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教案) 2.doc

    • 资源ID:3861008       资源大小:137.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教案) 2.doc

    项目一 农作物生产概述教学目的:1. 了解作物的概念和分类方法。2. 理解作物土壤耕作、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的原理与内容。3. 了解作物布局、复种和轮作的概念。教学难点和重点: 掌握作物土壤耕作、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的技术要点。教学内容: 任务一 作物概述一作物的概念:凡是有利于人类,进而由人工栽培的植物,统称为作物二作物的分类:作物的分类方法较多,可根据植物的科属、栽培目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生态、特征特性、播种期、收获期进行分类。最常用的是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粮食作物(1)谷类作物(2)豆类作物(3)薯芋类作物2.经济作物(1)纤维类作物(2)油料类作物(3)糖类作物(4)嗜好类作物(5)其他作物3.绿肥及饲料作物4.药用作物(二)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类1.喜温作物2.耐寒作物(三)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 1、长日照作物 2、短日照作物 3、中性作物(四) 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经分类 1、C3作物 2、C4作物三.作物的分布知识小辞典:农作物生产技术的性质和任务 任务二 作物生产环节概述一. 土壤耕作1、耕地 2、耙地 3、耢地 4、耖田 5、镇压 6、开沟作畦 7、起垄8、免耕和少耕:1)免耕 2)少耕二. 播种与育苗1. 种子准备(1) 种子清选 (2)晒种 (3)种子包衣 (4)浸种催芽2. 播种(1) 确定播种期 (2)确定播种量(3)采用适宜的播种方式 (4)播种深度3. 育苗移栽(1) 育苗移栽的意义 (2)育苗方式 (3)苗床管理 (4)移栽三. 田间管理1. 查苗补苗 2、间苗定苗 3、中耕培土 4、合理施肥(1) 基肥 (2)种肥 (3)追肥 (4)测土配方施肥2. 灌溉排水(1) 灌溉 (2)排水3. 防治病虫草害拓展知识:农作物的化学调控四. 收获处理1. 确定收获期(1) 种子、果实的收获期(2)以块根、块茎为产品的收获期(3)以茎秆、叶片为产品的收获期2. 收获方法:刈割法、摘取法、掘取法3. 收获后的处理:种子干燥、薯类保鲜、产品初加工知识小辞典:作物的产量构成拓展知识:器官同伸和叶龄模式任务三 种植制度一. 作物布局1. 作物布局的概念 2、作物布局的内容 3、作物布局的原则(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2)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3)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 复种:1、复种的概念 2、复种指数 3、复种的条件三. 间作、混作与套作1. 间、混、套作的概念 单作、间作、混作、套作2. 间、混、套作的作用(1) 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2)增加边行优势(3)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4)提高抗逆能力,稳产保收 (5)充分利用生长季节3. 间、混、套作的技术要点(1) 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2)采取适宜的配置比例和方式(3)适时播种,缩短共生期 (4)加强田间管理四. 轮作1. 轮作的概念2. 轮作的作用(1) 保持、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2)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3)减少病虫草害 (4)合理利用农业资源3. 连作及其适用:(1)连作的危害 (2)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实践与思考一 如何进行作物的分类? 答:作物的分类方法较多,可根据植物的科属、栽培目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生态、特征特性、播种期、收获期进行分类。最常用的是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 1、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2、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类 3、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 4、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分类 二.何谓土壤耕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土壤耕作是利用犁、耙、耢、盖等农具,通过机械作用,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和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达到“平、净、松、碎”,使水、肥、气、热状况互相协调,提高土壤有效肥力,为作物播种和生产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耕作包括耕地、耙地、耖田、镇压、开沟、作畦、起垄、免耕和少耕内容。项目二 水稻生产技术教学目的:1. 了解并掌握水稻生育期与生育时期和划分方法。2. 理解各种环境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3. 掌握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教学难点和重点: 掌握各种环境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能识别水稻常见的病虫草害任务一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水稻的一生1、水稻的生育期2、水稻的生育阶段(1)营养生长阶段 (2)生殖生长阶段3、水稻的生育类型:衔接型、重叠型、分离型4、水稻的三性:水稻的感光性、水稻的感温性、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知识小辞典:栽培稻种和类型 二、水稻器官的建成(观察P17)(问题探讨P18P22) 三、水稻产量的形成(问题探讨P24)任务二 水稻育秧 一、播前准备:1、播种期的确定 2、种子准备:1)药剂浸种、2)催芽 3、播种量的确定 拓展知识:我国水稻的主导品种 二、湿润育秧:1、【任务实施】2、【问题探讨】培育壮秧有什么意义?P27 3、【拓展知识】壮秧的标准三、抛栽秧育秧:1、【任务实施】P28 2、【问题探讨】为什么要“施送嫁肥”?P29四、塑料薄膜育秧:1、【任务实施】P29:(1)整地起畦(2)施足秧田基肥 (3)注意搭架质量(4)做好播种盖膜后的管理五、水稻秧苗素质考查:1、【实训】P30:(1)具体要求(2)材料及用具 (3)操作步骤(4)实训报告(5)考核任务三 水稻移栽 一、插秧:任务实施P30 (1)整地(2)施足基肥(3)基本苗的确定(4)适时移栽(5)提高插秧质量二、抛栽秧:【任务实施】1、整地 2、施足基肥 3、适时抛秧,合理密植 4、确保抛栽质量 【拓展知识】机插秧任务四 水稻返青分蘖期田间管理 一、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二、水稻返青分蘖期田间管理:(1)管理目标 (2)管理措施:【任务实施】P32: 浅水灌溉、化学除草、早施重施分蘖肥、防治病虫害 【拓展知识】叶尖距任务五 水稻拔节长穗期生育特点 一、水稻拔节长穗期生育特点 二、水稻拔节长穗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适时晒田 2、浅水勤灌 3、巧施穗 4、防治病虫害 【拓展知识】晒田效果任务六 水稻结实成熟期田间管理 一、水稻结实成熟期生育特点 二、水稻结实成熟期田间管理(一) 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湿润灌溉2)酌施粒肥3)防治病虫害任务七 水稻收获 一、水稻测产:【实训】P35:1)具体要求 2)材料用具 3)操作步骤:a、小面积试割法 b、穗数、粒数、粒重测产法 4)实训报告 5)考核 二、适时收获:【拓展知识】水稻直播 1、选择矮秆抗病良种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3、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4、加强田间管理:(1)防治杂草(2)查苗补苗(3)合理灌溉 (4)平衡施肥(5)防治鼠害和病虫害 【项目小节】P38 【重要概念】P38实践与思考1. 水稻播种前准备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1)播种期的确定(2)种子准备(1) 播种量的确定2. 水稻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生育阶段?(1) 水稻的生育期(2) 水稻的生育阶段(3) 水稻的生育类型项目三 小麦生产技术教学目的:了解小麦的一生和产量形成的特点、掌握小麦播种技术、掌握小麦高产优质高效 关键生产技术教学难点和重点:能别小麦常见的病虫草害、能设计简单的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任务一 小麦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小麦的一生:1)小麦的生育期 2)小麦的生育时期 3)小麦的阶段发育:春化阶段、光照阶段、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知识小辞典】麦区划分、优质专用小麦 【拓展知识】冬小麦的生育阶段 二、小麦的器官建成【观察】P43(一) 种子萌发出苗:1)种子构造 2)种子的萌发与出苗:【问题探讨】影响小麦种子发芽与出苗的因素 3)小麦基本苗数调查【实训】:1、具体要求2、材料用具 3、操作步骤4、实训报告5、考核(二) 根系:1)根系的形态 2)根系的生长:【问题探讨】影响小麦根系生长的因素P45(三) 茎:1)茎的形态 2)茎的生长(四) 叶:【拓展知识】功能叶分组 三、小麦和产量形成(一) 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 【拓展知识】小麦产量形成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二) 小麦分蘖成穗 【观察】P47:1、小麦的分蘖 2、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 3、分蘖消长和成穗规律 4、小麦出叶和分蘖动态观察记栽 【实训】P48:1、具体要求 2、材料用具 3、操作步骤 4、实训报告 5、考核(三) 小麦穗的分化 【观察】P48:1、麦穗构造 2、幼穗分化过程:【拓展知识】小麦幼穗分化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问题探讨】P50 3、小麦子粒发育:(1)抽穗、开花与受精(2)子粒形成过程 (3)子粒成熟过程任务二 小麦播种一、播种准备:【任务实施】P51: 1、土地准备: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足墒下种 【知识小辞典】小麦施肥的原则 【拓展知识】种肥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2、种子准备:(1)选用良种 (2)种子精选与处理 【知识小辞典】我国小麦主导品种 【拓展知识】选用良种原则二、播种:【任务实施】1、适期播种:【问题探讨】适期播种的作用 2、合理密植:1)适宜播种量的确定2)播种方式 3、提高播种质量P55页任务三 小麦前期田间管理 一、小麦前期生育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主、生育前期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时期、为小麦安全越冬和早春生长奠定基础 二、小麦越冬期看苗诊断:具体要求、操作步骤、苗情分类三、小麦前期田间管理:(1)管理目标 (2)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及早查苗补苗,适时间苗疏苗 2、防治病虫害 3、施好分蘖肥,浇好盘根水 4、冬前追肥 5、适时冬灌 6、镇压与中耕 7、严禁放牧啃青任务四 小麦中期田间管理 一、小麦中期生育特点: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盛 2)生育中期是决定成穗率的关键时期 3)需肥、需水量大 二、小麦中期看苗诊断:1)具体要求 2)操作步骤 3)苗情分类 三、小麦中期田间管理:(1)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诊断苗情,分类管理 2、浇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 3、防治病虫害 4、预防晚霜冻害任务五 小麦后期田间管理 一、小麦后期生育特点:1、以生殖生长为主 2、是争取产量的关键时期 二、小麦后期看苗诊断:1、具体要求 2、操作步骤 3、苗情分类 三小麦后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合理浇水 2、叶面追肥 3、防止早衰与贪青 4、防止青干逼熟 5、防倒伏 【问题讨论】小麦倒伏的原因 【拓展知识】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任务六 小麦收获与贮藏一、小麦测产:【实训】1、具体要求 2、材料用具 3、操作步骤(估测、实测) 4、实训报告 5、考核 二、适时收获三、安全贮藏:【拓展知识】大麦生产:1.形戊特【观察】 2.大麦的类型 3.生长发育规律:【观察】(1)发芽与出苗(2)分蘖与成穗 (3)幼穗分化 4.生产技术要点:【任务实施】(1)选地与适度整地(2)提高播种质量 (3)田间管理 (4)收获贮藏 【项目小节】P65页 【重要概念】P66页实践与思考1. 冬小麦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生育时期?答:根据冬小麦所形成的器官类型不同,又可将冬小麦归纳为3个生育阶段,即以长根、叶、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以根、茎、叶生长与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的并进生长阶段;以开花受精、子粒形成和灌浆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3个阶段分别决定着小麦的穗数、粒数和粒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发展。2. 大麦生产技术要点有哪些?答: (1).选地与适度整地(1) .提高播种质量(2) 田间管理(3) 收获贮藏项目四 玉米生产技术教学目的:了解玉米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特点,熟练掌握玉米直播、地膜 覆盖和育苗移栽技术,熟练掌握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理解玉米器官 建成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教学难点与重点: 熟练掌握玉米测产和收获技术要点,掌握玉精度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教学内容: 任务一 玉米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玉米的一生:生育期、生育时期、玉米的生育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知识小辞典】玉米生产概况 【拓展知识】玉米生产的区别 二、玉米的分类:1.按生育期分类2.按营养成分分类 3.按子粒颜色分类4.按子粒形态结构分类 三、玉米器官的建成:【观察】 (一)根:1、根的形态(胚根、节根) 2、根的分布(二)茎:1、茎的发生 2、茎的形态 3、茎的生长(三)叶:1、叶的形态特征 2、叶的分组与功能(基部叶组、下部叶组、叶部叶组、上部叶组 (四)玉米花序:1.花序与花的形态构造(1)雌花序(2)雄花序 (五)种子:1.种子的形态结构 2.种子的形成过程 四、玉米的产量形:1.构成产量的因素2.玉米的光合特征与物质生产(1)指数增长期(2)直线增长期(3)稳定期(4)衰亡期 五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对温度的要求2.对光照的要求3.对水分的要求(1)玉米的需水量(2)玉米的需水规律 4.对肥料的要求(1)玉米的需肥量(2)玉米各时期对肥料的需求 5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任务二 玉米播种 一、玉米种子准备:【任务实施】1、选择品种 2、精选种子 3、种子处理 【拓展知识】我国玉米主导品种P76 二、播种整地:【任务实施】1、春玉米整地 2、夏玉米整地 三、播种技术:【任务实施】1、确定播种期 2、播种方法 3、播种量 4、播种深度 5、施用基肥与种肥 四、合肥密植:1、合理密植的原则 2、确定合理的密度 、 3、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 任务三 玉米地膜覆盖 一、播种前准备:【任务实施】1、选地与整地 2、品种选择 3、施肥 4、起垄 5、地膜选择 二、播种:【任务实施】1、覆膜 2、封闭灭草 3、播种 三、田间管理:【任务实施】1、护膜 2、放膜和定苗 3、揭膜 【拓展知识】地膜覆盖玉米的主要优缺点(1) 玉米地膜覆盖的优点 (2)玉米地膜覆盖的缺点 任务四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一、玉米苗期生育特点 二、玉米苗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二)壮苗标准 (三)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出苗前的管理 2、查田补苗 3、间苗、定苗 4、蹲苗促壮 5、中耕除草 6、防治病虫害 任务五 玉米穗期田间管理 一、玉米穗期生育特点 二、玉米穗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二)壮苗标准(三) 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去蘖 2、中耕培土 3、追肥、灌水4、喷施叶面肥 5、防治病虫害 任务六 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 一、玉米花粒期生育特点:子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二、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追攻粒肥 2、浇灌浆水 3、去雄 4、人工辅助授粉 5防治病虫害 三、防止倒伏、空秆和缺粒 1、防止玉米倒伏:【观察】玉米倒伏的类型 【问题探讨】玉米倒伏的原因有哪些?(1) 密度过大 (2)施肥、灌水不合肥 (3)品种 (4)栽培技术 (5)病虫危害 2、防止空秆和缺粒:【观察】空杆和缺粒 【问题探讨】空秆和缺粒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 温度过高或过低 (2)雨水过大 (3)密度过大(4)缺乏营养 (5)三类苗【任务实施】防止空秆和缺粒的措施(1) 保证穗分化期的条件 (2)保证开花期的条件 (3)合理密植 (4)一次播种出全苗 (5)花期相遇 任务七 玉米收获 一、玉米测产【实训】1、具体要求 2、材料用具 3、操作步骤 4、实训报告 5、考核 二、玉米收获:1、收获时期 2、收获方法 实践与思考1. 说明玉米合理密植的主要原则?答:合理地的原则是根据品种和栽培条件的改变来确定适宜的密植幅度,使群体的最适叶面积系数的光截率达到95%左右。同时,保证群体和个体的协调查发展,使穗数、粒数和粒重三者达最大值为最佳密植幅度。根据品种定密度:玉米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不同,植株形态不同,密植 幅度也不同,晚熟品种生长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力高,应适当稀些;植株矮小的早熟品种可适当密些;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的品种可适当密些。根据肥水条件定密度:一般土壤肥力高、施肥较多、有灌溉条件的密度可大些;反之,地力较差、施肥较少、又无灌溉条件的,密度可稀些。根据温度、日照等定密度:我国南方日照短、温度高,可促进植株发育,生育日数就会缩短,可适当密些;反之,北方日照长、温度低,生长发育较慢,生育日数会延长,可适当稀些。2. 玉米播种要抓住哪些技术环节?答:1.玉米种子的准备 2.播前整地 3.播种技术 4.合理密植项目五 大豆生产技术教学目的:了解大豆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大豆的肥水管理技术。掌握减少大豆落花落荚的技术教学难点和重点:掌握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教学内容:任务一 大豆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大豆的一生:1、大豆的生育期 2、大豆的生育时期 (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3、大豆的生育阶段:幼苗分枝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成熟期 二、大豆器官的建成: 【观察】(一)大豆萌女出苗:【问题探讨】大豆萌发出苗需要哪些条件 (二)根系:1、根系的形态 2、根瘤 3、根系的生长 (三)茎和分枝 (四)叶 (五)大豆花序和花:1、大豆花 序 2、花的构造 3、花芽分化 4、开花 (六)豆荚 1、豆荚的形态 2、豆荚的发育过程【拓展知识】大豆开花结荚习性 (七)大豆种子:1、大豆种子的形态、构造2.大豆种子的发育 三大豆的花荚脱落:【观察】1、花荚脱落的比例 2、花荚脱落的时期 3、花荚脱落的部位 4、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任务二 大豆播种 一、播前准备:【任务实施】1、轮作换茬 2、耕、整地 3、施足基肥 4、选种 5、种子处理 【拓展知识】我国大豆主导品种:1、确定合理密度 2、大豆播种 【任务实施】1、确定播种期 2、确定播种量 3、选择播种方式 4、施用种肥 5、加强播后管理 任务三 大豆幼苗分枝期田间管理 一、大豆幼苗分枝期生育特点 二、大豆幼苗分枝期田间管理:管理目标、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间苗、定苗 2、中耕培土 3、追肥 4、灌溉排水5、防治病虫害 任务四 大豆开花结荚期田间管理 一、大豆开花结荚期生育特点 二、大豆开花结荚期田间管理:管理目标、管理措施 【任务实施】除草、摘心叶、追肥、灌水、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 任务五 大豆鼓粒成熟期田间管理 一、大豆鼓成熟期生育特点 二、大豆鼓粒成熟期田间管理:管理目标、管理措施 【任务实施】1、灌、排水 2、根外施肥 3、防治病虫害 任务六 大豆收获 一、田间估产【实训】1、具体要求 2、材料与用具 3、内容与方法(测平均行距、确定样点位置、确定样点面积、调查有效株数、平均单株有效荚数、平均荚粒数、计算样点产量、折算所测大豆田公顷产量 4、【实训报告】 5、考核 二、收获:1、适时收获 2、收获方法 【项目小节】、【重要概论】实践与思考:1、如何确定大豆的收获期? 答:大豆生长后期,当大豆子粒脱水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并与荚皮脱离时,即达到黄熟末期,此时大豆产量最高,应当及时收获。收获过早,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晚,易炸荚。当大豆茎秆呈棕黄色,杂有少数杏黄色,有7%10%的叶片尚未落尽时,为人工收获适期;当豆叶全部落尽,子粒归圆时,为机械收获适期。项目六 甘薯生产技术教学目的:了解甘薯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甘薯的肥水管理技术,能熟练进行育苗移栽教学难点和重点:掌握甘薯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教学内容: 任务一 甘薯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甘薯的一生:1、甘薯的生育期 2、甘薯的生育阶段(发根缓苗期、分枝结薯期、茎蔓盛长期、回秧收获期) 二、甘薯器官的建成【观察】:1、甘薯的根(块根、牛蒡要、纤维根) 【拓展知识】1、甘薯的茎 2、甘薯的叶任务二 甘薯育苗 一、确定适宜的育苗方式:【任务实施】1、火坑育苗 2、酿热温床育苗3、冷床育苗 4、采苗圃育苗 二、苗床种薯:【任务实施】1、确定种薯用量 2、精选种薯 3、种薯处理 4、确定排种时期 5、选择排种方法(平排、直排、斜排) 【知识小辞典】甘薯块根萌芽特性 三、苗床管理:【任务实施】1、前期管理 2、中期管理 3、后期管理4、采苗和采苗后管理 【拓展知识】甘薯育苗烂床原因及防止任务三 甘薯秧苗栽插一、栽插前准备【任务实施】1、耕地起垄 2、施足基肥 3、适时栽插 4、选择壮苗二、甘薯秧苗栽插:1.直栽和斜栽法 2.钓钩栽法和船底栽法 3.水平栽法 4.改良水平栽法 【拓展知识】甘薯的需肥特点任务四 甘薯发根缓苗期田间管理 一、甘薯缓根还苗期生育特点二、甘薯发根缓苗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查苗、补苗 2、中耕除草 3、追肥 4、浇水 5、防治病虫害任务五 甘薯分枝结薯期田间管理 一、甘薯分枝结薯期生育特点 二甘薯分枝结薯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中耕除草、培土 2、早施壮株肥 3、浇好促秧水任务六 甘薯薯蔓盛长期田间管理 一、甘薯薯蔓盛长期生育特点 二、甘薯薯蔓盛长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追肥 2、排涝与防旱 3、田间拔草 4、防治食叶害虫 5、控制茎叶徙长 任务七 甘薯回秧收获期田间管理 一、甘薯回秧收获期生育特点 二、甘薯回秧收获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追保秧苗 2、追催薯肥 3、旱灌涝排 任务八 甘薯收获与贮藏 一、甘薯收获 二、甘薯贮藏【任务实施】 1、建窖(高温大屋窖、发券大窖、井窖、棚窖) 2、选薯入窖 3、贮藏期间的管理(贮藏初期、贮藏中期、贮藏后期) 【拓展知识】甘薯贮藏期间烂窖的原因实践与思考1. 甘薯壮苗的标准是什么?答:春甘薯壮苗特征:秧苗叶片较大而肥厚,叶色较深,顶三叶齐平,茎粗节匀,节间粗短,剪口桨汁浓,茎上无气生根,全株无病斑,根原基粗大、数目多,苗长约20cm,百株苗重0.kg以上。夏甘薯壮苗特征:顶芽健壮,顶三叶齐平,顶梢肥大而向外延伸,叶片大而完整,叶色绿,节间长度中等,浆汁多,叶柄粗壮,腋芽萌发不长,节上根点隆起而未生出不定根。甘薯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5%7%,选用壮苗,剔除病、弱、黄、伤苗,大小苗分开栽插,是甘薯增产的有效途径。夏甘薯特别应用带顶芽的蔓头苗,发挥其顶端优势,提高成活率。栽插前用50%辛硫磷100倍液,或50%硫菌灵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2000倍液,浸苗基部710cm1020min,对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有一定防治作用。2. 甘薯育苗烂床的原因是什么?答: (1)病烂(2) 热烂(3) 缺氧烂3. 甘薯的根有哪几种?答: (1)块根(2)牛蒡根(3)纤维根项目七 马铃薯生产技术教学目的:了解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形成的特点,能掌握马铃薯高产高效 栽培的关键技术,能熟练进行马铃薯种薯破眠、催芽处理。教学难点与重点:掌握马铃薯的大田管理关键技术教学内容: 任务一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马铃薯的一生:1、马铃薯的生育期 2、马铃薯的生育阶段 (芽条生长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块茎成熟期) 【知识小辞典】我国马铃薯的栽培区别 二、马铃薯器官的建成:【观察】: (一)种薯的萌发出苗【问题探讨】马铃薯种薯划萌发出苗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二)根系 (三)茎: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地茎 【问题探讨】影响马铃薯块茎形成的主要处界因素 (四)叶 (五)花 (六)果实与种子 三、马铃薯产量的形成:1、马铃薯产量的构成因素 2、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 【拓展知识】马铃薯的类型P121 任务二 马铃薯播种 一、播种准备【任务实施】1、整地 2、重施基肥 3、选种 4、种薯处理 【问题探讨】马铃薯对营养吸收有什么规律? 二、确定合理密度:1.确定合理密度 2.采用适宜种植方式 三播种:【任务实施】1、确定播种期 2、确定播种量 3、播种方法 【知识小辞典】马铃薯的繁殖方法 【拓展知识】马铃薯地茎的休眠特性 任务三 马铃薯芽条生长期田间管理 一、马铃薯芽条生长期生育特点 二马铃薯芽条生长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加强播后管理2.防治病虫害 任务四 马铃薯幼苗田间管理 一、马铃薯幼苗期生育特点 二马铃薯幼苗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查苗、补苗、定苗 2、中耕培土 3、追肥4、灌溉排水 5、防治地下害虫 任务五 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田间管理 一、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生育特点 二、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中耕培土 2、追肥 3、摘蕾 任务六 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田间管理一 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生育特点二马铃薯块茎增长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及时灌排水 2、防治晚疫病和蚜虫 任务七 马铃薯块茎成熟期田间管理 一、马铃薯块茎成熟期生育育特点 二、马铃薯块茎成熟期田间管理(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措施【任务实施】1、合理促控 2、灌溉排水 任务八 马铃薯收获与贮藏 一、确定收获时间:1、根据栽培目的和气候条件而定 2、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及后作而定【知识小辞典】马铃薯商品成熟特征二、 收获方法 三、马铃薯的夏贮:1.架藏法2.冷库贮藏 【知识小辞典】马铃薯贮藏的必要性 四、马铃薯的冬贮:【知识小辞典】块茎在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问题探讨】马铃薯的安全贮藏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拓展知识】1、种植区选择 2、品种选择 3、确定播种期 4、备种及种薯处理 5、起畦规格(大畦种植规格、小畦种规格) 6、施基肥 7、摆种薯 8、大田管理 (引苗,定苗;水分管理;追肥;防治病、虫、鼠害;防霜冻危害) 9、适时收薯【项目小结】P131页 【重要概念】P131页实践与思考一马铃薯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生育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根据马铃薯不同器官的形成及生产特点,马铃薯的一生可分为5个生育阶段(1) 芽条生长期 从种薯块茎播种后芽眼开始萌芽,至幼苗出土这段时间,为芽条生长期(2) 幼苗期 从幼苗出土到植株现蕾为幼苗期。现蕾期后植株的侧枝开始发生,是幼苗期结束的标志(3) 块茎形成期 从现蕾至第一花序的小花开始开花为块茎形成期。植株现蕾是全株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的标志(4) 块茎增长期 从始花至全田终花为块茎增长期。此期为块茎体积迅速增大,重量迅速增加的时期。(5) 块茎成熟期 从地上部植株基部茎叶开始衰老到地上部植株茎叶枯黄,为块茎成熟期二如何进行马铃薯种薯处理?答:切块:种薯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切块大小以2030g为宜。切块时应采取自薯顶至脐部纵切法,使一切块都尽可能带有顶部芽眼。若种薯过大,切到病薯时,应有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沸水加少许盐浸泡切刀810min进行消毒。小种薯作种:若种薯小,可采用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病,减轻青枯病、疮痂病、环腐病等发病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种薯的顶端优势和保存种薯中的养分、水分,搞旱能力强,出苗整齐、健壮,生长旺盛,增产幅度可达17%30%。此外,还可节省切块用工和便于机械播种。整薯的大小,一般以2050g健壮小薯为宜。催芽:播种前2025d进行催芽。切块应尽量带有顶部芽眼,以使出苗整齐,每个切块至少有一个芽眼。切块刀口晾干愈合后,置于黑暗、潮湿条件下催芽,或在催芽床催芽,床内先铺5cm厚的沙,再密排种薯(块),厚度不超过5cm,后覆盖57cm厚的沙,保持床土潮湿,床温1620。待芽长0.501.0cm时,摊开晾芽。项目八 棉花生产技术教学目的:了解棉花的生物学特征和产量形成的特点,理解各种环境因子对棉花 生产的影响。能熟练掌握棉花测产和收获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掌握棉花的肥水管理、整 技和化控技术。教学内容: 任务一 棉花的生特学特征观察 一、棉花的一生:1、棉花的生育期

    注意事项

    本文(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版(教案) 2.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