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旋挖钻质量安全手册.doc

    • 资源ID:3810140       资源大小:9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旋挖钻质量安全手册.doc

    目 录1、安全质量操作说明书31.1 总则31.2 主要管理人员32、开钻准备42.1 前提条件42.1.1 场地平整42.1.2 钢筋笼制备42.1.3 地下管线排查42.1.4 施工便道42.2 测量放样52.3 泥浆池开挖52.4 泥浆制备52.5 钢护筒埋设52.6 夜间施工照明52.7 钢测绳53、钻进过程控制53.1 钻速控制53.2 复测护筒偏位63.3 泥浆控制63.4 钻孔记录及岩层取样63.5 钻渣外运及场地保持64、钻进成孔、成桩控制74.1 钻进成孔控制74.2 孔深及泥浆指标74.3 场地保持74.4 钢筋笼制作、转运、安装及时间控制74.5 导管安装及料斗准备及时间控制74.6 监理报验及时间控制84.7 二次清孔及时间控制84.7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84.8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及相关要求84.9 桩基混凝土灌注84.9.1 配合比要求84.9.2 商混生产前检查94.9.3 商混站人员配备及要求94.9.4 钻孔队放料94.9.5 入模混凝土质量控制94.9.6 桩基混凝土灌注94.9.7 料斗及导管及时清洗104.10 钻进成孔、成桩过程中钻孔队责任105、机械设备管理及应急措施106、常见事故处理116.1 护筒外壁冒水116.2 桩底沉渣厚度过大116.3 缩颈116.4 导管进水116.5 卡管116.6 导管无法拔出126.7 抱钻、埋钻126.8 孔壁塌陷127、旋挖钻施工安全措施128、旋挖钻应急救援的过程及要求138.1 轻伤事故138.2 重伤事故139、事故的处理和生产的恢复139.1 事故的处理139.2 生产的恢复14旋挖钻施工安全质量操作说明书1、安全质量操作说明书1.1 总则为了保证旋挖钻成孔质量和设备人员安全,制定本操作说明书。2、开钻准备2.1 前提条件2.1.1 场地平整施工前对墩位处场地进行平整并压实,保证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钻机的稳定性,以防钻机不均匀沉降发生倾斜,工长督促完成,不得影响施工便道畅通。钻孔队在场地平整前不得施工,否则承担相应后果。2.1.2 钢筋笼制备钢筋队、钻孔队、技术主管加强联系,确保钢筋笼制备满足现场成孔需要,根据钢筋笼制备进度下达开孔指令,保证施工连续性,严禁出现无钢筋笼储备而盲目开钻的情况。2.1.3 地下管线排查5#墩承台已经探挖出一条管道,为了安全起见,拟在5#墩承台四周人工探挖2-3m,限2012年6月5日前完成。13#墩与14#墩之间有石油管道,测量放样并设置醒目警示标识,向相关协作队及机械操作手书面告知,限2012年6月10日前完成。护筒埋设及泥浆池开挖时钻孔队必须有人在现场,若发现地下管线,必须15分钟内通知项目部管理人员。2.2 测量放样提前一天与技术主管联系需测量放样桩位,测量放样时钻孔队必须有技术人员在场,测量放样后立即做好护桩,施工过程中注意护桩的保护,测量室及时以开孔通知单形式提交测量成果。2.3 泥浆池开挖泥浆池开挖不得在箱梁施工区域内,避开管网线,钻孔队必须经过项目部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开挖。2.4 泥浆制备开钻前必须按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制备合格泥浆,泥浆储备数量不少于30方,检查合格后方可下开孔通知单。2.5 钢护筒埋设钢护筒直径大于设计桩径0.2m,长度采用4.5-6m,特殊情况下,及时接长护筒,机械开挖至护筒底口以上0.2m后,必须采用人工清理,放置护筒,用粘土将四周回填夯实,护筒应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护筒埋设需超出地面0.3m,护筒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3cm,倾斜度不大于1%。严禁使用机械设备超挖后回填,不得砖渣等回填以防泥浆流失、造成塌孔。2.6 夜间施工照明开钻前必须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确保照明强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方可开钻。2.7 钢测绳每队自备2条钢测绳(建议采用3mm钢丝绳和紫铜管做,采用长钢尺标刻度),测绳必须报技术主管及监理检查验收。工程室自备2条50米测绳,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复核。3、钻进过程控制3.1 钻速控制由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快速钻进,以提高钻孔效率;根据已经施工的桩基混凝土灌注记录,覆盖层及强风化地层易扩孔,宜采取慢转速慢钻,尤其是出护筒底口的钻进速度。3.2 复测护筒偏位施工过程中利用护桩对护筒中心位置进行检查,若发现护桩被碰到,应及时通知技术主管对护桩进行复核。3.3 泥浆控制严格控制钻进过程中泥浆质量的控制,尤其是进度不同地层时,确保泥浆质量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必须按要求测试进出口泥浆指标,发现超标应及时调整。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纤维素、碱等外掺材料增加相对密度和黏度,具体要求如下: 旋挖钻泥浆性能指标要求地质情况泥 浆 指 标相对密度(g/cm3)粘度(s)胶体率(%)含砂率(%)一般地层1.021.101822954注:1、地下水位高时,指标取高限,反之取低限; 2、地质状态较好时,孔径或孔深较小时取低限,反之取高限。抽检泥浆不合格,钻孔队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试验室负责钻进过程及二次清孔泥浆质量的抽检,使用自备仪器每桩抽检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均不低于3次,抽测胶体率不低于1次,抽测结果由钻孔队、试验室、技术主管共同确认签字,记录存档。(钻孔队指定专人签字,不签字均按泥浆质量不合格处理。)3.4 钻孔记录及岩层取样钻进过程中,按项目部提供表格做好钻孔记录,如钻进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故障、障碍物等情况,记录必须认真、及时、准确。岩层取样每2米取样一次,地层变化处必须取样,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立即通知技术主管并取证、拍照并留下岩层样品。钻孔队负责提供原始记录、岩样,对于不能及时提供相关资料的,视情节轻重,每桩罚款100-1000元,罚款从工程款中扣除。3.5 钻渣外运及场地保持钻进过程中,钻孔队做好清理,钻渣及时出运,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场地满足施工要求,为成桩施工做好铺垫。4、钻进成孔、成桩控制4.1 钻进成孔控制钻孔过程中通过电子控制和人工观察两方面来保证钻杆的垂直度,必要时可请项目部测量用仪器校正,确保旋挖钻成孔垂直度;控制钻斗在孔内的升降速度,加强对钻头直径及磨损情况的检查,根据需要扫孔,防止缩径,扫孔采取慢转速,确保成孔质量。成孔后,经现场分管技术主管对孔深、泥浆检测合格后,必须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孔壁能自稳定24小时以上。4.2 孔深及泥浆指标每钻孔队自备2套50米长的钢丝测绳和1套泥浆三件套,测绳必须经项目部技术主管校验,三件套需经试验人员检验,若不符合的,由项目部强制配备,费用从工程款中扣除。加强护筒检查,必要时通知技术主管复测,用钢测绳严格控制钻孔深度。二次清孔时泥浆检验指标:泥浆比重1.1g/cm3,含砂率2%,粘度17-20S,沉渣厚度5cm。4.3 场地保持成孔前必须将钻孔机具等清理,并将周围场地平整,确保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因场地清理和平整时间耽搁导致桩基施工的一切后果由各个钻孔队负责。4.4 钢筋笼制作、转运、安装及时间控制提前将钢筋笼转运至现场,钢筋笼安装前,技术主管必须和桩基混凝土灌注人员协商吊筋安装位置。钢筋笼入孔时,保持垂直,对准中心位置徐徐下放,严禁强制性下放造成钢筋笼变形,孔壁塌孔,声测管灌水应防止水流入孔内,钢筋笼安装不得压护筒,安装完成后注意场地清理。钢筋笼安装不得超过4.5小时,无特殊原因,由于钢筋笼安装时间过长导致桩基施工的一切后果由钢筋队负责。4.5 导管安装及料斗准备及时间控制导管、料斗等材料需提前转至桩基施工现场,钢筋笼安装完后立即进行导管安装,放置大料斗,导管提前进行水密性试验,每30根桩基做一次导管水密试验,安放导管必须检查其密封性、牢固性,严格按照导管水密试验时编号安装,并在1.5小时以内完成。导管安装密封性由钻孔队负责;导管安装及料斗准备及时间控制由钻孔队负责。4.6 监理报验及时间控制合理预测时间,尤其是夜间施工的桩基,需在白天提前与监理进行沟通,必须自检合格后1小时以内完成监理报验,因沟通问题导致时间延长由各分管技术主管负责。 4.7 二次清孔及时间控制旋挖钻成孔应避免长时间不停清孔,以免造成孔壁坍塌,各钻孔队二次清孔必须在6小时以内完成,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确保清孔质量,二次清孔完后,应立即进行首批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准备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4.7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考虑到施工需要,增加1-2家有实力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由项目总工、物资部、试验室共同考察,综合考虑,确保有2家混凝土供应商能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要求。及时清退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供应商。4.8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及相关要求技术主管、试验室提前一天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沟通联系,提交桩基混凝土浇筑计划,商品混凝土供应站应加强对混凝土输送泵车等设备的检修;桩基混凝土灌注应在5小时内完成100方,混凝土浇筑前3小时,联系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供料,无特殊客观原因,灌注前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原因造成开盘耽误2小时或灌注过程中断1小时,产生的桩基施工的一切后果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承担。4.9 桩基混凝土灌注4.9.1 配合比要求配合比设计充分考虑天气原因、原材料质量波动等其他因素可能对桩基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确保满足施工要求。4.9.2 商混生产前检查桩基混凝土灌注前,试验室必须指派人员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碎石级配、施工配合比、外加剂惨量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生产混凝土。4.9.3 商混站人员配备及要求桩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各家商品混凝土供应站调度及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若确有特殊情况,需将工作交代并与现场技术主管沟通,确保不能影响桩基施工。4.9.4 钻孔队放料钻孔队必须指定专人放料,每车混凝土下料前必须充分搅拌,充分搅拌前不得放料,放料必须放完,因搅拌不充分或放料不完全造成的一切后果由钻孔队负责。4.9.5 入模混凝土质量控制桩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各家商品混凝土供应站调度及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若确有特殊情况,需将工作交代并与现场试验人员沟通,经项目部试验室同意后方可离开,确保桩基入模混凝土质量,禁止不合格混凝土下料至混凝土输送泵车。提前检修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罐车等机械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因商混站混凝土输送泵车等设备故障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商混站负责。试验室对混凝土罐车中的混凝土质量全过程监督,对到场的商品混凝土每车在放料前检查,确保到混凝土输送泵车的混凝土性能满足桩基施工要求,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货,并记下车牌号,留书面记录,书面记录必须由试验室及商混站两方签字,杜绝不满足桩基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打入混凝土输送泵车。试验室每3根桩随机抽测混凝土缓凝时间等性能指标。4.9.6 桩基混凝土灌注灌注全过程中,导管应保持其在孔中心位置,避免挂碰钢筋笼。首批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主管必须用钻孔队灌桩的测绳对孔深进行复测,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迅速处理并汇报。灌注过程中钻孔队和技术主管必须勤测孔深,钻孔队指定专人测孔深,技术主管必须亲自复测,灌注过程中严格按照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要求控制,常上下活动导管(往卡板上方提升后下降到导管原位置,导管不得回插)。钻孔队合理估算混凝土方量和提前补方通知,超过正常范围的扩孔需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4.9.7 料斗及导管及时清洗钻孔队在首批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将料斗清洗干净,导管拆除按顺序摆放,专人负责冲洗,确保导管内、橡胶圈、接头、导管外的清洁。4.10 钻进成孔、成桩过程中钻孔队责任1) 各钻孔队开挖泥浆池,必须人工探挖,位置需与项目部管理人员商定,不得影响施工便道及其他协作队施工。2) 做好场地平整压实工作,钻孔队自备钢板,避免因沉降造成对钻孔施工的影响。3) 与技术主管沟通并拿到开孔通知单后方可开钻,否则后果自负。4) 成孔验收后24小时以内不塌孔,否则钻孔队承担相应后果。5) 做好现场规划,物品摆放及泥浆池开挖等不得影响后续施工。成孔前必须将钻孔机具等清理,并将周围场地平整,确保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因场地清理和平整时间耽搁导致桩基施工的一切后果由钻孔队负责。6) 从开孔到桩基混凝土灌注全过程,钻孔队现场必须有人负责,能无条件配合各种突发事件处理,否则承担相应后果。7) 针对不同地层,采取适宜的钻进工艺,及时调整泥浆指标,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度,必要时接长护筒,确保成孔质量及泥浆护壁质量,灌注过程中塌孔或二次清孔质量不佳引起桩基的质量问题由钻孔队负责。8) 严格执行技术交底要求,服从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监理的管理,履行合同。5、机械设备管理及应急措施设备部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杜绝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进场;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磨损情况,敦促其备好易损部件;对设备操作人员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禁止不合格设备操作人员进场;加强安全操作意识教育,防止疲劳上岗;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台帐,设备操作人员应积极配合项目部管理人员工作;如遇机械设备特殊情况应马上处理,必要时立即租调设备。6、常见事故处理出现以下事故,钻孔队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技术主管,技术主管汇报项目总工和生产经理,按如下步骤处理,及时汇报事故处理进展,项目相关领导根据需要到现场处理。6.1 护筒外壁冒水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接长护筒或重新安装护筒。6.2 桩底沉渣厚度过大成孔后,采用性能合格的泥浆循环清孔,不得用清水置换。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确保沉渣厚度小于5cm。6.3 缩颈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使孔壁形成泥皮。旋挖钻施工应注意控制钻进速度,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6.4 导管进水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导管距孔底间距过大导致导管进水,可采用泥浆反循环将孔底清理,或拆除导管后用旋挖钻小钻头将孔底混凝土掏出,重新清孔,提高泥浆比重和粘度,注意观察孔深变化。各处理环节必须衔接紧密,处理迅速。导管接头不严或焊缝破裂应视具体情况,可拔换原导管重新下管,重新下管后,需用潜水泵将管内水尽量抽干,测绳测管内泥浆深度,深度在1米以内且钻孔过程中泥浆指标均符合施工技术交底要求的孔(粘度、比重、含砂率、胶体率)可继续灌注,整个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停止灌注,及时回填后冲击钻处理;如进水情况不严重,也可用原导管续灌,灌注应连续不间断。6.5 卡管入仓混凝土质量原因造成的卡管,可以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若仍不能下落时,则将导管提出,马上进行清理修整,切勿使导管内混凝土落入孔内,若浇筑到桩顶标高以下5m范围,采用接桩处理,接桩需抽干泥浆,清理桩基混凝土顶面浮浆,根据需要及时接长护筒;若未浇筑到桩顶标高以下5m,及时联系潜水员将钢筋笼割除(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割除后采用碎石掺加粘土回填,或直接采用碎石掺加粘土回填,回填后采用冲击钻处理。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过长,孔内混凝土已初凝,导管内又有堵塞,此时应将导管拔出(必要时租用更大型号设备),重新安设钻机,利用小钻头将钢筋笼内混凝土尽量挖出,然后用粘土掺碎石填塞孔,待沉实后用冲击钻处理。6.6 导管无法拔出导管埋深过大,或混凝土已经初凝,导管无法拔出可用大型起重设备或千斤顶试拔,拔断后割除,并重新下导管浇筑,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连接处补强。6.7 抱钻、埋钻及时对钻头进行补焊,保证钻头边缘的空隙和钻孔的孔径,严格控制钻孔速度,控制提升速度,保证泥浆质量。6.8 孔壁塌陷钻孔过程中,轻微孔壁塌陷,提高泥浆质量后继续钻进;塌孔严重的,技术主管应及时汇报,加强对孔壁塌陷情况的监测,并根据需要迅速安排机械设备撤离,做好安全围护,设置警示标志,及时回填后用冲击钻处理。下放钢筋笼后塌孔,应先测量孔深,视情节加租满足施工要求的吊车,并尽快将钢筋笼拔出。灌注过程中塌孔,首先通过测量孔深判断塌孔严重程度,塌孔沉渣厚度在0.5-1.0m,加大灌注强度,强制1-2小时灌注完成;塌孔沉渣厚度在1.0-2.0m,下放软管循环清渣;大于2m,迅速撤离机械设备,拔出导管和钢筋笼,视情况用旋挖钻掏出混凝土,塌孔非常严重回填后用冲击钻处理。7、旋挖钻施工安全措施7.1钻机行走之前,必须检查路面情况,禁止在左右两边和前后地基虚实不一的情况下行走,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7.2 移动前,必须把钻杆、钻具、动力头等尽可能至于较低位置,使钻机的重心最低;7.3 钻机严禁在倾角超过15度的斜坡上行驶,在斜坡上行驶时,桅杆必须在垂直状态下并面对斜坡,禁止钻机在斜坡上侧向行驶;7.4 场地未能满足要求时,应铺设路基板,保证钻机安全。钻机行驶时要慢行,并密切留意钻机垂直度的变化,万一发生倾斜时,要立即调整钻机,用钻具往钻机倾斜的方向压,保持钻机平衡;7.5 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作业人员酒后及患病时,不得进行操作;7.6起吊前应进行空载转运,检查行走、回转、起重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器、防护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起重作业时,重物下放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严禁超荷载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7.7 起吊重物时绑扎应平稳、牢固,不准斜拉斜吊物品,不准抽吊交错挤压物品,不准起吊埋在土里或粘在地上的物品,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8、旋挖钻应急救援的过程及要求8.1 轻伤事故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项目部汇报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并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8.2 重伤事故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项目部有关部门汇报,应急指挥部门就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迅速拨打120和送附近医院急救。9、事故的处理和生产的恢复9.1 事故的处理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程度,成立不同的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大小及损失情况,调查组可由公司或项目部相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由事故调查小组在事故得到控制以后,迅速到受到保护的现场调查取证,查明产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定性。根据事故产生的原因,确定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定性与事故的严重程度,对产生事故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情节严重的要走司法程序。安抚伤者。由公司或项目部安排人员对受伤者及其亲属进行安抚;发生死亡事故的,按工伤程序处理。事故总结。项目部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9.2 生产的恢复事故发生以后,项目部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应尽快组织人员恢复生产,避免影响项目部施工生产进度。

    注意事项

    本文(旋挖钻质量安全手册.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