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doc

    • 资源ID:3826518       资源大小:433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doc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学 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班别 2007级(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6月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 经济与贸易学院摘 要劳工标准泛指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福利以及其他公民权利所作的规范与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劳工标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劳工标准原属于一国内部事务,但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进口国尤其是劳工标准相对先进的进口国,开始认识到一国不遵守劳工标准的行为可能使其获得某种出口优势,从而主张将劳工标准问题与贸易协议挂钩,而发展中国家虽对此则持反对态度。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劳工标准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需及早做好准备,而广东又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为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劳工标准与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关系。本文从劳工标准的内容出发,以劳工标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作为主线,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论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介绍了劳工标准的概念、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劳工标准的本质。接着,从深层次的理论意义上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不同态度的原因,未来趋势原因分析,核心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然后,基于广东的实际情况,运用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劳工标准和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笔者发现劳工标准提高会对广东的以加工业为主的出口贸易造成一定的消极。据此结论,结合现行统一劳工标准的实施情况,论文对广东如何应对劳工标准国际化这一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出口贸易,广东实证分析AbstractLabor standards refers to the wages, working conditions, labor welfare, and rights of other citizen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governments and academic common concern issue,the importance of labor standard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Labor standards are originally within the domestic affair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abor standards in import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relatively advanced importing countries,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that if a country don't compliance with labor standards may get some export advantage .so,developed countries agree to link the labor standards with the trade,although developing countries opposed.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labor standards is a general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hina needs to prepare early for this, it is necessary analysis of labor standar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xport trade. This paper analyze the the labour standar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 Firs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abor standards, labor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labor standards. Then, the deep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labor standards, different attitudes on the reasons for Analysis of future trends, core labor standard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may have negative effects and positive effects. The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Guangdong, the use of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rt trade. I found that labor standar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will Guangdong's export-oriented cause some negative.Accordingly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implementation of a unified labor standards, the paper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issue of labor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 labor standards,core labor standards,export trade,Guangdong Analysis 目 录1.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2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21.2.1国外的研究情况21.2.2国内的研究状况41.2.3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41.2.4 本文的创新之处51.3研究方法与思路51.3.1 研究方法51.3.2研究思路52. 国际贸易中劳工问题概述62.1与国际劳工相关的概念62.1.1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62.1.2核心劳工标准62.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观点72.2.1发达国家的观点72.2.2发展中国家的观点72.3.劳工标准的实质82.4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预测82.4.1理论基础上的预测92.4.2 从经济全球化方面来预测92.4.3 WTO 规则方面的预测102.5劳工标准对广东贸易的影响102.5.1消极影响102.5.2积极影响113.劳工标准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123.1 研究方法133.1.2模型13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153.2.1 数据来源153.2.2 样本选取153.2.3 数据处理前的回归分析163.2.4 数据处理后的回归分析183.2.4结果分析214.广东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策略224.1政策制度方面224.1.1加大广东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224.1.2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224.2机构改革方面234.2.1完善和加强工会建设234.3.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234.4 企业发展方面254.4.1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254.4.2 提高企业科研水平26结论27参考文献28致谢29附表301.绪论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1.1.1选题背景20 世纪以来,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发达国家内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资冲突、环境污染、贫富分化、消费者权利被践踏等现象的出现, 西方学界开始意识到企业利润的增长带来的社会边际利益可能为负, 企业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必须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上承担对全社会、全人类的责任。面对世界性的生态、贫穷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任何组织都要在社会责任领域重新评估其运行过程和社会角色。在多边国际贸易体系中,劳工标准作为社会责任领域里一个棘手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各种贸易协定中,国际上就贸易与劳工标准之间关系所持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低水平的劳工标准不仅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具有经济上的威胁,这主要体现在对出口的影响上。较低水平的劳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基本权利和生活标准造成了威胁。据此发达国家要求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要求对劳工标准进行有效管理以限制或制约产品生产与国际劳工标准不符的货物贸易。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框架下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处理而不是进行贸易限制。使用贸易限制不仅有滥用保护主义之嫌,而且会减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降低低收入国家提供更好的劳工标准的能力。以广东省为例,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是众多中小企业,且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跨国公司或外国企业在订单中要求广东省的企业必须满足或通过其相应的劳工标准验证。对于不能很好满足或实现劳工标准的中小企业来说,通不过验证或者不能达到令跨国公司满意的水平,企业将会失去大量订单,甚至导致某些投资转移。在广东,很多的生产制造企业遭受由实施劳工标准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他们将重新依据劳工标准与中国企业签订新的采购合同。由此可见,劳工标准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为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必然问题。尽管发展中国家反对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的问题,但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立法中,相关规定都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明智选择不是对挂钩问题继续争辩,应该是承认现实并积极应对,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对出口贸易和劳工标准的研究尚有必要。1.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本文目的旨在讨论劳工标准的高低是否会带来出口贸易的增减。这一研究将在以下两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借鉴意义。首先,能够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通过了解劳工标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把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此不同的立场和态度,透视不同国家在不同态度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可以对劳工标准这一问题的现象、特征和实质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此外,本文从实证两方面,分别研究了劳工标准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提高劳工标准是否会人为地增加比较优势进而导致更多的出口”这一争论提供参考依据。广东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些国家或组织已经明确提出要抵制广东省生产的玩具、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鉴于广东省经常面临因劳工标准问题而受发达国家贸易制裁的情况,探讨广东省应如何面对这一劳工标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劳工标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争议由来已久,但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的影响日益加深。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和发展中国家政府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且问题性质呈现出从政治、经济、道德和哲学等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从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转化的趋势。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总的来看,分歧多于共识。1.2.1国外的研究情况对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已开始,例如Johnson(1969)和Brecher(1974),他们考察了最低工资及其福利的含义。而最早开始对劳工标准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1981 年瑞典隆德大学的Gote Hansson 在社会条款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探讨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由来问题、特殊工作条件下的社会条款、社会条款所涵盖的内容和选择的贸易政策措施等。Hansson7的研究表明,社会条款可能改善那些在出口部门工作的工人的处境。但是大量有关国际劳工标准研究的文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恰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时。全球化对劳工的负面影响开始增多,国际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劳工问题,并引发了相关国际组织对该问题的争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对于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群体,诸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经合组织、各国工会以及学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贸易与劳工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劳工标准水平对于直接投资流入和贸易的影响,什么样的手段是推行劳工标准的恰当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工标准发挥什么作用, 贸易措施是否是执行劳工标准的有效手段,是否应该设立统一的劳工标准,如何监督和评估劳工标准的执行情况等。有关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理论有:有效的、竞争的市场和政治经济模型、再分配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向下竞争理论、消费者主权理论、提高劳动力市场机制理论、南方工人的福利等.在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实证研究方面:Aggarwal(1995)考察了10 个发展中国家核心劳工标准的执行情况和他们向美国的出口份额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低劳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和高标准国家相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出口优势。同时她还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劳工标准往往高于非出口部门和非贸易部门。Romero(1995)和Maskus(1997)11也指出,出口加工区的工资通常高于其他部门并享有更好的工作条件,从而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上述观点。Busse(2002)对核心劳工标准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他发现,劳工标准的影响取决于其种类。强迫劳动和童工的存在会加强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禁止组织工会也会使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出口优势。Hildegunn Kyvik Nordas(2003)以毛里求斯、墨西哥、秘鲁、菲律宾和斯里兰卡五国为例,选择1960 年到2000 年的相关经济和社会指标,实证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女性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中女性的份额在增加,而且男女间的工资差距在减小。得出的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在非熟练劳工充裕的国家对女性而言可能是机会之窗,而受保护的资本和技能密集型产业是女性就业的障碍。Marzia Fontana 和Adrian Wood(2000)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孟加拉1985 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外贸政策和资本流动对女性的工资、家务和休闲的影响。他们的模型中不仅包括了所有的市场经济部门,还包括了社会再生产和休闲活动,而且还将女性和男性分开考虑。Lance Compa 对美国的结社自由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观点是:哪里工人权利得到保障,哪里就有更多的人权。1.2.2国内的研究状况国内目前对于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不多,现有的研究大致以探讨国际劳工标准对全国对外贸易的可能影响,并给予政策建议为主。早期的研究出现在1995年左右,如张克宁(1995)对世界贸易组织内劳工标准的规定和不同国家的劳工标准立场进行了介绍,建议政府关注劳工标准的动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利。1996年之后伴随着新加坡会议的召开,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于劳工标准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研究,缪建文(1999)研究了现行的劳工标准和规则之间的冲突。杨青(1997)则认为社会条款纳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西雅图会议之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多,杨体仁(2001)提出要对劳工标准进行多面的思考,看到其合理性的一面。高振沧和王凤如(2005)、卢修敏(2005)、赵平(2005)、马丽(2007)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从而推断出二者挂钩是难以避免的,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安增科、张新国和张霞(2007)认为劳工标准问题的本质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交叉矛盾的产物2,争议将长期存在,最为可行的解决方式是在民间层次上自愿采用第三方标准。1.2.3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国内外关于劳工标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从研究规模来看,国外特别是美国和西欧对于劳工标准的研究处于较成熟阶段,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研究群体;而且主要是从事经济学研究学者,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解释某些现象。而在国内,对于该问题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包括法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国外研究涉及的劳工标准领域比较宽泛和细化,既有涉及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的规范研究,也有涉及与现实相关的实证研究。此外,对劳工标准的单个领域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比如说童工问题、性别问题、发达国家的情况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以及不同的产业所受的影响。而国内研究仍停留在介绍性和规范研究,鲜有实证研究。在国外学者中形成主流看法的意见与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不同。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劳工标准的实施不一定通过贸易协议的方式来解决。如Brown、Deardorff (1998)认为就劳工标准与WTO 以及和美国的贸易协议相挂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经验上都没有令人信服的案例。1.2.4 本文的创新之处从以上国内外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研究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研究情况较国外落后,而且大部分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证分析很少,有的也是全国范围的数据。广东作为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省,且出口的贸易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工标准对中国贸易的影响首当其冲的省份就是广东,这几年更为明显。SA8000认证要求,工厂环境调查等变相的以劳工标准为幌子的蓝色壁垒已经对一些企业造成影响,广东也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采取一些措施积极应对。然而,至今未有采用广东数据对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广东的实际出发,收集广东省有关方面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广东的实际情况分析劳工标准的提高对广东省的出口贸易有没有影响。1.3研究方法与思路1.3.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理论分析方法。通过了解劳工标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把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此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对比不同国家在不同态度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可以对劳工标准这一问题的现象、特征和实质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思考。(2)定量分析,依据收集和查找的统计数据,凭借国际上核心劳工标准研究方面权威学者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所要分析对象的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1.3.2研究思路从阐述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劳工标准内涵出发,进而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态度的异同,以厘清国际上劳工标准所代表的利益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意义。由于核心劳工标准是劳工标准中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我们本文说到的劳工标准都以核心劳工标准为研究对象,并借助广东省的相关历史统计数据和国际经验数学模型,用统计工具探讨核心劳工标准对广东省出口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我省在对待国际劳工标准和劳工标准方面所应持有的态度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对策。2. 国际贸易中劳工问题概述2.1与国际劳工相关的概念2.1.1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在西方文献中没有一个严格的劳工标准的概念,由于它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法律渊源,故其提法众多,如国际劳工标准、劳工标准、社会条款、核心劳工标准等。严格说来,各个概念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OECD(1996)认为所谓劳工标准指的是规范产业关系和工作条件的规则、规范和公约。该定义得到了较广泛的接受。另外一种定义方法是从法律的角度将劳工标准定义为有关劳动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它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福利与其他公民权利所作的规范和要求。而国际劳工标准通常是指国际劳工组织所采纳的公约和建议书。今天,这些国际劳工标准涉及到的领域已经十分广泛,包括基本人权、就业、社会政策、劳动管理、工作条件、行业关系、社会保障、妇女地位、童工问题、移民等。 2.1.2核心劳工标准 由于国际劳工标准所涉及的各种劳工权利公约数量很多,且各国执行情况各异,从而需要有一个基础的标准,使之既能包括劳工的最基本权利,又能为各国普遍接受,这种基础标准被国际劳工组织称为“基本劳工权利”,又被称为核心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出现。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提出贯彻核心劳工标准的问题,要求成员国承诺遵守基本的劳工权利。1996年OECD正式提及核心劳工标准的定义,按照OECD的定义,核心劳工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l)禁止强迫劳动;(2)雇佣非歧视;(3)禁止剥削性的童工;(4)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自由。核心劳工标准不仅得到了国际劳工组织的肯定,而且在跨国公司的生产守则(自愿劳工标准)中也得到了肯定,目前己经拥有广泛的国际认知度。由于核心劳工标准本身的地位,更由于在贸易规则中纳入劳工标准的要求主要也是指的核心劳工标准,所以论文中的研究对象以核心劳工标准为主。2.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观点2.2.1发达国家的观点 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相联系,他们往往对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社会倾销”(social dumping)以偏离其劳工标准为由加以制裁。其理由根据有:其一,发展中国家过低的劳工标准是造成其产品生产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因而对发达国家构成不公平竞争,使发达国家国内相关产业丧失了原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其二, 发展中国家过低的劳工标准是发达国家产业工人失业的诱因。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受到冲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资本由于受到低工资成本的吸引而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这无异于是把本国的就业机会轻易让于发展中国家。其三,发展中国家过低的劳工标准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构成威胁。由于上述两种影响,容易出现“低标准驱逐高标准”的局面,即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会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靠拢,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其四,发展中国家的确存在人权弊端。诸如大量使用童工及犯人,对妇女、少数民族的歧视,规避劳工立法,工人集体谈判能力薄弱,政治统治的专制体制等,这均是对人权的严重践踏6。2.2.2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发展中国家极力反对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其理由依据有:其一,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标准是其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低,人口相对“过剩”,预期劳动报酬低,就单位工资这一点而言,具有低人工成本优势是很自然的,这是一种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优势的客观所在。其二,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成本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影响的有限性。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整体经济规模而言这种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低工资成本往往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出口仅针对发达国家数量很少的制造业和无技术的非熟练劳动力产业,故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影响度是有限的。其三,国际社会和谐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以尊重人权为由与国际贸易挂钩,推行全球性劳工标准以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这在表面上确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对发展中国家人权的尊重要从其客观的历史发展出发,尊重其特有的人权状况就是要尊重其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对人权而言,在一定意义上WTO 体制本身可以说具有扩张并带有侵略性的特质,而国际人权体制却带有防御性特点,只能例外地限制贸易自由。当两种价值目标出现矛盾时,不管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劳工标准,都必须树立经济发展适当让位于自由贸易的理念。只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了,才能根本上改善其人权状况,国际社会才能真正和谐发展。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而不应是进行变相的用贸易保护主义而设置种种壁垒。关于劳工标准是否应与国际贸易挂钩,虽然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是众所周知,只要承认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历史的必然,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必定也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但是必须承认两者和谐统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发达国家依此来扩大国际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另外,发展中国家也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努力解决制约自身劳工标准的问题,以便更大范围地投身于国际贸易舞台。2.3.劳工标准的实质 从上述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国际劳工标准的本质是以维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为目的。因为在世界各地的血汗工厂里,存在着诸如严重加班、超低工资、工人工作及居住条件恶劣、使用童工等情形,劳工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人所受的压迫和奴役。但是贸易保护主义者恶意地利用了劳工标准问题,以提高劳工标准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出要制定国际通行的、统一的劳工标准,对达不到国际劳工标准的产品不予进口,甚至对达不到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这种做法无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差异性,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3。所以,对这种蓝色贸易壁垒,我们应坚决抵制。2.4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预测 从当前的情况看,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迟早的事,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根源和强化的可能性。2.4.1理论基础上的预测 从理论上看, 有坚实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的挂钩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少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也就是说资本充足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应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萨缪尔森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国际贸易引起的要素价格波动, 认为从长远来看, 由贸易导致的商品价格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一国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 引起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 进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即在贸易中会使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因此,按照这一原理, 根据现在的贸易发展状况, 发达国家的工资标准、劳工标准都将向发展中国家看齐, 从而导致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正是基于此,发达国家一口咬定其国内部分工人工资的下降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低劳工标准所造成的。为此, 可以看出, 不管发达国家工资标准、劳工标准是否下降, 但只要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观点看, 确实使发达国家的工资、劳工标准向发展中国家靠拢, 这为他们实施贸易制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发达国家必然以此为由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在劳工标准方面进行限制。2.4.2 从经济全球化方面来预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猛发展, 社会问题和劳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 富人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财富分配严重两极分化, 失业工人大量增加, 社会保障不足, 劳动条件恶化, 相当多的工人处于贫困之中。这些问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 而且开始蔓延到发达国家。同时劳资冲突的加剧和劳工地位的下降, 使得劳工组织也成为社会条款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积极鼓吹者。为此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不, 因为在国际贸易的进行过程中, 必然涉及劳工标准问题, 经济发展应与社会发展同步, 这是一个客观的要求。2.4.3 WTO 规则方面的预测 WTO 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 目前还主要由发达国家所影响和左右, 而这些国家的政府与工会是劳工标准的积极推动者, 雇主方面也表示可以接受,因为大多数公司都意识到, 消费者在选择购物时愈来愈考虑公司的道德表现, 商业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已经变成一件头等大事, 大多数商业发展计划都需要道德评估。在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下, 消费者开始感觉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是自私、不负责任的组织, 从而不愿购买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这就给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个意见已经被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所认可。所以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或联系, 将是一个必然的要求和趋势1。2.5劳工标准对广东贸易的影响2.5.1消极影响 1、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其国际竞争力。广东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优势,长期以来只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生产和出口大量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以此与发达国家进行相互贸易。劳动力成本低是广东许多企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然而,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恶劣劳作环境、低薪水平、雇佣童工、加班加点等常见社会问题。一旦发达国家强制要求执行统一的劳工标准,则广东出口企业为了保持已有的国际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将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提高本企业的劳工标准,以此确保在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工作时间、加班时间、福利待遇以及工作安全条件等方面符合更高的劳工标准,但达标的过程将使出口生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此外,达标过程中,出口企业还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费用和成本,国际竞争优势难以为继8。 2、过高的劳工标准会削弱广东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除了经济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外,廉价劳动力一直是广东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动力之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量素质优良而廉价的劳动力一直是广东的比较优势所在。如果劳工标准提高到企业社会责任规定的水平,那么跨国公司会因为担心其分包商不能达标而不愿来华投资。毋庸置疑,吸引外资受阻势必进一步影响到广东产业升级的发展通道,弱化外贸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有可能导致广东出口贸易总额萎缩,出口创汇能力减弱。由于我们选取适用更高的劳工标准后发生的情况就是出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广东省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比如服装、玩具、鞋业等,这些大多属于富有价格弹性的产品。因此,当出口产品价格富有弹性的情况下,价格的提高就会导致需求量的减少率大于价格的上升率,也就是价格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显然,劳工标准的提高将导致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上升,进而使得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下降,造成广东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整体创汇能力的降低,使得广东省出口贸易总额萎缩,出口创汇能力减弱。 4、削弱广东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当前广东省有大批企业员工下岗,等待再就业;同时,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的务工问题也急需解决。而广东省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劳工标准提高,很多达不到劳工标准的出口企业将不得不被淘汰,或者转向其他次优的主营方向或次优的目标市场,不但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且进而还会影响广东省整体的经济增长,同样也不利于解决我们必须面对的劳动力就业问题。2.5.2积极影响 由于国际劳工标准强调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注以及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有助于维护劳工权益,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从长期而言,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广东省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誉,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广东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遭遇反倾销等贸易摩擦的概率。当大批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遭遇了严重的贸易摩擦。当前广东省产品出口中所遭遇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是反倾销以及特保措施。目前,全球反倾销立案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中国“受灾”最重,特别是外贸出口大省广东。国外客户在摸清现有价格行情后,会要求进一步压低价格,出口企业只有压低生产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压低劳动力价格,导致劳动力价格走低的恶性循环,极易引起贸易摩擦。劳工标准提高后,广东省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出口价格逐渐接近该类产品的国际平均价格,这样就可以降低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概率8。 2、改善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福利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恶化而下降。随着劳工标准的不断提高,广东省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上升,但是对国外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完全或者几乎没有影响,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从这个方面来讲可以使广东省的整体社会福利增加4。 3、促进广东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要创新。劳工标准提高后,企业所需劳动力的成本肯定会上升,这就促使企业通过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关键是改变劳动和资本的相对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的提高要大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其收益率之间的新平衡,达到利润最大化。这个过程发生的同时,也就是广东省出口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5。 4、促进企业开拓新市场,并将出口产品市场分散化。随着劳工标准的提高,鉴于广东省当前的现实情况,还有很多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达不到发达国家客户提出的劳工标准要求,同时这些企业在短期内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在本企业推行这些标准。这些企业不得不调整其目标市场,转向其他劳工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广东省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也给广东省的一些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促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核心劳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来分析该问题:从短期来看是弊大于利。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3.劳工标准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 本章将依据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指标设置的一般原则,以回归分析为主,选取劳工标准和广东贸易中的出口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劳工标准对广东贸易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本论文所讨论的劳工标准主要是指核心劳工标准,即童工、强迫劳动、歧视及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四个领域,所以在实证分析部分用这四个领域的数值来研究劳工标准对出口的影响是最合适的。遗憾的是,未能找到这四个方面的数据,于是选取了容易量化的工资水平作为衡量劳工标准的指标。在这里,选取的工资水平是所选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3.1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时,将主要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3.1.1 含义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进行测定,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并据此对因变量进行估计和预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