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CAFTA建立对广西货物贸易的影响.doc

    • 资源ID:3826194       资源大小:501.50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AFTA建立对广西货物贸易的影响.doc

    学位论文CAFTA建立对广西货物贸易的影响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指导教师: CAFTA建立对广西货物贸易的影响摘 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对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交往,增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社会文化交流,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为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拥有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而广西能否利用自身良好的地利优势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十分令人关注。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引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进行分析。并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总体现状、广西对东盟贸易结构及变化进行研究,利用贸易结合度(TI)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揭示CAFTA建立给广西带来的静态和动态贸易效应,从而找出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贸易商品集中、市场单一、互补性差和竞争性强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调整所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扩大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广西,东盟,FTA,货物贸易THE IMPACT OVER GUANGXIS COMMODITY TRADE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AFTA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will undoubted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de and economic interaction for both sides, as well as enhancing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flow. Guangxi, with its exceptional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backs by the south-western inland and faces south-east Asia, and located in the conjunction of southern China, south-western China and ASEAN economic circle, is one of the most convenience ocean-bound thoroughfare for the commodities of south-western China. Meanwhile whether Guangxi can avail itself with the above advantages and works as linking and bridging node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ree trade area has drawn great concern. This thesis adopted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quoted large amount of data to analyz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It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status of bilateral trade and the change of trading structure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applied trade intensity index and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to demonstrat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trade effect up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AFTA. Then sor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bilateral trade, such as: trade concentrated in a few commodities and markets, with low complementary feature and strong competitiveness. Base on the above conclusion, it analyzed the new situation followed by the adjustment of bilateral trade,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of enlarging bilateral trade and provided some references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KEYWORDS: Guangxi, ASEAN, FTA, commodity trade目 录第一章 导 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第二节 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2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3第四节 近期学者的研究4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回顾7第一节 关税同盟相关理论7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7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9三、关税同盟理论现实应用的再思考10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11一、自由贸易区的定义11二、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12第三章 CAFTA框架下广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4第一节 CAFTA建立的背景、框架及意义14一、CAFTA建立的背景14二、CAFTA的框架内容15二、CAFTA成立的意义16第二节 CAFTA框架下广西面临的机遇17一、CAFTA框架的建立给广西带来的机遇17二、区位优势18三、文化和社会交往优势19四、多重的优惠政策优势19第二节 CAFTA框架下广西面临的挑战19一、来自国内周边地区的挑战20二、来自发达国家的挑战20三、来自东盟国家内部的挑战21第四章 CAFTA框架下广西贸易现状及效应分析22第一节 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现状分析22一、贸易总量分析22二、贸易国别分析24第二节 广西与东盟国家静态贸易效应分析28一、关税减让与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分析28二、关税减让所产生的贸易效应29第三节 广西与东盟国家动态贸易效应分析31一、贸易竞争性效应31二、规模经济效应36三、引进外资效应37四、CAFTA可能产生的负效益38第五章 扩大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对策建议39第一节 扩大静态贸易效应的对策分析39一、扩大贸易创造效应39第二节 扩大动态贸易效应的对策分析42一、正确处理广西和东盟国家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42二、扩大双方相互投资,促进贸易发展43三、帮助东盟国家发展经济,扩大贸易创造效应44结束语45参考文献46致 谢49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背景2002年11月,在柬埔寨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措施和时间表,并达成了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目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由此正式启动。2004年,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使CAFTA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随着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化和CAFTA建设的稳步推进,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双方7000余种商品开始全面降税,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开始逐步享受自由贸易区的利益。而2007年1月14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和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两个文件的签署,则标志着双方顺利地完成了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谈判。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一个拥有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接近60000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000亿美元、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展现在世人面前。广西也因毗邻东盟而受益匪浅,据南宁海关统计,2010年,广西与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2%,达65.25亿美元,占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6.86%。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无疑使双方做出越来越多的市场准入承诺,而市场的开放总意味着成功和失败共存,机遇和挑战并举。因此,本文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广西货物贸易的影响这一切入点,研究其中的利弊,把握积极作用,以期以扩大双边贸易为契机,带动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稳步升级。本文科学、客观的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研究了CAFTA的建立给广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广西如何利用中国东盟结合部这一关键区位优势,摆脱贸易末端身份而转向贸易前沿的角色,实现与东盟良好的贸易互动,缩小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不仅极具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理论意义。从现有的主流研究来看,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众多,并且大体上对CAFTA前景表示乐观,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宏观的国家层面和微观的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的研究又多集中于产业内贸易,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文通过调查广西外贸进出口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作为分析CAFTA成立对广西货物贸易影响的理论依据,找出并抓住促进双方贸易发展的关键点,为广西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及其他类似区域、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二,实际意义。广西作为与越南毗邻,共拥1020公里边界的省区,无疑是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商品进军东盟的“桥头堡”和东盟各国深入中国腹地的“跳板”。广西和东盟(尤其是越南)长期以来经贸合作关系紧密,在2003年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以后,双边贸易一直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从2004年起广西首府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常设会址后,广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东盟已连续十年成为广西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在此现实背景下,探讨广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方式,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二节 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本文的思路是:首先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背景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文献综述,接着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总体现状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再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从中看出广西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情况和趋势,进而揭示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调整面临的新形势,最后探讨促进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对此问题的研究综述与评价。第二章导入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等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全文做理论铺垫。第三章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意义,同时分析CAFTA框架下广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对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总体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广西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结构进行分解剖析,最后用显示性优势指数对广西和东盟间的贸易效应进行解释。第五章就前面章节的分析结果探讨扩大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并分析大量的数据资料,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并以此作为分析CAFTA成立对广西货物贸易影响的理论依据。在实证研究中,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对本文所要论证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客观检验的结果进行判断和归纳总结。从方法论角度看,本文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比较研究等具体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与图表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分析的全面性和角度的独特性。采用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并综合运用总体分析、结构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广西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关系以及CAFTA建立对广西的影响,同时,由于前人所做分析多涉及国家、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又侧重于产业内贸易研究,关于CAFTA建立对广西贸易的影响研究很少,而本文针对该课题的分析研究则更加全面和系统。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对双边贸易进行详尽了解,并探索出广西在CAFTA框架下经济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具有操作性的建议。第四节 近期学者的研究中外学者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研究成果有:王娟(2004)的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的贡献率明显高于产业间贸易,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双向垂直产业内贸易将成为我国制造业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显著特征。史智宇(2004)对1980200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有两个特征:一是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1990-2000年这10年间,双边贸易增长率均在10%以上,其中1990-1995年,中国出口东盟的增长率为13.4%,东盟出口中国的增长率为26.2%,1996-2000年,中国出口东盟的增长率为14.8%,而东盟出口中国的增长率达到27.9%;二是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双方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老东盟6国对华贸易一直占绝对份额,占比超过90%,而其他4国(缅甸、柬埔寨、文莱和老挝)对华贸易量较少。戴枫、耿利敏和孙文远(2005)利用1993 - 2003年的双边贸易数据,整理出了双边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研究发现双方产业内贸易指数保持较高水平的产业(如机械电器、化工产品等)恰恰是双方吸收直接投资较高的产业,原因在于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在双方的贸易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唐文琳等(2006)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即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计算出双方贸易结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可以看到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呈现互补关系,只有中国与泰国的数据为0.636,双侧显著水平为0.048,但双方在更高位的产品分类上所表现出的相当多的贸易互补性:1992年中国向泰国出口的商品中,第2,5,6,8类产品中的互补关系相当明显;70项主要产品中有43项具有产业内贸易指数,其中有18项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10以上。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还表现在双方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并形成互补性的分工格局。杨磊和徐若恃(2006)根据我国工业产业的全球化特征、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产业成熟程度、国内需求潜力进行分类确定中国在东盟国家有市场竞争优势的行业。给出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产品结构互补优势发展中国工业。武晓楠(2006)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结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双方及成员国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但也使一些本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区域性经济矛盾进一步激化,并从三个方面对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指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运行机制的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部的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外部的扩大。刘世盛(2007)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图表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国与东盟双方从2001年到2006年的贸易数据,分析了双边产业结构的竞争性、互补性和产业内贸易效应。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化工产品、机电制品和光学医疗设备方面存在着产业内贸易;中国和东盟在资源型产品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具有互补性;双边贸易竞争激烈的领域为农产品、初级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张建中(2008)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进行新的定位,利用BTS(双边贸易指标)和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出广西与东盟由存在的或潜在的竞争关系转变成互补的经贸关系是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苏提(2008)分析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的两种路径选择,并给出增强产业竞争力,与东盟构建产业协作体系;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其赴东盟国家投资;加强中国西南省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与东盟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争取较多主动权的建议。曾刚军、梁运文(2009)分析了广西和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资源因素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指出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双方合作都大有可为。并给出了从异质同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加强正确产业政策引导,形成区域内的第二产业良性竞争和发挥第三产业协同效应,提升广西与东盟各国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的建议。 张银银和金莉芝(2010)认为影响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及流向的因素主要有: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中间产品跨境交易成本、跨国公司生产与投资区位选择。地缘相近、贸易协定的签订降低了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李红和方冬莉(2010)用Eviews检验分析显示,中、美、日、韩与东盟的贸易具有协整关系,相互关联。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学模型,预测2010年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回顾国际贸易古已有之,我国早在汉朝就已开辟出沟通亚非欧三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但相比之下国际贸易形成系统理论的时间却不长,至今仅有200多年历史,期间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现代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为核心,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为核心,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则是在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二战后,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等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理论既是古典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延伸,同时又充实和拓展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第一节 关税同盟相关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是关税同盟理论,系统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维纳(Jacob Viner)。维纳在其1950年发表的关税同盟问题(The Customs Union Issue)中提出了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 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这两个概念,认为关税同盟能否得益,取决于同盟建立后两者的实际结果,成功将定量分析用于对关税同盟经济效应的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之后学者的相关研究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说来,关税同盟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各成员国间取消所有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统一设置关税;各成员国通过协商方式共同分配关税收入。关税同盟同时存在着两种看似矛盾的功能: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则实行差别待遇。这两种功能最终导致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的产生,其中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动态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竞争刺激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维纳认为关税同盟成立后,将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静态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指实行自由贸易后,关税同盟内部由于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关税,同盟内一国原本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被伙伴国成本较低的产品所替代,即某一成员国的需求由伙伴国供给,此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新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与此同时该国还可以把原来用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的资源转向生产其他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因此获得了利益的增加,改善了资源的配置,增加了世界净福利。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贸易壁垒的破除,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优惠对同盟外国家形成了贸易歧视,使原本来自非成员国低成本供应商的产品进口转向同盟内成员国的高成本供应商。贸易随之发生“转移”,它在一定程度了扭曲了价格,造成了利益的净损失,降低了资源的配置,减少了世界净福利。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则是指由贸易创造带来的收益减去贸易转移造成的损失后最终形成的实际利益。如果贸易创造的收益大于贸易转移的损失,那就意味着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并增加了世界净福利;反之,则减少了世界净福利。以下笔者将用图解来简要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对东道国、伙伴国和第三国家造成的影响。图2-1: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如图2-1所示,横轴表示进口的数量,纵轴表示进口的价格,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PW代表世界其他地区的价格,PP代表伙伴国(P国)的价格,PH代表东道国的国内市场价格。在关税同盟成立之前,当H国对外征收统一关税时,需求是Q3,而H国自身只能供给Q1,此时由于P国的价格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价格,故Q2Q3全部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政府关税收入为c+d。关税同盟建立之后,本国同P国的之间的关税取消,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税保持不变,关税歧视的扭曲导致从P国进口商品比世界其他国家进口更便宜。此时H国的进口量从Q2Q3增加到Q1Q4,增量全部从P国进口,H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也降至与P国的市场价格一致的水平,即由PH降至PP,在所增加的贸易量中,Q1Q2是进口对国内生产的替代,商品成本由原来的EGQ1Q2降至JGQ1Q2,增加的福利为a。Q3Q4为降价后需求量增加所导致的贸易扩大,其总量为LF Q3Q4,而成本仅为LKQ3Q4,福利增加了b。这便是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a+b)。换另一个角度,图2-1也能同时表现出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体现在进口量Q2Q3中。在关税同盟建立之前,该部分商品进口由W国提供,福利成本为NM Q2Q3。关税同盟建立之后,有Q2Q3的商品转由成本和价格较高的P国提供,福利成本为KJ Q2Q3,总福利减少了d。d在关税同盟建立前表现为政府的关税收入,关税同盟建立后便消失了,这就是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的建立除了会产生静态效应外还会导致动态效应的产生,静态效应因贸易数据的易获得性在短时间内即可看到,动态效应则不同,因其需要对规模经济、竞争刺激和投资刺激等效应进行观察,较长时间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一)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同盟建立以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贸易创造效应会不断积累,并把原来分散的小市场连结成统一的大市场,能使企业摆脱市场规模的限制,促进生产商集中使用生产要素,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它在某种产品上业已拥有的比较优势来扩大该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尽管通过向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也可以达到规模经济,但是世界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关税同盟的建立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能据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稳定市场。不过,一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如果成员内的企业规模本来已经达到了最优,建立关税同盟后再扩大规模很有可能反而会因为平均成本上升而对企业有害。(二)竞争刺激效应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同盟建立后,打破了贸易壁垒,有利于产品的自由流动和促进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竞争的作用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是显而易见的。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会纷纷推动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研究与开发,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科技进步以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在竞争中,必然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兼并,或相互合并重组,从而使规模不断壮大,并形成关税同盟内部的垄断企业。这种企业的组建,有助于抵御外部企业的竞争,甚至将有助于企业在第三国市场上与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竞争。(三)投资扩大效应关税同盟内部虽然实现了贸易自由化,但仍然维持一致对外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面对非同盟国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其他国家为了抵消不利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转移生产,把工厂布点在同盟内的某些国家中,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伴随着生产转移客观上也会产生资本流入,从而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时对关税同盟内企业来说,较之同盟外投资,在同盟内投资的风险较小,投资障碍也较少,且关税同盟的形成能使生产要素在区内自由流动,企业在一国投资便能通享政策优惠,促进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在同盟内部大市场的保障下,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合理布局,增开分厂、销售中心或办事处等也必将带来源源不断的投资。三、关税同盟理论现实应用的再思考通常情况下,各国参加关税同盟前的主要考量是,权衡本国加入同盟后的贸易创造效应是否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和福利,而在关税同盟理论中的贸易创造效应是否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原有关税水平。成员国原有的关税水平越高,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可能就越大,扩大贸易量的作用就越明显,贸易创造效应也越大。 2、供给和需求弹性。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品在各自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对价格越敏感,削减关税对比贸易量增加效果就越好。3、生产成本差异。成员国之间的有关商品的生产成本差异越大,价格水平相差越远,参与关税同盟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越佳。4、对外开放程度。成员国参加关税同盟之前对外开放的程度越低,参加关税同盟后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越快,贸易创造效应就会越大。5、成员国数量和经济规模,成员国数量越多和经济规模越大,在区内找到贸易伙伴的可能性越大,区内资源重新配置的可能性越高,提高区内福利水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可见,建立关税同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比较。如果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则建立关税同盟是有利的,反之就是不利的。按照关税同盟理论,只要成立关税同盟前成员国之间的产品存在价格差异,哪怕是微小的价格差异,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都有可能会发生,但该界定是十分理想化的,是在假设消费者和其他偏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的。然而现实中虽然会发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但并不是按照产品的价格差异百分之百实现,而只能是部分实现。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一、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形式,其核心是各成员国通过协商,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等贸易壁垒,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同时,各成员国仍然保持独立的对外经贸政策,对其他国家不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关贸总协定的第24条第8款对自由贸易协定做出如下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取消与产品相关关税和限制贸易自由化的其它贸易壁垒所达成的协定。”和多边贸易机制相比自由贸易协定的各缔约方之间更容易达成实质性的、高效率的协议。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 Balassa)在他的著作经济统合理论中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五个阶段: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成员国对外仍保留独立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采取对外一致的共同关税。如:西非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是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之上,允许技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流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经济同盟: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和实行某些统一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社会政策,并逐步消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并使之形成一个步调一致的经济发展实体。如:27国欧洲联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和最后阶段。指各成员国完全统一所有的经济政策,中央当局在中央议会等机构支撑下拥有一个国家政府的全部权力,其趋同于一个国家。目前,15国欧洲联盟正在朝这方向努力发展。二、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 在维纳提出关税同盟理论后,美国学者彼得·罗布森(P. Robson)将该理论运用于自由贸易区,得出了专门的自由贸易区理论。罗布森分别从单一国家与两个国家两个角度探讨了自由贸易区带来的经济效应。本文将介绍并运用罗布森的两国模型来分析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图2-2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 在图2. 2中,PW为某商品的世界价格,TP和TH分别为P国和H国该类商品的完税价格,OF为H国该类商品原消费量,EF为H国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的消费量。当H国与P国成立自由贸易区后,假设P国的产能可以满足H国全部需求,且均出口到H国1,则区内价格为TP,此时H国的需求增加到OF1,区内的总需求量为OFl+OG,P国向H国出口E2M(即E1F1),而P国L2M的消费量则以世界价格从区外进口。此时,三角形a+c是H国成为自由贸易区成员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2,b是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而P国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没有变化,反而得到了d+e部分的关税收入,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也增加了出口量(L2GEF),获得了净福利。1. 此时H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仍然居高不下,以至于从其他国家进口比从P国进口更贵。2. 其中a为生产增量,b为消费者剩余。第三章 CAFTA框架下广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一节 CAFTA建立的背景、框架及意义一、CAFTA建立的背景 2000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宣布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发展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见下表3-1表3-1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发展与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1991年7月钱其琛外长应邀出席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这是我国首次同东盟进行正式接触。1996年7月第29届东盟常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中国由东盟磋商伙伴国升格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12月中国参加首次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0年11月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议。2001年11月 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文莱举行,双方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 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贸区建设开始启动。2004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老挝首都万象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份重要文件。2005年7月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正式实施,3000多种商品的关税不同程度的降低,CAFTA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订,标志自贸区谈判完成。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资料来源: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及东盟秘书处网站有关报道。二、CAFTA的框架内容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是未来自贸区的法律基础,由3大部分16项条款和4个附件构成1,主要内容有:货物与服务贸易、投资、早期收获、其他经济合作领域、时间框架、最惠国待遇、争端解决机制等。(一)货物贸易关税的减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两个关税时间表:一是中国加入WTO后,将按WTO规则逐渐降低关税,并与东盟所有国家在2003年7月1口实行WTO最惠国关税率2;二是根据框架协议的规定,2010年中国和原东盟6国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新成员国建成的时间是2015年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分成正常类产品和敏感类产品,正常类产品在各自实施的最惠国关税税率基础上,按照特定的减让表和特定税率逐步削减直至取消。对于中国和原东盟6国,实施阶段从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而对于东盟新成员国,实施时间则从200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敏感类是指一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纳入敏感类的产品,应按照相互同意的最终税率和最终时间表逐步削减并取消,敏感产品的数量应在各成员国相互同意的基础上设定一个上限。 (二)早期收获计划早期收获计划产品范围包括活动物、肉及食用杂碎、鱼、乳品、其他动物产品、活树、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坚果。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分行业制定减税时间表。关税减让时间从2004年初开始,并于2006年取消全部农产品关税。而此前中国和泰国已于2003年初开始启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越南也随后提出提前享受果蔬的零关税待遇。与此同时,中国和东盟双方达成的框架协议还包括以下内容,1、逐步取消区内非关税壁垒,简化和协调关税程序。2、建立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3、逐步1. 4个附件包括“早期收获”计划中的例外产品、特定产品、进行关税削减和取消的产品类别与实施时间框架以及要求加快实施的经济合作项目。2. 截止2003年6月底,东盟共有7个WTO成员国,分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泰国和缅甸。3. 原东盟6国指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和文莱。新东盟4国指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4、对东盟新成员国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标准将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基础,与WTO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宗旨和目标相一致,同时,它在市场开放程度上要比WTO更进一步。6、双方合作在货物贸易基础上还将扩大到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以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 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容还包括原产地原则,配额外税率的处理,补贴、反补贴措施及反倾销措施的各项规定等。二、CAFTA成立的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中国、东盟各国得到多方面的利益,实现双赢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2008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回复乏力,欧盟更是因为债务危机缠身无暇自顾。这让以美、日和欧盟为主要的市场的出口导向型东盟各国经济备受打击,而中国经济却在迅速崛起,“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1.2%,经济总量

    注意事项

    本文(CAFTA建立对广西货物贸易的影响.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