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Read课件.ppt

    • 资源ID:3755148       资源大小:832K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Read课件.ppt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第一编科学哲学,绪论,休谟问题及其他,哲学主要讨论的问题,1、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观。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为本体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在的优先性。被称为“第一哲学”。2、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好的生活”的寻求,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又称为道德哲学。,3、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么知道某种事物的?”以及“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4、逻辑学:对合理思维和好的论证的形式结构的研究。又称为逻辑哲学。又被称为“哲学逻辑”。5、宗教哲学:对宗教、宗教的本质、神圣事物的本质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种理由的哲学探究。又被称为“哲学神学”,6、政治(或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实践某些观念和改革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又被称为社会政治哲学。7、美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包括对“美”、“表现”等概念的理解。8、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认识论,认识论:又称为知识理论,是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认识论研究的是知识的本质、来源和有效性。认识论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是知识?我们如何得到它?我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能否经受住怀疑论的挑战?,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对世界的最一般特征的探索。我们用各种高度概括的方式想象我们周围的世界。例如,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用空间和时间构造的;世界包括物质和心智、事物及其特性、必然性、事件、因果关系、创造、变化、价值、事实和事态等。,形而上学:对实在的最本质的结构的探索,试图通过一些概念图式或一些最基本的范畴,来构造关于实在的思想。,科学哲学的三个主要领域,科学的认识论科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科学的存在论,科学的认识论,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证实。研究的问题例如,科学是否揭示永恒真理;在相互对抗的理论之间能否做出客观的选择;实验结果是否会被先前理论的期望值弄得朦胧不清。认识论者关心是否应当相信科学家告诉我们的东西。,归纳和演绎问题。归纳:不能保证由此获得的知识是可靠的。演绎:没有增加新的经验知识。,科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研究的问题是否所有事件都会由先前的原因所决定;是否所有事物都能还原为物理过程;自然界中是否存有目的。形而上学家关心的是如果科学家正确的话,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科学的存在论,讨论科学事业在整个生活模式中的地位。它涉及为从事科学提供终极的辩护,即在根本上说从事科学是否值得。例如,存在论者一般对科学持批判态度。,休谟问题,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在近代哲学的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康德曾认为是休谟使他从独断的梦幻中苏醒过来。他的知觉经验论对于从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来说影响尤其巨大,成为这一时期一些国际著名唯心论学派如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的主要理论基础。,应该说,他在哲学方面的见识远远掩盖了他在历史和经济学方面的智慧;由人性论第一部分改写并于1748年出版的人类理解研究便是他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休谟,“一切哲学的结果只是使我们把人类的盲目和弱点发现出来,我们每一次转折都会看到它们虽然我们竭力想逃脱这种观察,避免这种观察。”休谟,休谟认为,哲学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哲学研究的方法是实验和观察。牛存运用这种方法在自然哲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休谟的目标是成为精神哲学中的牛顿。,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一切事实所作的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但是,如果我们再追根到底地问:由经验得来得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最难以解决和解释。”,因果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因果关系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在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关于因果关系的联想?经验能否解释因果关系?,两种知识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分析命题关于事实的知识,综合命题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知识。,但这两种知识都无法解释因果关系。分析命题是必然推理,不能包含矛盾。但因果推理不是必然推理。综合命题(经验知识)来论证因果关系容易导致循环论证,或者超越于经验。,对因果关系的自然主义的解释,目的不是否认因果关系,而是对因果关系的基础做出重新的解释。因果推理的原则:习惯。“一切从经验而来的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运用联想的结果。”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Augste Comte,l798-1857)孔德将人类精神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通过对科学语言的意义的分析和澄清,提出并解答了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科学语言的统一性、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和说明模式、归纳方法的有效性等科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一般将逻辑实证主义作为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代表学派:维也纳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罗素(BertrandArthurWieeiamRussel,1872-1970)、石里克等。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罗素的主要著作:数学原理、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史,维特根斯坦,罗素,维特根斯坦与罗素,“理解一个陈述和知道它的证实方法是一回事为了理解它的意义,我们必须看一下它是如何被证实的和如何被否证的。”石里克用可证实性代替了证实性,认为检验综合命题的意义标准不在于是否已被证实,而在于是否有被证实的可能性。,对于归纳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家像赖欣巴哈、卡尔纳普等人则从归纳逻辑、概率逻辑的角度对归纳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科学哲学中的两大流派,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 可以以波普尔的哲学来划分。波普尔之前的科学哲学可以称为是逻辑主义,波普尔之后的科学哲学称为是历史主义的,波普尔本人属于转折点,他的科学哲学的理论中,既有逻辑主义的成分,又有历史主义的成分。,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区别,1)前者关注的是具体的科学知识,后者关注的是历史史实;2)前者可称为是scientific philosophy,后者可称为是philosophy of science;3)前者是一种逻辑分析、句法分析,对科学进行理性重建;后者是一种动态分析,做的是历史考察和案例分析;,4)前者重视理性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后者重视非理性的因素,例如科学家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5)前者认为科学认识是绝对的、不变的和累积的,后者认为科学认识是相对的、变动的、突变的或革命的。,第一章,波普尔的否证主义,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是犹太籍奥地利人,后来移居新西兰,后来又到英国教书。波普尔的哲学属于批判理性主义,是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向历史主义过渡的人物,因为波普尔仍然局限在着重按科学本身来分析科学。,波普尔的主要著作,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以及有关政治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等。波普尔的著作绝大多少均有中译本出版。,波普尔与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自觉地与逻辑实证主义划清界限,两者之间的分歧是关于科学哲学的性质的根本分歧逻辑实证主义把科学哲学作为语言哲学来对待,而波普尔则认为,科学哲学关系的不是语言的意义,而是认识的真假;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区分的是意义和无意义的界限,而不是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后者才是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他认为,科学哲学和传统的认识论有着共有的问题,它不能归结为语言分析。,波普尔与休谟,波普尔赞成休谟对归纳主义的批判,认为“休谟的伟大功绩在于破除了这种不加批判地把事实问题和论证合理地问题等同起来。”但是他反对休谟将归纳问题归结为心理学。由此出发,波普尔提出了自己的否证主义学说。,否证性(falsifiability),可否证性又叫可证伪性,在波普尔那里,这个词与可反驳性(refutability)、可检验性(testability)是同一个意思。“我提出可证伪标准所要解决的问题,既不是有没有意义的问题,也不是关于真理或可接受性的问题。它是在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体系与一切其他陈述(不论是宗教性的、形而上学性的或干脆是伪科学的)之间划一条线的问题。”,波普尔提出否证性的目的,1、是为了解决科学划界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够证伪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而那些不能够证伪的命题都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比如一些宗教神话以及传统形而上学所讨论的问题(存在、实体、上帝等);2、是为了解决归纳问题。,归纳推理的不合理之处,波普尔认为,从逻辑上来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这主要表现在:1)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2)通过归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3)归纳推理要得到证明,必定导致循环论或者先验论。,受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波普尔提出了他的科学否证性的概念,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可反驳和否证。科学就是提出大胆的假设,使科学理论面临最严格的批判,从而觉察出犯错误的所在。因此,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试错法的一种。他的这种方法类似于胡适听出来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波普尔所说的否证其实是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达不到真理,一切理论都是推测和假说,而任何知识也是不完全的,而科学家的人物就是去驳倒理论,而且驳倒的越快越好。,科学理论并不是观察的汇总,而是我们的发明。试错法猜想与反驳的学说。在这种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就是科学中的猜想与反驳的方法。猜想的原理包括四点:理论不是始于观察,观察中渗透着理论;形而上学起重要作用;科学发现的心理学;猜想应满足简单性、可独立检验性和不会很快就被证伪这三个要求。反驳的原理可归结为三点:批判;排除错误;判决性实验,科学发展的模式,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展一般经历了四个程序:1)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既然是一种对自然界或认识对象的普遍猜测,而猜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和假设,从而形成了各种科学理论,例如牛顿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都是一种猜测或暂时性的假设。,3)各种猜测或理论之间相互竞争和批判,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否证,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以上四个程序用图示表示就是:P1TT(TS)EEP2P1(problem)代表问题,TT(theory)代表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TS(tentative solution)代表尝试性的解决EE(error elimination)代表批判和选择的过程P2代表新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科学方法的本质特点就在于理性和批判。从这种科学知识的发展模式中,贯穿着三种科学精神:,1)从错误中学习和敢于犯错误的精神。“科学是试验性的事业,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全部问题在于尽可能快地犯错误”,使自己在连续地失败中“成为一个特定问题的专家”。,2)敢于批判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是任何理智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科学家要敢于批判自己和别人,敢于批判权威,“在知识领域中不存在任何不向批判开放的东西。”但是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3)敢于否定或革命的精神。否定旧理论是产生和发展新理论的前提。科学家在开始建立新的理论之初,就应当着手千方百计地去否定它。,没有一条捷径或其它道路必然地把“给定的”特定事实导致任何普遍定律。没有一个特定理论可以看作绝对确定的。没有一种科学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或不可批判的。,科学是人类精神的崇高的冒险活动。这就是发明最新理论,不屈不挠地检查它们说明经验的能力。,科学进步的原则十分简单。它们要求我们放弃以下古老观念:我们可以借助于科学的命题和理论达到确定性(甚或得到概率演算意义上的高概然度)科学家的目的不在于发现绝对的确定性,而在于发展愈来愈好的理论(或者发明愈来愈好的探照灯),这些理论可以接受愈来愈严厉的检验(并由此而引导我们达到最新经验,照亮我们的最新经验)。但是,这意味着这些理论一定是可否证的:正是通过它们的否证,科学在前进。,三个世界的理论,“世界1”就是物理世界,它包括物理的对象和状态“世界2”就是精神世界,它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世界3”是指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即思想内容的世界或客观意义上的观念世界,或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例如客观的知识和艺术作品。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波普尔最关心的还是世界3。它一方面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因而是人造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超越人类的具有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例如自然数列,它一经发明就包含着许多问题,如奇数偶数的差别问题、歌德巴赫猜想问题等等,世界3也并不是虚构的,世界3可以通过世界2而对世界1发生巨大的改变和影响,即通俗所说改造世界。,对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评价,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规律性就不见了,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是什么?可证实性不是唯一的标准,波普尔哲学的问题:局限于科学知识增展的动态过程,因而囿于主要用理论这个逻辑范畴来重建过程。这样,他的科学发现方法论同科学实际相比仍然显得贫乏。过渡强调证伪、批判和革命,抹煞了科学正常时期的建设性活动,未能反应科学实际。波普尔的局限性为历史主义指出了方向。,波普尔的意义在于对理性批判的强调,这是对康德理性批判。其次,他丰富了我们对科学的认识,这一点也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意义所在。,波普尔的政治哲学,波普尔还将自己提出的否证性观点应用到社会政治哲学中,这主要体现他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和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这两部著作中。,波普尔反对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规律的,人们对社会的未来不能作出预言。将马克思的历史观说成是一种历史决定论和乌托邦主义,他提倡逐步的社会工程,即对社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个封闭社会,他力图实现的却是开放的社会,提倡自由主义的民主观。,波普尔认为,历史决定论是把牛顿力学和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产物,而他的科学哲学表明,科学的精神是批判的,试错的的猜想,因此历史决定论是站不住脚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波普尔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共同之处:注重按科学本身来分析科学。波普尔虽然开始转向动态地研究科学的发展模式,但是他也只是从纯逻辑的方面探讨哲学,没有从科学的发展史实中来探讨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模式,以至于他所描绘的科学发展模式总是与科学发展的史实不相符合。,由库恩开始的历史主义则不同。库恩着眼于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在科学中引入了科学以外的因素,例如社会因素、科学家的心理因素、科学家集团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等。历史主义的特征就是重视科学史、重视科学家的实际科学活动、重视科学共同体的集体信念。,

    注意事项

    本文(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Read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