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12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a.doc

    • 资源ID:3889895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12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a.doc

    112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地质矿产部1994-10-31发布 1995-07-01实施(DZ/T 0131-0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的标准格式、报告形式构成,组成技术文件分类;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格式内容;报告的编辑、制印版式和制印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报告中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的报告格式、版式和报告制印质量要求。对其他非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报告的一般报告格式、版式和制印质量要求,在行业标准未颁布前也可参照试行。2 引用标准GB 788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7713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DZ/T 0003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3 报告文件格式的分类和组成 根据报告载体的性质不同,可将报告分为纸质报告和机读报告两个大类。每类报告的组成文件可分为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四部分。3.1 报告正文由报告前置部分、报告主体部分和参考文献、报告图版(必要时)、制印签和封底等部分组成。3.2 报告附图由图幅标准化的图式、图例和规范化的单张、拼幅图件或图集、图册组成。3.3 报告附表视勘查阶段不同,报告附表种类各有增减,一般由成果表、登记表、一览表、计算表、统计表组成。3.4 报告附件报告附件是收集或本单位形成用作旁证或补充说明报告正文中有关问题的技术资料和文件。附件可以是文件、图表、索引、资料等。报告附件一般包含勘查许可证、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凭证、矿石选冶试验报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报告(非报告正文的独立评价报告)、照片(插图)、与报告有关的录音带、录像带及与矿区勘查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文件。4 报告格式的形式构成固体矿勘查报告是科学技术报告的一种形式,其报告的编写格式、形式构成、题录著录及编辑、制印的一般要求按国家标准GB 7713规定。结合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科技文件的组成和分类,对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的整体格式的形式构成作如下具体规定。5 报告正文格式5.1 封面 报告封面格式内容包括分类号、部门编号、密级、题名、提交报告单位名称和报告的审查批准日期各项。5.1.1 分类号 在封面左上角标注。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分类号引用中国档案分类法地质勘查业档案分类表中矿产地质勘查类代码(NA13)、矿种代码和地质勘查阶段代码组成。例如矿产勘查类铜勘探报告为: NA13·13 611·3 矿产地质勘查类 勘探阶段 铜矿5.1.2 部门编号 由提交报告单位行政区代码和地勘单位代码组成,标注在分类号之下。部门编号按地质矿产行业有关规定执行。5.1.3 密级 保密等级划分,保密等级代码和报告密级的确定按国家标准GB 7156文献保密等级代码的有关规定,报告密级标在封面右上角。标明报告密级及保密期限,如“机密1年”。5.1.4 题名 用大号字体居中标注于封面上方明显地位。报告题名应按DZ/T 0033中4.7条规定命名,但题名字数不得超过30字。有两种以上的共生矿产,将主要者置于前,次要者置于后,但报告题名矿种最多不能超过3个,或以某多金属矿表示。 报告题名可有副题名(必要时,如首采区勘探报告,第二期勘探报告等)。5.1.5 提交报告单位名称 将承担勘查任务的法律责任单位名称标注于封面下方正中位置。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勘查者,按主次依次由上至下标注勘查单位名称,但最多不超过3个勘查单位。协作单位可在正文序言中加以说明。5.1.6 报告审查批准日期 指报告审查批准的年、月、日期。5.2 封二(必要时)一般空白衬页,报告精装本应有封二,平装本可省略。5.3 题名页是对报告进行著录的依据,置于封二衬页之后。报告如为上、下册或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并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题名页除应有5.1条规定的封面内容(去掉分类号、部门编号及保密期限)和相同格式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表示野外工作起止日期的副题名(必要时)、编写单位(必要时)、主要编写人(13人)、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法人代表、合作单位、提交报告单位及报告审查批准日期。如为法人单位下属单位(分队)独立承担的勘查报告,必要时可在题名页中注明下属单位的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题名页背面可列报告主要编写人员责任表(必要时),样式见表1。表1 报告主要编写人员责任表姓 名职 称承担报告编写内容5.4 摘要详查、勘探报告一般应有报告摘要。摘要是报告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名称、勘查工作的目的、矿床工业(或成因)类型、主矿体(层)规模、矿石类型及选冶性能、主要有益有害组份、勘查结果及审批结论(根据报告审批决议书或审查意见书撰写)、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构成和总数量。报告摘要不用图表、中文摘要不得超过400字,外文摘要不得超过300个实词。摘要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样式见附录A。5.5 主题词根据5.1.1条分类号规定,从中选取勘查矿种(共生矿产最多标注3个矿种,并将主要者置前,次要者放后)、勘查阶段及矿产地行政区(跨行政区者,取主矿体所在市、县)3个代码相对应的汉字名组成报告主题词。并以符号“+”间隔,样式如下。其中矿产地行政区代码按国家标准GB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主题词以黑体字另起一行标注在摘要左下方。 主 题 词: 铁铜矿 + 勘探 + 云南省新平县 对应代码: 1 351 · 13 611 + 3 + 532 4285.6 报告审批决议书或审查意见书有关法定单位对报告审批的决议书或意见书应制印置于报告正文之前(可不加盖印章),有两种及以上审批审查意见书者,将主要者放在前面,均用另页表示。5.7 目次页报告正文目次页从另页右页开始,标注内容含报告正文章、节、条、款(必须时)编号、标题名称和页号.报告附图、附表、附件的目次页,依次排在报告正文目次页之后。附图目次应有图号、图件顺序号、图名和比例尺;附表目次应有册号(必要时)、序号、附表题名和页号;附件目次应有册号(必要时)、序号、附件题名和页号。各类目次页中页号均用圆括号“()”相括。 报告正文分篇、分册装订时,第一册应有报告全部内容目录,各分册应有本册内容的目次页。5.8 页号报告前置部分单独编号,页号由印刷的首页作第一页。封面、封二、题名页、封四(封底衬页)、封底不编页号。报告主体部分页号以绪论首页作第一页。页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非装订线一边的版心左、右下角相同处。报告正文、附表、附件各自独立编页号,同一类分上下册或多册装订者、页号连续顺序编号。5.9 主体部分报告正文主体部分依次由序言或绪论、正文、结论组成。5.9.1 报告正文标题级次、编号5.9.1.1 标题级次:报告正文标明题分为四级。第一级为“章”,是报告内容的基本划分单元,以下23级分别为“节”、“条”、“款”。13级标题应有标题名称,4级标题可有可无,但凡是列入目次的标题均应有标题名称。报告每一章、节、条、款的格式和版式,要求划一,层次清楚。5.9.1.2 标题编号:报告14级标题编号采用组合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两级标题号之间用圆点间隔,圆点加在数字右下角。章号全报告自始至终连续编号;节号之前有章号;条号之前有章、节号;款号之前有本款号的章、节、条号。样式如下: 章 节 条 款 绪论 1 2.1 2.2.1 2.2.2.1 2 2.2 2.2.2 2.2.2.2 2.3 2.2.3 2.2.2.3 3 正文 4 5.1 5.2.1 5.2.2.1 5 5.2 5.2.2 5.2.2.2 5.3 5.2.3 5.2.2.3 65.9.2 插图、插表、附注 报告主体部分中的插图、插表、附注、公式、算式等的编排序号按GB 7713中6.2.2条规定,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次连续编排序号,对长篇报告也可分章依次编序号。5.10 参考文献表 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含专著、连续出版物等)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要求,附于报告正文之后并连续编页号。样式见表2 。表2 参考文献标注样式类 别著录格式示 例专 著主要责任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文献数量. 丛编项. 附注项. 文献标准编号施琳. 陈吉琛,吴尚龙等.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连续出版物题名. 主要责任者. 版本. 年.月. 卷(期)年. 月. 卷(期).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丛编项. 附注项. 文献标准编号地质论评. 中国地质学会.1936.1(1).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李四光. 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中国科学,1973(4):4005.11 报告制印签 报告制印签内容包含报告名称、编写单位、编写者(必要时)、印制单位、开本(含纸张尺寸)、印张、字数(单位千字),制印年、月,印数(1-×××册)、准印证号(必要时)。报告制印签署于封底衬页(精装本)或成书最后一页内封背面下方正中。制印签底边距版心底线35mm。报告制印签样式如下。云南省兰坪县金顶铅锌矿勘探报告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王鲁伯等编著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编辑云南省地质矿产局测绘队制印开本:78×1092 1/16 字数:446,000 印张:印数:精装120 1990年3月第一次印刷准印证号:云地保准字(1992)第0016号(内部出版)5.12 封三、封四 封三下方正中标注报告制印签,背面为空白衬页,封四为封底(如精装本应为空白衬页)。6 报告附图格式6.1 附图格式构成 附图格式含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廓线、图面内容、接图表(分幅时)图例、剖面图(必要时)、柱状图(必要时)、图签等内容。6.1.1 图名 按DZ/T 0033附录A、B、C中规定附图名称冠以附图表示内容的单位范围(如矿体、矿段、矿体勘探线、剖面线、勘查工程编号等)组成。属区域、全矿区综合图件,题名前应标注工作地区(县、矿区)名称。图名字数不得超过20字。6.2 图例6.2.1 中、小比例尺地质图图例 参照国家标准GB 958区域地质图图例 比例尺1:50 0006.2.2 大比例尺地质图图例 可参考GB 958图例格式,有关部门也可制定地方或部门标准,分别报省、区、市标准化主管行政部门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地方性图例标准,应考虑图例、代码的规格化,并适宜图件计算机存贮管理。6.3 图签 每种报告附图应绘制统一图签,内容包含编制单位、图名、拟编、审核、清绘、报告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图号、顺序号、比例尺、制图日期、资料来源共11项。多幅拼接附图及槽、井、坑等原始资料附图必要时可使用分图签或简易图签。各类图签样式见图1。 a. 报告提交单位:承担勘查任务的法律责任单位。 b. 图名:要求见6.1.1条。 c. 拟编:直接或主要制图人。 d. 审核:图件直接审核者。 e. 清绘:送印清绘图件绘图者。 f. 报告主编:报告编写的主要负责人。 g. 技术负责人:编写报告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 h. 图号:附图以“图种”为单位,一种图一个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i. 顺序号:图件以“张”为单位,一张一号,用阿拉伯数字边续顺序编号。 j. 比例尺:用1:××××表示,有水平和垂直比例尺者应分上下两行表示,并在数字比例尺前注明“水平”和“垂直”字样。 k. 制图日期:指附图编制定稿时间,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以间隔号“·”间隔年、月、日,如1992·05·03。l. 资料来源:简要说明编图制资料是“实测”、“据××单位”或“引用××资料修编”等。6.4 图件清绘标准 图廓线、图面内容、接图表等清绘标准按地矿行业地质图件清绘规程要求执行。7 报告附表格式7.1 附表编排 数据一般由左至右横读,依序竖排。表中栏目根据需要可以横排,也可竖排。如表格数量过多应分册装订,但每册厚度不得超过2厘米。7.2 附表题名 报告附表应有简单、确切的题名。按DZ/T 0033附录A、B、C中规定附表种类名称冠以附表内容所表示的单位范围(如矿区、矿段、矿体、勘查工程编号等)组成。7.3 附表册号 报告附表册号用罗马数字“”作附表类号(便于与附件册号区分),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册号,两者用“-”连接。如附表第一册为附表-1册,附表第二册为附表-2册。附表分册装订时,页号应连续编号。7.4 附表表注 在附表中文字栏、符号、标记、代码如有需要说明事项可用表注,表注应以最简练文字排置于表下方,内容过多时应另页放于附表封面之后。表注序号用六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X(1),禁用非标准符号表示,如*、等。图 名图 号 顺 序 号 1010108778777771550 90报告提交单位 (正宋15K) 图 名 (正等或长等15K) 仿宋14K 2 2 拟 编 图 号 正宋24K 审 核 顺 序 号 正宋18K 清 绘 比 例 尺 正宋14K 报告主编 制图日期 正宋14K 技术负责 资料来源 实 测 20 25 20 25(图签) 90 20 25 20 25(简易图签)注: 超全开版图幅的图签尺寸为80×130mm 60 图 名 清 绘 比例尺 审 核 日 期15 15 15 15 (分图签)单位:mm图1 报告附图图签样式7.5 数字标写与间隔 表中同一栏数字的数位、小数点号、数字间隔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出具体数字和文字。表中“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和“”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7.6 附表封面 除5.1规定封面应有内容格式并取得一致外(去掉分类号、部门编号及密级号),还应在报告标题之下增加“附表-×”的副题名,如报告附表只有一册,副标题中只写“附表”。7.7 附表题名页 附表各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题名页格式内容含下列各项:报告题名、副题名、责任者(含制表人、审查人、技术负责人)、单位名称、制表日期。7.8 附表目次页 置于附表题名页之后,格式内容含册号、序号、附表名称及页号各项。附表序号无论册数多少,均应一表一号,并用阿拉伯数字统一顺序编号,附表页号一页一号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两册以上附表应标注“册”号,并连续编页号,同类附表页数过多而需分册装订者,应有全部目次,并注明分册号。每册厚度不得超过2厘米。8 报告附件格式8.1 附件封面 报告附件不论单册或多册,均应有与报告正文一致的统一封面(去掉分类号、部门编号及密级号),并标注报告附件册号的副标题。8.2 附件题名页 本单位形成编制的附件应有题名页(置于封面后另页右页),格式内容含报告题名、副题名、责任者(编制人、审查人、技术负责人)、单位名称(含合作单位)、报告审查批准日期。8.3 附件目次页 置于题名页衬页之后,另页右页开始。附件目次页含附件册号(必要时)、附件序号、附件名称、页号各项。其中附件册号用罗马数字“”作附件类号(便于与附表册号区分),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两者之间用“-”连接,如附件第一册为附件-1册,附件第二册为附件-2册。页号以实际页数,一页一号,用阿拉伯数字统一顺序编号。两册及以上附件页号应连续统一编页号。8.4 独立附件 报告附件可由一个或多个独立附件组成,每个独立附件应各有自己的封面、题名页、目次页。属外单位提交附件,在不改变原有内容前提下,封面、题名页及页号各项编排可按本标准格式统一。9 机读报告格式9.1 适用范围 本章规定适用于计算机存贮机读报告和作为固体矿产勘查报告附件的录音、录像资料的格式标准。9.2 机读报告组成文件格式 机读报告组成文件包括报告正文、附图、附表和附件,其报告文件格式原则上按本标准3、4、5、6、7、8各章规定执行,其计算机文件格式按地质资料计算机排版的技术标准规定。9.3 机读报告信息载体类别和编号 机读报告信息载体分类按性质分为计算机软盘(含光盘)、录像带、录音带三类,并分别实行盘带顺序号、总盘带号、分盘带号(软盘号、像带号、音带号)三级编号。机读报告载体分类和编号规则如下。 9.4 机读报告载体标识像带号 据信息载体性能分为软盘标识、录像带标识和录音带标识三种。9.4.1 软盘标识 采用背面涂有粘胶的统一标签(样式见图2),贴于软盘正面右上角处,标明报告名称、软盘顺序号、分盘号/总盘号、管理系统文件名称(如数据库文件、代码库文件、命令文件、随盘使用说明等)和数量(个)。9.4.2 录像带标识 采用统一录像带标签和录像带登记卡标签两种格式标注。样式见图3和图4。2014066/1001(侧脊)9.4.2.1 录像带标识。正面标签贴于录像带正中预留标签格内,标明报告名称、盘带顺序号、分带号/总带号和内容摘要;侧面盒脊标签贴于原带预留空中,标明报告名称、盘带顺序号、分带号/总带号。9.4.2.2 录像带登记卡。卡片式,一带一卡,插于录像带内包装盒内,标明报告名称、盘带顺序号、分带号/总带号、录制单位、内容摘要、技术状况(如消磁情况)、放送时间、录制日期、责任人。分/单位:mm图5 录音带标识标签样式9.4.3 录音带标识 录音带标识分为录音带标签和录音带登记卡两种。可用统一格式标签标注,也可用原带预留空白标签标注。标注项目样式见图5。9.5 机读报告盘带载体包装格式 计算机软盘、录像带、录音带均用商品盘带内包装盛放,并将有标识的盒脊面朝向盒盖上方,以便检索。9.6 机读报告盘带载体装盒格式、标识9.6.1 装盒格式 装盒是分类组合存放软盘、录像带、录音带的装具,其规格视载体尺寸、存放数量多少不同而有差异,但装盒最大长度、宽度不能超过310×220mm,一般可用市面优质(纸质或塑料)软盘、录像带、录音带专用装盒代替。9.6.2 装盒标识 装盒标识分为装盒正面标签和装盒盒脊标签两种。装盒正面标签规格为65×100mm,标注项目含报告名称、录制单位、内容摘要、盘带起止顺序号、分带号/总带号(起止号)样式见图6;装盒盒脊标签规格为15×65毫米,标注项目含盘带序号起止、报告名称、分盘号(起止号)/总盘号。9.7 计算机存贮机读报告附属文件内容格式9.7.1 附属文件含义及范围 附属文件是指为检索、利用计算机存贮机读报告而应提供的有关文字说明、软盘(光盘)和管理系统文件。附属文件范围一般包含机读报告载体目录、机读报告附属文件目录、报告组成文件简介、报告检索提示。9.7.1.1 机读报告载体目录:用表格形式依次表示载体的盘带顺序号、分带号/总带号、报告组成文件类别、管理系统文件类别、盘带装盒号。样式见图7。9.7.1.2 机读报告附属文件目录:按机读报告文件装盒顺序,依次列出各个附属文件的顺序号、文件名称、载体性质、文件页码或盘带起止顺序号。样式见图8。9.7.1.3 报告组成文件简介:简要说明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名称、编制单位、报告提交日期;介绍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和数量,及列入计算机存贮机读报告的文、图、表、件的范围(全部或部分)与纸质报告分类编号的对照表;说明机读报告开发管理单位和责任人。编制“报告组成文件简介”的目的是让用户了解报告组成概况。9.7.1.4 机读报告检索提示:所使用的计算机存贮机读报告的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管理软件,必须是标准化组织统一提供的(如对管理软件有特殊要求,应通过标准化组织对管理软件进行统一改进),并列表说明提取各类信息存贮的软盘编号。9.8 录像带、录音带附属文件内容格式 录像带、录音带信息载体不能独立形成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只能作为报告附件参考使用。其附属文件格式内容包含分类目录及录像、录音资料简介。9.8.1 附属文件目录 样式参照图7 。9.8.2 录像、录音资料简介 用文字简要说明报告录像、录音附件的组成、类别、录制内容、组织制作单位和责任人。10 报告编辑出版制印版式 有关地质图件清绘版式按地矿行业地质图件清绘规程执行。10.1 报告制印基本格式图6 机读报告盘带装盒标识标签样式图7 机读报告载体目录样式图8 机读报告附属文件目录样式10.1.1 报告开本幅面 报告正文、附表、附件开本和报告附图幅面尺寸原则上按GB 788标准中A系列和B系列的开本尺寸,允许偏差±12mm。其规格及使用范围见表3。国内矿产勘查报告制印一般采用B组系列;A组系列为国际通用标准,适用于承担国外或中外合资、合作项目矿产勘查报告的制印。表3 报告基本开本、开版规格 单位:mm开本、开版A组B组适用报告制印 范 围切本尺寸版芯尺寸切本尺寸版芯尺寸原纸尺寸880×1 230787×1 092全开870×1 220780×1 160770×1 070717×1 010报告附图对开605×860520×810530×766448×716报告附图4开424×605364×515383×527323×443报告附图8开294×424244×364264×380214×320报告附图,、附表、附件16开212×294170×244188×260145×214报告正文、附表、附件32开147×208130×184一般不用64开104×14392×126一般不用10.1.2 报告字体和字号(级) 报告常用印刷文字有汉字、阿拉伯数字、罗马字母、汉语拼音字母(英语、拉丁语字母相同),希腊文字母等各类,每类又按字形分为若干种。 报告印刷字体的照排植字级数用“K”表示,每级之差为0.25mm;铅字字号以“点”表示,每点约为0.35 146mm;计算机科印排版系统计量单位采用“磅”,每磅近似0.35 146mm。三种字体字大对照见表4,报告字体号(级)规定见表5。10.1.3 计量标准报告计量单位采用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GB 7713附录B参考标准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和符号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表4 三种排版系统字体字级、字号、磅数对照表照排机级数铅排字号科印磅数适用范围举例k毫米铅字号(近似)点数mm磅mm6215.00初号4214.7642.0015.00报告附图图名、报告正文封面、报告题名页中的报告名称 8开图图名,报告附表封面名称,8开图册封面名称等 报告正文目次,章、节标题,报告插图图名、表头、图例等 题名页责任签,报告篇的标题 普遍用于报告附图注记,报告正文文字,附图中的图签、比例尺、图例说明、文字描述等 报告小插图中的注记、页码、图注、角注(必要时)5012.50小初号3612.6536.0012.50389.00一号279.4927.509.80328.00二号217.3821.007.35246.00三号165.6016.005.60205.00四号144.9213.754.90184.50小四号124.2212.004.20153.75五号10.53.67510.503.68133.25小五号93.169.003.15112.75六号82.808.002.8082.00七号5.251.855.251.84 说明:1英寸=72磅(点) 1磅(点)0.35 146mm 1mm=2.846磅(点) 1K=0.25mm1.406磅(点)10.1.4 报告封装 报告正文一律用锁线装订(报告附表、附件和普查报告也可用穿线、缝纫平装),禁止使用铁丝订装。报告正文、附表、附件、图册的封面可用软皮包封,重要者或根据用户需要也可用烫金包封和硬壳精装。报告正文厚度大于1厘米者应在书脊上印制报告名称,册别(必要时)和提交报告单位名称。报告正文、附件应分别装订,但每册厚度不得超过2cm。报告附图一律不得与报告正文、附表、附件合并装订。表5 报告字体、字号(级)规定序号页别位置文字内容铅字字号和字体(照排植字K数)1封面左第12行分类号、部门编号五号黑体 (15K)2封面右第1行密级四号黑体 (20K)3封面第1行题名(省市县、矿区名称)二号宋体 (32K)4封面第2行题名(矿种、勘查报告名称)初号宋体 (50K62K)5封面第3行单位名称三号宋体 (24K)6封面第4行报告审批日期小四号宋体 (18K)7题名页题名与封面同8题名页第310行实施日期至报告审批日期四号仿宋体 (20K)9摘要页第1行摘要标题四号黑体 (20K)10摘要页正文摘要正文五号宋体 (15K)11摘要页摘要左下角主题词小四号黑体 (18K)12目次第1行目次三号黑体或宋体 (24K)13目次正文目次正文五号宋体 (15K)14各页正文报告正文五号或小四号宋体 (1518K)15各页正文章的编号及标题三号黑体或宋体 (24K)16各页正文节的编号及标题四号黑体 (20K)17各页正文条的编号及标题五号黑体 (15K)18各页正文条文中注、角注、图注、标注说明小五号仿宋 (13K)19各页正文表格中的文字小五号仿宋 (13K)20各页正文图中的数字和文字六号仿宋 (11K)21各页正文公式、方程式、物理量符号等五号 (15K)22双单数页码版心左、右下行小五号仿宋 (13K)23参考文献页第1行表头小四号黑体 (20K)24参考文献正方文献名称小五号宋体 (13K)25封三制印签正中下方报告名称、编著者、提交单位五号黑体(15K),提交单位用五号宋体26封三制印签编辑、制印单位小五号宋体 (13K)27开本、字数、印数、准印证六号宋体 (11K) 注:宋体含正体,仿宋和书宋等体,可据需要选择。10.1.5 报告成书规格 成书规格按GB 788中A、B两组系列16开尺寸。10.1.5.1 “B组”16开本:报告成书规格为188×260毫米,版芯规格为145×214mm,每版排3337行(不含页号),每行排3540字。10.1.5.2 “A组”16开:报告成书规格为212×294毫米,版芯规格为170×244mm,每版排3538行(不含页号),每行排3846字。10.2 报告正文编辑制印版式10.2.1 报告封面、题名页、目次页版式分别见图9、图10和表6、表7。10.2.2 报告正文标题版式 章、节、条编号与标题间空一个字位置。章占4行,并上下左右居中排列;节占3行,并上下居中排列。节、条编号均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格再写标题,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具体内容。无标题时,在编号之后空一格写具体内容。样式见表8。 并列句编号可用a.、b.、c.均应左起两格空两个字位置再书写编号,在编号圆点之后空一个字的位置,再写具体内容。10.2.3 报告插照 报告中选编的照片,必须物像清晰,反差适当。照片文字说明应简练并与照片相互对应,必要时应用简短文字说明插照中的符号、代码、标记。插照文字说明一般置于图片之下。若插照较多,可集中成16开版图版附于报告正文参考文献表之后,也可另装一册作为报告附件。10.2.3.1 报告中单页插图幅面尺寸不应超过或小于16开本尺寸,特殊需要超编排时可作超16开版插页处理(最大幅面不超过8开),但每本书超版一般不得超过4版(含插表)。小于16开本插图随文编排,但不能单独编页号和进行插页装订。报告插图的名称、图号均居中排在图的下方,图注和图例放在插图内空白处(或适当位置)。插图图名、图注字体应全书统一,样式见图11。10.2.3.2 报告插图比例尺用线型比例尺(或数字比例尺)表示,比例尺应为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长度,并标注在图中适当位置。10.2.4 报告插表10.2.4.1 插表幅面、超版编排、表号编号规定与报告插图相同,但表号前应将图字改为表字。10.2.4.2 插表形式编排。表题采用五号或小四号黑体或宋体,标于表上方正中,表号置于表题左下方,计量单位用小五号或五号宋体置于表题右下侧。表内线与字间至少应留半个字格空位。表的上部和下部用粗实线闭合。10.2.4.3 表的变更与转行。根据插表内容,为节省版面可分别采用表9样式转行。 a. 单页左右接排直表:适用于竖行多,横栏少的插表编排,但左、右分段表间用细双线排在一个表中。 b. 单页上下接横表:适用于横宽竖短插表编排。但上、下分段表间用细双线接排在一个表中。 c. 双页左右排横表:适用于横行超16开版面横表,但一定要从左页双号开始,排成双号跨单号(右页),使表面在同一视面上。单号页左边用细线接排。 d. 多页上下接排直表:适用于竖行超16开版面直表。插表单页号、双页号均可接排,如以双页号为头表,单页号上可省去表头;如单页号作头表,则单页号、双页号上插表都必须写表头,续表应在表号位置写明“续表×”。头表下方及表上方均用细线闭合。10.2.5 报告页号 报告正文、附表、附件页号用阿拉伯数字等线体或楷体编页号。凡另页起、另面起排的篇、章名、超版插图正页及背面空白页均编暗码(即留页号不印页码)。扉页、版权页不排页号,报告前置部分,页号另计,正文开始为第一号。报告正文附有照片等图版者与报告正文连续编页号。10.2.6 标点符号 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常用15种标点符号一般占一个字格,其中破折号、省略号占两个字格。表6 报告正文目次样式(略) 注:表6、7、8样式从DZ/T0033-2002表7 报告附图、附表、附件目次样式(略)表8 报告正文章、节、条、款编写标题样式(略)20 NA13·13611·3 秘密2年部门编号 ××省××县××矿区10×××矿勘探报告××省××局××××队1020 年 月20

    注意事项

    本文(112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a.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