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国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

    • 资源ID:3852567       资源大小:3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

    我国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一、我国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的写作意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引起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不满,尤其是顺差来源国的抱怨,造成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这些国家通过合法或着隐蔽的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美国,日前通过的人民币汇率的法案来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到其国家,以此来减少其贸易逆差的压力、增加就业。消费、投资和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不再和谐,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急需要寻找妥善解决贸易顺差的策略。本文从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产业结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的角度分析研究我国持续性贸易顺差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减少贸易顺差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国内外关于外贸收支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的研究现状(一)国内关于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的研究1从相关政策对持续顺差的相关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并存的格局。对于这一特殊的问题的出现,很多经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贺力平在从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国际收支格局中,从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差距和我国对待外来资本的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原理这两个方面诠释了中国外贸收支持续性多年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并给出了减少贸易顺差的对策。王信从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指出了这些政策的缺陷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外贸顺差调节政策的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院长邵学言也在中国贸易收支研究说,近几年,我国一些方面的改革不到位,居民消费不足,国内市场紧缩使得大量产品出口,造成贸易顺差的扩大。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的张少华在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矩因与化解之道中认为:无论是经常项目顺差还是资本项目顺差都与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产生的融资困难有关系,他建议我国应该采取适应我国国情的融资政策,引进外来国际资本借助金融市场发展来抑制外贸顺差。这些研究主要分析了贸易收支顺差的一些形成原因及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对于我国政府制定相应的外贸顺差调节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这些研究都只是偏重于对我国贸易顺差某个方面的研究,缺少对这一现象问题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2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货物贸易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曹吉云,李荣林在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与调整思路中,研究发现,除1994年外,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这说明了我国的服务也发展不完善,而除了1995年和1997年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顺差逐年扩大,这意味着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他们从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发达国家的产品优势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以及服务产品上。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发达国家的产品处在产业链的高端,附加值较大,价格很高,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些高质量和价格高的产品不符合我国市场的需求,我国较低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我国大多数有效需求都处在中低档。这导致发达国家的产品在我国没有竞争力,也不会对我国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长期存在,使得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会持续保持增长。并建议通过缓慢的货币升值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来缓解贸易顺差,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姚枝仲在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远因近果中也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对外贸易增长走的是“以量取胜”的道路。我国可以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进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规模,促进外贸的增长。由于此类产品技术含量低,成本低,价格低,出口带来大量外汇。他们建议中通过缓慢的货币升值来调整贸易顺差,在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失去了意义,我国现在应该稳定汇率,避免一些霸权主义国家强迫我国汇率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3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观念滞后及外国贸易限制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曾长期外汇短缺,为此,我国政府一直大力鼓励我国产品出口,并把此对外贸易政策作为我国重点贸易政策,使得人们形成了“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的观念。郑州大学商学院的孙彩梅在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中认为,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以及达到10663亿美元,我国的外汇短缺的情况以及不复存在,早已经不同往日。但是,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或一些部门里,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改革初期,在政策上,一些政府部门鼓励产品出口换汇、创汇的措施仍旧很多;鼓励进口产品的政策安排和鼓励进口的措施相对来说不足。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的张旭宏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贸易顺差中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在出口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应该积极从贸易伙伴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以弥补我国的不足之处,也能使我国在贸易中实现进出口的平衡,从而缓解了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劣势。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国家在某一个领域内的垄断地位,以获得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严格控制自己国家相关的先进技术产品向中国出口,导致我国无法进口自己需要的产品,近而使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4高储蓄,低消费导致贸易顺差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鼓励人民节约,这就使得中国居民喜欢储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林超、杨明华在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认为,中国的储蓄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人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一方面,中青年龄段的人对储蓄的贡献要高于低龄段和老龄段的人,这导致预防性储蓄很高。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居民储蓄增加就会导致消费减少,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国内市场低迷,进而减少了进口、增加了出口。高储蓄还为投资提供的保障,促使企业生产规模不合理的扩大,又导致产品供给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出口的数量,产生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的高静萱在关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中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长期低于GDP的增长速度。长时间以来,居民的收入与生产的供给之间的差距逐渐明显拉大,造成居民真正有效的需求减少,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制、医疗体制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以及人们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制约了居民的消费,使得居民消费不足。这就国内市场低迷,进而减少了进口、增加了出口,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二)国外关于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的研究国外发达国家面临外贸顺差时间更早,为了应对外贸顺差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持本国经济的正常、有序和快速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实施缓解贸易顺差的政策,他们较早制订了应对贸易顺差的改革方案,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贸易产品结构的转变。西方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外贸收支均衡是在对外经济交易不受限制的条件下,与经济周期里充分就业水平相协调的自主性项目差额为零的均衡。他从全面均衡的角度分析了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因素,认为这种均衡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更为长久的、更有针对性的外贸顺差调节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后认为,“外贸差额中的经常项目差额可以由正常的资本流量来弥补而不诉诸过度的贸易限制和资本流入或流出的特殊刺激,以及大规模的失业。”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和菲利普.拉雷恩在他们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中,从储蓄和投资的理论出发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国家储蓄率相对国内投资率较高,国内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项目吧商品与劳务输出去的结论。 以上文献及相关具体操作我们可看出,目前有很多学者对持续性贸易顺差的成因做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只是偏重于对我国贸易顺差某个方面的研究,缺少对这一现象问题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鉴于上述文献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变化的动态性,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的现实国情进行分析,力求对我国外贸持续性顺差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三、对外贸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的评述迫于中国当前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贸易发展十分迅猛,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使得我国贸易顺差急剧飙升。长期巨额的外贸顺差使得我国同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增加,损害了我国同各国关系,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来,研究贸易持续顺差背后的成因变得备受学者们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持续性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其对策的讨论也愈演愈烈。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与贸易顺差的联系,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如何全面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如何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以缓解我国长期以来的持续性贸易顺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在减少贸易顺差方面,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不同的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也不完全相同,也就决定了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仅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优减少贸易顺差的具体措施,以利于我国对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鉴于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人为背景,研究我国持续外贸顺差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变我国贸易结构、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的相应对策。参考文献1 贺力平.从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国际收支格局J.中国外汇管理.2004,(4):8102 钟伟.持续双顺差有喜又有忧J.中国外汇管理,2003,(7):20213 邵学言,赫雁.中国贸易收支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4 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矩因与化解之道J.甘肃社会辩学,2005,(5)5 黄黎明.中国贸易持续顺差非汇率成因J.商业时代,2004,(8):45466 曹吉云,李荣林.我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与调整思路.经济纵横.2007,(11)7 姚枝仲.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远因近果J.时代经贸,2005,(8):40418 于文淘.对我国当前贸易顺差的分析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6(04)9 孙彩梅.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517)10 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贸易顺差J.经济研究参考,2006(31)11 蒋志芬.国际收支顺顺差成因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下)J.财贸经济.2008,(5)12 王林超,杨明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硕士论文.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89.200813 张家胜,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9.(08)14 高静萱.关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5)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6 詹姆斯.米德.国际收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7 孔祥荣.结构优化与对外贸易增长发誓的转变J.理论学刊.2008.(4):12-15。18 Paul Krugman, The myth of Asian Miracle,Foreign Affairs,Nov/Dec.1994。19 Thirwall, A.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Economies”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920 IMF Oeassional Paper 30.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Lessons of the Past and Options for the Future. July 2002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外贸收支持续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