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简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社会变革.doc

    • 资源ID:3746955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简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社会变革.doc

    简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社会变革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先后在农村领导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些变革显示党对“三农”问题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今后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论文关键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在农村领导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些变革清晰地显示出,中国社会现代化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前走的是“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发展道路,之后,我国走的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如胡锦涛所的“两个趋向”:纵观一些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对建国后我国农村社会变革的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总结党的农村政策和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我国农村变革提供历史启示。一、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时,拥有3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的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革命遗留任务土地改革。1949年冬天在华北一些城市的近郊和若干地区、河南的一半地区,总共026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认为进行土地改革,是争取国家状况根本好转,开始有计划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必须做好的八项工作中的最重要一项。刘少奇1950年6月14日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会议对新的土地法草案进行了讨论和说明。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实施,新区土地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当年冬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广大新解放区展开。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共吸取解放前土改的经验教训,有步骤、有计划、政策严密、措施得当、从容不迫、比较温和地组织了这次土地改革。首先在新解放区完成清剿土匪、反对地主恶霸和减租减息的准备工作。然后,在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和处理土改相关事宜,在各县组织人庭以惩办恶霸地主或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明确规定乡、区、县、省农民大会及其选举的农民协会为土改合法执行机构。土改制度法规完善、组织机构搭建后,党和政府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发动贫雇农诉苦、召开各种形式斗争会、划分阶级成分,发动农民起来参加对地主的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相比较解放前这是一次温和的土改。保留富农经济,对地主只没收土地、多余粮食、多余房屋、多余生产资料,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和生产资料,不没收地主的衣服、饰品、金银、钱币等,惩处的地主数量较解放前大量减少。到1952年冬,除新疆、西藏一部分少数大约3000万农业人口地区外,全国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包括一些老解放区农民在内)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他生产资料,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采取更加慎重、更加和缓的政策和步骤。1952年9月至1953年12月,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在新疆农区分四期进行了土地改革,使345万农民,分得737万多亩土地。西藏1959年平定反动分子武装叛乱以后,6月自治区筹委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在全区有步骤、有区别地开展了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民主改革,到1960年10月,西藏自治区全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工作。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地改革,也是历次土地改革运动中搞得最成功、社会震动最小的一次,避免了社会混乱,使最大数人受益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业经济。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是最大受益者,他们真心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稳固了共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社会关系也出现新的积极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简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社会变革.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