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伟杰科技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oc

    • 资源ID:3748613       资源大小:1.47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伟杰科技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oc

    湖南伟杰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研究摘要 海内论文网、海内论文服务网、海内论文发布中心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市场经济的规则表明,一切形态的企业,无论是国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其他形态的企业,要成功都必须把管理基础抓好,都必须过好管理关,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高低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利润的重要保证。然而,国内企业对于成本管理还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的产销链的固有模式,没有充分意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范围在不断扩大,理念与模式在不断创新,这也正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以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相关理论为依据,努力寻找一种可以改进成本管理的方案。 本文借鉴成本管理和成本管理系统,以及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等方法,对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介绍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现状和成本控制现状,其中,成本控制现状从制造成本、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次,分别对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针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总体改进思路和方案,其中,方案主要从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改进;最后,提出了伟杰公司成本管理核算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本文通过将成本管理等相关理论与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改进相结合,将有助于促进伟杰公司的发展,提升伟杰公司在全球激烈竞争中的实力,同时,也为企业成本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成本管理系统Study of Wei Jie Technology Industrial Limited by Share Ltd cost management system in HunanAbstract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ost control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f the quality of the performance of similar products is almost the same decision a major factor in th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price, and decide the price level of the main factors is the cost, because only reduces the cost, will it be possible to reduce the price of the product. The rules of the market economy show that all forms of enterpris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or other forms of enterprises, to be successful must do a good job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must have a good management relations, cost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the level of the main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more profit than other companies. However, domestic enterprises for cost management is also limited to the inheren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chain, not fully aware of the pattern and scop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continues to expand, innovative concept and mode, which is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the main reas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business gap. Based on this, to Wei jie cost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s a starting point,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theory of trying to find a way to improve cost management programs.This article draws on cost management and cost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the Wei jie cost management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First introduced Wei jie cost management system status and cost control status quo, which, cost control status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manufacturing costs, procurement costs and selling expenses; followed by, respectively, of the the Wei jie company's cost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cos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st control analysis; Third,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ideas and programs of the the Wei jie company's overall cost management improvement program basic work mainly from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st control of the three areas to improve;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 Wei jie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This article by improved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theory and Wei jie combination will help promote the the Wei jie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Wei jie in the fierce global competition, but also for the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good servic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Keywords: Cost management; cost; cost management system目 录摘要IIIAbstract4插图索引8第1章 绪论9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1 研究背景91.1.2 研究意义10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61.3.1 研究方法161.3.2 研究内容16第2章 成本管理及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162.1 成本、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系统162.1.1 成本的概念162.1.2.成本管理172.1.3.成本管理系统182.2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202.2.1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202.2.2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23第3章 伟杰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3.1公司基本概况253.1.1成本构成及特点263.2 伟杰公司成本管理制度现状273.3 伟杰公司成本控制现状283.3.1 采购成本控制283.3.2 制造成本控制293.3.3 销售费用控制303.4 伟杰公司成本管理基础工作问题分析313.5 伟杰公司成本管理制度问题分析323.6 伟杰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分析33第4章 伟杰公司成本管理方法改进的对策建议344.1 公司成本管理总体改进思路344.2 公司成本管理体系改进方案344.2.1 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改进方案344.2.2 成本管理制度改进方案364.2.3 成本控制改进方案374.3 应对伟杰公司成本管理所存在问题的其他合理化措施454.4利用作业成本法完善公司的成本管理核算475结论51参考文献54致 谢57插图索引图2-1 成本管理系统结构图图2-2 作业成本管理基本原理结构图图3-1 伟杰公司组织结构图图4-1 伟杰公司改进成本控制体系描述图4-2 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结构图图4-3 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的逻辑图4-4 企业成本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流程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目前,欧洲债务风险凸显,金融市场动荡难平,世界经济普遍疲软,不论是跨国企业、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信息环境等发生了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了新的企业观和相应的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冲击着原有适应于工业经济环境的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重要的生产控制环节,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成本的控制和改善是企业管理当局永恒的目标1。当前,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科学的产品成本计算,是产品定价、生产计划、生产决策的依据,是取得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伟杰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杰公司”)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伟杰公司是一家综合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的乘用车及其配件的企业。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工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伟杰公司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因此要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营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尽快实行管理变革,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市场经济的经营规则表明,在竞争中成本是基础,如何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给用户,是市场竞争生存之道2。同时,加强成本管理,能够把市场的竞争压力传递到企业内部,让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员工个体都能直接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的直接压力,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直接地、真实地接收到市场竞争的信息,并把市场的压力转化为提升自己能力的驱动力。在这样机遇与风险共存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成为路桥集团以及每个企业的根本目标。成本在企业竞争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1.2 研究意义在企业发展企业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5。市场经济的规则表明,一切形态的企业,无论是国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其他形态的企业,要成功都必须把管理基础抓好,都必须过好管理关,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高低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利润的重要保证。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对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问题,就如何降低公司生产、经营和销售成本,使公司业务健康发展展开分析。为此,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对伟杰公司成本管理做进一步的研讨,并提出改进方案,这样有利于伟杰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遵循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也为其它中小型企业提高成本管理绩效提供参考。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从世界范围看,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管理会计自进入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开始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西方会计界的一些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教科书中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而提出管理会计己出现严重危机这一论点的是美国的库伯和卡普兰两教授6。他们在1987年合写了一本轰动西方会计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了一管理会计的兴衰。他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才能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尽管学者们己经注意到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所面临的挑战,但他们并未对“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简称给予清楚的说明。根据所查文献,首先使用“ABC”这一术语的是1986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系列,而首先对给予明确解释的是哈佛大学的年轻学者罗宾库伯和罗伯特卡普兰7。从1988年夏到1989年春,库伯通过讨论“ABC”兴起的四篇论文以及和卡普兰的合作,基本上对“ABC”的现实需要、运行程序、成本动因的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作了全方面的分析,从而使这些论文成为研究现代作业会计必须参考的重要文献。自库伯和卡普兰之后,英、美的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哈佛商业评论、会计杂志、会计地平线、会计评论、内部审计师以及加拿大的注册管理会计师杂志等期刊,发表了数百篇研究“ABC”的文章,“ABC”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或术语,“ABC”理论也日趋完善8。日本的成本管理方面的有关研究是源于实务的。其在利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方面有以下较有特色的表现:(1)对企业长期企业对象的实现,施加积极影响。日本企业家大胆地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内部报告责任报告或业绩报告来规划和控制各个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2)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日本公司在核定新产品成本时不是根据企业当前的生产技术条件和作业标准来计算,而是按照该产品目前在市场上的竞争价格来制定“目标成本”。(3)重视设计阶段降低成本的巨大潜力。日本公司设计产品并不是简单地以目前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最佳组合,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为基础,而是要求每一种新产品的设计必须能满足占领市场的价格需要,同时并不太多考虑这一价格是否适合本企业的生产情况。要求管理会计对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采用动态的成本管理方法9。(4)在制造费用分配方面采取独特的企业。在日本公司中,制造费用的分配一向受到广大管理会计人员的重视。尽管目前日本绝大多数企业己从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但仍坚持采用工时为分配基础。他们认为,采用这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可以有效地督促生产人员将自身的工作同企业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另外,日本公司还通过以高奖励重奖的办法来促使各部门提高产品质量并及时交货,借以减少存货、降低产品成本。日本公司对制造费用的另一种企业,是促使企业的产品生产向大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这样,企业就可以采用按产品的零部件的数量来分配制造费用相当于美国的“活动量基础成本计算法”,从而影响产品的设计决策。即产品的设计越简化,适用性就越广泛,制造费用的分配也就越低10。日本“企业管理之王”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彻底降低成本。他们认为利润=卖价-成本。卖价是由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正确评价确定的,只有彻底降低成本,才能保证利润的增长。在日本,企业非常注意成本,有的企业甚至开会也要计算成本。例如日本太阳工业公司规定开会成本的计算公式为:会议成本=每分钟薪资×3×2×开会人数×开会时间公式中:3为薪资的附加价值系数;2为开会必然影响其他工作,所以损失按2倍计算。美国布莱克德克制造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动工具的最大制造厂,这个公司生产发展的原因就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低价求得扩大销量。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在成本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思想,实现企业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企业成本管理。企业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其研究方向偏重于理论性的探讨。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企业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 11。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桑克等接受了这种观点后,引入了波特的企业观点后,于1993年出版了企业成本管理一书,使企业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1998年,一向推崇作业成本制的库柏也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为核心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12。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成本管理己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也进一步将企业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该方法的使用促使企业从定价、产品、顾客重点、市场份额等战略的改变,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虽然自2003年以来,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开展了广泛的案例研究,但是大多数案例研究选择资产规模大,盈利水平高,成长速度快且具有雄厚实力来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大集团作为研究样本,较少关注成本管理理论在中小型企业的运用。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制定有关成本运营的财务政策机制和原则,缺少科学规划,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对单项指标的控制上,为适应经济发展及商业企业改革的需要,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而作业成本法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所以,探讨适合于具体企业的成本管理策略显得极为重要而又迫切。1.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从事成本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研究大约是从70年代才开始的。在我国,对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许多研究人员正关注着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动向。他们把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引进中国,仔细研究了西方管理会计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实行的对策。他们既探讨了美国的作业成本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也分析评价了日本公司利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13。在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方法、观念的同时注重与我国实际的结合及在国内应用的研究。对于将企业管理思想运用于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陈胜群出了一本专著企业成本管理企业以经营企业的基本理论为起点,站在多层次的企业对企业成本管理企业的一般形式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夏宽云出了一本专著企业成本管理对企业成本管理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探讨,并从实践上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14。冉秋红指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竞争局面,创建企业的长期成本优势,深受企业管理范式影响的企业成本管理应运而生15。并阐述了当今管理理论与实务界所探讨的企业成本管理思想及将这些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方法。蒋昌稳指出基于传统成本管理已不适应企业新的经营环境与企业管理需要,企业成本管理以其崭新的理念应运而生于当今成本管理实践中16。并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指出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为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不仅丰富了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而且对指导企业成本管理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肇英杰指出传统的成本管理己无法适应企业企业管理的要求未来的企业企业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17。把成本管理的视点转移到与企业的结合上,己成为当代企业,也包括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新趋势。国内对企业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较少有创新,主要是对国外研究进行理论介绍,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案例研究。对于如何改革我国现有的成本管理状况,很多想法是颇有价值的。例如,研究者们认识到应完善事前成本管理,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使成本管理向预防性管理方向发展总结和完善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另外,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必须走创新之路。一是进行技术创新,提倡发明创造,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从粗放型成本控制向集约型成本控制转化,树立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思路。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差距不在设备、技术的落后,也不在人员的数量过多和债务的沉重,而在于管理思想和技术更新的滞后。我国企业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强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但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18。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二是扩展成本管理范围,改变传统的“价值链”思维方式,建立需求拉动型成本管理“价值链”模式。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尽管我国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基础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上以上三个阶段决定产品成本的9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空间19。然而,对于处于开发型、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必须注重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因为,在价值链中蕴含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必须改变传统“价值链”思维方式,建立需求拉动型成本管理“价值链”模式20。需求拉动型管理要求企业具备弹性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求拉动生产,即有市场需求才组织生产,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恰在其时,恰如其量,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存货数量,缩短原材料的待用时间和产品待售时间,从而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费用、仓库费用以及由于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而造成的产品贬值损失。三是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建立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文化。邯钢成本否决机制抓住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牛鼻子”,这在改革初期,对医治平均主义,克服大锅饭,加强企业管理确有成效。但是,它的作用是有局限的。它并不是一种万能的管理方法。以“重奖重罚”进行成本控制应属于成本管理的初级阶段21。激励因素则会激发人的热情与潜力,鼓励人们达到期望的目标。近几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市场环境飞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组织面临重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激励并发挥人的内在价值,才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使组织突破增长极限,不断成长。因此,树立人本特色的成本管理观念,建立成本管理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企业对于成本管理还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的产销链的固有模式,没有充分意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范围在不断扩大,理念与模式在不断创新,这也正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例如,林善华. 企业抓好成本管理十要点. 会计之友,2009.3。陈建英,杜勇. 新型成本管理方法逐层成本管理法. 财会月刊,2008.11 。刘乃歌. 浅析战略成本管理. 管理与财富,2009.4。李晓梅. 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技术适用性. 当代财经,2009.1。韩维品,何建刚. 论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7。通过这些国内的文献就可以解释其原因。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3.1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第一,文献研究法,由于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因此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中,调阅了大量国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参考了国内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案例和评述,通过吸收这些成果的先进思想,进而丰富和完善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保证了论文的质量。第二,经验总结法,我国采用企业成本管理的企业仅有几家,无法形成批量的借鉴和模仿,文章从美国和日本选取成功案例结合中国的市场经济情况,多方法揣摩和对比,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实行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和途径。1.3.2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体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成本管理及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针对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针对伟杰公司的成本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第2章 成本管理及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2.1 成本、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系统2.1.1 成本的概念财务会计定义成本为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因此与其相关的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成本,其特征是各种耗费,包括:经济资源耗费、以货币计量的耗费、特定对象的耗费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22。管理会计中所使用的成本概念与管理学上的相同,可以称之为管理成本。最一般的管理成本定义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失去或放弃的一项资源,它比财务会计所定义的成本含义更为广泛。管理成本主要分为两大类,决策使用的成本、日常计划和控制使用的成本。在经济学中,成本属于价值范畴。产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C)、活劳动补偿的价值(V)和活劳动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成本则是 C+V 的部分。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成本是需要补偿的价值,而不是可供分配的价值,只有为社会创造的价值(M)才是可供分配的价值;成本是经济价值的消耗,包括生产资料消耗和劳动力消耗,而不是为社会创造的新价值23。2.1.2.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科学管理工作,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24。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机制,同行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企业如果想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以更低的价格参与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降低成本。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加强成本管理意义重大。首先,成本管理活动可以降低成本。通过成本管理系统的运作,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评价成本管理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考核成本管理工作的依据。其次,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准确的成本信息可以使成本预测和决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它可以通过完善成本管理系统得到。再次,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指标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各项工作的好坏,最终都能通过成本指标的高低体现出来25。因此,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可以促使企业改进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后,成本管理活动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除了要有科学的方法,成本管理不仅要求成本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还可以促进全体员工成本意识的提高,把成本观念融合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另外,成本管理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用于规范成本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它是成功的成本管理的基础26。成本管理原则是从各种类型的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因而具有普遍性。这些原则包括:(1)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集中统一和分散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成本管理工作。(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3)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性的工作,只依靠专业成本管理人员是不够的。(4)成本最低化原则。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分析影响各种降低成本的因素,制定可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目标,之后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已达成这一目标。(5)全面成本管理原则。这要求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将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要素,担负一定的职责,并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方案、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管理程序时,应兼顾到上述的成本管理原则,以便得以贯彻落实。2.1.3.成本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综合企业运作过程的各种信息,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在E即系统中,其它各个模块是成本管理系统的信息来源,成本核算体系是决策模型,输出产品成本信息,相关决策包括产品定价决策,制造购买决策、部门业绩考核等。但是在现有的应用中,通常把成本管理系统当成ERP系统中的一个与其它分系统并列的模块,并没有把成本管理系统当成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发挥其决策支持功能27。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l)、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由于存在成本扭曲,在决策方面的作用有限;(2)、成本信息结构采用通用的信息结构,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关系不密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3)、成本核算的范围仅仅包括企业的生产过程,没有包括销售研发等过程。以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为核心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恢复了成本管理系统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本来面目,它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多阶段和多动因分配,不仅实现了产品成本的精确计算,而且能够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从而把面向企业外部的市场决策与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联系起来,可以实现对多种企业决策的支持。国外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大多在成功实施ERP之后,以便根据E即系统的相关流程和功能设计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使得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能够与ERP系统有效集成,实现从管理信息化到决策信息化的跨越28。研究表明,与ERP集成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优于单独实施的ABC系统。由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组成的成本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2-1所示。成本规划成本考核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图2-1 成本管理系统结构图2.2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2.2.1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ABC)就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以及把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29。作业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即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传统成本计算一般以产品或某一批次或某一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而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大体上可划分为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和制造中心。作业成本法适应于弹性制造系统下的是实行生产方式,生产组织中作业的可分辨性极大的提高。作业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较高级阶段,是以作业成本法为主导的企业成本管理。与先前的成本管理模式相比,作业成本管理更具体、更全面、更精细30。标准成本法将标准细化到每一个步骤,成本企划将目标成本注入每一个环节,这些成本管理方式主要考虑的是成本的控制,目标是进行成本控制。而作业成本管理已经开始提高到企业管理的高度,它强调的是对成本的准确认定,将成本的发生归集到源头上去。a、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要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资源 资源就是成本耗费的物质形态,所有进入作业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属于资源,资源的耗费产生最终的商品使用价值。资源包括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等,资源作为成本对象要被分解到作业中去31。作业简单来说,作业就是资源进入生产过程中变成商品要进行的各加工环节和步骤。从作业成本的角度看,作业是为了达到生产的目的、消耗资源的过程,每一项作业可以是为了生产多种产品,也可以是为了生产单一产品。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是为了制造产品的某一项功能而进行的多个作业的集合。制造中心 一个制造中心包含若干个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作为成本核算的一级对象,实际上是计算制造中心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成本驱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会有作业的产生,产品生产消耗作业,作业又消耗资源,同时又产生了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作业成本管理认为,产品成本从研发设计阶段就已经开始,再到后续产品规划、生产、质量鉴定、运输、销售以后售后服务和回收全部作业都是产品成本的构成。所有作业只要是消耗了资源,都必须进行成本的分担32。作业成本法将成本的消耗和作业联系起来,使人们更容易分析哪些作业是有效的,哪些作业是无效的。b、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1)分析和确认资源,建立资源中心,所有作业消耗的资源都要纳入资源中心等待分配。资源的确定要涵盖涉及产品的所有过程,才能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2)分析和确认作业,设立相应的作业成本中心,作业成本中心作为成本核算的一级对象,通常是产品,也有可能是顾客或市场。(3)确定资源动因,将产品所消耗的资源先按照作业中心进行划分。(4)确定成本动因,将分到作业中心的资源按作业细分。对于多种产品消耗的同一项作业,要按合理的成本动因再归集到各个产品。(5)计算产品作业成本,将按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的产品成本汇总起来,计算产品总的作业成本。c、作业成本管理的启示作业成本管理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扩大了制造中心的内涵,将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客户、竞争对手都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析。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法改造和优化价值链,同时把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纳入企业的企业管理中,以此来实现企业企业目标与成本管理的一致。作业成本管理法根据不同的市场区分不同的制造中心,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客户区分不同的作业中心,根据产品生产方式的差异区别不同的作业,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减少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从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作业成本法改变了原有的成本分配标准,使产品成本更加精细,也更趋于实际,在市场上能保持稳定的价格,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这直接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目标的实现。首先,描述一些基本概念以更清晰理解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1)作业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其基本属性是:“投入-产

    注意事项

    本文(伟杰科技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