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嘉峪关市第六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方案.doc

    • 资源ID:3778520       资源大小:1.25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嘉峪关市第六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方案.doc

    1 概述1.1 基本情况1.1.1自然条件1.1.1.1自然地理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西连石油城玉门市,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金塔县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中心位置为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m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1700m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m。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 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1.1.1.2气候特征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其特点是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而蒸发量大,大陆性强。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年日照8000小时。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4.7mm,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年最大降水量为165.7mm,年最小降水量为36mm,区域水分蒸发速度快,年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039.5mm,是降水量的24.1倍。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在46%。多年平均降水量、气温等值线情况见图1-2。图1-1 嘉峪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气温等值线1.1.1.3地形地貌嘉峪关市地势西高东低,南部祁连山地是一系列30005000m的高山群,层峦叠嶂,陡峻高拔;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阿尔金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南部海拔4000m以上渐渐进入冻土区,终年积雪冰封,有现代冰川分布,是本区河流发源地。山间有盆地,嘉峪关市地处祁连山北麓的缓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三面环山。嘉峪关市南部东段为文殊山的北坡,最高峰海拔2228m;南部西段与祁连山北麓毗邻,为广布戈壁;北部西段为崇山秃岭的黑山,最高峰海拔2799m;北部东段为早更新世晚期隆升的残丘及古河道地区地下水溢出形成的沼泽;西部为沙砾石戈壁滩;东部为绿洲,其高程在14002262m之间,平均地面坡度13。嘉峪关市总面积2935km²。图1-2 嘉峪关市地形地貌图1.1.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项目区微地貌较为简单,主要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地貌。砂壤土分布在项目内,厚5-15m,最厚达到20m以上,由北向南逐渐变厚,灰黄色,黄褐色,稍密-中密,夹凸镜状粉砂层,粉砂层清楚地交错层理,厚5-20cm不等,局部含少量的砂石,多细孔隙,孔径1mm,0.5mm或更细小,表层多植物根系。(2)水文地质本区属酒泉盆地的西部。区内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盆地中的广大平原区。大厚度的第四系砾卵石层,为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含水层的厚度由几十米至数百米,大部分为单一厚度型的孔隙潜水。洒泉盆地地下水除在东部以地下径流形式流出境外,其余都以泉的形式溢出,并形成两条泉水溢出衔,即酒泉盆地地下水溢出带和酒泉东盆地新城乡东北部的泉群、沼泽。西盆地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南部祁连山潜流和发源于祁连山的文殊沙河,自出山后,其河道均由疏松的砾卵石组成,河床深切,河水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并且较为稳定。工程区含水层为酒泉砾卵石层,并大致沿河流方向向下游泾流,地下水位埋深2060m,渗透系数80150m/d,给水度0.150.20。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042- Ca2+. Mg2+型,地下水矿化度为0.8g/l。水质较好,不含侵蚀性硫酸盐,对砼无侵蚀性。1.1.1.5土壤市域内的土壤可分为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山地灰钙土、绿洲灌耕土、潮土、灰漠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等12个类型、19个亚类、72个土种。 绿洲平原,分布灰漠土,边缘有沙化灰漠土,部分的面积已开垦为农田。由于受水利条件耕地熟化作用及地形、成土物质等因素的作用,主要的土层和土种有立土、平土、沙漏土。市域内植被为草原荒漠和人工植被,主要有以猫头刺、木紫苑、骆驼蓬、蒿属植物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植被,人工林及园林植被以及耕地作物。1.1.1.6自然灾害情况市域内地势较平坦,日照时间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好,但地处干旱荒漠区,戈壁沙滩多,生产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经常受到旱、洪、风、霜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旱、洪、盐碱、霜冻、比较严重,干热风、沙尘暴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尤以春旱、伏旱最为频繁,持续时间长,与小麦拔节抽穗和大秋作物生长关键期相吻合,危害严重;低温、沙尘暴等冻害以春季较多,受害作物以苹果、玉米等为主,往往发生在花期与坐果期,因此灾害一旦发生损失相当严重。为保证粮食不减产,少受损失,每年水利和其它相关部门都要投入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进行抗旱自救,遇较大干旱年份时,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显得极为重要。1.1.2社会经济状况1.1.2.1行政区划与人口嘉峪关市现辖3区3镇,至2013年底,全市总人口23.32万人(不含流动人口)。其中:城镇人口21.7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93.35%,乡村人口1.5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6.65%。1.1.2.2灌溉面积嘉峪关市现有灌溉面积15.4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8.3万亩。本项目涉及新城镇新城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9805亩灌溉面积;观蒲村一组、六组、七组4430亩灌溉面积。1.1.2.3经济及财政状况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农业增加值3.1亿元、工业增加值192.98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39.46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80.2:18.5。粮食总产量0.74万t, 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蔬菜等。全市完成财政收入32.53亿元, 比上年增长24.0%,农民人均收入达10304元。1.1.3基础设施状况嘉峪关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对外交通便利,兰新铁路、312国道横穿嘉峪关市,全市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村社之间均有道路。嘉峪关市处于西北大电网覆盖之下,农村电网已全部形成,供电设施齐全,电力供应有保障。灌区通讯与嘉峪关市通讯网相连,通讯便捷。1.1.4农业生产状况嘉峪关市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市,工业是全市的基础产业。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为产业结构中比重虽然较低,但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全市农作物以种植粮食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洋芋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瓜菜、蔬菜、等。2013年全市共有灌溉面积8.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9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3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0.74万T,肉类总产量达到0.23万T。目前全市农业耕作水平较高,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良种繁育、暖棚养殖、温室果菜等农林牧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快,高新节水技术应用广泛,形成“两高一优”农业区。嘉峪关灌区、文殊灌区、新城灌区分别于2005年、2006年、2009年实施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对灌区水利骨干工程进行了改建,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市95%的乡村耕地实现了条田化,三个灌区完成了渠路林田配套建设。1.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1.2.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过多年建设,为全市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目前全市水利工程设施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溉网络系统,田间工程基本覆盖。(1)水利管理机构: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有3个灌区3个水利站; 3个灌区控制灌溉面积8.3万亩,其中:文殊灌区控制灌溉面积2万亩;新城灌区控制灌溉面积5.4万亩;嘉峪关灌区控制灌溉面积0.9万亩。(2)调蓄工程:为了调蓄地表水及5处水源地泉水(北大河、嘉峪关、黑山湖、新城、双泉),现已修建大草滩水库、双泉水库、迎宾湖、安远沟水库、拱北梁水库、九眼泉湖等11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7153万m3。(3)水源工程:从60年代初开始陆续修建水利工程设施,先后在讨赖河出山口下游11km处修建大草滩水库引水渠首一座,引水能力18m3/s,下游30km处修建引水枢纽一座,由南、北两条干渠向嘉峪关市、肃州区、金塔县三市(县)供水。引水枢纽工程由讨管局管理。(4)输水灌溉渠系建设:嘉峪关市三个灌区现有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952条。其中:干渠2条,长度为23.8km;支干渠1条,长度为10.44km;支渠13条,长度为60.86km;斗渠70条,长度为143.88km;农渠341条,长度为262.1km;毛渠525条,长度为204.61km新城灌区现有干渠1条,长度10.44km,支渠4条,长度17.65km,斗渠11条,长度34.67km,干支渠完好率87%,支渠完好率84%,斗渠完好率60%,灌区水利用系数为0.53;文殊灌区有干渠1条,长度13.8km,支渠4条,长度27.91km,直斗渠7条,长度17.43 km,斗渠38条,长度59.3km; 嘉峪关灌区有支渠3条,长度15.3 km,斗渠13条,长度32.48km,灌区水利用系数为0.5。(5)人饮工程2007年共建集中供水工程10处,解决新城、峪泉、文殊三镇17个行政村5217户,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总投资1210.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83万元,地方政府投资627.8万元。(6)机井工程已建成机电井256眼,其中:工业及生产114眼,农业灌溉及生活机井142眼,装机容量10千千瓦时。1.2.2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和水源工程运行情况嘉峪关市根据国家对水利的投资政策导向,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先后完成文殊灌区、嘉峪关灌区、新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在已完成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均对灌区内的骨干渠道、渠系建筑物进行了改建,现状骨干工程改造后运行良好,水源有保证。 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水源工程运行情况统计表 序号实施项目主要改造内容工程投资(万元)工程实施情况工程运行情况水源运行情况1文殊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成支渠及直斗渠21.45公里,配套斗、农、毛渠2.83公里,衬砌型渠10.7公里,配套建筑物248座,田间配套0.5万亩。416.38已验收正常有保证 2嘉峪关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成渠道16.45KM,其中:沿山支渠2km,黄草营支渠6.3 km,小东沟支渠1.43km,大东沟支渠6.72 km。配套建成车桥88座、分水闸49座、陡坡13座、量水堰2座、安装启闭机105台套。487.76已验收正常有保证 3新城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改建支渠2.71km、斗渠12.576km。配套渠系建筑物量水堰11座,车便桥73座、分水闸88座、分水口7座。499已验收正常有保证 1.2.3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主要投入:2011-2013年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了新台阶,主要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市级配套资金的支持项目、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是:2011年投入资金254.4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231万元,衬砌渠道24.91km,新建渠系建筑物128座;市级配套23.45万元,新建农渠1条长500m,渠道维修45处,更换启闭机12台(套),维修启闭机362台(套),渠道清淤215km。2012年投入资金500.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325.3万元,衬砌渠道25.12km,新建渠系建筑物1121座;市级配套7.65万元,完成渠道清淤36km,断山口倒虹吸清淤,断山口支渠黄草营三组段的维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167.78万元(财政补贴62.48万元,自筹105.3万元),建设U型渠3.86km,建设T型渠2km。2013年投入资金817.9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417.34万元,衬砌渠道31.3km,新建渠系建筑物1677座;市级配套36万元,维修各级渠道2.17km,加固渠道0.88km,更换启闭机设备10余台(套),对部分供水管线及配套设备进行维修更换,并对东湖和双泉水库的坝坡进行维修加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364.64万元(财政补贴143.23万元,自筹221.41万元),建设涵管渠32km,U型渠12.25km,T型渠1.33km。社会成效:一是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二是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节水效果明显;三是减少了群众投工投劳和维修成本;四是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的保灌条件,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保障,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五是缓解了用水矛盾,减少了水事纠纷;六是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 2011年至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统计表 表1-1序号建设年度总投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市级配套资金建设项目投资主要完成建设内容小计财政投资自筹主要建设内容市级配套主要完成建设内容合计1573.16973.64532.42205.71326.7167.112011年254.45231衬砌渠道24.91km,新建渠系建筑物128座。23.45新建农渠1条长500m,渠道维修45处,更换启闭机12台(套),维修启闭机362台(套),渠道清淤215km。22012年500.73325.3衬砌渠道25.12km,新建渠系建筑物1121座。167.7862.48105.3建设U型渠3.86km、 T型渠2km。7.65完成渠道清淤36km,断山口倒虹吸清淤,断山口支渠黄草营三组段的维修。32013年817.98417.34衬砌渠道35.3km,新建渠系建筑物1677座。364.64143.23221.41建设涵管渠32km、U型渠12.25km、T型渠1.33km。36维修各级渠道2.17km,加固渠道0.88km;,更换启闭机设备10余台(套);对部分供水管线及配套设备进行维修更换,并对东湖和双泉水库的坝坡进行维修加固。1.3水资源状况1.3.1地表水资源主要为引讨赖河地表水供全市农业灌溉用水和酒钢生产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在讨赖河出山口以下约30km处的兰新铁路大桥附近,已建成讨赖河灌溉引水渠首一座,通过南、北干渠分别向讨赖河南北两岸引水灌溉。南、北干渠设计引水流量20m3/s。现在每年分配给嘉峪关市的农业灌溉水量为3500-4000万m3。酒钢生产用水:在讨赖河渠首以上约11km处的讨赖河峡谷有大草滩水库引水枢纽一座,引水渠总长8.9 km(隧洞长7.2km,明渠长1.7km),设计引水流量18 m3/s。在市区西面的黑山湖建有大草滩水库,是一座注入式水库,引蓄讨赖河水供酒钢工业生产用。总库容6400万m3,死库容500万m3,有效库容5900万m3。根据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酒钢用水全年按4500万m3供给,今后生产规模扩大需要增加水量另行商定。冬季从12月28日次年2月3日,供水37天,这个期间河道来水量要尽量做到全部引进,以免浪费。不足部分在7、8、9三个月由讨赖灌区用水时间补够。依据甘肃省水利厅关于调整讨赖河地表水分水量的复函(甘水资源函2013265号),经省水利厅讨赖河管理局、嘉峪关市水务局、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协商,同意将嘉峪关市引水时段内,在保证全市农业、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将应分水量的45%转让给酒钢公司,用于项目生产建设用水。本项目涉及新城镇新城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9805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观蒲村一组、六组、七组4430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为284.7万m3。1.3.2地下水资源嘉峪关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平原区,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的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为中下更新统砾卵石层。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多在3070m之间,水位埋深一般小于5m。富水性在黑山湖地区较好,泥沟地区较差。由于潜水含水层厚度大,给水度达0.220.28,地下水储存量较大。嘉峪关市现有四个地下水水源地和一处截引工程:即北大河、嘉峪关、黑山湖、新城水源地和双泉截引工程,共有机井254眼,2013年提水总量为10015.39万m3。北大河水源地是嘉峪关市主要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现有机井37眼,设计开采能力为1.2 m3/s,允许开采量为3784万m3/a,2013年开采量为3566.04万m3,属于地下水强开采区。嘉峪关水源地是嘉峪关市主要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供水水源地,以及供给关城文物景区和鳖盖山周边绿化用水,现有机井27眼,设计开采能力为0.8 m3/s,允许开采量为2523万m3/a,2013年开采量为2277.44万m3,属于地下水强开采区。黑山湖水源地是嘉峪关市工业用水备用水源地,现有机井49眼,设计开采能力为1.2 m3/s,允许开采量为3784万m3/a,2013年开采量为101.71万m3,属于地下水弱开采区。新城水源地以农村人畜饮水和补充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副产品加工用水,现有机井139眼,设计开采能力为0.4 m3/s,允许开采量1200万m3/a,现状开采量为2675.57万m3,现状情况下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双泉截引工程是嘉峪关市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生产及绿化和农村人饮的重要供水水源(有零星机井2眼),现泉水溢出流量为0.925 m3/s,年可供水总量达到2917万m3,2013年有效利用量为1394.63万m3,属于地下水中等开采区。双泉截引水源自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4个月间约有900万m3的泉水流失于讨赖河床,得不到充分地利用。项目区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为711.75万m3。2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本次发展的高效节水灌溉区是嘉峪关市农业生产的粮食主产区。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耕地集中连片,光热资源丰富;群众对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愿望十分强烈,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但是项目区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较薄弱,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通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将大力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其运行状况,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能促进农田灌排体系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提升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风险和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从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使农业作物增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根本的出路就是想方设法增加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在农业发展上做足文章,才能使农村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根据市情,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就是水,而改变缺水状况的唯一出路就是挖掘节水潜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1.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一是农村庭院绿化、林带防风固沙、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措施,因缺水灌溉,举步维艰;二是由于地表水短缺,开采地下水补充灌溉可能导致水土资源极不平衡;三是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加快。只有走高效节水之路,才能彻底改变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形成通畅、清洁的农村水网,增强水系自净能力、提高防污控污能力,使农村水环境得到涵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1.3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要求。嘉峪关市通过大力实践和积极探索,探索了一条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新经济结构模式,积累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水权交易激活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经验。节水之路刚刚步入轨道,只有通过发展高新节水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1.4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缓解农业对水资源需求压力的迫切要求根据现状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嘉峪关市正常年景缺水程度达到14%,现状田间水利用系数较低,达不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旱作物灌区不低于0.90”的要求。现状灌溉面积8.3万亩,按可供水量只能保灌7.2万亩,有1.1万亩耕地不能保灌。为了达到“全面灌溉”的目的,只能采取减少作物生育期的灌水次数,降低灌溉定额,薄水灌溉,致使农田不能适时适量灌溉,每年都会出现种多收少,减产减收的局面。鉴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只有走高效节水之路,才能缓减水资源需求压力。综上所述,嘉峪关市水资源短缺,通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促使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村工作协调发展,推进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走高效节水灌溉之路是我们必须的选择。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项目区实现了作物规模经营,便于实施高效节水工程由于传统农业以农户为单位经营模式不适用大面积发展高效节水工程,本次项目区选择在已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实行规模化经营的新城镇新城村一、二、三、四、五组,观蒲村一组、六组、七组,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为本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创造了条件。2.2.2群众积极性高一是目前全市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的发展,让群众从设施农业中得到了实惠,体会到了高效节水灌溉与传统灌溉模式效益的明显差别,极大地刺激了广大群众推广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二是受益区群众清楚了农作物灌溉黄金时节不能适时适量灌溉受到的损失是由于缺水且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比较深刻,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等形式的宣传,群众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增加灌溉面积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2.2.3自然条件好一是耕地坡度适宜,项目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较小,较为适宜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二是项目区内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侯,年平均气温7.3,平均风速2.7m/s。适宜大田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的生长。三是耕地绝大部分为条田,连片面积都比较集中,滴灌设备运行方便,适宜规模化连片种植,管理方便。(4)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国道312线、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贯穿境内项目区,城乡公路畅通,村村通道路大部分都已硬化,可为项目建设运送物资及设备提供极大的方便。3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规划情况3.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3.1.1规划范围及年限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规划编制的范围是嘉峪关市域5万亩以下的中小型灌区的固定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和田间工程;塘坝(10万m3以下);灌溉机电井等小型灌溉水源工程;高效节水工程。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15年,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规划共10年,从2010年-2020年。3.1.2规划目标规划达到的主要目标是:20102020年十年时间内,以建设见效快、增产幅度大、管理体制比较健全的田间配套工程、高新节水工程和机井改造工程为主,配套田间灌溉面积8.3万亩(其中:滴灌面积7万亩,管灌面积0.8万亩,田间工程面积0.5万亩)。主要对灌区内斗、农、毛渠进行改造,经过详细统计计算,三个灌区斗、农、毛渠道总长度610.59km,需衬砌的各级灌溉渠道331.83km(其中:斗渠57.55km,农渠131.05km,毛渠143.23km),配套渠系建筑物5049座,安装启闭机2934台套;安装灌溉管道19.65km;安装滴灌管道(包括滴灌带)187.67 km;衬砌排水渠道99km,配套渠系建筑物1350座,安装启闭机540台套;改造机井87眼。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可提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规划区农田实现具有防涝抗旱功能的标准格局,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52提高至0.7-0.9。3.1.3规划主要任务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2010-2020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小型灌溉水源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两方面,建设任务是:(1)小型灌溉水源工程本次规划的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是新城井灌区农灌机井更新改造。主要建设目标和任务为改造机井87眼、增加装机容量2057kw、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2)田间灌溉工程本次规划的田间灌溉工程主要是文殊、嘉峪关、新城三个中型灌区的田间工程配套改造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内容。主要建设目标和任务详见表3-1。 田间灌溉排水工程主要建设任务目标一览表 表3-1 项目名称增加的有效灌溉面积(万亩)灌溉水利用率田间配套改造工程50.7管灌工程70.8滴灌工程80.9排水工程3.53.1.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总投资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总投资13550万元。其中: 文殊灌区工程估算投资2868万元(配套改造渠道投资估算260万元,发展高新滴灌投资估算2608万元);嘉峪关灌区工程估算投资785万元(配套改造渠道投资估算65万元,发展管灌投资估算720万元);新城灌区工程估算投资9897万元(发展高新滴灌投资估算8592万元;改造机井投资估算1305万元) 。3.1.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批复情况嘉峪关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编制完成后,市水务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初审,修改完成后经省水利厅审查通过。嘉峪关水务局以嘉水务字201379号上报市政府,市政府经审查后,以嘉政办发201383号对规划进行了批复,同意按规划内容进行建设实施。3.2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规划(1)总体建设任务嘉峪关市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计划分三年实施(2013年2015年)。根据关于抓紧报送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和标准文本等申报材料的通知文件提出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目标,结合嘉峪关市实际,紧密围绕已经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的主要建设内容,确定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任务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211万亩,其中:新城灌区3.2828万亩地下水滴灌,嘉峪关灌区0.9万亩地表水管灌,文殊灌区2.0282万亩地表水管灌。项目实施后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均达0.8。(2)高效节水项目实施情况嘉峪关市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计划分三年实施(2013年2015年)。目前已完成2013年度和2014年度的施工招标工作,各项施工工作也在有序进展。3.3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性根据甘肃省水利厅关于抓紧报送2014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和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建设方案等申报材料的通知,结合嘉峪关市实际,规模化高效节水项目计划分三年实施(2014年2016年)。紧密围绕已经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的主要建设内容,确定项目三年建设任务为4.16万亩,项目区均在新城灌区范围内。本次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之内,属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的一部分,紧跟嘉峪关市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三年实施(2013年2015年)方案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具体见表3-2。 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面积衔接表 表3-2项目区名称灌区名称乡镇名称村组名称2013-2015年计划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14-2016年规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面积(亩)面积合计(亩)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亩)备注灌区面积(亩)片区面积(亩)实施村组灌区面积(亩)片区面积(亩)实施村组嘉峪关市新城灌区新城镇野麻湾村32828114871-7组416001148774428112346新城村81676-10组98051-5组17972中沟村77951-7组7795横沟村25501-3组2550泥沟村38841-4组3884长城村140701-8组14070观蒲村67402-5组44301、6、7组11170安远沟村55001-9组5500嘉峪关灌区峪泉镇嘉峪关村900030001-4组3000900012569黄草营村45001-8组4500断山口村15001-4组1500文殊灌区文殊镇河口村2028243041-7组43042028229657团结村45881-5组4588文殊村37151-9组3715冯家沟村33001-5组3300石桥村23351-6组2335塔湾村20401-5组2040合计621106211041600416001037101037101545724 项目县实施计划4.1建设目标与任务4.1.1三年建设总目标及总任务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结合嘉峪关市实际,计划分三年实施(2014年2016年)。紧密围绕已经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的主要建设内容,确定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三年建设任务为4.16万亩,项目区均在新城灌区范围内。到2016年,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达到以下目标: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371万亩,占总有效灌溉面积15.46万亩的67.08%;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从40.17%提高到67.08%;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现状的6.211万亩提高到10.371万亩,提高了66.98%。灌溉水利用系数均达到0.8。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由2013年的0.925万吨提高到1.156万吨,提高25%。积极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使各灌区走上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积极推行终端水价,全面提高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水平,确保区域内的灌溉设施资产保值和增值。根据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嘉峪关市实际,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坚持区分轻重缓急,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主。通过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在嘉峪关市建成规模连片、集中布置,配套齐全、效益发挥良好的高效节水工程区,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6万亩,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6万亩,全部分布在新城灌区,项目实施后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均达0.8,具体见表4-1。 项目实施前后灌溉要素表 表4-1灌区名称实施前灌溉水利用系数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新城灌区0.650.94.1.2年度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1)2014年年度建设目标经过2014年1.407万亩地下水滴灌的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07万亩,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61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15.46万亩的49.28%;新城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由2013年0.82万t提高到0.927万t,比2013年提高了4.16。(2)2015年年度建设目标经过2015年1.4235万亩地下水滴灌的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235万亩,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041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15.46万亩的58.48%;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9,新城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均达0.8;全市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到1.048万t,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提高了27.8%和13%。(3)2016年年度建设目标经过2016年5500亩地表水管灌和7795亩地下水滴灌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295万亩,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37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15.46万亩的67.08%;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0,全市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到1.124万t,比2015年提高和7.25。(4)分年度建设任务2014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14070亩,项目区分布在新城灌区新城镇长城村,发展地下水滴灌14070亩,见表4-2; 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014年度建设任务表 表4-2实施年份片区名称四至坐标片区面积(亩)(机井数量)实施村组控制面积(亩)2014年长城村片区地下水滴灌N39°54'11.56"E98°27'13.45"14070(22眼)一组1954二组1519N39°53'4.36"E98°24'49.89"三组863四组1100N39°54'19.82"E98°23'20.69"五组1073六组1049N39°45'11.51"E98°19'8.06"七组1911八组1201苗圃34002015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14235亩,项目区分布在新城灌区新城镇新城村和观蒲村,其中新城村发展地下水滴灌9805亩,观蒲村地下水滴灌4430亩见表4-3; 嘉峪关市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015年度建设任务表 表4-3实施年份片区名称四至坐标片区面积(亩)(机井数量)实施村组控制面积(亩)2015年新城村片区地下水滴灌N39°53'13.71"E98°28'16.02"9805(15眼)一组2620N39°52'17.22"E98°25'45.80"二组1900N39°52'34.44"E98°24'3.67"三组1835N39°54'10.80"E98°27'14.97"四组1700五组1750观蒲村片区地下水滴灌N39°51'34.49"E98°27'3.45"

    注意事项

    本文(嘉峪关市第六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