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古村落保护规划,乐安牛田水南说明书.doc

    • 资源ID:3888411       资源大小:83.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村落保护规划,乐安牛田水南说明书.doc

    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说明书 第一章 总则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指导,通过对水南古村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和周边环境景观风貌的实地勘察,在详细考察古村落的历史沿革,综合分析其整体历史风貌特征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和原江西省建设厅颁布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制定。水南古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水南古村保护整治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统筹安排古村的各项建设工程,改善村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保持其社会经济增长活力,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本规划受乐安县建设局委托,由江西师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 一、编制背景乐安县水南古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整个村落的格局和古建筑均保存较完好。“红石牌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庵”、“万寿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3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为更好地保护水南古村,继承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特编制水南古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二、规划依据与指导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2012年) 6、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7、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06年) 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2008年)9、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暂行办法(2004年) 10、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06年) 11、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2012年) 三、规划期限根据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编制与审批暂行办法文件要求,本规划的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3年至2015年,中期为2016年至2020年,远期为2021年至2030年。 四、规划范围水南古村隶属于乐安县水南镇,位于陈坊积乡北部,距县城47公里。本次保护规划范围与村庄规划范围一致,东起小宗祠以东约150米处,西至村西池塘西端,南达村前河流(大港)以南约20米处,北抵村东面的风水林北端,面积约为21.5公顷。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一)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保护古村地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古村聚落环境,保护和延续古村传统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继承和弘扬古村落历史文化传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准确把握水南古村的历史价值及其保护的内涵和意义,以便更好地保护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村落格局的环境价值。在保护物质文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对保护区内的历史人文价值进行全面挖掘、研究,使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得以延续。3、正确处理水南古村的保护和村庄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合理规划新建民居,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古村的动态保护,利用水南古村现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4、注重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真实性及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其生活状态的延续性。5、分级保护,有效管理。针对古村落的各个部分,根据其保存现状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不破坏整体价值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划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区域,以便对区域内的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采取必要的保护、控制及管理措施。(二)保护原则1、真实性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规划区域内的村落肌理、空间格局、巷道尺度、环境绿化和文物与历史建筑的真实历史信息,保护古村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本真。重点保护的建筑应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必要的修缮和维护,但应保持水南古村真实的历史风貌,延续其和谐的居住生活形态。2、完整性原则保护古村内的明清古建筑及其整体历史风貌、淳朴的民俗风情,延续水南古村的历史发展脉络。规划将水南古村按照一个完整的历史村落的保护要求实施整体保护,严格保护古村周边的自然环境,包括古樟林、稻田、菜园等乡村生态环境,历史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整体,任何建(构)筑物或其他物体的保护都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环境。3、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在科学有效保护的同时,坚持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坚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相结合,坚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运用多种保护和利用方式,提升本保护区的整体品质,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保护目标实现对水南古村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持和延续其独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风貌景观,继承和发扬水南古村的传统文化,改善古村内的居住生活环境,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 2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近期保护目标(2013-2015年):水南古村总体格局、环境特色的保护初见成效,对部分濒临毁坏的古建筑实施抢救性的修缮,对破坏村落格局和整体风貌环境的建设行为进行有效遏制。中期保护目标(20162020年):水南古村村落风貌得到明显保护,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修缮,核心保护范围 村落概况一、基本情况水南古村隶属于乐安县牛田镇,与牛田镇镇区隔江相望,相距不足一千米。乐安至永新水泥公路穿境而过。牛田镇位于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邻招携镇,南接湖坪、万崇两镇,北与鳌溪、增田镇相连,南北长约19公里,东西宽约16公里,是乐安县西南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乐安县位于江西省中部,距南昌市160公里,东与抚州市崇仁县、宜黄县,南接赣州市宁都县,西邻吉安市永丰县,北连丰城市,是连接抚州、宜春、吉安、赣州四市之要塞。 二、自然条件水南古村地处华南气候区与华中气候区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其气特征为四季分明,春季多阴雨,夏季高温多暴雨,秋季燥热少雨,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冰雪和冻雨。年均气温约17摄氏度。 三、社会经济水南古村现有耕地1844.38亩,设10个村民小组,有501户2946人,村民以农为主,主产稻谷。 四、历史沿革水南古村历史悠久,远在唐开元年间就有邬、毕、周、王、烟等姓在此开基创业。明、清时期这里曾一度辉煌,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埠和商品集散地,时至今日尚有邬家遗园址、毕氏水井、烟氏、周氏、王氏遗址和古坟。嗣后又有张氏、曾氏、游氏陆续前来水南定居,现遗留有张氏遗址(包括民居、书院、庙宇)、曾氏书院、古坟和魏家厅。据地方谱牒记载,张氏由南村派衍水南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曾氏也有九百余年历史。而丁氏于明洪武二年从莲河分局水南,虽时间略晚但人丁兴旺,现占据水南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五、保护现状近年来,县、乡人民政府采取了大力宣传和加强村民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意识, 合理引导群众转移,控制村民在古村落内建房,对古村落进行了合理有效的保护,增强了村民主动保护古村落的意识。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保护经费不足,且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其保护力度和保护范围都相当有限。 六、存在的问题3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1、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古村落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制已不能适应现在生活的需要,村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加强烈。但由于村3、村落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古村 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分析水南古村是一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吴姓人口聚居为主的乡土聚落。其特色主要体现在风景清幽、生态宜人的千年古村;曲折有致、高低错落的村落格局;数量众多、类型齐全的明清古建筑群;源远流长的宗族观念;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传承等几个方面。一、景色秀丽、灵气动人的千年古村水南古村历史悠久,早在唐开元年间,就有邬、毕、周、王等姓氏在此开基创业。据地方谱牒记载,后来张氏由南村派衍至水南,至今也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可见水南是当值无愧的千年古村。水南北岭风光秀丽,林木葱翠,一条鹅卵石铺就的梯层小道可直达峰顶。山腰处有一云泉洞,洞内的云泉水清甜可口,洞边还有石佛即禅和大师道坊,行人至此便可小坐休憩,并一饮云泉水缓解疲惫,让人不禁想到六一居士笔下的幽深秀美的瑯琊山,就连往来于其间的百姓也是一样的怡然自得呢。山顶的古庙因其绝高的地势显得雄伟壮观,庙内各尊古佛千姿百态,几百年来古庙香火不断,正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南村后是自东南逶迤向西北奔腾的恩江,前有青山环抱,后沿碧水河畔,水南古村怎能不灵气动人。4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水南古村东北部恩江两岸的古樟棵棵参天耸立,遮天蔽日,三四千株古樟绵延近十里,远看似一个巨大的绿色的帐篷,近看像把悬空的凉伞。据林业部门有关数据显示,这些樟树树龄大部分在200-800年之间,800-1000年的占到三分之一,最长的超过1000年。这些樟树三五株成群,七八棵成片。当人们走进这片古樟林时,越感心旷神怡。樟树长的千姿百态,树干粗壮而繁密。最粗的一棵樟树要七八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村民称之为“三仙樟”。古樟林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的游客。人们循着樟香而来,在林中感受铺面而来的原野气息,让心灵在这里小憩,聆听天外之音。傍晚时分,漫步林中,极目远眺,波光粼粼,古樟共江水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尽收眼底。原生态古樟群里的一草一木是森林演替、气候和地质环境变化的纪录者。夜晚,皓月当空,疏星闪闪,凉风吹拂,树影婆娑,人们或躺或坐在古樟林之间,观看那月光透过层层树叶散落在青草地上;聆听那恩江悄悄的流水声。此情此景,仿佛把人们带进了人间天堂。 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村落格局“九桥十八巷,巷巷通山上”是对水南村村落格局的高度概括,九桥依然保存完好,100米以上的传统街巷全村保存有13条。其中,五孔石拱桥于道光二十六年动工,耗资白金贰仟捌百余两,利用四年时间建成,历经一百七十年来的风雨沧桑,如今依然稳固结实,并仍在承担重型车辆的载重往来。水南古村依山临水,各式明清民居黛瓦青砖玲珑有致。高低错落的宅第之间构成一道道高低错落的青石巷子,幽深静穆,冬暖夏凉。漫步于曲折有致的深深巷陌,看不见前路,找不到出口,却总能给人“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三、数量众多、类型齐全的明清古建筑群水南古村由十五巷组成的11大民居聚落群,完整地保存有40余栋明清古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其中,“水南小宗祠”、“清林书院”、“中宪第”等公共建筑各具风貌。古民居建筑均为青砖黛瓦烽火山墙,整体建筑大多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形式,屋内梁柱、门窗雕刻精美。古民居的建造者多为水南先辈里的杰出人物,他们或为朝廷命官,或为社会贤达,或为知名商贾。如大夫第建筑群,便是品恭、式恭、允恭三兄经商致富后,于道光年间陆续兴建的,这一建筑群相互联通,隐而不露,还有独特的安全遁逸系统。 四、源远流长的宗族观念儒释道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于唐。三教讲论,虽肇始于北周武帝时,然直至唐代始以儒、释、道三教名流论难为风尚,并渐由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水南古村的关帝庙代表儒家文化,同时是以一方水土民俗民风的展示,表达了水南古村人民对凝聚在关羽身上的忠、义、信、智、勇的崇拜。水南古村的莲花庵代表了佛教文化,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万寿宫则代表道家文化,为纪念许逊真君治水功绩而建。在江西境内代表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建筑聚集在一起实属罕见,这一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五、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传承5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水南古村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历史文化历经近千年的垂练、酝酿、考验,逐渐形成自己特征或特点,在几十代人的努力下,仍保存着相当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1、历经百代的商业文化2、文人荟萃的向学之地 3、和谐友善的宗族关系4、保家卫国的“红色村庄”5、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水南古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水南以吴氏远祖周部落发迹之处命名,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吴氏礼让友爱的优良传统。故古公亶父被追尊为“周太王”。他有三个儿子,长泰伯,次仲雍,幼季历。季历有子“姬昌”,甚受太王喜爱,故太王欲传位幼子季历,以便姬昌接班。泰伯为全成父王之念,三次推让王位。后来太王生病,泰伯便带着弟弟仲雍,托名采药,率领部分周人迁徙江南“荆蛮之地”,筑城“梅里”(今江苏无锡东南),改从当地习俗断发文身,发展农牧生产,号曰“勾吴”。先由泰伯为君长,后仲雍接任。史记·泰北世家谓:“孔子言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即指此事。此后又有季札习祖辈之风,三让天下,水南吴氏即为季札的后裔。现今水南吴氏依然保持着重仁重义的礼让之风,兄弟友善,家庭和睦。 4、志行端方的美好德行在长期的向学、礼让精神影响下,水南“诗书乡里,孝友传家,贫不苟取,富不骄奢”,志行端方之士层出不穷。如:吴挺,字友松,早韵泉,清中期人。早岁颠波,中岁家贫,刻苦研习而精于岐黄(医学),后“游羊城(抚州),历省会,走京师,所至倾动,人赞为良医。平生耿直,义形于色,虽尊贵者亦所不避。”临川贡生徐某直呼其“余之畏友也”!可见朋友对他的敬重之情。杰出前辈的事迹一直在水南流传,也被现代水南人民奉为学习的楷模。 5、仁义务实的诚信品德水南不乏经商之人,但却一直保持着仁义务实的诚信品德,即使生意惨淡,无法维持生计,也不欺诈他人。此等可贵品质从其先人事迹中便可略探一二:清中期义房吴忠(17611836),守信廷,亦字言扬,因孙贵获赠奉政大夫。其祖父吴偕字可立(17171796),家素贫;父吴禄字逢恩(17351825),子五,信廷为次子。信廷13岁时由祖父可立公带往湖北汉口经商,几年后祖父归家,汉口生意全由信廷打理。“公(即信廷)在汉克自树立,勤身苦力,自奉甚约,诚信侍人”,在汉口商界有良好的口碑。时金溪戴某在汉经商,因本钱紧进不了货,因信廷“诚信播于汉楚,遂乞公代保赊项”,信廷见是家乡人遂允应了。后来戴某经营不善,“不年间货本尽折”,无力偿还,遂逃之夭夭。此事连累信廷,有人私下怂恿信廷耍赖,不要赔偿,信廷说:“庸人负我也,我安可因彼而复负人哉!”驰书归,促家人将产业当500金,邮汉尝楚,即叫家里人将祖产田业当500两银子,邮寄汉口,把自己担保的货物赔偿清楚。人们感叹说:“嗟夫!公(即信廷公)代人还金,惟欲心安,非6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素敦孝友以诚信为本者,能如是乎!”信廷自身未能经商致富,晚年“代人还金”后负债数百,家道仍落。 六、价值综述综上所述,水南古村是一处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居住聚落,水南历史悠久,建村于南宋前期,迄今800余年。这里山环水抱,风景清幽,村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古村“九桥十八巷”的格局富有特色,是水南先人智慧的结晶。由十五巷组成的11大民居聚落群,完整地保存有40余栋明清古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通体古朴典雅、恢弘壮美,其建筑和装饰工艺堪称抚河流域明清建筑的代表。同时,人文昌盛,历经近千年的垂练,仍保存着相当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第四章 总体保护策略保护规划采取整体保护的规划策略,其规划重点为:从村落整体层次上保护古村的传统风貌,缓解古村的人口、交通和建设压力,加强文物古迹的全面修复力度,延续、弘扬历史传统文化。1、实行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在规划范围 是游客体验和游览古村的主要线路,规划重点保护八条历史文化古巷道。3)区域 指具有相似特征建筑、环境的历史地段,根据保护古村的需要,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不同的保护和控制措施。3、构筑保护体系,形成整体性的古村风貌格局,展示古村悠久的历史文化村落框架是一个反映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体。保护和强化古村落框架的原真性,能更好地维持村落的历史文化景观整体风貌和突显出有着深厚通过对水南古村传统文化特色的挖掘、整理,充分展示古村深厚的历史底蕴、古朴的人文情怀,体现儒雅、务实的文化内涵。7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古村生态景观线 通过对水南古村风貌的全面整治,充分展示古村落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朴素清雅的自然景观,体现古朴又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3)古建筑景观风貌线 展现以古村村落布局、建筑形制和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为主的古建筑风貌。第五章 保护范围和保护“为善最乐”、吴国贤古民宅、“则居之安”、吴新喜古民宅、吴海水古民宅、吴掌发古民宅、吴国良古民宅、吴国行古民宅、吴金良古民宅、“清林书院”、吴掌茂古民宅、吴有先古民宅、吴才先古民宅、吴锦行古民宅等明清古建筑,其中“中宪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19处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保护内容 核心保护范围内原则上不进行建设活动,确保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巷道及环境基本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有关部门审定批8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准。各种修建需在建设部门及文保部门等相关部门严格审批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修缮、整理、修复为主,建设 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重建的,应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严格履行报批程序。5、保护要求 产权性质:应逐步由村委会收回建筑产权,恢复原建筑性质及其使用功能或辟为文物保护点,由专人管理,作为旅游展览定时开放。 建筑形式: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建筑原有状况和周边环境,不得施行除日常维护以外的任何修建、改造、新建工程以及其他任何有损环境、有碍旅游观瞻的项目活动。在特殊情况下,对保护建筑外貌、内部结构体系、平面格局、内部装修、损坏构件的修整应严格依据原址原貌修复,并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并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高度控制:保持现状或根据原状高度进行修缮。9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二)建设控制地带1、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东起小宗祠以东约27米处,南达村前河流(大港),西抵村西池塘东端,北至村北车行道路。建设控制地带的总面积约为5.26公顷。主要有五孔石拱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宗祠(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建设控制地带的规划控制规定 建设控制地带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0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1、现状概况古村 2、保护要求 历史巷道是古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生活空间与环境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应予以充分合理利用,体现历史文脉和时代生活的延续性;但在完善或改造各项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时,必须以不影响和破坏其历史风貌环境为前提。 保持现有巷道界面,对主要巷道破损的部分应考虑按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对巷道两侧不符合传统风貌的建筑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外观改造、拆除或搬迁,使其与周围古建筑、古巷相协调。3、保护措施 巷道小品(如路灯、路牌等)应具有地方特色,严禁采用现代城市的做法,电线杆架空线应逐步采用地下埋设方式。 历史巷道禁止机动车穿行。路面铺筑应恢复传统特色,采用青石板、鹅卵石 等天然石材进行铺砌。表2:历史巷道一览表 (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1、现状概况水南古村中现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及遗址百余处,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处,具体现状概况见典型单体建筑实测图。2、保护模式规划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模式,对水南古村文物保护单位采用分级分层的保护模式,即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划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提出相关的保护要求和措施。11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指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3、保护要求在保护范围 系指针对文物的轻微损害所作的日常性、季节性的养护。 抢险加固工程 系指文物突发严重危险时,由于事件、技术、经费等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彻底修缮而对文物古迹损伤所采取的加固措施。 修缮工程 系指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须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 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 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安全防护设施的工程。 迁移工程 系指因保护工作特别需要,并无其它更为有效的手段时所采取的将文物整体或局部搬迁、异地保护的工程。 5、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及保护措施(详见表3)12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 表3 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一览表13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14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15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16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注:编号AX表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BX表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6、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保护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清掏水井淤泥,保持井壁洁净,水质清澈,保证古村生活用水安全。3、古树名木 规划重点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并对其周边环境提出控制要求。 严禁砍伐倒卖等对古树名木的破坏活动,维持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4、古桥 规划重点对建在村口河流之上的“五孔石拱桥”进行保护,保护其桥墩、桥石板,并对其周边环境提出控制要求。 严禁超重车辆从桥上通过。17 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 定期对古桥进行维修。维修时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古桥的历史真实性。(四)自然生态景观环境保护1、水塘 规划重点对古村中的水塘进行保护,并对其周边环境提出控制要求。 禁止改变水塘的形状和大小,不得在塘边新建有碍于景观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整治水塘的水质,在水塘里种植睡莲、荷花等,便于村民和游客观赏游览。 2、风水林 规划重点对村东、村北风水林及村西竹林进行保护,并对其周边环境提出控制要求。 风水林范围 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方式一、保护和整治原则规划从利于保护风貌完整、便于管理、突出特色等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水南古村现状因素和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原则,按建筑的类别评定及建筑质量、风貌、层数、结构和年代等因素的综合调查分析评估,对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分类整治的方式。 二、保护整治模式18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水南古村建筑保护和整治模式主要有下列五种:1、保护 对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要依据文物保护法进行严格保护。2、修缮 对历史建筑和建议历史建筑,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5、整治改造 对那些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很差的其他建筑,可以采取整治、改造等措施,使其符合历史风貌要求。本次规划中保护的对象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继序其皇”红石牌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莲花庵”、“万寿宫”,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修缮。3、改善 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 对于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处。修缮建筑 15栋,改善建筑整治改造对象13栋,详见表4。 20栋,保留建筑10栋 ,19 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 表4:建筑基本情况及分类保护和整治方式20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1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2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3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4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5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6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7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8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29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30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说明书31乐安县水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2030)

    注意事项

    本文(古村落保护规划,乐安牛田水南说明书.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