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课件.ppt

    • 资源ID:3679256       资源大小:12M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课件.ppt

    第四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第四节 从活动目标看健康教育与各领域的关系,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什么是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标?上述两者的区别?,问题讨论,在回答“教育的目的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之前,就“什么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这一问题达成共识是十分必要的。(P155)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何关联?是由“什么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推理出“教育的目的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吗?(第五组)提示:只是为了区分常见专业术语“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问题讨论,“教育目标就是学生成功实现学习过程时,即达到了目标中所表示的学习结果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变革,这体现了目标的具体性。”(P156)问题:这段话中的变革是什么含义?(第五组)提示:是想突出已有的变化,用“变革”更吸引眼球。,问题讨论,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根本依据。(p156)问题: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每个班幼儿水平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是否应该以满足多数幼儿水平为主?面对水平较差或较高的幼儿,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是否需要实行分班教育?尝试解答:制定目标时我们应该以满足多数幼儿水平为主,面对水平较差或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个别指导。提示:还可以有分组教学、区域活动等形式。,问题讨论,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制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最直接的依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有助于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整体实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也可以说是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p157)问题: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这句话?提示:上下位的关系。,问题讨论,江苏省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不卫生习惯、不卫生行为和不卫生生活方式,确立卫生健康观念,形成全社会人人讲卫生的风尚。”(P157)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根本”是什么?提示:官方文件非学术专著,无需过分斟酌字眼,知道大意即可。“根本”相当于“彻底”,更多表达了一种决心。,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续,根本依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你读懂儿童了吗?直接依据: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你学过相关法规条例了吗?重要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你察觉到“目标”的变化了吗?,对话一:什么是高兴?我犯错误的时候人家都笑话我。为什么会高兴?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我就笑话她。高兴了会怎么样?高兴不是好孩子。高兴对我们好不好?不好,因为高兴是不好的孩子。小朋友如果不高兴了怎么办?妈妈爸爸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马路上哭,我就笑话她。,对话二:什么是勇敢?老拐子拐他的时候,他像奥特曼一样打他。为什么要勇敢?把老拐子踢的很远。勇敢了会怎么样?打坏人。勇敢对我们好不好?好,打坏人的时候就把警察和奥特曼叫来,把坏人和老拐子打走。怎么样才能变得勇敢?让奥特曼和警察来。,对话三:什么是坚持?想小便,让他忍住,坚持。为什么要坚持?不忍住就会尿到身上。坚持了会怎么样?有厕所的地方再去小便。坚持对我们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忍不住就会尿到裤子上。怎么样才能坚持?不能急,慢慢来。,对话四:什么是失败?挖了一个陷阱,抓小鸟,小鸟飞走了,就是失败。为什么会失败?陷阱不够深。失败了会怎么样?不高兴。失败对我们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抓不到小鸟了。怎么样才能不失败?下次再努力。,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续,根本依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你读懂儿童了吗?直接依据: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你学过相关法规条例了吗?重要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你察觉到“目标”的变化了吗?,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分析: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 的基本特点细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领域目标思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纲要中的相关条文,健康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纲要中的相关条文,语言领域的第一条: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科学领域的第五条: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的第一条: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纲要中的相关条文,社会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身与心并重。保护与锻炼并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纲要其他四个领域的相关目标在促进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问题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保证幼儿必须的营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p15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p160)问题:对比80年代的健康领域目标,如何评价“纲要”中的健康领域目标提示:1.这个问题很好,但更应该通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得到结论。请思考,上页问题参考答案:,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讨论,21世纪初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既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又有所具体化、有所发展,强调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强调成人对儿童的尊重、儿童与成人的平等以及儿童潜能的发挥。(p161)问题:如何理解“开放教育”和“生态教育”?提示:自然是指的儿童教育理念。“开放”的对立面是“保守”;“生态”强调的是系统和谐。,问题讨论,由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上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上的问题行为。(p162第四行)问题:为什么吮吸手指属于心理意义上的问题?尝试解答:幼儿由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或由于不适宜的环境、不良的教育造成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障碍。,问题讨论,除了健康领域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其他四个领域也有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目标,诸如语言领域的第一条、社会领域的第一五条,科学领域的第五条、艺术领域的第一条等,这些目标在促进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p162 第三段)问题:在上述的各领域中和健康有关的条目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幼儿可以和外界产生多样的联系(并乐于产生联系),在我们刚开始学习幼儿健康教育时曾说过不提及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如何理解此处说的道德健康?提示:一直担心的“被误解”还是发生了“不提及”只是涉及儿童健康的内涵时,而非不进行儿童道德教育。,问题讨论,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p162)问题:幼儿滑滑梯的例子,健康领域会指导幼儿滑下滑梯后,腿着地坐稳后再站起来;而在安吉游戏中有好多幼儿是头向下,用肩膀支撑滑滑梯,还有一些看起来比较危险的体育活动能锻炼幼儿体魄也是被认可的,但可能从健康领域来看是不被认可的。那么,健康领域与体育领域在保护与锻炼并重这方面如何融洽对接?提示:请考虑:1.为何选择某种锻炼类型?2.为达到某种锻炼目的,必须用某一种锻炼方式吗?3.儿童的骨骼等不同于成人的发育特点是什么?4.以前、现在不出事,并不等于今后不出事。,问题讨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P163)问题:在目标中使用的“知道”、“了解”、“认识”等词语是否意味着对于幼儿的掌握水平的要求差别?如果有的话,“知道”和“了解”两种要求孰难孰易?提示:肯定是有所区别有层次的。“知道”是比较深入的“了解”。,问题讨论,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表述中:小班:知道自己的性别,(P163)大班:知道男女厕所,初步理解性角色期待。(P164)问题:为什么到大班才让幼儿知道男女厕所,而不是小班?提示:不是“才让”,而是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要求知道”。,问题讨论,台湾健康教育专家黄松元认为,行为目标在健康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已经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以行为方式来制定教学目标是分析教学过程的最有意义的方法,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前势必仔细考虑自己的意向,这样教学就具有专业性的、作决定的功能。(p165)问题:作决定的功能如何体现?尝试解答:例如在一段时间后,幼儿是否养成了某种健康行为。提示:是指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哪些行为上。,问题讨论,表现性目标对学前儿童活动及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批评,它不同于行为目标,无法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应关系。(p166)问题:这里的“鉴赏式的批评”应如何理解?为什么不是“鉴赏式的评价”?提示:“批评”的是“目标”不是“儿童”,“批评”的前提是“鉴赏式”。,问题讨论,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但生成性目标在实践中是较难确定的,因为有时无论教师还是儿童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或是最合适的。(P166)问题:怎么理解生成性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较难确定,那么在确定生成性目标时有什么注意点和诀窍吗?提示:指前面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在前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的,既然决定了新的目标,那么意味着前面的问题有了结论。,p166 生成性目标这一概念不同于“生成的目标”或“目标的生成”。问题:“生成性目标”与“生成的目标”有什么区别?我们的理解是:生成性目标是过去时,生成的目标是现在进行时。问题:生成性目标与教育实践中的结果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举个实例帮助解释一下生成性目标?提示:1.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生成性目标:目标的性质 生成(预设)的目标:目标的来源 目标的生成:目标的确立过程 2.生成性目标可能带来的实践结果是开放式的,问题讨论,问题讨论,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的,儿童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因而产生对结果新的设计,“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P166)问题:生成性目标与生成的目标有什么区别?生成性的目标是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为什么可以写在课前的目标上?提示:生成的内容很可能是通过下一步活动完成的。,问题讨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第5条:表述过于笼统;第6条:表述不精炼。(p168)问题: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表述笼统的问题常常需要把目标写的具体一些,这样往往又会显得不精炼。那么,如何把握笼统和精炼之间的度,让目标看起来精炼又不过于笼统呢?提示:再仔细看一下教材中的举例。,问题讨论,我们在思考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这一问题时,不能不注意到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的高低与目标制订的密切关系。(P169)问题:如何评估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结构化程度高低的标准是什么?提示:主要是指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活动进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强弱等。,问题讨论,具体地说,应全面思考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现状、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还必须正确判断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健康习惯,以期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教育内容易为学前儿童接受。(p172)问题:此处的“全面思考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是否包括特殊儿童?尝试解答:是3-6岁的所有学龄前儿童,包括特殊儿童。提示:这里的“全面”指向的是身心发展的全方位,不是指儿童类型。,问题讨论,要尊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内在要求的同时兼顾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也是必要的。(P172)问题: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如何兼顾内容的生成性与学科知识内在逻辑性?提示: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在此前提下,兼顾学科知识逻辑。比如,某个时间要根据儿童的需要选择饮食、安全教育但暂时缺失身体生长等方面的教育,在几者(指健康教育六块内容)皆可时,可优先考虑前面未曾进行的教育内容。,问题讨论,那些既与学前儿童当前的发展需要不相干也与学前儿童将来的发展需要没有多少联系的内容,就不适宜作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p173)问题:这一点具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内容“既与学前儿童当前的发展需要不相干也与学前儿童将来的发展需要没有多少联系”。问题:幼儿未来的发展是不确定的,与未来发展需要有关的内容也是不确定的,我们应如何确定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提示:这里在讨论“需要原则”,关注的重点应当是“需要”而不是“不需要”,强调的是与儿童生活的密切相关,所以应当把精力放在思考“什么是儿童最需要的”的问题上。,问题讨论,(二)有关饮食营养:4.初步感受中外饮食文化(p174)问题:如今有些孩子迷恋外国饮食,例如KFC、麦当劳、必胜客,是否这一点的设立与此有关?提示:不是。而是为了拓展饮食营养教育。,问题讨论,(三)有关身体生长 5.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p175)问题:这里的“生命现象”具体指那些?提示:生命的生长,生命的奥秘。,问题讨论,“社会发展与需求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任何社会都将人才培养的理想作为教育的目标,以期造就合乎社会需要的主体。”(P158)问题: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第三组)问题:当社会需要与现有的健康基本理念产生冲突时,是优先考虑社会需要,还是更重视健康基本理念的贯彻?例如在一个国家的战争时期,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强壮体魄的人,并不重视甚至忽略心灵的健全,但众所周知,在健康的基本理念中,健全的心理与健壮的身体同样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健康教育应当顺应社会需要还是坚持自身的正确理念呢?(第五组)提示:1.“不跟陌生人走”是哪个时代提出的?2.注意“重要依据”与“根本依据”的区别。,问题讨论,p161最后一段: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问题:我们认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幼儿园健康教育并不全面,还有家庭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等等。【第一小组】感谢:最终目的之一。此句表述确实不严谨。,问题讨论,“指导男女厕所,初步理解性角色期待。”(P162)问题:幼儿园中的厕所并没有区分男女,由于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男孩与女孩如厕的方式也不同,当幼儿对此产生好奇时,作为教师该如何处理?(第五组)问题:有些教师要求按男左女右排队,上厕所时女生先去,这样做是否合理,如何把握性别教育的度?(根据P164提及的性角色期待对性教育引发的思考,第六组)问题:这里的初步理解性角色期待指的是儿童初步理解男性和女性的特点和差异,以及社会对男性、女性的定位吗?(第三组)提示:1.亲,关键词不能写错哦!2.淡然处之。3.了解男女厕所,主要指幼儿园之外的男女卫生间。不主张幼儿园刻意划分男女厕所。,问题讨论,“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上的问题行为”(p162)问题:为什么吸吮手指也是心理意义上的问题?(第二组)问题:吮吸手指为什么是心理意义上的行为?我曾经看过相关介绍,婴幼儿在1岁以前吮吸手指是正常现象,但在我的生活经验里,不管孩子多大,很多家长都不允许吮吸手指,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第五组)提示:我们是在哪里学到“吮吸手指”的?当时我们是这么说的“婴儿期,但过了婴儿期”,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教育活动目标的一般内涵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表述方式教育活动目标表述中的常见问题,教育活动目标的一般内涵,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的情感发展 儿童的能力发展,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表述方式,行为目标 表现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行 为 目 标,定义: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教育目标。表述:“知道”,“学会”,“区别”,“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优点:能以目标实现与否来评价教育活动。缺点:课程设计陷入短程的以事实为中心的目标。,表 现 性 目 标,定义: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表述:“参观,说说你喜欢的”等。优点: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缺点:结果与预期目标无法一一对应。,生 成 性 目 标,定义: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表述:“尝试”等。优点:追求过程。缺点:难以把握。,问题讨论,对于行为目标有人认为预期的行为改变是不可能的或难以达到的。(P166)问题:定健康教育活动目标时,“喜欢吃多种水果“的目标应该怎样实行?(第三组)提示:1.有些观点过于悲观 2.“喜欢吃多种水果”是比较容易实施的目标,关键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问题讨论,(1)表现性目标为什么是一种鉴赏式的批评;(2)“参观农贸市场,说说喜欢吃的菜”(p166第2段)问题:(1)这里的“批评”是评判、评价的意思吗?(2)这是目标吗?和内容有什么区别?(第1、2、3、4小组)提示:1.鉴赏是指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此处有“充分发现”、“积极肯定”、“发现不足”的意思。2.教材中的原句可以理解为:“表现性目标语境下的目标与结果的关系是:对学前儿童活动及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批评”。,问题讨论,问题:表现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是否存在交叉点?(P166,第二组)提示:1.是的。2.目标的表述方式 VS 目标性质 3.生成的目标可以用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或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式表述。,他山之石,如何在一个健康活动中选择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P165-166)活动的类型怎样影响目标类型的选择?(第五组)儿童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目标和内容某种程度上框定了教育的形式,目标的表述方式毕竟是“形式”,它虽与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有关联,但不是关键问题或根本问题。实践过程中,集体教学的活动目标以行为目标为多,区域活动及一些自主探究活动中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居多。,又一他山之石,关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施方面,其中就“生成性目标”而言,教材只提及“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但是因为与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一样具体的例子,所以还是不知道遇到这种目标时应该怎么写?想请老师举几个例子帮我们消化、强化一下这些目标应该怎么去写?(P166)(第一组)“尝试”:“尝试”意味着事先没有特别的预期;“”与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关;表述方式可以是行为目标也可以是表现性目标等。,教育活动目标表述中的常见问题,目标内容过于狭隘。目标重点不突出。目标超难度。目标要求偏低。表述过于笼统。表述不精练表述方式不统一。,目标内容过于狭隘,主要问题:必要的认知、态度或行为要求未能全面顾及。举例说明:大班“穿合适的鞋”原有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鞋,知道不同的鞋有不同的用 处。增加目标:会自己穿鞋;欣赏各种各样的鞋。修改意义:不在于目标表述中表面上的面面俱到,而在于教育者对同一活动的教育价值的深入挖 掘以及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得以扩展。,目标重点不突出,主要问题:目标不清楚、不确切,故教学重点难以体现。或许反映出设计者的教学思路尚不够清晰。举例说明:大班“手绢真干净”原有目标: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做力所能及的事,会 管理自己的物品。修改目标:知道每天更换手帕,保持手帕干净;会自己洗手帕,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目标超难度,主要问题:受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客观条件等限制,有些目 标根本无法实现,活动不了了之。举例说明:中班“身体的秘密”原有目标: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建议目标:说说跑步后身体有了什么变化,相互听听或摸摸 心跳。或:知道运动出汗后不要立即喝很多水,学习保护心 脏。或:注意观察身体,发现身体在大小、对称、多少等 方面的有趣。,目标要求偏低,后果:教育活动没有难度,将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不 集中、学习兴趣缺乏、参与程度不高。建议:准确定位学习起点,对于幼儿很可能已经掌 握的知识、技能或已经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一 般不应再作为目标。,表述过于笼统,主要问题:未能揭示本质,教育的实效性欠缺。举例说明:小班“今天你喝了没有”惯有表述:了解常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了解常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建议目标:了解常喝牛奶有利于身体长高、健壮。了解每天吃蔬菜有利排便、减少鼻出血。,表述不精练,主要问题:过多的具体内容,啰嗦。举例说明:中大班“少吃冷饮身体好”原有表述:让幼儿知道冰棍、冰淇淋、饮料 等冷饮吃多了会腹痛、腹泻,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对 人体有害。建议目标:知道多吃冷饮对肠胃的害处。,表述方式不统一,发展目标表述:行为主体是幼儿,常以“学习(学会)”“知道”“认识”“理解”“体验”“感受”等方式表述;教育目标表述:行为主体是教师,常以“引导”“鼓励”“帮助”“培养”“教给”“让学前儿童”等方式表达。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述都应前后统一。建议使用发展目标的表述法。,再一他山之石,如何鉴别制定的目标没有犯那7种错误?(第五组)怎样避免目标制定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第二组)提示:第一层次:多看、多练;第二层次:多分析、多对比;第三层次:多实践、多反思、再实践。请看同学们的建议:,问题讨论,问题:书上165-167页,在拟定目标时既然有这么多常见问题,是否有可能让同学们在课上尝试拟写目标,再讨论修改,以内化本章内容?例如,以蔬菜宝宝为主题,分别拟写大中小班的活动目标。(第四组)提示:好极了!现在就操作起来!(第四小组),第四节 从活动目标看 健康教育与各领域的关系,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之定位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分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之定位,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但目标定位不同,那么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例 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原定目标: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修改目标:1、认识常见水果。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修改理由:1、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狭隘!整体认知?2、原目标2司空见惯却不适宜,水果表皮单 色?水果形状标准?既“分类”就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修改价值:符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这里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例 2:活动名称:蛋宝宝的衣服(中班),原定目标:1、认识各种禽蛋,知道经常吃禽蛋有益于身体健康。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修改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2、会给煮熟的蛋剥壳,愿意蛋黄和蛋白一起吃。3、学习用蛋壳拼画。,修改理由:原目标1形同虚设,如何体验吃蛋有益健康?“剥蛋壳”预设了操作环节,联系幼儿生活;“用蛋壳拼画”关注到健康与美术的整合。修改价值:避免了无法让幼儿亲身体验却要幼儿有所感受的时候常常出现的说教;体现了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提倡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水到渠成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例3: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原定目标:1、知道食物经过人体的器官名称和顺序。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漏、蠕 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的含义。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 乐趣。修改目标: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理解“磨”、漏”、“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2、能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身体的奥妙。,修改理由:原目标1难度过大,没有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目标2的修改注意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修改价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节律的肢体语言能够让人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问题讨论,问题:书上关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撰写例子较少,希望老师多出几道与p170类似的例子,让我们练习一下。【第一小组】提示:1.再来分析一个:穿戴什么去运动 2.针对科发室的幼儿园教材,尝试改编,可拿本系老师编的渗透式领域教材下手。,健康活动目标设计练习,活动名称:穿戴什么去运动(大班)看到一个活动名称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活 动 来 源,1.幼儿日常生活的启发:老师曾经看到幼儿园里一个外国小朋友夏天戴手套,晴天穿雨靴,觉得奇怪,询问家长后得知家长让该幼儿在出门时自己选择衣服,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衣服,幼儿自己会觉得不方便从而知道要在不同场合下穿适宜的衣服;,活 动 实 施 目 标,1.知道运动时应该穿戴适宜的服饰。2.能区分运动时不可以穿戴和可以穿戴的 服饰。3.运动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活动目标修改方案(之一),1.知道不同的服饰有不同的用处。2.能区分运动中的适宜服饰和不适宜服饰。3.学习运动中的保护,体验运动中的快乐。其他修改法,幼儿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分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上述实例中的目标1、2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无法完全替代的。,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现象一:,以“学前儿童体育”替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从概念上看从学科发展的历史看从相关专业或学科看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看,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儿童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纲要带来的启示是:保护和锻炼并重。误区:只重视体育却不重视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只重视日常生活中有碍健康的突发事件的补救却不重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促进健康的教育,只重视通过“健康课”教给儿童健康知识却不重视通过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健康教育及时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等。,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现象二:,以其他某领域教育的目标取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比如: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目标?对食物原料植物或动物的探究兴趣?有益前提!进餐中的与人分享?有益扩展!主动接纳食物,饮食态度和行为的养成?核心目标!,定位不当导致“四不像”活动,健康?否!社会?否!科学?否!综合?否!,一点担忧:,虽然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崇尚的是对学前儿童发展有益,而不是追究已经进行了哪个领域哪个范畴的教育,但是,这种现象的频繁和持续是否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构成不利影响?,进行分领域的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包含健康在内的各领域教育自身固有的特点、规律和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教育意义;其次应当关注到领域之间的必然联系,尽可能挖掘每一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价值,不要人为割裂。,进行综合教育,,首先需要的仍然是对各领域的熟练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解决的才是寻找符合本园儿童实际的整合突破口以及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将各领域的教育加以整合,这样确保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和必要的。,就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而言,原则是,能够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就不应当割裂(比如前例2、例3);不要为整合而整合有意拼凑(比如前例1)。,结束语:,没有绝对的领域教育,也没有绝对的综合教育。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合比例不同。“分”主要体现领域个别性,“合”主要体现领域渗透性,个别性永远存在,渗透性也无所不在(目标、内容整合?方法手段整合?环境创设整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个别性鲜明的生活教育,同时与其他各领域的渗透又是本质的必要的和可行的。,问题讨论,(p172最后一段)整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教育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问题:为什么将“健康”与“社会性适应、科学”这一部分内容单独列出来?难道它不属于后面一句话中的“整合各领域教育的内容”中的一部分吗?【第一小组】提示:两两整合、三三两两整合、更多领域整合,问题讨论,P17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有关日常健康行为提出“按时排便”问题:纪录片看上去很美中幼儿园里老师会统一让幼儿大便,这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还是便于管理,还是二者皆有?(第四组)提示:1.能介绍一下看上去很美中此镜头出现的背景吗?2.是全托园吗?3.撇开一切因素,按时大便是不仅有利于身体而且有利于心理、不仅有利于生活而且有利于学习(工作)的长远之计。,本章其他学习任务,阅读“年龄阶段目标”,分析年龄层次与目标要求的可行性。阅读“教育活动的目标”,区分: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发展目标与教育目标。分析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的高低与目标制订的关系。阅读并熟悉第三节有关内容。,需重点补充的教学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解读专题教学,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