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3884975       资源大小:312.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 建设单位:国网重庆铜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3(一)工程内容及规模3(二)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6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三)环境敏感目标调查10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12(一)生态环境12(二)声环境12(三)水环境13(四)环境空气13(五)固体废物13(六)电磁环境14(七)无线电干扰16(八)环境风险分析16四、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7五、公众参与19(一)环评公众参与方式19(二)调查对象和结果19(三)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0(四)建议20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七、联系方式22(一)工程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22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工程内容及规模(1)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包括新建铜梁龙兴110kV户外变电站一座和110kV西安线(西郭变至安居电厂变)开断“”接进龙兴站新建段线路,形成110kV西安线西郭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0.71km和110kV西安线安居电厂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0.75km,线路均采用单回路架设,预计使用杆塔7基。项目永久占地约6743m2,其中变电站占地6568m2,架空线路塔基占地约175m2。建筑面积865.74m2。主变压器:最终规划容量为3×50MVA,本期容量为2×50MVA,采用油浸式自冷低噪音低损耗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户外布置。110kV进线:最终4回,本期2回(至安居电厂变1回、至西郭变1回)。项目特征表见表1-1。表1-1 项目特性表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地点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工程性质新建总投资5500万元建设期2013年12月2014年5月施工,工期6个月。建设规模新建铜梁龙兴110kV户外变电站一座和110kV西安线(西郭变至安居电厂变)开断“”接进龙兴站新建段线路。形成110kV西安线西郭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0.71km和110kV西安线安居电厂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0.75km,线路均采用单回路架设,预计使用杆塔7基.工程占地总占地6743m2,其中变电站占地6568m2,架空线路塔基占地约175m2。二、项目主要组成项目组成主要指标项目名称主要指标110kV变电站(座)1主变容量2×50MVA(本期)主变型号SSZ口-50000/110110kV出线2回(本期)110kV架空线路0.71+0.75km架空方式单回路架设变电站土石方挖方:11000 m3,填方2938m3,弃方8062 m3建筑面积(m2)865.74绿化率(%)49拆迁量(m2)0(2)拟建变电站概况1)站址地理位置及交通拟建110kV龙兴变电站站址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境内龙兴村(小地名:路家湾),铜梁至安居镇镇级公路东侧约50m,距离安居镇街道南侧大约1km,交通方便。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变电站站址位置实景照片见图1。图1 拟建110kV龙兴变电站站址实景照片2)变电站规模主变压器:最终3×50MVA,本期2×5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等级110/35/10kV。110kV出线:最终6回,本期2回:至安居电厂变1回、至西郭变1回。35 kV出线:最终9回,本期4回。10kV出线:最终32 回,本期24回。10kV无功补偿:远景3×(3600+4800)kvar并联电容器组,本期2×(3600+4800)kvar并联电容器组。按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进行设计。户外式变电站,变电站采用常规布置,按最终规模征地和完成土建工作。该报告表变电站和线路均按本期规模进行评价。3)站区总体规划及总平面布置拟建变电站为无人值班、户外常规式变电站。站内不考虑运行人员的生活设施,仅设门卫室。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常规设备布置,位于站区南侧;35、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一幢两层楼内,布置在站区北侧;10kV电容器采用框架式成套设备户外单排布置在站区东侧;主控通信室及辅助房间布置在主控通信楼内,位于在站区西侧。主运输通道宽4m,贯穿于站区中部。变电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表1-2 变电站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站址占地面积m265688挡土墙体积m312092围墙内用地面积m247809事故油池m3 /个30/13其他用地面积m2178810生化池占地m2/个12/14站区总建筑面积m2865.7411围墙长度m291.65站内绿化面积m2235012变电站挖方m3110006绿化系数%4913变电站填方m329387进站道路长度m61.914变电站弃方m38062(3)输电线路线路路径走向本项目输电线路为:110kV西安线(西郭变至安居电厂变)开断“”接进龙兴站新建段线路,形成110kV西安线西郭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0.71km和110kV西安线安居电厂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0.75km,线路均采用单回路架设,预计使用杆塔7基。1)线路路径方案本工程“”接线路新建段长度较短,龙兴变电站附近房屋较多,线路路径狭窄,因此只有唯一路径方案。110kV西安线安居电厂侧开断点位于刘家湾,原#62大号侧约15m处。线路开断原110kV西安线后,跨过铜梁至安岳公路进入拟建110kV龙兴变电站。线路长0.75km,曲折系数1.25。110kV西安线西郭站侧开断点位于龙兴寺,原#61小号侧约20m处。线路开断原110kV西安线后,跨过铜梁至安岳公路进入拟建110kV龙兴变电站。该段线路长0.71km,曲折系数1.26。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10kV架空线路的经济技术特征见表1-3。表1-3 110kV架空线经济技术特征表线路名称110kV西安线开断“”接进龙兴新建段线路起止点起于110kV西安线开断,止于110kV龙兴变电站电压等级110kV线路长度0.71+0.75km架设形式单回路架设曲折系数1.25/1.26平均耐张段长度230m转角次数5次平均档距200m杆塔总量110kV西安线西郭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预计使用铁塔3基,其中:单回直线角钢塔1基,单回耐张角钢塔2基。110kV西安线安居电厂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预计使用铁塔4基,其中:单回直线角钢塔1基,单回耐张角钢塔3基。基础型式直柱板式基础、挖(钻)孔桩基础和直柱掏挖基础形式挖方(m3)175换位情况导线、地线均不换位海拔高程220350m架空导线型号JL/G1A-185/30钢芯铝绞线弹性系数7600(MPa)导线截面积mm2185导线分裂数单导线设计气象条件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5,基本风速23.5m/s,5mm覆冰。绝缘子型号及片数耐张串采用双联70kN瓷绝缘子,悬垂串采用单、双联70kN瓷绝缘子,跳线串采用单联70kN瓷绝缘子。地震烈度度年平均雷电日40沿线地形地貌丘陵占100%,杂填土、耕植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无不良地质情况。汽车运距1km平均人力运距0.3km(4)建设周期和投资本项目计划于2013年12月施工,工期约为6个月。工程总投资约5500万元,国网重庆铜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二)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本项目主体工程为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铜梁龙兴110kV变电站位于铜梁县安居镇境内龙兴村(小地名:路家湾),铜梁至安居镇镇级公路东侧约50m,距离安居镇街道南侧大约1km,交通方便。拟建变电站及线路在设计过程中征求了当地政府的意见。根据现场踏勘,目前站址区域主要为旱地,场地内无建筑物,地面附属物主要为农作物,没有大的障碍物。变电站周围重点评价范围内无大规模地表径流,主要地表积水主要为当地百姓水田和大气降水暂时性积水,其中水田积水受人为影响因素大,总体看水量不大,对工程影响有限;根据站区初步地质勘察资料得知,站区场地稳定,地震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在建区域无大的构造断裂通过,无特殊的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站。本项目主体工程为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变电站周围和输电线路沿线交通运输、运行维护较方便,变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征求了当地政府的意见,已取得铜梁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00224201300064号)的选址意见批复。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该项目为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类项目,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本工程所在区域为铜梁县安居镇境内。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8135号),项目所在地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拟建工程属非污染型项目,在评价区范围内有现行资料可利用。根据2011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拟建项目所在地铜梁县空气中大气污染物指标SO2年均浓度0.050mg/m3,NO2年均浓度0.031mg/m3,PM10年均浓度0.055mg/m3,三项指标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类标准,说明项目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变电站周围和拟建输电线路沿线重点评价范围内无大规模地表径流。(3)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监测数据采用现场监测的手段获得。根据现场踏勘,目前变电站站址区域主要为旱地,场地内无建筑物,因此,本项目在变电站周围布置了4个监测点位。本项目输电线路较短,且架空线路沿线路径重点评价范围内基本无大型密集居民区分布,仅有少量分散居民点分布,因此本项目在输电线路沿线选取了1处敏感点作为输电线路沿线环境背景资料,2013年9月重庆市辐射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监测资料见附件。监测项目为Leq(A),监测结果统计汇总于表2-1。表2-1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昼间范围夜间范围昼间标准夜间标准14拟建110kV龙兴变电站四周(铜梁县安居镇龙兴村一社路家湾)48.5-50.440.642.760505铜梁县安居镇龙兴村二社50.042.86050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变电站区域及输电线路沿线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现状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4)工频电磁环境根据项目敏感点分布的实际情况及规模,在变电站周围布置了4个监测点位,同时在输电线路沿途选取了1个敏感地布置了1个监测点位共设5处工频电磁场监测点,5处无限电干扰监测点。监测内容:为距离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以及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见表2-2。表2-2 工频电磁环境及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序号测 点工频电场(V/m)磁感应强度(uT)无线电干扰dB(µV/m)1变电站北侧1.231±0.0040.018±0.00141.652变电站西侧1.258±0.0200.016±0.00139.193变电站南侧 1.576±0.0120.019±0.00238.414变电站东侧1.666±0.0140.022±0.00138.005铜梁县安居镇龙兴村二社2.078±0.0060.020±0.00238.45从表2-2可以看出,本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电场强度背景值在1.231V/m 2.078V/m范围之间,远远小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推荐的工频电场强度标准值4kV/m;磁感应强度在0.016nT 0.022uT范围之间,远远小于HJ/T24-1998推荐的标准值0.1mT(0.1×103u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41.65dB(µV/m),也小于标准限值46dB(µV/m)。可见,本项目沿线的工频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较好。(5)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处区域为铜梁县安居镇的农村地区,目前变电站周围和输电线路沿线以农业生态为主,工程评价区域分布的植被以松树、桑树等四旁树种及农作物、经济作物、稀疏灌草丛等为主,动物主要有麻雀、喜鹊、山斑鸠等常见动物。工程变电站及塔基占地范围内无野生珍稀动物出没,无珍稀保护植物分布。(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鉴于本工程的电压等级为110kV,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以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项目工程的特点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特征,确定本评价工作评价范围如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评价范围为:(1)变电站:以变电站为中心半径500m的范围,重点以站址为中心半径为100m范围;(2)输电线路:架空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为:(1)变电站:以变电站为中心半径为2000m的范围,重点是变电站周围100m范围内的区域。(2)输电线路:以架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考虑到无线电干扰的影响因素较多,且输变电线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影响主要集中在边导线20m范围,故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以架空送电线路边导线外侧100m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为:(1)变电站:施工期为施工场界外100m范围,营运期厂界噪声为变电站围墙外1m的范围,环境噪声为围墙外100m的范围。(2)输电线路:施工期为架空线路施工场界外100m范围;运营期为架空线路边导线外30m范围。(三)环境敏感目标调查拟建变电站站址区域位于铜梁县安居镇境内龙兴村(小地名:路家湾),铜梁至安居镇镇级公路东侧约50m,距离安居镇街道南侧大约1km,交通方便。根据现场踏勘,目前站址区域主要为旱地,场地内无建筑物,地面附属物主要为农作物为主,没有大的障碍物。变电站四周有部分分散居民分布。输电线路沿线为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沿线植被以松树、桑树等四旁树种及农作物、经济作物、稀疏灌草丛等为主。根据现场调查,输电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居民点都为分散居民点,无集中居民区分布。拟建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电磁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主要敏感点见表2-3。表2-3 本工程工频电磁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主要敏感点一览表序号敏感点方位距离环境特征备注影响因素1变电站四周铜梁县安居镇龙兴村一社居民点变电站西北面30100米变电站西北面分布有居民约10户,房屋多为2层楼房。变电站西北面围墙外100米范围内分布有居民约8户。电磁感应无线电干扰电磁噪声2变电站西面5080米变电站西面分布有居民2户,房屋为2层楼房。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0米范围内无居民分布。3变电站南面80200米变电站南面分布有居民约7户,房屋多为2层楼房。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0米范围内无居民分布。4变电站东面60米变电站东面分布有居民2户,房屋为2层楼房。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0米范围内无居民分布。5变电站东北面50100米变电站东北面分布有居民5户,房屋为2层楼房。变电站南面围墙外50米范围内无居民分布。续表2-3 拟建工程电磁环境、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主要敏感点一览表序号敏感点方位距离环境特征备注影响因素6输电线路沿线铜梁县安居镇龙兴村二社居民点110kV西安线安居电厂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线路跨越居民房线路两侧1050米房屋为2层砖混楼房,评价范围内有居民6户,线路上跨1户居民楼,另外5户居民楼分布在线路两侧。线路跨越居民房屋1户。电磁感应无线电干扰电磁噪声7铜梁县安居镇龙兴村七社居民点110kV西安线西郭侧开断点-龙兴新建段路跨越居民房线路两侧1050米房屋为2层砖混楼房,评价范围内有居民3户,线路上跨1户居民楼,另外2户居民楼分布在线路两侧。线路跨越居民房屋1户。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一)生态环境(1)主要环境影响变电站的建设会破坏原有地貌,本工程变电站站址用地原始地貌为旱地,占地面积约6865m2。变电站修建之后,站址原有地貌会完全改变,施工结束后加强变电站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变电站的修建将使原有的土地类型向城市市政用地类型的转变,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功能,实现了土地利用的经济化。目前变电站站址区域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物种数量减少和物种绝灭。本工程设计有绿化措施。因此施工结束后站区植被将很快恢复。本工程线路塔基占地面积约175m2,在线路施工中,塔基的永久占地面积较小,占用类型以旱地、疏林地和荒草地为主,施工结束后,覆土回填,自然恢复植被后,土地类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综上,由于本项目总体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项目的建设对大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避开在暴雨季节开挖土方,开挖土方回填之前,做好临时的防护措施,土石方集中堆放,同时做好施工工区的排水工作,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施工单位应备有防雨薄膜,遇上暴雨,用于遮盖临时土方堆场,减少雨水冲刷。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回填方应及时夯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保护生态的原貌,减少对生态的扰动与破坏。2)加强施工材料的覆盖,减少临时工程开挖,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在立铁塔施工中采用人力施工,尽量利用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塔,避免大规模开挖。3)变电站内道路采用混凝土固化,修建排水沟利于雨水和积水的疏导;对开挖后的裸露坡地,需盖上塑料覆盖物,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4)在放线和附件安装阶段,注意对牵引场、张力场的生态保护,进行文明施工。5)业主应以合同形式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开挖量及开挖范围。综上所述,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施工期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监管,本工程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二)声环境(1)主要环境影响1)施工期:工程建设期在场地平整、挖填方、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等阶段中,可能产生噪声污染。本工程主要噪声源有挖土机、混凝土搅拌机、设备材料运输汽车等,这些施工设备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噪声,在设备持续的施工条件下,该类施工设备噪声值一般为70 dB(A)85dB(A)。通过预测结果可以知道,施工期对变电站西北侧的安居镇龙兴村一社居民点有一定的噪声影响,居民点的环境噪声昼间能满足2类标准值,夜都不能满足环境噪声2类标准值。因此,应禁止夜间施工,避免夜间施工影响居民休息。2)营运期:根据现场踏勘,拟建变电站除西北面居民点距离变电站较近外,其余居民点距离变电站均较远。变电站西北面的安居镇龙兴村一社居民点距离变电站围墙的最近距离约为30米。根据上述预测结果,拟建变电站各厂界昼夜噪声均能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变电站营运期后,距离变电站围墙外30米处的杉树扁居民点昼夜噪声也能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拟建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时,由于电晕放电产生电晕噪声,不过其值很小,且线路架设较高,降低了其对环境的影响。(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短期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将影响附近的居民生活与工作,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需采取以下措施: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低噪声的先进设备,控制使用高噪声施工设备,并调整高噪声施工时间。加强施工区内动力设备管理,并根据周边环境情况合理布置,如搅拌站等,使声源尽可能远离敏感区域;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现象发生。工程运输机动车辆禁止使用高音喇叭,车辆运输行经居民区应采取减速禁鸣措施。噪声强大的施工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进行,避开中午休息时间,禁止夜间施工,使之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夜间休息。2)营运期为了降低变电站投运后的噪音水平,变电站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变电站平面布局、选用低噪声变压器(主变压器噪声小于70dB(A),低压电抗器噪声小于60 dB(A)、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等方式。降低变压器本体噪声建设单位订购设备时应向生产厂家提出以下要求:铁心选用磁致伸缩小的优质硅钢片、采用全斜交错接缝的铁心结构、在铁心垫脚与箱底之间放置减振橡胶;适当增加箱壁厚度和增多加强铁的数目、合理选择油箱加强铁的形状及其焊装位置等,提高整个油箱的刚性,减小箱壁的振动幅度。降低冷却系统噪声a.采用合理的冷却方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自冷片式散热器替代风冷散热器或强油循环风冷却器,能有效降低噪声815dB(A)。b.选用低噪声的冷却装置选用多台流量适中的新型低噪声风扇替代大流量高噪声风扇,能在总的冷却风量不变的前提下,其电机功率仅为大流量风扇的70%75%,噪声降低23dB(A)。c.采用减振装置 采用以下措施能有效控制其振动:a.在油箱与散热器之间采用防振头,防振头可由耐腐蚀的防振橡胶或不锈钢制作,通常能使自冷片式散热器的振动噪声降低58dB(A);b.对于侧吹或底吹片式散热器冷却方式,风扇支架不能直接固定在散热器上,而应固定在箱壁上,并应设置减振橡胶垫;c.冷却系统和本体分别安装的变压器,风扇应固定在专用基础上。(三)水环境(1)主要环境影响1)施工期:变电站施工期的基础开挖、混凝土养护等,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混浊的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作为场地洒水,不外排。变电站施工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架空线路杆塔基础的开挖一般采取人工施工,基本无施工废水产生。本项目不设置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人员天施工,施工结束后回到租赁房休息,生活污水利用现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放。2)营运期:变电站日常的管理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每日的生活污水量为240L,收集于变电站所的生化池内,生活污水经埋地式生化池处理后达标后排入站外排水沟自然排放,不会对地面水、地下水产生影响。主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在不采取措施情况下,有可能流向站外,污染地表环境。所以应对含油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处理。本项目建有事故油池,可以满足一台主变发生泄漏时产生的油量,主变压器事故时,其绝缘油经事故排油管道排入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油池,含油废水经事故油池油水分离达标后油回收,废水排入站外排水沟自然排放。沉淀后废油渣交由具有资质的公司回收。(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工地污水含泥沙和悬浮物较高,直接外排会污染周边环境,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工地污水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的沉沙池;对施工燃油机械维护和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废油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严禁工地污水无组织排放,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在干燥、气温高的天气状况下需对混凝土养护洒水。混凝土养护水由从附近的自来水管网引接或使用施工废水回用水,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水体。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在采取了上述施工废污水处理措施后,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四)环境空气(1)主要环境影响1)施工期:在本工程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土石方的开挖和道路运输都会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若遇久旱无雨的大风天气,扬尘污染更为突出。施工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粉尘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根据现场踏勘,居民点距离变电站施工厂界的最近距离为30m,距离施工厂界较远,项目的施工会对附近的居民点产生的影响较小。2)营运期:本项目营运期基本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不利影响。(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水泥、砂石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场地堆放时,在有风的天气会产生扬尘。要求运输时加盖蓬布。水泥要求袋装,运到现场后,没使用时放入临时料库,禁止风吹雨淋。同时对道路及施工场地定时洒水、喷淋,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栏。(五)固体废物(1)施工期:本工程无拆迁建筑物,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垃圾主要为场地平整和杆塔开挖产生的少量弃方以及拟建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等。本项目变电站挖方11000m3,填方2938m3,弃方8062m3,多于弃方在变电站区域平衡。本工程架空线路共新立杆塔数量7基,在塔基修建时不可避免的要开挖一定量的土石方,本线路开挖土石方量175m3,开挖土石方在塔基施工结束后全部用于回填,基本无弃土,无弃土场。因此,本项目不单独设置取(弃)土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小。另外,由于本项目线路短,施工期短,施工人员白天施工,施工结束后回到租赁房休息。项目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堆放在变电站永久占地区域。本项目不设置施工生活生产区。因此,本工程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利用他们住处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处理。(2)营运期日常的管理人员产生少量生活垃圾,每年约0.365吨,定期环卫车辆运走,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六)电磁环境(一)主要环境影响(1)变电站铜梁110kV龙兴变电站主变容量(本期2×50MVA)、高压配电装置和电压等级都与类比的110kV顺山变电站主变容量(2×50MVA)、高压配电装置和电压等级一致,两座变电站均采取户外布置。因此,本环评根据已运行的110kV顺山变电站验收监测结果来对铜梁110kV龙兴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进行类比分析,可以说明其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根据监测结果可知,110kV顺山变电站围墙外离地面1.5m处工频电场范围为7.51182.7V/m,小于4kV/m的评价标准;磁感应强度范围为65.0nT320.2nT,低于0.1mT的居民区标准限值。表明110kV顺山变电站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类比监测值满足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场0.1mT的评价标准要求。通过类比分析可以得出:铜梁110kV龙兴变电站投运后,变电站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也分别能满足4kV/m、0.1mT的标准要求。(2)110kV架空线路1)距离地面1.5m处工频电磁场: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总体上随着与边相导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随着线高的增大而减少,线高越大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值越小。工频电场最大值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18m时,本工程单回典型塔型1A3-J4线路段下方离地1.5m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0.314kV/m;线路临近居民区时(即导线对地最小距离18m),1A3-J4塔边导线外10m处(距离塔中心15m)的工频电场为0.233kV/m,低于4kV/m的评价标准。工频磁场最大值导线对地最小距离为18m时,本工程单回典型塔型1A3-J4线路段下方离地1.5m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002mT,线路下方的工频磁场预测结果均小于0.1mT的评价标准。2)工频电磁场(合成场强)空间分布:对于单回典型塔型1A3-J4,在考虑最大风偏计算值的情况下(根据项目最大档距,估算出最大风偏距离在2.0m左右),根据计算结果,在距离地面0m以上,导线4m以下,工频电场强度(合成场强)预测最大值2.158kV/m,距离边导线(B相)5.0m之外(铁塔中心10m外),工频电场强度(合成场强)最大预测值小于0.882kV/m,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4kV/m的限值,边导线外侧10m处(距离塔中心约15m)的工频电场强度(合成场强)最大预测值小于0.386kV/m。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GB505452010),导线与建筑物最小垂直距离5.0m、边导线外4.0m的位置为0.829kV/m,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4kV/m的限值。由此可以预测,在距离边导线4.0m外,导线垂直下方5.0m可以达标。对于单回典型塔型1A3-J4,根据计算,拟建线路运营后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较小。距离地面17m(垂直距离导线2m)处为0.0050.079mT之间,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0.1mT的限值。水平距离边导线4m处为0.0020.009mT,亦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0.1mT的限值。根据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GB505452010),导线与建筑物最小垂直距离5.0m、边导线外4.0m的位置均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0.1mT的限值。(3)敏感点影响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电磁环境敏感点一览表见表2-3。根据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典型塔型工频电场强度空间分布(合成场强)和磁感应强度空间分布(合成场强)预测结果可知:本工程输电线路跨越居民房屋时(最低线路跨越房屋处与房屋最小垂直距离要求在7m以上),地面1.5m处预测结果工频电场最大值为1.005kV/m,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009mT,均分别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工频电场4kV/m、磁感应强度0.1mT的标准限值要求;本工程输电线路边导线外5m处的工频电场最大值为0.882kV/m,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007mT,也分别满足HJ/T24-1998中规定的工频电场4kV/m、磁感应强度0.1mT的标准限值要求。由此可见,本工程新建输电线路对沿线的敏感点的电磁环境影响较小目前项目所在地区为重庆市近郊境内,变电站及线路附近的居民点电视信号的接收靠有线接收,同时根据预测,因项目的建设产生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较低,会对项目周边及沿线的居民电视接收信号产生干扰小。(二)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变电站设计时,尽量不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电气设备上方没有带电导线,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较小,便于进行设备检修。对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要避免或减少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提高设备和导线对地高度(所有设备和导线支架高度均在3.0m以上)。控制箱、断路器端子箱、检修电源箱、设备的放油阀门及分接开关等尽量布置在工频电场较低的地方,以便于运行和检修人员接近。对于架空线路建议建设单位适当在平坦地区选择高杆塔,同时输变电导线相序采取逆向排列,适当缩短各相之间的距离,增大导线半径等措施,以减轻工频电磁环境产生的影响。(七)无线电干扰(1)主要影响1)变电站无线电干扰的类比条件主要取决于电压等级及关心点与源的距离以及变电站内设备电压等级、电流强度及设备的位置(主要是设备与围墙的距离),以及进出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密切,且无线电干扰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根据目前重庆市已运行的110kV变电站围墙外20m处的验收监测结果,其值均能满足相应的46(V/m)的标准要求。根据现场调查和勘察在铜梁110kV龙兴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无雷达及导航台等对无线电干扰敏感的大型通讯设施,不存在对通讯设施的影响问题。2)110kV架空线路经过计算距离边导线投影20m处(距离地面2m),计算好天气时50%时间概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11.8dB(V/m),对于80%时间概率、具有80%置信度的无线电场强值增加610dB(V/m),结果为17.821.8dB(V/m),与现状最大值41.65dB(V/m)叠加后,最大为42.39dB(V/m),小于46dB(V/m)。(2)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在设备的高压导电部件上设置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均压环(或罩)改善电场分布,并将导线和瓷件表面的电场控制在一定数值内,使它们在额定电压下不发生电晕放电,从而有效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在设备选型上,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这些防治措施大部分是已运行变电工程实际运行经验,结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而设计,故在技术上合理易行,能做到达标排放,环境可接受。(八)环境风险分析铜梁110kV龙兴变电站内设置事故油池30m3一座,可以满足一台变压器绝缘油全部进入事故油池而不外溢,有效降低了出现事故漏油外溢污染环境的风险。此外,变电站还设计有消防系统、监控系统、遥视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有效避免了环境风险和其他事故发生。四、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本次环境监测计划为营运期。营运期的环境监测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按已制订的计划监测。监测计划见表4-2。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监测报告,并由建设单位逐级上报。表4-2 试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实施机构监测时间、频次监督机构噪声(LAeq)变电站四周围墙外及线路侧(具体点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受委托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1次/年,1天/1次。重庆市环保局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1次。拟建工程建设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环评报告表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要与主体工程一起“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设投产”,在拟建项目建成后向重庆市环保局申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是为了查清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分析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确定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全面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根据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调查,客观、公正地从技术上论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条件。具体验收内容见表4-3。表4-3 项目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表序号要 素范围内容工程量满足标准1管 理环保手续、环保资料档案、环保制度等的完善。齐全2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影响变电站区、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措施及效果。绿化2350m2等。变电站绿化率达到49,临时占地恢复措施符合环境要求。3声环境变电站厂界噪声监测;架空线路噪声监测。变电站四周和线路侧敏感点(具体

    注意事项

    本文(铜梁龙兴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