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人教课标版课件.ppt

    • 资源ID:3724444       资源大小:9.48MB        全文页数:11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人教课标版课件.ppt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个模块“着重反映的是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导 言 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是否应该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矛盾的手段?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19141918),学习要求,材料1:1914年那个决定命运的夏初,威尔逊总统的密友和顾问M 豪斯上校声称:“只需要一颗星星之火,就会闯下滔天大祸。”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弗利尔普林西波砰砰几枪,声震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汉森鲍德温美(2005全国卷)思考:这个“声震全球”是指什么事件?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13 年,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1870 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材料1、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材料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对基本矛盾出现(法德、俄奥和英德矛盾),1,2,3,一战爆发的原因:,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材料1、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英、美、德、法,美、德、英、法,1913 年,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1870 年,反映了什么问题?,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出现了这种情况又会产生什么?,帝国主国家激 烈争夺殖民加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2,英 国,法 国,德 国,美 国,1,4,5,3,4,2,1,材料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2,英 国,法 国,德 国,美 国,1,4,5,反映了什么问题?,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出现了这种情况又会产生什么?,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矛盾会激烈争夺殖民地,3,4,2,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对基本矛盾出现(法德、俄奥和英德矛盾),1,2,3,一战爆发的原因:,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英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 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含义如何?原因?,政策:大陆均势 含义: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原因:(1)国家利益:(2)国家实力: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世界工厂”(3)客观条件:同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权是分不开的。,“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那一个国家。”-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在这三对基本矛盾中,哪一对矛盾将会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为什么?,“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皮洛夫在帝国议会上的演讲(1897年12月6日),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英)星期六评论(1897),英德两国的矛盾,霸权,殖民地,争夺,英,世界霸权、殖民地,巴尔干问题,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上述文字和图画说明了什么?,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英)星期六评论(1897),矛盾的根源和实质:资本主义开放与扩张本性;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矛盾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俄国,三国同盟的形成,(1882年),俄国,三国协约的形成,1892年法俄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7年),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德,英,法,俄,意,奥,1879,1882,1882,1892,1904,1907,代表同盟国集团,代表协约国集团,(1907年),欧洲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892年),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Europe became a“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巴尔干火药桶,原因:1、列强的争夺;2、民族矛盾的激化;3、战略位置重要;,(主要原因),巴尔干火药桶,1、巴尔干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2、巴尔干内部的矛盾;3、巴尔干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巴尔干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一阵枪响,打出一段疯狂与悲怆的历史,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爆发:,事后不久,德奥即欣喜若狂叫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各国相互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上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问:(1)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2)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3)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一类照片的目的是什么(4)宣战消息发表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愚昧和奇特的现象?,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含根本原因、具体和直接原因),军事: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斗争,萨拉热窝事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一、根本原因:,二、具体原因:,三、直接原因:(导火线),本课小结,科技: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思想: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思考: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会 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危害:预示战争更残酷,危险,规模可能更大。,传统武器性能提高新式武器扩展海空新的交通手段新的通讯工具,突破战争地域,范围扩大,突破战争方式,手段先进,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 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为什么人类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三对基本矛盾,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一战,有人说,一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拓展思考: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导致战争?,史料精读,通过学习,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1.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2.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3.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4.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问题探究,对于欧洲人来说,1918年的11月11日,是一个永远铭刻在纪念碑上的数字,90年前的那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在谈判桌上停止了杀戮。全世界的民族几乎都卷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每个家庭都把最优秀最健壮的孩子送上前线,没有归期,有的只是冰冷的死亡通知书,和女人无望的眼泪。,1918年11月11日,纪念一战停战90周年,11月11日,现年112岁的一战老兵亨利阿林厄姆在英国伦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90周年纪念活动。,听老兵回忆一战往事1.2.旷日持久的战争,共同回忆,残酷战场,亨利:很多战争场面我不愿再回忆。这次战役(凡尔登)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和最优秀的战士法军伤亡46万人。但是德军也付出了差不多30万人的代价。科勒:我们这场战役(索姆河)规模比你们那场还要大,伤亡人数比你们多了一倍。人死得太容易了,仅战争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了6万多人!真惨啊!约翰:马恩河战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战斗只有短短的5天,双方共伤亡34万多,平均一天也超过6万了。,这段对话反映了战争残酷的哪个方面?,亨利:有一回,德军发射了一种奇怪的炮弹,爆炸之后黄绿色的烟雾迅速扩散。这是氯气弹,我立刻戴上橡胶防毒面具。来不及防护的战友就中毒了。严重的会发生呼吸系统糜烂,气管只剩下一支棍,旁边的肉全部脱落,最后死掉了。轻微一些的,呼吸道会被灼伤,有的造成终身的残疾。科勒:毒气会久久不散。我还看到一些中毒的战友一连几天咳嗽着,把他们灼伤的肺给一块块地咳出来,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毒气的使用造成的危害,亨利:这种炮击对心灵冲击相当惨烈,不少战友患上了急性精神疾病“炮弹休克症”,它会造成情绪和肢体的障碍。一旦发作,不少人就僵在战壕里,眼睛看不清东西,耳朵听不见声音,有些人甚至疯掉了。,从中我们感受到战争对亲历者造成了什么影响?,亨利: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军的进攻开始了,1000门大炮以1小时100000发的速度,把炮弹射进凡尔登地区,30多平方公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区内,落下了200万发炮弹。,约翰:重炮轰炸过后,地面呈现出月球表面的形状,布满着密密麻麻的炮弹坑;树林变成了一片枯木朽株混杂的堆积场。在轰炸中,我看到一座中世纪的教堂被震塌。,战争会造成的物资损失,那是一场恶战,历时300个昼夜,交战双方损失惨重,迄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据比较普通的估计:双方参加战斗的死亡人数各为30多万.法国伤亡36.2万,其中162440战死,德国伤亡33.6万,战死143000人,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宰场”,凡尔登战役具体情况,法国的征兵海报,巴黎街头到处可见征兵的海报。,约翰参军了。法国人约翰最有可能去欧洲的哪条战线?作战的对手是谁?除西线外,还有哪些主要战线?,西线包括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南线为巴尔干战线,由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军队展开,三条战线,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回眸:铁马冰河入梦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军的攻势,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结果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结果德国没有打破英国的封锁,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一战”四大战役表,1916.21916.12,1916.61916.11,西线英法PK德,西线法PK德,西线英法PK德,西线英PK德,德国撤退,第一次大规模“施里芬计划”破产,法军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士气衰落,伤亡巨大未分胜负,规模最大,德国损失小,英掌握制海权,最大的一次海战,具有决定意义(转折点)时间最长,思考:1916年为什么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战争前的准备?,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V S,小毛奇,霞飞,施里芬计划,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 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德国陷入长期两线作战。,1914.8俄攻入东普。东线:对方对峙。,东西两线均转入持久阵地战,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阵地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军的攻势,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50万,结果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结果德国没有打破英国的封锁,“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地狱”,1、1915年东线局:德奥将重点放在东线,一举消灭俄国。但计划再次落空。2、1916年的战争:(1)形势:关键性一年;战争重心回到西线;(2)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日 德 兰 海 战,日 德 兰 海 战,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中国的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威力强大的武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先将坦克投入战争。早期这些坦克,战斗全重728吨,火力较差,一般装有12门中小口径火炮和数挺机枪,有的只有几挺机枪。坦克最大时速仅613千米,最大行程也只有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抵御早期火炮的袭击还可以。,坦克,“啊!我把你变成了 一只多么好的 鸽子呀!”,鹰代表什么?鸽子又代表什么?如果你是一战期间美国的执政者,你会选择做鹰还是做鸽子?请说明理由。,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中立”政策,1917年1月17日。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内容: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封电报:,宣传照:从德军手中拯救自由女神,请 参军!,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3)探讨美国参战的原因。,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胜利。,即将开赴前线的美军士兵,拓展,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3、中国参战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东问题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苏俄退出: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苏俄丧失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白俄罗斯一部分共计约占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向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原因:影响: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俄国退出大战,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原因,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标志:,布列斯特和约,萨拉热窝,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美国参战,中国等国参战,二、同盟国阵营的变化,变化:,请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1、由攻到守,2、由战争到求和,3、由和谈到投降,战争的结局:,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德国西线进攻 协约国军的反攻,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协约国封锁德国 图为战争开始时德国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协约国封锁德国,德国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德国西线进攻 协约国军的反攻 德国求和、停战,原因,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概况:,1918.11.11签署停战协定,1918年11月11日,日耳曼帝国被它试图奴役的自由人民摧毁,其罪恶的骄傲在此地屈服。,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美国中国参战,第三阶段,1917,1918,德国投降,奥匈投降,第一阶段 1914,第二阶段1915-1916,阶段,西线,东线,南线,马恩河 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影 响,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以同盟国失败告终,1、经济:2、军事:3、国内: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 不断激化4、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同盟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低估了对手实力,军事战略失误,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理由。,德国海军舰队无法突破英军封锁,于是采用无限制潜艇战来破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造成了大量无辜伤亡,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阅读下列材料,“中立政策”。美洲远离欧洲战场。,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中国的一战,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3、中国参战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东问题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苏俄。,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参加了大战。请思考,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材料一 在以后三年的战争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矢战线 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束手无策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思考讨论:一战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的战争?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世界制造业产量:德奥占19.2%英法俄占27.9%陆军人数:德奥达636万 英法俄三国达873万战争后备力量:同盟四国人口为1.45亿,英法俄和意大利人口达2.88亿。所利用资源:同盟国只有本国及被占有国的资 源;协约国能利用殖半殖的资源,利于长期作战。,一战中德军的重炮,一战英军的坦克,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持久原因,(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协约国物质基础雄厚,大杀伤力的武器更有利于防守(3)军队机动性不强,后勤保障能力不高(4)德国长途作战,主动入侵,制约极大,战略失误,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A 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但其兵员分散,准备不足,有利于长期作战。B 同盟国则军队虽然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但掌握战争主动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利于速战速决。,一、大战前的欧洲:光荣与梦想,战后被摧毁的城市:一片狼籍,二、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废墟中的儿童,废墟中的儿童,第一次世界大战清单,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被冲击的还有人们的信仰,西方的没落(中译本)德斯宾格勒 著于1918年,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年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年欧洲制造业下降2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削弱,欧洲地位的相对衰落,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者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忿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贝克伍德罗威尔逊和世界和解,三、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1、一战后新力量的崛起,(1)俄国走上社会主义,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西摩豪斯上校的私人文件,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日本在战争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岳麓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信息?,(2)美国和日本崛起,成为债权国,纽约成为金融中心,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一战以后这些人们的国家掀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中“较蒙昧的人们”是指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争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思潮),(1)战争催生了新技术,(2)促进政府职能改变,(3)客观上提高妇女地位,2、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诞生于西欧的曾经引以为豪的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产生了怀疑,忧心忡忡,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岳麓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战争中的女性:选择坚强与自我解放,必须成立广泛的国际联合组织,制订专门条款,使各国不论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美 威尔逊十四点和平纲领,美国总统威尔逊,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第4课 第一次世大战的后果,站到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一战前的欧洲形势,一战后的欧洲形势,苏联,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世界经济史,战争改变国际格局,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3)改变了国际格局,欧洲走向衰落,A、瓦解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 奥斯曼帝国,B、削弱英国、法国和意大利,C、壮大美国和日本,D、形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E、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F、出现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规律是战争的根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 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 共同的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一般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人类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尽情享受着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方便和繁荣。已有半个多世纪没有世界性战乱了,和平与发展成了基本的趋势。但我们不要忘记,人类自我毁灭的手段,不知发展和增强了多少倍,一旦丧失理智,其结局将是整个人类的毁灭。,读史可以使人更加明智、宽厚和深沉。一次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那么美好。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给这次展览写一个“后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表现:三对基本矛盾,两大军事集团 形成,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第一次世界 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性质:,进程:三个阶段,危害及深远影响,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的矛盾,根源:,实质:,单元小结,帝国主义战争,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注意事项

    本文(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人教课标版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