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资源ID:3826535       资源大小:17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摘 要中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服装出口多年来也一直雄居世界首位,而广东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业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纺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灵活的经营机制和灵敏的市场感觉,一直都在国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和自身企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等一系列问题,使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业面临困境。对此,我们通过对广东纺织品服装的发展及现状的了解,分析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及竞争优势与面临的机遇,最终得出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建设创新平台,推进品牌策略,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及服装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的对策分析。以求实现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业克服存在问题,健康持续发展。关键词:广东,纺织服装,出口,问题,策略Abstract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occupies the worlds greatest carrier. For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dvantage,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cluster, a flexibl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ensitive to market feeling, Guangdongs exports of textiles and garments have always enjoyed a vital pos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However, as a series of issues come up, rang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ism, to the frequent trade frictions; from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their enterprises, to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brands and core technology, textiles and garments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dverse conditions. Therefore, after our profound acknowledg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is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ntensive analyses within this field, which includ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hallenges throughout the trade, as well as the competition edges and the opportunities, we figure out a systematic solution to conquer the difficulties and maintain a sustained and sound development. These measures are as follow: to build an innovative platform to promote brand strategy,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 and Garment Trade Association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and.Key words: Guangdong, textiles and garments, export, problems, measures目 录1绪论1 1.1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研究背景和目的1 1.2 广东纺织品服装的发展及现状12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4 21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4 211出口产物附带值和品牌率低4 212 专业人才不足,生产工人短缺4 213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动力不足5 214 出口纺织服装企业大进大退5 22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5 221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使贸易摩擦不断升级5 2.2.1.1措施“特保”6 2.2.1.2 反倾销措施7 2.2.1.3 绿色技术壁垒7 2.2.1.4 社会责任标准壁垒7 2.2.1.5 区域壁垒8 222 出口配额部分取消可能导致无序竞争8 223经济危机下产业的影响8 2.2.3.1 外部市场不容乐观9 2.2.3.2 政策扶持力度有限,中小企业举步维艰10 224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影响出口103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与面临的机遇分析11 31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11 311地理位置优势11 312 纺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11 313 生产要素优势11 314 相关与支持产业的优势13 32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机遇分析13 321 出口贸易的环境将得到改善13 322 有利于与外资合作,提高竞争力144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对策分析15 41 重视创新平台的建设,向创意经济转型15 42 推进品牌战略16 4.2.1 战略选择17 4.2.2 定位选择17 4.2.3 建设与管理18 43 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19 44 发展绿色纺织服装业20 45 进行产业集群创新20 46 开拓多元化市场21 47 建立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21 48 充分发挥政府及服装行业协会的作用22结束语.24参 考 文 献.25致 谢271绪论1.1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加工国,而广东又一直是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龙头大省。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需求大量下降,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扶持力度,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仍难摆脱阴霾。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广东省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织物及纱线和服装及其衣着附件)30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5%。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值在2010年7月攀上年度高位后,连续3个月出现回落,10月份出口纺织服装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8.8%。其中,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82.5亿美元,下降10.4;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68.6亿美元,下降8.41。广东纺织服装出口一方面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消费市场形势尚不稳定、国际采购习惯发生变化等诸多障碍因素的制约下,广东纺织服装出口要从逆境中转暖还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另一方面广东服装出口自身企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优势。本文正是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分析以上问题,并且探讨实现扭转发展的对策,以求开创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的新局面。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有关广东纺织服装行业研究报告广东省纺织服装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其中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纺织工业,在进入21世纪以后正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客观评价广东省纺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广东省纺织工业竞争力问题,对广东省经济建设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国纺织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具体到广东纺织服装业出口问题研究方面,也有许多学者就广东纺织服装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王坤良对发展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思考,分析了广东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广东纺织服装业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并提出了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对策;金志豪广东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文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定性的系统分析; 并运用近几年的数据与实行配额前几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的指标定量分析,研究了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迈克儿·波特(Michael Porter) 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对10个重要贸易国家的上百种产业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菱形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等4个基本要素和政府、机遇两个辅助要素,且各要素间动态循环、相互促进产业竞争力发展。根据这些方面对广东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从国外研究情况看,国外的一些作家也针对广东纺织服装业做了一些研究分析。Vincent mok教授和Godfrey Yeung教授的Liquidit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southern China: A DEA approach,文章通过对纺织部门之间的流动性和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以探讨流动性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首先估计了纺织企业技术效率,然后应用A Tobit模型研究流动性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是对广东省279间纺织品公司的抽样调查,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拥有流动性相对较高的资金将更有效率,大多数中国的纺织企业更容易遭受资金不足而不是发挥内部的资金。此外,其他的潜在因素,如企业规模和货币激励的积极作用,以及出口本土化的负面作用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效率。1.3 广东纺织品服装的发展及现状纺织服装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论生产规模还是技术上在我国都具有领先优势。此外,广东具有灵活宽松的就业环境,吸纳了全国各地的人才,尤其深圳、广州、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成为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13。有关数据统计,全国有近100名中国十佳设计师当中就有40多名设计师是来自广东,中国服装设计师最高奖“金顶奖”评出的12位金顶奖得主,广东就占了5位,可以说广东省集中了中国最强阵容的服装设计师队伍。广东纺织服装产品也具有优势,产品开发信息速度快,产品设计快,出成品快,而且产品的时尚感强,能够引领国内的潮流。其优势主要由于来自对香港等地的流行信息的快速模仿,信息灵通,跟进国际流行趋势快于国内同行。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税率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广东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广东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外向型经济特点较突出。广东的市场集中在欧美,其中美国市场占40左右。因此,美国出现问题,广东受影响就要比其他地区大、根据2008年1-6月份数据统计,广东出口纺织服装15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3。众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了“生死劫”。而广东地区的服装加工贸易比重高,出口占70%,比长三角地区要高2。目前广东服装产业还存在以下问题:技术相对差,自主品牌目前缺乏影响力,主要是为国外的企业贴牌生产,再世界服装产业链分工中处于附加值极低的制造环节,仍缺乏产业龙头及一流品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企业之间、区域之间还存在大量的同质性,造成内部的过度竞争,而对外又缺乏竞争力;长三角地区同行的迅速崛起,加之广东地区的生产成本日益增加,使得广东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有时呈下降趋势。为了帮助纺织服装业摆脱困境,大力支持支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于2008年7月31日和l0月21日出台政策,分两次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到14;随后又出台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和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的六项举措, 以提振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信心;而前不久,国家又出台政策将出口退税率调高至15,并且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全力帮助纺织服装行业度过“寒冬”。值得关注的是,据广东部分纺织出口龙头企业反映,在外部需求大幅萎缩影响下,企业依靠技改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竞争力的举措有心无力。2008年下半年外商订单报价比上半年下降达50以上,国内企业不接受报价的话,订单就有可能流失到东南亚一带。2009年初广东纺织服装出口可能重新走上低价出口之路。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不断蔓延深化,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专家认为,纺织业目前的问题是国外需求迅速下降,国内产能过剩,不能指望通过一个振兴规划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纺织行业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1。2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21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211出口产物附带值和品牌率低现金,我国的纺织时装出口仍然缺少国际的闻名品牌,产物的附带值比力低,低利润贴牌加工是企业出产发卖的首要体式格局,自立品牌产物比重比力低,缺少国际闻名品牌对出口营销渠道的影响力和节制力,培育自立品牌在其出产,文化,市场评选喻面还存在比力大的差距12。广东纺织服装企业过度依赖香港市场和国内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形成了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漠视,产品更新的动力来自对香港等地的流行信息的快速模仿。同时,由于模仿对象一致,造成我省纺织出口产品定位趋同。而自主研发的能力仍处于低级阶段,科技人员缺乏,资金投入少12。不少企业习惯于灵活变通轻松赚钱,不愿耗时费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的发展使不少企业形成了高技术水平的加工能力,但是,不少服装企业专门为洋品牌加工生产,形成了一种“靠别人吃饭”,充当“洋打工”的角色。部分广东的服装企业存在着闭门造车、来样打版的现象,甚至抄袭香港款式,阻碍了自己品牌的创作与推广。虽然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使广东服装的名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像安利芳、曼妮芬、富绅、凯撒、康妮雅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省级名牌,但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仍然匮乏,这样在品牌战略上与国际知名品牌相较量处于弱势地位。212 专业人才不足,生产工人短缺尽管近年来广东省的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很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置服装专业,但是广东服装行业仍然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高学历的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营销人才、设计人才缺乏,将成为制约广东服装发展的瓶颈。另外,生产工人短缺将弱化出口成本优势。自2004年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陆续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现象,将可能导致缺工地区企业工资水平被迫上涨,纺织工业的劳动成本大大增加。今年,也就是2010年,广东珠三角地区再次出现“民工荒”、“技工荒”,而且现象较之前更为严重。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广东纺织服装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化的极大障碍,成为发展广东纺织服装的“软肋”。213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动力不足目前,广东纺织工业技术升级速度相对较慢,纺织企业总体运行质量偏低,一些经济指标甚至低于全国行业平均值,纺织企业创新动力普遍缺乏。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对纺织行业等传统产业不够重视,整个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速度有减慢趋势。另外,珠三角纺织工业未能利用先发优势顺势提升产业结构,纺织品质量和创新滞后,企业仍然依赖成本优势,投资环境不够完备,也未能营造珠三角与山区两翼地区形成纺织工业梯度,也影响了全省产业战略布局的调整进程。214 出口纺织服装企业大进大退2008年据统计,我国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省份广东有数千家服装出口企业退场,同时也有数干家企业新登场。多方压力下,广东服装出口行业进入大换血的时期。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年14月,广东参与服装出口的企业共有9853家,其中3654家企业是去年同期无出口记录的新加入企业,同时有3665家企业去年同期有出口而今年前4月没有出口,加入与退出服装出口的企业数基本持平。2008年15月,全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00.9亿美元, 同比增长9.3。其中,广东出口86.2亿美元,下降21.8,除1月份和3月份增长外,其余3个月均呈20以上的降幅,尤其是5月份出口24.8亿美元,大幅下降306。广州海关有关分析员指出,民营企业出口明显下降,企业频繁进退服装出口行列。2008年15月,广东民营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出口服装34亿美元,下降447,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5.8下降到39.4,其中私营企业出口30.4亿美元,下降46.4。15月,仅私营企业就有2876家企业是2007年同期无出口业绩、2008年才有出口的,而有2410家2007年同期有出口的企业2008年已没有出口,但新增加的企业出口规模普遍较小12。22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221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使贸易摩擦不断升级2005年纺织品出口配额全部取消以来,我国对欧美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为了保护本地区的利益,美国、欧盟相应启动了WTO允许的“特保”条款,对多种纺织品服装实施进口数量限制。迄今已有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根据我国加入世贸法律文件中有关的“特保”条款进行国内立法。“特保”给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特保”已逐渐成为取消配额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另外,随着纺织服装行业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尽管配额等关税壁垒已不再是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但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安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将取而代之成为限制出口的贸易壁垒。一些区域性经济保护体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标准等手段,设置一系列新的技术障碍限制进口,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构建的“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最大的非关税壁垒。广东作为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大省,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尤为深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2.2.1.1措施“特保”“特保”措施指中国加入WTO文件中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和过渡期特定产品特别保障措施。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规定从2005年至2008年年底,在WTO成员认定中国产品造成“市场扰乱”的情况下,可对中国已取消配额限制的纺织品服装重新实施数量限制,此条款称为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中,规定从中国入世直至2013年底,WTO成员如认为中国出口造成或其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可对中国采取过渡期特定产品特别保障措施,限制中国产品流入。两项“特保”措施含义大体相同,其明显的不同是前者针对纺织品服装,而后者可针对任何产品且有效期长。2005年1月1日,随着配额的取消,为降低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我国政府曾以加征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关税进行自限,但并未遏止住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潜力在短时间对美欧等国和地区的集中释放,导致美欧于2005年5月23日、27日先后对中国纺织品根据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实施限制。贸易摩擦发生后,中国政府委派专人赴美殴进行反复磋商,并与殴盟于6月11日签署纺织品备忘录,与美国于11月18日签署了备忘录,中殴、中美纺织品备忘录将分别于2007、2008年底到期。根据中欧、中美纺织品备忘录,从2005年至2007年,中国有10类纺织品对欧盟出口的增长幅度被限制在812.5;在2006年,有21类服装和纺织品对美国出口的增长幅度被限制在1015,在2007年,被限制在12.516,在2008年被限制在1517。可以认为,在2013年底之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会始终处于“特保”阴霾之中。2.2.1.2 反倾销措施我国纺织品服装遭受贸易摩擦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据WTO统计,1995年2005年,成员方共发起贸易保护调查案件2840起,反倾销案我国469起,占16.4,其中2004年,我国遭受52起,占24.5,2005年57起,占29.8。对华贸易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已达到70起,从中看出欧美等国利用反倾销手段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限的意图明显。反倾销措施对产品出口的危害要比数量限制大得多,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的制约,更将受到严重影响。一旦某类产品遭遇反倾销,那么该类产品出口环境的稳定性和预见性将受到影响,波及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最终导致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困境。2.2.1.3 绿色技术壁垒纺织品服装绿色技术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依靠其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目的,通过颁布法令或技术法规,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制性产品技术标准,实施环境标志和其合格评定程序,对不符合它们要求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限制或拒绝进口,以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目前主要有两类: 一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其代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14000,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具体内容是要求调查企业使用的能源、用水、原料、排水及工业废气物的处理情况及噪音、振动、臭味等状况,并要求企业提出改善期限及数值等。通过ISO14000认证是符合环境管理要求的重要标志,可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二是绿色环保标志认证。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环保标志是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 Standard 100)。该标志只涉及对纺织品服装本身所含有害物质的检验,它由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现在该协会已包括了13个欧洲国家的协会,加贴该标志的产品在欧盟更为普遍3。2.2.1.4 社会责任标准壁垒社会责任标准壁垒是指以保护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由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标准是由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在1997年10月制定的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认证标准(SA8000),该标准是国际采购商要求供应商的标准,其内容涉及以下方面: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工作环境等。我国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因而中低档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但若实行SA8000与订单挂钩,企业必须额外增加大量费用去申请SA8000认证,这样势必增加出口成本。若企业申请认证未获成功,会因此失去不少跨国公司的订单,导致我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15。2.2.1.5 区域壁垒目前,全球区域集团已超过50个,区域集团在便利了区域内贸易的同时,却形成了对区域外贸易出口方的歧视。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内,美、加、墨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迅速增长,且NAFTA的纺织品原产地规则极为苛刻并带有歧视性,由于该规则的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急剧减少,1994年以前,我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服装供应地,而在2001年,墨西哥的出口数量已经是中国的1.5倍;对欧盟而言,纺织品服装贸易以区域内部贸易为主,区域外国家进入欧盟市场的屏障越来越厚。222 出口配额部分取消可能导致无序竞争随着进入国际市场门槛的降低,服装企业纷纷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这将加剧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如果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而无序竞争,将导致行业利润的降低,最后自相残杀,两败俱伤,而且极有可能引致它国对我国的反倾销,从而成为进一步扩大出口的障碍。目前广东省的服装生产企业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如果不加强行业自律,极有可能导致一哄而上,低价倾销,过量出口授人以把柄,一方面是自相残杀,另一方面将面临反倾销的诉讼。223经济危机下产业的影响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发端于美国,迅速席卷全球,业已成为一场不折不扣的全球经济危机11。在这场危机之中,我国纺织服装业作为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成熟度较高、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影响。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在2008年之前平均每月的增速主要在20左右及以上,就在2008年之后,纺织品出口主要呈下降趋势。预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将达720亿美元, 出口增速下降约9.3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纺织品出口额约达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4.92;服装出口额约达444亿美元,同比下降544。从整体来看,预计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将达到157772亿美元,与去全年出口总额相比,下降12。广东作为全球第三大服装出口基地和重要的针织生产基地,其纺织服装业是全省最具影响力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广东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的特点及其纺织服装业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多数的现状使得广东纺织服装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之中显得敏感而脆弱。2.2.3.1 外部市场不容乐观此次经济危机不同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主要是对东南亚国家及韩国、日本的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打击,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波及。广东在区位、地缘方面临近东南亚和港澳台,也遭受了负面影响,纺织品出口量增速放缓,呈波动趋势11。但是,广东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在于香港、美国与欧盟,因而此次危机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远远超越10年前。我们知道,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人民币相对升值,使纺织品的价格优势下降;而国际金融危机却在客观上使人民币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币值,暂时阻止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同时,亚洲金融危机使东南亚等国加强对纺织品出口政策的倾斜,以降价、倾销手段使国际纺织品价格下降,挤占了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而全球经济危机使美国、欧盟等地缩减消费,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减少。应当说,前者是从供给方面降低中国纺织品竞争力,而后者则是从需求方面影响中国的纺织品出口5。如果说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和广东纺织业只需要一两年时间来消化,而此次全球性的危机的持续时间和规模则无法预计。以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为例, 2008年全美国年平均失业率由2007年的46增至58,创2003年以来新高,失业人数达110万。同时,2008年9月, 占美国经济最大比重的消费开支出现了17年来首次下滑,预示着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近3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由于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大,失业增加,经济放缓,居民的消费信心将下降, 由此可能会削减对于商品的消费,对包括纺织品在内的进口商品的消费也会相应减少15。2008年1一11月份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数量同比下降5.0,从中国进口数量下降3.3。而广东纺织服装出口美国的惨淡经营在从104届和105届广交会上也可见一斑。2.2.3.2 政策扶持力度有限,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经济危机波及纺织服装业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扶持相关行业与企业。2009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认为,纺织工业是我国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2月5日联合发布关于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2月1日起,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此次调整将涉及3325个税号,这也是近半年来国内第三次上调出口退税。业内专家表示,这次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的涉及范围很大,行业将因此受益约I70多亿元;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扶持的一个信号,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将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不再仅局限于制造这个环节的优势。自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六次调整出口退税率,然而大批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利润依然呈现负增长, 目前纺织企业出口退税率仅剩下一点的上调空间,出口企业现在面对的真正困难是外部需求疲软和国内信贷紧缩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 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宏观经济,对整个产业来讲确实是明显的信号弹,有着鼓舞士气的作用。然而,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有了订单才有话语权。目前的国际市场的萎缩,使得境外采购商压价现象严重,压价现象严重,订单价格普遍减少20以上,很多情况下又是长单改为短单、大单改为小单。为数众多的广东纺织服装中小企业长期依靠来料加工和贴牌,危急中运转困难,频繁倒闭。内外交困使得广东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着一次残酷的洗牌。224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影响出口广东的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依存度高,企业大多处于净出口状态,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负面影响是无法回避的,将进一步削弱广东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6。据推算,人民币升值对纺织各子行业出口的影响为:人民币升值1 ,棉纺织、毛纺织和服装行业出口产品的营业利润分别下降15.96,8.4 和10.3 。如果人民币升值5-10 ,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 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8。3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与面临的机遇分析31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311地理位置优势广东的地域条件优越,地处华南沿海,拥有广阔的海域和沿海地区,大陆岸线长达4314公里,约占全国大陆岸线的四分之一,是全国大陆岸线最长的省份。全省93个市县,有46个市县直接靠近海岸或者有沿江出海港口。紧邻香港,随着香港贸易的发展,广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受益地区,同其他地区相比,广东服装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大,经营模式先进,是全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省,也是全球第三大服装出口基地。广东省纺织工业各大类产品、品种、质量、品牌和工业总产值、销售额等指标均领先全国。截至2010年10月,广东省出口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织物及纱线和服装及其衣着附件)302.6亿美元。广东省这样优越的地理条件因素及其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312 纺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纺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成为广东纺织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广东的纺织服装集群化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地理优势,产品的市场很通畅;专业化生产已形成“块状”产业。专业化生产小而精,小而专,相互配套协调。如中山的休闲装,东莞的服装、毛针织,佛山的面料、针织、童装、内衣,揭阳的衬衣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文化优势,广东省已形成独特的服装企业文化、品牌文化、设计文化和营销文化;资源优势,珠三角城市集聚了许多高素质人才;咨讯优势,依托香港品牌市场信息优势,广东服装产业已形成善的与国际市场相连接的下游市场通道。但广东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劣势。广东省纺织产业重点集群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市所属的40多个镇6。313 生产要素优势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是纺织服装生产基本的原料资源。由表1可知,2005-2008年,中国棉花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8-2009年,达7,795,000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48,预计2009-2010年,中国棉花产量将保持7,185,000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06。虽然我国在棉花产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棉花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国内棉花价格在1988年还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65.47,到2008年就涨到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93%。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4。表1: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产量表单位:1000公吨资料来源:USDA棉花市场分析报告(2009)纺织服装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因素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广东省多年来在纺织服装业上保持比较优势也主要源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从劳动力素质看,我国劳动力素质虽然与欧美相差较大,尤其是在高端纺织产品上,相对于亚非拉的大部分低成本国家来说却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广东纺织服装业在对纺织技术人才的培训投入上也是居于我国前列的,劳动力素质优势比较明显。广东的纺织企业大多建立在乡镇、郊区,且周边省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向广东输送,因此在今后一段相当长时期,广东纺织服装业仍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16。在产能方面,2008年6月份,全国纱产量同比增长13.61;布产量增长2.62;印染布产量增长8.96;无纺布产量增长28.42;服装产量增长3.09,上述产品产量增速比上月均有所加快。1-6月,全国纱产量累计为1096.22万吨,同比增长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86个百分点;布258亿米,同比增长01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印染布242.27亿米,同比增长3.3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35个百分点;无纺布25.98吨,增长28.42;服装产量114.34亿件,增长l1.3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2个百分点。但应该看到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业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目前的服装业劳动力成本是0.76美元/小时,而印度、印尼、越南分别为0.67美元/小时、0.55美元/小时和0.28美元/小时。与此同时,新劳动法的实施,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上涨30。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利润空间将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直接挤压,其国际竞争力将会弱化。纺织业劳动力素质优势也在不断减小,特别是当前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正在不断快速上升,导致我国一些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正在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314 相关与支持产业的优势广东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纺织产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了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相互竞争和互补的企业及相关的机构,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与支持产业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首先,相关与支持产业最有可能促进产业创新;其次,相关产业的国际成功也会带动有关产业成功。如广东西樵纺织服装企业有1200多家,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纺织、染整、辅料生产、服装生产销售与纺织机械等各个领域的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已从国内著名的纺织产品集散地变为现代产业集群地。32 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机遇分析321 出口贸易的环境将得到改善中国加入WTO将加快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纺织服装贸易市场空间扩大,出口贸易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配额体制的瓦解将会使各国的市场更加开放,大量增加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在发达国家市场的贸易机会。广东纺织业是典型的外向型加工工业。但由于配额的限制,使广东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受到了限制。配额的取消必然有利于广东纺织业扩大原有市场和开拓新市场。而且,配额的取消将为纺织品贸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各国的纺织品企业将获得一个平等的贸易机会,也将有利于各国之间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公平竞争,维护正当权益,共同建立与维护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秩序。这无疑为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设计(论文)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