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观赏鱼类养殖.doc

    • 资源ID:3885559       资源大小:133.50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观赏鱼类养殖.doc

    观赏鱼类养殖Ornamental Fishes Aquaculture鲍传和第一讲 绪论(观赏鱼发展现状) 观赏鱼(Ornamental fish),现统称水族鱼类(Aquarium fish),观赏鱼的迅速发展始于上一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已形成东南沿海和北方北京为中心的两大观赏鱼基地,其中北京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了6000亩,年产观赏鱼1亿尾。我国目前进出口观赏鱼超过亿尾,占世界总量的1/10,观赏鱼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出口创汇势头,已形成渔业强劲的增长点,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一、 国外观赏鱼发展状况世界上观赏鱼共有1100多种,其中金鱼约300多种,观赏鱼盛产国集中于东南亚和南美,其中印尼和巴西最为集中,印尼现有观赏鱼300多种,产地在Jambi省,主要分布在Batanghari河、Simpang Arang湖、 Sipin湖,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元,其中出口美国逾200万美元,日本约200万美元,德国约100万美元,依次为新加坡、法国、英国、荷兰和香港。从贸易的角度看,新加坡无疑为全球观赏鱼交易的中心,每年向世界60多个国家出口,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3,且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加,全世界每年观赏鱼出口额为1.6亿美元,新加坡为5000万美元(我国为500万美元,占3.1%);全世界每年出口数量约10亿尾,新加坡占3亿尾,新加坡进口观赏鱼也很多,进口额占世界第七。美国每年进出口观赏鱼达6500万美元,其中进口约5000万美元,出口约1500万美元,美国观赏鱼进口大国集中在亚洲,其中泰国达1000万美元,为第一进口大国,新加坡900美元,印尼650万美元,香港500万美元,菲律宾450万美元。美国观赏鱼出口的第一出口大国为加拿大400多万美元,日本400万美元,依次为香港和墨西哥。欧盟和美国一样是观赏鱼重要消费地区,主要进口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瑞典和荷兰。新兴国家和地区集中在中东的以色列、土耳其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等国家。二、我国观赏鱼发展的状况 我国是金鱼的故乡,是金鱼原产地,远在唐朝就开始将金黄色的野生鲫鱼进行“家化”养殖,是金鱼人工养殖的起源;到宋朝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建造养鱼池,广集各地金鱼供其观赏,即开始诞生宫廷金鱼,到明朝,金鱼已至兴盛时期,培育出双尾金鱼,至1726年培育出无背鳍金鱼,此后望天眼、水泡眼、狮头、鹅头、翻鳃、绒球、珍珠鳞等金鱼品种相继问世,500多年前即公元1502年,金鱼从我国传入日本,1611年前传入欧洲,现在金鱼已是世界性品种,据记载约有300多个品种。 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制约,把养殖观赏鱼当作不务正业的副业,人为地把食用鱼养殖作为水产部门长期以来重要的主业,致使我国观赏鱼几十年来停滞不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水产研究所有上百个,但没有一个观赏鱼研究所,在食用鱼养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观赏鱼养殖技术却徘徊不前,养殖技术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业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观赏鱼业有了一个迅速的发展。广东、福州、上海、杭州、北京等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北京,北京通州区11个乡镇养殖观赏鱼,其中台湖乡养殖超过1000亩,全区养殖面积达6000亩,形成我国最大的连片观赏鱼养殖区,据调查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宁夏外均有大小不等的观赏鱼市场,北京的西直门、广州的清平街、上海的江阴路、南京的夫子庙、杭州的岳王路、合肥的花冲宠物市场等观赏鱼专业市场,给每一位到访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我国观赏鱼养殖品种概况(一)中国金鱼类 300多个品种。常见:鲫鱼、金鲫鱼、草金鱼、狮子头、鹅头红、珍珠鱼、黑水泡、紫水泡眼、虎头、紫蓝花高头、玛瑙眼、红白花蛋球等等。(二)日本锦鲤类100多个品种。主要有13个大类(品种),分别为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浅黄锦鲤、金黄锦鲤、写鲤、别光锦鲤、光写锦鲤、衣锦鲤、变种鲤、花纹皮光鲤、金银鳞锦鲤、丹顶锦鲤等。(目前很多游乐园的水池中是锦鲤+红鲤+普通鲤鱼+鲫鱼+少量金鱼)。(三)热带鱼类 种类较多,仅我国200余种(世界常见400多种)。常见:孔雀鱼、剑尾鱼、神仙鱼、龙鱼、宝莲灯鱼、吻嘴鱼(接吻鱼)、血鹦鹉、象鼻鱼、非洲凤凰等等。(四)野杂鱼 100200种。常见:圆尾斗鱼、叉尾斗鱼、青鳉(大眼贼)、胭脂鱼、鳅类(花鳅为主)、鰕虎类、四须鲃类、鮠类、鲀类、鳑鮍类、黄颡鱼、乌鳢、鲟鱼、淡水白鲳、罗非鱼(彩虹鲷)、巴西鲷、淡水青鲨等。(五)非鱼类观赏水生动物 绿毛龟、乌龟、七彩龟、甲鱼、娃娃鱼(大鲵)、扬子鳄、鳄龟、水晶虾等。四、我国观赏鱼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趋势、前景 观赏鱼养殖业它以较小的水体、较少的投资、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获得较高的效益,是农民(乃至市民)快速致富的一条捷径,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方向。据调查,养殖1m2观赏鱼除去成本年纯收入可达30元以上,当年即可收回基建投资,效益大大超过常规鱼,被称为“小水体、大养殖、高效益”,同时可带动饲料、鱼药、鱼缸、充气泵、过滤器等器械相关物资的生产及消费。因此,小小观赏鱼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繁荣一方经济,其作用不可低估。 其次,观赏鱼的发展迎合了城乡人民对较高品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可增加生活情趣、陶冶人们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对退休老人可延年益寿(精神好);对孩子可培养其爱心、观察事物能力及动手能力;对于上班族可放松精神、休闲养性、享受生活。在商场可以此来吸引顾客;在家庭可增添动感活跃气氛。 我国的观赏鱼生产正处在发展、调整、提高阶段,观赏鱼的消费刚刚起步,市场潜力很大。同时,东南亚、西欧、北美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更大的商业机遇。(二)存在的问题1、科技开发的基础地位问题 目前我国观赏鱼市场规模不大,没有自己的特点,看完一家其它养殖场就不用看了,大多一个模式、一种套路。中国观赏鱼每年出口量大约为1亿尾,相当于全世界的1/10,但在世界观赏鱼行业中名声不大,出口额所占份额不大,年出口500万美元,仅占世界出口额的3.1%,我国观赏鱼影响不大、出口不畅与大部分养殖场家养殖品种档次低,体形、色泽没有特点有关。其根本原因是科技含量低。国内没有一家观赏鱼研究开发机构,养殖观赏鱼完全靠经验,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和靠不住的,缺少科学的育种、先进的饲料配方、有效的药物防病和水质管理技术,观赏鱼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时外商在展览会上看到一个很好的品种,希望大量购买,但是我们却很难满足,因为我们自己根本不能稳定生产,生产出好的品种很大程度是随机的。因此,观赏鱼业真正要形成规模和档次,还有赖于科技的支撑。2、观赏鱼的特色问题 观赏鱼不同于食用鱼,一定要有观赏价值,要有特点和特色,不能简单的重复。越是奇形怪状,越是色彩斑斓,观赏价值越高,这是育种和培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发本国、本地区特色水生动物,这本身就是特色。计划经济下人们把鱼类简单划分为食用鱼和“野杂鱼”两类,而当初的“野杂鱼”就是今天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观赏鱼类。我国幅源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极地到赤道,从海洋到小溪,我国各种气候、各种水体都有,在这些水体中分布着很多鲜为人知、开发潜力很大的观赏鱼,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去研究和开发。3、关于成立行业组织的问题 我国许多生产领域往往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旧的体制已经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建立起来,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者缺乏协调和保护。我们比较一下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完善的行业组织,一是协调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品种和配额;二是协调对外供给和价格;三是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品种、技术、咨询、信息等多方面服务。而我国的观赏鱼业各自为战,南方的和北方的、各个渔场之间的、集体的和个人的,只要有利可图,内部竟相杀价,而观赏鱼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下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但我们各进出口公司相互压价,以至于有的公司出口微利甚至根本无利可图,外商则坐收渔利,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尽快建立和健全行业组织,达成行业共识和行业保护,协调和保护养殖者和会员的利益已为当务之急。目前,有的地区已经成立或即将成立诸如观赏鱼研究会、观赏鱼协会等团体组织,希望真正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切实保护业主的利益,使观赏鱼业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真正成为水产业的一个主导产业。 第二讲 观赏鱼饲养设备及使用一、养鱼容器(一)水族箱 主要是家庭观赏用。水族箱分为框架水族箱、全玻璃(粘合型)水族箱及豪华型水族箱(钢化玻璃),大的:1×0.5×0.5cm3,小的:0.5×0.25×0.25cm3,大小可自己设计。 水族箱放置底部一定要平坦或加海绵垫子,或用角铁架子。大型水族箱要在边框处加固玻璃条,上口处要有玻璃横梁,若养殖喜跳跃的种类(如热带鱼的龙鱼)要配有上盖。(二)玻璃缸 即鱼缸,体积较小,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鼓形等等。玻璃缸移动方便,可随意搬动,摆放室内各处,但只能养些小型观赏鱼,如小金鱼、孔雀鱼等。(三)水缸、木盆、瓦盆等 可用水缸、水桶、木盆、瓦盆等作为亲鱼产卵、孵化和暂养容器。(四)水泥池、小土池 作为金鱼商品生产(即较大规模生产),一般可用水泥池或小土池进行大面积养殖。二、增氧设备 小型的用气泵,大型的用空气压缩机。其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将空气压入水中,并使水充分接触(气泡越小越好),以达到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溶解入水中的目的,这样做也可使水中有害气体迅速散发到空气中。但也有将空气中的灰尘带入水中,使水变脏的缺点。(一)气泵 家庭饲养观赏鱼多选用气泵增氧。一般一个气泵可供12个水族箱使用,气泵有2个出气孔,用橡皮管连接至砂头(气头)或气棒,砂头或气棒将空气破碎成细密的气泡由水底逸出,以达到水、气充分接触的目的。选择气泵时要选出气量大的、震动轻的、噪音小的,安放要牢固,否则易震动掉下来。(二)空气压缩机 其特点是功率大、输气量足,输气管将气流分为许多支路,满足多个水族箱使用,亦适合大规模生产性的饲养观赏鱼,或供水族馆使用。 另外,对于鱼池可使用增氧机。(三)增氧设备的使用 如若水族箱中栽有水草,或水中含有浮游植物(藻类),在光线充足时,水草或藻类光合作用即可制造出足量的氧气供观赏鱼呼吸,因此白天一般不开增氧设备,夜晚光线不足时,就需要开。当然,如果水族箱养鱼密度过大、鱼呼吸困难,就要不间断地开增氧设备。根据情况调整开机时间。三、过滤设备 水族箱水质过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箱内有机质及残渣污物的积累、改善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同时还可以增氧,有利于观赏鱼生长。 用小型水泵将水抽出,经海绵+石英砂过滤即可。四、加温设备 对于养殖热带鱼,需要加温设备。(一)电热管(电热棒) 电热管又称电热棒,是一长圆形棒状玻璃管,内装电热丝,放在水里,通电后可给水加热,提高水的温度。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热管(加热棒)多是控温式的,使用前调节顶部旋钮,箭头所指温度即是预定温度,通电后当水温达到预定温度后,加热棒会自动断电;当水温低于预定温度后,加热棒又自动通电,继续加温。这样基本可使水温控制在预定温度上下。具体方法可参考说明书。有的加热棒不是十分灵敏,故一般还要在水族箱中放一支温度计,以便及时指明水温。(二)暖气片 北方冬季有暖气的地区,可将水族箱移至暖气片上方,通过暖气片给水族箱加温,这样做一是节省费用;二是能很好的避免房间过于干燥,起到加湿器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水族箱直接蹲放在暖气片上,需要用金属架或木架支起才行,而且供暖前后仍然依靠其它方式加温。(三)小温室 小温室是一种简易的暖房,它是热带鱼安全越冬的生产用房,要求房间保暖性好,并能接受充足的太阳光照,以提高室温。另外还要在室内安放12只煤炉,补充热源。 小温室面积通常为515m2,高2.5m左右。房间四周墙壁及屋顶上都要粘一层5cm厚的白色泡沫塑料板,窗口及屋顶天窗要用双层玻璃封严,并配有棉褥样的窗帘供夜间防寒,门上也要配有棉褥门帘。这样的小温室可供热带鱼越冬用,可在温室内放很多水族箱,水温一般保持在2426,光线也很充足。因此,热带鱼可正常生长、产卵繁殖。不过,由于水族箱是分层放置的,上层箱水温要略高于下层箱。所以,上层水族箱多用做产卵孵化箱,下层水族箱用作幼鱼或成鱼饲养箱。五、照明设备和网具(一)照明设备 水族箱中安装照明设备有两个作用,一是为观赏鱼和水草提供充足适宜的光线,使其健壮生长,使水族箱内物质循环正常进行;二是提高观赏效果。 水族箱照明设备较多,最常用的是荧光灯,它耗电少亮度大,而且有多种颜色,选择好可获得极佳的观赏效果。根据安装位置可将荧光灯分为两类:一类是安装于水族箱顶部的;另一类是放在水中的。一般来讲,光源在上方有利于水草生长,但在下方或侧方照射可达到一种梦幻般的观赏效果。灯的颜色要与鱼体相配,一般蓝绿色较好,而红色常使鱼体发暗,效果不好。灯的功率要与水族箱大小相配,长0.6米的水族箱,使用15W的荧光灯即可。 为了提高观赏效果,中高档水族箱都要配有照明设备,白天光线充足时,可关闭电源,晚上可打开,这样水草在人工照明条件下可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为观赏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二)网具1、捞鱼网具 用铁丝做框(可圆的也可方的),缚以网布呈浅兜状,用以捞取热带鱼。捞鱼网具在观赏鱼市场有售,也可自制。2、捞饵网具 捞浮游动物和水蚯蚓,捞浮游动物的网柄要长,网目要细(筛绢布)。网口可加一层窗纱以阻挡水中垃圾进入网中。捞水蚯蚓网具的网柄要短些,网袋用尼龙网布制成,呈直筒状,以便洗涤和捞虫(在浅水淤泥中捞)(三)其它用品 除了以上介绍的养鱼设备及器具外,饲养观赏鱼还应配备胶皮管、水桶、水温表等。有人喜欢在水族箱中摆放岩石、奇石、珊瑚、假水草以模拟自然环境;也有人放置人造假山、假凉亭等小小装饰品,以增加玩赏趣味,这些都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数量要少、搭配要恰当、点缀一下即可,以免喧宾夺主。 第三讲 中国金鱼的养殖一、中国金鱼形态特征名称注释1、头平头型:指头顶部皮肤薄而平滑,无肉瘤,有窄平头和宽平头之分。高头型:指头部肉瘤只在头顶(俗称:鹅头、皇冠、帽子)。狮头型:指文种金鱼(即有背鳍金鱼),头顶部的肉瘤很发达,并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鳃盖处。虎头型:指蛋种金鱼(即无背鳍金鱼),头顶部的肉瘤很发达,并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鳃盖处。2、眼睛正常眼:指眼睛和鲫鱼眼很相似,不凸出。龙眼:指眼球较大,向两侧凸出眼眶之外,似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的眼睛。望天眼:指眼球凸出眼眶之外并向上翻转,瞳孔向天,亦称朝天眼(简称朝天)。水泡眼:指眼球下方有一隔膜,内藏半透明液体,呈水泡状(水泡细小者称蛙头)。红眼:指眼眶为红色,瞳孔为黑色,或眼眶为白色,瞳孔为红色。戏泡:指在金鱼的下颌部有一对水泡。P32图119。3、绒球 鼻孔中间有一皮肤褶,称鼻间隔,它把鼻孔分成前后两部分。其鼻间隔特别发达的品种,在鼻部长出2个或4个肉质褶皱,称为绒球。4、翻鳃 指组成鳃盖的主鳃盖骨和下鳃盖骨后缘由内向外翻转,后部鳃丝裸露。5、鳞片珍珠鳞:指鳞片呈半圆形突起,含有大量石灰质,较正常鳞片硬而厚实。透明鳞:指鳞片不含色素细胞和反光体,鳞片似乎透明,透过体表可隐约看到内脏。6、体色 红头:指整个头部为红色。 红(朱)顶:指头顶部为红色。 十二红:指白色金鱼有12处是红色,即胸鳍2片、腹鳍2片、尾鳍4片、眼球1对、背鳍和吻部2处。多一处少一处都不合格。7、尾形长尾:尾鳍约为鱼体全长的2/3。短尾:尾鳍约为鱼体全长的1/3。燕尾:尾鳍单叶,尾鳍开叉较深,外观似燕子尾。蝶尾:尾鳍左右两叶,呈“大”字形张开,外观似蝴蝶的翅膀。扇尾:尾鳍展幅宽大,呈扇形,又称宽尾。凤尾:尾鳍长大,外观似传说中的凤凰尾,特指蛋种金鱼类。孔雀尾:尾鳍向左右伸展,象开屏的孔雀尾巴,特指地金类。翻转尾:尾鳍三叶,上面两片尾叶两端向前翻转,特指土佐金类。8、命名方法 体色特征 体色顺序为青白红黑蓝紫红白黑白蓝白紫白红黑白红蓝白等依次排列。 此金鱼名录以金鱼的主要性状特征划分,这样既方便完全不懂金鱼者,也可以作为金鱼的商品编码,供客户作为商业上的查询。 附表:中国金鱼品种简易代码表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主要特征)0无背鳍1有背鳍2草金鱼(眼部特征)1正常眼2龙眼3望天眼4水泡眼(头部特征)1平头型2高头型3狮头型4虎头型(其它特征)0无下列特征1珍珠鳞2透明鳞3翻鳃4绒球 例如:红草金鱼 品种简易代码为 2110 Red (代码后用英文注明体色) 红透明鳞草金鱼 品种简易代码为 2112 Red 文种红龙睛高头翻鳃绒球 品种简易代码为 1223,4 Red 蛋种红白虎头绒球 品种简易代码为 0144 Red and White二、金鱼的品种(一)草种鱼 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其体形和鳍形均和一般鲫鱼近似,也有成双的臀鳍,主要品种有:1、金鲫:最古老的金鱼品种,尾鳍短、单叶,全身橙红色。2、草金鱼:尾鳍较长,双叶或三叶不分开,呈燕尾形、菱角形、全身红色。3、红白花金鱼:体形、尾鳍同金鲫,头部和身体上红、白色兼有。(二)文种金鱼 文种金鱼是由草金鱼演化而来的,体形短圆,各鳍发达,四开大尾,头部宽狭不一,俯视鱼体,犹如“文”字,故名文鱼。1、帽子(高头):红帽子、紫帽子、蓝帽子、黄帽子、红白花帽子、紫蓝花帽子、墨红花帽子、五花帽子、红头帽子、黄头帽子、红帽子翻鳃、黄帽子翻鳃2、珍珠(珍鳞):红珍珠、紫珍珠、黑珍珠、黄珍珠、白珍珠、蓝珍珠、红白花珍珠、五花珍珠红珍珠龙眼、黄珍珠龙眼珍珠翻鳃龙眼、珍珠翻鳃水泡3、文鱼:起源于黄金鱼。头尖,腹部膨大而体短,背鳍高耸,尾鳍长大。有红文鱼(全身通红)、红白花文鱼(三)龙种鱼 古往今来,龙种金鱼一直被视为“正宗”的中国金鱼,它因有一双特大的眼睛而闻名。自1895年传入日本后,一直称为中国金鱼。 龙种金鱼体型粗短,各鳍发达,两眼高高凸出眼眶,眼球形状各异,有圆球形、梨形、圆筒形及葡萄形等。在花色上有龙眼、玛瑙眼、葡萄眼、算盘珠眼、红眼睛。品种上有红龙睛、蓝龙睛、紫龙睛、五花龙睛、红白花龙睛、朝天龙睛、十二红龙睛、喜鹊花龙睛、熊猫金鱼 龙睛球(具有绒球)、红龙睛球、黑龙睛球 龙睛帽子(头顶具肉瘤)红龙睛帽子、黑龙睛帽子 龙睛狮头、龙睛翻鳃(四)蛋种鱼 头钝,体短而肥,呈卵圆形,主要特征是无背鳍,有成双的尾鳍和臀鳍。鳍的长短和形状差异较大,一般丹凤、翻鳃、红头等的鳍较长大;而绒球、水泡、虎头等的鳍短小而圆。 有红水泡、蓝水泡、黄水泡、银水泡、紫水泡、墨水泡、红白花水泡、紫蓝花水泡、五花水泡、朱砂水泡 红水泡帽子、紫水泡帽子 白水泡红帽子、白水泡黄帽子 蓝绒球、红绒球、白绒球、紫绒球、红白花绒球、紫白花绒球 红虎头、黄虎头、银虎头、红白花虎头、五花虎头 鹅头红、红翻鳃、五花翻鳃、红头(元宝红、齐鳃红)、丹凤、蓝丹凤、五花丹凤(五)引进的品种1、琉金:俗称日本文鱼。头小、嘴尖、身短,呈三角形,体高而圆,各鳍长大,通体均为红色。还有一种是红白花的,我们俗称日本红白花文鱼,其全身红色白色均有。2、朱文鱼:俗称日本五花。是和金与三色龙睛杂交而成的;用透明鱼与二尾和金杂交也可得到。3、兰鱼寿(疇):是日本公认的名贵品种,被誉为金鱼之王。体型短圆似蛋,无背鳍,体色金黄,肉瘤特别发达,挑选时以体轴和尾成45°角为宜。(六)金鱼的名贵品种 一般来讲,金鱼的美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形态美、色彩美和运动美。这三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的金鱼品种繁多,名贵品种也不少。1、文族名贵品种文鱼:红文球、文鳃、五花文鳃、文鳃球、红文鳃球。帽子(高头):红头帽子(最名贵的则为鹤顶红)、红帽子、黄帽子、紫黄帽子、蓝帽子、五花帽子、朱眼帽子、十二红帽子朱球(具有绒球)、红帽子四球、红头高鳃(翻鳃性状)狮头:红狮头、黄狮头、红白狮头、红头狮头,其中以肉瘤厚重、在头顶皱褶出现隐约可见的“王”字纹路者最为名贵。珍珠鱼:红白珍珠、五花珍珠、紫珍珠龙眼、五花龙珠,五花珍珠扇尾最为名贵。龙眼:红头龙眼、红龙眼、红白龙眼、紫龙眼、透明龙眼,以十二红龙眼最名贵。2、蛋族名贵品种蛋鱼:紫蛋鱼、五花蛋鱼等,各鳍较长者称丹凤,如蓝丹凤和五花丹凤,红蛋球、红凤球、紫蛋球、蛋鳃,五花蛋鳃最名贵。虎头:红虎头、黄虎头、紫虎头、五花虎头。朝天眼(望天眼):红朝天、五花朝天。水泡眼:红水泡、蓝水泡、五花水泡、墨水泡、红白水泡。朝天泡眼:朝天眼+水泡。3、寓意吉祥的名贵金鱼兰(蓝)鱼寿“寿星”鸿运当头鹤顶红,肉瘤红色,全身洁白。遍地黄金琉金。珍珠珍鳞。金银顶狮头。熊猫黑白龙睛。4、中国最名贵的金鱼 朱顶紫罗袍,长15厘米,年龄3+龄,售价:60万港币。三、金鱼品种的形成(一)金鱼的家养史1、半家养时期 在江河湖泊中,野生鲫鱼都是银灰色的。古代人偶见野生金黄色的金鲫鱼,认为是非常神秘的东西,因而不敢侵犯它。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是禁止杀生的,释放被捕动物的举动叫作“放生”,借以积阴德、图好报。由于浙江等地金黄色鲫鱼较多,被捕到的机会也多,所以最早把金黄色鲫鱼放生饲养于池中的也就在浙江嘉兴和杭州两地,这就是金鱼半家养的开始。 这时的金黄色鲫鱼除了颜色不同之外,其它性状与野生鲫鱼完全相同,这就是半家养时期。2、家养时期家池养育时代 到了南宋(11271279)时期,家养育开始。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南宋统治阶级都有池养金鱼的嗜好。当时还产生了养鱼技士,养鱼的专业叫“鱼儿活”,养鱼技士已知道用污水中的小红虫来喂养金鱼,并且知道了繁殖金鱼的方法。 南宋时期的金鱼品种很少,只有金黄、银白和玳瑁(黑白花斑)3种。开始金鱼的野性还很大,必须用大量的水方能将其养活。到了1241年前后,金鱼的野性已减少,已习惯于吃人投下的饼饵了,这是家池养育时代。由池养到盆养过渡时代 南宋以后(12801546),是池养金鱼到盆养金鱼的过渡时代,这个时期主要是在池塘中饲养金鱼。据史料记载,1330年前后金鱼已传到镇江和北京。到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北京皇宫的“南城”(即现在北京城南池子附近)养有许多金鱼。盆养时代 1547年以后,许多地方都用盆缸养育金鱼了。在这之前,养育金鱼需要家庭中修有鱼池,这只有大官僚和大地主等统治阶级才能做到,一般人民是无此财力的。而盆养金鱼的规模可大可小,家家都可以饲养,所以,自从盆养金鱼成功之后,玩养金鱼的人数增加了,地区扩大了,逐渐大众化了。 从家池养育金鱼开始,到大众用盆养育金鱼,大约经过500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养金鱼的容器大有改变,玩养金鱼的人数增加了,金鱼的颜色和体形如果产生了新的变异,就很容易被饲养者发觉选择保留下来,而把不良性状的鱼淘汰掉。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人们只知道选鱼,而不知道选种。虽然如此,因为后代的鱼是从前代被选留下来的鱼繁殖产生的,没有当选的鱼则被淘汰掉,当然不能长大繁殖其后代。所以,选鱼仍然起到选种的作用,起着无意识选择的作用。 在盆养时代(15471847年)的将近300年中,金鱼的品种除了原有的红黄、白和花斑这3类外,新生品种有五花、双尾、双臀、长鳍、凸眼(龙眼)、和短身(蛋鱼)。这时金鱼的体形已近似于现代的金鱼圆凸的体形,与野生鲫鱼和金鲫鱼比较起来已有很大的不同了。有意识人工选择时代 到了1848年以后,我国金鱼的饲养已经进行有意识的选种了。宝使奎(1899)在金鱼饲养法中说:“鱼不可乱养,必须分隔清楚。如墨龙睛不可见红鱼,见则易变。翠鱼尤须分避黑白红三色串秧儿。花鱼亦然。红鱼见各色鱼,则亦串花矣。蛋鱼,纹鱼,龙睛尤不可同缸。各色分缸,各种异池,亦令人观玩有致。”拙园老人(1904)在鱼虫雅集中写道:“养鱼一诀,各归各盆。母鱼食白,亦如孕娠。若相搀杂,种类不分。即或出子,必难成文。”当时的人们,不仅知道了选鱼,而且知道了选种,把具有优良性状的前代金鱼选择出来,到了繁殖的季节,即用来进行配种,产生其后代,再在后代中不断挑选,选择优良者,淘汰不良者,或当作商品出售。待到来年春季,再进行配种,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反复循环。到1925年的77年中,已有了墨龙睛、狮头、鹅头、绒球、朝天眼、蓝鱼、紫鱼、翻鳃、珠鳞、水泡眼等十几个新品种。杂交育种时代 18481925年期间,人们只知道各品种应分开饲养,不可混养在一起,否则种类不分,容易混杂。但在养殖过程中有时也可能各个品种混养在一起,这样往往也会发生自然杂交,如前述“墨龙睛不可见红鱼,见则易变”,这正是墨龙睛与红鱼杂交后发生的变异。又如花斑鱼的出现,就是红鱼与白色鱼杂交的结果。自然杂交在人们尚未意识到选种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只不过是不为人们所注意罢了。 1925年以后,人们除了有意识地进行人工选择外,还利用金鱼的各种不同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新品种。如陈桢(1925,1934)曾利用蓝龙睛鱼与紫龙睛鱼杂交,培育出紫蓝龙睛鱼的新品种,五花龙睛是由透明龙睛与各色龙睛杂交而来的。蛋球是由龙球(龙睛球)和蛋鱼杂交而来的。又如龙珠是由龙睛鱼与珍珠鱼杂交而成的。近几十年,由于我国的金鱼饲养者普遍采用了杂交的方法来培育新品种,使许多性状得到重组,很多新品种得以不断地出现。现已有300多个品种。(二)金鱼品种是怎样形成的 一直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金鱼品种形成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生活条件的改变;二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但现在较科学的观点认为:1、生活条件的改变并不是品种形成的原因 生活条件是金鱼品种形成的原因,这一观点很容易被人们接受。的确,生活条件的改变是可以使生物体发生一些变异的。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的表现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是这些变异一般说来是不遗传的,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鱼类性腺转化的实验了。如用BE喂罗非鱼仔鱼(性)XY XY“”,根据XY“” × XY F1,后代比即可判断真假鱼。这一实验结果证明,性激素喂养(即生活条件改变)只是在生理功能上有了改变,表现型起了改变,但在遗传上并没有改变,起作用的还是原来的基因型。生活条件(环境)的改变并不能改变其遗传型(基因决定遗传),只能改变其表现型。因为生物与环境之间并不能传递信息,所以,环境不能决定遗传性状。 同一环境条件下,金鱼由放生的半家养到家养,由池养到盆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某些性状的变异同环境也没有直接的适应关系。从外部形态来看,金鱼与野生鲫鱼完全两样,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异,然而这些变异的原因很难从生活条件(环境)中找到答案,因为这些变异对于金鱼本身来说并非有益,如水泡眼、龙睛、翻鳃、珠鳞、绒球等,这些变异的性状又有何适应性呢?可在饲养者手里,却把这些变异视为宝贝,经过淘劣选优而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名贵品种。而有些变异如单尾、残缺背鳍、残双尾等则被淘汰了,因而一般观赏者看不到,但这些单尾、残缺背鳍的变异还经常在金鱼的后代中出现。这些事实很难用生活条件的改变来解释的,更何况最初发现的红黄色金鲫鱼与野生鲫鱼同处于一个自然环境中。因此,生活条件的改变作为金鱼品种形成的原因是不能成立的。2、品种形成的因素(为什么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现代生物学已证明,生物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突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突变的发生是不定向的,当然它也应包括有适应环境的变异,但绝大多数是不适应的变异。所谓适于环境的变异,乃是选择(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有了突变,经过饲养者仔细观察,由无意识的选择到有意识的选择而形成各个不同品种。有了突变种,人们还可以利用其进行杂交和人工选择,培育成新品种。杂交在生物育种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金鱼育种上也不例外。杂交使基因获得重组,经过子代若干世代的自交,隐性突变性状得以稳定地表现出来,在饲养者手里通过淘劣选优,逐渐形成了新品种。一般说来,在自然界发生的自发突变中,大多数是隐性突变,如家养的金鱼品种同野生鲫鱼杂交,其后代绝大多数都表现为野生型性状。正由于隐性突变,所以当代并不表现出来,但通过杂交和子代自交若干代后,在纯型合子中隐性性状一出现就能真实遗传,新品种得以形成。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生物有遗传保守的一面,以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但又有变异的另一面,使物种出现新的变异,得到新的发展。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前进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有新的性状发生,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也不可能出现今天成千上万的物种。 突变是怎样发生的呢?主要是基因突变,还有基因的重组和其它类型的突变,例如多倍体,在金鱼中也发现有多倍体的存在。 基因的重组提供了变异的多样性,在生物进化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培育新品种工作中,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可以说是最经典最有效的方法。金鱼中有许多性状组合在一起,就是把某些基因全部集中到一个基因型里而形成的新品种。例如朝天泡眼即朝天眼与水泡眼杂交重组而成的,龙珠(龙睛珍珠)就龙睛鱼与珍珠鱼杂交而成的新品种。 基因重组虽然能创造出各种新的基因型,但它却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只有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比如金鱼的眼睛,如果不发生突变,那么,不管如何进行杂交重组,它也只能是正常眼,而不会有其他的眼睛性状出现。发生了突变,才出现龙眼、朝天眼、水泡眼等。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没有突变,生物不会进化。 突变的出现,一般和生物的生活条件没有明显的关系,生活条件不能成为金鱼品种形成的原因。突变也不是定向的,因为基因A可以变成等位基因a1,也可以变成等位基因a2、a3等,例如金鱼的眼睛,既可突变成龙眼,也可突变成朝天眼和水泡眼。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金鱼品种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突变、杂交和人工选择这三大因素形成的。而在这三大因素中,突变是基础,杂交和人工选择是手段。人工选择在金鱼品种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四、金鱼的遗传与育种 由于遗传物质在世代间的连续传递,使生物具有遗传特性,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性。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材料。如果没有变异发生的话,金鱼仍然处于野生鲫鱼的阶段。(一)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三大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定律。(二)金鱼性状的遗传1、体色的遗传 金鱼有各种体色,它是由黑色素细胞、橙黄色色素细胞和淡蓝色的反光组织组成的。由于这三种成分的重新组合,各种色素细胞的数目及其分布,以及色素的数量与色素的聚集或分散等均能变更它们的外观,于是鱼体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这些性状是遗传的。 蓝色鱼在自交繁殖中所得到的后代全部为蓝色,这证明蓝色鱼是不分离的,是属于纯种。蓝色鱼与灰色鱼(野生鲫鱼)作正、反交时,所得后代都具有与鲫鱼完全相同的灰色。这表明灰色是显性、蓝色是隐性。同样紫色鱼也是纯种(同蓝色鱼)。蓝鱼和紫鱼杂交所得的后代并不产生蓝色和紫色,而是产生深灰色和黑色。而杂交子1代兄妹交配所得的杂交子2代中非蓝色的鱼有4325尾,蓝色鱼有1383尾,它们之间的比例是31。这些结果说明,金鱼的蓝色为1对隐性基因所控制。野生型的等位基因是显性,当它存在时,就会产生灰色、黑色和其它非蓝色。 当紫色鱼与鲫鱼杂交时,所得的子1代全部为灰色,和鲫鱼的颜色一样,可见紫色也是隐性。杂交子1代与紫鱼回交时,所产生的下一代绝大部分是灰色(2867尾)的,而紫色鱼的数量仅占少数(189尾),跟151的比例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紫色是受4对基因支配,只有4对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能发育成紫色(aabbccdd)。如4种显性等位基因有任何一种参加,鱼的颜色就要发育成灰色、黑色或非紫色。紫鱼与非紫鱼的正反交实验产生了相同的结果,证明这4对基因并不是伴性遗传的。其遗传方式如下: 非紫色(AABBCCDD) × 紫色(aabbccdd) 非紫色(AaBbCcDd) 子1代 × 紫色 非紫色 + 紫色2867尾(15/16) 189尾(1/16) 由蓝鱼和紫鱼杂交而产生的一种纯合体不分离的紫蓝色金鱼品种,这种鱼是受5对隐性基因控制的。 其它体色的遗传,在遗传实验研究中也是很有兴趣的问题,而且也是很复杂的。因为在金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常有“褪色”的现象。各品种金鱼的幼鱼阶段几乎是差不多的,都具有灰褐色,由于色素细胞的部分消失而转变成成鱼的体色。墨色金鱼则因黑色色素细胞增加而形成黑色,在23年内常褪成橙红色。这种褪色性对墨龙睛的非褪色性来说是显性的。橙红色金鱼则常褪成白色。这些褪色过程的中间状态就形成了杂斑金鱼。2、透明鳞和五花的遗传 一种突变种金鱼的鳞片是透明的(鳞片内侧缺乏一层反光层,体表无色素细胞,故透明如玻璃,从外表可以看见内脏)。以正常鳞和透明鳞这两种金鱼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发现:在正常鳞鱼的自交繁殖中,所有的后代都是正常鳞,而透明鱼自交中,所有的后代都是透明鱼。当透明鳞和正常鳞作正、反交实验时,其后代皆为五花鱼。当五花鱼交配时则后代比例为1(透明鳞)2(五花鱼)1(正常鳞)。这表明五花鱼从无纯种繁殖。如以五花鱼和透明鳞鱼回交时,大约一半五花鱼一半透明鱼。如以五花和正常鳞回交时也同样。由此可见透明鳞鱼(TT)和正常磷鱼(tt)的遗传是受一对基因所控制,在这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明显的显隐关系,表现为等显性。这两类鱼的杂合体为五花鱼(Tt)。这种性状是不能真实遗传的。 珠鳞与正常鳞的遗传,正常鳞为隐性。3、正常眼与龙眼的遗传 试验前先找出纯合的正常眼蛋球鱼,只要自交后其后代不分离即全是正常眼,还要找出纯合的红龙睛,另外找出杂合的正常眼蛋球鱼(蛋球鱼自交中,出现了正常眼和龙眼两种性状,其比例为31,这说明它是杂合的)。当以纯合的蛋球鱼与红龙睛正、反交时,其后代全部为正常眼,说明正常眼为显性。当以杂合子的蛋球与红龙睛杂交,或以红龙睛鱼与杂合子的蛋球鱼杂交时,均出现了正常眼和龙眼两种性状,两者比例接近11,完全符合孟德尔的11的分离定律比例。其遗传方式如下: A: 正常眼蛋球(EE) × 龙眼(ee) F1

    注意事项

    本文(观赏鱼类养殖.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