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docx

    • 资源ID:3651319       资源大小:60.54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docx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和。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3、代词分为、。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和词的。这里不知会不会是“功能”才对呢?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和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虚词总是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虚词不能单独充当;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他说我没听清楚。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我们按规定作处理。高兴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你别说太过分了。 12、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和四种;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15、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 B、兼语句 C、双宾句 D、主谓谓语句 E、主谓短语作宾语 他让我骑自行车。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16、“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和 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 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 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 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 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 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 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 C、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D、这件事使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1 4、“刚才指导员宣布一班的三个同学去训练,其余的同学去看彩色电视节目。”这个 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 A、副词、副词、形容词 B、名词、代词、区别词 C、副词、代词、形容词 D、名词、副词、区别词。 5、“一锅饭吃十个人。”中的宾语属于 A、断事宾语 B、施事宾语 C、受事宾语 D、工具宾语 6、“盘子买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断事主语 D、用事主语 7、“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 B、回环 C、比拟 D、借代 8、下列句子中“谁”表示任指的是 A、明天开会谁的主席? B、咱们几个谁也不能推卸责任。 C、谁说明天不上课? D、这句话我好像听谁说过。 9、中心语是体词性,修饰语是 A、定语 B、状语 C、同位语 D、插入语 10、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11、“墙上挂着横幅”变换成别的格式后意义有差别的是 A、横幅在墙上挂着。 B、横幅挂在墙上。 C、横幅被挂在墙上。 D、把横幅挂在墙上。 12、“书我看完了”中的“书”是 A、主语 B、宾语 C、状语 D、插入语 13、实词是 A、能单独充当主语、宾语的词 B、能单独充当宾语、补语的词 C、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的词 D、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4、“年年出口商品”中的“出口商品”是 A、偏正关系 B、动宾关系 C、主谓关系 D、中补关系 15、下面这个短语第一层的正确切分是 走 进 来 一 个 男 孩 子 A B C、 D、 16、状语是 A、动词的修饰语 B、形容词的修饰语 C、名词的修饰语 D、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 17、下列句子中,“跟”属于连词的是 A、我昨天跟他去公园了。 B、我跟他昨天去公园了。 C、我昨天跟他一块去公园了。 D、我跟他没关系。 18、下面短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 A、别让雨淋坏了 B、让他再说一遍 C、你就让着他点儿 D、把这本书让给你 19、“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人在说话。”这个句子是 A、连谓句 B、兼语句 C、一般主谓句 D、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2 20、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 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1、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22、“怎么少了个人?”这个非主谓句的下位句型是 A、名词句 B、动词句 C、形容词句 D、叹词句 23、“你看、你听、严格说、毫无疑问”等用作插入语时,可以 A、表示呼应和感叹 B、表示提醒和强调 C、表示推测和估计 D、表示依据和来源 24、下面问句中是特指问的是 A、你说的像话吗? B、你这个人到底说不说实话? C、他讲过什么话呢? D、你是买东西,还是买态度? 25、“土豆买回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于事主语 D、断事主语 三、判断正误 正1 错2 1、“跑了一匹马”和“杀了一匹马”的宾语“一匹马”都是受事。 2、“很聪明”和“很了解”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因而可以归入形容词。 3、“他总是说这孩子很聪明。”“他总是夸奖这孩子聪明。”前一句的“聪明”是形容词,后一句里的“聪明”是名词。 4、“武侠小说我从来没看过。”是个倒装句。 5、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 6、语法讲的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7、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主要是依靠语序这种语法手段。 8、“他家有机会出国”和“他家有人出国”都属于连谓短语。 9、“请他参加”和“希望他参加”都属于兼语短语。 10、“一本新书”的第一层次划为“一”和“本新书”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1、“不好的习惯”的第一层次应划分为“不”和“好的习惯”。 12、“残害人民的刽子手”的第一层次划分为“残害”和“人民的刽子手”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宾语“山”是受事宾语。 14、“打扫卫生”的宾语“卫生”是目标宾语。 15、“多威风啊,仪仗队!”是一个非主谓句。 16、“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是”。 17、“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我们的计划。”是一个单句。 18、“你再说也没有用。”是一个单句。 19、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喻。 20、“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 3 四、改错: 1、以编辑的名义回的一封信是他们的习惯做法。 2、江西宾馆改革后,今年的营业收入超过承包方案都65%。 3、这个厂刚实行奖金时,由于社会上一度出现忽视政治工作的影响,职工中向“钱”看的倾向明显抬头。 4、大批农村儿童上学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木制课桌凳,广大农民十分满意。 5、李林感到了婆媳之间紧张的气氛,多次劝说妻子尊敬老人,可收效不大。 6、按科学方法养猪,育肥一头猪,时间缩短一半,饲料成本减少一倍。 7、经过周密调查,终于使我们弄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8、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9、在渔民们起早睡晚,终日劳动下,生产计划终于超额完成。 10、不但我们要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五、语言现象分析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 1、 昨 天 从 家 乡 传 来 振 奋 人 心 的 好 消 息 2、 希 望 参 加 去 北 京 的 旅 行 团 3、 派 人 去 通 知 小 王 马 上 来 报 到 4、 痛 得 我 差 点 掉 眼 泪 5、 他 能 不 能 马 上 来 还 是 个 问 题 6、 把 你 妹 妹 小 英 的 情 况 给 大 家 介 绍 一 下 7、 做 一 个 有 理 想 有 作 为 的 青 年 8、 世 界 珍 贵 稀 有 动 物 熊 猫 的 故 乡 中 国 9、 王 才 喝 口 水 站 起 身 走 了 出 去 10、告 诉 我 他 怎 样 来 这 儿 分化下列歧义短语 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2、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看 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3、我们 五人 一组 我们 五人 一组 4、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5、骂 他朋友的孩子 骂他朋友的孩子 6、安排 好工作 安排好 工作 7、非洲 语言研究 非洲语言 研究 8、他兄弟 小刚和小明 他兄弟小刚和小明 9、撞倒他的自行车 撞倒他的自行车 10、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 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分析它们的层次成分 1、 这 件 事 给 了 他 很 深 刻 的 教 训。句型: 2、我 弟 弟 极 力 主 张 到 杭 州 去 旅 游。句型: 3、据说,厂 长 已 经 找 了 你 三 回 了。句型: 4、这 个 问 题 回 答 的 人 不 多。句型: 5、 这 台 计 算 机 学 校 的。句型: 4 6、老 王 劝 他 马 上 骑 车 去 请 医 生。句型: 7、 我 们 对 他 的 品 德 还 是 很 清 楚 的。句型: 8、 叔 叔, 你 去 动 员 他 留 下 来 看 戏。句型: 9、中 国 女 排 飞 到 漳 州 开 始 训 练。句型: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1、 车摇慢了,线抽快了, 线就会断头; 车摇快了,线抽慢了, 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2、 柜是一幅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 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 3、 里有许许多多的事他不明白, 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胡涂,因为一人一个说法,而且都说得不到家。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5、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的根据, 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 6、内容有分量, 尽管文章短小, 也是有分量的; 如果内容没有分量,不管写多长,也没有分量, 所以不能只看量, 要讲求质。 7、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 而且到过欧美, 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8、只要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改善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国家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并且努力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错误,我们就一定能够帮助广大青年自觉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勇敢地迎接自己的战斗任务。 9、现在一些中低焦油含量的香烟虽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害, 但是并不等于此类香烟无毒,因为只要香烟燃烧, 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就会对机体继续造成损害。 10、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 但至今还没有见;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寻到一注钱,慌张的回顾,但屋里是空虚而且了然。 11、塑料不腐烂分解是一大长处, 因为当塑料垃圾被深埋时,它永远不会变成任何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 即使是被焚烧,大部分塑料也不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12、宋师毕竟是个快乐的人, 虽然也苦恼了几天, 装过几天病, 但过了那股劲,憎恨的情绪慢慢也淡了,对小娥也管得不那样紧了。 13、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 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坐在车上打盹; 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14、这个院子,虽然不气派,甚至连一条平坦的路也没有, 下雨到处是水塘和泥坑,但却时有漂亮的卧车驶入, 都是找人事局那位陈科长的。 15、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16、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阿耳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5 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17、在周副主席的号召和影响下,整个村子的部队都搓米:有瓦片对瓦片搓的;有石头对石头搓的;有的干脆就用手搓,手上磨出了血泡, 但仍然愉快地搓。 18、叭儿狗如此宽容, 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因为它们虽然势利, 但究竟还些像狼, 带有野心, 不至于如此骑墙。 19、我们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全面地去看, 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而且还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则,就不能有比较完全的和正确的认识。 20、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所以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又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革命精神,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 指出下列一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 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4、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5、我想:翻身农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吗? 6、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8、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 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10、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 11、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 12、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 13、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 14、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 15、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16、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 17、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6 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回响。 18、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19、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0、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七、简答 1、写出A、B、C三组的重叠形式,说明为什么不能依照同形的重叠形式归并词类。A组不能受“很”修饰,D组却可以,为什么A组为形容词,D组反而是动词? A、笔直、血红、滚烫、雪白 B、干净、漂亮、马虎、文静 C、打扫、布置、调查、整理 D、同情、害怕、理解、担心 答:A组ABAB方式重叠,如“笔直笔直”,B组AABB方式重叠,如“干干净净”,C组也按ABAB方式重叠,如“打扫打扫”。虽然A和C在重叠方式这一点上相同,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更多:C组可以带宾语,A组不行;A组既不能受“很”修饰,也不能受“不”修饰,但可以进入“是的”格式中,而C组这些及物动词虽然不能受“很”修饰,但却能受“不”修饰,不能进入“是的”格式中。因此,不能仅仅只凭重叠形式相同这一点来把A和C两组归为一类。D组可以受“很”修饰的同时又可以带宾语,如“很同情他”,因此还是动词。 2、“爱、恨、希望”等是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 答: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手程度副词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恨敌人”。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们都可以做定域和谓语,不能带宾语。例如“笔直的大道”、“眼睛雪亮”等。 3、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 这两类词共同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两条:大都能受到副词“不”的修饰;都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它们相对立的语法功能差别主要也有两条:能不能带宾语,能带的是动词,不能带的是形容词;能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能加“很”的是形容词,不能加“很”的是动词,这两条要同时作鉴别标准。请看下表: 例 词能不能带宾语能不能加“很”词 性 1洗、赠送+-动 词 2短、平常-+形容词 3想、喜欢+动 词 4休息、出发-? 5碧绿、共同-? 7 第一行是动词,第二行是形容词,功能对立,界线清楚。第三行能带宾语,又能加“很”,也是动词,不过主要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困难在于第四、第五两行,都不能带宾语,也都不能加“很”。这就要用第三条功能差别来鉴定了,能不能受副词“没有”修饰,能加“没有”的是动词,不能加“没有”的是形容词。据此,可以确定,“休息”、“出发”是动词,“碧绿”、“共同”是形容词。 4、举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差别 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是:时间名词可以修饰名词,时间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刚才”可以修饰名词,应归入时间名词,而“刚刚”只能归入时间副词。时间名词前面可以加介词“在”、“到”或者“从”,构成介词结构,时间副词前面不能加这些介词。根据这个差别,可以确定“早上、平时、日前”之类是时间名词,“从来、时常、立刻”之类是时间副词。 这两条标准只要满足一条便可以确定是时间名词,因为副词除了作状语外不能再作其他成分。由于部分时间名词跟介词组合有一定困难,如“在现在”,因此第一条标准最简单可行。 5、举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区别。 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也有两点:形容词一般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而副词则不能。“非常努力”“很亲切”中的“努力”“亲切”都应当确定为形容词;“大力”“亲自”不能说成“非常大力”“很亲自”,则应是副词。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副词不能。“共同的生活”“静静的顿河”中的“共同”“静静”都修饰名词,应当确定为形容词;而“互相”“悄悄”不能修饰名词,则是副词。 此外,要特别注意一部分同音同形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它们是:“好、光、老、白、直、怪、硬、净、干、穷”等。由于它们在作状语和作定语、谓语时语义不同,因而应分别属于副词和形容词两类,它们是同音词。例如: 形容词好 戏光 脚白手套路很直人老了 副 词好漂亮光说空话白跑一次直 哭老不说话 6、举例说明动词和介词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动词和介词不难确定,如“被、从、对于、关于、以、自”等从来不单独作谓语,即使带上名词也不作谓语,显然是介词。但是,现代汉语里,还有一批动、介兼类的词,如“在、为、比、到、给、通过”等,就容易发生界线模糊不清的情况。区别的办法是:凡句子里有别的词充当谓语的中心语,它就是介词;没有别的词充当谓语的中心语,它就是动词。 他在教室里。 他在教室里读书。 他到北京。 他飞到北京。 我给你一支笔。 我给你买铅笔。 7、举例说明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甲组:和、跟、与、同 区分方法一:“和、跟、与、同”连接的两个单位可以变换位置,而意思基本不变,8 这是连词的用法。否则,便是介词的用法。例如: 张三和李四都是武汉人。 李四和张三都是武汉人。 为了报告喜讯,王五跟赵六通了电话。 为了报告喜讯,赵六跟王五通了电话。 区分方法二:“和、跟、与、同”前边能插入修饰语的,这是介词的用法;不能插入的,便是连词的用法。例如: 为了报告喜讯,王五已经和赵六通了电话。 张三已经和李四都是武汉人。 乙组:为了、由于、因为 区分方法是: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算介词;后面接非名词或非名词性短语的,算连词。例如: 为了祖国,前进! 由于有空调,不觉得热。 8、如何辨别具体句子中的动词“没有”和副词“没有” 在汉语中,有两个“没有”:“没有1”是动词,“没有2”是副词。它们在语法形式上最大的不同是 n1 n1n1:“没有1”后跟名词性词组,“没有2”后跟非名词性词组。例如: 1 我没有语法书。 2 我没有借语法书。 例1“没有”后接的是名词性词组“语法书”,所以是动词;例2中“没有”后接的动词性词组“借语法书”,所以是副词。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例句变换组成相应的主谓谓语句,则也可发现这两个“没有”和它们的后续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不同的。 3 语法书我没有。 4 语法书我没有借。 从以上的变换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1”是支配后面的名词性词组的,因而是动词;“没有2”只是修饰限定后面的动词性词,因而是副词。 这两个“没有”都是表示否定的,但是它们所否定的内容有所不同。“没有1”是对“领有、具有、存在”等意义的否定,即是对动词“有”的否定;“没有2”却是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出现的。所以,它们的肯定形式有所不同。如: 5 我有语法书。 6 我借了语法书。 这两个“没有”在结构地位上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的提问形式有所不同。“没有1”只有一个提问形式:“有没有”;而“没有2”的提问形式却不止一个。例如: 7 你有没有语法书? 8 你借了语法书? 9 你借没有借语法书? 有的方言存在“你有没有借语法书?”这种格式,但普通话里是不能这样说的,因为不存在“有借语法书”这种肯定形式。 9、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助词“了“和语气词“了” 有两个“了”容易发生混淆。从形式上看,一个必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而且还必须紧挨着前面的那个动词或形容词。这就是说,如果动词或形容词还带有宾语或补9 语,这个“了”要放在宾语或补语之前。我们把这个助词“了”叫做“了1”。例如: 1 他批评了我。 2 屋子里亮了起来。 另一个“了”,是用在句子末尾。我们把这个语气词称之为“了2”。例如: 3 他批评我了。 4 下雨了。 这两个“了”还可以在一个句子里共现,足见例12句子和例句34中的两个“了”不是语序上的变化,而确是两个不同的词。例如: 5他批评了我了。 “了1”紧挨着动词或形容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完成或变化完成。如例句1中的“了1”是表示“批评”的动作已经完成,例句2中的“了2”则用以表示“原先屋子里是暗的,现在已经变得亮了”。所以,“了1”是时态助词。 “了2”用在句末,紧跟在名词之后,语法意义表示一种新的情况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并起煞句作用,表示一个句子的终结。例句34中的“了”,就是起这个作用的。所以,“了2”是语气词。 “了”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而又紧挨着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6 他终于来了。 这个“了”既表示动作的完成,又起煞句的作用。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时态助词“了1”,和语气词“了2”的重合体,即“了1+了2”。 下表总结了“了1”和“了2”的不同: 了1了2了 位 置动词或形容词+了1+宾/补名词后、句末动词或形容词+了、句末 表达作用动作完成或变化完成一种新情况出现并煞句兼有了1和了2的语法义 词 性助 词语气词助词+语气词 10、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是”在具体的句子中的词性 “是”也有两个:“是1”起判断作用,后接名词性词组作为它联系的对象;“是2”起强调作用,后接非名词性词组作为它修饰的对象。下面有三个例句: 1 他是我的老师。 2 火车是误点了。 3 他是勇敢。 因为“是1”起的是判断作用,而“是2”并没有起判断作用,所以它们的否定形式是不同的。试把上面三个例句变换为否定句,就成了: 4 他不是我的老师。 5 火车是没有误点。 6 他是不勇敢。 可见,“是1”的否定式为“不是”,而“是2”的否定式为“是没有”或“是不”。 因为“是2”是表强调的,所以它可以被副词“的确”替换,例如: 7 火车的确误点了。 8 他的确勇敢。 10 是1是2 词性动词副词 表达作用判断强调 肯定形式是+名词性词组是+非名词性词组 否定形式不是+名词性词组是没有+非名词性词组 不是+非名词性词组 用“的确”替换不能能 而“是1”则因为不表强调,并且又处在句法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上,所以它不能由“的确”来替换,而只能受副词“的确”的修饰。 9 他的确是我的老师。 从这儿,我们也能获得证据,说明“是1”为动词,“是2”为副词。 11、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助词“的”和语气词“的”。 “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表示前面的成分是定语,也可以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构成具有名词性功能的“的”是结构。作宾语的“的”字结构中的“的”有时会和处在句末的语气词“的”发生混淆。我们把构成“的”字结构的“的”叫做“的1”,把语气词“的”叫做“的2”。 “的1”之前的实词或词组,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非名词性的;“的2” 前的词或词组却一定是非名词性的。如: 1 在那么多的设计方案中,我还是赞成小王的。 2 在那么多的设计方案中,我还是赞成小王提出的。 3 我要去的。 “的2”一定出现在句末,而“的1”就不一定出现在句末: 4 小王提出的最合理。 5 我找了卖瓜的三次。 “的2”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因此去掉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会改变的,只是肯定的语气不那么强烈罢了。“的1”是“的”字结构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标志,所以不能去掉。例如: 6 我要去了。 7 我要去。 12、“我催着他干活。”和“我瞒着他干活。”是同样的句型吗?为什么? “我催着他干活。”是一个兼语句。“我瞒着他干活。”是一个连谓句。二者的区别是: 连谓句前后两个动词为同一个主语,可以分化为“我瞒着他,我干活。”而兼语句的前后两个动词分别有自己的主语,可以分化为“我催着他,他干活。” 连谓句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只是受事,而兼语句中的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13、“我们要求他唱了一段京戏。”和“我们听见他唱了一段京戏。”是同样的句型吗?为什么? “我们要求他唱了一段京戏。”是一个兼语句;“我们听见他唱了一段京戏。”是一个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11 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带有使令意义,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的第一个动词不带有使令意义。换言之,兼语句中前后两个动作之间有因果关系,可以分化为“我们要求他,结果他唱了一段京戏。”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中前后两个动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不能分化为“我们听见他,结果他唱了一段京戏。” 从意义上看,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对象是人,“要求”的对象是“他”,而不是“他唱了一段京戏。”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对象是事,“听见”的对象是“他唱了一段京戏”这件事。 14、举例说明“把”字句的特点。 “把”的后边一般是名词,表示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如: 他把嗓子喊哑了。 你把衣服整理整理。 “把”和后边的词语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的动词不能是简单形式的一个动词,特别是不能用一个单音节的动词。例如: 我把信一看,简直气坏了。 你把信交给领导! 你把信复印一下! 你把信寄走! 你把信撕了! 你把信看看! 否定词“不、没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汉语语法修辞.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