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理学]新疆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doc

    • 资源ID:3823513       资源大小:4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理学]新疆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doc

    第一组 组长:童灿(整理资料)组员:黄龙、李振、高翔、白宇、宋少根、李强(搜集资料);苏永莉(幻灯片、发言)新疆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从地理条件和特征来看,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天山山脉为界,天然地分成了南北两部分,称之为南疆和北疆。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已粗具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但南北疆之间的发展差距正在急剧扩大,突出地表现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这三地州(以下简称南疆三地州)和天山北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上面。2004年,南疆三地州的总人口为58556万人,占全疆总人口比重的298;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4584,占当地总人口的96。这一地区同天山北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反映了南北疆之间的发展很不协调。一、 现状1.教育与产值比较指标人口(万人)万人拥有教师数(人)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万人拥有教师数(人)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万人拥有教师数(人)年份2003年 2004年 2005年东疆1101351111342614011216722132南疆90298923707710694110322117北疆1033119105119125122107923746140(资料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2005年和新疆统计年鉴2004年计算整理得出。)2.南疆现状南疆地区现状以天山山脉为界的新疆南疆地区,主要包括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共有5个地州(市)、37个县、479个乡镇。南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加之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支柱性产业,这就造成了南疆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新疆北疆及其他地区,甚至低于平均发展水平。南疆地区人口占全疆的46·48%,农村人口占自治区农村人口的61·00%以上。从2002年的情况看,南疆五地州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疆的25·27%,农村经济总收入占全疆的34·81%,农民人均收入比全疆平均水平低563元。南疆地区一、二、三产业比例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劳动生产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均明显低于全疆的平均水平。南北疆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突出表现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这三个地州(以下简称南疆三地州)和天山北坡地区之间。1980年至2004年,南疆三地州GDP由87418万元增至1768693万元,增长19·23倍,年均增长7·70%;天山北坡地区GDP由250911万元增至11289483万元,增长43·99倍,年均增长17·60%,年均增速比南疆三地州高出1·29倍。2005年,北疆地区的人均GDP为23746元,而当年南疆地区人均GDP只有10322元。3. 全疆状况新疆内部区域经济呈现北疆东疆南疆发展梯度渐次发展格局。北疆、南疆出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增长速度快”和“经济发展水平低、增长速度慢”的两极分化现象。2009年,占全疆总人口44.7%的北疆地区创造了全区69.2%的增加值。占全疆总人口29.3%的南疆三地州实现增值仅占全区GDP的9.5%。新疆北疆、南疆、东疆区域人口与经济总量区 域人口(万人)占全疆的比重(%)GDP(亿元)占全疆的比重(%)北疆965.1344.72957.7069.2南疆995.7146.11251.6629.3巴州、阿克苏350.8516.7846.3819.8克州、喀什、和田635.8829.5405.289.5东疆118.245.5284.896.74. 差异加剧的表现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增长差距悬殊。1980年至2004年,南疆三地州GDP由87418万元增至1768693万元,增长1923倍,年均增长77。同期,天山北坡地区GDP由250911万元增至11289483万元,增长4399倍,年均增长176,年均增速比 南疆三地州高出129倍。  二是人均GDP差距急剧扩大。2000年,汉族人口比重占91的天山北坡地区,人均GDP为1490美元。而当年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占93的克孜勒苏柯尔克 孜自治州和喀什、和田三地州,人均GDP只241美元,仅相当于天山北坡地区的6。至2004年,这三地州的人均GDP提高到405美元,但当年天山北坡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3089美元,相当于南疆三地州人均GDP的76倍,四年间差距继续增大16倍,平均每年以40的幅度扩大差距。  三是工业化水平差距突出。据新疆50年有关数据计算,19802004年,工业增加值南疆三地州由7347万元增至109759万元,增长1394倍,天山北坡地区由118920万元增至488391 1万元,增长40倍,其工业增加值总量增长比南疆三地州高出26倍,其年均增长率相当于南疆三地州的三倍。同期,三次产业比重南疆三地州由1980年的6226:1310:2464调整为2004年的4413:1841:3746,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而天山北坡地区则由1980年的1177:6192:2630调整为2004年的1284:6548:2168,正在向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加速推进。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因缺各地区1980年城乡居民收入统计资料,无法进行对比。2004年,天山北坡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市县的平均值为8034元。而南疆三地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为6384元,仅相当于天山北坡地区的79;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十分突出,南疆三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为1405元,天山北坡地区为4906元,是南疆三地州的35倍。两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分别为454:1和163:1,南疆三地州比天山北坡高出29倍,恐怕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高、城乡二元结构最突出的地区。 二、原因 造成新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因素。新疆偏远山区的县与交通便利的县相比,经济上缺少往来和投资,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比较慢。广大山区由于交通闭塞,与外界的经济往来更少,需要的进不来,富余的出不去,使得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如和田县。而对沿边县域来说,虽有发展边贸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劣势大于优势,致使优势难以很好发挥,外贸兴边作用还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石油资源丰富且已大规模开发的市县和位于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上的市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二是科技方面的因素。新疆相当一部分县缺乏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发展县域经济的人才,而大多数人才留在了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不利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速度比较慢。这种状况若再持续下去,势必给新疆各县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三是经济基础因素。新疆是一个经济后发的省区,各个县的基础不同,沿边县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距经济核心区远,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欠缺,使优势难以很好发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外贸兴边、带动经济发展的实质性作用还不明显。有些县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加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这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四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南疆地处塔里木大沙漠这一“死亡之海”的边缘,降雨稀少,土地沙漠化相当严重,沙尘天气频繁,交通十分不便,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3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面积的473,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地区。干旱少雨是这一地区突出的气象特征。南疆地区年降水量多在50毫米以下,仅为全疆年均降水量的14左右。同时,南疆地区处于西北风和东南风这两股风向交叉影响的地带,风沙活动频繁剧烈,塔克拉玛干南缘风沙天气年均在100天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达到200天左右。沙尘暴发生时,总悬浮颗粒物监测浓度在64650 .65毫克立方米范围波动,其降尘量大大高于北疆地区。因而造成地面植被相对稀缺,沙漠不断南移,以致于有的县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而且,南疆三地州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有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身处山区的居民,居住十分分散,交通十分不便,气候恶劣,不时暴发山洪,几乎每年都有人畜被淹死亡的事故发生。加之,人均受教育年限极其低下,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当低。这种种状况表明,南疆各族居民的生存环境是相当严峻的。这是制约南疆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三、 政策改观1. 对口援疆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会议的政策影响之大,完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会议为新疆圈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跨越式目标"。从这一系列目标中,可以感受中央政府推进新疆发展的决心之大。19省市确定对口援疆,援建项目涉及城市、农村,遍布北疆、南疆。从资源开发,工业、农业,到文教、科技、医疗、环保,几乎无所不包。中东部地区19个省市区的领导纷纷带队到新疆调研,规格之高令人瞩目。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加大对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投入,各部委的项目也"向西开放"。据了解,目前仅在新疆开工的铁路就有11条之多。这种以举国之力向一省区倾斜的措施,历来没有,世所罕见。2. 资源税改革新疆率先正式启动资源税费改革,人们普遍认为,资源税改革必将令新疆的发展如虎添翼。如前所述,新疆有着丰富的原油、天然气、煤炭的资源。以往,无论是"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还是"疆煤外运",新疆为国家贡献了资源,自己从中所得却不多。而资源税改革之后,按2009年新疆生产原油2518万吨、生产天然气245亿立方米,以税率5%计算,新疆仅原油资源税一项就可得62.95亿元,是改革前的6倍多。由于我国的资源税收入可以归地方支配,"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张春贤和他的同僚们在实施自己的施政设想时自然更加游刃有余。资源税改革率先在新疆启动,除了使得新疆的地方财力得到明显增强之外,其"富民固边"的政策含义不可低估。因为,对于拥有自然资源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疆省区而言,将资源简单奉献肯定心里有些不平衡。如果通过提高资源税,让资源省区更多地分享资源收益,必然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1. 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南疆的“三农”问题是全疆“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南疆的“三农”问题没有解决,就不能说全疆的“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同样,如果南疆没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也不能讲新疆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要看到,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在南疆三地州有较多影响,这些地区历来是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与我争夺的必争之地。种种情况表明,南疆三地州既是我们抵制国际恐怖势力渗透的前沿阵地,又是我们同境内外“三股势力”作殊死斗争的主要战场。所以,考虑南疆发展问题,不仅要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更要从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高度桌加以谋划。只有促进南疆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的原则,才能使南疆三地州的近六百万各族人民心同中国共产党,心向伟大祖国,心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构建和谐南疆贡献力量。以至温家宝总理强调把南疆发展“放在整个新疆发展的突出位置”,也是从新疆发展稳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这正是国务院文件提出新疆实南北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个根本立足点。实施这一战略,必须有相应的子战略作支撑,关键在于促进南疆三地州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在,相对南疆三地州言,“北动”的子战略已经形成并取得显著成就,优化发展了天山北经济带,加快了乌昌一体化进程,推动了天山南麓石油化工新兴产业带的发展。但“南动”的子战略却有待出台。自治区应该不失时机地制定和实施以脱贫致富奔全面小康为中心内容的“南疆(三地州)开发战略”,从政策上、资金上、人才上等各个方面,切实把南疆发展放在全疆发展的突出位置上,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南北差距,把中央确定的新疆南北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体落到实处。 要解决南疆的民生问题,首先要解决整体脱贫的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可以设想,南疆(三地州)开发战略的基本目标是争取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至2020年,GDP由2005年的近200亿元增至2020年的800亿元,比2005年翻两番;人均GDP由3300元(折合美元423元)增至15000元(预计届时折合美元为2000美元),比2005年翻22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50元增至5250元,比2005年翻一番半,实现整个地区的整体脱贫。同时,要本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大力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要完善、拓展覆盖城乡,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村村通公路,农田渠系配套。 2.提高金融配置效率(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南疆企业争取信贷资金创造基础条件 产业层次低、大项目相对较少、重大项目不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信贷条件是影响企业贷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南疆一定要按照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方向的要求,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优势产业。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围绕“大”和“高”开展项目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特大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高加工度项目、高附加值产品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调整和优化升级资源型、粗加工为主导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三要加强科技、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提升传统产业的层次。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企业争取贷款创造基础条件。 (2)发挥地方政府在银企合作中的平台作用 地方政府在银企合作中要发挥好服务职能,使企业的贷款需求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搭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增进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二是地方政府定期举行由金融机构和有关企业参加的企业和项目推介会,将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和好的项目推荐给金融机构;三是邀请金融机构提前参与项目的决策论证过程,以便于金融机构做好项目实施的资金启动工作,减少项目资金供给的中间环节。提高银企合作的工作效率和互信程度,增强金融机构对南疆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中,资金循环的链条才不会中断,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也才能得到发挥。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一要逐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定期发布企业信用信息。二要加大对骗贷和逃废银行债务等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三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公正司法,降低金融机构对骗贷和逃废银行债务等不法行为的诉讼成本。通过这些措施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而增加信贷投入,促进南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3. 加强人才建设新疆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是那些脚踏实地在建设新疆的人。人才,是当前新疆最需要的资源。不容忽视的是,新疆的各级干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最熟悉的莫过于"维稳"方面的工作。如今,在新的新疆战略构架下,在维稳的同时更要讲求发展。那些熟悉过去的工作方式甚至难免形成心理定势的各级干部们,面对新局面、新任务,是否准备不足、知识不足、经验不足?新疆的各级干部及企业家们,能否快速的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以应对将要到来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这都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显然,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需要来看,新疆需要大规模培养和发现人才,除了本地高校进一步加强建设、加快培养更多的各族学生成才之外,从内地引进人才也是便捷的一种选择。 4.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成为新疆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在资金不足的地区,以"草根性"为特色的民营企业更容易生存,也能够较快地成长起来。其次,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有效地盘活新疆的县乡经济,更重要的是能够大量解决就业问题。第三,新疆各族群众历来有从事小商品生产和贸易的传统,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创业致富,使他们尽快成为有产者、中产者,利在长远。然后,当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当市场更加繁荣,更多的人安居乐业并充分分享到新疆发展的建设成果时,对于新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稳定都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 政府协调是促进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当代,政府日益成为政治生活中心,政府职能的发挥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竞争力,可以说政府能力越强,其经济社会的竞争力也越强。因此,要想摆脱贫穷落后欠发达的帽子,尽快与新疆乃至全国发展步调一致、水平相当,南疆各地州政府必须切实发挥协调职能,改变过去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的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按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以区域分工与协作为基础,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 (1)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地区合作 根据博弈论,合作制度是由参与者的策略互动而内生的,合作制度必须针对利益冲突,通过参与者自愿、平等和充分的磋商,最后形成制度规章。整个合作制度实施以后,参与各方的整体收益大体上应该是均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疆各地州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就需要政府之间进行有效磋商,从而形成一种合作机制,以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可以采取民主合作的方式签订“宣言”或协议,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资源配置、产业分配等达成一致。这种方式在我国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如2006年4月17日,来自天津、大连、沈阳、石家庄、济南等环渤海地区32个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天津倡议”,32个环渤海城市将全方位加强在交通、能源、产业、科技、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培育和发展环渤海地区统一的市场体系。强调区域协调不是不要行政区划,而是不要互相封锁、恶性竞争;只是要弱化“行政区概念”,强化“经济区概念”,打破地域界限,探索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巴州的库尔勒市和阿克苏地区的库车、阿克苏市在开发石油天然气方面达成协作,努力打造“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市石油、天然气、化工带”,以实现两地自然资源的共同开发,这为南疆经济圈的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有力的实证。 (2)建立统一管理南疆区域经济的行政机构 从目前的情况看,行政区划的壁垒是阻碍区域合作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南疆各地州的协调与合作,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目前,国务院实施的机构改革中,实行“大部门体制”,按照“宽职能、少机构”的原则进行各部委的整合。作为地方政府,“宽职能、少机构”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南疆各地州地域相连,建议完全可以对各地州进行整合,由五个地州改为一个或两个(如巴州和阿克苏合为一个,喀什、和田、克州合为一个),这有利于统一管理南疆社会经济发展,做好资源调配和产业布局,顺利推进南疆区域经济。或者由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一个级别低于省级但高于地州级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南疆社会经济发展。例如成立南疆区域发展管理委员会,由管委会根据南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制定总体的发展规划,实现南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做好区域内规划工作,合理产业布局南疆各地州经济状况差异性大、互补性强,经济的互融性也很强,完全可以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因此,应该统一制定南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各地经济特点确定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如巴州素有“天下第一州”的美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最具优势的当属石油和天然气,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就在巴州,因此巴州的经济发展应当以石油化工为支柱产业。同时这里由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日照时间长,加上多山多矿等独特的自然因素和地理环境,盛产库尔勒香梨等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也能成为带动巴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喀什地区有五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和一个二类口岸,喀什更适合发展外向型工业即出口加工业,可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新疆出口中亚的商品中70%都是我国内地生产的商品,如果新疆自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中亚国家需要的产品,由于地缘优势,新疆产品会比内地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必然能进一步拉动新疆经济的发展。阿克苏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优势资源,化工是最具潜力、最具带动力的工业,有利于打造石油石化基地、煤电能源基地、煤焦化基地,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克州则将矿业开发作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田地区在产业布局上更倾向于农业,应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工,如大芸、玫瑰花、山药、红花、红枣等。 (4)促进南疆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是民主的和富裕的社会,而且还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义所在。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新疆和谐社会的建设中,难点重点在南疆,因此各级领导都极为重视南疆的发展。2007年9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温总理指出,要着力推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扶持南疆喀什、和田、克州发展,集中力量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南疆经济发展的新部署,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资金投入,通过项目配置、财政转移支付、银行贷款、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等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于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稳步推进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工程;加快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扎实做好“双语”教师的培训和支教工作;加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力度,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边疆不固,不足以固国;边疆不富,不足以富国;边疆不强,不足以强国。南疆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建立完善的政府协调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把南疆社会拧成一股绳,必然会发挥集合优势,促进南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谐南疆、和谐新疆的美好蓝图必将很快呈现在我们面前。五、 前景展望 有媒体对新疆区域振兴规划的初稿内容进行预测。据悉,初稿中提及,将在乌鲁木齐西北角打造一个石油城,把通过欧亚大陆桥从中亚五国输送到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在此储存起来。 此外还将推进与资源丰富的中亚五国发展边贸,并有望建立起经济合作区。中亚五国包括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同时,将推进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边贸、能源合作。 有报道称,新疆地方政府近年来早已开始探索当地发展路径,比如近年开始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启动实施新疆能源战略基地建设,为将来新疆建成为全中国重要能源战略基地做铺垫;以及加大新疆轻工业发展力度,逐步调整新疆一直以来“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失衡发展格局。新疆地方政府当前也正在考虑利用新疆棉花这一优势,拟打造国家优质棉纱基地,并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将棉纱产业链进一步拉长,进而延伸至服装等其他轻纺产业。 此外,为缩小新疆南北疆的差距,中央决策层料将大力支持新疆地方政府推动南疆天然气管网联网建设,以期尽快实现南疆三地州的天然气全覆盖。 与此同时,中央决策层还将对南疆三地州民生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和特殊的政策支持,比如在这些区域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至于涉及新疆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电力东送规划、也很有可能被纳入国家电力“十二五”及中长期规划。对于未来新疆工作会议的预期,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说:“力度会很大,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党的建设等十方面会得到关注,一系列针对新疆的新的利好政策将实行。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疆正在向世界敞开胸怀。”

    注意事项

    本文([理学]新疆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