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ppt

    • 资源ID:3754531       资源大小:512K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ppt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讲教师:吴鹏森教授,11,社 会 福 利,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第二节 公共福利第三节 职工福利第四节 特殊福利第五节 社区服务,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性质与特点二、社会福利的内容三、社会福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一、社会福利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福利的概念社会福利的内涵和外延不甚确定,人们常常从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社会福利这个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美国建立了社会安全制度。在这里,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包含全部公共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和社会救济以及社会保险在内,这是广义的社会福利。当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被相提并论时,社会福利不包括社会保险,而是和社会保险并列,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狭义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以下四种含义:1公共福利事业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兴办的以全体人民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群众在享受这些福利事业的服务时,是免费的或低费的(在价格上优惠)。在实行免费提供服务时,这些设施的维持和发展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在以优惠价格提供服务时,则由消费者负担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国家负担。在这类福利事业中,哪些完全免费,哪些实行优惠价格,费用减免多少,主要由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居民对该种事业需要的普遍程度决定。2特别的、专门性的福利事业 即主要是民政部门为残废者、孤儿、生活无着的老人等具有特殊需要而又无力自理的人举办的疗养院、教养院等。此外,政府对突然性的传染病或其他灾害拨付的救助款项也属于这一类。这类事业具有保障性,即对无经济来源或暂时失去经济收入的人给予救助,以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这类事业一般都是免费的。,3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 这主要是国家为照顾一定地区或一定范围的居民对部分必要生活资料的需要而采取的优惠措施。如对寒区给予冬季取暖补贴,对住公房的居民给予房租补贴等。这些福利措施随着生产的发展、条件的改变或政策的变动,可以增加、减少或取消。4上述三种内容的综合不论是何种意义的社会福利,其基本点都是免费或是减费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服务或现金补贴,给人以实惠,给人以方便,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不难看出,社会福利不仅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而且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下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它不仅仅提供一定的收入补偿,更多地是通过建立公共设施和提供服务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解除后顾之忧,使生活得到改善;它不仅对物质生活需要给以保障,还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给以保障;它不仅保障个人目前的生活需要,还要保障其赡养家庭、培育后代的需要。总之,社会福利不仅保障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需要,还要保证个人和社会有发展的可能。所以,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1、概念,对社会福利,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理解和定义。社会福利这一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社会福利等同于社会保障,也叫“大福利论”,是国家通过立法,为改善和提高政策范围内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和措施。狭义上的社会福利,也叫“剩余福利论”,是对弱势群体提供的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与保障措施。它是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我国政府工作中的社会保障相当于中义的理解。内容包括:民政部门的“专为弱者提供服务”;劳动部门为职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以及政府为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社会津贴。,根据社会福利制度实施项目举办主体的性质、享受对象的资格条件及采取手段上的区别,我国把社会福利划分为财政福利、职业福利和特殊福利等。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后,民政部门已把社会福利从“专为弱者提供服务”,逐渐扩大到“为全民服务”的社区服务层次上。因此,在我国,社会福利可定义为: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为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和措施的一种社会制度。,2、特征,公平性首先是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享受福利的无条件性。社会福利项目中的各种开支,绝大部分是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对享受对象既不要求事先缴纳款项,也不需要对享受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或者是政策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都毫无例外地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并且是只要符合条件的,不管你原来收入的多寡,人人都享有公平的社会福利待遇。其次是政府提供的津贴是面向全民的,人人有份。第三,职工单位所搞的福利是一种旨在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的措施,,福利性社会福利无论提供的是公共福利设施,还是社会津贴、社区服务,都是免费的或优惠的,因此有“社会工资”的美称。在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城市正规部门,也是这样。服务性社会福利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和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现金支援与救助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福利服务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保障目标。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年老退休的职工,不能仅仅给他们提供退休金就万事大吉,而必需在保障提供基本养老费的同时,通过各种社会福利设施和福利企业来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服务,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一个幸福的晚年。,二、社会福利的内容,1未成年人福利 未成年人泛指劳动年龄或学校毕业年龄以前的婴儿、幼儿、学前儿童、少年,若继续就读于职业高中、高等学校,年龄可一直延伸到18岁或21岁。未成年人的福利包括:(1)未成年人普遍福利。如国家和各部门举办的托幼事业、学前教育、儿童健康指导、娱乐活动、儿童少年营养、学生免费午餐、妇幼保健、优生咨询、体格免费检查、儿童卫生中心服务、早产儿照顾、家庭看护、营养示范教育、义务教育、大众传播工具发展、未婚母婴照顾、未成年人福利专业人员培训等。(2)不幸未成年人福利。如对领养未成年者的监护人员给予补贴、未成年死亡补助等。(3)生活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补助。婴幼儿福利往往和母亲享受的福利结合在一起,构成“妇女儿童福利”。,2老人福利 对象为属于老龄和长寿年龄的老人,而不论其是否享有退休金。老人福利包括的项目有:老人优待旅行和娱乐、老人免费检查健康状况、敬老院和托老所的设立、老人电话服务、老人家庭服务、老人俱乐部服务、长寿老人补助等。3残疾人福利 包括向残疾人免费提供假肢、康复就业、就业训练,举办有残疾人参与的福利生产、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教育等福利项目。,4劳动者福利 指在业者和失业者享受的社会福利服务,例如,集体福利设施的营建和服务、农副业产品补贴、困难生活补助、房租优待等等。还有专为妇女劳动者提供的女职工福利。按照资金和服务提供以及管理方式,社会福利可分为: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地方举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社会福利、社区举办的社会福利、民间团体举办的社会福利。这里讲的民间团体举办的社会福利,包括宗教团体举办的福利事业、私人举办的福利事业和福利服务,如家庭服务等。应该指出,在不同的国家里,社会福利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在一个国家里,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也可能不相同。一般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它的社会福利所包括的内容越广泛;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中,社会福利的内容不可能太多。,社会福利的形式不论社会福利的内容有多少,一般都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货币形式如上面所讲的各种津贴,都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2劳务形式如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特殊照顾和护理,对失业工人的义务就业咨询,对无力支付费用的起诉,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及诉讼活动,进行义务教育和免费培训,等等。3实物形式 如对病人赠送营养晶,对某些结婚的人赠送结婚礼品,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假肢、助行器、助听工具等。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保障对象广泛,面向全体公民;免费、减费提供劳务、用品,为群众提供方便,减轻其负担,改善其生活条件;资金来源是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社会组织的专项基金,以及群众集资等。,三、社会福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在现代社会保障体制中,社会福利事业的经费筹集除了政府依据相关政策进行财政预算拨款外,还要依靠民间捐助和发行各种募捐奖券来筹集更多的福利款项。以保障有足够的社会福利资金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上。社会福利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国家的财政拔款,二是单位提留,三是社会集资。由于社会福利项目各不相同,因而三种资金在不同的项目中其资金总量的比例也各不相同。例如财政福利的资金基本上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而特殊福利中的残疾福利项目,其资金则大部分来自社会集资。,社会福利的资金尽管来源不一,但通常遵循如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预算式管理。这是由国家主办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按年度做出预算,上报主管部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逐级下拨款项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当年拨款专款专用、没有积累。二是基金式管理。这是社会福利管理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然后汇总形成福利基金,用于社会福利有关项目开支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特点是资金的使用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自我调节的良性运转。,第二节公 共 福 利,一、财政福利的性质及其特点二、公共财政福利的主要形式,一、财政福利的性质及其特点,财政福利属于国家福利,它是国家通过税收减免、临时性专项财政补贴等财政手段,对社会或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实施的一种社会福利项目,其特点有:第一,由国家财政支持财政福利的各类项目,具体通过减免税收和财政补贴来实现。第二,财政福利带有明显的政策调节的特征,其中税收是调节社会成员收人的重要手段。我国在已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对工薪收人在扣除减免部分后的余额实行累进税率,并对特殊收入实行税收减免。税法的有关规定不仅体现了税收对国民收入进行的调节,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各种社会事业的政策导向。第三,在财政福利的实施过程中,享受这一待遇的均是政策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遵循的是普遍享受的原则,它既不要求享受者履行义务,也不需经过申请及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等环节。,以财政手段增进社会福利,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政府用于调整社会政策的重要手段。从财政福利的运行状况来看,世界各国的财政福利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但是,如果从财政福利的性质来看,不同社会制度的财政福利有着不同的本质区别。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福利,一般是通过国家对税制的改革,采取收入累进税制和税收减免,把富有者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贫困者手中,从中缩小贫富差别,实现收入的均等比。这种通过税制改革以及各种福利性补贴给贫困者带来利益的财政福利手段,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稳定,确实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福利,并不能改变其社会的贫富差别状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自身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只要这一矛盾继续存在,其收人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性就会继续存在下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深圳讲演35分钟,收入15万美元,另外开支10万美元,缴纳税收37万人民币。(大约按30交)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国家实施财政福利的出发点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福利,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的税收除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其最终全部用于全社会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不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其社会财政福利的不同性质。,二、公共财政福利的主要形式,1、税收减免 税收减免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扶植和照顾的一种政策性的规定。它包括起征点、免征税和减免税规定三个主要内容。(1)起征点。这是指纳税对象达到规定征税数额的范围界限。凡达到起征点界限的全部数额,都在征税范围之内,没有达到征点界限的数额则不征税。(2)免征额。这是指在纳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从全部征税对象中预先减免的部分,在减免额内的部分不征税,超过的部分计算征税。(3)减免税规定。这是指按照税法对应纳税额少征或免征税款的规定。实行税收减免,是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的手段之一,它给社会部分成员,尤其是低收入者带来了利益。,在实施税收减免这一财政福利过程中,我国的主要减免税项目有如下几项:(1)集体企业所得税减免。国家对民政部和街道举办的福利性生产企业,根据安排盲、聋、哑、残人员占生产人员的比例,给予免征或减半征收集体所得税照顾。同时,国家对老、少、边和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在兴办乡镇企业时,其经营确有困难的,也给予定期减免税收的照顾。(2)个人所得税减免。包括工薪所得,每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给予免税,超出部分分别按545的税率征收。另外,职工个人的各种补助金,军队转业费,职工的退休费、退职费,国家发给科教文等方面有特殊贡献的奖金也给予免征个人所得税。还有各种临时性的退税。如上海和其他地方实施的购房退税政策。(3)农业税的减免。农业税减免项目设社会减免一项,其对象是在乡的革命烈士家属、革命残废军人、老弱孤寡户及其它原因纳税有困难的农户等。现在有人提出整个农业税都应该减免问题。因为城市居民起征点为800元,而农村居民没有起征点。农民农业收入人年均可能根本不到800元。,2、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在预算分配或正常预算收支之外,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所采取的一种特殊补助性支出,包括价格补贴、社会成员生活补贴等形式。财政补贴是国家运用财政手段进行政策调节过程中派生的一种分配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调节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调节的覆盖面广、选择性强、呈单向性的特点,是其他经济调节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财政补贴不能无限度地运用,因为财政补贴是一种财政支出,每一项补贴的实施都必然加重财政负担。由于各国的财政状况不同,因而财政补贴的形式也有区别,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明补和暗补两种形式。明补是指把补贴的全部支出纳入国家预算,并将补贴直接支付给受补者的补贴方式。明补的结果表现为受补者直接得到一份收入。,暗外是指补贴支出不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受补者只有从节省支出上受益,而不直接得到收入的补贴方式。暗补的结果表现为受补者并不直接从国家预算中得到好处,而是从购买或享受各项福利设施中节省支出得到好处。我国的财政补贴是明补和暗补相结合,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津贴。这是国家为了保证政策的实施而特设的对法定或政策范围内的全体公民普遍提供保证一定生活水平的社会福利项目,属于明补的形式。社会津贴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社会政策出台而特设的,是对那些因政策的实施使部分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受损而实施的一种补偿。我国在相当一个时期,社会津贴主要是用于粮、油、副食品、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补贴,及房租补贴。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另一种是价格补贴。这是国家有意识地运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平抑物价、指导消费、调整分配的一种财政调节手段,属于暗补形式。价格补贴的具体做法是在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保持商品的零售价格不变或少量变动,其中价差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我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对农产品的收购实行的就是价差补贴。这种办法在加入WTO以后,遇到问题。,财政补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体系不合理。在我国,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价格体系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体现供求关系。物价的波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当物价的变动没有和工资的变动配套一致时,会在群众中造成一定的恐慌情绪,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为保证居民不会因物价上调而降低生活水平,保持心理平衡,维护社会安定,国家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政策。但是,国家在实施财政补贴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财政补贴与劳动收入的关系。由于财政补贴是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因而补贴的标准不宜过高,不然会给正常劳动收入造成冲击,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收入结构。在工资、奖金、福利收入和其它收入这四大收入结构中,工资应是主体部分,如果奖金、福利收入和其它收入部分超过工资收入,就不容易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三要变暗补为明补,把工资外的收入,尤其是价格补贴并入工资部分,使其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第三节职工福利,一、职工福利的性质和特点二、职工福利的类型三、职工福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四、职工福利的构成、费用和管理五、职工福利改革六、西方国家的职工福利,一、职工福利的性质和特点,1、职工福利的性质职工福利,是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等单位,通过举办集体生活和服务设施、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向职工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活动的总称;由于其内容多涉及生活领域,所以通常又称为职工生活福利。其目的是为职工生活提供方便,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困难,改善和丰富职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以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工福利的性质,具体表现在其固有的社会属性、劳动属性和分配属性上,并且反映在它与工资的差异方面。从社会属性看,职工福利虽然主要是一种企业(或单位)行为,但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是一定社会分配制度的反映。(1)职工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在某些方面起着与社会保险相同的作用。职工福利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辅助形式,使劳动者在工资收入之外,获得某种补充性的收入。这种收入,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职工工资水平较低、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尤其必要。,(2)国家对职工福利有若干规定。企业(或单位)兴办集体福利设施和某些福利项目,虽然是一种企业(或单位)行为,基本上取决于各自的实际需要和自身的经济条件,但职工福利中的主要项目以及职工福利经费的提取和使用办法,一般都是按照或参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职工福利的社会性。从劳动属性看,职工福利与劳动就业高度重合,参加集体劳动是享受职工福利的先决条件。职工福利同工资一样都属于必要劳动的范畴。不过,职工福利作为职工的劳动所得,在劳动属性的体现形式上不同于工资。工资是按照各个职工所提供的劳动量直接支付给本人,工资额与劳动量是对应的,职工之间的工资存在着差别;职工福利则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联系,仅与单位集体的劳动相关联,把职工作为一个劳动整体来支付职工福利经费,每个符合条件的职工都可均等享受。从分配属性看,职工福利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条独特的渠道。这一点,从它与工资的关系中不难看出。在分配领域中,职工福利是对工资的补充,与工资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职工福利费用在消费基金中的比重必须适当;如果职工福利费用在个人消费基金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就会减小工资的比重,削弱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职工福利与工资的区别是:工资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工资完全由职工个人自由支配使用;职工福利虽然也以劳动者提供劳动为前提,但不要求福利享受与劳动义务对等。在消费方式上,职工福利主要由集体支配,定向使用,其作用是补充、满足职工共同的、经常的生活需要和一定期间的特殊需要,这与工资完全由职工个人支配也不相同。2、职工福利的主要特征 1.普遍性(均等性)凡是在举办职工福利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都有享受职工福利的权利。对于同一单位的每个职工来说,享受单位分配的福利补贴和所举办的各种福利服务的机会是均等的。2.集体性 在职工福利中,虽然某些项目直接分配给个人,但这并不是职工福利的主要特征。职工福利的主要特征,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以满足职工的共同需要。,3.补充性 职工福利具有补充满足职工生活需要的特征。职工在领取工资后,生活上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便和困难,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突然增加了意外开支,影响了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因而也需要采取职工福利的形式予以弥补和帮助。4.差别性 职工福利在同一单位内部实行均等和共同分享的原则,但在不同单位之间却存在着差别。不仅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存在差别,即使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内部也有差别,甚至某一单位在不同时期的职工福利也可能不一样。职工福利的这种差别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职工福利与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职工福利待遇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职工福利促进生产和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作用。职工福利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减轻职工负担,为职工提供生活方便,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和解决职工个人生活困难而举办的各种集体福利设施和补贴、补助制度的总称。,我国于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之后,即开始建立职工福利制度。在随后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和工会要逐步增进职工福利,并规定各级政府应拨给工会必需的房屋与设备作为举办集体福利事业的必要条件。自此之后,职工福利便渗透到工矿企业、商业、服务业等一切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学校等各行各业,每一位职工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由国家和所在单位提供的职工福利。中国的职工福利,具有如下特点:(1)差别性。由于我国的职工福利面向城镇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学校中的劳动者,因而只有上述人员才能够享受职工福利待遇,而农村劳动者和城镇的非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没有权利享受职工福利。中国的农村和城镇的社会福利水平极不平衡。农村人口基本无福利,而城镇职工福利却相当高,比如医疗费全免,住房只是象征性地交纳房租。同时,由于职工福利的一部分资金直接来源于企业利润留成,因而不同企业之间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职工的福利,在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福利待遇也有较大的差别。,(2)分散性。中国的职工福利是由国家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和确定福利项目,然后由各个企业和单位组织福利。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只承担政策性的工作,而大量的特殊福利项目,包括住房、抚育子女、济贫工作等具体性的服务工作则转嫁给基层的企业和单位。这样,原来由国家与社区集中办理的有关社会福利,就必然分散到各个企业和单位。由分散性带来封闭性。各个企业和单位举办的福利,受益的仅仅局限于本企业和本单位的职工,不对外服务,每一个单位都建有为本单位职工服务的“小而全”的福利设施和福利项目,这种企业或单位办社会福利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封闭性的自我福利。(3)多样性。中国的职工福利范围十分广泛,就福利补贴来说,就有生活困难补助、探亲假工资、冬季取暖补贴、夏季防暑降温补贴,交通费补贴、计划生育补贴,等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但是,建国50年来,职工福利为发展我国经济、保障职工的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方便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次,办好职工福利,可以造就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增强群体意识,有助于稳定职工队伍,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工作环境。第三,办好职工福利,适应了广大职工的消费水平,使大家普遍受益,既可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又可保证国家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四,通过各种集体文化福利,可以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队伍。,二、职工福利的类型,我国的职工福利可分为两大类:职工集体福利和职工个人福利。1、职工集体福利职工集体福利是指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集体消费和共同性消费设施以及为集体提供服务。它包括职工集体生活福利和职工集体文化福利两个方面,是职工福利的主要内容。(1)职工集体生活福利是指兴建集体生活服务设施,以优惠待遇供职工享用,为职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工作。职工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包括的范围广、项目多,主要有职工食堂、职工医院、职工宿舍、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浴室、理发室等。(2)职工集体文化福利是指单位兴建文化、卫生、体育、娱乐等设施,以免费或减费的优惠待遇供职工享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兴建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影剧院、业余学校、体育场馆等设施,以及举办各种文化、卫生、体育、娱乐活动等。,2、职工个人福利职工个人福利是为解决职工不同需要、减轻职工生活费用开支建立的各种经济性福利项目。这类福利通常是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发给职工个人,其中货币发放是补贴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职工个人福利项目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制度。这是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生活困难的职工,在经济上给予临时的或定期的补贴,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其经费来源于单位的福利费或福利基金。二是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这是为解决职工因上下班交通费支出过大,影响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福利性现金补贴制度。三是其它补贴制度。包括冬季取暖补贴、夏天防暑降温补贴、探亲假补贴和工作误餐补贴、书报费补贴等。四是年休假制度。这是国家为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每年给予一定连续休息时间,并照发工资的休假制度。五是探亲休假制度。这是国家为解决家庭分居两地的职工与亲人团聚,并减轻其经济负担所实行的一种福利制度。内容包括探亲假期、工资补贴和旅费补贴三个部分。我国职工福利的性质及其实施原则,三、职工福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一)、职工福利资金的筹集渠道:职工福利费用是国家和单位用于职工生活福利设施和福利补贴的各种费用的总称。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称为“职工福利费”;在企业单位,则称“职工福利基金”。二者尽管性质相同,但提取和使用范围却有差别。第一,国家的基建投入。国家在给各个单位提供的基本建设投资,就包括了与职工基本生活有关的必要的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费用。对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文化宫、俱乐部、职工住宅的投资,都是国家给各个单位提供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的一部分。第二,福利专项费。这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专门用于职工福利的专项基金,是国家消费基金的一部分,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1954年以前,国家干部实行供给制,财政部 规定可按供给人数提取一定经费用于干部家属补助费、供给制人员病号补贴和干部家属医疗补助费。1954年,政务院公布了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以代替过去几种补助办法,并将这些费用统称为工作人员福利费。1956年改为按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的百分比提取,以后又对百分比进行了多次调整。第三,职工福利基金。我国国有企业的职工福利资金采取基金制,即由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和核定的利润留成比例提取用于福利的专用资金。职工福利基金主要来自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部分来自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第四,事业费和管理费提取。这主要是从机关的行政经费、企业的管理费和事业单位的事业费中开支一部分福利费,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食堂、托儿所等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助,房租补贴,水电费补贴等。从1980年起,文教科卫事业单位、行政机关试行“预算包干”办法后,财政部允许各单位可以从增收节支中提取一部分用于职工福利。,第五,其他经费。这主要包括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宫、俱乐部、浴池、幼儿园等福利设施所收取的服务费用。同时还包括工会福利经费中的一部分。职工福利基金是职工共同拥有的财富,用好这笔资金,不仅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职工福利保障和保障职工生活的作用,而且也影响到职工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要用好这笔基金,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有效的监督,包括:基金收支情况要定期向上报告;经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福利项目的设置要从大多数职工利益着想等。,(二)、职工福利的实施原则 职工福利搞得好坏,不仅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了使职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实施职工福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经济负担能力,是职工福利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职工福利水平和扩大职工福利范围的源泉在于发展生产;离开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职工福利就等于无源之水。因此,要正确处理职工福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基础尚不雄厚,职工福利项目只能由少到多、标准由低到高逐步发展,不能超越经济承受能力,否则便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害职工的长远利益。各单位在发展职工福利事业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经过充分的调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量力而行,少花钱多办事,切忌盲目攀比,强求一律。,2.正确处理工资与福利的关系 工资与福利同属消费基金。在消费基金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与职工的劳动数量没有直接联系的福利分配多了,就会挤占按劳分配的比重,削弱工资的激励作用,助长平均主义。3.根据职工共同需要发展福利事业 职工福利的内容很多,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福利项目的建立及其先后顺序,除了经济原因外,还应考虑本单位职工最普遍、最迫切的要求。受益的人越多,职工福利的效益越高。因此,应该正确处理发放补贴与举办集体福利事业的关系。在职工中,发放某些福利补贴是必要的,但是要适当,必须坚持以举办集体福利事业为主的方针,以便更好地发挥职工福利的积极作用。4.加强经济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职工福利是公益性事业,所兴建的福利设施不应以营利为目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不讲成本,可以不讲经济核算、不计经济效益。所有的职工福利设施,都应该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经济核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福利基金的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杜绝浪费,为职工福利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创造条件。16.2 职工福利的构成、费用和管理,四、职工福利的构成、费用和管理,1.职工福利基金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企业职工福利基金于50年代初立项建制,至今已有40多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职工福利基金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1953年1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规定:国营企业可提取一定比例的“附加工资”,其中占工资总额2.5%的福利补助金,主要用于福利方面的经常补助和补足职工食堂、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开支减去收入后的差额。为了弥补福利补助金的不足,同年11月,财经委又在企业奖励基金办法中规定:国营企业可从奖励基金中拿出一部分,兴办职工集体福利。,5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职工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新增福利项目过多,某些待遇规定过高,掌握偏松,造成福利补助金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于1957年对职工福利进行了整顿。但事后不久,因受“大跃进”等运动的影响,城市职工食堂及托儿所、幼儿园一哄而上,“半供给、半工资制度”风行,职工福利费用又严重超支。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2年2月,财政部、国家经委提出国营企业提取企业奖金的临时办法,规定:完成国家规定任务的企业,可提取相当于工资总额 3.5%的企业奖金,其中一部分可用于对困难职工的临时救济和举办各种集体福利 设施。同年4月,国务院又就企业职工福利补助费开支办法作了具体规定。“文化大革命”期间,职32212资增长被冻结,职工社会保险统筹蜕变为“企业保险”。1969年11月,财政部军管会发出通知,将企业奖励基金和福利费、医药卫生费合并为“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1%提取。这一规定执行到1979年。,1973年5月,财政部对企业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范围做出具体规定:(1)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的就医路费等。(2)职工生活困难补助。(3)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的人员工资和各项支出同各项收入相抵后的差额,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用等。(4)集体福利设施支出。(5)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6)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福利基金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1980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提出:企业职工福利基金除按工资总额的11%计提外,还可将增长利润留成中40%以内的部分,用于职工福利和奖金。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后,职工福利与经济效益挂钩,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渠道拓宽。,19861988年,职工福利基金中的57%来自利润留成。与此同时,由于恢复了奖励制度,改革了分配制度,奖金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职工福利基金与奖金“滚雪球”增长。为了解决职工福利基金计提基数过度膨胀的问题,国家财政部规定,自1990年1月1日起,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按扣除各种奖金后的工资总额计算;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职工工资的增长因正常增长机制未能建立而受到限制。企业转而寻求福利的最大化,最终导致职工福利基金开支面日益扩大,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普遍严重超支。据全国总工会对73家企业的调查,1991年,出现职工福利基金超支的有66家,超支面为90.4%,超支率达102.4%。为了缓解企业职工福利基金人不敷出、普遍严重超支的困难,财政部于1992年 4月20日规定:从1992年5月1日起,将职工福利基金改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各种奖金后的14%从成本中提取;同时,将1985年以来由企业福利基金负担的企业职工的各种副食品价格补贴,改为从企业成本中列支。,2.职工福利费用的来源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国家统一规定:按全体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提取,开支不足时,由单位行政经费予以补助。目前,我国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费用,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来源:(1)国家为各单位提供的、与职工基本生活有关的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费用。(2)企业单位的“职工福利基金”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按规定获得的“职工福利费”。(3)工会经费中用于职工福利的费用。(4)各单位举办的职工福利设施的收入。16.2.3 职工福利的管理职工福利的管理,是指通过组织、指挥、监督、调节职工福利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既定的职工福利需要达到的目标。它是劳动人事管理(或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3.职工福利管理的内容 职工福利管理层次分明:国家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各基层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实行微观操作。具体地说,国家主管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主要是在宏观上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确定国民收入增长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职工福利增长的比例关系、工资基金同职工福利基金的比例关系;贯彻党和国家有关职工福利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指示精神,研究拟定有关职工福利的具体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职工福利工作;对群众团体和个人举办的福利事业进行登记、扶助、管理、监督、指导;监督检查职工福利经费的预算、筹措、分配、保管和使用;研究制定改革与发展职工福利事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推动职工福利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培训等。基层单位职工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调查本单位职工的生活状况及需要,对可能出现的要求进行研究;确定本单位的职工福利项目及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职工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掌管职工福利基金的财务和使用;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设立各种集体福利设施,等等。,4.职工福利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为了保证职工福利制度的正确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一定素质的专门人员。同时,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把专门的职能机构、职能人员的管理与群众的管理和监督统一起来,以保证职工福利事业的顺利开展。职工福利职能机构的设置要坚持群众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所谓群众性,就是要能集中并及时反映大多数职工最普遍的福利要求,机构设置应是上下相通的网络状系统;所谓实用性,就是职能机构的设置要考虑实用价值,要精兵简政,充分发挥作用;所谓可靠性,就是机构设置后办事要公正、合理,能取得广大职工的信任。具体职能机构的设立,应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即需要与可能而定。一般应设立一个统管机构,例如,设立职工福利处,统管本单位的职工福利工作。还应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可由工会组织职工推选成立福利委员会。企业内凡事关职工福利项目的兴废变革,都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职工福利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群众性强。,因此,职工福利工作人员的配备,既要注重素质,把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为人正直公道的人安排到这一岗位上,又要讲究能力,注意选拔具有一定职工福利专业知识和有经济管理、文教、卫生、体育等专业技能的人。无论对福利机构还是其工作人员,都应有严格的监督。做好职工福利管理工作,除了必须建立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以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做好协调统一工作。职工福利涉及面广,需要各方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为此,必须做好协调统一工作,使各有关部门在组织上密切联系,在业务上有效配合。(2)安排好职工福利总体发展规划。做好职工福利管理工作,必须制定职工福利总体规划,然后据此明确各个工作阶段的任务,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措施,逐步达到预期目标。(3)严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社会保障概论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