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doc

    • 资源ID:3826260       资源大小:473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doc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内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云南这个全国物流末端一下变成了面向东盟贸易区的桥头堡,如何充分利用云南所处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基础产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流体、载体、流速、流量、流向、流程物流六要素进行分析,从“流”的角度对云南物流业进行分析,在了解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双边贸易量,物流量进行预测,从而发现云南发展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使用SWOT工具进行战略分析,就如何加快云南物流业发展,改善云南投资环境,提高云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目 录 摘要1Abstract2前言3第一章 云南与东盟的现状分析41.1 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41.2 云南物流业的现状6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10第二章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要素分析132.1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流体分析132.2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载体分析182.3 云南东盟物流流向特性分析252.4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流速与流程特性分析27第三章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发展潜力分析333.1 云南东盟物流需求分析333.2 物流需求预测模型35第四章云南物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424.1 云南发展物流业优势分析(Strengths)424.2 云南发展物流业劣势分析(Weaknesses)434.3 云南发展物流业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454.4 云南发展物流业威胁分析(Threats)464.5 云南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47 第五章 结论 505.1 论文结论 505.2 研究展望 52总结与体会54谢辞 55参考文献 56 附录一:英语文献附录二:中文翻译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使云南这个全国物流的末端一下变成了面向东盟物流业的桥头堡,如何充分利用云南所处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基础产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流体、载体、流速、流量、流向、流程物流六要素进行分析,从“流”的角度对云南物流业进行分析。在了解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双边贸易量,物流量进行预测,从而发现云南发展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使用SWOT工具进行战略分析,就如何加快云南物流业发展,改善云南投资环境,提升云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物流要素;预测;前 言山高谷深、少数民族聚居地分散,形成了云南在全国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差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云南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立,2008年双边的贸易额已达2311亿美元,云南应该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覆盖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建立之机,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从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贸易经济逐年增长, 同时货运量也随着增加,云南地处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陆路联系要塞,这给云南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物流业。云南具备了构筑以昆明为中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基础产业建设,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促进云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将在了解云南及东盟的现状基础上,对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流体、载体、流速、流量、流向、流程物流六要素的分析,并对云南东盟贸易量进行预测,明确未来几年云南东盟物流量需求的变化,最后就云南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之机,利用自身区位优势, 如何有效的发展物流业, 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环境及出台相关政策,分析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云南物流业的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通过对云南东盟物流特性的研究,物流六要素的分析,系统的评价当前云南如何发展对东盟物流业,以及发展云南东盟物流业所面临的优势及劣势。本文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好云南的物流业,比如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环境、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随着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对外开放度大大提高,贸易成本大为下降,这将大幅提升云南的对外贸易额,推动云南物流业发展。第一章 云南与东盟的现状分析云南省作为一个西南部边陲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而且由于多山、少数民族众多、交通落后等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云南自然资源丰富、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加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正式成立,给云南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1.1节 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 云南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省相邻,北部与四川连接,西北部依靠西藏,西部通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全省东西横跨864.9km,南北纵距990km,总共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为全国第八位。云南省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 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l 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l 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由国家及口岸8个,省级口岸8个,澜沧江从云南出境后穿过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五个国家,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全省共有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其中,民族自治州8个(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8个州市(昆明、曲靖、玉溪、昭通、思茅、保山、丽江、临沧),25个县与外国接壤。(2)云南的资源优势及交通特点云南的资源比较丰富,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宜人的气候特征和多民族的人文资源,促成了旅游业的大发展;热带和亚热的气候使得云南的植物资源和种类较多,促成了生物医药和烟草的繁荣;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使得云南成为华东地区和东盟国家主要的电能输出地。从交通区位来看,云南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铁路干线和通往越南的滇越铁路,形成了云南通往全国及越南的铁路运输网络;以昆明为中心200 公里范围内主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基本建成出省、通边的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用机场有十个(还有腾冲等机场还在建设中),开通了包括通往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河内、仰光、万象等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再加国内和地区航线达到100 多条航线;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和昆曼公路已正式开通;水路方面,通过澜沧江一湄公河,可以到达老挝、泰国和越南等国。正在规划筹建的泛亚铁路由昆明出发,途经老挝的万象、泰国的曼谷、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可达新加坡。未来云南交通将形成较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衔接配套的多方位的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交通体系。这将对我国西南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及物流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 云南的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4571万人,城镇人口1554万人,乡村人口301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l395万。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独龙、基诺等1 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 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09年云南全省的GDP达到了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616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63.9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0.3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523.93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9:43.1:39.0调整为17.3:41.8:40.9。全省人均GDP达到13539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983美元),比上年增长11.4%。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241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图1-1 2005-2009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 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云南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2009年云南省的进出口总额为80.1912亿美元,其中出口451402万美元,进口350511万美元,贸易差额为100891万美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总额增幅相比较上年降低16.5%,出口降低9.7%,进口降低23.8%。其中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为3151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占云南进出口总额的39.3%;对东盟出口209917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占云南出口总额的46.5%;对东盟进口10521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占云南进口总额的30%。云南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最大的国家是缅甸,2009年达到122733 万美元。1.2节 云南物流业的现状(1)云南物流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云南省现代物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仍处于“起步期”,主要特征是:区位优势突出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奠定了物质基础,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营运载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现代物流营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06年,我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11.72亿元,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3.21%,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加强。云南社会物流总额约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左。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09年云南省货物运输总量达到了4.74亿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铁路0.24亿吨,比上年增长0.2%;公路3.28亿吨,比上年增长5.2%;水运0.07亿吨,比上年增长3%;民航0.07亿吨,比上年增长20.4%;旅客运输周转量448.45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904.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9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0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3.29万辆,增长27.1%。这些有利条件的形成,使得云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发展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 云南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桥头堡”,是陆路上连接我国腹地、东南亚、南亚三大潜在市场的优势的重要结合地。根据对中国东部沿海主要港口、中部省区和西部省区由北向南通过海运运至东南亚、南亚和欧洲、非洲地区货物运距及时间与云南国际通道到达上述地区的时空相比,对西部省区有明显的时空优势,对中部地区有一定的时空优势,对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相对的优势。如果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经云南从陆上到达南亚国家, 比经沿海港口绕道马六甲海峡要缩短运距3 000 km 以上, 运输时间可节约1/ 3 , 运费可节约一半以。并且云南地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 具有其区位经济优势 。因此, 云南应依托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物流业, 带动云南物流企业发展,并促进云南的经济贸易发展, 使物流业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未来云南物流发展规划,云南省将把加速建立国际大物流体系列为重点,按“一三五”的布局方案,精心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以支撑和促进全省对内对外的大开放、大发展。以“一三五”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布局是:“一”为创建一个基础性的物流核心圈。在其圈内,以昆明为中心、以滇中城市群为依托构建滇中物流区,其涵盖范围为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等州市。充分利用圈内产业集中度高、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各城市间经济发展互动互补性强的优势,带动整个滇中城市群和全省的物流业发展。与此同时,规划发展花卉、烟草、果蔬、医药等专业性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家。“三”为加速建立昆明、大理、蒙自三大物流枢纽。即以昆明为中心,充分利用昆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吸引和辐射、带动全省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理物流枢纽。充分利用大理为滇西重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商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系列功能的物流中心,以此形成滇西的物流整合通道枢纽;蒙自物流枢纽。以昆河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在做大蒙自、做强“两市”(个旧、开远)中,将蒙自打造成为滇南面向东南亚、走向“珠三角”的重要物流枢纽。“五”为加快建立五大物流区,即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北物流区。以服务滇西北地区为主,建成以农资、建材、粮食、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等为主的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好以滇西口岸带转口、过境与加工贸易服务的物流区。通过大力发展口岸贸易重点建设好德宏、保山物流园区,建设好滇西澜沧江湄公河国际物流合作区。通过内引外联,与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开发,形成功能上互补、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境外物流节点,最终形成为中国东盟果蔬零关税项目下的农产品中转、分拨物流中心;建设好昆河带蒙自综合物流区。在该区内,以昆河铁路、公路、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线及连接中越两国的红河水运为依托,大力发展转口、过境与加工贸易,立足区域内的产业优势,建成连接国内外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建设滇东北长江上游水陆联运物流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内昆铁路及昆水公路,以昭通为中心、水富港为支撑,打开内引外联的“北大门”,在水路、陆路、铁路联运的牵引下,形成云南与长江经济带互融相通的物流节。目前,按照这一规划的布局和全省物流区域的分工合作及功能定位,一个尽快全面建设好云南国际性大物流体系的工程已付诸实施。(2) 云南物流存在的问题。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粗放式经营格局还没有改变,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物流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适应企业物流需要的供应能力不够,地区间、行业间、品种间物流发展不平衡,物流政策体制和市场发育需要完善,物流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资源分散,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云南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据突出位置,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符合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 市场需求基础限制。云南省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2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尽管我省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3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4 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在物流业,我国实行的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5 交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使得只能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为主体的运输方式,以铁路和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为辅的运输结构,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中远程运输的物流成本。如何打造多种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是未来的主要任务之一。6 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云南省作为一个落后的西部省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1.3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自贸区(FTA),是指区域内两个或多个经济体,在WTO承诺的基础上,相互逐步取消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开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自由贸易区域内的国家通过相互开放市场,建立密切关系,扩大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建成后的自贸区将覆盖1300万平方公里,惠及19亿人口,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从经济规模上看,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旧成员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于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的目标。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对东盟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分别达到0.9(约合54亿美元)和0.3(约合22亿美元),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分别拉动东盟和中国GDP增长达到09 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西南省区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因为目前这几省份一半出口货物都是流向周边的东盟各。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建自贸区的良好基础。一是,山水相连,息息相关,相互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和相似的历史遭遇。二是,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三是,在国际社会事务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对经济发展有着对稳定和增长的共同愿望。四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改善和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友好关系,相互间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不断有新的发展,尤其是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相互间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为此,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时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积极发展和密切相互间的经贸合作,建立自贸区。在今后,双方的贸易将有更大的增长,贸易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双方的相互直接投资将逐步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将日益拓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表12 云南省与东盟2009年分国别贸易总值 2009年112月 (金额单位:万美元)国家(地区)进出口比重出口进口贸易差额全省总计801912 100.0 451402 350510 100891 东盟合计315129 39.3 209917 105212 104705 缅甸122733 15.3 77506 45227 32279 越南79001 9.9 66132 12868 53264 印度尼西亚34467 4.3 14451 20016 -5566 泰国23586 2.9 20265 3320 16945 马来西亚22057 2.8 11501 10556 946 老挝15501 1.9 7434 8067 -633 新加坡11507 1.4 7948 3559 4389 菲律宾5885 0.7 4361 1524 2837 柬埔寨367 293 74 219 文莱25 25 25 第二章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要素分析按照构成物流系统的“流”的性质划分,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流体、载体、流速、流向、流量、流程等六要素。他们在在任何物流系统中都存在,他们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如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和流量,载体对流向和流量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物流六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需要以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体集成和优化,任何一个要素的目标由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来确定,各要素达到的目标互相配合,使整体目标最优化。通过六要素的分析,从“流”的角度使“流效”进行优化,即物流的效益最优。2.1节 云南东盟物流流体分析(1) 物流流体定义流体是指物流的对象,即物流中的“物”。物流中的“物”都要经过运输等形式实现空间的转移。因此总的来说,“物”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流体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会属性是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2) 云南东盟物流流体特性分析在进口商品方面,云南对资源丰富的东盟国家进口的主要是农、林、畜、水、矿5大类商品,特别是矿产品,正越来越成为云南从周边东盟国家进口的重要商品;云南从东盟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进口精密仪器、电子机械、通讯设备等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方面,与云南对东盟的进口正好相反,对经济较不发达的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对经济较发达的东盟国家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和原料型的商品。这种特殊的经济和商品结构,带有鲜明的云南省与东盟合作的特点,使云南省进出口两方面都能在东盟国家找到广阔的市。以2009年为例,农产品成为了全省出口创汇的新龙头。全省农产品出口9.72亿美元,增长21.6%;电力出口2.07亿美元,增长38.3%;纺织品及服装出口3.06亿美元,增长64.6%。磷化工产品出口7.7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1%;机电产品出口9.03亿美元,下降7.8%;有色金属产品出口3.28亿美元,下降 24.0%。在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口7.76亿美元,增长 14.6%;农产品进口4.18亿美元,增长47.9%;金属原材料进口15.33亿美元,下降24.7%;非金属原材料进口1.52亿美元,下降85.6%。 由此可以看出,云南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出口、磷化工产品、农产品、有色金属产品和纺织品。进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和金属原材料。云南对东盟产品结构,以2007年16月年为例,云南省对东盟国家主要出口商品。 表2-3 (金额单位:万美元)出口商品 单位 数量 金额机电产品万美元 14199磷化工产品吨50205414785农产品(不含香烟)吨1303664375有色金属未锻轧品吨9044 15298钢铁制品 吨538078 25704服装及纺织品万美元5725卷烟万美元25352007年16月云南省对东盟国家主要进口商品表24 (金额单位:万美元)进口商品单位数量金额农产品 吨4647917699 林产品立方米 118190 3494金属原材料 吨223584 22245从上表可以看出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物流流体的一些主要特征,从云南向东盟方向的物流流体主要是磷化工产品,金属未锻轧产品、钢铁制品、机电产品及纺织产品等。而东盟国家向云南出口的货物主要为农产品、金属原材料及林木产品。这就在客观上对云南物流装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云南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量将有很大的提升,贸易商品种类也会更加丰富,这就要求云南物流设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才能满足外来的需求。首先,农产品是云南与东盟进出口数量较大的产品之一,农产品物流对周围环境和时间的要求也较高。在仓储设施方面,现代化仓储设施比重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在使用的搬运T具中。功能低下的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仍占大多数,现代的搬运工具只在烟草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中使用。运输工具方面,云南现有的运输车辆大多为敞篷车,厢式车也较少,对于保温车和恒温车就更少了,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大量进出口。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绝对比重,而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对于鲜活农产品主要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经过今年的快速发展,云南的公路运输条件明显改善,加上对东盟良好的地理优势,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的运输可采用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机动性、灵活性、适应性较强,公路建设周期短,投资较低,便于因地制宜,对物流节点(车站)设施要求不高,可以采取“门到门”的运输方式,也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km以内。公路运输的缺点是载运量小,安全性差,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但是应该加快公路沿线及口岸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适应双边不断扩大的农工产品物流的需求。其次,云南东盟进出口的磷化工产品、有色金属未锻轧品、金属原材料、林产品、钢铁制品等大宗货物,东盟国家原材料丰富,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大量需求这些原材料作为支撑,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最好的运输方式就是铁路运输,而铁路2009年占全省货物周转量的37.7%,占全省货物运输总量的12.4%。公路运输占全省货物运输周转量的54.9%,占全省货物运输总量的86%。云南铁路建设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省内经济活动的需求,大量依靠公路运输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云南省整体的经济竞争力。云南目前对东盟的铁路线路只有内昆线一条,而这条滇越铁路货运量早已饱和,而且面临着线路老化等问题。因此加快对东盟铁路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加快滇越铁路改造升级,加快建立“入省出境”通道。铁路入省出境通道主要是指“六入省”、“四出境”通道。“六入省”通道分别是南昆、贵昆、内昆、成昆和规划的滇桂、滇藏6条铁路,其中内昆铁路在六盘水与贵昆线连接。铁路“四出境”通道有中越铁路、中老泰铁路、中缅铁路、经缅甸至南亚铁路。这些铁路的建成将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提升云南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云南经济的快速增长。(3) 双边贸易互补性分析云南与东盟是最具有商品互补性的市场,这种互补性将使云南与东盟的贸易步入更好的发展前景。由于东盟10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具有较大的落差,由此带来了云南省与东盟国家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上存在特殊的互补性。在进口商品方面,云南对资源丰富的东盟国家进口的主要是农、林、畜、水、矿5大类商品,特别是矿产品,正越来越成为云南从周边东盟国家进口的重要商品。在工业领域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空间非常大,东盟国家,尤其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菲律宾等国市场有限,很多产品有赖中国市场。如钢铁、汽车、电子产品、医药等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能力。东盟各国都迫切需要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原有落后的工业部门,中国对此有产业方面的优势和适宜的技。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在建筑服务、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可以与在这些领域较弱的东盟国家进行合作,而在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酒店和会展服务等方面可以与优势明显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合作,亦可以在双方均具有竞争优势又具强互补性的领域进行合作,如在旅游服务方面与独具特色的泰国开展合作。在进口商品方面,云南从东盟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进口精密仪器、电子机械、通讯设备等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方面,与云南对东盟的进口正好相反,对经济较不发达的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对经济较发达的东盟国家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和原料型的商品。这种特殊的经济和商品结构,带有鲜明的云南省与东盟合作的特点,使云南省进出口两方面都能在东盟国家找到广阔的市场。云南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拥有“多样性”资源和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及民族人文优势,再配以“自由贸易区”的市场机制,两者的有机融合将为云南融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区域经济,以及发展面向东盟、南亚的区域物流注入潜力无穷的内在动力。我国市场潜力大、劳动力便宜、产品生产能力强等优势和东盟拥有我国可依赖的、需要进口的资源性丰富,两者结合起来,双边贸易实现互补互利、互相竞争,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除机电产品外,农产品贸易居我国与东盟贸易的第二位。我国既有与东盟国家品种相同、质量略逊、收获季节滞后、竞争力较弱的热带水果,也需要东盟国家生产的优质水稻、棕榈油、可可和木薯等。我国由于纬度跨度大,温带、亚热带水果、玉米以及蔬菜、茶叶等丰富,这些商品东盟国家缺乏或者是生产成本高昂,价格大大高于中国市场,为中国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广阔的空间。我国与东盟贸易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出口产品以东盟国家生产成本较高或国内外差价大的商品为主,如钢材、成品油等。由于国内钢材产量大幅增长,产品供大于求,过剩产量依赖出口市场来消化,而东盟国家钢材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为我国钢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供应不足,生产性原材料和能源缺口大,需大量进口。我国自东盟进口商品主要有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铁矿砂和煤炭等。我国和东盟均为世界机电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主要地区。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等电子业发达国家基于成本和占领海外市场考虑将电子加工业转移到东盟国家,带动了当地机电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市场消费,后来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程度不断扩大,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优于东盟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又将电子加工业陆续转移到中国。由此,中国和东盟国家电子原材料、零配件及相关产成品互为产业链,我国并显示出更好的发展势头。我国和东盟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达,产品同质化、出口市场相同,我国是世界服装、鞋类和玩具生产、出口最大的国家,近几年频遭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限制,而东盟服装、鞋类出口因较少受到反倾销和贸易壁垒限制,是我国出口上述产品的强劲对手。主要表现为:我国纺织品出口转向非设限的东盟国家,东盟国家趁此机会大量从中国进口纺织纱线和布匹等纺织品,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需求量加大;二是我对东盟出口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增速大幅减缓。2.2节 云南与东盟物流载体分析(1) 物流载体定义载体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另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物流载体的状况,尤其是物流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决定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2)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载体特性分析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较为落后,交通运输环境同沿海及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的发展云南的物流业,就要加快发展适合云南自身条件的物流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云南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达到了2508公里,在建的有950多公里,待全部建成通车后,云南的高速公路将增至3400多公里,从而大大改善云南省高等级公路网络结构,形成以昆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出省、出境高等级公路网络。此外,云南省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达到了17.37万公里。云南陆路运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道路运输经济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道路运输物流将会快速发展。云南省公路“入省出境通道”主要包括“七入省”、“四出境”通道。“七入省”通道是指从广西进入云南的衡阳一昆明高速公路,从贵州进入云南的仙头一昆明、上海一瑞丽、杭州一瑞丽高速公路;从四川进入云南的二连浩特一河口、北京一昆明高速公路;从西藏进入云南的西宁一景洪公路等7个方向高等级公路。“四出境”通道是指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4条于线公路,分别是:中越公路通道(昆明一河口一河内公路)、中老泰公路通道(昆明一磨憨一老挝一泰国曼谷公路)、中缅公路通道(昆明一瑞丽一缅甸仰光公路)、经缅甸至南亚公路通道(昆明一腾冲一密支那一印度雷多公路。在铁路方面,云南是全国拥有铁路最少的省份之一,全省16个州市中只有7个通铁路。而作为资源型省份,云南外运物资以原矿和粗加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