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657.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终稿.doc

    • 资源ID:3852055       资源大小:546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657.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终稿.doc

    毕业论文 题目: 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_ 学 院 _经济学院_专 业 _国际经济与贸易_班 级 国贸_学 号 _学生姓名 _指导教师 _二七 年 六月 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的主体均由本人独立撰写,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愿接受校方的处分。 承诺人:2007年 5 月 26 日 目 录毕业论文正文中文题目与摘要1英文题目与摘要2正文3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外文原稿之一1中文译文之一7外文原稿之二12中文译文之二17相关材料1、任务书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卡4、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用)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6、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语及评分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标准及成绩8、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和结论9、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10、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汇总表.正 文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摘 要:入世后,面对配额取消所带来的机遇和欧美国家新的贸易壁垒压力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本文首先从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出口数量的变化、出口份额的变化、出口结构的变化、出口价格的变化五个方面阐述了从1998年到2006年这9年间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发展情况。然后通过引入CMS模型对影响中国对美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因素做了动态的分析,并且通过比较中国、墨西哥、印度三者之间的优劣势,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在出口方面的竞争力情况,最后针对中国对美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关键词:纺织品服装 出口 竞争力 The Analysis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Export from China to AmericaAbstract: After China has joined WTO, it is faced with the chance of the eliminated quota and the stress from the new trade barrier set up by the US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Meanwhile, the textiles and clothing export from China to America also keeps a good growth trend. At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 the change in amount、number、share、structure and price to show the export development from China to America between 1998 and 2006. Then we use the CMS model to expoun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textiles and clothing export growth. Thirdly, through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mong China、Mexico and India, we will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export situation of China. Finally, we give the solutions to the questions in the textiles and clothing export from China to America. Keywords: Textiles and Clothing Export Competitive Advantage 一、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现状(一)基本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从1998年的432.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440亿美元,出口额翻了2.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0.5%。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5/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45页。随着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2000年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量为22.2亿平方米,而到了2006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已高达186.11亿平方米,出口金额从2000年的65.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70.67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5/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同时,从2004年起,美国超越日本、香港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目标市场。200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占从全球进口总额的26.89%,中国高居美国纺织品进口来源国的第一位,比排名第二位的墨西哥高出18.61个百分点,比2004年所占的份额高了7.0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5/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14页。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逐年增长的良好势头,使得中国战胜了墨西哥和印度,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美国纺织品服装的第一大供应国的地位。(二)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的变化由图1可知,从1998年到2006年的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从1998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70.67亿美元,出口额翻了6.2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9.5%,超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整体出口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出口强劲增长,达到65.3亿美元,是1999年的出口额的1.5倍。2001年再创新高,达到95.17亿美元,而2002年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金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9.31亿美元。2003年出口额达到14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0.5%,高于中国与日本、香港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增长速度。2004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达到178.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突破2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257.40亿美元,同比增长44.5%。2006年出口额达到270.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81%。图1 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19982006年数据整理和计算(三)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量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到,从1997年到2001年,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增长比较缓慢,年平均增长只有0.45%,而2002年到2006年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急剧地上升,年均增长率高达45.30%,超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整体出口增长速度。1997年到2001年出口数量仅仅在20亿平方米上下浮动,而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2002年出口快速增长,达到49.6亿平方米,是2001年的出口数量的2.23倍。2003年再创新高,达到82.9亿平方米,而2004年中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突破100亿平方米,达到116.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0.60%,高于中国与日本、香港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达到167.6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3.76%。2006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接近200亿平方米,达到186.1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03%。表1 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单位:亿平方米年份出口数量年份出口数量199717.4200249.6199818.3200382.9199919.52004116.6200022.12005167.66200122.22006186.11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19982006年数据整理和计算(四)中国对美国出口份额的变化图2显示,在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和出口量增加的同时,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占中国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升高。从1998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额占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8.79%上升到2006年的25.6%,9年间翻了1.9倍。其中2000年到2001年增长的速度最高,从2000年的12.5%增加到2001年的17.8%。除了2002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之外,2001年到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占中国总出口额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0%左右,2006年的比重更是突破25%。从图2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出口依存度逐年上升。图2 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单位:%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19982006年数据整理和计算(五)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变化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主要有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服装四类。从2002年2005年,除了中国是美国纱线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之外,其他三类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都始终保持第一位。从出口额来看,家用纺织品和服装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主要产品,在过去几年中它们占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5%左右。从2002年到2005年,虽然这两类产品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例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它们对美国的出口额仍然逐年上升。家用纺织品从2002年的767百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470百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0.1%;服装从2002年的9599百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1180百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3%。2005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占总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2/3,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4.79%,上涨幅度高于家用纺织品。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5/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14页。按照这样的增长势头,服装将会一直保持中国出口到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第一大产品的地位。虽然中国对美国面料的出口额在不断上升,但其占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例却是逐年下降的,由2002年的3.4%下降到2005年的3.0%。另外,纱线是四类纺织品服装中出口额最小的一类产品,2002年与2003年的出口额都小于100百万美元,分别为23百万美元和76百万美元,而从2004年开始突破了100百万美元的出口大关,增加到2004年的112百万美元和2005年的195百万美元,增长的幅度较大,年增长率为47.4%。但由于它在四类产品中出口额最小,所以它在对美国纺织品服装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增加的速度异常地缓慢,从2002年0.1%到2005年的0.7%,只增加了0.6个百分点。图3 中国对美国纱线出口的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22005年数据整理和计算图4 中国对美国面料出口的变化 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22005年数据整理和计算图5 中国对美国家用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变化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22005年数据整理和计算图6 中国对美国服装的出口变化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22005年数据整理和计算(六)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变化2002年部分类别取消配额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数量和金额持续大幅增长,而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却显著下降。从2001年的2.96美元/平方米下降到了2004年的1.25美元/平方米,平均出口价格降低到只有原来的一半,比全球平均单价还低了53美分。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年鉴(2004/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12页。其中2004年服装进口单价下跌5.22%,每平方米价格比全球平均单价低27美分,除毛制服装外,其他服装价格普遍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年鉴(2004/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13页。2004年纺织品单价下跌10.72%,每平方米价格比全球平均单价低4美分。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年鉴(2004/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13页。其中家用纺织品单价下降了11.54%,因其占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的近90%,因此带动了整个纺织品的价格下跌。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报告年鉴(2004/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13页。图7 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平均价格变化单位:美元/平方米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品服装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02005年数据整理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在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中的应用(一)模型的建立本文主要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第一种基本形式即对出口额的绝对增长分解模型来对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Jmpma模型的基本形式为模板。由于本文只将美国作为出口的目标市场,所以在模型运用中不考虑市场结构因素。单一市场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如下: 模型来源: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增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符号定义:代表结构效应 :代表竞争力效应:代表需求效应:代表基期一个国家的产品在目标市场全部产品进口中的份额:代表目标市场的全部进口额:代表目标市场对产品的进口额(二)结果的分析 本文将1998年到2006年这九年划分成三个时期,19982000年为第一个时期,20012003年为第二个时期,20042006年为第三个时期。将数据代入CMS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恒定市场份额分析结果,见表2。表2 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各影响因素分解影响对美出口的因素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需求效应绝对额$1138523378-14040079903716026237比重%41.6-31.940.1结构效应绝对额$-347578050-457733013231672459比重%-12.7-10.42.5竞争力效应绝对额$194588971662630199695319199651比重%71.1142.357.4实际出口增长绝对额$273683504444012789669266898347比重%1001001001、第一时期影响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第一时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发生在1998年到2000年。这个时期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1998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65.3亿美元,增长了27.3亿美元,增长率为71.8%。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年鉴(2005/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分析将增长分解为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部分,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时期的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共同推动的。其中竞争力效应起的作用最大,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71.1%,这说明在1998年到2000年这一时期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与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事实是相符。表3 中国纺织品服装就业人员和平均报酬年 份年末从业人员(人)平均劳动报酬(元)199839685975280199935678845753200033141746398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82001年数据整理和计算同时,需求效应对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是41.6%,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原因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的自给率不断下降,在这段时期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需求不断增大。与竞争力效应和需求效应相反的是,在这一时期结构效应是负值,即结构效应对出口增加所起的作用是负的,由于本文不考虑市场结构因素,所以结构效应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上,也就是说在1998年到200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国出口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是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而美国对它们需求的增长都小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平均增长。而在美国需求增长较快的纱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却很少,这就造成了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性。2、第二时期影响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第二时期是从2001年到2003年。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过程中,只有竞争力效应起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需求效应和结构效应都是起阻碍作用的。与第一时期不同,在第二时期需求效应是负值,这说明这一时期虽然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依然增加,但美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是减少的。主要是由于美国纺织行业的日益衰败使得美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感到危机重重,他们认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大量的进入导致了美国纺织品服装行业丢失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利益受到极大的破坏,所以他们联合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委员会一起向政府施压,要求采取严厉的抵制措施来减少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增加从贸易区内的第三国家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从而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行业进行保护。与需求效应的变化相反的是,在这一时期竞争力效应从第一时期的71.1%上升到142.3%,这说明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很大地增强,虽然美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下降,但由于中国大多数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都是贴牌生产,低廉的生产成本和高额的贸易利润对全球的各大产商依然有着强大的进口吸引,在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上还是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因此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仍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与第一时期一样,结构效应在第二时期仍然是负值,但相比上一个时期,绝对值已有所下降,从第一时期的12.7%下降到第二时期的10.4%,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结构虽然不是很合理,但是已经有所改进了。虽然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依然占据着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80%以上,但面料和纱线出口额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面料对美国的出口增长较快,增长率高于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的平均增长率。3、第三时期影响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第三个时期是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体现在三个效应的共同正向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竞争力对出口增长的效应仍然是正的,但是其占出口增长的比例却小于前两个时期。这说明从2004年到2006年这3年中,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虽然还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已经有下降的趋势了。长期以来,中国靠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使得纺织品服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价格上的优势。而在美国,纺织服装行业劳动者的工资是中国劳动者的十几倍,国内生产纺织品服装的成本和价格都很高,有的甚至是中国国产纺织品服装生产成本和价格的数十倍。因此,毋庸置疑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因为低廉的生产成本和价格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低价格并不完全等同于高竞争力,竞争力还要受到质量、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劳动力工资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就逐渐减弱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知识和生活水平飞速地提高,美国国民对进口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率的不断提高,给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于是美国不断提高对进口纺织品服装的质量要求,对进口的纺织品服装设置严格的进入标准。中国由于纺织品服装自身质量的不高和美国的保护贸易措施的加强,在出口时受到很多的贸易限制,发生贸易摩擦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由于质量和价格上的问题使得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连连遭受损失的情况反映了中国纺织品服装竞争力的下降。与前两个时期不同的是,结构效应的变化最大。在第三个时期,结构效应已经从负值转变为正值,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5%。这一时期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很快,其中增长最快的当属服装的出口。同时,在美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也是服装。可以看到,中国向美国出口了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正是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效应能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而需求效应在这一时期对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是40.1%,与第一时期所起的作用相当。这个时期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扩张是基本符合美国进口需求的。4、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效应的总结从各时期出口增长的推动类型看,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在第一个时期和第三个时期属于竞争力效应和需求效应共同推动型出口增长,第二个时期属于竞争力效应推动型出口增长。总的来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属于竞争力效应推动型出口增长。由于服装和家用纺织品在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份额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这两种产品自然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三、中国与其他主要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的优劣势比较从第二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是由竞争力效应来起主导性作用的,但是中国对美出口的竞争力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除了近年来中国自身存在的的问题和美国对中国不断施加的贸易壁垒压力等方面的影响之外,同时来自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排名第二的墨西哥和第三位的印度的激烈竞争也给中国对美市场的出口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国、墨西哥和印度三者在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的优劣势进行一些比较,这样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对美出口竞争优势所处的地位,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促进竞争力的培育和发挥。(一)中国的优势分析1、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份额占优从图8可以看出,中国、墨西哥和印度是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三个最大来源国,其中中国以29%的绝对优势牢牢占据着第一位,墨西哥和印度分别以6.8%和5.4%的比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中国国内在每年消化掉70%以上的纺织品与服装产量的同时,人均纺织品服装消费量依然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引自全国美国经济学会、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作为世界上最大和成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纺织品、服装在质和量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仍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发展和竞争的环境,有利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的扩大。可以说,这种发展机会与优势是墨西哥和印度所不具有的。再加上墨西哥和印度所占的市场份额与中国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会始终保持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一国的优势。图8 2006年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来源国(地区)分布图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自然资源丰富且产量大一直以来,农业在我国处于特殊的地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中国的自然资源又极为丰富,作为纺织品的上游产业,中国的棉花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5%左右。 数据来源:全国美国经济学会、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和厂丝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70%以上。 引自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另外,中国还是麻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有亚麻、剑麻等多种麻类纤维资源,其中亚麻的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虽然印度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国,但目前印度棉花产量不到中国产量的一半,且基本上还停留在满足自给自足的状态。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国际舆论认为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原料资源基础,但是印度在这些原料的生产上却与中国存在很大的差距。2003年除了在布的生产上超过中国以外,在棉、化纤维、纱和纺织品的产量上印度远远落后于中国,分别为中国产量的3/5,3/20,2/5和7/100。相比中国和印度在原料方面所处的优势,墨西哥在这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有利的先天条件。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墨西哥的棉花和毛纤维生产不容乐观。最近几年里,棉花生产下降了38.6,毛纤维下降了30.8。 数据来源:中小企业贸易促进网 与此同时,人造纤维产量也在不断地下降。表4 2003年中国和印度纺织原料产量产品棉(万吨)化纤维(万吨)纱(万吨)布(亿米)纺织品(亿米)中国4871181983.5832263.28印度314190.8408.0402.64.7数据来源: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二)中国的劣势分析1、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均高于印度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欧美、南美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正是因为两国劳动力资源上的相似性,使得两国之间存在的劳动力成本差异成为中国与印度在纺织品服装出口上的一个竞争因素。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对美国纺织服装主要供应国的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纺织服装业平均工资为0.68美元/小时,印度为0.38美元/小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引自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除了劳动力报酬高于印度外,中国在生产中的损耗费用及原材料费用也都明显高于印度,所以中国在纺织品总生产成本方面高于印度。以纱的生产为例,由表5可以看出印度比中国具有劳动成本竞争优势,中国环锭纱的生产成本为2.76美元/千克,而印度为2.45美元/千克。表5 中国纱与印度纱的生产成本比较 单位:美元/千克成本项目环绽纱开端纱结构纱中 国印 度中 国印 度中 国印 度耗损费用0.310.170.220.120.040.04劳动力费用0.040.050.010.020.020.02制造成本1.081.200.830.920.320.36原材料费用1.681.251.681.251.081.70总成本2.762.452.512.171.402.06数据来源:王亚静、陈富桥、祁春节: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另外,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差异、技术含量低是中国和印度在纺织服装业上共同的特点,这就容易导致印度通过利用比中国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成本优势模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来增加对美国的出口,从而使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在出口时面对强有力的替代品而失去竞争力,增加遭受贸易壁垒打击的可能性。2、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限制墨西哥虽然在自然资源上不占有优势,但它凭借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性的贸易优惠协定和地理上的优势在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上占据着有利的地位,并与美国达成了贸易默契。譬如,按照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时所达成的约定,只有在北美三国生产并且符合纺织品原产地规则的产品,才能享受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优惠待遇,而墨西哥纺织业快速的发展和出口的急速增加正是得益于原产地规则,并且使其与自由贸易区域内的美国建立起高度一体化的纺织行业。这样直接庇护了区域内部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和纺织服装产业,而对区域外的国家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过程中,美国一直有意利用原产地规则来限制中国的出口,这样使得中国在对美出口原本不具备区位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更是雪上加霜。四、中国对美国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竞争力下降,贸易壁垒增多中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是导致过去十来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在中国加入WTO后,尤其是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前后,中国纺织品业遭受到许多贸易壁垒,使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竞争力日益下降。2003年美国商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委员会根据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第242段,做出对中国进口的胸衣、针织布和睡衣三种纺织品服装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决定。 引自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81页。2004年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委员会又对原产于中国的棉制裤子(第647/648类)、人造纤维内衣裤(第352/652类)、人造纤维针织衬衫(第638/639类)、人造纤维衬衫(非针织类,第340/640类)以及棉质针织衬衫(第338/339类)采取特别保障措施。 引自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81页同年,美国纺织品服装协议执行委员会认定中国的袜子(第331/432类和第632部分)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扭曲,而且有进一步造成市场更深扭曲的威胁,并对来自中国的第620类人造长纤织物,第347/348类棉制裤子、第301类精梳纯棉纱和第447类毛制裤子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引自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面对美国如此强大的阻碍力量,以中低档纺织产品为主要出口对象的中国势必会遭遇极大的竞争力挑战。2、需求效应负作用的存在中国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出口,主要集中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低档产品上。在对美国的出口中,价格低廉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差异性、技术含量低,导致产品易于被模仿,特别会被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替代,使得美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减少。再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关税同盟所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使得贸易区内的第三国家如墨西哥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将逐步的扩大,这些都将不利于中国对美国市场出口的进一步扩大。需求变化与出口变化的不一致性在第二个时期中已经充分地体现,如果这种需求效应负作用长期存在的话,将会严重阻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效应。3、出口结构不优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结构效应已由阻碍作用逐渐转变为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很小。这说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的出口结构不优,没有很好地发挥产品结构效应在出口增长中应起的促进作用。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大部分是贴牌生产的,所以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出口份额占有绝对优势,而像面料、纱类这种原材料产品的出口所占的比例就非常地有限。而美国市场对面料、纱类的需求其实是很大的,因为在美国的经济结构日益向技术化和服务化转型过程中,纺织服装行业属于逐渐衰落的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0.4%下降到2000年的0.2%,再加上美国的地理条件不适合大面积地种植如纱、麻类这样的原料,所以在不具备生产这些原料产品的优势基础上,美国更多地是依赖外国的进口。 数据来源: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但是就目前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出口结构来看,中国并未抓住这个有利的条件扩大原料产品的出口数量。(二)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建议1、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品牌竞争能力目前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是通过低价竞销、加工贸易和定牌、贴牌等方式扩大出口和市场份额,使得中国纺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层次比较低。所以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就必须要尽快转移到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战略轨道上来。创造和发展自由品牌是这一转型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主体是企

    注意事项

    本文(2657.中国对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终稿.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