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九章-足迹鉴定-课件.ppt

    • 资源ID:3730433       资源大小:622.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九章-足迹鉴定-课件.ppt

    第九章 足迹鉴定,足迹鉴定是指通过对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的检验,从而确定现场足迹与样本足迹是否为同一鞋、袜或人所留的过程。,第一节 足迹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准备工作(预备检验)即做一些检验前的基础工作。(一)了解情况1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如时间、地点、性质等。2了解现场足迹的数量及其在现场上的分布位置,以便分 析足迹的形成过程、动作等。3了解现场足迹的种类,固定、提取方法,保管运输方法 等。,4了解现场足迹与现场上其它痕迹的关系。5了解样本足迹提取的时间、方法(是公开捺印的样本,还是密取的自然样本或是做某些特殊动作的样本)。6了解嫌疑人的自然情况、职业特点,案发后有无患过重 大疾病或受过严重损伤;案发后嫌疑鞋袜的穿用、修补 情况。7不能轻易清洗、处理嫌疑鞋、袜,以防特征消失或发生 变化。8了解送检人的鉴定要求,是鉴定(何种鉴定),还是进 行复核。,(二)完备鉴定手续 如送检人的送检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对检材和样本进行清点和登记,记明其种类、数量、基本情况,现场足迹及嫌疑鞋、袜上的附着物是否与案件有关等。,二、分别检验 即分别检验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确定其上的特征。应首先检验现场足迹,然后再检验样本足迹,防止先入为主,特别是现场足迹特征模糊时,更应如此。,(一)检验现场足迹1首先应注意现场足迹是否重迭。如本是“”花纹的鞋,若重叠则可能变为交织形的“”,尤其是残缺足迹,不易区分是否为重叠足迹,易把鞋底花纹种类看错。此时,要看鞋底花纹是常见,还是比较奇特,若花纹奇特就有重叠的可能。还要看花纹边缘的形态是否清晰、连贯,以及花纹结构是否合理,花纹与鞋底的关系是否合理。,2若是残缺足迹,应当首先确定是鞋底的何部位所留。,3方法:(1)从一般到个别:即先检验种类特征,再检验个别特征,A赤足足迹的种类特征,A0赤足足迹的个别特征,B鞋足迹的种类特征,B0鞋足迹的个别特征,C步法特征中的种类特征 步幅特征、步态特征的方位、形状(包括主体痕迹和 伴生痕迹)。C0步法特征中的个别特征蹬、踏、压痕的具体形态及相互关系,伴生痕的具体形态相互关系及其与主体间的关系。,(2)由点到面(3)对照验证(4)顺线追踪,(二)样本足迹的检验 应首先明确样本足迹的制作或提取过程(应按现场足迹的形成和提取条件来作),然后使用与现场足迹相同的寻找、发现特征的方法。,三、比较检验 即将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放在同一视野下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点和差异点。,(一)直接对照:把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放在同一视野下 进行对照,首先比较种类特征,若相符,再比较个别特征,若种类特征不符,即 可排除。,(二)划线构图:将现场及样本足迹上几个明显特征点之 间用直线连接起来,然后比较各自所构 成的几何图形。,(三)测量比对:分别测量现场、样本足迹相同位置两特征 点的距离,然后再比较测量值。,(四)重叠比对:把现场及样本足迹的主要特征或边缘轮廓 等描画在透明胶片上,或将足迹扫描后打 印在透明胶片上,然后将胶片放在现场足 迹或样本足迹上进行比较,也可将两张胶 片放在一起重叠比较,主要看特征的位置、形态、相互关系等能否吻合。,四、综合评断得出结论 主要是评断符合点和差异点的来源,看是符合点反映了足迹的本质,还是差异点反映了足迹的本质,最后根据评断得出结论。对差异点的评价:,1从足迹的形成条件分析 如赤足的足型特征受地面条件(是否平坦、有无沙粒)形成动作(是否特殊)、行走速度的影响。穿鞋足迹也应注意其形成过程。,2从足迹处理的各环节分析(1)提取足迹应记明拍照时的打光方向,防止阴阳纹差异 弄反。(2)拍照静电提取膜上吸附的足迹时应加以注明是静电复 印提取。(3)在制石膏模型时,若石膏液过稠,则可能在足迹中出 现纸壳纹,易将其当成鞋底花纹,另外,石膏模型在 冲洗和保管过程中受到磕碰等,也容易出现一些假特 征。,3从犯罪嫌疑人及鞋、袜的变化来分析4承痕体不同产生的差异5形成动作不同产生的差异,五、制作足迹鉴定书 文字规范、内容准确、逻辑性强、符合法律要求。文字分绪论、检验、论证、结论等几部分。照片部分包括特征复核照片、特征比对照片两部分,特征复核照片和比对照片应为12大照片,以便于测量。应该有现场足迹方位照片,以表明现场足迹的出处,显示其证据价值。特征的标示要准确、详细。在落款处除鉴定人外,还要有复核人的名字、技术职称等,而且最好有他们的手书签名。,第二节 常见足迹鉴定注意事项,一、赤足足迹鉴定(一)所用特征:以结构特征为主,步法特征为辅 1个别特征 2种类特征,(二)特征的变化情况要明确 赤足足迹在形成过程中由于不受束缚,其形态自由 性大,加之足底边缘圆滑、有弹性更使之易于变化,某 种程度上讲赤足足迹鉴定比穿鞋足迹鉴定更难一些。,1由于负重、地面软硬不同,静态或动态足迹的差异,步长大小、地面光滑程度、行走速度等的影响,足迹 的长宽、趾区结构特征可能出现变化。,2模拟现场足迹形成条件制作样本足迹。3按提取现场足迹的方法提取样本足迹,了解嫌疑人自然 条件及案发后情况。赤足足迹鉴定图例,(三)制作样本足迹时的注意事项1根据现场种类制作样本足迹,尽量不用穿袜足迹样本代 替赤足足迹样本。,2因动态、静态的差异,晃动的程度不同、地面软硬 不同等导致的边缘形态变化。3因挤压等原因造成的肤纹特征的变化。,3提取方法与现场足迹尽量相同,注意嫌疑人案发后的 自然条件变化。,(三)制作样本时的注意事项:1尽量不用赤足样本足迹代替穿袜样本足迹。2尽量模拟现场足迹的形成条件,如:地面、袜子种类、动作等。,二、穿袜足迹鉴定(一)所用特征:以结构特征为主,步法特征为辅,特征可 参考赤足足迹样本。,(二)足迹的变化情况:主要是足型结构的变化,有袜子引 起的,也有地面条件,行走方式,动静差异,晃动,负重等原因引起的。,三、穿鞋足迹鉴定:三方面内容:认定鞋、认定鞋主、认定留足迹人,(一)鞋的同一认定1明确鞋在加工、穿用、修补过程中形成的种类特征与 个别特征。有些鞋加工中形成的个别特征相似但不同。,2明确打光方向,以区别阴阳纹;明确固定提取方法,以区分左右脚。3对于残缺足迹或局部清晰的完整足迹应慎用冲切底,边缘花纹形态的随机性,应综合使用各种特征。,4对于磨损特征,附着物特征等应注意其相对稳定性。5尽量模拟现场足迹的条件制作提取样本足迹。不要认为 利用结构特征进行鞋的同一认定与足型、动作等无关,而让嫌疑人随便踩样本足迹。,(二)鞋主的同一认定 需要看痕迹反映,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均可得出结论。,1所依据的特征主要是磨损特征及足型特征。,2尽可能多的提取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以便相互对照、印证。,3为了使用足型特征,最好提取嫌疑人的赤足样本,穿 袜足迹样本或鞋垫。,4首先分析现场足迹的鞋种及新旧程度,以便选择嫌疑 人相同或相近似种类的鞋制作样本。,5模拟现场足迹的形成条件,提取条件,制作样本足迹,同时应全面了解嫌疑人的自然条件及案发后的情况,以便解释差异点。,6起落足部位的磨损明显、稳定,虽是种类特征,但在 检验中起到把关作用。,7淡化底面特征,强化边缘特征,因鞋种不同时底面特征 变化大,边缘特征变化小。,8当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磨损量差异较大时,应着重比对 重磨点的方位及其相互关系,比对足型,特殊磨损形态 及整体磨损形态的相似性。9鞋底磨损特征的再现:制做一不耐磨的形态一致的薄鞋 底粘在外底上。a.买一双与现场足迹种类相同的鞋,用石膏液制作 鞋底负模。b.制作薄鞋底(或叫模拟鞋底):乳剂型PVC粉末 100克 底料:石膏粉 50克 DBP(增塑剂)100ml,乳剂型PVC粉末 100克 衬料 DBP(增塑剂)100ml,按鞋底大小将纱布裁成衬垫。,操作:用毛刷先在鞋底石膏负模中涂一层油脂脱模剂,再用毛刷将调好的底料均匀的涂在负模上,厚度约1.5MM。在其上平铺一层纱布衬垫,其上再涂一薄层衬料,再铺一层衬垫,再涂一层衬料,涂好后将模型放入120的烘箱内加热40分钟,取出后将成型的鞋底揭下即可。,C.用砂轮将鞋底花纹磨平,再用胶将模拟鞋底粘在鞋底上 即可让嫌疑人正常穿用。,效果:模拟鞋底穿用1小时,相当于胶底鞋正常穿用200-250 小时,相当于硬塑料底鞋正常穿用3-4个月。,10特征比较:即将样本足迹与现场足迹所反映的磨损形 态进行比较。常用方法有直接对照、重叠比较。,(三)穿鞋足迹的人身同一认定1使用的特征:步法特征、磨损特征、足型特征。,2以足迹分析为先导开始检验工作。,3除模拟现场条件制作样本外,还更应该注意模拟现场 足迹的形成动作。,4注意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如:蹬、踏、压痕的位置、大小等。,5注意伴生痕迹的使用6步法特征、磨损特征、足型特征最好综合使用。,四、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法 动力形态是人行走动力定型的一种反映。主要针对石膏模型。,(一)检验内容1力度顺序:石膏模型的凸起、凹陷或高低的分布顺序。,2重力面:石膏模型上的凸起部分。,3重力点:石膏模型上的趾、跖、弓、跟等跟区域的最 凸出点。,4力度的平衡关系:以足迹中心线为轴,比较足迹内侧和 外侧的力度顺序,即看内侧高还是外侧高。,5动力轨迹线:石膏模型上各重力点之间的连线。,(二)特征:种类特征:1平型:整个石膏模型凸凹变化不大,比较平坦。2凸型:石膏模型中跟区或掌区凸起比较明显。3翘型:石膏模型中跟后缘或掌前缘向上翘起较明显。4拧型:石膏模型中反映出的是掌区内侧和跟外侧凸起或 掌外侧和跟内侧凸起足迹呈拧曲状。5斜型:足迹中心线的某一侧向上明显凸起。6弯型:从足迹纵剖面看,足迹呈“”形。7混合型:上述几种形态的混合。,细节特征:1落足动力特征点:石膏模型中对应落足部位的月牙状凸起的两个端点AB连线的中心点为O,过O点做足迹中心线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跟后缘的交点即落足动力点。,2后跟重力面3弓区重力面4掌部重力面、重力点(掌部最凸起的地方)5趾掌间动力面(即趾节区)6趾重力面7起足重力面8各部位边缘的虚实,(三)检验方法:以足迹中心线为Y轴,以足迹长前1/3点为原点做X轴,然后观察石膏模型的力度顺序;即石膏模型上各部位的高度排列,如掌区(4)最高,跟区(2)次之,落脚处(1)再次之,起足处(7)最低,则力度顺序为42-1-7。,力的平衡关系:看某一部位的最重点(最凸起点)在Y轴的内侧(以负号表示)还是外侧(以正号表示)。如掌区的最重点在Y轴的外侧,即为4+,落足处的最重点在Y轴的外侧为1+,跟区的最重处Y轴的内侧为2,拇指重力点在Y轴的内侧为。起足最重处在Y轴的内侧为,力的平衡关系为1+4+,2。,动力轨迹线是上述7个部位的最重点(石膏模型上最 凸出点)之间的连线。检验时还应注意结合各重力面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的凸 起高度等特征。综合比较各种特征,符合率大于80%的,可以认定;符合率小于60%的就可以否定;介于6080%的,可给出倾向性认定意见。,目前,该检验技术还可以根据平面足迹的灰度差异和立体足迹中各特征点与基准点之间的高度差(高程差),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将其转为二值图象,对平面足迹和立体足迹进行自动检验。,五、步法特征定量化检验 步幅特征的测量值符合正态分布,(一)U检验法:1测现场足迹6项步幅特征(左右步长、左右步宽、左右 步角)求各项指标的均值。2尽可能模仿现场条件制作并测出嫌疑人的步幅特征,求 出样本的各项指标均值。3计算嫌疑人各项指标与现场足迹各项对应指标的均值 的差,并取其绝对值。4将3所得数据与“均值差上限值表”相对照,若大于该项 指标的上限值,则就该项指标排除嫌疑人,若小于或等 于该项指标的上限值,则接受该项指标为相同的步幅类 型,弃真概率为。5判别:六项步幅特征指标中有一项不接受即可否定。,均值差上限值表n=1时(n为现场检材数)n=,n=n=,当n时按n=处理 n 时按n=处理对于步长弃真.步宽 步角,(二)极差检验法测现场足迹的左右步长、步宽、步角,计算其平均值。测嫌疑人的上述特征值,计算平均值。,若所检验指标均值差的绝对值小于该项指标的极差量 值则接收,若大于则拒绝接收。判别:若六项指标全部接收,则认为嫌疑人的步幅特 征与现场足迹的步幅特征一致,若有一项指标不接收 即可否定。还可作同一特征的左右均值差,如:作出现场左步长 均值和右步长均值差,再作嫌疑人左、右步均值均差,看两个左右差的差值是否在左右差的极差量值范围内不在即可否定。,分别计算嫌疑人与现场步幅特征对应指标均值差的绝 对值。,检验表,(三)、隶属度检验法:X0为现场指标值,X i为嫌疑人对应指标值隶属度,左步长右步长左步宽右步宽左步角右步角,只要时则认为现场足迹步幅特征与嫌疑人步幅特征一致,否则否定。,结束,平 型,凸 型,翘 型,拧型,斜型,混合型,

    注意事项

    本文(第九章-足迹鉴定-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