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doc

    • 资源ID:3740821       资源大小:110.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doc

    课题文章样式 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中共翁源县委组织部课题组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的基层干部,事关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国家发展大计。如何立足于基层一线,把握好基层干部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构建符合实际的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翁源县近年来不断加强基层一线干部建设,在干部任用、工资福利等方面优先考虑基层一线干部,使基层一线干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为完成好市委组织部2011年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这一课题,我县在6月份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课题组长的课题组,先后到机关单位和镇(场)进行了5次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5次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一、当前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存在的问题基层干部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第一线,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具体实施者,承担着发展基层经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任。但由于机制不优、引导不力等因素,导致一些基层干部难以得到培养选拔,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昨日黄花”淡出组织的视野,影响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培养干部与机关部门干部相比重视不够,紧迫性认识不足,行动上落实较少。一是培养意识不强。对基层一线干部的选拔培养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从上级机关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主要通过挂职或新农村指导员等途径。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存在途径相对单一的问题。二是缺乏长效的制度。目前对从基层一线培养和选拔于部还没有可以遵循的制度规范,培养和选拔的资格、条件、范围和工作程序等都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主要依靠提拔、公开选拔等途径。三是干部积极性不高。乡镇之间,部门与乡镇,甚至乡镇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工资、奖金补助分配的不平衡,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一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基层一线干部稳定性不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基层一线干部的流动性偏大、频率偏高,造成基层难以留住干部,留住人才。据调查统计,年轻基层一线干部的流失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选调生,扎根基层的不到10%。人才的不合理流动,造成基层干部队伍难以稳定,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培养选拔。一是年轻干部留不住。由于基层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差,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多数年轻干部都存在“往上发展”的心理,特别是新就业的大学生,虽然考上公务员已经不易,但难免与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朋友同学进行方方面面的对比,心理产生落差感,产生无心在基层工作的想法,一有机会就离开基层,到新的岗位发展。有的大学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毕业后把眼光投向基层,选择到基层锻炼,但工作时间不长,一些表现优秀的就被市、县以上单位调走,脱离基层一线,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高处走。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称后,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大,向其抛出橄榄枝的好单位也越来越多,很多专业人才另谋高就,到别的地方发展。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基层的85%的涉农、涉医等专业技术人才都认为基层条件艰苦,辛苦不值钱,都有往高处走的想法,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三是业务骨干挤机关。基层干部在基层一线工作锻炼一段时间后,往往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有的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但由于基层发展空间不大,提拔升迁的机会渺茫,一些业务骨干就把眼光放在机关,想尽办法往机关挤,以期得到更高的回报或认可。一些基层中层和领导干部,或者是由于年龄偏大、又或者是谋求仕途上更大的作为,都存在往上走的动机,出现“进程热”和“进城热”现象,制约了基层一线干部的培养。(三)培养选拔链质量不高。基层一线干部在高流动性的影响下,干部结构不尽合理,普遍存在着观念相对落后,知识更新比较慢,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基层干部队伍中老中青比例不协调,老龄化趋势明显。调查发现,乡镇35-45岁以上干部占有干部总数的42%,45岁以上的占43%,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干部总数的15%。另一方面,中年以上的乡镇干部第一学历普遍偏低,多为中专、高中学历,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较少,尽管一些干部通过进修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但所学知识在基层难以派上用场,基层需要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较为匮乏。二是心态浮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调查中发现,85%的基层一线干部都认为基层“压力大”、“工作难”。基层干部身处第一线,无法回避各种矛盾和问题,计划生育、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都要直接面对,都要担负责任,都得干,而且要干好,干不好还要面对“一票否决”的巨大压力,处于一种“权小责大”的状况,因此,心态容易疲倦,产生脱离基层、进城养老和得过且过的心态,影响了基层人才的培养。三是能力弱化。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多数以班子成员为主,普通干部学习培训的机会几乎为零,导致基层一线干部信息闭塞,知识难以得到更新,水平难以提高。从调查情况看,镇级班子成员到市级以上机构培训的干部占61%,一般干部只占11.3%。县级机关的培训也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培训任务,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使基层干部认为培训与他们的实际需求有距离,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对新观念、新方法接受较慢,对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作适应能力弱化。(四)基层一线干部出口不畅。基层一线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增强干部本领的大课堂,但基层一线干部被提拔的人数比较少,选拔力度不大,重用基层干部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是认识存在误区。在调查中发现,35%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一线干部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想法不多,管理能力不强,在干部选用时对基层干部关心一下就可以了,不应把重点放在基层,这样的认识误区妨碍了基层干部的成长,不利于树立从基层一线选人用人的导向。二是选拔机制不畅。目前从基层培养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竞争性选拔,但限定的条件较多,特别是热门领导岗位,往往在学历、年龄、职级等方面有限制,基层干部由于理论水平较低,在笔试、面试环节相对没有优势,很难脱颖而出,使基层干部看似很有希望,实则难以企及,打击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三是选拔力度不大。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任用没有形成常态,选拔链条很脆弱。对基层干部重视与否取决于主要领导的喜好,有时能得到重用,有时无人过问,基层干部能否提拔靠的是“运气”。在干部选拔任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重机关轻基层,重文凭轻能力等现象,这样便使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被边缘化,难以选拔进入到各级领导干部岗位,造成基层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二、存在问题的原因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是一个涉及面广,延续时间较长的系统工作,要解决其培养难、选拔难的问题,就需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一)对基层干部重视不够。对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培养干部与机关部门干部相比重视不够,紧迫性认识不足,行动上落实较少。一是重机关轻基层意识仍然存在。认为基层干部学历不如机关干部高、理论素养不如机关干部好、基层干部的层次相对较低,尤其是文字写作能力普遍较薄弱;有的单位对一些重要岗位舍不得腾出来选拔基层干部,存在本位主义和排外思想,怕选拔基层干部影响本部门干部的积极性。这在客观上造成机关干部受关注程度、提拔的速度和机会要比基层干部多得多。二是干部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积极性不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现实生活“四个多样化”的影响,冲击涤荡着干部的心灵,影响着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到基层或艰苦地区接受锻炼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吃苦耐劳和锐意进取精神都在消退。三是待遇不高影响了干部到基层锻炼的积极性。对一些高收入单位里的干部,总希望在本单位长期呆下去,一些收入高的单位的优秀中层年轻干部即使是被提拔,也不愿意到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较艰苦的基层担任领导职务,有的到位后,工作也不安心。(二)基层条件较为艰苦。由于我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干部大多面临着待遇低、出路小等实际情况,这些都成为保持基层队伍稳定的不利因素。一是福利待遇偏低。基层干部与同级别的机关干部相比,往往干的较多,拿的较少,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收入差距比较明显。一些经济基础较差、交通状况不好的乡镇,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差,干部除了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几乎没有其他收入,在物价高企的年代,收入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二是任务重压力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农村一线工作越来越复杂,压力也越来越大,既要干好经常性的工作,又要处理好突发性的工作。特别是当前的计生、维稳等重点工作都是实行“一票否决”,使基层干部如履薄冰。从200个调查对象的调查情况看,73%的基层干部认为目前的工作任务太重,压力太大,有的工作任务几乎无法完成,造成他们身心疲惫。三是生活清苦单调。从调查情况看,68%的基层干部对目前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满意。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经常会面临停水停电的状况,有的基层干部甚至还住在平房或危楼里。很多基层干部的家都安置在县城,在基层的日子都是处于办公室、农村、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状态,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工作之余不是聊天喝酒就是打麻将,生活显得枯燥无味。(三)干部缺乏教育培训。现阶段对基层一线干部的教育培训比较缺乏,基层一线干部的工作方法和综合素质难以跟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是培训机会少。组织部门培训对象大多面向科级干部、党群部门干部、青年后备干部等,培训面较窄,导致基层一般干部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从200名调查对象的调查情况看,78%的基层干部学习的途径主要是读书看报和阅览网站,几乎没有参与其他培训。二是培训方式落后。课堂教学是目前对基层一线干部的主要培训方式,培训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的培训任务,大多是采取“满堂灌”等授课方式,往往是就书论书,不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缺少或很少开展户外实践活动,没有重视和关注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培训内容陈旧。基层一线干部大多对农业生产技术、调解工作方法、沟通协调能力等与工作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有较强的培训需求,然而目前的培训内容较多停留在思想理论学习上,很少按照岗位需求进行培训,培训教材也是“陈年黄历”,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有的甚至脱离工作实际,难以满足基层一线干部的知识需求。(四)长效管理机制欠缺。当前对在基层一线、生产一线、艰苦地区的干部关注仍然不够,对他们缺乏日常的跟踪管理,不能很好的掌握基层干部的具体表现和工作实绩,导致一些基层一线干部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基层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一是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对基层干部的管理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难以激活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对基层干部的实绩考核主要以一年一度的年终考核为主,考核标准简单笼统,由于优秀的指标“僧多粥少”,有的是单位领导说了算或是“轮流坐庄”,在基层能够得到优秀等次的更多是领导班子成员,有的一般干部工作一辈子得到年度考核优秀的几率几乎为零。此外,群众参与干部实绩测评的渠道较窄,测评标准不够具体,难以体现出基层干部素质、能力和业绩。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对基层一线干部的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物质、政治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仍然欠缺,挫伤了基层一线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现行的干部人事运行机制来看,干部交流主要侧重于各级领导干部,对于一般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却因为级别低、总量大而处于交流调整的边缘,许多干部在基层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工作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三是关爱机制不健全。基层一线干部工作责任重,压力大,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从调查结果看,63%的基层干部存在子女就学、老人小孩难照顾等实际困难,但组织人事部门在统筹安排的时候很少对这些涉及干部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解并妥善处理,对干部的关怀不够具体到位,久而久之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的对策基层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也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对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扩大干部来源,激励广大干部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一)凝聚共识,树立导向,增强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的重要性的认识基层一线干部是干部培养选拔链中的重要一环,要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就必须从潜意识里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从方方面面着力,为基层一线干部成长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在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破除“重机关轻基层”的不良倾向,在干群中克服基层苦、基层累的想法,倡导“实践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基层干部,重视基层干部的共识,为基层干部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二是加强宣传,形成氛围。要通过会议、文件、网络等媒体在广大干群中广泛宣传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积极宣传基层岗位优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干部群众关注基层岗位上选拔到上级机关任职干部,形成在基层工作有盼头有奔头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拓宽源头,夯实基础。要把好源头关,注重从源头抓起,建立灵活多样的基层干部队伍的进入机制,拓宽基层公务员的来源渠道,继续健全完善面向优秀村干部、到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等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考公务员的工作机制,将能力强,素质好的一线干部选拔到公务员队伍,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夯实培养选拔链的人才基础。(二)改善条件,提高待遇,为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提供保障要突出人文关怀,将“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积极完善各项激励保障措施,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让干部安心基层工作。一是工作上支持,让基层干部顺心。要把基层干部从迎来送往等琐事中解脱出来,努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对干部反映的困难和要求,要予以重视,及时研究,做到有诉求有反馈。县级党政领导要经常到基层调研,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在工作上热情帮助他们,在方法上耐心指导他们,当他们碰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少批评多鼓励,为他们撑腰打气,帮助他们总结经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轻装上阵,让基层干部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二是生活上关怀,让基层干部安心。要努力改善基层干部的生活工作环境,丰富基层干部的文化娱乐生活。要在感情上关心爱护基层一线干部,积极实施基层干部干部“关爱工程”,建立组织部门“温馨热线”,畅通基层干部与组织部门联系交流的渠道,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基层干部营造的良好氛围。三是待遇上关心,让基层干部开心。要重视提高基层干部的工资福利,针对基层干部工资福利待遇较差的现状,县级财政要统筹基层与县直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在补贴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让他们有作为基层干部的优越感,不轻易就产生另谋出路的想法,使他们安心基层工作。县级财政每年要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基层干部激励基金,用于奖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并做出优异成绩的基层干部,使基层干部在其岗位上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在大力提高基层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在政治上多给基层干部荣誉,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基层干部在大力宣传表彰的同时,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地位,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的政治荣誉感。(三)加强培养,提升能力,构建高质量的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要通过各类途径,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努力形成连贯的、实用的培养体系,让基层干部增长知识,增强才干。一是强培训,提能力。要针对干部培训需求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目标明确、分级分层、覆盖全面的基层干部培训管理体系。充分整合党校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培训资源,灵活采用业余学习培训、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突出基层工作方法、社会管理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内容,着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法制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针对当前基层干部普遍理论素养较低、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等情况,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选派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到省委党校进修学习,选派乡镇班子副职及普通干部到市县党校、高等院校等培训机构学习,进一步丰富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提升基层干部发展经济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重交流,激活力。要以激活一线干部队伍活力为目的,建立符合实际的基层干部交流制度。注重锻炼性交流、需求性交流与制度性交流相结合,加大基层干部与县直机关单位的交流力度,有计划的选派基层干部到县直机关工作,让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经受锻炼。着力打破基层干部流通难的瓶颈,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采取选派基层干部到上级机关学习、乡镇与乡镇之间交流等办法,使基层干部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抓考核,增动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丰富考察手段,创新考核方式,将经常性考察、任前考察和年度考察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评价基层干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把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培养教育的重要依据。要改变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认识,科学设置基层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组织认定和群众公认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干部的评价力求与其所做工作的实际相符,使每位基层干部受到组织公正的评价,让想干事的干部有信心,干成事的干部不寒心。(四)重心下移,倾斜一线,让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的每一环充满希望要加大从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力度,把选人用人的聚焦点投向基层一线,让基层一线成为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主要渠道。一是搭建平台,给基层干部创机会。将选人用人的重心下放到乡镇和农村生产一线,形成重用基层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积极为基层一线干部打造竞争平台,在政策上对基层干部给予一定的倾斜,打破以往一味追求年轻化、高学历化的局限,注重工作经验,建立比较宽松的选拔程序,真正让基层干部能参与进来并能选上去,提高基层一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倾斜一线,优先考虑基层干部。要在提拔使用干部和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出现空缺时,优先考虑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的干部。组织人事部门要重视加大对乡镇干部的培养,加大对乡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力度,在干部的使用上坚持对乡镇干部适当倾斜,当县级机关、基层领导班子出现空缺时拿出一定比例的职位给基层有能力有作为的干部竞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对基层干部的年龄、学习等条件应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优先考虑,对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优先提拔任用,让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三是健全机制,让重视基层干部成常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结合实际,努力完善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真正使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能够选拔出来。进一步规范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程序、制度和政策,有计划、多渠道地选拔基层优秀干部,使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成为干部工作的常态。课题组成员:组 长:朱增志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组长:何 聪 许奕堂 赖永兴 组织部副部长成 员:龙晓华 作为2010年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试点县,平坝县始终坚持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积极推进,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县上下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致富、创先争优的良好势头。一、加强领导,着力推进创业带富工程按照“突出中心、便于操作、强化管理、实惠群众”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平坝县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将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列入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委成立了由组织部长任组长,组织、宣传、财政、信用社以及涉农部门9个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该项工作,明确具体工作人员,抓好协调落实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创先争优、“四帮四促”活动联系点,明确具体目标和任务,定期和不定期为创业党员出点子、送技术、找路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党员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如县农业局为城关镇大关村邱继明贴息帮扶17万元,帮助其发展养殖,现有圈舍面积20000余平方米,生猪存栏4000余头、能繁母猪520头,年出栏6000余头,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纯收入约300万元。二、建强队伍,着力培育创业带富力量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基础,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业带富工程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以第八届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选配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来,放到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上来。二是加强党员创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制定平坝县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调查摸底统计表,发放到农村党员手中,摸清全县年创收10万以上的能人档案,建立党员创业信息数据库。结合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试点工作开展,从中确定“全国星火科技带头人”杨永华、“全国科技人才”李成书等40户种植、养殖大户作为全县“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试点户。三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创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拓展延伸,对政治素质好、有带领群众致富愿望和入党愿望的非党致富能手,科学设置创业带富岗位,实行“先上岗、后入党”培养模式,并安排党性强、素质高的村干部或老党员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党性教育,成熟后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增强农民党员队伍的整体“带富”能力。同时,注重在农村青年团员、返乡农民工中培养致富带头人,把带富能力强的青年团员、返乡农民工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扩大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主体,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三、强化帮扶,着力增强创业带富能力对参与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的党员,积极给予有关优惠扶持,为他们铺好路、服好务,切实提升其创业带富能力。一是抓素质扶持。县级坚持每年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培训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创业带富能人,2010年下拨近17万元。同时依托县流动党校、农村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和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开展创业、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创业带富能力。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在芦车坝村省级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蔬菜种植、乡村旅游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2010年举办培训班102期,集中培训村干部3252人(次),农村党员12960人(次)。二是抓资金扶持。依托扶贫部门实施的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对符合贴息条件的,给予适当额度的贷款贴息帮扶。在资金融通、项目审批、税费减免、环保验收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支持,2010年县信用联社累计发放支农创业贷款47571.77万元。同时,县发改、财政、农委、林业、扶贫等部门在安排农业发展或扶贫开发项目时,划出一定的项目纳入“党员创业带富工程”。2010年,先后协调项目35个,争取项目建设资金460余万元,扶持农村党员创业带富。三是抓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党员创业带富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费用地、工商管理、创业培训、项目选择、证照办理等方面为创业党员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先后下发平坝县蔬菜产业发展风险保障金制度、平坝县畜牧业生产发展金制度等7个助农发展保障制度,为党员创业购买了“保险”,服下了“定心丸”。将“雨露计划”、果蔬茶产业、“三百工程”、生猪良种补贴、优质仔猪基地建设补贴、优质肉猪基地建设补贴、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整合纳入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四是抓技术扶持。选聘优秀农业专家、致富能手、农业实用人才组建成创业带富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现场指导、电话联系、手机短信、网络答疑等方式,帮助党员创业。团县委建立了“创业导师队伍”制度,礼聘了以企业家、产业带头人、协会会长、专家为主的“创业导师”300余名,为创业带富青年进行项目规划、技术支持、市场和资金帮扶、介绍创业经验等服务。五是抓信息扶持。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下载有关技术、产业等信息,组织党员群众观看,为农户发布销售产品信息等,为农村党员创业带富提供服务。同时,利用农村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对党员创业带头人开展培训,去年以来,芦车坝村培训基地共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600余人。四、建立规范,着力构建创业带富机制一是建立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机制。把农村党员按家庭年收入、掌握技术情况等分为有创业带富能力、暂无创业带富能力和没有创业带富能力几个层次。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缺资金、少技术或无项目,暂时没有创业带富能力的,党组织帮助他们选择项目、强化技术、协调资金;对有创业带富能力的党员加强思想教育,大力支持其找准致富项目,引导其创业成功。二是建立项目保障机制。把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与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对农村党员进行项目扶持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农村启动创业发展项目的良好局面。采取项目滚动发展方式,在县农业局实施的农业发展“四大工程”(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产业,中草药、干果、竹产业,油茶产业)中划出一定的项目纳入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中实施。同时,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对项目进行适度的扶贫贷款贴息,所需贴息资金从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资金、县委组织部“党内关怀帮扶激励资金”中筹集。三是建立结对帮带机制。依托农村党建扶贫、“百个支部帮扶,千名党员结对”、“四帮四促”等活动,推动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帮互助的工作机制。目前,目前,83个县直部门373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177个村,帮助理清发展思路243条、协调项目66个,资金1481.8万元、提供物资折合资金47.46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80件。四是建立典型示范引领机制。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点,全县共建立创业带富示范点2个,建立综合培训及创业实践基地1个。树立40户“创业带富”党员典型,制作山村引路人、下院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等7个创业带富典型专题片,广泛宣传他们在发展种、养殖中好的做法和好经验,不断扩大“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的社会影响力。五是建立“党员创业带富”评价奖励机制。对影响较大、典型意义明显的党员创业带富示范点,采取“以奖代补”项目管理的方式予以支持。积极协调县农业局、县环保林业局、县财政局等,对农村创业带富党员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倾斜。在开展的“五好”基层党组织评选中,对抓创业带富工作扎实、党员创业带富作用发挥较好、个人创业带富能力较强的同志予以倾斜。

    注意事项

    本文(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