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专题七个人所得税课件.ppt

    • 资源ID:3869375       资源大小:323.50K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七个人所得税课件.ppt

    第14章 个人所得税,第一节 概论,一、个人所得税及其特点,1、实行分类征收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3、定额定率扣除4、按月按次计算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二、个人所得税制的演变,(一)50年代设置个人所得税税种(二)80年代建立个人所得税制(三)90年代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四)个人所得税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基本制度,一、纳税人,1、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然无住所,但在1个纳税年度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人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向我国政府履行全面纳税义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2、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属于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政府履行有限纳税义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我国境内,均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1、在我国境内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对工资、薪金这类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的征税,以劳务活动所在地为工资、薪金所得的发生地,由劳务活动所在地政府对该项所得行使征税权。2、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3、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我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4、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转让我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以及在我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6、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所得。7、因持有我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我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三、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2、个体工商业户、独资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和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4、其他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一、应税收入,类收入,二、费用扣除,1.费用扣除标准2.附加费用扣除3.每次收入确定,4.减征和加成征税规定,减征规定。对稿酬所得,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即只征收70%的税额。加成征税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实行加成征税办法。对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项目 税率 费用扣除工资薪金545 月2000或4800个体经营535 成本、费用 承包承租535 月800 劳务报酬20 次800或20稿酬20次800或20特许权使用费20次800或20财产租赁20次800或20财产转让20财产原值和费用利息股息红利20 0偶然20 0其他,第四节 应纳税额计算,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或4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就以一次取得的奖金总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20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20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例,某职工个人12月份取得工资所得3200元,同期取得全年年终奖6000元,计算该职工个人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所得税(32002000)10%2595元年终奖所得税600020%375825元,(2)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均按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依据计算实际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我国境内的天数/当月天数)如果属于上述情况的个人取得的是日工资、薪金,应以日工资、薪金乘以当月天数换成月工资、薪金后,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应纳税额。,(3)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分付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扣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以纳税人每月全部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了有利于征管,采取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税款;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税。,例,某居民个人年月取得以下所得:从原派出A国有企业取得月工资所得2000元;从派往任职B合资企业取得工资所得4200元,奖金所得1000元,计算该个人应纳个人所得税。解:A单位代扣代缴所得税200010%25175元B单位代扣代缴所得税(420010002000)15%125355元个人申报缴纳所得税(2000420010002000)20%375175355135元,(4)雇佣单位将部分工资、薪金上交派遣单位应纳税额的计算,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发放给中方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全额计税。但对于可以提供有效合同或有关凭证,能够证明其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按有关规定上交派遣(介绍)单位的,可以扣除其实际上交的部分,按其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5)对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应纳42的计算,可以实行按年计税、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企业经营者按月领取的基本收入,应在减除2000元的费用之后,按适用税率计税应纳税款并预缴,年度终了领取效益收入后,合计其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再按12个月平均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得基本上收和效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年薪制和月薪制纳税区别,假定2个员工,年工资总额 均为72000元,其中A每月6000元,而B有6个月每月4000元,另外6个月每月8000元。(费用扣除为2000 元)A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2000)15%-125 12=5700元B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2000)10%-25 6+(8000-2000)20%-375 6=6000元,(6)退职费收入,符合规定的免税;不符合规定的应缴税,但可按不超过个月平均划分计算,(7)失业保险费,不超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不计入当期工薪所得,超过部分应计入当期工薪所得计征所得税,(8)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年平均工资年内免税,超过年部分征税。,(9)内退人员,法定退税期内收入为工薪所得征税;一次性收入可除以内退至法定退休期月份,加上当月所得计算所得税,境内、境外分别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纳税人在境内、境外同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首先判断其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是否来源于一国的所得,如果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我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所得,无论支付地点是否在我国境内,均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人能够提供在境内、境外同时任职或者受雇及其工资、薪金标准的有效证明文件,可判定其所得是分别来自境内和境外的,应分别减除费用后计税。,(10)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属于来源于我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实际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无论是由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个人实际在我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我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支付的,均属于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无住所非居民纳税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对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在1个纳税年度在我国境内居住又不满1年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我国境内所得征税。在1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我国境内连续或累计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我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我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可免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仅就其实际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由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我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无住所居民纳税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对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在1个纳税年度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为居民纳税人,应对其我国境内和境外所得征税。但对于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而不超过5年的个人,其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我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在临时离境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仅就其我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例:,某一美国公司雇员派往我国合资企业工作,每月美国公司支付工薪所得折合人民币30000元,我国合资企业每月支付工资20000元。(1)如果该雇员2007年1月1日来我国,2月29日(全月29天)离开我国,计算该雇员在我国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4800)20%375 25330元,(2)如果该雇员2007年1月1日来我国,8月31日离开我国,计算该雇员在我国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300004800)30%3375 881480元(3)如果该雇员2007年1月1日来我国,12月31日离开我国,其间于2月离开1个月,计算该雇员在我国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300004800)30%3375 11(200004800)20%375114700元,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收入总额,个体户的收入总额是指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损失和准予扣除的税金。工资、利息、低值易耗品、保险费、修理费用、业务招待费、三新研究开发费、生产经营费用、税金、坏帐、资产盘盈盘亏、汇况损益。业主工资不能扣除研究开发费没有加计扣除坏 账不提准备金据实扣除,不准扣除的项目,资本性支出,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罚款,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款和罚金,赞助支出(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能扣除的其他支出,,资产的税务处理,第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涉及以下同方面的问题:第二,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第三,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亏损弥补,纳税人本纳税年度发生经营亏损,经过税务机关审核以后,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经营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经营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最多不能超过5年。,(2)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以其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生产、经营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所得的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损失以后的余额。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与生产、经营有关活动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者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人,以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人,按照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查帐征税方法,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所得税计税办法确定,但是下列项目除外:,核定征税方法,核定征税适用范围: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设置账簿而没有设置账簿的;企业虽然设置账簿,但是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核定征税计算方法:核定征税方法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以及其他合理的征收方式。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纳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者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的规定是: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5%一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一20%;饮食服务业,7%一25%;娱乐业,20%一40%;其他行业,10%一20%。,例:,某2人合伙企业年商品销售收入60万元,销售成本35万元,销售费用5万元,附加税金1万元,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工资7万元(包括2位合伙人),福利经费、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1.225万元,核定雇用职工5人,计税工资标准2000元/人均月,列支业务招待费0.5万元。按查帐征收方式计算该合伙企业主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6000003500005000010000)(7000012250)2000125(117.5%)2000122(50006000005)97325元应纳所得税(97325230%4250)220697.50元,(2)核定征税,应税所得率为16%,应税所得60000017%96000元应纳所得税(96000230%4250)220300元注:2000122为合伙人工资不能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但可按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扣除。应纳所得税为合伙人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应纳税额的征收管理,适用税率确定。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包括参与兴办,下同),年度终了时,应当汇总从所有企业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据此确定适用税率并计算缴纳应纳所得税税款。利息、股息、红利征税。不并人企业的收入,而应当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投资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红利的,应当按照合伙企业投资者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确定各个投资者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4.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800元。其计算公式为:,(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承包人、承租人按照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方、出租方交纳一定的费用,企业经营成果归承包人、承租人所有的,按照个体工商户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承包人、承租人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没有所有权,只是按照合同(协议)的规定取得一定的收入,则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额(2000该年度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月份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总额800元 或每次收入总额(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应实行加成征税。其中,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十成。,例:,某居民个人年月取得以下所得:从A单位一次性取得工程设计劳务所得40,000元;从B单位取得4次讲学所得,每次800元,计算该个人应纳个人所得税。解:工程设计劳务所得税40,000(120%)30%20007,600元或20,00020%1200030%7,600元讲学劳务所得税(8004800)20%480元,6.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税所得额,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费用扣除计算方法与劳务报酬相同。所谓每次取得的收入,是指以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例6:,某居民个人年月取得以下所得:文学作品出版稿酬所得3000元,同时取得该作品在报刊连载稿酬所得2次,每次数1000元,计算该个人应纳个人所得税。解:出版稿酬所得税(3000800)20%70%308元连载稿酬所得税(10001000800)20%70%168元,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费用扣除计算方法与劳务报酬相同。其中,每次收入是指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对个人从事技术转让中所支付的中介费,若能提供有效合法发凭证,允许从其所得中扣除。,(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用。其中,每次收入是指支付单位或个人每次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个人所取得的收入。对于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9.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财产租赁所得一般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定率减除20%的费用。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在确定财产租赁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缴款)凭证,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除了规定费用和有关税、费外,还准予扣除能够提供有效、准确凭证,证明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0.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1.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扣除任何费用。除有特殊规定外,每次收入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第八节 改革探讨,12.境外所得税收抵免,中国居民个人在境外取得所得应按中国税法计算缴穰,境外所得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准予抵扣,抵扣分国不分项计算,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制改革,1、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中国现行个人所得实行分类课征制,区分不同的所得项目适用不同税率,按月或按次计算。分类课征制相对于综合课征制,虽然具有计算、征收和管理比较简单优优点。但也存在着难以衡量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不利于税收公平,扭曲纳税人的行为方式,侵蚀税基,增加税收成本等缺陷。,不同所得项目,收入水平相同,税负不同,由于个人所得税对不同类别的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应纳所得税时在纳税方式上分别实行按月征税和按次征税两种方式,在费用扣除上分别实行定额费用扣除、比例费用扣除和不允许费用扣除,在税率结构上分别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两种税率形式,因此,不同所得在不同收入阶段税负不同。,相同收入个人,项目种类不同,税负不同,如有甲乙人,月收入均为元,其中甲为劳务收入,而乙拥有劳务报酬、稿酬、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利息等项收入,每项收入均为元。甲应纳个人所得税()元;而乙应纳个人所得税()元。,相同收入个人,人均收入不同,税负相同,如甲乙人,月工薪所得均为36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3620)元。但问题是取得相同收入的个人,由于抚养人口不同,人均收入不同,但要负担相同的税,显然也是不公平的。如果甲为单身,而乙需要抚养妻子和小孩,人均所得12元,人均所得36元的甲和人均所得12元的乙同等纳税应该说表面上的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理想的方法是实行综合课征制。但由于中国目前居民收入分配渠道众多、分配方式复杂、隐性收入较普遍,税务征管能力较低,采用综合课征制还缺乏必要的税收征管基础。,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可将一部分有较强连续性或经常性的收入项目实行综合征收,实行统一的累进税率,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在支付时先由支付单位预扣,年终汇算清缴。对财产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偶然所得,股息、利息、红利所得,仍按现行的比例税率在所得发生时分项课征。,2、合理费用扣除标准,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实行定额与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这一做法同中国分类所得税制特点相适应,也考虑了本国公民同外国公民在收入和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但由于中国个人所得税是按收入,而不是按支出作费用扣除,不考虑个人的家庭结构和支出结构,不符合税收的负担能力原则。,中国个人所得税在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下,除应提高定额或定率扣除的费用标准外,还要尽可能地考虑个人的家庭赡养人口等特殊负担情况,并设置费用扣除随物价变动而相应调整的规范方法。以便在将大多数低收入者排除在个人所得税制的征税范围之外同时,充分贯彻个人所得税内在要求的公平原则。,3、扩大税基,扩大征收范围。除法人所得税纳税人以外的所有民事法律主体,均应纳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范围。改变现行分项列举征税办法,除税法规定的免税项目外,纳税人的一切所得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调整税率结构,工资、薪金所得及特殊规定的所得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拉大级距,以更好体现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调整有关所得项目的适用税率,使非勤劳所得的税收负担重于勤劳所得的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经营所得的税率与法人所得税基本平衡。经营所得采用25%的比例税率,与法人所得税基本一致。其他项目的所得分别适用最高不超过20%的比例税率。,5、消除两种所得税之间的双重课税,在建立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所得税制结构时,为避免对于来源于同一收入的所得额在法人和个人之间重复征税,在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规定税后分得利润、红利、股息的抵扣办法。在中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重复征税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个人投资入股取得股息、红利所得,私营企业业主税后收益个人分配,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所得。为了既能避免重复征税,又能对企业和个人这两个独立纳税人行使征税,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征收企业所得税,并允许在个人所得税中抵免。,6、完善征收管理,主要是改进征收方法,实行纳税人和所得支付单位“双重纳税申报”制度,以便税务机关进行交叉稽核,对企业支付给个人的费用,如不按规定申报,则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以此强化征收管理工作。并尽快建立居民个人收入和财产申报、登记制度以及居民储蓄存款“实名制”,并大力推行个人收入支付的“票据化”,实行银行与税务部门计算机联网,以利于税源的控管。,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七个人所得税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