*0.8*1.27*60%=319吨/循环。循环次煤量:(15*1.5*2.7+35*1.5*2.6+30*1.5*2.7)*0.8*1.27*100%*1.1=356吨/循环循环产量为:好煤量+次煤量=319+356=676吨/循环发热量:溜尾到80#架段机割夹矸平均0.6m,机采高度3.0m,发热量为:(4013*2.4+0*0.6)/3.0*90%=2889卡/克过渡段机割夹矸1.3m,采高2.7m,发热量为:(4013*1.4+0*1.3)/2.7*90%=1873卡/克溜头沿顶板回采段,机割夹矸0.5m,采高2.6m,发热量为:(4003*2.1+0*0.5)/2.6*90%=2909卡/克溜头15#-1#架,机割夹矸1.7m,采高2.7m,发热量为:(4003*1.0+0*1.7)/2.7*90%=1334卡/克考虑工作面夹矸不均匀,因此工作面生检按可采的90%计算,次煤生检煤样发热量为:(1873*30+2909*35+1334*15)/80=2225卡/克;好煤生检煤样发热量为:2889卡/克。3. 第三阶段 过渡段消失段随着工作面50-20#架处煤层中的夹矸厚度变薄到1.5m时开始卧底,将50#-20#架回采层位从工作面沿煤2顶板以下0-0.2m回采,过渡到夹矸厚度达到1.0m时,沿煤2底板回采,采高调整到3.0m;20#到溜头段夹矸厚度为1.5-1.0m段,为层位顺接过渡段, 采高由3.0逐渐过渡到2.8m;75#架夹矸厚度为0.5m,75#架到溜尾按正常层位回采,并进行放顶煤,采放高度为4.03m,按好煤进行分流。循环好煤量:(138-75)*1.5*0.8*3.0*1.27*100%+(138-75)*1.5*0.8*1.03*1.27*60%=288+59=347吨/循环。循环次煤量:(75-20)*1.5*3.0*0.8*1.27*100%+20*1.5*2.8*0.8*1.27*100%*1.1=251+94=345吨/循环循环产量为:好煤量+次煤量=347+345=692吨/循环。发热量:溜尾到75#架段,夹矸厚度小于0.5m,对工作面煤质影响较小,发热量为:3601*90%=3240卡/克75#-20#架,机割夹矸平均厚度为0.6m,采高3.0m,发热量为:(3674*2.4+903*0.6)/3.0*90%=2807卡/克20#架到溜头,机割夹矸平均厚度为1.5m,采高2.8m,发热量为:(4003*1.3+625*1.5)/2.8*90%=1974卡/克考虑工作面夹矸不均匀,因此工作面生检按可采的90%计算,次煤生检煤样发热量为:(2807*55+1974*20)/75=2585卡/克;好煤生检煤样发热量为:3240卡/克。4. 第四阶段 变异区正常回采段如附图一和附图五所示, 27#到溜尾全部通过夹矸变异区,工作面回采时沿煤2底板进行,15#架向溜头与运输巷底板顺好,120#架向溜尾与材料巷底板顺好,采放高度为4.03m。循环好煤量为:(138-27)*1.5*3*0.8*1.27*100%+(138-27)*1.5*1.03*0.8*1.27*60%=507+104=611吨/循环循环次煤量:27*1.5*3.0*0.8*1.27*100%+27*1.5*1.03*0.8*1.27*60%=123.4+25.4149吨/循环循环产量为:好煤611+149=760吨/循环。发热量:溜尾到27#架段,夹矸厚度小于0.5m,对工作面煤质影响较小,发热量为:3828*90%=3445卡/克27#架到溜头,机割下部好煤1.6m,机割夹矸平均厚度为0.6m,机割上部好煤0.8m,采高3.0m,发热量为:(3606*0.4+726*0.6+4004*1.6)/3.0*90%=2485卡/克考虑工作面夹矸不均匀,因此工作面生检按可采的90%计算,次煤生检煤样发热量为:2485卡/克;好煤生检煤样发热量为:3445卡/克综上所述H2102工作面过变异区“双控”指标为:阶段范围(m)循环个数循环产量(吨)发热量(卡/克)各阶段总量(吨)好煤次煤小计好煤次煤好煤次煤第一阶段0-67587587166641096-303024440364726142043732012090第二阶段30-50253193566752889222579758900第三阶段50-8037347345692324025851283912765第四阶段80-13872611149760344524854399210728合计(吨)7212648592累计(吨)120718(三) 煤质管理措施1. 水的控制(1) 加强工作面支架各部位管路及安全阀的检查,班中出现漏窜液时及时进行处理。(2) 工作面内出水时要及时在出水点处打设泵窝并设泵,每班安排专人进行排水。(3) 工作面支架前梁或顶梁处顶板淋水时,要及时搭设雨棚,将顶板水顺至支架底座处,并打设水泵窝,设泵排水。(4) 严格控制好采煤机喷雾水的使用,做到开机割煤时开启喷雾,停机时关闭喷雾,防止煤质水份超标。(5) 严格控制好各转载点的喷雾,做到无煤不开,煤流小时少开。(6) 控制好支架漏液及支柱卸液水进入煤流。(7) 对于巷道底板渗水等情况,要充分利用好排水系统,严禁任意将水排到煤流中。2. 工作面分流:(1) 工作面回采期间要控制好支架尾梁的高度,使尾梁力求一平,以减少后排的漏矸。(2) 工作面分流之前当班工长要及时与外围运输系统进行联系,避免好煤与次煤混合影响煤质。(3) 工作面分流过程中,运输机内的好煤与次煤的间距不少于50m。(4) 分流路线:H2102工作面H2102运输巷H2102运联巷海域副巷皮带主煤仓海域3#、2#皮带-250东副巷主暗斜井上仓皮带主井煤仓主井地面或直接通过提升系统进行分流。3. 工作面底板泥化时,泥化的粘泥要全部装袋、扎口进行外运,严禁混入系统中对运输系统及煤质造成影响。4. 工作面及两端头的顶板控制:(1) 支架工在机组顶刀割过后,要及时将前插板伸出,将面前顶板维护好,面前顶板破碎、片帮较大时,要及时采用拉超前架的方式加强面前顶板的维护。(2) 拉超前架仍然不能够有效对面前的顶板进行维护时,要采用在支架前梁上方垂直于煤壁挑木板梁或钢的方法,将面前的顶板维护好。钢或木板梁与工作面顶板之间要用背板背实。(3) 工作面两端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喷体要及时捡出、装袋用于封堵溜头隅角,杂物要及时清捡,并甩入老空。八、安全技术措施1. 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期间,严格控制工作面采高确保过机高度。在措施规定的回采层位内回采时,局部顶板破碎或出现其它异常可能影响过机时,可适当增加破底量,以确保机组的正常通过。2. 工作面两端头受煤层夹矸影响,为保证工作面设备正常检修,两端头各15范围内采高不得小于2.7m;工作面中部50-90#架压力大时,为防止支架前梁低头造成过机困难,必要时,采高可不受煤质限制,调整采高到2.7m以上。3. 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期间,工作面层位严禁大起大落,必须确保工作面溜子状态,以减轻对工作面设备的损坏。4. 过变异区期间,要加强工作面支架的检查检修,确保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均达到要求5. 各施工地点的施工人员要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将悬矸、危岩摘除。6. 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期间,要加强顶板管理,防止面前漏顶;同时要加强支架尾梁的调整,使尾梁力求一平,以减少后排的漏矸。7. 工作人员到面前维护顶板及进行其他工作之前,必须停止前部溜子的运转,并停电闭锁。8. 工作面进行分流时当班工长或跟班人员要提前与调度室联系好,之后按要求进行分流。9. 工作面过夹矸变异区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顶刀(或底刀)割好煤的方法以增加好煤量,一旦外围运输系统有问题,无法将好煤与次煤分流彻底,可全部按次煤进行分流。10. 人员到后部溜子进行维修或其它工作之前,要停止后部溜子的运转,并进行停电、闭锁。另外要通知支架工,严禁在后部溜子内有人的情况下操作支架。11. 溜子司机开启溜子之前要进行报警或用语音通话系统进行通知,之后先对溜子进行点动,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方可开启溜子。12. 工作面过变异区期间,工作人员要加强面前顶板情况及老空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向调度室及区队值班人员汇报。13. 其他仍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2102工作面作业规程及相关技术措施、规定执行。九、附图:1.附图一 H2102工作面夹矸分析图。2.附图二 H2102工作面切眼外30m处剖面图。3.附图三 H2102工作面切眼外50m处剖面图。4.附图四 H2102工作面切眼外80m处剖面图.5.附图五 H2102工作面切眼外120m处剖面图6.附图六 H2102工作面顶板维护示意图。

    注意事项

    本文(采煤工作面过煤层夹矸变异区安全技术措施.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