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doc

    • 资源ID:3691558       资源大小:90.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doc

    2013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2013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364号)要求,2013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合理用药培训和村卫生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和县(市、区)卫生管理人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培训。本大纲对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村卫生室人员、乡镇卫生院和县(市、区)卫生局管理人员培训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要求,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培训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主管药政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项目省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安排一定时间根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卫办发201345号,以下简称行为规范)对参训学员进行培训,规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行为。第一部分乡镇卫生院人员合理用药培训大纲一、目标通过培训,使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掌握合理用药相关知识,正确开展临床工作,规范乡镇卫生院临床药物使用。培训应侧重农村常用药物使用,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培养形成合理用药习惯,纠正临床中抗菌药物滥用、激素滥用及其他药物不合理使用行为,规范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间隔及药物毒副作用等。规范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从业行为。二、要求(一) 掌握2013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理作用、毒副反应、适应病症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二)掌握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使用分级,规范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开展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三)掌握常用急救药物使用方法,规范急救药物使用。(四)根据农村人群健康状况特点,指导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合理用药。(五)掌握临床常用中成药药理作用、适用范围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六)掌握常见药物、化学品、农药中毒特点及相关解毒药物使用。(七)掌握乡镇卫生院人员从业规范。三、时间安排总体时间安排:合理用药培训共130天,计1040学时,包括集中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总论部分92学时,其中合理用药理论培训52学时,行为规范培训4学时,临床实践36学时;内科部分496学时,其中理论培训96学时,临床实践400学时(其中心内科56学时、呼吸科40学时、消化科40学时、泌尿及肾病32学时、内分泌科40学时、血液科32学时、风湿免疫科40学时、神经内科40学时、肿瘤32学时、急诊32学时、传染病16学时);儿科部分18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48学时,临床实践136学时;外科部分76学时,其中理论培训20学时,临床实践56学时;妇产科部分192学时,其中理论部分48学时,临床实践144学时(妇科72学时、产科72学时)。四、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由省或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为保证实际培训效果,临床实践应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安排,确保每一个学员有充足时间接受临床实践,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培训内容深度可在大纲范围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总论一、目的掌握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规范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从业行为。二、要求(一)掌握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二)掌握抗菌药物、激素、解热止痛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知识。(三)掌握注射剂、特殊剂型药物安全使用知识。(四)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监测上报系统流程。(五)了解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六)掌握乡镇卫生院人员从业规范。三、合理用药理论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共6.5天,52学时)1. 合理用药概论(20学时),包括:(1) 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及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2学时)(2) 药物治疗相关的基本药动学概念及病理生理状态下的变化(2学时)(3) 药物代谢相互作用(2学时)(4) 药效学相互作用(1学时)(5) 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及其处理措施(2学时)(6) 注射剂合理使用及配伍禁忌(2学时)(7) 特殊剂型药物合理使用(2学时)(8) 高危药品合理使用(1学时)(9)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2学时)(10) 老年人生理变化及合理用药(2学时)(11) 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监测上报系统(2学时)2.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8学时),包括:(1)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法规及指导原则(2学时)(2) 抗菌药物分类及药理学特点(2学时)(3) 根据药动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学时)(4) 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不合理应用现象解析(2学时)3.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理使用(4学时),包括:(1)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及药理作用(2学时)(2) 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见不良反应及不合理应用现象解析(2学时)4.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10学时),包括:(1) 中医基础理论与诊断学概论(1学时)(2) 处方应付原则(1学时)(3)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原则(1学时)(4) 成分相近、名称相近中成药鉴别与合理使用(1学时)(5) 中药成分与西药、食物相互作用(1学时)(6) 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现象解析(1学时)(7) 风寒与风热感冒鉴别与合理用药(1学时)(8) 高血压中医分型及合理用药(1学时)(9) 脾胃病中医分型及合理用药(1学时)(10) 放化疗辅助药物合理应用(1学时)5. 解热镇痛药物合理使用(2学时)(1) 解热镇痛药物分类及药理学特点(1学时)(2) 复方制剂使用特点、常见不良反应、不合理应用现象解析(1学时)6. 精神及心理疾病药物合理使用(2学时)(1)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精神类药物药理学及药效学特点(1学时)(2) 镇静催眠类药物合理应用(1学时)7. 维生素合理使用(2学时)(1) 维生素类药物药理学特点(1学时)(2) 维生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不合理应用现象解析(1学时)8.毒麻药品合理使用(2学时)(1) 毒麻药品管理办法、药理学及药效学特点(1学时)(2) 毒麻药品合理应用(1学时)9.外用药、眼耳鼻喉及口腔用药(2学时)(1) 常用药物药理学、剂型特点(1学时)(2) 常用药物合理应用(1学时)四、行为规范培训(共0.5天,4学时)五、临床实践时间安排(共4.5天,36学时)内科合理用药一、目的通过对合理用药的学习,达到掌握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1985年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会议和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MSH)提出的合理用药概念和对合理用药制定的生物医学标准;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即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和经济性;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药物;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掌握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二、要求(一)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急性中毒、急诊急救用药、急性传染病等各个系统疾病用药的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配伍禁忌、常见的毒副作用及处理方法。(二)熟悉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急性中毒、急诊急救用药、急性传染病等各种疾病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各个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三)了解各个系统疾病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三、理论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共12天,96学时)1.循环系统用药(16学时)(1) 抗高血压药物(2学时)(2) 抗心绞痛药物(2学时)(3) 抗心律失常药物(4学时)(4) 心力衰竭时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类药物(2学时)(5)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2学时)(6) 抗休克药物:升压药、血管扩张剂等血管活性药物(2学时)(7) 降血脂药物(2学时)2.呼吸系统用药(6学时)(1) 呼吸兴奋剂(1学时)(2) 平喘药(缓解支气管痉挛药)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用药(2学时)(3) 止咳祛痰药及感冒药(2学时)(4) 鼻塞和其他鼻腔用药(1学时)3.消化系统用药(12学时)(1) 抗酸、抗返流和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2学时)(2) 胃肠调节药、治疗腹胀和抗炎药物(2学时)(3) 胃肠解痉挛药物(1学时)(4) 止泻、缓泻剂和泻剂药物(2学时)(5) 止吐和助消化药物(1学时)(6) 利胆剂、胆石溶解剂和保肝药(2学时)(7) 生长抑素(1学时)(8) 肛用制剂(1学时)4.泌尿系统用药(4学时)(1) 泌尿系结石用药(1学时)(2) 利尿剂(1学时)(3) 尿毒症患者用药如:补充必需氨基酸、促进钙吸收、纠正肾性贫血、降血压、胃肠道排毒药(2学时)5.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用药(12学时)(1) 胰岛素制剂(2学时)(2) 抗糖尿病药物(2学时)(3) 抗甲状腺药物(2学时)(4) 甲状腺制剂(1学时)(5) 肥胖症用药(1学时)(6) 骨代谢用药(2学时)(7)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2学时)6.血液系统用药(8学时)(1) 止血药物(1学时)(2) 溶栓及抗凝血药物(2学时)(3) 抗血小板药物(1学时)(4) 抗贫血药物(1学时)(5)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如:刺激骨髓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干细胞等药物(1学时)(6) 影响血液流变学状况类药物如:前列腺素E1等(1学时)(7) 治疗静脉炎和静脉曲张用药(1学时)7.风湿免疫性疾病用药(6小时)(1) 非甾体药物(1学时)(2) 糖皮质激素药物(2学时)(3) 细胞毒药物(2学时)(4) 生物治疗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等拮抗剂(1学时)8.神经系统用药(16学时)(1) 抗焦虑药物(2学时)(2) 镇静催眠药物(2学时)(3) 抗抑郁药物(1学时)(4) 抗精神病药物(2学时)(5)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2学时)(6) 治疗多动障碍药物(1学时)(7) 神经退变性疾病抑制剂(1学时)(8) 抗震颤麻痹药物(1学时)(9) 治疗眩晕药物(2学时)(10) 神经营养剂(1学时)(11) 神经肌肉疾病药物(1学时)9.肿瘤治疗及辅助用药(4学时)(1) 肿瘤化疗药物、靶向治疗、抗肿瘤激素类药物、放射线粒子植入和放射性介入治疗简介(2学时)(2) 止痛药物阶梯治疗方案与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如:中枢性止吐药、升高白细胞药、防止骨质溶解药等)(2学时)10.急性中毒用药(6学时)(1) 常见急性中毒各种解毒剂药物(4学时)(2) 意外伤害用药(2学时)11.心肺脑复苏用药(2学时)12.传染病用药(4学时)四、临床实践时间安排(共50天,400学时)儿科合理用药一、目的熟悉儿童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掌握儿童各个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掌握激素、抗菌药物、退热剂等几类药物在儿童时期的使用要点,避免滥用和误用。二、要求(一) 熟悉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和剂量换算原则。(二) 熟悉儿童禁用和慎用的药物。(三) 掌握儿童各个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四) 熟悉儿童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五) 熟悉与儿童用药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专业性指南。(六) 掌握激素、抗生素、退热剂、营养类药物在儿童的使用原则,避免出现滥用。三、理论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共6天,48学时)1.儿童合理用药总论(4学时)要求掌握儿童合理用药的总体原则,熟悉儿童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与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1) 孕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0.5学时)(2) 药物对母乳喂养儿童的影响(0.5学时)(3) 各年龄段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和用药的特点(1学时)(4)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0.5学时)(5) 儿童用药途径的选择(0.5学时)(6) 小儿常见禁用和慎用的药物(0.5学时)(7) 儿童用药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专业指南解读(0.5学时)2.儿童合理用药各论(28学时)(1) 呼吸系统:镇咳祛痰药、平喘药、常用镇咳祛痰和平喘的复方制剂、肺表面活性物质(2学时)(2) 消化系统:健胃药、止泻药、泻药、止吐药、益生菌、保肝药、利胆药、治溃疡病药物(2学时)(3) 循环系统: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血管活性药、营养心肌药物(2学时)(4) 泌尿系统:利尿药、泌尿系统感染用药、尿崩症用药、治疗遗尿用药(2学时)(5) 血液系统:抗贫血药、止血凝血药、抗凝血药、升白细胞药物、升血小板药物(1学时)(6) 治疗白血病及抗肿瘤用药(1学时)(7) 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抗癫痫药,中枢兴奋药和促醒药、脱水降颅压药(2学时)(8)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制剂和抗甲状腺制剂,降血糖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同化激素(2学时)(9) 免疫调节剂(1学时)(10) 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2学时)(11) 抗过敏药(1学时)(12) 抗感染药: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2学时)(13) 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营养类药物(1学时)(14)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物和血容量扩充剂(2学时)(15) 解毒剂(1学时)(16) 生物制品:疫苗、类毒素和抗毒素、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白蛋白(1学时)(17) 麻醉药(1学时)(18) 儿童精神科用药(1学时)(19) 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常用药(1学时)3.儿童合理用药专题(8学时)(1) 儿童发热的药物治疗和解热镇痛剂的滥用(1学时)(2) 儿童抗菌药物滥用及危害(1学时)(3) 儿童肾上腺皮质激素滥用及危害(1学时)(4) 儿童静脉输液的误区(1学时)(5) 儿童营养类药物的滥用(1学时)(6) 儿童雾化吸入治疗(1学时)(7) 儿童常用中成药及使用注意事项(1学时)(8) 儿童常见易超极量的药物(1学时)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重点掌握儿童用退热、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童用中成药的使用原则,辨析基层医疗单位儿科用药常见误区,避免滥用或误用。方式:专题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4.儿童合理用药案例分析(8学时)四、临床实践时间安排(共17天,136学时)外科合理用药一、目的掌握各种外伤、骨折、外科感染等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各种营养制剂的用法以及常见外科特殊用药的方法。二、要求(一)掌握各种类型外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二)掌握骨折治疗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三)掌握常见外科感染(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全身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泌尿系统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外科特殊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四)熟悉各种营养制剂(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的使用指征和方法。(五)熟悉一些特殊疾病(甲状腺、前列腺疾病)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三、理论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共2.5天,20学时)1.各种外伤(锐器伤、烧伤、烫伤、动物咬伤、软组织伤等)的用药原则和方法,应包括各种常见创伤急救药物、止血药及局部治疗用药(2学时)2.骨折治疗的用药原则和方法,避免药物的滥用(2学时)3.感染性疾病用药以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12学时)(1) 常见外科浅表性感染(应包括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丹毒等)的局部以及全身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何时使用外用药物,何时应该使用口服以及静脉抗生素。(2学时)(2) 常见外科深部感染(如阑尾炎、胆囊炎、肝脓肿、盆腔脓肿等)、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的用药原则和方法。(2学时)(3) 急性、慢性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2学时)(4) 常见外科特殊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2学时)1) 破伤风的药物治疗(伤口的处理需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全身用药应包括破伤风抗毒素、镇静类药物等)。(1学时)2) 狂犬病的预防用药(应包括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药原则和方法等)。(1学时)(5)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应注意根据手术切口IIV分级决定是否选择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避免抗菌药物滥用。(4学时)4.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2学时)(1) 常见肠内营养制剂(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的用药原则、使用方法。(1学时)(2) 常见肠外营养制剂(包括糖类、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等)的用药原则、使用方法。(1学时)5.某些特殊疾病(甲状腺、前列腺疾病)的药物治疗(2学时)(1) 常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用药原则和方法。(1学时)(2) 常见前列腺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以及精囊炎、附睾炎、睾丸炎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1学时)四、临床实践时间安排(共7天,56学时)妇产科合理用药一、目的掌握妇科常见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避孕与终止妊娠等)常用药物的用法;熟悉妊娠期、哺乳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掌握妊娠期常见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避免滥用和误用。二、要求(一)熟悉妊娠期、哺乳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熟悉孕妇用药分级,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二)掌握妊娠期常见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熟悉孕妇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三)掌握妇科感染性疾病、妇科内分泌、避孕与终止妊娠等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三、 理论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共6天,48学时)1.产科合理用药总论(3学时)(1) 妊娠期、哺乳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1.5学时)(2) 孕妇用药分级,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1.5学时)2.产科合理用药各论(15学时)(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学时)1) 解痉药物硫酸镁等(1学时)2) 降压药物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利尿剂、硝酸甘油(2学时)3) 镇静药物苯二氮卓、苯妥英钠(1学时)(2) 妊娠合并贫血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维生素B12(2学时)(3) 妊娠合并糖尿病胰岛素短效、中效、长效(1学时)(4) 影响子宫肌肉活动的药物(8学时)1) 子宫收缩药物(2学时)2) 子宫松弛药物(2学时)3) 促宫颈成熟药物(2学时)4) 镇痛药物(2学时)3.产科合理用药专题(4学时)(1) 子宫收缩药物的滥用与危害(2学时)(2) 子宫松弛药物的滥用与危害(2学时)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重点掌握子宫收缩药物、子宫松弛药物的使用原则,辨析基层医疗单位产科用药常见误区,避免滥用或误用。方式:专题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4.妇科合理用药各论(23学时)(1) 妇科感染性疾病(6学时)1) 治疗妇科细菌感染的药物总论(不良反应、耐药性、合理使用、联合应用原则、特殊生理情况下的应用)(1学时)2) 常用药物的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1学时)3) 真菌感染用药;滴虫感染用药(1学时)4) 感染常用中药(1学时)5) 其他常用药物(1学时)6) 性传播疾病常用药物(1学时)(2) 妇科内分泌疾病(8学时)1) 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常用药物雌激素及抗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及同化激素;促性腺激素(2学时)2)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学时)3) 其他常用药(2学时)4) 常用中成药(2学时)(3) 妇科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分类、化疗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常用药物(1学时)(4) 避孕药物(4学时)1) 概述口服避孕药的优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注意事项(1学时)2) 短效口服避孕药种类及成分、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处理(1.5学时)3) 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安全性(1.5学时)(5) 终止妊娠药物前列腺素类似物、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联合抗早孕、依沙丫啶引产(2学时)(6) 不孕症促排卵药物(1学时)(7) 外阴皮肤病外阴白斑、外阴瘙痒、毛囊炎常用药物(1学时)5.妇科合理用药专题(3学时)(1) 促排卵药物的滥用及危害(1学时)(2) 避孕药物滥用及危害(1学时)(3) 终止妊娠药物滥用及危害(1学时)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重点掌握促排卵药物、避孕药物、终止妊娠药物的使用原则,辨析基层医疗单位妇科用药常见误区,避免滥用或误用。方式:专题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四、临床实践时间安排(共18天,144学时)第二部分村卫生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大纲一、目标通过培训使村卫生室人员掌握合理用药相关知识,正确开展临床工作,规范村卫生室临床药物使用。培训中应侧重农村常用药物使用,强调合理用药重要性,培养形成合理用药习惯,规范临床中抗生素滥用、激素滥用、及其他药物不合理使用行为。规范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间隔及药物毒副作用等。通过学习,了解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即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和经济性;掌握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药物;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作用,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掌握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规范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行为。二、要求(一) 掌握基本药物目录及其他常用药物药理作用,毒副反应,治疗范围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二) 掌握临床常用抗生素使用分级,规范抗生素使用。减少抗生素使用率,开展抗生素分级使用。(三) 掌握常用急救药物使用方法,规范急救药物使用。(四) 根据农村健康状况特点,指导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合理用药。(五) 掌握临床常用中成药药理作用,使用范围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六) 掌握常见农药、药物、化学品中毒相关解毒药物使用。(七) 掌握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规范。三、时间安排总体时间安排:共5天,计40学时,包括理论与实践培训。总论培训8学时,其中合理用药培训4学时,行为规范培训4学时;内科培训20学时;儿科培训4学时;外科培训4学时;妇科培训4学时。四、培训方法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乡村医生在乡镇卫生院集中接受培训,或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现场开展培训。总论一、目的掌握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规范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行为。二、要求(一)掌握常用抗生素、激素、解热止痛药物、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知识。(二)熟悉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三)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及监测上报系统流程。(四)了解注射剂、特殊剂型药物安全使用知识。(五)了解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六)掌握村卫生室人员的从业规范。三、培训内容(8学时)1.药物相互作用特点及危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注射剂安全性使用、高危药品合理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1学时)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法规及指导原则,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学时)3.激素、解热镇痛药物、维生素使用原则及常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现象解析(1学时)4.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原则;成分相近、名称相近中成药鉴别与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现象解析;风寒与风热感冒鉴别与合理使用中成药(1学时)5.行为规范(4学时)内科合理用药一、目的掌握内科各系统疾病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二、要求(一)掌握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急性中毒、急诊急救用药、急性传染病等各个系统疾病用药的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常见的毒副作用及处理。(二)熟悉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急性中毒、急诊急救用药、急性传染病等各种疾病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各个系统疾病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三、培训内容(20学时)1.循环系统用药(3学时)(1) 抗高血压药物(2学时)(2) 抗心绞痛药物(0.5学时)(3) 降血脂药物(0.5学时)2.呼吸系统用药(2学时)(1) 呼吸兴奋剂(0.5学时)(2) 各种平喘药(缓解支气管痉挛药)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用药(0.5学时)(3) 止咳祛痰药及感冒药(0.5学时)(4) 治疗鼻塞和其他鼻腔用药(0.5学时)3.消化系统用药(3学时)(1) 抗酸、抗返流和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0.5学时)(2) 胃肠解痉挛药物(0.5学时)(3) 止泻、缓泻剂和泻剂药物(0.5学时)(4) 止吐和助消化药(0.5学时)(5) 利胆剂、胆石溶解剂和保肝药(0.5学时)(6) 肛用制剂(0.5学时)4.泌尿系统用药(1学时)(1) 泌尿系结石用药、膀胱或前列腺疾患药物(0.5学时)(2) 泌尿道抗菌药物(0.5学时)5.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用药(2学时)(1) 胰岛素制剂药(0.5学时)(2) 抗糖尿病药物(0.5学时)(3) 骨代谢用药(0.5学时)(4)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0.5学时)6.血液系统用药(1学时)(1) 止血药物(0.5学时)(2) 抗血小板药物及抗贫血药物(0.5学时)7.风湿免疫性疾病用药(1学时)(1) 非甾体药物(0.5学时)(2) 糖皮质激素药物(0.5学时)8.神经系统用药(4学时)(1) 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0.5学时)(2) 镇静催眠药物(0.5学时)(3) 抗精神病药物(0.5学时)(4)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0.5学时)(5) 治疗多动障碍药物(0.5学时)(6) 抗震颤麻痹药物(0.5学时)(7) 治疗眩晕药物(0.5学时)(8) 神经营养剂(0.5学时)9.急性中毒用药(2学时)(1) 常见急性中毒各种解毒剂(1学时)(2) 各种意外伤害用药(1学时)10.心肺脑复苏用药(1学时)儿科合理用药一、目的熟悉儿童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掌握儿童各个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掌握激素、抗生素、退热剂等几类药物在儿童时期的使用要点,避免滥用和误用。二、要求(一) 掌握为达到儿童常见疾病初级诊治而涉及到的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二) 熟悉儿童各个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了解儿童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三) 了解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和剂量换算原则。(四) 了解儿童禁用和慎用的药物。(五) 了解与儿童用药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专业性指南。(六) 熟悉激素、抗生素、退热剂、营养类药物在儿童的使用原则,避免出现误用和滥用。三、培训内容(4学时)1.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和剂量换算原则(0.5学时)2.儿童各个系统常见疾病所涉及的基本药物的用法、剂量,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儿童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2学时)3.激素、抗生素、退热剂、营养类药物在儿童的使用原则(1学时)4.儿童禁用和慎用的药物(0.5学时)外科合理用药一、目的掌握各种外伤、骨折、外科感染等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各种营养制剂的用法以及常见外科特殊用药的方法。二、要求(一)掌握各种类型外伤的用药原则和方法。(二)熟悉常见外科感染(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外科特殊感染的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方法。(三)了解各种营养制剂、特殊疾病用药的使用指征和方法。三、培训内容(4学时)1.各种外伤(锐器伤、烧伤、烫伤、动物咬伤、软组织伤等)的用药原则和方法,应包括各种常见创伤急救药物、止血药及局部治疗用药(1学时)2.感染性疾病用药以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2学时)(1) 常见外科浅表性感染(包括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丹毒等)的局部以及全身用药原则和方法,掌握何时使用外用药物,何时应该使用口服以及静脉抗菌药物。(1学时)(2) 常见外科特殊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0.5学时)1)破伤风的药物治疗(伤口的处理需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全身用药应包括破伤风抗毒素、镇静类药物等)。2)狂犬病的预防用药(应包括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药原则等)。(3)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方法(应注意根据手术切口IIV分级决定是否选择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避免抗菌药物滥用。(0.5学时)3.常见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以及某些特殊疾病(甲状腺、前列腺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1学时)(1) 常见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用药原则。(0.5学时)(2) 常见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切除手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用药原则和方法。(0.5学时)妇产科合理用药一、目的掌握农村常见妇科疾病用药及常用避孕药物合理使用。二、要求(一) 熟悉妊娠期、哺乳期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和药物治疗总体原则;熟悉孕妇用药分级,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二) 掌握妊娠期常见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三) 掌握妇科感染性疾病、避孕与终止妊娠等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熟悉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三、培训内容(4学时)1孕妇用药分级,妊娠期及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1学时)2.产科常见疾病所涉及的基本药物的用法、剂量,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1学时)3.妇科常见疾病所涉及的基本药物的用法、剂量,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病情变化时药物加减量、换药、停药的指征(2学时)(1)妇科感染疾病用药(1学时)(2)避孕药物(1学时)第三部分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大纲一、时间安排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为5天,参考学时为40个学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或委托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二、培训内容(一)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可由各州(地、市)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制定。重点围绕与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等,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医德医风建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可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现场参观,并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具体可从以下内容择选:(二)每一位学员须以“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精神,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为题,结合实践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培训的省级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留案备查。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